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

搜索文档
北京同仁堂中医药智慧全球共享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4 06:12
经典传承 - 公司展区采用传统门店风格设计 融合中国红与皇家金元素 悬挂启功题写匾额[1] - 每年举行净匾仪式传承"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古训 拥有188年御药供奉史和356年品牌发展史[2] - 陈列安宫牛黄丸等十大精品王牌产品 其中安宫牛黄丸推出五种品规包括手工精品版和典藏版[2] - 重新恢复生产解郁和肝丸和安肾丸两款独家品种 针对肝气郁结和肾阳不足健康问题[2] - 设置脏腑用药指南墙匹配五脏六腑健康养护与特色药品 提供扫码识药和知识问答互动功能[3] 科技赋能 - 首次将中医疫病化瘀解毒理论创新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搬进展区 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联合打造[4] - 智慧健康服务专区提供健康服务查询功能 推出8款用药组合覆盖居家常备/职场保健/女性专区/运动健康/男性专区/儿童专区/老年专区/健康礼包场景[4] - 通过智慧健康服务体验机打印纪念单据参与优惠活动 提升观众参与感和体验感[5] - 北京同仁堂互联网医院采用互联网+中医诊疗模式 提供一站式线上诊疗服务打破时空限制[5] 国潮出圈 - 推出龈养素系列多效护理牙膏 强调六大天然植物萃取 核心成分采用GACP认证赤灵芝提取物[9][10] - 破壁灵芝孢子粉巧克力含5%破壁灵芝孢子粉 搭配比利时纯可可脂[11] - 与伊利联合开发舒化无乳糖猴头菇牛奶和纾糖膳底配方奶粉[11] - 老字号联名四季酒包含拂苓春晓/骊珠夏怡/胶韵秋华/养霁冬益四款产品 顺应四季自然规律酿制[11] - 草本饮料系列涵盖近50款产品 包括为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研发的酸梅汤电解质饮料[12] 全球布局 - 获得柬埔寨王国卫生部颁发的安宫牛黄丸许可证书 2025年2月启动注册4月完成材料报送[13] - 与乌拉圭国家肉类协会签署传统医药合作备忘录 涉及中药材原料供应/传统医药产品推广/保健产品资源开发[13] - 在新西兰上市鹿产品膳食补充剂 展出6款合作产品[14] - 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160多家零售终端 中国香港和新西兰奥克兰设生产加工厂[14] - 累计注册品种品规超1200个 愈风宁心片以药品身份在欧盟注册 生产线通过ISO22000/HACCP/EU GMP认证 服务全球5000多万民众[14] 学术引领 - 举办第三届中医大会 设置1个主论坛/1个分论坛/9个专题论坛 主题为"中医智领健康 服务创新未来"[15] - 启动中医疫病化瘀解毒理论创新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5] - 发布改良型新药研发/脑血管病中医管理/经方临床应用等重点学术成果[16] - 非遗传承人展示安宫牛黄丸炮制技艺和手工泛制水丸技艺[16] 惠民实践 - 线下设置25平方米室外售卖展位和10平方米餐饮展位 提供24节气养生产品和现制食品[18] - 线上打造服贸会专属宣传销售专栏 同步上线已上市产品并设置专属优惠[18] - 体重管理专区采用中医药辨证理论将肥胖分为五种类型 提供一人一方个性化减重方案[19] -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体重管理门诊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 整合内分泌/针灸/营养等学科资源[19]
科学与健康丨AI赋能!2025年服贸会数智医疗有温度
新华网· 2025-09-13 20:21
中医药数智化创新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推出首款小型化经络调理机器人一体机 通过机械臂精准定位穴位并融合力热磁多物理场协同刺激 提升治疗稳定性和疗效持久性[3]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发布"广医・岐智"大模型 支持AI问诊全流程体验平台 覆盖从导诊到随访的自助就诊服务[3] - 中医数智化四诊仪结合临床数据在10分钟内生成个性化体质报告 同仁堂推出融合现代萃取技术的"龈养素"中药牙膏[5] 医工融合技术突破 - 北京世纪坛医院研发微波水刀具身智能手术机器人 兼具高效止血与灵活转弯功能 通过AI建模实现亚毫米级术中导航精度[6] - 运动医学手术机器人达到亚毫米级关节钻取精度 AI导管塑形机器人实现全自动化操作[6]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应用AI视觉重症监护预警系统 通过实时视觉监护实现非计划拔管/坠床等不良事件早期预警 并支持病程数据智能决策[6][8] 儿童健康智能解决方案 - 北京儿童医院推出智能眼底照相机 通过AI算法在1秒内完成眼底图像采集与自动分析 提升基层眼健康筛查效率[9] - 陪伴型机器人通过语音表情互动游戏实现高功能孤独症早期筛查 覆盖从早筛到康复全流程服务[9][11] - 机器人技术帮助孤独症儿童在家开展评估训练 提升社交认知能力[11]
2025服贸会|AI机器人、大模型赋能,北京数字中医药应用“多点开花”
北京商报· 2025-09-13 19:28
