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手机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资本收割是真,中美对抗是假,中国是唯一打破美国收割的国家
搜狐财经· 2025-10-21 00:20
中美这事儿,很多人一上来就觉得是两个大国在掰手腕,国家之间你死我活的较量。可这表面上的对抗,真的就那么简单吗?其实藏在背后的,是美国那些 大资本家们在玩收割的把戏。中国正好成了他们眼里的钉子,因为中国不光没被收割干净,还反过来打破了他们的老套路,成为全球唯一一个真正顶住这种 压力的国家。 这事说到底,国家对抗是幌子,资本收割是核心。中国不光防住了,还反过来影响全球格局。美元霸权不是铁板一块,中国举措让更多国家看到出路。未 来,美国资本还会试新招,但中国已不是当年那个容易被套的国家。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 SIGNING CEREMONY ON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美国资本收割全球的手段,早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从二战后开始,美国靠着美元霸权,成了世界老大。美元是国际贸易的通用货币,美国印钞就能买全球的 东西,其他国家得辛辛苦苦出口换美元。这套体系,让美国资本家们坐享其成,通过美联储操控利率,制造经济周期,高点卖出,低点买入,收割别国的财 富。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解体后那阵子,都是活生生的例子。美国资本放贷出去,等到经济泡沫破裂,就低价抄底资产。 现在轮到中国了,中美贸易额20 ...
苹果,历史新高!
上海证券报· 2025-10-20 23:57
美股市场整体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道指涨0.82%,标普500指数涨1.0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1.38% [2] - 美光科技股价涨超3%,特斯拉和拼多多股价均涨超1% [8] - 甲骨文股价下跌近4% [8] 苹果公司股价与销售表现 - 苹果公司股价创历史新高,报262.49美元/股,涨幅超过4%,总市值约3.9万亿美元 [3] - 苹果公司股票当日开盘价为255.885美元,最高价为263.550美元,成交总量为4023万股,换手率为0.27% [4] - 研究公司Counterpoint报告指出,iPhone 17系列在中国和美国市场上市后10天内,销量比iPhone 16系列高出14% [5] - iPhone 17标准版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相比iPhone 16几乎翻倍,中美两个市场的销量平均增长31% [6] 黄金市场表现 - 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日内最高触及4355.53美元/盎司,涨幅超过2% [6]
电子行业周报:台积电三季度营收超预期,Q3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持续复苏-20251020
东海证券· 2025-10-20 23:39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标配” [1] 核心观点 - 电子行业需求处于温和复苏阶段,关注AI算力、AIOT、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存储涨价等结构性机会 [4] - 行业需求在缓慢复苏,存储芯片价格继续回暖;海外压力下自主可控力度依然在不断加大,目前市场资金热度相对较高,建议不宜追高、逢低缓慢布局 [5] 行业重点公司业绩 - 台积电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实现331.0亿美元,超出指引上限,同比增长40.8%,环比增长10.1%;归母净利润4523.0亿新台币,同比上升39.1%,环比上升13.6%;毛利率59.5% [4] - 台积电7nm及以下制程营收占比74%,其中7nm营收占比17%,5nm占比37%,3nm占比23% [4] - 