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动力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潍柴动力破解周期“魔咒”前三季净利创新高 国际化指数达到40.93%
长江商报· 2025-11-04 16:50
10月30日晚间,潍柴动力(000338.SZ;02338.HK)披露2025年三季报,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 1705.71亿元,同比增长5.32%;归母净利润88.78亿元,同比增长5.67%。第三季度表现更超预期,潍柴 动力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574.2亿元,同比增长16.1%,实现归母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增长 29.5%,两项核心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这份业绩得益于潍柴动力"传统业务稳盘+新兴业务破局+多元业务协同"的增长 体系。依托天然气重卡行业复苏红利,叠加动力系统、整车制造的技术优势,潍柴既巩固了核心竞争 力,又在新能源赛道开辟新增量,多元布局有效对冲了行业周期波动。 重卡行业周期性波动的"魔咒"正在被打破。 同时,海外市场的持续拓展的技术协同效应,有效对冲了行业周期波动。 十分亮眼的是,受益于全球高端市场的认可,潍柴M系列大缸径发动机前三季度销售超7700台,同比增 长超30%,数据中心市场销售超900台,同比增长超3倍。 核心动力业务爆发 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重卡市场持续呈现良好的回升势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重 ...
潍柴动力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再创新高 多元业务协同驱动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01 00:10
公司整体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05.7亿元,同比增长5.3%;归母净利润88.8亿元,同比增长5.7%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574.2亿元,同比增长16.1%;归母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增长29.5%,两项核心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公司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盈利质量稳步提升,形成多元业务协同发展格局 [1] 动力系统业务 - 前三季度累计销售发动机53.6万台,其中重卡发动机销量达18.8万台 [2] - 第三季度重卡发动机销量6.3万台,环比增长超60%;天然气重卡发动机销量2.9万台,环比增长约2倍,远超行业增速 [2]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重卡市场累计销售82.3万辆,同比增长20.5%;国内天然气重卡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长37%,9月单月销量同比增长接近1.5倍 [2] - 天然气重卡在政策与油气价差修复下需求回暖,公司作为核心动力供应商将受益于行业渗透率提升趋势 [2][3] 大缸径发动机业务 - 前三季度大缸径发动机销量突破7700台,同比增长超过30%;其中数据中心用产品销量突破900台,同比增长超3倍 [4] - 全球算力需求增长推动AI数据中心建设,大功率柴油发电产品作为备用电源需求猛增 [4] - 公司掌握自启动响应、容性负载带载等核心技术,凭借技术创新与快速交付能力把握国产替代机遇 [4] - 国内数据中心用大缸径发动机市场此前由外资品牌垄断,国产品牌占比约20%,格局正持续改写 [5] - 公司产品已成功拓展至亚太、欧洲、北美等市场,国际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6] - 大缸径发动机作为高端产品毛利率显著更高,其爆发式增长有望持续优化公司盈利结构 [6] 新能源与其他业务 - 前三季度新能源动力系统业务实现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84%;第三季度单季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超3倍 [7] - 陕西重汽前三季度销售重卡10.9万辆,同比增长18%;新能源重卡销量约1.6万辆,同比增长约2.5倍 [7] - 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实现收入与利润双增长,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7] - 海外业务占据公司半壁江山,有效平抑国内市场周期性波动风险 [7] - 德国凯傲集团前三季度新增订单总额增长18.3%至88.8亿欧元,其中新叉车订单数量增长11.8%,供应链解决方案新增订单额大幅增长50.5% [8] 未来展望与战略 - 公司推进传统业务稳固、成长业务突破、多元业务赋能的三维发展战略 [9] - 在国产替代与全球数据中心建设高景气背景下,大缸径发动机业务有望持续释放增长潜力 [9] - 天然气重卡市场回暖与新能源业务产能释放,将进一步优化公司盈利结构与增长质量 [9] - 公司在传统+新兴、国内+国际双轮驱动下,正迈向更具韧性与成长性的新发展阶段 [9]
潍柴前三季度净赚89亿元!各板块业绩有何亮点?|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10-30 21:23
10月30日晚间,潍柴动力(000338.SZ;02338.HK)披露2025年三季报,归母净利润 创下历史新高,交出一份成色十足的亮眼答卷。报告显示,前三季度潍柴动力实现营业收入 1705.7亿元,同比增长5.3%;归母净利润88.8亿元,同比增长5.7%。值得一提的是,三 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574.2亿元,同比增长16.1%,实现归母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增 长29.5%,两项核心业绩指标均刷新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彰显长期主义导向下公司稳健的 经营韧性与增长潜力。 | | 本报告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年初至报告期末比上 | | --- | --- | --- | --- | --- | | | | 期增减 | | 年同期增减 | | 营业收入(元) | 57.418.836.886.58 | 16.08% | 170.570.624.994.35 | 5.32%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 3.234.098.129.40 | 29.49% | 8.877.551.118.30 | 5.67%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元) | ...