政策规划 -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部门于2024年7月3日印发《北京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目标到2027年构建形成创新和应用并举的产业生态体系 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应用高地和产业聚集区 [2] - 政策文件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被现场解读 分享数智赋能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践经验并解析未来三年数智技术创新趋势 [2] 应用场景与成果 - 集中展示中医AI机器人、骨科接骨机器人、融合DeepSeek大模型的中医药知识图谱以及"数智健康小屋"等多场景落地成果 [2][4] - 2025数字中医药案例涵盖智能诊疗、健康管理、中药精准研发和AI"就医助手"等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多样化场景 [3] - 中医AI机器人与接骨机器人精准赋能临床诊疗 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中医服务一体化能力 "数智健康小屋"通过AI辅助问诊和健康知识智能推送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4] 产业生态建设 - 北京通过组建中医药数字化健康产业共同体、人工智能智库专家队伍和新质生产力"三联"平台 构建"需求—研发—验证—推广"全链条机制 [4] - 建有7个省级数智中医重点实验室 聚焦慢病防治和数智针灸等关键方向 为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提供核心载体 [4] - 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机构在"中医+AI教育"、"中医+智能医疗"和"中医药+循证决策"等领域取得突破 [4] 战略目标 -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将持续深化"政产学研医用金"协同 打造"技术有载体、场景有落地、生态有支撑"的发展格局 助力建成全球数字中医药创新高地 [5] - 数字中医药成果提质增效 彰显科技人才硬实力并勾勒出首都中医药数智化的良好创新生态 [4]
岐黄“智”造全球圈粉!服贸会里的中医药“变形记”
北京商报· 2025-09-13 18:25
中医药数智化转型 - 中国中医科学院展出中医仿真四诊AI机器人 具备智能问诊 脉诊 望诊模块 通过多模态数据构建的三部九候大模型云平台输出专业诊疗方案 [2] - 北京数智中医产业发展研究院展出SY-3数字中医循经治疗机器人 采用AI视觉系统秒级完成全身经络路径规划 通过高速激振 恒温热场和磁疗技术精准调控治疗参数 [3] - 广安门医院推出全流程AI服务智慧诊间 AI医生助手可整合多模态数据 数秒内自动生成病例文书并提供辨证决策辅助 [3]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中科尚易与西苑医院联合研制"小易智通机器人" 结合柔性机器人和三维视觉追踪技术形成手眼脑一体化智能体 [3] - 广安门医院"广医岐智"大模型是首个深度融合中医诊疗逻辑的AI训练体系 首创中医知识驱动数据治理解决术语歧义问题 [4] - 同仁堂和春风药业展示融合DeepSeek R1推理大模型的中医药知识图谱 实现智能设备多场景服务一体化 [4] 运营效率提升 - AI辅助填写住院病历使医生每日工作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1小时 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4] 国际化进展 - 同仁堂推进安宫牛黄丸在柬埔寨和越南注册 柬埔寨注册已进入最终评审阶段 越南已于2025年6月提交注册材料 [6] - 《中药材鉴定图典》阿拉伯语版正式发布 收录429种常用中药材信息 成为中阿中医药合作重要里程碑 [6] - 《中国针灸按摩经络穴位图谱》非洲版全球首发 首次基于非洲人群解剖特征系统标注经络走向与穴位定位 [7] 国际合作与标准制定 - 北京四方中药饮片与法国JZ药业 北京好来健康科技签署中医药领域战略合作协议 [6] -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与法国—中国中医药中心签署国际会诊合作协议 [6] -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儿童青少年近视》和《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制定及评估规范》国际组织标准同步发布 [7] 文化推广与体验创新 - 服贸会首创"中医药24节气养生打卡活动" 搭建国潮特色打卡点体验节气产品 时令药膳和养生文创 [7] - 编制中英对照"北京中医药服务名录"方便国际友人体验 设立"养生堂本草会客厅"直播间邀专家与企业领袖共话养生 [7]
2025服贸会|岐黄“智”造全球圈粉!服贸会里的中医药“变形记”
北京商报· 2025-09-13 17:58
