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比特(603444)

搜索文档
摩根士丹利:中国游戏_释放潜力_新游戏发布推动市场估值
摩根· 2025-07-15 09: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In-Line [7] - 37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评级为Overweight(OW) [1][3] - G-bits Network Technology评级为Equal-weight(EW) [1][5] - Perfect World Co Ltd评级为Equal-weight(EW)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游戏行业年初至今实现了较高的两位数收入增长,高于2024年5月的8%,显示出在宏观逆风下游戏用户需求有所改善 [2] - 2025年2 - 3季度,37IE、G-bits和Perfect World可能因新游戏发布实现同比和环比盈利增长;2025年G-bits盈利增长最有前景;2026年Perfect World增长潜力较高;37IE在2025年下半年前景光明且具有长期可持续增长性,其估值和股息具有吸引力 [32][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37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 2023 - 2024年因拓展小游戏业务保持正增长,但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股价表现不佳,预计2025年2季度起随着主要新游戏发布,股价表现不佳的情况将得到纠正 [11] - 2025年1季度因新游戏发布收入环比增长转正;2季度预计环比增长持续且利润率改善;3季度预计环比和同比收入均强劲增长;4季度至2026年预计实现两位数同比收入增长 [12][13][14] - 股东回报有吸引力,派息率从2021 - 2022年的约30%提高到2023年的68%和2024年的83%,2025年1季度宣布分红4.62亿元(派息率75%) [15] - 多款新游戏表现良好,如《Time Explosion》《Heroes Don't Dodge》;预计2025年2季度收入环比增长7%、同比增长1%,营业利润率从1季度的12%提高到16%;备受期待的《Soul Land》将于7月11日发布,预计首月收入3 - 5亿元,2025年总收入15 - 20亿元;预计3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9%;4季度预计收入同比增长13%、环比下降6% [16] - 目标价23元,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15倍得出,认为该估值合理,因其6%的股息收益率提供了较强的下行保护,且PEG为1.3倍,与历史平均水平1.5倍相比合理 [17] G-bits Network Technology - 除了常青游戏的稳定表现外,公司呈现出产品发布繁忙年和缓慢年交替的特点,预计2025年繁忙、2026年缓慢 [18] - 2025年1季度因新游戏《Asking Sword for Immortality》收入环比增长22%、同比增长29%;2季度由新游戏《Sword Legend》推动进一步增长;3季度《Sword Legend》持续推动收入环比增长;4季度环比收入增长可能停滞,关注新游戏《Jiumu Wild》 [19] - 《Asking Sword for Immortality》在1季度收入约3.63亿元;关键遗留游戏在1季度收入8.92亿元,环比增长10%;《Sword Legend》表现出色,预计2季度收入3亿元,3季度收入6亿元;预计2季度收入环比增长20%、同比增长32%;3季度收入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75%;4季度收入环比下降5%、同比增长62% [20] - 