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

搜索文档
步长制药:回购注销提振市场信心 彰显企业责任与股东回报硬实力
搜狐财经· 2025-05-27 18:45
公司回购与股东回馈 - 公司拟将2024年回购方案的回购股份用途变更为减少公司注册资本,涉及注销股份数量6,620,630股 [1] - 2025年内公司累计回购662.06万股,占总股本0.60%,最高成交价15.07元/股,最低成交价13.86元/股,累计回购金额9805.58万元 [2] - 拟将2023年回购方案中4485.36万股用途变更为减少注册资本并注销,变更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将从11.06亿股缩减至10.61亿股 [2] 社会责任与公益贡献 - 公司自成立至今累计全国纳税近320亿元 [3] - 2024年依托"同心·共铸中国心"项目向甘孜州捐赠价值1000万元医药物资,向西藏等地区148个县市系统捐赠1.63亿元医疗资源 [3] - "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项目自2008年启动以来已汇聚全国超3万名医疗专家深入涉藏地区开展健康帮扶 [3] 核心业务与产品表现 - 公司构建了以中药业务为核心、化药与生物药协同发展的多元化产品体系 [4] - 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和丹红注射液2024年合计实现销售收入58.30亿元,在心脑血管中成药市场份额均位居前20强 [4] - 红核妇洁洗液和康妇炎胶囊在妇科用药市场分别位列市场份额第13位和第15位 [4] 研发创新与战略布局 - 在中药领域以"脑心同治"理论为指导,将传统中药组方与现代制药工艺深度融合 [5] - 化药领域重点布局靶点明确的原研药和先进剂型开发,生物药研发方面有12个治疗用生物制品项目正在推进 [5] - 疫苗板块已拥有4个上市产品,另有多个在研项目持续推进 [5] 行业地位与发展愿景 - 作为中药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成功培育出多个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独家中药品种 [4] -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公司正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5] - 公司朝着"中国的强生、世界的步长"的目标不断迈进 [6]
融入大局 拥抱机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7 07:10
澳门科技创新发展 -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成为中国地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已绕地球运行1万多圈并取得多项重要科学成果 [1][2] - 该卫星是内地与澳门联合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被视为"一国两制"下科技创新合作的成功典范 [2] - 项目团队已与18个国际著名研究机构签订合作研究协议,并着手筹备2028年发射"澳门科学二号"卫星 [3] 中医药大健康产业 - 澳门通过人才培养、科研发展和国际平台搭建,中医药"产学研"链条日益壮大 [4] - 澳门科技大学转化医学中心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加速构建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标准 [6] -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已帮助9家企业13款产品获得莫桑比克注册批文,3家企业11款产品获得巴西上市许可 [7] 青年创新创业 - 普强时代创始人何国涛获得横琴科技创业大赛1亿元奖金,公司已获得上百项专利并成为多家世界500强供应商 [8] - 澳新星教育科技运用AI技术提升教育体验,已完成首轮融资并进驻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 [9] - 澳门青年加速融入大湾区发展,主动把握创新创业机遇 [9]
寿仙谷首届全国招商大会举办 聚焦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中证网· 2025-05-26 18:56
公司动态 - 寿仙谷于5月24日至25日在浙江武义县举办首届全国招商大会,主题为"世界好灵芝·中国寿仙谷",吸引政企代表、行业专家及全国合作伙伴参会 [1] - 公司展示了在灵芝育种、仿野生栽培及孢子粉去壁技术等领域的科研成果 [1] - 参会者实地参观了公司位于武义的生产基地与生物育种中心,了解从育种到生产的全流程品控体系 [1] - 公司举行了首批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与7家来自医药、保健品等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现场签约 [2] 行业地位 - 寿仙谷是《中医药-灵芝》《中医药-铁皮石斛》ISO国际标准制定者 [1] - 公司是国内首个自主培育灵芝新品种"仙芝1号"的企业 [1] 发展战略 - 公司公布未来十年市场开拓计划,提出"专卖店为主+传统药线"双渠道模式布局全国市场 [1] - 推出八大扶持措施,包括价格管控、股权回购及品牌赋能等 [1] - 发布《旗舰店股权收购协议》,通过达标即回购、盈利再投入模式加速提升市场渗透率 [1] - 公司表示将继续秉承"传承千年灵芝文化,科技赋能健康产业"的理念,加强与各地经销商的深度合作 [2] - 公司董事长李明焱提出"打造全球灵芝产业标杆"的愿景 [2] 市场反馈 - 公司的香港代理商代表发言表示看好寿仙谷未来的品牌价值与市场潜力 [2] - 大会结束后,多家经销商就合作细节与公司展开进一步洽谈 [2]