中医药数智化转型 - 中医药产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科技深度融合,构建覆盖预防、治疗、康复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2] -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发中医仿真四诊AI机器人和儿童用中医四诊机器人,实现望闻问切数字化交互体验 [3] - 中医四诊AI机器人整合灵巧手技术、智能语音交互、智能成像分析及大语言模型,通过多模态数据云平台输出专业诊疗方案 [4] - SY-3数字中医循经治疗机器人基于经络原理与AI结合,秒级完成全身经络路径规划,精准调控刺激强度、深度和时间 [4] - 小易智通机器人结合柔性机器人及三维视觉追踪技术,形成手眼脑一体化智能体 [4] 智慧中医诊疗应用 - 广安门医院打造全流程AI服务智慧诊间,AI医生助手整合多模态数据,数秒内生成病例文书并提供辨证与用药决策辅助 [5] - AI辅助使医生住院病历填写时间从每天平均3小时缩短至1小时,提升效率50%以上 [5] - 广医・岐智大模型深度融合中医诊疗逻辑,首创中医知识驱动数据治理,解决术语歧义问题 [5] - 同仁堂、春风药业等企业展示融合DeepSeek R1推理大模型的中医药知识图谱,实现智能设备多场景服务一体化 [5] 中医药国际化进展 - 同仁堂推进安宫牛黄丸在柬埔寨、越南注册,2025年2月向柬埔寨提交申请,8月底获商标使用许可并进入最终评审阶段 [6] - 《中药材鉴定图典》阿拉伯语版发布,收录429种中药材信息,为阿语区提供权威参考 [6] - 北京四方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法国蒋氏药业、北京好来健康科技签署中医药领域战略合作协议 [6] -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与法国—中国中医药中心签署国际会诊合作协议 [6] 标准化与文化交流 - 《中国针灸按摩经络穴位图谱》非洲版全球首发,基于非洲人群解剖特征标注经络与穴位,开创标准化输出新范式 [7] -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儿童青少年近视》及《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制定及评估规范》国际组织标准同步发布 [7] - 服贸会首创"中医药24节气养生打卡活动",搭建国潮打卡点并编制中英对照"北京中医药服务名录" [7]
2025中国中医药50人峰会(北京)秋季论坛召开,助力中医药行业与数智科技深度融合
北京商报· 2025-09-13 17:40
行业政策与战略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国家数据局2024年发布《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 明确将打造"数智中医药"体系列为国家战略目标 [1] - 中医药行业迫切需要向数智化方向迈进 以提升供给能力并开启应用新时代 [1] 行业活动与平台建设 - 2025中国中医药50人峰会秋季论坛于9月13日在服贸会召开 该峰会已连续三年作为服贸会中医药主题活动举办 [1] - 论坛以"数智科技与中医未来"为主题 旨在推动中医药行业与数智科技深度融合并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1] 企业合作与项目落地 - 北京守创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北京中医协会/中国药膳研究会/广药集团就药食同源和特医食品领域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与天津市宝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杞精润目方辅助缓解视觉疲劳发酵饮品项目完成签约 该项目为药食同源成功转化案例 [1]
2025服贸会|2025中国中医药50人峰会(北京)秋季论坛召开,助力中医药行业与数智科技深度融合
北京商报· 2025-09-13 17:38
202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国家数据局发布《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打 造"数智中医药"体系列为国家战略目标。 本次论坛紧扣行业发展需求和产业发展前沿,以"数智科技与中医未来"为主题,旨在助力中医药行业与 数智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动中医药行业步入数智化快车道,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形成中医药发展新动能 新优势。 此外,北京守创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北京中医协会、中国药膳研究会和广药集团就药食同源、特医食品 等领域的战略合作签订了框架协议,各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药食同源、特医食品等领域建设及科研 平台合作,共同促进中医药公益事业发展。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天津市宝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 杞精润目方辅助缓解视觉疲劳发酵饮品成交项目进行了签约,这也是药食同源项目成功转化的典型。 北京商报讯(记者 丁宁)2025中国中医药50人峰会(北京)秋季论坛于9月13日在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 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上召开。作为服贸会中医药主题活动的重要部分,峰会已连续三年在服 贸会中举办。 中医药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迫切需要向着数智化的崭新方向迈进,以进一步提供供给能 力,引领中医药开启应用新时 ...
