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

搜索文档
中国股市创10年来高点,科技和EV崛起
日经中文网· 2025-08-19 10:31
中国股市此前长期低迷。201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央行)突然下调人民币汇率,引发金融市场动 荡。再加上始于2017年的特朗普第一届政府时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影响,2015年内曾突破5000点的上 证综合指数到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年初一度跌至2500点以下。 2015年内曾突破5000点的上证综合指数到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年初一度跌至2500点以下,现在终于看 到了光明的迹象。契机是中国新兴企业DeepSeek的崛起。观察市值靠前的中国企业,与10年前出现了 变化…… 中国的股市在上涨。作为代表性股价指数的上证综合指数创出了自2015年8月以来的新高。科技和纯电 动汽车(EV)相关股票出现在总市值的前列,带动股价上涨。另一方面,也有国家补贴等支撑产业发 展的一面,今后转向民间主导的股价上涨将成为课题。 上证综合指数8月18日收于3728.0273点,涨至2015年8月中旬以来的最高水平。由于中美就加征关税的 大幅下调达成一致,与美国的关税摩擦缓和,推动了股价上涨。从4月上旬的近期最低点开始几乎一路 上涨,这一期间的涨幅达到2成。 另一方面,10年前总市值排名第一的国有通信企业中国移动退居第七位 ...
极氪上涨2.04%,报29.54美元/股,总市值75.67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1 23:27
股价表现 - 8月11日盘中上涨2 04%至29 54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285 49万美元 [1] - 总市值75 67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220 19亿人民币 [1] - 收入同比增长1 09% [1] - 归母净利润-7 18亿人民币 [1] - 净利润同比增长63 77% [1] 公司背景 - 注册于开曼群岛的境外控股母公司 [2] - 主要运营实体为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 - 定位为纯电动汽车科技公司 [2] - 专注于电气化 智能化和创新领域 [2] - 战略目标是引领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市场 [2] 近期事件 - 预计8月14日(美东时间)披露2025财年中报 [2]
特斯拉在印度开首家销售店,卖中国造EV
日经中文网· 2025-07-16 11:16
特斯拉进入印度市场 - 特斯拉于7月15日在印度孟买开设首个销售展厅,并计划在7月内于新德里开设第二家店 [1][2] - 公司将从中国工厂进口电动汽车在印度销售,预计9月前开始交付客户 [1][2] - 首款销售车型为Model Y,含税最低售价约610万卢比(约51万元人民币) [1][2] 印度市场定价与关税影响 - Model Y在印度售价显著高于美国(44,990美元)和中国(36,700美元) [2] - 印度对进口电动汽车征收至少70%关税,这被认为是推高售价的主要原因 [1][2] 印度汽车市场概况 - 印度2024年度新车销量达525万辆,规模仅次于中国和美国 [2] - 目前印度电动汽车年销量约10万辆,被认为具有巨大增长潜力 [2] 特斯拉在印度的战略优势 - 在特斯拉全球销售增长放缓背景下,印度成为重要新兴市场 [2] - 主要竞争对手比亚迪因中印关系紧张而未深入印度市场,为特斯拉创造战略优势 [2] - 除进口销售外,公司可能考虑未来在印度建设电动汽车组装工厂 [2]
小米才是特斯拉“真正的威胁”
36氪· 2025-07-04 11:48
特斯拉销量下滑与经营问题 - 特斯拉4-6月全球销量同比下降13%至38万4122辆 连续2个季度两位数下滑[3] - CEO马斯克因政治言论引发欧美抵制运动 5月回归经营但客户流失难以挽回[3] - Model Y升级版投放未扭转颓势 中国出货量连续8个月下降 欧洲销量因抵制大幅减少[5] - 销售高管6月辞职 管理层混乱显现临时救火迹象[5] 小米汽车快速崛起 - 小米涉足EV领域仅1年多 YU7车型价格比Model Y低1万元 续航里程高40%[8] - 2024年3月启动EV业务 首年毛利润率23.2% 超越特斯拉12.5%[9] - 采用AI驾驶辅助系统 接近特斯拉技术水平[10] - 依托智能手机硬件+软件收费模式 直接对标特斯拉未来发展方向[8][10] 中美EV产业竞争力对比 - 比亚迪1-6月EV销量首超特斯拉 海鸥车型4月全球销量超越Model Y[8] - 中国企业占据全球EV市场55%份额 美国企业仅21%[13] - 中国掌控全球60%电池供应链 政府补贴强化成本优势[13] - 美国取消EV补贴计划或进一步削弱本土企业竞争力[13] 产品与技术对比 - Model Y售价26.35万元 续航593公里 小米YU7售价25.35万元 续航未披露[9] - 特斯拉EV业务营收占比70% 小米智能手机仍占50%营收[9] - 特斯拉2024年EV销量178万辆 小米2025年目标35万辆[9]
