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搜索文档
开源证券给予吉比特买入评级,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2业绩高增,高分红延续,新游及出海驱动成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6:39
公司评级与股价 - 开源证券给予吉比特买入评级 最新股价421.19元 [2] 盈利能力 - 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2] - 买量投放效果显著 [2] 业务发展 - 新游海外发行持续推进 [2] - 储备游戏将陆续上线 [2] - 公司增长动能强劲 [2]
《黑神话:钟馗》官宣!《黑神话:悟空》游戏团队新作压轴亮相 2025 科隆游戏展
新浪财经· 2025-08-20 16:38
IT之家 8 月 20 日消息,在今日晚间的 2025 科隆游戏展开幕之夜活动最后,游戏科学团队的《黑神话:钟馗》游戏压轴亮相(IT之家注:"压轴"原本是戏曲 名词,指一场折子戏演出的倒数第二个剧目,但在现代常用于重点强调最后一个)。 世上何尝有鬼?妖魔皆从心生。 台下魑魅台上仙,好煞两副面! 门内一滩子糊涂账,门外哪个喊青天? 日月朝暮空空悬,凭谁掌那生死权。 不顺人情不合道,不争功名不趋炎。 提剑也,提剑也, 要把这清浊辨! 本作是以中国民间传说中的著名角色"钟馗"为主要创意来源的单机・动作・角色扮演游戏。因尚处早期开发阶段,暂无实机内容展示。 《黑神话:钟馗》游戏官网已上线,官方放出了一些宣传图。 2025 科隆游戏展专题 秒 新浪财经APP Sina Finance Mobile Version 24小时全球 下载APP > re 由游戏科学开发的黑神话系列第二部作品《黑神话:钟馗》,今日正式公布首支 CG 先导预告片,并已在 2025 科隆游戏展的展前发布会同步亮 相。 ...
“热搜第一”,对《黑神话:钟馗》人们在期待什么?
新京报· 2025-08-20 16:34
据媒体报道,在8月20日凌晨的科隆游戏展开幕之夜上,游戏科学公布旗下最新作品《黑神话:钟 馗》,官网现已上线。消息一发布,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第一。 从名字可以看出,这部作品显然和《黑神话:悟空》有某种气质上的贯通:以中国故事为蓝本,讲述一 个更符合现代语境、更有复杂多面元素的"黑神话"。 据官网介绍,《黑神话:钟馗》依然是一款标准的单机·动作·角色扮演游戏,商业模式与前作别无二 致,"刚建好文件夹不久,实机还没什么影子"。 所以,目前这部游戏的具体面貌尚不清晰,公布的只有一段不到2分钟的视频,也并非实机内容。但依 然足够令人兴奋,很多人都在追问:这次新作品又会带来何种惊喜,又能否复刻当年近乎全网讨论的盛 况? 毫无疑问,对《黑神话:钟馗》的期待,相当程度源于《黑神话:悟空》的成功。《黑神话:悟空》被 称为"中国首款3A游戏"(即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的顶级游戏),成了中国游戏工业能力的一个标 记物,引发全球热议。 这从商业成绩上就可以看出来。截至去年年底,《黑神话:悟空》全球销量达到2800万份,其中发行3 天销量就超过了1000万份,成了史上销量最快的游戏。可见这部作品在全球范围内捕获了相当多的受 众,已 ...
