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

搜索文档
分析一下这场千亿外卖大战
佩妮Penny的世界· 2025-07-23 18:57
外卖补贴大战概况 - 互联网巨头合计拟投入近千亿资金进行外卖补贴(淘系500亿 美团400-500亿 京东超100亿) 实际已消耗过百亿 创互联网补贴史新高 [3] - 补贴规模远超2014年滴滴快的打车大战(当时双方投入约20亿)[3] - 淘宝闪购通过直减券形式提供优惠 美团则采用会员券包体系 前者优惠力度通常更大[6] 美团业务现状与策略 - 外卖行业净利润率仅3.3% 年利润规模300-400亿 单笔订单平台盈利约1元[4] - 美团被迫应战 更希望将资源投入AI和出海业务 中东市场客单价达16美元 佣金率15-20% 是国内的2倍[6] - 公司强调以较小资源消耗实现防守 但实际面临阿里更大规模补贴的压力[6] - 即时零售业务规模占电商大盘仅5%-6% 约7000-8000亿[7] 淘宝战略布局 - 淘宝MAU已达9亿多 目标冲击10亿 外卖业务贡献显著 5月带来600万DAU增长 7月增至900万[7] - 补贴将持续加码至9月顶峰 传闻日耗3亿 目标夺取20%市场份额 稳定8000万-1亿日订单量[8] - 饿了么与飞猪并入淘天电商事业群 由蒋凡统一指挥 组织架构调整助力业务协同[10] 行业影响与长期趋势 - 补贴改变用户心智 但停止后订单频次可能大幅下滑 因价格锚定效应[10] - 每单实际配送成本7元 消费者仅支付1元 剩余由平台与商家分担 极端情况下商家可能亏损[10] - 餐饮行业两年门店更新率50% 新店被迫加入平台竞争 经营压力加剧[10] - 外卖渗透率短期提升 但经济环境制约下 补贴结束后市场可能萎缩至比战前更差水平[10]
“平台补贴”掺水分 商家不愿发声 这场角力尚无终点
每日商报· 2025-07-23 18:57
外卖平台补贴现状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1] - 上周六外卖大战"疯狂星期六"被叫停,大额优惠福利和免单券减少,导致部分消费者取消订单 [1] - 18.8大额补贴、免单卡仍在继续发放,平台竞争暗流涌动 [1][4] 平台补贴对茶饮门店的影响 - 平台补贴集中发放时段,茶饮门店外卖订单明显增加,如霸王茶姬、茉酸奶、林里手打柠檬茶等 [2] - 线上补贴后的付款金额比店内价格优惠,导致单量暴增,但补贴减少后单量回落 [2] - 门店复购率极度依赖补贴力度,客单价与利润明显降低 [4] 补贴资金来源与商家参与 - 平台补贴并非完全由平台承担,商家和品牌也参与共同补贴消费者 [3] - 知名连锁茶饮品牌员工表示,500亿补贴是平台和商家共同出资,商家需参与补贴以承接流量 [3] - 部分茶饮品牌更倾向于用户使用小程序点单,以减少平台抽成 [4] 外卖员收入影响 - 外卖大战期间单量增加,但外卖员收入变化不大,每单单价约为6-7元 [3][4] - 美团专送外卖员周末日均收入约为300元,收入主要取决于送餐速度 [4] 行业竞争与流量争夺 - 平台通过大额补贴争夺流量,商家为保流量被迫参与补贴 [3][4] - 尽管官方叫停补贴,但平台仍通过18.8外卖红包、免单卡等方式继续吸引用户 [4]
【尝鲜】《公司的秘密》+智解财经 | 解码12家大公司的跌落与重生
第一财经· 2025-07-23 18:20
核心观点 - 商业世界正在经历巨头坠落与重生的过程,12家标杆企业被深度剖析以揭示其巅峰与困境 [1][2] - 研报聚焦企业生命周期,涵盖不同行业的代表公司,如拼多多、lululemon、星巴克、英特尔等,探讨它们的战略调整与市场挑战 [2] - 研报内容兼具深度与实用性,帮助用户快速掌握关键数据点和行业趋势 [4][5][6] 12家标杆企业分析 - **拼多多 & lululemon**:分别以极致性价比和极致溢价为核心,正在重新思考用户定位 [2] - **星巴克 & 永辉**:快节奏市场中的慢生意模式面临挑战 [2] - **海底捞 & 美团**:在“吃喝”成本上升的时代探索战略调整 [2] - **蜜雪冰城**:聚焦下沉市场的“过冬生意”模式 [2] - **英特尔**:面临台积电和英伟达的竞争压力,时间紧迫 [2] - **丰田**:在电动化时代起步较晚,需加速转型 [2] - **Alphabet**:AI技术是否真正提升了其竞争力 [2] - **恒隆**:能否重现昔日辉煌 [2] - **迪士尼**:IP之王是否仍能延续魔法 [2] 研报价值 - 基于一年深度调研,涵盖财报数据、市场趋势、战略方向等核心内容 [4] - 帮助用户节省80%的时间,快速掌握关键数据点 [5] - 可用于判断行业未来走向和公司战略的可行性 [6] 智解财经工具 - 基于第一财经“星翼大模型”,智能识别相关概念板块与行业龙头 [10] - 功能包括智能挖掘财经资讯关键信息、延展解读上市公司基础信息及行业竞争力 [10][11] - 体验周卡限时售价9.9元,可与研报组合购买 [14] 目标受众 - 希望穿透财报迷雾的公司人 [15] - 寻找产业破局点的创业者 [15] - 需避开“价值陷阱”的长期投资者 [15]