2026年产品管线较弱,主要是《Jiumu Wild》《Sword Legend》和《Asking Sword for Immortality》的海外发行以及小规模代理游戏,预计收入和净利润与2025年基本持平 [21] - 目标价330元,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15倍得出,认为该估值合理,因其与历史平均水平基本一致,PEG为3.5倍较高,且5.3%的股息收益率有支撑,维持Equal-weight评级 [22] Perfect World Co Ltd - 自2025年4月以来股价上涨50%,主要由于2025年1季度新游戏《Zhuxian World》推动基本面好转,以及对重磅游戏《Neverness to Everness》的预期增强 [26] - 《Neverness to Everness》是公司产品线中最受期待的游戏之一,预计2025年基本面改善,游戏收入同比增长18%;将2026年盈利预测上调62%,假设该游戏于2026年初发布 [27][28] - 目标价上调至16.3元,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18倍得出,认为该估值合理,因其高于历史平均水平15倍,反映了对2026年的强劲增长预期,但2026年预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且游戏发布可能延迟,维持Equal-weight评级 [29] - 《Neverness to Everness》由Hotta Studio开发,采用虚幻引擎5,画面逼真详细,在第二次测试中表现出成为顶级产品的潜力,目前在TapTap上的期待值评分为8.9分;预计还需进行一轮测试,最早于2025年底发布,假设2026年该游戏收入30亿元 [31] - 2025年1季度因新游戏《Zhuxian PC》游戏收入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8%;2季度预计游戏收入与1季度和2季度基本持平;3季度因新游戏《Zhuxian 2》预计游戏收入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28%;4季度假设《Neverness to Everness》于2026年发布,预计游戏收入同比增长18%、环比下降13% [31]
互联网传媒周报:美图戴维斯双击,重视AI应用商业化兑现-20250713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3 22: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应用全球商业化进展较快,国内AI陪伴、AI美拍、AI教育、AI广告是较易商业化的场景,创意工具全球出海实现生产力提效变现 [2] - 游戏板块技术性回调,但仍看好持续性,推荐逻辑未变,短期大厂无新大作,中期二梯队公司抓住出海和Z世代增量市场,长期AI游戏改变玩法创造新需求 [2] - 即时零售和外卖竞争加剧,或在25Q3带来增量广告预算,分众传媒合作支付宝碰一碰有望带来媒体网络价值重估,拟收购新潮传媒预计成本端下降逐步兑现 [2] - 潮玩、音乐、演唱会等高景气悦己消费核心标的持续推荐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I应用商业化 - AI创意方面,全球化创意工具龙头美图戴维斯双击,C端满足Z世代年轻女性悦己消费需求,B端从全球电商场景入手提效;快手可灵AI推出10个月后ARR超1亿美元,今年4、5月月度付费金额超1亿元,模型性能提升将推动付费收入环比上行 [2] - AI广告方面,预计AI对流量变现不充分、时长未饱和的公司边际影响更大,腾讯控股25Q1广告增速20%,AI对视频号、搜索变现拉动已体现,对哔哩哔哩智能投放和创意生成有正面影响 [2] - AI陪伴方面,恺英为代表的游戏公司低PE,且具备丰富运营和商业化经验 [2] - AI教育方面,夸克、豆包通用AI助手验证了教育需求,垂类AI教育产品还在起步期,期待教培企业及教育信息化视源股份等公司发力 [2] 游戏板块 - 