医药行业周报:板块热度不减,看好创新药+医药新消费领域
民生证券· 2025-05-26 16: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创新药板块催化不断,作为全年医药主线,重点关注抗肿瘤、自免、GLP - 1、干细胞、基因治疗等方向,同时关注医药国产替代、医药消费特别是医美(胶原蛋白方向等)、底部优质出海标的 [2] - CXO 有望在国内政策支持和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回落双重催化下迎来估值回暖修复 [9] - 中医药关注与生育补贴相关标的,如具备儿科用药布局的企业 [3] - 血制品重视地缘政治风险下稀缺资源厂商强定价能力驱动的业绩改善,关注静丙需求及价格体系变化 [22] - 疫苗板块短中期基本面偏弱,持续看好带疱等增量方向及 HPV 方向国产厂商渗透率提升潜力 [26] - 医药上游供应链关注化学试剂、生物试剂、模式动物领域相关企业 [28] - IVD 集采大势所趋,关注高端/特色产品放量、特色产品带动常规品放量、具备消费级别大单品的企业 [31] - 医疗设备关注 GLP - 1 药物与 CGM 的协同效应及国内 CGM 市场开拓 [37] - 医疗服务看好政策对消费医疗板块的提振作用,关注眼科、口腔及中医医疗服务公司 [3][42] - 线下药店头部企稳,估值低位,关注供应链能力强及布局区域统筹政策相关标的 [3][45] - 创新器械关注 AI 应用拓展潜力、国产替代及真创新方向 [50] - 原料药关注业务转型机会、价格周期变化、原料药 + CDMO 一体化及减肥药产业链相关标的 [48] - 仪器设备板块以国产替代为主旋律,关注相关企业业绩增长 [54] - 低值耗材关注行业周期上行投资机会及部分细分领域结构性机遇 [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观点更新 CXO 周观点 - 全链条鼓励创新政策发布叠加海外地缘风险阶段性回落,CXO 有望迎来估值提升,行业自 2023 年以来经历调整,2025 年有望回暖修复 [9] 创新药周观点 - 5 月 23 日 ASCO 常规摘要正文发布,多项国内重磅研究数据更新,涉及 ADC、双抗三抗、小分子等领域;本周 A 股和港股化学制剂及生物制品板块有不同程度上涨 [14][15] 中医药周观点 - 本周(05.19 - 05.23)SW 二级中药指上涨 0.29%,跑赢同期沪深 300 和创业板指 [17] 血制品板块周观点 - 重视地缘政治风险下稀缺资源厂商强定价能力驱动的业绩改善,关注静丙需求及价格体系变化,关注相关企业 [22] 疫苗板块周观点 - 新生儿人口处于历史低位,疫苗板块短中期基本面偏弱,持续看好带疱等增量方向及 HPV 方向国产厂商渗透率提升潜力,关注相关企业 [26] 医药上游供应链周观点 - 化学试剂关注自主产品品牌提升与平台型运营企业;生物试剂关注兼具品牌规模效应以及海外增长逻辑确定的企业;模式动物关注高端品系小鼠的竞争力以及全球化拓展的企业 [28] IVD 周观点 - 化学发光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低,集采有望加速进口替代,提升检测渗透率,关注相关企业 [31] 医疗设备周观点 - 认为 GLP - 1 药物与 CGM 有互补协同效应,建议关注国内 CGM 市场开拓,重点关注三诺生物 CGM 产品的 FDA 获证节奏 [37] 医疗服务周观点 - 本周(05.19 - 05.23)申万医院指数下跌 - 1.07%,跑输同期沪深 300 和创业板指,建议关注眼科、口腔及中医医疗服务公司,普瑞眼科估值低位,性价比高 [42] 药店周观点 - 本周(05.19 - 05.23)申万线下药店上涨 3.25%,跑赢同期沪深 300 和创业板指,行业竞争下相关政策对药店盈利能力影响有限,上市公司注重自身能力提升,后续关注相关上市公司 [45] 原料药行业周观点 - 关注原料药 + 制剂/CDMO 业务转型机会,包括产业转型升级、价格周期变化、原料药 + CDMO 一体化及减肥药产业链相关标的 [48] 创新器械周观点 - 关注 AI 应用拓展潜力、国产替代及真创新方向,进口替代关注电生理、内镜领域,真创新关注神经介入领域 [50][51] 仪器设备板块周观点 - 科学仪器需求端偏弱但国产订单增长,预计后续需求回暖行业增速恢复,板块以国产替代为主旋律,关注相关企业 [54] 低值耗材板块周观点 - 低值耗材下游去库逐渐完成,关注行业周期上行投资机会及部分细分领域结构性机遇,关注相关企业 [57] 重点公司公告 - 贝达药业 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符合归属条件,本次归属股票数量 2,247,958 股,占总股本 0.5372%,归属人数 467 人,上市流通日为 2025 年 5 月 27 日 [59] 创新药研发进展 国内企业创新药研发重点进展 - 多家企业有新药研发进展,包括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获批上市、启动临床试验等 [60][61][63][64][65] 国外企业创新药研发重点进展 - 多家国外企业有新药研发进展,包括启动临床试验、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获批上市等 [68][69]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多家公司 [4][70]