突发!全面下线“零元购”活动,上海约谈饿了么等平台
新浪财经· 2025-07-23 17:51
外卖平台竞争与整改 -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约谈饿了么等平台,平台已执行三项整改:全面下线"零元购"类促销活动、大幅收缩免单营销范围、成立专项工作组加强活动监测和价格管控 [1][3] - 美团、淘宝闪购、京东三大外卖平台展开激烈竞争,"免费奶茶"、"淘宝闪购"、"美团免单"等活动冲上热搜,平台发放大量大额优惠券 [1] - 有奶茶店员表示"一天把半年的库存都卖完了",显示促销活动对销量的显著拉动作用 [1] 外卖行业数据表现 - 平台促销带动外卖和即时零售日订单量不断刷新纪录,达到8000万、1.2亿、1.5亿的新高 [8] - 外卖骑手时薪超过百元,以每天工作12小时计算,月收入破万已成常态,部分骑手月收入可达2-3万元 [8] - 骑手表示"平台之间的竞争让骑手赚到了钱",对当前状况表示满意 [8] 餐饮商家困境 - 餐饮商家对外卖平台高度依赖,有从业者表示"外卖生意100%依赖平台,命脉完全被平台掌控" [8] - 轻食连锁品牌商家反映,外卖大战对品牌宣传有利,但加盟商因不熟悉规则而意见较大 [8] - 里斯战略咨询分析认为补贴大战是"双刃剑",短期提升消费热度但长期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隐患和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10] 监管动态 -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要求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促销行为 [8] - 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曾会同多部门针对外卖行业竞争问题约谈主要平台企业 [9] - 监管部门要求平台理性参与竞争,构建多方共赢生态,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8]
被外卖大战折磨的商家,不想干了
商业洞察· 2025-07-23 17:26
外卖平台竞争现状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外卖平台三大巨头 要求理性竞争 暗示当前价格战已对行业造成伤害 [5][6] - 美团高管王莆中公开表示外卖大战产生大量"泡沫订单" 低价策略仅提升订单量数据但无法带来实际交易额和利润增长 [10][11] - 近三个月内行业涌入近800亿补贴资金(京东200亿+饿了么100亿+淘宝闪购500亿) 补贴演变为全民狂欢式非理性竞争 [13] 价格战对商家的影响 - 中小商家成为最大受害者 面临"不参与补贴无流量 参与则无利润"的两难困境 [36][39] - 连锁茶饮品牌因大品牌低价挤压失去价格优势 100多家门店面临生存危机 [37][38] - 绍兴黄焖鸡店铺因补贴停止导致订单归零 被迫转型高客单价品类 六年老店难以为继 [50][56] - 西贝某门店单日涌入1.1万低价订单 嘉和一品创始人预警商家倒闭潮将加剧 [68][69] 行业生态破坏表现 - 原料价格暴涨 茶饮常用黄柠檬价格达原先3倍 商家成本压力剧增 [46] - 商家被迫转向纯外卖模式 部分为压缩成本降低食材标准 埋下食品安全隐患 [78][82][84] - 10省市餐饮协会联合发声 指出部分餐品出现负4元"倒贴收益" 击穿经营利润底线 [71] 市场竞争机制扭曲 - 补贴未带来新用户 同一批消费者在不同平台间切换薅羊毛 用户忠诚度为零 [62][64] - 美团呼吁行业关注ARPU值提升而非用户总量扩张 但新进入者仍依赖补贴抢占市场 [93] - 低价补贴造成消费者价格认知偏差 正常定价反被质疑"变贵" 市场调节功能失效 [98] 长期发展隐患 - 餐饮业四方平衡(消费者/商家/骑手/平台)被打破 全产业链健康运转受威胁 [19][20] - 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恶性价格战教训表明 非理性竞争终将导致全行业受损 [105] - 平台若持续通过"钞能力"而非服务创新竞争 将挤压中小商户生存空间 最终损害消费者选择权 [101][106]