吉比特: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4.50%
证券日报· 2025-08-20 16:0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18亿元,同比增长28.4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5亿元,同比增长24.50% [2]
蔡浩宇试水AI游戏,行业期待能从“破冰”到“破圈”
第一财经· 2025-08-20 16:02
文章核心观点 - AI原生游戏处于早期探索阶段 以开放式AI对话为核心玩法的《星之低语》被视为实验性产品 引发行业对AI作为游戏叙事核心引擎可能性的讨论 [1][3][6] - 当前AI游戏多由创业团队主导 受限于算力成本和技术成熟度 产品多呈现像素风或沙盒风格 尚未出现破圈作品 [3][6][11] - 行业预计未来1-2年将出现更成熟的AI游戏 技术进阶速度超预期 大模型对话能力已趋成熟 世界模型理解能力快速提升 [14][16][18] AI原生游戏开发现状 - 《星之低语》采用AI驱动开放式对话 玩家可自由输入内容 主角实时反应 定价33.99元 首发八折 发售5天获634篇评测 好评率86% [3][4] - 同类产品包括AutoGame的AI沙盒游戏《麦琪的花园》 Steam首发登新品榜Top50 以及独立团队Ada Eden开发的AI叙事游戏《1001 Nights》 [6][7] - 当前AI游戏普遍存在交互延迟 需通过云游戏形式降低延迟 但成本高于AI Token消耗 小团队难以承受 [11] 技术挑战与突破 - AI开放性与游戏收敛性存在矛盾 需控制AI超出游戏世界观的输出 要求团队具备大模型垂直领域训练能力 [13][15] - 世纪华通已摸索出大模型与游戏引擎间PaaS层实现路径 解决语言与动作转换的技术架构问题 [17] - 多模态大模型能力快速提升 3D模型生成已达可用水平 国产动画生成实现秒级输出 世界模型对虚拟空间理解显著进步 [16] 行业应用与影响 - 近80%中国头部游戏企业布局AI技术领域 约50%头部企业构建AI生产管线 AI为美术和开发环节带来20%-30%降本增效 [17] - 生成式AI已渗透游戏营销环节 可主动识别广告流程问题 实现异常检测和渠道优化 [18] - 未来游戏商业模式可能回归点卡收费 因云端算力需求增加 需通过Token服务提供支持 [15] 发展时间线 - 游戏研发周期通常需2至5年 AI游戏集中创业始于2023年中至2024年 预计1-2年内出现更成熟产品 [3][14] - 2024年前AI主要用于游戏降本增效 2025年已可重构游戏玩法 技术迭代速度超预期 [18]
游戏ETF(516010)昨日净流入超0.6亿元,行业数据向好支撑板块预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5:59
游戏行业表现 - 游戏行业高频数据向好且中报预期良好 板块具备持续性[1] - 超自然周末更新皮肤后畅销榜维持第四 展现DAU规模提升后的商业化弹性[1] - 整体看好暑期游戏行业景气度[1] 传媒板块AI应用发展 - 明线为AI应用起势 暗线为内容输出带来的文化自信[1] - 看好今年成为中国开源大模型的爆发及应用格局重塑之年[1] - 发展分为公有云价值重塑 平台企业赋能及C端场景落地三步推进[1] - AI应用逐步从预期走向兑现[1] IP领域发展 - 长线看好2B转授权业务增速及2C渠道拓展[1] - 整体看好暑期IP行业景气度[1] 游戏ETF产品信息 - 游戏ETF(516010)跟踪动漫游戏指数(930901)[1] - 指数从沪深市场选取涉及动漫制作 游戏开发及相关产业链运营的上市公司证券[1] - 指数成分股覆盖内容创作 技术研发 平台运营等关键环节[1] - 集中体现文化传媒与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活力与成长潜力[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动漫游戏ETF联接C(012729)和联接A(012728)[1]