台积电HPC业务带来57%的营收,手机业务、物联网业务、车用电子业务、消费性电子业务分别占总营收的30%、5%、5%、1% [4] - 寒武纪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27亿元,同比增长1332.52%;实现归母净利润5.67亿元 [18] - 海光信息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26亿元,同比增长69.60%;实现归母净利润7.60亿元,同比增长13.04% [18] 智能手机市场动态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3.23亿台,同比增长2.6% [4][10] - 苹果与三星出货量分别达61.4百万台和58.6百万台,各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19.0%和18.2%的份额 [4]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约0.68亿台,同比下降0.6% [4][10] 行业新闻与动态 -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表示,由于美国出口限制,该公司在中国高端芯片市场的份额已从95%暴跌至零 [12] - 英伟达H20芯片因安全顾虑遭到中国网络安全部门调查,中国客户被建议避免使用该产品 [12] - 三星电子计划为内存业务新增5个EUV系统、为代工部门添购2个高数值孔径EUV工具,以抓住内存超级周期 [14] - 工信部部长李乐成会见苹果CEO库克,库克回应称苹果将持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 [11] 市场行情回顾 - 本周沪深300指数下跌2.22%,申万电子指数下跌7.14%,跑输大盘4.92点,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31位,PE(TTM)为67.51倍 [4][19] - 申万电子二级子板块周涨跌幅分别为:半导体(-6.53%)、电子元器件(-7.05%)、光学光电子(-6.23%)、消费电子(-9.10%)、电子化学品(-8.37%)、其他电子(-6.31%) [4][21] - 海外方面,台湾电子指数上涨0.54%,费城半导体指数上涨5.78% [4][21] 行业数据追踪 - 存储芯片价格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小幅度反弹,DRAM现货价格自2025年2月中旬开始有所回升,波动上涨至6月,10月价格又有所上涨 [29] - NAND Flash合约价格在大幅下滑后于2025年1月回升,涨势已延续至8月 [29] - TV面板价格小幅回升后企稳,近期有所回升,IT面板价格逐渐稳定 [33] 投资建议关注领域 - 受益海内外需求强劲AIOT领域:乐鑫科技、恒玄科技、瑞芯微、中科蓝讯、炬芯科技、全志科技 [5] - AI创新驱动板块,算力芯片:寒武纪、海光信息、龙芯中科、澜起科技;光器件:源杰科技、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光迅科技 [5] - 上游供应链国产替代预期的半导体设备、零组件、材料产业: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华海清科、盛美上海等 [5] - 价格触底复苏的龙头标的:存储的兆易创新、江波龙、佰维存储、北京君正;功率板块的新洁能、扬杰科技、东微半导等 [5]
eSIM来了,但还在来的路上
北京商报· 2025-10-20 22:50
eSIM技术商用启动 - 10月13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集体获得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批复并全面上线业务[1] - 苹果公司紧随运营商批复于10月22日正式发售无实体卡槽的iPhone Air[1] - OPPO宣布其高端机型Find X9 Pro版将在国产手机中率先支持eSIM但eSIM版本需等到11月才单独发售[1][3] 初期市场推广与用户选择 - 目前支持eSIM的手机机型非常有限主要集中于苹果iPhone Air及OPPO Find X9 Pro的特定版本[3][6] - 华为小米vivo等头部手机厂商仅有跟进eSIM的传闻暂未有具体产品落地信息[4] - 