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拐点

搜索文档
医疗器械行业及重点个股更新
2025-08-05 11:16
医疗器械行业及重点个股更新分析 行业概况 - 医疗器械板块受集采和反腐影响业绩确定性曾受质疑 但随着集采政策优化和国际业务增长部分公司已走出困境未来板块机会增多[1] - 2025年上半年医疗行业整体面临量价压力主要受集采DRG飞检以及拆套餐等因素影响 预计下半年政策影响边际改善年底或现增长拐点[10] - 申万医疗器械指数年初至今反弹12% 过去四年持续下跌主因高值耗材集采和医疗反腐等政策因素[2] - 今年初至今医疗器械板块涨幅约8%从最低点反弹近20% 港股医疗器械上涨带动A股相关机会[29] 细分领域分析 高值耗材板块 - 高值耗材板块受集采政策优化影响估值修复和业绩确定性提升值得关注 电生理外周神经介入等细分赛道及新产品催化剂公司有望保持高增长[1][7] - 电生理赛道手术量高景气度惠泰医疗等国产公司以价换量逻辑得到验证 创新产品如脉冲消融PFA有望快速放量[3][13] - 血管介入领域惠泰医疗冠脉通路介入产品稳健增长外周介入国产替代加速[3][15] - 骨科行业集采影响趋于稳定手术量稳健增长国产化率提升 春立艾康等龙头公司具备出海潜力[3][12] 医疗设备板块 - 去年行业招标下滑及渠道库存压力导致业绩承压 今年招标数据良好预计三季度迎来业绩拐点[1][6] - 建议关注迈瑞联影凯利耀华等设备公司发展 下半年可能有设备更新换代及以旧换新政策推进等新催化剂[6] IVD板块 - IVD行业面临检验服务价格调整等挑战 但创新能力强国际业务拓展潜力大的企业仍具增长空间[1][9] - 短期业绩承压但在国内反内卷及集采优化背景下预计明年部分公司将迎来业绩改善[28] 重点公司分析 迈瑞医疗 - 受国内设备招标延后影响上半年收入利润承压 预计三季度业绩拐点国际化增长潜力大[3][11] - 作为行业龙头在设备IVD和耗材领域均有业务布局 中长期看国际化增长潜力大并有外延并购机会[11] 联影医疗 - 二季度有望稳健增长海外增速或快于国内 全年业绩前低后高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3][11] - 收入确认节奏与医院装机确认时点相关 预计三季度在低基数下实现更强业绩改善趋势[11] 惠泰医疗 - 电生理领域推出PFA高密度和压力消融导管等高价格高毛利产品 填补高端房颤手术耗材空白[14] - 血管介入领域冠脉通路介入产品稳健增长外周介入国产替代加速[15] - 布局国际业务借助股东迈瑞海外营销系统国际化进程有望加速[16] 微创医疗 - 明年估值仅为11倍 近期迎来国资入局带来管理经营能力边际改善预期[5][17][21] - 与高瓴签订可转债对赌协议中明确业绩约束 预计26年盈利释放不低于9000万美元[20] - 第一大股东变更为国资持股比例显著提升 上海市政府评选为十大产业链主导平台型公司[21] 英科医疗 - 主营个人防护和康护护理产品一次性手套收入占比90% 成本优势显著毛利率高于竞争对手[24] - 启动全球供应链优化计划建设海外生产基地 预计2025年和2026年利润分别达14亿和18亿[25] - 手套行业供需基本回归平衡 供给和需求逐步优化[26] 其他公司 - 心脉医疗和南威医学7月份大涨约24%[4] - 赛诺医疗冠脉支架美国注册申请获批国内申请有望获批 创新单品颅内自膨药物支架获批预期高[1][19] - 一瑞科技主要收入来源是探测器占80% 第二增长曲线包括核心部件和整机代工业务[27] - 金迈2025年中报预期利润3到3.6亿元 下半年心血管介入手术旺季可能推动全年实现6亿元目标[18] 投资建议 - 关注低估值增长潜力股如微创医疗(11倍)英科医疗亿瑞科技(20多倍)迈瑞医疗等[5] - 建议关注主动脉支架行业心脉医疗消化介入耗材南卫医学神经外周介入冠上通桥赛诺先瑞达等[8] - 港股与A股医疗器械均持续上涨 目前仍有低估值龙头企业值得配置如微创医疗英科医疗惠泰等[29]
iPhone中国销量2年来首次增长
财联社· 2025-07-04 10:00
中国市场iPhone销量表现 - 2024年第二季度iPhone在中国销量同比增长8% 这是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增长 [1] - 5月份促销活动和"618购物节"前价格调整有效提振了销售业绩 [2] - 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次于华为和Vivo [4] 促销策略与市场反应 - 电商平台电子产品促销中iPhone 16获得售价折扣 同时提高以旧换新旧机价格 [2] - 价格调整时机选择在"618购物节"前一周 被评价为"很好且受欢迎" [2] 行业竞争格局 - 华为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2% 保持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4] - 华为用户忠诚度高 核心用户旧机换新需求持续释放 [4] 宏观环境影响因素 - 苹果股价2024年累计下跌约15% 中国市场恢复增长被视为积极信号 [2] - 面临美国关税政策压力 但产业链转移被认为几乎不可能实现 [4]
和讯投顾史月波:提一个关键时间点,即下周的小暑
和讯网· 2025-07-02 14:51