本轮领涨标的巨人、华通积累较大涨幅但基本面仍在上行通道,巨人网络《超自然自动》上线新赛季,新内容将陆续推出;华通《无尽冬日》高位稳定,《Kingshot》《Tasty Travels》继续爬坡 [2] - 更多公司新品验证中期增长,三七互娱《斗罗猎魂世界》全球上线表现亮眼;吉比特《杖剑传说》将上线日本等区域,《道友》稳定TOP5;恺英网络获传奇IP转授权;心动公司伊瑟海外超预期;其他关注完美世界、神州泰岳、中旭未来等公司 [2] 即时零售和外卖 - 7月阿里巴巴宣布投入500亿,预示美团、京东、阿里巴巴在即时零售和外卖竞争加剧,Q3是本地生活核心品类需求旺季,平台将配合补贴大力品宣推广,电梯是线下高频场景将是重点 [2] 悦己消费 - 持续推荐泡泡玛特、网易云音乐,关注大麦娱乐、布鲁可 [2] 重点公司估值 - 报告给出了腾讯控股、网易、神州泰岳等多家公司的总市值、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营业收入yoy、归母净利润yoy、PE等估值数据 [4]
传媒行业周报:《斗罗大陆:猎魂世界》公测,Grok4发布-20250713
国元证券· 2025-07-13 17: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AI应用、文化出海等主题方向,重点关注游戏、IP、短剧、出版等子板块,关注巨人网络、恺英网络等标的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2025.7.5 - 2025.7.11,传媒行业(申万)上涨3.11%,排名行业第8,同期沪深300涨0.82%等 [1][12] - 细分行业中,游戏II板块涨1.34%,广告营销涨5.32%等 [12] - 个股方面,传媒(申万)行业中华媒控股等表现较优,*ST紫天等跌幅居前;恒生科技成分股中阅文集团和快手表现较好 [20] 行业重点数据 AI应用数据 - AI产品榜发布6月AI网页访问量数据,ChatGPT等排名全球前五,Deepseek蝉联国产网页端访问量首位,月访问量3.8亿次 [2][24] 游戏数据 - 7月11日《斗罗大陆:猎魂世界》开启公测,7月10日《王者荣耀》等为畅销榜前3名 [27] - 本周网易《永劫无间》开启周年庆,《炉石传说》更新版本,《超自然行动组》商业化提速 [27] - 2025年6月33个中国厂商入围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TOP100,合计收入17.6亿美元,占33% [29] - 后续7.12 - 7.18有11款新游上线,如《星痕共鸣》等 [33][34] - 重点游戏中,《超自然行动组》更新,《杖剑传说》联动,《心动小镇》公布联动活动日程 [35] 电影数据 - 2025.7.4 - 2025.7.10院线总票房6.65亿元,《侏罗纪世界:重生》为周票房冠军 [3][37] - 未来一周(7.12 - 7.18)有10部影片待映,如《罗小黑战记2》等 [38] 行业重点事件及公告 - Character.AI实现实时AI角色视频互动,基于Diffusion Transformer技术 [41] - 京东App上线AI社交产品“宠TA”和“聊愈小宇宙” [41] - AIGC独角兽硅基智能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 [41] - 神州泰岳“岳擎”大模型通过中国信通院权威检验 [41] - 腾讯混元推出美术级3D生成大模型Hunyuan3D [41] - 中手游与恺英网络续约并签订新合作 [42] - 昆仑万维发布并开源Skywork - R1V 3.0 [42] - TapTap举办2025年游戏发布会,公布50款产品信息 [42] - 马斯克发布Grok 4模型 [44] - 人民网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亏损 [45]
2025上半年哪些国内新游最赚钱?网易落寞、三七互娱赢很大、巨人新游最意外
36氪· 2025-07-11 13:37