从服贸会看中国经济新亮点:中医药服务贸易加速,全球共享健康愿景照进现实
中国经济网· 2025-09-13 14:49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现状 - 中医药已传播至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纳入16个自贸协定 建设30个高质量海外中心和一批国际合作基地 [1] - 中医药服务贸易成为推动外贸新动能和全球共享健康的重要领域 以开放姿态走向世界 [1] 文化传播与生活化应用 - 中医代茶饮品 中药手串 暖香炉 按摩梳等文创产品延伸至生活场景 兼具文化内涵与保健功效 吸引外国友人体验购买 [3] - 巴西代表团对中医生活化模式表达浓厚兴趣 高度赞赏"治未病"智慧并寻求合作 [3] - 启动"岐黄无疆"全球文化传播行动 通过生活化现代化方式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 [3] 国际合作与本土化发展 - 西苑医院与巴西中草药学院签署备忘录 开展国际培训 课程共建和临床实践合作 推进南美地区规范化本土化发展 [6] - 连续15年开展援外培训 累计94期 为全球近100国培训3000余名医疗领域人员 [6] - 组建首支整建制中医援外医疗队赴柬埔寨 累计诊疗2.2万余人次 建立首个国家级海外中医门诊 [6] 医疗服务国际认可与保障 - 针灸拔罐等项目国际认可度高 多国将针灸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畴 [7] 企业国际化实践与成果 - 同仁堂安宫牛黄丸在柬埔寨完成注册 从启动到获批仅用半年时间 [9] - 与乌拉圭肉类协会签署备忘录 合作涵盖原料供应 产品推广和资源可持续开发 [9] - 全球26国设立160多家零售终端 注册品种超1200个 生产线通过ISO22000 HACCP及欧盟GMP认证 服务超5000万民众 [9] 产品注册与认可趋势 - 国内龙头企业带领产品在欧美东南亚等地进行国际注册 注册范围从药品扩展至天然膳食补充剂并获广泛认可 [10]
上半年长沙服务贸易总额24.51亿美元,同比增长20.56%
长沙晚报· 2025-09-12 10:22
2025服贸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0日—14日在北京举行 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3] - 年度主题为"数智领航 服贸焕新" 首次全程在首钢园"一址举办"[3] - 举办6类活动包括全球服务贸易峰会 展览展示 论坛会议 洽谈推介 成果发布和配套活动[3] - 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参会 参展国别覆盖五大洲[3] - 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 包括近50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如沃尔玛 阿斯利康 毕马威[3] 长沙参展企业表现 - 长沙近40家企业参展 集中展现服务贸易风采[3] - 湖南馆面积100平方米 设LED互动多媒体 数智领航 非遗创新等板块[3] - 万兴科技和草花互动展示数字创意与游戏研发实力[3] - 湖南省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呈现全链条音视频技术[3] -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四次参展 带来10款特色产品并创新推出艾灸机器人[3] - 金霞湘绣展示湘绣非遗创新实践成果[3] - 威胜集团和中电金骏彰显智能装备与无人机应用优势[3] 服务贸易行业背景 - 服务贸易对应货物贸易 交易标的为服务而非商品 包括出国旅游 电信 计算机和信息 金融服务等领域[4] - "十四五"期间中国服务贸易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稳居全球第二[5] - 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5] 长沙服务贸易发展 - 长沙是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服务贸易持续发展[6] - 一批龙头企业成为稳外贸 稳就业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6] - 2025年上半年长沙服务贸易总额达24.51亿美元 同比增长20.56%[6] - 人均服务贸易额230.87美元 总额及人均数均居湖南省首位[6][7]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人均预期寿命79岁——“十四五”我国卫生健康工作交出亮眼答卷
新华社· 2025-09-12 08:47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达109万所,卫生人员达1578万人[5][6] -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设置13个类别26个国家医学中心,建设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0] - 医疗服务模式创新,87%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预约诊疗,5500多家医院建“一站式”服务中心,互联网医院达3756所,2024年诊疗人次1.3亿[10] 公共卫生防护网 - 建成世界最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传染病监测系统覆盖8.4万家医疗机构、2.8万家发热门诊和1041家哨点医院[5][12] - 应急处置能力提升,29个省份建成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所有省级和90%以上市级疾控中心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建成25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12] - 重点传染病有效控制,消除疟疾获世卫认证,结核病、乙肝和艾滋病发病率持续下降或保持低流行水平[13] “一老一小”健康保障 - 老年健康服务优化,设1个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和6个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超6000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老年医学科,超九成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老年人“绿色通道”,每年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约1.4亿人次健康管理服务[16] - 儿科服务能力提升,8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提供儿童常见病诊疗,2024年底儿科执业(助理)医师达24.39万人,较2020年增加近50%,0至6岁儿童眼保健覆盖率95.4%[16] - 生育支持政策强化,2024年全国托位数达573.7万个,较“十三五”末提高126%,育儿补贴制度覆盖目标人群约80%[17] 中医药发展 - 中医药服务可及性提升,2024年全国中医类总诊疗人次较“十三五”末增长60%,县办中医医疗机构覆盖率96%,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约90%开设中医临床科室[18] - 中医药服务供给提质扩容,建设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和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18] - 中药质量与创新提升,建设高标准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种子7万余份,2021年以来57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18] 总体健康水平 - 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1.9%[5] - 每千人口医疗资源差距逐步缩小,基层医疗服务占全国诊疗人次比例呈上升趋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