用户若想首批尝鲜eSIM手机选项比较有限[6] 运营商服务与规则衔接 - 不同运营商对异地办理eSIM业务的规则存在差异例如新号码办理是否支持跨区各营业厅答复不一[2] - eSIM业务为近期上线部分业务细节仍在确认中营业员需查阅资料或咨询同事才能答复[1][2] - 目前办理eSIM需购机后本人携带证件至线下营业厅流程略显繁琐[8] eSIM技术优势与长期潜力 - eSIM技术可为手机内部节省空间使设备更轻薄并提升防水性能[8] - 用户可实现一芯多号跨地区切换漫游套餐更为流畅[8] - eSIM技术有潜力叠加车钥匙金融服务等增值功能成为物联网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8] - 据GSMA Intelligence预测2025年底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将达到10亿到2030年将增至69亿占全球智能手机连接总数的76%[8] 行业挑战与过渡期 - 运营商需调整实体SIM卡时代形成的服务模式包括号码携转异地办理规则防诈骗安全管控及线下渠道服务逻辑[8] - 运营商的eSIM配置尚不够开放跨网通用存在困难用户期待的便利短期内未能充分体现[7] - 行业技术及体验升级的无卡革命起步阶段面临规则与实操衔接的考验大规模商用仍需时间[2][9]
一条绿线,引发OPPO的中年危机
凤凰网财经· 2025-10-20 22:01
2025年,对OPPO来说是个格外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它刚迈过三十周年的里程碑,一边朝着高端品牌转型的关键目标稳步前行,另一边却也绕不开行业里此起彼伏的"掉队"讨论。 要知道,它曾是手机行业里实打实的头部玩家,如今的市场排名却落在了华为、小米、vivo的后面。 比市场排名下滑更刺痛的,是突如其来的产品信任危机。 最近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都在反映手机出现"屏幕绿线"的问题,这也成了当下绕不开的新话题。 而这一切恰好发生在Find X9系列发布的关键窗口期。 作为OPPO三十周年的旗舰献礼,该系列凭借哈苏影像升级、超大容量电池等亮点创下系列预订量新高,被寄予推动高端化突破的厚望。 但信任危机的叠加,无疑给这场承载品牌转型野心的关键战役,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走年轻化路线的中端Reno系列也一样,比如 Reno 12的用户,同样是在充电时遇到了一模一样的情况。 01 突然出现的绿线 成了OPPO用户心里的疙瘩 最近,社交平台上有不少OPP0和一加手机的用户反映,自己的手机屏幕会突然冒出一条横贯画面的绿色竖线,怎么按、怎么重启都消不掉。 最开始,大家还以为只是个别情况,可能是自己不小心摔了、碰了,或是运气不好赶 ...
一条绿线,引发OPPO的中年危机
凤凰网财经· 2025-10-20 21:51
公司当前面临的挑战 - 2025年是公司成立三十周年的里程碑年份,同时处于高端品牌转型的关键阶段[1][2] - 公司当前市场排名已落后于华为、小米、vivo,从曾经的头部玩家位置滑落[3] - 在旗舰产品Find X9系列发布的关键窗口期,公司遭遇了突如其来的产品信任危机,具体表现为用户普遍反映的“屏幕绿线”问题[4][5][6] 产品信任危机详情 - 社交平台上有大量用户反映OPPO及一加品牌手机屏幕出现无法消除的绿色竖线,问题机型覆盖高端Find X系列、中端Reno系列以及一加品牌[7][10][14] - 故障发生存在时间规律,多出现在手机使用接近四年时,且用户在非人为损坏(无摔、无挤压、无进水)情况下出现此问题[9][12][26] - 官方虽有针对激活未满四年设备的免费换屏政策,但售后服务执行不一致,用户常被要求提供购机发票、手机盒子、保修卡等难以保存的凭证,否则需自费399元更换屏幕[17][18][19][22][25] - 部分用户在售后过程中被收取199元检测费,甚至有检修人员表示“换了以后半年后肯定还会出现这个问题”[25][26] - 手机激活超过四年的用户被明确告知需自费换屏,引发用户对旗舰机寿命仅四年的质疑,这与公司主打的“耐用”标签相悖[27][31][32][33] 市场份额与竞争态势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国内出货量为990万台,同比增长0.4%,但市场份额为14.5%,排名降至第五,被vivo、苹果、华为、小米超越[34][35] - 