被外卖大战折磨的商家,不想干了
虎嗅· 2025-07-23 15:43
行业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外卖平台三大巨头 要求停止非理性竞争 [2][3] - 监管干预时机恰当 正值行业补贴战白热化阶段 [4] 平台竞争现状 - 近三个月行业累计投入近800亿补贴资金(京东200亿+饿了么100亿+淘宝闪购500亿) [9] - 美团CEO公开批评补贴战 称当前60%订单为无意义的"泡沫订单" [5][6] - 新进入者采用"烧钱换市场"策略 迫使头部平台被动应战 [8][12] 商家生存困境 - 中小商家日均外卖订单下降50%以上 部分门店堂食客流归零 [23][24] - 连锁茶饮品牌面临三倍原料成本上涨(如黄柠檬价格)与补贴双重挤压 [39][40] - 典型商家外卖毛利率仅25% 补贴后出现"负4元倒贴收益"订单 [45][59] 市场结构扭曲 - 补贴导致80%流量集中于头部品牌 中小商家线上曝光率归零 [31][32] - 消费者形成价格依赖 正常定价产品被误认为"溢价" [87] - 纯外卖店铺比例激增 部分商家降低食材标准控制成本 [66][71] 行业领袖表态 - 西贝餐饮披露单日承接1.1万笔亏损订单的被迫参与案例 [55] - 10省市餐饮协会联合倡议停止补贴战 涉及湖北/陕西/云南等地区 [58] - 头部品牌普遍反馈补贴订单占比超70%但利润贡献为负 [54][56] 商业模式冲击 - 动态平衡被打破:骑手成本/商家利润/平台佣金结构全面失衡 [13] - 无效订单占比超60% 未能带来新用户仅引发平台间用户迁移 [51][52] - 实体店铺月均亏损扩大 部分连锁品牌面临资金链断裂 [41][42] 长期发展建议 - 行业应转向ARPU提升而非用户总量扩张 [82] - 需建立价格红线机制 防止击穿餐饮成本临界值 [94] - 参考新能源车/光伏行业教训 避免重复非理性竞争 [95]
突发!“零元购”全面下线
中国基金报· 2025-07-23 15:25
监管约谈与整改措施 -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约谈饿了么等平台 要求全面下线"零元购"类促销活动 大幅收缩免单营销范围 并成立专项工作组加强活动监测和价格管控 [1][2] - 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对饿了么、美团、京东进行行政约谈 要求清理"无证""套证"商户 杜绝刷单炒信、虚假评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4]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约谈平台企业 要求严格遵守法规 规范促销行为 理性参与竞争 构建多方共赢生态 [2][4] 外卖大战与行业动态 - 外卖平台此前开展多轮补贴战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达1.5亿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 [5] - 京东回应未参与补贴大战 强调关注降低佣金、保障骑手权益和推动品质外卖 [6]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倡议抵制价格补贴"内卷式"竞争 禁止平台用流量倾斜等手段强制商家参与活动 [6] 平台新战略布局 - 美团启动"万家品牌"计划 为1万家餐饮品牌提供流量扶持 拼好饭日订单量峰值超3500万单 [7] - 京东推出"菜品合伙人"计划 投入10亿元现金招募1000道招牌菜合伙人 计划3年建设10000家七鲜小厨 [7] - 淘宝闪购辟谣网传业务目标 称经营节奏遵循正常商业规律 [7]
突发!“零元购”全面下线!