市场时间节点分析 - 小暑前后市场走势可能出现节奏变化 突破3500点后可能转为震荡消化3600点附近压力 [1] - 7月7日前快速突破3500点的可能性较大 当前市场能力足以实现该目标 [1] - 突破后市场手法规律可能改变 不一定是涨跌方向变化而是斜率或节奏调整 [1] 板块与业绩预期 - 大蓝筹板块支撑市场 七八月份休整大概率保持强势 [2] - 格力电器等消费类品种三季度可能出现业绩拐点 家电补贴政策形成利好 [2] - 制造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因中美90天缓期到期 七八月份订单可能激增 [2] - 6月PMI数据49点几 预计三季度将站上50分水岭 [2] 热点板块表现 - 海洋经济相关板块(水产养殖/可燃冰/海工装备)表现强势 多只个股涨停 [3] - 统一大市场板块涨幅相对较弱 仅出现两个涨停 [3] - 银行板块稳定市场 保险券商板块承担冲关任务 [4] 技术面关键位置 - 当前处于346点小关口 60分钟图显示关前蓄势特征 [4] - 冲击3500点需观察突破方式(45度角/脉冲分时等) 不同形态预示不同强度 [4] - 蓝筹板块是突破3500点的关键力量 但突破后可能出现过高压回洗盘 [4]
机构论市:航空公司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快讯· 2025-06-12 15:53
航空公司行业 - 未来2-3年飞机引进增速较低 预计2025-2027年行业供给增速(ASK)分别为6.32%、4.56%、2.26% [1] - 需求端客座率维持高位 票价相对稳定且有望同比增长 [1] - 在供需、油价、汇率三重利好下 航空公司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1] 工程机械行业 - 5月挖机内销和国内开工率承压 但短期波动符合预期 [2] - 中长期内需复苏动力来自存量更新替换需求、政府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城市更新行动、城中村和危房改造 [2] - 1-4月工程机械出口稳中向好 对非洲和南美出口维持高增长 对印尼挖机出口、对西欧装载机出口表现可观 [2] - 第二季度挖机单月出口增速受关税扰动波动 但整体表现强劲 [2] - 看好2025年海外市场持续回暖 [2]
继峰股份(603997):Q1海外整合效果显现,业绩拐点向上明确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14 14: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受出售TMD、欧洲裁员影响出现亏损,25Q1业绩兑现拐点已现,盈利改善是格拉默海外整合效果的显现 [7] - 格拉默海外整合效果显著,25Q1单季度实现盈利,各区域表现有差异 [7] - 24年乘用车座椅业务首次实现盈亏平衡,员工持股计划强化业务高成长确定性 [7] - 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成长逻辑清晰,未来业绩高成长性,PEG有提升空间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05月13日收盘价12.73元,一年内最高/最低14.90/9.56元,市净率3.3,流通A股市值16,117百万元,上证指数/深证成指3,374.87/10,288.08 [2] 基础数据 - 2025年03月31日每股净资产3.82元,资产负债率75.03%,总股本/流通A股1,266/1,266百万,流通B股/H股-/- [2] 投资要点 - 公司发布2024年报与2025一季报,2024年营收222.6亿元,同比+3.2%,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转亏;24Q4营收53.49亿元,同比-5.0%,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转亏;25Q1营收50.37亿元,同比-4.7%,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448%,业绩符合预期 [5]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2,255|5,037|24,581|29,134|32,963| |同比增长率(%)|3.2|-4.7|10.4|18.5|13.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67|104|626|1,106|1,460| |同比增长率(%)|-378.0|447.6|-|76.6|32.0| |每股收益(元/股)|-0.46|0.08|0.49|0.87|1.15| |毛利率(%)|14.0|16.3|15.0|15.4|15.6| |ROE(%)|-12.2|2.2|11.9|17.7|19.5| |市盈率|-28|/|26|15|11| [6] 公司业务情况 - 24年继峰分部营收64.31亿元,同比+60.27%,归母净利润2.79亿元,同比+41.82%;格拉默营收161.04亿元,同比-9.1%,归母净利润-6.25亿元 [7] - 