汽车零部件

搜索文档
华培动力:拟设立全资子公司华培具身 开展传感器业务在具身智能领域、工业领域的布局
快讯· 2025-07-21 16:17
公司动态 - 华培动力拟使用自有资金成立全资子公司华培具身,注册资本1000万元 [1] - 新子公司将开展传感器业务在具身智能领域和工业领域的布局 [1]
股价涨14倍的双林股份拟发H股 已停A股不超15亿定增
中国经济网· 2025-07-21 16:16
公司股价表现 - 双林股份7月21日收盘价为48.19元,涨幅4.99% [1] - 2024年2月6日盘中创近4年最低价5.37元,2025年4月24日盘中创近4年最高价82.18元,期间股价大涨14.3倍 [2] H股上市计划 - 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已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 [1] - 上市计划需股东大会审议,并需获得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等机构批准 [2] - 上市具体细节尚未确定,将在24个月有效期内选择适当时机 [1] 融资项目变动 - 2025年5月计划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募集不超过15亿元,用于滚柱丝杠等项目 [3] - 2025年7月11日终止上述A股发行计划,原因是资本市场环境和公司发展规划变化 [3] 历史分红情况 - 2011年每10股转增5股派息5元 [2] - 2013年每10股转增10股派息5元 [2] - 2025年每10股转增4股派息2元 [2]
宁波高发: 5%以上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1 16:11
股东减持计划及实施情况 - 减持前持股情况:长城国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宁波高发11,260,700股(占总股本5.21%),其一致行动人长城(天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长城国泰-定增1号契约型私募投资基金持有1,414,908股(占总股本0.63%)[1] - 减持计划:长城国融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1%(2,230,600股),目的是回笼资金[1] - 减持实施结果:实际减持940,300股(占总股本0.42%),减持价格区间为16.42~16.95元/股,总金额15,874,275元[2] - 减持后持股情况:长城国融持股降至10,679,700股(占总股本4.79%),一致行动人持股不变,合计持股12,094,608股(占总股本5.42%)[2] 减持计划执行细节 - 减持时间区间:2025年4月22日至2025年7月21日[2] - 减持方式:集中竞价减持[2] - 减持完成情况:实际减持比例(0.42%)低于原计划上限(1%),但已达到减持计划最低要求[3] - 一致性说明:实际减持情况与披露计划一致,未提前终止减持计划[3] 股东背景信息 - 股东身份:长城国融为5%以上股东,非控股股东或实控人[2] - 股份来源:长城国融持股通过协议转让取得,一致行动人持股通过2025年非公开发行取得[2]
大明电子IPO提交注册:正、副董事长家族控制100%股权,占据董事会一半席位
搜狐财经· 2025-07-21 16:04
公司IPO进展 - 大明电子沪主板IPO提交注册,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保荐代表人为吴博、王佳颖,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2] 业务概况 - 公司专注于汽车电子零部件配套领域,提供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的综合解决方案,产品包括驾驶辅助系统、座舱中控系统、智能光电系统、门窗控制系统、座椅调节系统等[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13亿元、21.47亿元、27.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6.1%[2] - 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51亿元、2.05亿元、2.8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6.7%[2] - 2024年资产总额27.16亿元,同比增长26.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0.66亿元,同比增长36.3%[3]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0.54%,基本每股收益0.78元[3]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43亿元(同比+6.65%),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2.55%)[3]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周明明家族(周明明、吴贤微、周远)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83.5%股份,其中通过大明科技控制37.75%股份[4] - 张晓明家族(张晓明、张霓)控制16.5%股份[4] 公司治理 - 董事会11名成员中,周氏家族和张晓明家族占据6席(周明明、张晓明、周招会、吴贤微、周远、张霓)[7][8][9] - 2025年6月新增董事张小平和张军,董事会任期至2028年6月[7][9]