中国基金报· 2025-07-23 15:09
监管约谈与整改措施 -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约谈饿了么等平台 要求全面下线"零元购"类促销活动 大幅收缩免单营销范围 并成立专项工作组加强活动监测与价格管控 [2][4]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同步约谈饿了么 美团 京东 要求平台严格遵守法规 规范促销行为 构建多方共赢生态 [4][5] - 郑州市市场监管局要求平台限期完成商户资质复核 重点清理"无证""套证"商户 建立动态核验机制 [5][6]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外卖平台此前展开多轮补贴战 美团日订单量达1.5亿 淘宝闪购日订单突破8000万 但监管部门认定此类"0元购"为恶性竞争 [8][9] - 美团CEO呼吁行业回归理性竞争 京东明确表示未参与补贴战 强调将重点降低佣金 保障骑手权益 [8]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倡议抵制"内卷式"价格战 禁止平台通过流量倾斜等手段强制商家参与补贴 [9] 平台战略转型方向 - 美团启动"万家品牌"计划 目标服务1万家知名餐饮品牌 拼好饭业务日订单峰值超3500万单 [10] - 京东推出"菜品合伙人"计划 投入10亿元现金扶持1000道招牌菜 计划3年建设10000家七鲜小厨门店 [10] - 淘宝闪购辟谣"冲单目标"传闻 声明经营节奏遵循正常商业规律 [10]
外卖新战场:对决供应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4:37
外卖平台线下布局 - 京东推出合营模式餐饮制作平台"七鲜小厨",主打现炒菜品,补贴后单价10-20元,计划三年投入超百亿元资金建设超1万家门店 [2][3][5] - 美团推出集中式外卖厨房"浣熊食堂",定位为"外卖食品安全基础设施",不自营开店,目标三年内扩展到1200家 [7][8] - 两家平台均强调食材可追溯、明厨亮灶和履约保障,推动餐饮业向透明化、高效化方向进化 [1][7] 商业模式差异 - 京东采用"菜品合伙人"制度,合伙人提供配方并参与分成,京东承担开店选址、装修、租金等重成本,每道入选菜品提供100万元保底分成 [5] - 美团通过"快驴进货"提供食材供应链服务,商家租用场地自主经营,流量和品牌归属商家,平台收取租金和抽佣 [7] - 京东复用生鲜供应链优势实现全链条运营,美团侧重降低商家开店门槛并提供线上流量入口 [5][7] 战略目标与挑战 - 京东瞄准增量市场,避开合伙人原有门店密集区,解决"幽灵外卖"问题,需验证重资产投入下的盈利模型 [5][10] - 美团需平衡平台与商家利益,保障商家利润以维持入驻动力,集合店模式下的规模化复制面临挑战 [10][11] - 两家公司均面临全国扩张中品质管控的难题,需验证"高品质、低成本"承诺的可持续性 [11] 行业影响 - 平台深度介入线下供应链将加速淘汰低端快餐和幽灵厨房,特色餐饮店可能借势发展 [1] - 竞争焦点从线上补贴转向供应链本质,推动餐饮业向更健康竞争环境发展 [10][12] - 新模式标志着外卖行业进入重资产竞争阶段,但商业模式仍需时间验证 [11][12]
国际投行点:互联网企业应将资源投向具有更大增长潜力的市场
环球网· 2025-07-23 12:08
外卖市场现状 - 外卖市场"烧钱"大战引发四大负面效应:削弱线下餐厅客流、行业整体利润压缩、中小餐厅不堪重负、加剧浪费现象 [1] - 外卖补贴过度助长用户"低价依赖"思维,加剧行业通缩风险 [1] - 外卖行业去年总计300亿利润,利润率在互联网行业排名倒数,远低于电商的6000亿利润 [3] -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表示卷单量对外卖行业没有价值,公司处于"被迫防守"状态 [3] 即时零售市场分析 - 即时零售市场价值可能低于部分企业预期,与外卖一样难以带来巨额利润 [3] - 预计3年后即时零售市场规模翻倍至1.5万亿人民币,但仅占整个电商市场的10% [3] - 按2.5%营业利润率计算,即时零售市场实际利润约300亿人民币 [3] - 当前三家企业千亿量级的投入和亏损与后期可能带来的利润不成比例 [3] 互联网企业战略建议 - 头部互联网企业应将资源投向更具增长潜力的市场,如国际市场或AI领域 [4] - 美国科技巨头在AI领域资本布局规模巨大:微软计划2025年投资6000亿人民币,Meta 600亿美元,谷歌750亿美元,亚马逊1000亿美元 [4] - 四大巨头AI Capex总额达3200亿美元,同比增长39% [4] 行业竞争态势 - 外卖商战被概括为"懦夫博弈",率先认输方将导致前期投资受损 [4] - 预计商战将持续到双十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