寿仙谷举行首届全国招商大会 渠道焕新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5-26 15:15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以"世界好灵芝·中国寿仙谷"为主题展示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和新时期战略布局 [1] - 公司致力于"打造全球灵芝产业标杆"的宏伟愿景 推动从"蓄势"到"爆发"的全面转型 [3] - 公司坚持"科技立企 管理强企 营销兴企"战略 秉承"传承千年灵芝文化 科技赋能健康产业"理念 [4] 科研成果与荣誉 - 公司作为《中医药-灵芝》《中医药-铁皮石斛》ISO国际标准制定者 [3] - 2024年公司作为共同完成单位申报的《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3] - 公司拥有去灵芝壁孢子粉技术 仿野生栽培体系等核心科技突破 [3] 全产业链布局 - 公司深耕灵芝 铁皮石斛等珍稀药材全产业链 覆盖从育种到生产工艺 从临床研究到品牌升级 [3] - 公司构建了覆盖研发 生产 销售 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圈 [3] - 通过全产业链布局诠释"一棵灵芝富一方"的产业价值内涵 [3] 渠道战略与招商政策 - 公司以"专卖店为主+传统药线渠道"布局省外 分设一 二级加盟店 店中店 [4] - 通过价格管控 产品区隔与品牌赋能稳市场 [4] - 提供八大扶持措施保障商业合作伙伴快速拓展市场 [4] - 以股权回购 高毛利及政策扶持推进开店进度与快速裂变 构建"短盈利+长增值"直营零售生态 [4] 合作伙伴与市场拓展 - 首批7家战略合作伙伴在招商大会现场签约 [4] - 公司将加强与各地经销商深度合作 共同开拓市场 实现互利共赢 [4]
创新医疗模式 共筑健康防线——铜川市中医医疗集团正式成立
环球网· 2025-05-26 14:58
铜川市中医医疗集团成立 - 铜川市中医医疗集团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揭牌成立 参与单位包括市卫健委 市中医药发展中心 市市场监管局 市医保局等17家集团成员单位 共计150余人参会 [1] - 市卫健委主任赵小龙与市中医药发展中心主任靳康鹏共同为集团揭牌 医院党委书记刘正军代表集团致辞 副院长分别为17家成员单位授牌 [4] - 3家成员单位代表表态发言 表示将打破壁垒 共同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高地 区域医疗合作典范 健康中国行动先锋 [5] 集团运营模式与目标 - 集团致力于内部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打造以中医药服务为主导 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医疗模式 [8] - 实施"十个一体化"管理措施 包括党建引领 医疗管理 数据质控等 形成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新模式 [8] - 以资源下沉共享为核心 推进师承教育平台建设 建立人员双向流动 患者双向转诊 远程协同互动机制 [8] - 构建市域内中医分级诊疗服务和资源共享新格局 为健康铜川建设和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8]
寿仙谷首届全国招商大会召开 聚焦灵芝产业新蓝图
证券日报· 2025-05-26 13:38
会上,寿仙谷董事长李明焱回顾企业三十年发展历程,提出"打造全球灵芝产业标杆"的宏伟愿景,强调 用数据说话,用结果证明,推动公司实现从"蓄势"到"爆发"的全面转型。本次大会的举办,标志着"科 技立企、管理强企、营销兴企"战略进入高速落地期。 展望未来,寿仙谷将继续秉承"传承千年灵芝文化,科技赋能健康产业"的理念,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 争力,强化与经销商的深度合作,构建紧密协同的合作网络,共同开拓市场,迈向"百亿级"新征程。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大会期间,嘉宾实地走访寿仙谷武义生产基地与生物育种中心,直观了解"从田间到舌尖"的全过程品控 体系,现场见证"一粒去壁灵芝孢子粉的诞生"。寿仙谷不仅是国内首个自主培育灵芝新品种"仙芝1 号"的企业,也是目前全球唯一掌握灵芝孢子粉去壁核心技术的公司。 大会现场还举行了首批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7家合作伙伴正式加入寿仙谷渠道体系,涵 盖医药、保健品、高端礼品等多个领域。合作方普遍看好寿仙谷的品牌价值与市场潜力,希望在未来实 现共创共赢。 本报讯 (记者邬霁霞见习记者王楠)5月24日至25日,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寿仙 谷")在浙江武义举办首届全国 ...