2025年前三个季度,公司国内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分别为15.7%、15.5%、14.5%,从年初的第三位滑落至第三季度的第五位[34] - 全球市场表现同样乏力,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以7.7%的份额排名全球第四,但到第三季度已跌出前五,归入“其他”类别[35][36][37] - 高端市场存在感不足,苹果iPhone 17系列第三季度出货1010万台,华为Mate 70系列单季度出货超320万台,而公司Find X8系列销量未能实现突破[38] 核心竞争力与战略问题 - 核心技术缺失是公司掉队的主要原因,曾领先的VOOC闪充技术已失去差异化优势,投入数百亿的芯片自研计划“马里亚纳”因技术积累不足而终止[39] - 在折叠屏新赛道起步较晚,铰链与系统优化落后于三星与华为,影像方面虽频繁联名相机厂商,但因算法与底层技术投入不足,未能超越头部旗舰[39] - 产品线出现内耗,Reno系列与一加产品价格重叠,K系列的低价策略削弱品牌溢价,A系列在低端市场受到红米、iQOO挤压,性价比优势不再[38] - 主要竞争对手均建立起技术护城河,华为依托麒麟芯片回归与卫星通信技术,小米凭借折叠屏突破与影像升级,荣耀则借助MagicOS生态与精准定价策略[38]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纳指涨0.75%
凤凰网财经· 2025-10-20 21:39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道指涨0.44%,纳指涨0.75%,标普500指数涨0.56% [1] - 个股方面,“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股价大涨58%,稀土概念股Critical Metals和USA Rare Earth涨幅均超过7% [1] 云计算服务中断事件 - 亚马逊AWS云服务出现重大故障,导致大半个美国互联网服务受到影响 [2] - 受影响的知名品牌包括亚马逊电商、Robinhood、Coinbase、Perplexity、Lyft、美联航、迪士尼、麦当劳等,英国政府官网和多家英国银行的网银也出现访问问题 [2] 人工智能模型交易表现 - 在nof1.ai举办的“Alpha Arena”实盘交易活动中,六个顶级AI模型使用一万美元真金白银进行交易 [3] - 截至活动进行时,DeepSeek模型的持仓总市值接近1.4万美元,收益率约40%,最高时一度接近1.5万美元,是当前表现最好的模型 [3] 芯片制造与代工动态 - 微软已向英特尔下达其下一代人工智能芯片Maia 2的晶圆代工订单,计划采用英特尔的18A或18A-P制程 [4] 欧洲股市新股表现 - 德国潜艇制造商蒂森克虏伯海洋系统公司上市首日股价大涨,欧股早盘报每股97.63欧元,较60欧元的开盘价涨幅超过62% [5] - 公司市值已超过62亿欧元,远高于此前分析师估算的27亿至40亿欧元区间 [5] 消费电子产品销售 - 苹果iPhone 17系列在中国和美国市场的早期销售表现强劲,上市后10天内销量比iPhone 16系列高出14% [6] - iPhone 17基本款在中国的销量与iPhone 16相比几乎翻了一番,两个市场的销量平均增长31% [6] 人工智能技术进展 - 测试iOS 26.4版本的人员中,已有人对计划搭载的新Siri AI语音助手的表现提出担忧 [7]
手机动辄2亿像素,照片会撑爆内存吗?
36氪· 2025-10-20 21:35
手机影像技术升级趋势 - 2025年旗舰手机核心卖点为2亿像素长焦镜头,vivo X300 Pro搭载85mm蔡司2亿APO超级长焦,实现24mm至135mm全焦段高清画质覆盖[8] - 荣耀Magic8 Pro配备2亿像素超夜神长焦,支持3.7倍光学变焦与100倍数码变焦[9] - OPPO Find X9 Pro采用与哈苏合作的真2亿长焦镜头,F2.1超大光圈使进光量提升140%,被称为同级进光量最大的2亿镜头[9][10] 高像素技术优势 - 2亿像素相比5000万像素可记录更丰富细节,提升动态范围并支持ISZ变焦(片上变焦),裁切放大后比传统数码变焦更清晰[11] - 高像素支持高分辨率与更大尺寸高清照片输出,直接影响照片分辨率、输出精度及放映面积[11] - vivo的2亿长焦支持最高20倍长焦微距功能,拓展拍摄场景[11] 存储与硬件配套升级 - 2亿像素照片文件体积显著增大,实测vivo X300 Pro照片为20MB至30MB,荣耀Magic8 