潍柴动力发布2025年三季报,业绩再创新高
格隆汇APP· 2025-10-30 20:25
除了动力系统业务,重卡整车与农业装备等传统优势板块同样发展稳健,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据 悉,陕重汽前三季度销售重卡10.9万辆,同比增长18%;新能源重卡销量约1.6万辆,同比增长约2.5 倍,稳居行业前列。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前三季度收入、利润均实现逆势增长,主要产品市占率实现稳步 增长。 国际化布局方面,潍柴动力通过与全球伙伴共建共生共荣的产业链生态,海外业务早已占据公司"半壁 江山",有效平抑了国内市场周期性波动风险。 公司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在巩固传统优势业务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战略新兴业务突破。通过业务结构 持续优化升级,公司盈利质量稳步提升,形成多元业务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作为潍柴动力发展的"基本盘",动力系统业务在全方位技术布局的支撑下,结构转型成效显著。据了 解,前三季度累计销售发动机53.6万台,其中重卡发动机销量18.8万台,分燃料类型来看,柴油重卡发 动机约11.7万台,天然气重卡发动机约7.1万台。受益于经济性优势,三季度以来天然气重卡行业呈现强 复苏态势,同比增长37%。潍柴动力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性能优势和客户基础,大幅跑赢行业增长。 新能源动力系统业务伴随产能释放驶入增长快车道 ...
净利润暴增5倍、股价年内涨134% 双林股份从HDM龙头到机器人新贵
智通财经· 2025-09-28 12:59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主营业务为汽车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内外饰及精密零部件、新能源动力系统等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同时布局人形机器人及低空经济领域相关部件 [2] - 主要客户包括国内外整车制造商(如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日产)及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佛瑞亚、安道拓等) [2] - 以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HDM)供货商,全球市场占有率15.1%,中国最大HDM供货商,市场占有率32.8% [2] - 全球第九大轮毂轴承供货商,全球市场占有率2.2%,中国第三大轮毂轴承供货商,中国市场占有率6.9% [2] - 全球最大的小型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制造商,全球及中国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4%和9.5% [2]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41.85亿元、41.39亿元和49.10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比增长18.65% [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25.2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1.03亿元增长20% [3] - 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0.76亿元攀升至2023年0.82亿元,2024年实现4.98亿元,同比增幅507.32% [4] - 毛利率从2022年15.7%提升至2023年16.5%,并进一步增至2024年17.3%,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达到20.2% [4] - 2024年利润暴增核心驱动力为一次性"其他收益"1.57亿元,主要来自出售亏损资产(DSI变速箱资产)产生的收益 [5] - 剔除一次性收益影响,2024年调整后经营利润约3.83亿元,相较于2023年1.53亿元实现约150%大幅增长 [5] - 2022年至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4.43亿元、3.78亿元及7.01亿元,2024年大幅增长85.5% [5] - 2022-2023年"净利润现金比率"远高于100%,2022年达583%,2023年达461%,2024年为141% [6]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从2022年末3.33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5.11亿元 [6] 业务板块与收入结构 - 核心业务划分为四大板块: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内外饰及精密零部件、新能源动力系统及轮毂轴承 [7] - 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是绝对主力业务,收入占比稳定在55%-60%之间,2024年同比增长24.9%,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1.9% [7] - 新能源动力系统收入占比从2021年7.2%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17.4%,2025年上半年实现93.8%高速增长 [7] - 高附加值、高增长性的"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和"新能源动力系统"合计占比从2021年67.