中国游戏市场宏观表现 - 2025年1-5月中国游戏市场规模达1411.1亿元,同比增长17% [1] - 上半年游戏版号发放812个(国产757个,进口55个),同比增长18%,全年有望接近2019年1571个的历史峰值 [1] - 4月起国家及地方政府(浙江、广东等)密集出台游戏产业扶持政策,推动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 [2] 新游市场格局分析 厂商表现 - 腾讯以3款产品居上榜数量首位,但缺乏爆款,表现最佳的《美职篮全明星》首月流水7311万 [4][31] - 三七互娱凭借《英雄没有闪》(首月1.88亿元)和《时光大爆炸》成为唯一产出爆款的厂商,两款产品均位列第一梯队 [4][11] - 网易仅《七日世界》上榜且表现平平,头部厂商地位受挑战 [4][66] 品类趋势 - 放置、模拟经营、肉鸽等轻度玩法占比显著提升,MMO/二次元/SLG占比下降,女性向品类完全缺席 [8] - 小游戏市场规模接近400亿元,20%新游同步推出小游戏端,如《英雄没有闪》小游戏版上线后稳居微信畅销榜TOP5 [8][17] - 暑期档效应明显,TOP20中7款选择5月上线,避开春节头部产品竞争 [8] 重点产品表现 头部梯队(流水>1亿元) - 《英雄没有闪》以4.7亿元总流水断层领先,但6月流水环比下降55.7%至4420万,已启动港澳台/新马出海(首月2071万) [11][13][15] - 《龙之谷世界》凭借IP情怀首月获8600万流水,但后续回落至1871万 [28] - 雷霆游戏《问剑长生》首月4185万,6月仍保持1340万,展现较强长线运营能力 [46] 中腰部梯队(5000万-1亿元) - 点触科技《英勇之地》首月8720万,下载量253万创上半年新高,扭转公司连续四年下滑颓势 [41] - 腾讯《胜利女神》海外回流表现不及预期,国内首月5100万仅为同期海外流水的47.6% [51] 潜力产品 - 巨人网络《超自然行动组》实现逆势增长,从首月45万飙升至6月1700万,推动股价创6年新高 [6][58] - SLG品类整体乏力,《群星纪元》作为唯一上榜SLG,6月流水仅520万 [61] 行业战略动向 - 厂商加速布局"玩法融合+轻量化",如三七互娱在放置RPG赛道持续深耕 [28] - 小游戏与出海成为标配策略,《时光大爆炸》日本市场日流水26.1万已超港澳台 [22][26] - 传统优势厂商如雷霆游戏通过《道友来挖宝》等小游戏尝试激活经典IP用户 [46]
游戏:全年主线级推荐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游戏行业 - **公司**:心动网络、哔哩哔哩、库洛、巨人网络、吉比特、腾讯、网易、完美世界、凯英网络、电魂网络、世纪华通、恺英网络、心动公司、三七互娱、盛网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二线游戏公司表现出色**:二线游戏公司凭借创新产品和差异化竞争占据市场份额,如心动网络《出发吧麦芬心动小镇》、哔哩哔哩《三国谋定天下》、库洛《明朝》等取得不错市场表现;2025 年巨人《超战行动组》和吉比特 M88、M72 等产品流水超出预期[1][2]。 2. **2025 年游戏行业驱动力转变**:2024 年主要驱动力是 AI 加持和版号发放,2025 年驱动力为基本面和创新产品;头部大厂新大单品少且体量变小,中型公司竞争格局更好,如腾讯《无畏契约手游》预期流水减少,网易核心产品已释放,而巨人《超自然行动组》、完美世界一环项目有创新亮点[5]。 3. **AI 与游戏结合有进展**:头部及中型公司开始探索将 AI 技术应用于新产品开发,提升用户体验和优化运营效率,未来会有更多企业加速发展并推出新颖玩法及功能[6]。 4. **游戏行业竞争格局和产业叙事变化**:2025 年模拟经营玩法和卡池设计创新,不再走传统二次元路线,如 Eve 展示原生 AI 玩法;各家公司业绩逐步上修,板块整体估值有望达 25 倍,龙头公司如巨人网络可达 30 倍[7]。 5. **游戏行业买量成本及营销策略变化**:买量成本趋于稳定,买量素材数同比增长但可控;各公司采用内容侧营销、直播和 KOL 推荐等多元化营销策略,降低销售费用占比,提高 ROI,如超自然公司、心动公司的推广方式[13]。 6. **2025 年中国游戏行业增速可观**:2025 年 1 - 4 月中国游戏行业增速 20%,5 月维持 10% - 15%增速,反映行业景气度提升;6 月国产版号发放数量达 147 款为新高,进口版号发放频率加快,政策环境持续回暖[14][15]。 