老药方穿上“科技新衣” 转化平台让“好方”成为“好药”
央视网· 2025-05-24 15:49
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 涵盖从田间到临床、从生产到研发的全产业链布局 [1] 人才培养与医疗资源下沉 - 宁夏与广东省中医院启动粤宁协作杏林沃土和杏林拔尖人才培养项目 计划三年内培养60名拔尖人才 建设6至10个名医工作室 培养约500名基层中医药人才 构建宁夏中医药"防—治—康—养"体系 [1] - 广东省中医院与全国240家医院建立协作关系 成立33个医疗联盟和152个名医工作室 辐射17个省、4个自治区、1个直辖市 [3] - 广东省21家三级中医医院对口帮扶西藏、新疆、贵州、广西等地区的48个县级医疗机构 [5] 中药研发与审评创新 - 上海市建立"人用经验转化平台" 结合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 加速验方和院内制剂的科学验证 [6] - 该平台累计开展200多项院内中药临床研究 成功转化20多个临床经验方向新药 其中14个升级为院内制剂 10个复方获国家新药临床试验资格 [8] - 2024年国家药监局受理中药临床试验申请100件 新药申请40件 批准12个中药新药上市 [13] 中药材种质资源与质量追溯 - 甘肃省建成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 开展良种选育和扩繁推广 从源头保障中药材质量 [13] - 陇西县建成西北地区唯一的中药材种子标准化加工车间 对黄芪、黄芩、党参等道地药材种子进行标准化加工 [18] - 四川省三台县麦冬产地仓建立综合性服务平台 整合种植、加工、仓储、销售、金融、保险等环节 [19] - 中药全产业链质量可追溯数据平台覆盖21个省市、457个基地的100多家重点中药企业 监控113种常用中药材的生产过程 [20]
“中药面包”热销背后的健康向往
新华日报· 2025-05-23 07:24
医院开发健康食品热潮 - 多家医院开发的药膳面包、低糖月饼、中药奶茶等食品成为网红产品,上市首日数千个面包一小时售罄[1] - 消费者对健康饮食需求强烈,推动食品从"好吃"向"吃好"转变,医院跨界餐饮契合这一趋势[1] - 药膳面包使用当归、茯苓等药材,低糖月饼减少蔗糖,保留美味同时加入健康元素[1] "中药+食品"行业政策与发展 - 国务院提出以"中药+"促进产业延链发展,丰富保健食品、食药物质等高质量供给[2] - 江苏具备非遗医派、中药材产地、食品加工业和科研实力,可转化历史传承为产业优势[2] - 行业需专业团队研发把关,合理搭配药材食材,确保安全科学,避免跟风炒作和夸大宣传[2] 健康饮食市场痛点与机遇 - 餐饮商家高油高糖高盐制作导致慢性病年轻化,如网红"黄油年糕"单块含150-180千卡热量[1] - 医院发挥专业优势将中医药理念融入食品,解决消费者对健康与美味双重需求[1] - 相关部门需制定行业标准规范生产过程,推动健康饮食可持续发展[2]
“让中医药造福更多欧洲民众”(第一现场)
人民日报· 2025-05-23 06:02
中医药在德国的发展现状 - 德国人使用传统与补充医学的比例排名欧洲国家之首,越来越多当地民众开始选择中医治疗 [1] - 中医已成为德国传统与补充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还在探索传统中医药用植物的本地化种植 [1] - 北京中医药大学魁茨汀医院是德国第一所中医医院,自1991年建院至今仍是欧洲唯一一所收治住院患者且90%以上费用可由公立医保支付的中医医院 [1] 魁茨汀医院运营情况 - 医院平均每年收到2000份入院申请,但只能收治一半,等候名单已经排到12月底 [2] - 30年来几代"北中医人"接力为海外患者缓解病痛,赢得越来越多人的信任 [2] - 医院创新中医发展模式,将中医门诊部开到国家森林公园中的酒店,将休假和中医养生结合 [4] 汉堡大学附属埃彭多夫医院汉萨美安中医中心 - 中医中心成立于2010年,已为超过3万名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4] - 诊所有6名医生和2名推拿治疗师,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展科研、教学和诊疗服务 [4] - 中心合作培养中医药专业硕士生,是欧洲地区首个针对西医医生的高层次中医教育项目 [4] 中医药在德国的商业化发展 - 德中堂建立起"从中国田间到欧洲药房质量全程控制"的中药生产模式和质量管理体系 [6] - 德中堂存储中草药20吨左右,总计250余种,每天发往德国各地及欧洲其他国家 [6] - 公司产品遵循中医药传统,同时符合《中国药典》标准和欧盟标准 [6] 中医药文化传播 - 中医药文化在德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实力的增强 [5] - 中德民间文化交流特别是青少年交流活动是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基石 [7] - 中医药在德国和欧洲拥有巨大发展机遇,中国医药公司应该积极进入欧洲市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