25Q1公司营收50.37亿元,同比-4.7%,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448% [7] - 25Q1格拉默整体营收4.87亿欧,同环比-2%/+8%,EBIT margin为3.9%,同环比+1.7/+1.6pct [7] - 2024年公司交付乘用车座椅产品33万套,营收31.10亿元并首次实现年度盈亏平衡,截止2025年2月,累计乘用车座椅在手项目定点共21个 [7]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1,571|22,255|24,581|29,134|32,96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04|-567|626|1,106|1,460| [9]
东威科技(688700):24年业绩承压,静候业绩拐点
中银国际· 2025-05-12 19: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调整后评级为增持,原评级为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年业绩受下游新能源领域设备需求不及预期影响承压,2025年一季度收入有所改善但利润仍受折旧摊销影响承压,未来随着下游PCB行业需求好转以及新产品突破有望迎来业绩拐点,综合考虑行业景气度和设备需求情况,下调盈利预测并将评级下调至增持 [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涨幅分别为13.9%、6.3%、19.6%、 - 13.3%,相对上证综指涨幅分别为11.4%、1.4%、18.5%、 - 19.3% [2] 公司基本情况 - 发行股数29840万股,流通股29840万股,总市值99.2483亿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2.2639亿元,主要股东刘建波持股30.69% [2] 财务数据 历史财务 - 2024年营收7.50亿元,同比 - 17.51%,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 - 54.25%;2025年一季度营收2.11亿元,同比 + 7.08%,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 - 45.11% [4] - 2024年PCB电镀专用设备收入4.91亿元,同比 + 37.70%;新能源领域专用设备0.51亿元,同比 - 84.77%;五金表面处理专用设备收入1.27亿元,同比 - 18.58% [9] - 2024年整体毛利率33.50%,同比 - 8.22pct,净利率9.24%,同比 - 7.42pct;2025年一季度整体毛利率29.80%,同比 - 9.31pct,净利率8.04%,同比 - 7.65pct [9]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9.95/11.74/12.9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53/1.88/2.37亿元,EPS为0.51/0.63/0.7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64.8/52.7/41.9倍 [6] 产品情况 - PCB领域持续优化迭代VCP产品,强化细分市场,推进IC载板等电镀设备,推出水平TGV电镀线,水平镀三合一设备获追加订单;通用五金领域提供环保节能安全解决方案;新能源领域复合铝箔真空蒸镀设备完成厂内打样送客户验证,光伏镀铜设备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 [9]
海泰新光: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拐点向上,海外子公司完成认证-20250512
华创证券· 2025-05-12 18: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外客户去库存拐点已现,24Q4 - 25Q1 公司收入重回增长,24 年整机产品在国内快速放量 [9] - 海外子公司完成认证,可应对中美贸易政策变化 [9] - 国内外新品持续拓展,多款产品完成注册上市或即将量产上市,且与美国客户合作研发扩展到多科室 [9] - 预计公司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1.8、2.3、2.8 亿元,同比 +34.8%、+25.4%、+23.1%,给予公司 2025 年 28 倍估值,对应目标价约 42 元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项 - 公司发布 24 年年报及 25 年一季报,24 年全年营收 4.43 亿元(-5.90%),归母净利润 1.35 亿元(-7.11%)等;24Q4 和 25Q1 营收、归母净利润等指标有不同程度增长;公司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6 