宏鑫科技:签订飞行汽车《技术开发合同》及《零部件采购合同》
快讯· 2025-07-21 15:46
公司动态 - 宏鑫科技与国内低空经济头部飞行汽车公司签订《技术开发合同》及《零部件采购合同》[1] - 合作涉及某车型定子主壳体、折叠桨外转子壳体、刚性桨外转子壳体及前、后车轮的开发、制造、调试、交付[1] 业绩影响 - 项目对本年度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1] - 预计未来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1]
博俊科技(300926)2025H1业绩预告点评:2025H1利润端同环比增长向上 增长韧性持续验证
新浪财经· 2025-07-21 11:5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 41-3 87亿元 同比增长47 0%-67 0% 扣非归母净利润3 40-3 86亿元 同比增速相同 [1] - 2025Q2归母净利润中值2 15亿元 同比+64 2% 环比+44 4% 核心客户赛力斯问界 理想等新能源车型及吉利 比亚迪传统车型Q2销量环比分别+136% +20% +5% +14% [2] 增长驱动因素 - 核心客户车型放量叠加春节后季节性修复 常州和重庆生产基地新产能逐步释放共同推动利润高增 [2] - 下半年理想后续车型 零跑和吉利新车型放量有望进一步增厚业绩 [2] 业务与技术布局 - 产品覆盖整车上下车体 车身模块化总成等 具备冲压 热成型 激光焊接等8类生产工艺 提供一站式汽车零部件解决方案 [3] - 拓展一体化压铸和高压铸铝产品 2025Q2一体化压铸进入量产阶段 产能布局覆盖西南 长三角等12家子公司 重庆 广东 常州二期项目将强化本地化配套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59 52 80 39 99 70亿元 同比增速41% 35% 24% 归母净利润8 59 11 80 14 18亿元 同比增速40% 37% 20% [4] - 2025年EPS 1 98元 对应PE估值14倍 [4]
正裕工业拟定增募不超4.5亿 2019年底发2.9亿可转债
中国经济网· 2025-07-21 10:56
发行方案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A股股票,发行对象包括符合规定的各类机构投资者及自然人[1]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1] - 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即不超过72,009,980股[2]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5,000万元,用于正裕智造园(二期)和补充流动资金[2] 募投项目 - 正裕智造园(二期)项目总投资43,093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36,000万元[3]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9,000万元[3] - 两个项目合计投资52,093万元,拟全部使用募集资金45,000万元[3] 股权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郑氏三兄弟目前合计持股14,576.48万股,占比60.73%[3] - 按最大发行量测算,发行完成后郑氏三兄弟持股比例将降至46.71%,仍保持控制权[3] 历史发行情况 - 公司曾于2019年12月发行29,000万元可转债,募集资金净额28,558.96万元[5] - 2024年5月曾计划以简易程序发行不超过25,000万元股票,后因中介机构问题终止[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836.28万元,同比增长420.05%[6] - 预计扣非净利润6,869.22万元,同比增长268.62%[6] 分红情况 - 公司2020年5月实施每10股转增3.5股并派息4元的分红方案[6]
鹏翎股份:新能源热管理项目正式投产
中证网· 2025-07-21 10:26
新能源热管理项目投产 - 鹏翎股份在江苏泰州工厂举办新能源热管理项目投产仪式,泰州市及高港区相关领导、公司特邀嘉宾等120人参加 [1] - 新能源热管理项目由热管理模块及管路两部分组成,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持续不断的能量 [3] - 热管理模块是公司正式启动的第二产品曲线,依托成熟的客户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及供应链优势,2024年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引进顶尖技术人才,确立以水侧集成模块为方向的技术路线,同年成立华翎智驭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形成"上海研发、江苏落地"的协同产业布局 [4] 项目投资与产能规划 - 热管理模块项目总投资4亿元,规划产值15亿元,一期已完成投资7500万元,占地8000㎡,达产后新增年产值2亿元 [4] - 热管理管路项目总投资2亿元,一期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占地12000㎡,新增年产值1.7亿元 [5] - 泰州工厂未来将形成汽车橡胶管路、汽车密封条、汽车塑料管路与热管理集成模块四大业务,预计未来三年产值规模突破20亿,成为集团第二大生产基地 [5] 技术路线与客户进展 - 热管理模块以电子水阀、电子水泵、流道板、板式换热器、域控制器为核心技术 [4] - 已获得多个水阀、多通阀、流道板项目,部分项目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后续将实现大集成模块的批量供货 [4] - 热管理管路为传统橡胶产品的技术升级,实现尼龙及TPV材料全工序生产覆盖,为比亚迪、零跑、吉利、理想、奇瑞、蔚来、上汽大众等头部车企实现全产业链供货 [5] 战略布局与行业影响 - 公司把握产业升级契机,持续深耕技术创新,积极融入新能源产业链 [5] - 为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及热管理技术升级提供坚实支撑与可靠保障 [5] - 热管理管路项目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来的尼龙及TPV材料管路应用场景扩大需求 [4]
军工涨、汽车降!这家德国老牌企业拟出售汽车业务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1 09:27
公司战略转型 - 莱茵金属计划剥离汽车业务"动力系统"部门,将重心全面转向国防军工领域 [1] - 已与私募股权公司OEP就潜在出售展开初步谈判,交易尚处早期阶段 [1] - 公司表示正通过竞争性流程与多家竞标者洽谈,但拒绝透露具体细节 [1] 业务结构分析 - 军工业务占比达80%,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0%,营业利润率15.2% [3][4] - 汽车业务营收占比下降,2024年营业利润率从6.4%降至4.2% [4] - 2025年Q1军工业务推动整体营收增长46%至23.05亿欧元,汽车业务营收同比下降6.7%至5.05亿欧元 [4] 汽车业务困境 - 受欧洲市场低迷、成本上升及电动化冲击,2024年大众/宝马净利润分别下降30.6%/36.9%,行业传导至零部件供应商 [3] - 2025年Q1汽车部门营业利润暴跌70.4%至900万欧元,营业利润率从5.8%降至1.8% [4] - 已签约业务量同比骤降47.6%至3.25亿欧元,反映需求持续萎缩 [4] 历史定位与调整 - 公司曾坚持"内燃机+电动化"双轨战略,2018年在中国市场逆势增长6% [6] - 2024年起逐步将柏林/诺伊斯工厂改造为军工产线,保留部分汽车零部件产能 [6] - CEO帕佩格明确汽车部门6700名员工表现优异,但业务"不再符合核心定位" [9] 潜在交易动态 - 除OEP外,私募Mutares也曾进行非正式谈判,但需高价才能说服管理层 [9] - 工会与职工代表倾向保留业务并推动工厂转型,而非直接出售 [9] - 公司声明正评估所有选项以确保"将民用部门交予可靠买家" [9]
双林股份筹划赴港IPO,上周刚终止A股15亿元定增
搜狐财经· 2025-07-21 08:58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旨在提高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扩充战略规划产品的产能 [1] - 公司拟聘请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作为H股发行的审计机构 [1] - 公司终止了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原计划募资15亿元投入滚柱丝杠及关节模组产业化、高精度数控磨床扩产等项目,终止原因为综合考虑资本市场环境、公司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划等因素 [7]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主要从事汽车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内外饰及精密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部件、新能源动力系统、轮毂轴承、滚柱丝杠、滚珠丝杠等 [1] 财务数据与市场表现 - 截至7月18日收盘,公司A股报45.9元,总市值约262.54亿元 [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1亿元至3.10亿元,同比增长1%至2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28亿元至2.88亿元,同比增长44%至82% [8][9]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新能源车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公司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销量大幅增长,以及公司运用数字化管理工具优化产品与客户结构实现降本增效 [9]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为2228万元,上年同期为8981.95万元 [9] 股票交易数据 - 公司股票当日最高价47.25元,最低价45.75元,开盘价46.57元,昨收价46.20元 [2] - 换手率4.79%,振幅3.25%,盘后成交量9手,盘后成交额4.13万元 [2] - 动态市盈率41.17,TTM市盈率45.3,静态市盈率52.82,市净率9.15 [2] - 52周最高价58.70元,52周最低价7.67元,总股本5.72亿股,流通股5.52亿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