7. **头部公司明确优势品类与赛道**:腾讯在 FPS 领域占主导,难以做好 SLG、二次元及女性向产品;网易类似;细分领域中,巨人在征途赛道及休闲游戏、完美世界在重度 MMO 及开放世界游戏、凯英在传奇赛道、华通与点点互动在出海 SLG 有优势;头部公司关注长青游戏,中小公司专注创新产品与小游戏[16]。 8. **游戏行业政策环境变化**:年初高规格文件未落地,但地方政府不断推出政策,如广东推动网络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推动电竞发展、浙江发布游戏出海政策,游戏文化出海和科技属性受更多监管部门关注[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各公司产品数据表现** - **巨人网络《超自然行动组》**:周度流水接近 4000 万,环比增长 192%,DAU 达 113 万,玩家粘性高,每天平均时长 124 分钟,预计今年流水约 10 亿,明年至少 20 - 30 亿;与《第五人格》对比,《第五人格》DAU 稳定在 180 - 200 万,每天平均时长 50 分钟,《超自然行动组》玩家粘性强,天花板潜力高[10][11]。 - **吉比特 M72 和 M88**:M72 首季度流水 3.6 亿,M88 首月流水预计 2 - 3 亿,留存、ROI 和利润率表现优异;二季度业绩预估同比增速接近 30%;下半年 M88 日本和港澳台上线、“九木之野”预计四季度上线或贡献增量[3][12][25][26]。 2. **各公司新产品亮点** - **腾讯**:暑期有望上线《无畏契约》手游,年内预计上线《王者荣耀世界》[19]。 - **网易**:《万明长歌三国》停止开发,可期待《无主新渊》[19]。 - **完美世界**:四季度推出《易环》,8 月上线《诛仙 2》,年底预计上线“一环”,若海外测试口碑超预期,首年流水预期可能上修[19][30]。 - **凯因公司**:下半年到明年上新《黑猫警长》《盗墓笔记》《纳萨力克》[19]。 - **电魂网络**:四季度上线《修仙时代》[19]。 - **心动公司**:6 月一色海外服上线,国内版本预计 9 - 10 月推出,心动小镇扩大国际服发行范围[19]。 3. **各公司重点布局及表现** - **恺英网络**:基本面平稳,重点产品预计年底或明年初发行;AI 布局全面,包括 Eve、AI 玩具和 AI 游戏创作平台 soon,若商业化将单独估值[27]。 - **心动公司**:港股市场表现良好,游戏业务今年整体能实现增长,Taptap 平台 MAU 算法及 market share 提升,广告业务双位数增长,整体利润预估六亿以上,目标市值 300 亿;TapTap 估值参考 B 站,预计整体估值 320 亿港币,有 30%上涨空间[28][29]。 4. **端游市场情况**:端游市场景气度高,是更具性价比的消费选择;今年国产端游大作有解限机、明末冤墟之羽、黑神话悟空 DDLC 版本、昭和米国物语等[20][21]。 5. **游戏板块估值及业绩预期**:2025 年世纪华通按 52 亿利润预期计算为 17 倍,吉比特、凯因达 20 倍,巨人突破 20 倍接近 25 倍,整体板块可给予 25 倍估值,龙头企业可给予 30 倍估值;完美世界明年利润预计 20 亿,可达到 400 亿市值[22][30][31]。
北京市发布首个6G产业专项政策,产业商业化有望提速
选股宝· 2025-07-06 22:43
6G产业政策与战略 - 北京市发布首个6G产业专项政策,围绕技术标准研究、核心产品研发、中试服务能力、场景应用赋能、融合创新生态等五方面推出10项举措 [1] - 北京市将强化技术策源、成果转化、产业带动和人才聚集,支持6G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生态建设 [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6G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列为国家战略重点,标志着6G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 