元(含税) [2]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443|558|682|828| |同比增速(%)|-5.9%|26.0%|22.4%|21.3%| |归母净利润(百万)|136|182|229|281| |同比增速(%)|-7.1%|34.8%|25.4%|23.1%| |每股盈利(元)|1.12|1.51|1.90|2.34| |市盈率(倍)|31|23|19|15| |市净率(倍)|3.3|3.1|2.8|2.5|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12,061.40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12,061.40 万股,总市值 42.58 亿元,流通市值 42.58 亿元,资产负债率 13.10%,每股净资产 11.14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46.96/25.73 [6] 附录: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表展示了 2024A - 2027E 年多项财务指标预测,如货币资金、营业总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等,还包括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及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 [10]
海泰新光(688677):业绩拐点向上 海外子公司完成认证
新浪财经· 2025-05-12 16:32
财务表现 - 24年全年营收4.43亿元(-5.90%),归母净利润1.35亿元(-7.11%),扣非归母净利润1.29亿元(-5.26%)[1] - 24Q4营收1.24亿元(+31.59%),归母净利润0.38亿元(+37.92%),扣非归母净利润0.40亿元(+57.44%)[1] - 25Q1营收1.47亿元(+24.86%),归母净利润0.47亿元(+21.45%),扣非归母净利润0.46亿元(+26.89%)[1]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6元(含税)[1] 业务分析 - 24年医用内窥镜业务收入3.45亿元(-7.04%),光学收入0.95亿元(-1.80%)[2] - 24年国外收入3.06亿元(-6.5%),国内收入1.35亿元(-4.70%)[2] - 24Q4-25Q1收入重回增长,主要因海外客户库存降低及需求增长[2] - 截至24年末,未完成的在手大客户订单共计3.6亿元[2] 市场拓展 - 24年整机产品在国内实现快速放量[3] - 美国子公司通过认证,泰国子公司可生产对美销售产品,降低贸易摩擦风险[3] - 国内市场推出全系列腹腔镜及宫腔镜、膀胱镜、鼻窦镜等新产品[3] - 美国市场推出新型4mm宫腔镜,2.9mm膀胱镜和3mm小儿腹腔镜即将量产[3] - 与美国客户合作从普外科扩展到运动医学、妇科、泌尿等科室[3] 业绩展望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1.8、2.3、2.8亿元,同比+34.8%、+25.4%、+23.1%[4] - 预计25-27年EPS分别为1.51、1.90、2.34元,对应PE分别为23、19和15倍[4] - 给予2025年28倍估值,目标价约42元[4]
新相微(688593):业绩拐点显现,产品矩阵扩张,战略并购构建产业生态
中银国际· 2025-05-08 15: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相微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5Q1营收同比高增,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公司扩充产品矩阵,拟对爱协生进行并购重组构建产业生态 [3] - 考虑2024年公司毛利率显著下滑,且DDIC行业未现明显盈利修复信号,下调新相微2025/2026年EPS预估至0.06/0.17元,预计2027年EPS为0.33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市场价格为人民币18.45元,总市值约85亿元,发行股数45953万股,流通股31901万股,3个月日均交易额10708万元,主要股东New Vision Microelectronics Inc.