“黑神话”第二部,为什么是钟馗
虎嗅· 2025-08-20 15:57
核心观点 - 游戏科学在科隆游戏展上公布新作《黑神话:钟馗》而非《黑神话:悟空》DLC 体现了公司致力于构建多元化"黑神话宇宙"的战略方向 选择钟馗这一题材既基于文化深度挖掘 也为团队提供更大的创作自由度 [1][34][42] 钟馗题材的文化渊源与改编潜力 - 钟馗形象起源于先秦驱鬼法器"终葵" 经过汉代巫术实践和唐代民间传说演变 最终在宋代由沈括《梦溪笔谈》确立为人格化神祇 具有千年文化积淀 [6][8][9][11] - 钟馗形象在历代文艺作品中存在多样性: 宫廷画作突出其官袍朝臣形象 民间艺术强调狰狞"鬼王"特质 坐骑可体现为毛驴(世俗化)或猛虎(威慑力) 为游戏改编提供丰富视觉元素 [25][26][27][28] - 钟馗核心故事包含悲剧性冲突: 才学出众的进士因貌丑含冤而死 形成"青面鬼雄"与"文人之冠"的戏剧张力 适合构建深度叙事 [29][30][31] 游戏设计适配性与玩法展望 - 捉鬼主题可整合《山海经》《聊斋志异》等典籍中的多元鬼怪生态 支撑"调查-追踪-战斗-收服"任务链设计 增强游戏可玩性 [33] - 角色兼具法术天师与武艺鬼雄双重特质 可开发符箓法术与冷兵器战斗双系统 标志性法器如照妖镜、乾坤袋可转化为特色游戏机制 [33] - PV呈现的1分55秒片段暗示可能包含"鬼大王"任务线 但整体叙事框架仍处于未知状态 [13][15][16] 公司战略与开发规划 - 游戏科学放弃开发风险较低、回报更快的《黑神话:悟空》DLC 选择全新IP 体现公司追求创作自由度而非短期商业利益的价值取向 [34][41][42] - 开发周期参考: 《黑神话:悟空》从2020年8月首支实机到2024年8月发售历时四年 《黑神话:钟馗》当前仅发布CG先导PV 预计完整开发需3年左右 可能2028年发售 [45][46][49] - 公司通过《悟空》项目积累3A游戏工业化生产经验 团队规模与政策支持提升 预计《钟馗》开发效率将高于前作 [47] - 官方社交媒体账号统一更名为"黑神话" 确认系列化运营战略 未来新作将登陆PC及主流主机平台 [48]
黑神话宇宙开启!冯骥杨奇一拍即合不搞DLC,新作《钟馗》预告片直冲热搜第一
量子位· 2025-08-20 15:48
核心观点 - 游戏科学宣布推出黑神话系列第二部作品《黑神话:钟馗》,首支先导预告片在2025科隆游戏展压轴亮相,引发国内外玩家高度关注 [1][3][12] - 预告片发布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第一,B站播放量超800万,同时在线观看人数达5万+ [10] - 公司明确表示将优先开发新作而非《黑神话:悟空》DLC,计划采用全新英雄、玩法、视觉和技术 [30][32] 产品动态 - 《黑神话:钟馗》基于中国传统志怪传奇,主角钟馗形象融合骑虎等创新设计,预告片展现精细毛发渲染等画面技术 [14][16][21][24] - 开发灵感源于艺术总监杨奇的梦境,团队在4月中旬开始制作CG动画,目前游戏处于早期开发阶段 [24][42] - 官方账号已更名为"黑神话"系列认证,标志IP宇宙正式开启 [7]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团队2014年从腾讯离职创立游戏科学,2015年推出首款游戏《百将行》首月新增用户50万 [34][35] - 《黑神话:悟空》项目2018年启动,2020年实机演示获好评,2023年获科隆展最佳视觉效果奖,2024年8月20日正式发售后登顶Steam热玩榜 [36][37][38] - 2025年8月20日同一天在科隆展发布新作预告,延续"820"品牌营销节点 [5][6][40]
钟馗接棒黑神话,游戏科学不走回头路
36氪· 2025-08-20 15:33