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76.3% [9] 战略转型与增长驱动 - 公司通过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申请,试图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国际影响力,并加速新兴技术领域的战略转型 [1] - 战略转型路径包括优化产品结构、抓住新能源风口、"智能化"与"电动化"双轮驱动 [9] - 新能源动力系统业务异军突起,带来巨大收入增量并提升市场估值预期 [9] - 以HDM为代表的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受益于汽车座椅功能复杂化、智能化趋势,新能源动力系统直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 [9] 人形机器人业务 - 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将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HDM)的精密传动技术成功迁移至机器人关节 [10] - 已建成反向行星滚柱丝杠中试生产线,年产能达1.2万套,产品力获客户认可 [10] - 截至2025年6月,机器人业务未产生规模收入,预计2026年才可能实现小批量收入 [10] - 2024年研发费用达1.69亿元,机器人新业务需持续投入,若商业化进度滞后可能侵蚀利润 [10] - 2025年第二季度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净利润同比下滑25.08%,反映转型期财务压力 [10] - 人形机器人市场呈现爆发潜力,中国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2亿元增至2029年243亿元 [11]
新股前瞻|净利润暴增5倍、股价年内涨134% 双林股份从HDM龙头到机器人新贵
智通财经网· 2025-09-28 12:53
公司市值与资本运作 - 公司是A股人形机器人赛道重要标的 2025年以来股价涨幅约134% 截至9月25日总市值达263亿元[1] - 公司于9月24日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由中信证券与广发证券联合保荐 旨在拓宽融资渠道并提升国际影响力[1] 市场地位与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涵盖汽车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内外饰及精密零部件、新能源动力系统三大领域 客户包括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等整车厂及佛瑞亚等一级供应商[2] - 2024年全球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市场占有率15.1%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市场占有率32.8%排名第一[2] - 全球轮毂轴承市场占有率2.2%排名第九 中国市场占有率6.9%排名第三[2] - 小型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全球市场占有率6.4% 中国市场占有率9.5% 均为全球最大制造商[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2年41.85亿元微降至2023年41.39亿元(-1.11%) 2024年反弹至49.10亿元(+18.65%)[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5.25亿元 较2024年同期21.03亿元增长20%[3] - 归母净利润2022年0.76亿元 2023年0.82亿元 2024年跃升至4.98亿元(同比增幅507.32%)[4] - 毛利率持续提升:2022年15.7% 2023年16.5% 2024年17.3% 2025年上半年达20.2%[4] 利润质量与现金流 - 2024年利润暴增主要受1.57亿元出售DSI变速箱资产的一次性收益驱动[5] - 剔除一次性收益后2024年核心经营利润3.83亿元 较2023年1.53亿元仍增长150%[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22年4.43亿元 2023年3.78亿元 2024年大幅增长85.5%至7.01亿元[5] - 净利润现金比率2022年583% 2023年461% 2024年141% 显示优秀现金流转化能力[6]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从2022年末3.33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5.11亿元[6] 业务结构转型 - 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为核心业务 收入占比55%-60% 2024年收入增长24.9% 2025年上半年增长21.9%[7] - 新能源动力系统成为第二大业务 收入占比从2021年7.2%升至2025年上半年17.4% 2025年上半年增速达93.8%[7] - 高附加值的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与新能源动力系统合计占比从2021年67.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76.3%[9] 人形机器人布局 - 技术优势在于将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HDM)的精密传动技术迁移至机器人关节 已建成年产能1.2万套的反向行星滚柱丝杠中试生产线[10] - 截至2025年6月机器人业务未产生规模收入 预计2026年才可能实现小批量收入[10] - 2024年研发费用投入1.69亿元 2025年第二季度出现净利润同比下滑25.08%的转型压力[10] - 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2亿元增至2029年243亿元[11]