(BVI)持股16.68% [2]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5.07亿元,YoY+6%;毛利率14.9%,YoY-6.1pcts;归母净利润0.08亿元,YoY-69% [8] - 2025Q1营收1.50亿元,QoQ-9%,YoY+50%;毛利率14.4%,QoQ+0.9pct,YoY+1.0pct;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8] 财务预测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480|507|787|1150|1542| |增长率(%)|12.5|5.6|55.2|46.0|34.2| |EBITDA(百万元)|9|-28|12|63|13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8|8|28|77|151| |增长率(%)|-74.6|-69.4|226.2|179.4|96.0| |最新股本摊薄每股收益(元)|0.06|0.02|0.06|0.17|0.33| |原先预估摊薄每股收益(元)|||0.17|0.24|| |调整幅度(%)||| -64.7|-29.2|| |市盈率(倍)|307.9|1005.4|308.3|110.3|56.3| |市净率(倍)|5.3|5.4|5.3|5.1|4.6| |EV/EBITDA(倍)|683.0|-270.8|638.8|122.2|59.0| |每股股息 (元)|0.0|0.0|0.0|0.0|0.0| |股息率(%)|0.3|0.0|0.0|0.0|0.0| [7] 产品情况 - 2024年整合型显示驱动芯片营收4.21亿元,YoY-5%;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营收0.86亿元,YoY+905% [8] - 新产品如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触控芯片、时序控制芯片、微显示相关产品等已陆续开发并将逐步导入市场 [8] 战略布局 - 2025年3月15日拟对爱协生进行并购重组,增强研发技术储备,双方产品底层技术相通,研发侧重不同,具有互补性和协同效应 [8]
青松股份(300132):业绩实现扭亏为盈,降本增效带动毛利率提升
国盛证券· 2025-05-04 22: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业绩扭亏为盈,毛利率改善,2025年Q1延续盈利态势,诺斯贝尔业绩同样扭亏,化妆品业务毛利率提升得益于降本增效措施 [1] - 化妆品各品类产品力增强且成本管控加强,三大品类毛利率均有提升,公司推进原料创新和配方优化 [2] - 诺斯贝尔具备六大竞争优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管理效率,有望提升市场竞争力 [3] - 公司推进降本增效,诺斯贝尔规模优势或凸显迎来业绩拐点,下调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预测,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仍大幅增长 [4] 财务指标总结 历史与预测财务数据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69亿、19.40亿、20.02亿、21.03亿、22.2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32.5%、 - 1.5%、3.2%、5.1%、5.6% [6][11]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0.68亿、0.55亿、1.14亿、1.44亿、1.8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90.8%、180.0%、108.2%、26.6%、29.5% [6][11] - EPS分别为 - 0.13、0.11、0.22、0.28、0.36元/股 [6][11] - 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 5.2%、4.2%、8.1%、9.3%、10.7% [6][11] - P/E分别为 —、50.6、24.3、19.2、14.8倍 [6][11] - P/B分别为2.1、2.1、2.0、1.8、1.6倍 [6][11] 资产负债表 - 流动资产2023 - 2027年分别为14.20亿、12.95亿、15.16亿、17.88亿、20.61亿元 [11] - 非流动资产分别为9.51亿、8.32亿、7.10亿、5.94亿、5.21亿元 [11] - 资产总计分别为23.71亿、21.28亿、22.26亿、23.82亿、25.82亿元 [11] - 流动负债分别为5.96亿、4.84亿、4.68亿、4.82亿、5.01亿元 [11] - 非流动负债分别为4.61亿、3.32亿、3.35亿、3.35亿、3.35亿元 [11] - 负债合计分别为10.58亿、8.16亿、8.03亿、8.17亿、8.36亿元 [11] 利润表 - 营业成本2023 - 2027年分别为17.32亿、16.02亿、15.91亿、16.42亿、16.99亿元 [11] - 营业利润分别为 - 0.63亿、0.70亿、1.45亿、1.87亿、2.30亿元 [11] - 利润总额分别为 - 0.88亿、0.63亿、1.33亿、1.73亿、2.19亿元 [11] - 净利润分别为 - 0.69亿、0.52亿、1.12亿、1.41亿、1.81亿元 [11]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现金流2023 - 2027年分别为1.57亿、1.79亿、2.06亿、2.93亿、2.36亿元 [1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85亿、 - 1.20亿、 - 0.04亿、 - 0.08亿、 - 0.09亿元 [1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4.85亿、 - 3.07亿、 - 0.14亿、 - 0.12亿、 - 0.12亿元 [11] - 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0.57亿、 - 2.48亿、1.88亿、2.73亿、2.15亿元 [11]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增长率如上述,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92.0%、209.9%、108.1%、29.1%、22.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如上述 [11] - 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12.1%、17.4%、20.5%、21.9%、23.5%,净利率分别为 - 3.5%、2.8%、5.7%、6.9%、8.4%,ROE分别为 - 5.2%、4.2%、8.1%、9.3%、10.7%,ROIC分别为 - 1.5%、3.7%、6.6%、7.5%、8.6% [11] -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4.6%、38.4%、36.1%、34.3%、32.4%,净负债比率分别为 - 8.0%、 - 6.3%、 - 19.2%、 - 34.9%、 - 43.6%,流动比率分别为2.4、2.7、3.2、3.7、4.1,速动比率分别为1.9、2.1、2.7、3.2、3.6 [11] - 营运能力方面,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7、0.9、0.9、0.9、0.9,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4.2、4.4、4.5、4.7、4.6,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5、5.8、6.1、6.4、6.2 [11] - 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 - 0.13、0.11、0.22、0.28、0.36元/股,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0.30、0.35、0.40、0.57、0.46元/股,每股净资产分别为2.54、2.51、2.73、3.01、3.37元/股 [11] - 估值比率方面,P/E、P/B如上述,EV/EBITDA分别为15.8、10.0、9.8、7.8、7.0 [11] 公司业务情况总结 整体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0亿元(yoy - 1.51%),归母净利润0.55亿元,扭亏为盈(去年同期 - 0.68亿元);2025年Q1实现总营业收入4.19亿元(yoy + 10.17%),归母净利润0.02亿元,扭亏为盈(去年同期 - 0.06亿元) [1] 子公司业绩 - 诺斯贝尔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9.30亿元(yoy - 1.57%),毛利率同比增长5.42pcts至17.16%,净利润0.86亿元,扭亏为盈(去年同期 - 0.50亿元) [1] 分品类业务 - 2024年面膜/护肤/湿巾系列产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15亿/7.39亿/2.91亿元,同比分别 + 1.84%/+5.11%/ - 5.37%,占比总营收分别为42.01%/38.08%/15.00%,毛利率分别为18.02%/16.90%/14.29%,同比分别 + 7.08%/+6.03%/+0.11% [2] - 面膜系列产量同比 + 14.2%,销量同比 + 11.2%,均价同比 - 8.4%,产能利用率为33.51% [2] - 护肤系列产量同比 + 17.0%,销量同比 + 12.5%,均价同比 - 6.6%,产能利用率为35.89% [2] - 湿巾系列产量同比 + 42.8%,销量同比 + 17.8%,均价同比 - 19.7%,产能利用率为22.21% [2] 公司竞争优势总结 - 诺斯贝尔作为中国本土规模最大的化妆品ODM企业之一,形成人才、客户资源、供应链资源、研发创新能力、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生产制造等六大竞争优势 [3]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优秀人才,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数字化管理系统升级迭代 [3] - 设立11个针对不同客户类型的业务部门,配备超160人专业团队,设专门服务线上渠道电商类客户服务团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