公司动态 - 游戏科学在科隆游戏展期间公布动作类新作《黑神话:钟馗》首支PV,而非《黑神话:悟空》DLC [1][3] - 公司创始人冯骥与美术负责人杨奇决定搁置DLC开发,将团队重心转向新作《黑神话:钟馗》,项目处于早期阶段,仅完成CG预告片 [4][5] - 公司官方B站账号更名为"黑神话",简介改为"黑神话系列游戏官方账号",头像和背景已替换为钟馗形象 [16] 产品表现 - 《黑神话:悟空》首月销量达2000万份,首年销量突破3000万份,成为中国买断制游戏历史销量第一和全球年度销量第一 [3] - 游戏上线首周销量突破1500万份,B站相关内容播放总量近7亿次 [7] - 游戏获得国内外多个顶级游戏大奖加冕或提名 [3] IP商业化 - 与瑞幸咖啡联名的"腾云美式"成为热门单品,游戏周边在门店开业几分钟内售罄 [8] - 异业联名合作授权费达数十万元至百万元以上,覆盖数码产品、游戏外设、餐饮零售等行业 [8] - 与周大福珠宝联名系列零售值突破1.5亿元人民币,成为传统珠宝行业跨界标杆案例 [8] 行业影响 - 游戏激活国产单机游戏市场,带动同期开发作品如《明末:渊虚之羽》《影之魂零》《失落之魂》等 [11] - 网易曝光3A级在研单机游戏《归唐》,腾讯旗下烛龙游戏公布IP新作《古剑》 [11] - 游戏推动小厂获得关注和投资,大厂资源倾向从手游和网游生态扩展至主机游戏领域 [11] 文化与社会价值 - 游戏中庙宇、佛像、古建等现实场景成为热门打卡地,推动文旅产业增长 [11] - 山西省66个重点监测景区在2024年国庆假期接待游客784.46万人次,同比增长46.90%,其中游戏涉及的27个文物景点接待游客188.54万人次,门票收入5616.70万元 [11] - 游戏作为文化和艺术载体,提升玩家对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和文化内涵的认知 [9][12] 新作规划 - 《黑神话:钟馗》取材自道教神仙钟馗的传说,首曝PV中的骑虎形象源自明代画作 [15] - 新作将采用全新英雄、玩法、视觉、技术和故事,开发周期可能需3-5年 [16][18] - 公司已申请《黑神话:钟馗》和《黑神话:姜子牙》商标,未来可能扩展"黑神话宇宙" [16]
吉比特(603444):新游表现优秀带动二季度营收、利润高增
浙商证券· 2025-08-20 15:2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7/15/13倍 [5][7] 财务表现 - **营收增长**:1H25营收25.18亿元(YoY+28.49%),25Q2单季营收13.82亿元(YoY+33.89%)[1] - **利润表现**:1H25归母净利润6.45亿元(YoY+24.50%),扣非净利润6.48亿元(YoY+40.02%);25Q2归母净利润3.61亿元(YoY+36.64%)[1] - **毛利率提升**:1H25毛利率92.31%(YoY+4.09pct),主因营业成本减少及新游收入贡献 [3] - **费用结构**:销售费用8.36亿元(YoY+55.57%),管理费用2.06亿元(YoY+14.49%),研发费用3.57亿元(YoY-8.76%)[3] 产品表现 - **新游贡献**:《问剑长生》1H25流水5.66亿元,App Store畅销榜平均排名第63名;《杖剑传说》流水4.24亿元,平均排名第18名 [2] - **全球化布局**:《问剑长生》计划2H25在中国港澳台、韩国上线;《杖剑传说》同步推进全球化发行 [4] - **储备产品**:重点SLG新游《九牧之野》(三国题材赛季制)已获版号,将拓展游戏品类 [4] 未来展望 - **营收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60.5/64.3/67.3亿元,归母净利润16.1/18.6/20.5亿元 [5] - **效率优化**:通过研发中台建设及AI技术应用降低研发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3] 市场数据 - **股价与估值**:收盘价382.90元,总市值275.85亿元,2025E P/E 17.09倍 [7][11] - **历史走势**:股价24个月内最高涨幅144%,显著跑赢上证指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