Pro约20MB,OPPO Find X9 Pro可达20MB至60MB[13][15] - 主流手机存储配置从128GB提升至256GB起步,旗舰机型提供1TB或2TB版本,以匹配高像素图像需求[15] - 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照片清晰度和格式,非每次拍照都需使用2亿像素模式[15] 芯片算力与用户体验 - 新一代旗舰芯片算力提升结合AI技术,使2亿像素与5000万像素在快门响应速度、连拍帧率及照片保存时间上无显著差距[16] - 专用影像处理芯片与主芯片联动保障性能稳定,解决早年1亿像素导致的卡顿、存储耗尽及成像效果不佳问题[18][19] 行业竞争驱动因素 - 芯片算力进步、存储增加、电池续航增长及AI软件能力提升,共同推动高像素再度成为影像领域发力方向[19] - 硬件配置持续升级,vivo、OPPO、荣耀等厂商为2亿像素传感器搭配专用影像芯片,同时AI技术重塑摄影体验边界[19] - 厂商将Ultra机型定位为影像旗舰,在性能、外观与轻薄方面做出取舍,不再追求全面水桶机设计[21] 未来技术演进方向 - 行业未来未必单纯追求参数飙升,更注重综合性能与用户体验,AI与视频图像功能将进一步融合[21] - 手机影像发展路径与相机行业趋势相近,但因手机功能多元,厂商需在各项需求间权衡设计平衡点[21]
总挤牙膏的iPhone,这次终于开了个好头
36氪· 2025-10-20 21:35
以下文章来源于金错刀 ,作者祥燎 金错刀 . 科技商业观察家。爆品战略提出者。 eSIM的出现,给了手机厂商新的希望。 文 | 祥燎 来源| 金错刀(ID:ijincuodao) 封面来源 | Apple官网 挤牙膏和砍一刀,堪称苹果近些年的两大技能。 挤牙膏的意思众所周知,而砍一刀也不难理解。从电池不可拆卸,到取消 3.5毫米耳机孔,再到取消标配充电器,苹果打着一体化、环保等名义挥起精准刀 法,不仅自己因此获利,还"带坏"了许多同行。 比起过去, 苹果今年砍掉 SIM卡这一刀,总算是有点要开个好头的样子了。 10月17日, " 史上 最薄 iPhone"iPhone Air 开启预购, 官网 五分钟售罄,多个线下店也均显示 "无货"。之所以疯抢,有个重要原因是:它是 国内首款支持 eSIM的智能手机 。 为了推广 eSIM,库克首次 在中国直播带货 , 好好吹捧了一番 iPhone Air;各大官媒集体下场宣传;国内手机厂商也一如既往地紧跟苹果脚步,最近刚发 布新机的OPPO就成为了最早支持eSIM的国产手机品牌。 eSIM ,全称为Embedded-SIM ( 嵌入式 SIM卡 ) 。 和常见的 SIM卡 ...
报告称6月份荣耀换机留存率不足两成 品牌热度与NPS表现面临挑战
犀牛财经· 2025-10-20 20:37
近日,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在其微博表示透露了一份QuestMobile数据公布的典型智能终端机品牌去向榜单。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数据中,在反映用户忠诚度的同品牌换机比例这一指标上,荣耀的同品牌用户留存比例表现不佳,仅为18.8%,低于部分安卓同行水 平。 其实用户留存率与品牌整体的市场热度存在关联。根据世研指数发布的2025年8月3C数码品牌热度榜,荣耀在众多品牌中的排名未进入前三,其综合热度值 为1.51,落后于苹果和小米等品牌。 另外荣耀在净推荐值(NPS)方面的表现也出现波动。IDC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终端消费市场NPS研究显示,荣耀消费平板的用户净推荐值出现小 幅下滑。分析认为,忠实用户群体对于品牌舆情、产品更新节奏以及活动的变化更为敏感,品牌内部的调整同样会在短期影响用户的推荐意愿。 据IDC公布的数据,荣耀的市场份额从2024年第一季度17.1%的行业领跑水平,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直接跌出国内手机市场前五榜单。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报告进一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荣耀出货量同比下滑19%,市场份额较此前再缩水2.7个百分点,降至12.8%。在高端市场,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