6G产业发展前景 - 2025年为6G标准制定元年,产业有望在2029年以后进入商业化阶段 [1] - 6G技术进步将推动教育、娱乐、设计、制造等行业变革,为资本市场带来新投资机会 [1] - 科技巨头正纷纷抢占6G核心技术赛道,我国对6G产业支持力度已进入投入时期 [2] 相关公司动态 - 天孚通信高速光器件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带动有源和无源产品线营收增长 [3] - 国脉科技形成以物联网技术服务为核心,将6G等新兴产业作为培育方向的业务格局 [3] - 吉比特在4G5G时代拥有网络游戏研发和运营优势,具备长期竞争力 [3]
游戏产业跟踪(12):新游表现持续强势,暑期档游戏赛道有望延续高景气
长江证券· 2025-07-06 21: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游戏市场保持较高速增长态势,新游表现贡献增量,出海仍具高景气度,上市游戏公司新游表现强势,暑期档有望持续高景气,AI+游戏迎积极进展,新游周期或带动基本面向好,游戏板块估值有向上弹性,建议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5月中国游戏市场规模为280.51亿元,同比+9.86%,环比+2.56%,伴随新游强势及暑期档产品上线,对行业增长展望乐观 [4] 事件评论 - 国内游戏市场5月规模维持较高增长,市场规模280.51亿元,同比增9.86%,环比增2.56%,手游市场规模211.77亿元,同比增11.96%,环比增3.69%,多款新游贡献增量 [10] - 5月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销售收入15.77亿美元,同比增6.93%,多款出海游戏增速强势 [10] - 6月多地出台游戏支持政策,涵盖出海企业招引培育、小游戏产业发展等多维度,国家新闻出版署发放158个版号,国产版号数量刷新纪录 [10] - 上市游戏公司多款新游表现强势,巨人网络、吉比特新游排名提升,AI+游戏方面恺英投资应用内测、开发平台将开放,重点厂商储备丰富 [10] - 新游周期带动基本面向好,游戏板块估值有向上弹性,建议关注相关投资机会,相关标的有巨人网络、恺英网络等 [10]
互联网传媒周报:看好游戏持续性和AI应用-2025070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6 20: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从中期增长角度看本轮游戏行情有持续性,游戏投资有中期四大逻辑,包括需求端的新市场和新玩法、部分公司能力提升、品类差异化竞争、工业程度提升实现螺旋式上升 [2] - 恺英投资企业AI陪伴产品测试超预期,国内AI应用进入商业化兑现期 [2] - 潮玩、音乐、演唱会等高景气悦己消费核心标的值得持续推荐 [2] - 分众传媒合作支付宝碰一碰,有望带来媒体网络价值重估,收购新潮传媒预计对成本端有积极影响 [2] 各部分总结 游戏行业 - 推荐新品验证中期增长驱动的巨人网络、世纪华通、吉比特、心动公司等;储备新品未上线但赔率突出的三七互娱、恺英网络、哔哩哔哩等;以及神州泰岳、完美世界等其他公司 [2] - 展示了腾讯控股、网易、神州泰岳等多家游戏公司的估值表,包含总市值、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PE等数据及同比变化 [4] AI应用领域 - 从商业化进展角度推荐AI创意生成的快手、美图;AI广告方面的腾讯和哔哩哔哩;AI陪伴的恺英网络、上海电影;AI电商的焦点科技;AI教育的新东方、视源股份、豆神教育等 [2] 悦己消费领域 - 推荐泡泡玛特关注相关IP热度接力;网易云音乐受益于付费用户高增;阿里影业更名大麦娱乐,演唱会票务和IP衍生品业务有增长;布鲁可关注下半年市场拓展 [2] 广告行业 - 分众传媒合作支付宝碰一碰,拟收购新潮传媒,预计对成本端有积极影响 [2]
2025情绪价值系列报告之游戏:产品从换皮到长周期,游戏行业增长确定性提升