英搏尔:公司始终聚焦新能源动力系统主业
证券日报网· 2025-09-22 19:42
公司核心能力 - 深厚技术研发优势与专利壁垒 以集成芯技术为核心 研发投入占比高 2025年上半年占营业收入比重为8.25% 拥有190项授权专利及多区域研发中心 [1] - 领先产品创新与全场景应用能力 构建驱动+电源+电机+电控产品矩阵 覆盖A00-C级车型 稳居国内供应商Tier1前列 适配商用车和非道路车辆 积极布局海外业务 [1] - 规模化优质产能与高效智能制造能力 布局珠海和山东两大生产基地 具备年产百万台套产品生产能力 高标准动力总成自动化车间项目基建工程已于2025年6月末实施完毕 [1] - 一流实验验证能力 具备完善汽车零部件V型开发流程 全面的产品研发实验及验证能力 强大的服务多客户多项目的并行开发能力 [1] - 稳定优质客户资源与深度合作粘性 积累高价值客户群体包括广汽 吉利 上汽通用五菱 东风 长安 长城 奇瑞 小鹏等头部车企 [1] 业务发展战略 - 始终聚焦新能源动力系统主业 深耕领域二十年 凭借技术产能客户资源等多维度构建核心优势 [1] - 积极布局低空经济 关节模组 无人物流车等新兴领域 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实现主业稳固新业突破的发展格局 [1]
英搏尔:公司在新能源动力系统领域仍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2 18:09
公司业务战略 - 公司在新能源动力系统领域仍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1] - 未来将继续加大新能源业务投入以保持领先地位 [1] - 积极寻找新的增量赛道应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智能化发展带来的总量销量变化 [1] 研发与信息披露 - 相关研发及交流工作均在稳步推进中 [1] - 若在业务方面有相关进展将及时向投资者披露 [1]
专家谈“双碳”
中国电力报· 2025-09-22 10:29
2013年以来,随着"大气十条"的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迅速 下降,与经济活动和能源消费逐步脱钩。"十四五"以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成为核心路径,预计2060年 全国PM2.5浓度可从2020年的33微克/立方米降至25微克/立方米。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欧阳明高 交通领域减碳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新能源汽车带动了三大革命:动力电动化、能 源低碳化、系统智能化。动力电动化指的是电动汽车革命,核心是混合动力、纯电动动力和氢燃料电池 动力等新能源动力系统。能源低碳化就是向可再生能源转型、集中式发电与分布式能源相结合、用氢气 和电池两种主要储能方式储存间歇式能源等。系统智能化的重点内容是将电动汽车作为智能化用能和储 能终端,利用能源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聚合数以亿计的分布式电动汽车,构建虚拟电厂,发展车网 互动的智慧新能源。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 郭烈锦 氢和电的最大差别是电只是一个能量载体,自身不能存储,需要依靠其他方式才能储存;而氢既是能量 载体,又是物质转化的单元。这种秉性决定了在未来的二次能源体系中,氢应被作为主体来 ...
英搏尔(300681) - 2025年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附件之交流纪要
2025-09-22 09:18
核心竞争力 - 技术研发优势:研发投入占比8.25% [3],拥有190项授权专利(含49项发明专利)及多区域研发中心 [3][5] - 产品创新与全场景应用能力:覆盖A00-C级车型及商用车、非道路车辆 [3],电源总成出货44.22万台(同比+17.46%),驱动系统出货15.94万台(多合一产品同比+185.47%) [4] - 规模化产能与智能制造:珠海、山东基地年产百万台套 [3],动力总成自动化车间基建完工 [3] - 实验验证与客户响应能力:具备V型开发流程及多客户并行开发能力 [3] - 优质客户资源:合作广汽、吉利、上汽通用五菱等头部车企 [3] 新兴领域布局 - 低空经济:与亿航智能合资公司厂房基建完工 [7],EH216-S机型实现样机交付 [7],VT35机型电推进系统样机交付 [7],与亿维特合作开发ET9机型 [7] - 关节模组:与丰立智能战略合作 [8][9],共同开发"电机+减速器"集成化产品 [8] - 轴向磁通电机与机器人领域:技术储备完善 [10],积极关注市场需求 [10][11] 财务与资本运作 - 历史融资:2022年定增募资9.76亿元 [12],2024年可转债募资8.17亿元 [12] - 资产优化:转让珠海鼎元100%股权(交易价2.389亿元) [14] - 股东结构:股东总数24,875人 [15],前十大股东中机构投资者占比50% [15] 市值管理与战略 - 响应"国九条":聚焦主业+拓展低空经济/关节模组 [11],完善公司治理与分红政策 [11] - 未来资本规划:对战略投资/定增/并购持审慎开放态度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