东方证券· 2025-07-06 09: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游戏行业长期抗宏观逆风韧性强,25Q1中国国内游戏行业同比增长18%,大幅跑赢社零的4.6% [9] - 国内市场优选长周期赛道具备研发优势的企业,版号下发速度逐月上行,低ARPU产品抗通缩能力更强,头部游戏市场份额提升,生命周期增长 [9] - 海外市场中国游戏厂商境外市占率持续提升且有望继续增长,政策扶持和激励使得全球化产品占比持续增长,出海优势品类扩展到休闲合成品类,多端产品占比持续增长 [9] - 行业催化方面,全球头部市场针对苹果闭源和高渠道费等问题展开诉讼和监管侧调整,中国市场落地后游戏行业利润率有望大幅提升 [9] - 区别于市场的观点,认为今年中小企业产品上线压力减小,政策层面版号属地办理带来供给加速,苹果反垄断判决和监管法案推进有望带动游戏板块整体利润率提升,产品结构转向长周期项目会使长周期产品研发具备竞争优势的公司和短周期公司产生估值分化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市场:情绪价值驱动游戏行业抗宏观逆风韧性增强 - 25Q1中国国内游戏行业总收入857亿,同比增长18%,手游收入为636亿,同比增长20%,行业增速大幅跑赢社零的4.6% [20] - 政策环境宽松驱动产品供给加速,近两年版号审批效率提升,月度下发数量持续攀升,2025年多地试点游戏属地办理流程,版号审批有望进一步提速 [27][31] - AI驱动头部效应加剧,优选长周期品类。供给侧厂商向竞技、策略SLG类长周期赛道迁移,需求侧休闲、竞技类等低ARPU游戏抗宏观逆风能力更强 [33][48] 海外市场:中国厂商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提升 - 中国手游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3,一直以来是全球第一大市场,中国厂商境外游戏市占率从2018年的22%提升至2024年的28% [62][68] - 政策持续鼓励出海,出口转内销强化企业抗风险能力,2025年从国务院到地方连续下发多个支持性政策文件 [73][75] - 中国厂商把控移动SLG、电竞市场,即将突破休闲赛道,随着国内微信小游戏崛起,休闲向游戏供给将大幅增长驱动中国厂商在国际休闲市场抢占更多份额 [76][81] - 引擎升级驱动多端产品增长,中国PC、主机游戏海外竞争力持续提升,未来多端产品占比持续增长从而开始在PC、主机领域对境外厂商构成竞争优势 [84] 行业催化:IOS有望开源、“减税”驱动利润率提升 - 2025年中国市场监管总局正在为可能的反垄断调查做准备,未来监管部门下场后,IOS封闭和“高税额”的状况有望迎来转机 [94] - 对部分渠道的alpha影响,此前被苹果掣肘较为严重的渠道将会获益;对游戏行业整体利润率的beta影响,企业净利率提升幅度有望达39.6%~66% [95][97] 投资建议 - 关注在游戏渠道和长周期品类有优势的厂商,如心动公司、腾讯控股、ST华通、巨人网络、恺英网络等 [4][13] - 关注今年有重点项目储备的厂商,如三七互娱、吉比特、完美世界、网易、神州泰岳等 [4][15]
传媒互联网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新品周期开启,AI加速催化
长江证券· 2025-07-04 10:15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下半年传媒互联网板块行情围绕内容产品周期和AI应用催化展开,游戏和影视处于重磅产品持续上线、表现或超预期阶段,伴随产品周期开启,内容赛道或持续景气,AI应用商业化进程加快,有望实现从量变到质变飞跃 [4] 新品周期开启,内容赛道仍具成长性 游戏:政策环境改善,出海+新游驱动行业景气度提升 - 政策环境边际改善,国家统筹+地方跟进,支持政策覆盖全产业链,强化国际化导向,强调科技创新,未来具备技术优势、文化创新能力和全球化布局的企业将优先受益 [25] - 版号发放节奏稳定,供给仍在扩张区间,2023年以来版号发放情况延续提升趋势,6月份国产版号发放数量再度刷新纪录 [29] - 国内游戏市场保持高增,2024年以来手游规模整体增长,2025年延续双位数增长趋势,4月同比增长21.93%,预计伴随重点新游上线,行业增长乐观 [31] - 长青游戏贡献核心营收增量,厂商战略从“追爆款”到“养长青”转型,腾讯、网易等头部厂商的长青游戏表现突出,中国厂商积极布局长线游戏赛道 [35] - 游戏出海仍为重点方向,全球游戏市场走向修复,中国厂商出海持续高景气度,海外竞争格局尚未稳固,中国厂商有更大市占突破可能性 [41] - 2024年以来新游周期开启,带动游戏行业重返增长,游戏厂商储备丰富,新游周期仍将持续,看好重点游戏研发商投资机会 [52] 影视院线:国产片仍处于去库存阶段,看好未来行业修复 - 2025年1 - 5月总票房为273.2亿,创下近五年来新高,尽管25Q2票房预计同比下滑35 - 40%,但已充分反应,暑期电影题材多元,有望取得超预期表现 [58] - 国产片仍处于去库存阶段,市场信心有待提振,进口片供给基本恢复,但票房表现疲软,2025年暑期档已有超60部中外影片明确上映,影片数量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71] - 2025年在《哪吒2》带动下,动画电影有望成为电影市场重要增长点,预计全年动画电影占比或将达到30%以上,展望2025年下半年,市场不缺乏优质大体量影片,全年大盘有望突破500亿 [85] IP新消费:情绪消费风起,IP商业化加速 - 需求侧,伴随新世代消费崛起,文娱及情感消费高景气,Z世代为IP衍生品市场带来更大规模和活力 [92] - 中国自主IP认可度与商业价值持续提升,为IP衍生品等新消费带来新增量,部分国产IP已具备成为世界级IP的潜力,未来国产IP卡牌或引领卡牌的新一轮增长 [99] AI应用商业化元年,静待花开 整体:AI应用市场欣欣向荣,或迎来质变时刻 - 国内外AI应用商业化进程加快,AI产品用户量保持增长,国内AI产品发展速度喜人,但访问时长未明显突破,AI应用整体发展呈现Web、APP端双增趋势,用户选择多元但未“刚需” [110] - 对比海外,国内AI应用发展增速更高,但在总量级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模型能力加速追赶、注重C端、垂类应用场景开拓使得国内AI应用增速快于海外 [119] AI视频:可灵综合能力领先,商业化进程喜人 - 海内外AI产品以文本生成为主,国内多模态产品发展更好,视频&音频生成应用占比小,存在较大成长空间,国内产品快手可灵AI因技术、成本领先,位于TOP50榜单中 [124] - 可灵AI技术领先全球,模型生成视频的综合能力高居全球前列,价格优势明显,技术和成本优势促使其流量和市占率迅速提升,商业化变现速度在全球首屈一指 [129] AI玩具:AI赋予传统玩具“新鲜生命”,带来悦己消费下用户喜欢的“陪伴感” - 目前市场上AI玩具呈现形式主要有AI挂件、AI玩偶/毛绒玩具及AI机器人/狗三种,AI玩具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到2033年市场规模能达到549亿美元,渗透率将增长至31.93% [138] - 当前国内AI玩具行业欣欣向荣,政策层面支持,体验升级+受众拓宽,一些积极变化或促使25年行业销量破百万级 [143] - AI玩具的核心竞争力将聚焦于玩法创新和IP赋能上,玩法创新实现了从单向被动玩耍到多维度、个性化、情感化的智能交互体验的突破,IP赋能能有效控制成本,提升产品毛利率和利润水平 [150] AI Agent:产品形态、技术生态均实现突破,或迎来新付费模式 - AI正从推理者向智能体发展,Agent时代,AI逐步从“辅助”演进到“部分替代”,能够让AI从“听指令的助手”进化为“自主行动的数字员工”,实现效率的指数级提升与成本的断崖式下降 [160] - AI Agent通过自动化流程、数据驱动决策和资源再分配,或将重构企业运营范式,MCP成为Agent生态的底层标准,海内外大厂接入MCP进展积极,有望加速Agent商业价值提升 [167] - AI Agent商业化变现仍处早期,C端仍以免费使用为主,B端已有产品率先验证变现能力,AI Agent具有较大的商业化潜力,或推动成本结构变化、新的付费模式产生和盈利模式创新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