小米才是特斯拉“真正的威胁”
日经中文网· 2025-07-04 10:39
特斯拉销量下滑与经营困境 - 特斯拉全球销量连续2个季度下滑 4-6月销量同比减少13%至38万4122辆 [3] - 中国市场出货量连续8个月下滑 欧洲市场因抵制运动销量大幅减少 [5] - 公司经营混乱 马斯克因政治言论引发争议并缺席管理 销售高管辞职 [3][5] - 产品老化问题突出 过去一年半未推出新款车型 Model Y升级版效果不佳 [5] 中国车企市场份额提升 - 比亚迪1-6月EV销量首次超越特斯拉跃居全球首位 [1][7] - 中国车企全球EV市场份额达55% 美国企业仅占21% [9] - 比亚迪小型EV"海鸥"4月全球销量超过Model Y [7] - 小米新车型YU7性价比突出 价格低1万元且续航高40% [7] 小米的竞争优势 - 涉足EV仅1年多即在成本竞争力和性能方面超越特斯拉 [1][8] - 采用类似特斯拉的AI驾驶辅助系统 技术接近 [8] - 商业模式优势 通过硬件销售后APP服务盈利 [7][8] - 依托智能手机品牌号召力 初期即实现EV业务盈利 [8] 行业环境变化 - 中国电池供应链优势明显 占全球车载电池市场60%份额 [9] - 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 影响特斯拉等企业原材料采购 [9] - 美国政策不确定性 可能取消EV补贴 进一步削弱竞争力 [9] - 中美技术差距可能扩大 中国持续获得政府产业支持 [1][9]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让欧洲企业面临停产危机
日经中文网· 2025-06-04 10:19
稀土出口管制与欧洲厂商影响 - 中国商务部正在应对稀土出口许可申请的增加,但申请程序出现大幅度延迟 [1][2] - 中国欧盟商会指出,欧洲厂商可能因稀土出口管制而面临停产风险,承担非常大的成本 [1][2] - 出口管制涉及7种稀土及其衍生的永磁铁,影响纯电动汽车和武器等工业领域 [1]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政策动态 - 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是对美国"报复性"关税的回应,尽管中美暂停大部分加征关税,但稀土管制仍持续 [1][2] - 欧盟与中国半导体企业会议中讨论了出口管制问题,中国商务部解释正在处理许可申请激增的情况 [2] 企业应对与过渡期问题 - 出口管制缺乏充分过渡期,企业无法制定计划以避免欧洲的潜在危机 [2] - 中国欧盟商会秘书长强调,当前形势紧迫,需尽快解决以避免供应链中断 [2]
东南亚限制中国迂回出口,争取美国关税让步
日经中文网· 2025-05-24 06:40
东南亚限制中国产品迂回出口美国的动向 - 泰国和柬埔寨将收紧原产地证书的签发 泰国政府4月下旬宣布修改规则 以出口到美国的光伏面板 汽车零部件等65个品类为对象 进行工厂现场检查 审查原料当地采购率和生产费用等 原产地证书签发机构统一为商业部外贸厅 [1] - 柬埔寨商业部决定从12日开始 签发面向美国的原产地证书时 可能需要由相关官员对生产基地进行检查 [1] - 马来西亚禁止出口外国产的橡胶手套 橡胶产品是马来西亚对美出口的前五大品类之一 [1][2] 美国对东南亚的关税政策及影响 - 特朗普政府将对柬埔寨 越南 泰国 马来西亚分别征收49% 46% 36% 24%的高水平对等关税 [2] - 美国是越南和泰国的第一大出口伙伴国 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出口伙伴国 对等关税对这些国家经济影响重大 [2] - 2024年越南对美贸易顺差突破1000亿美元 继中国和墨西哥之后第三高 越南商工部4月中旬要求原产地证书签发机构加强对策 [2] 中国产品迂回出口的现状及应对 - 根据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产品以低关税流入当地 之后更换原产地标签或暂时保管在仓库 隐瞒中国产地出口美国 [2] - 以纯电动汽车为中心的中国企业接连进入泰国 但大部分零部件为中国产 各国应对措施有助于保护国内产业 [3] - 东南亚国家显示出阻止中国迂回贸易的诚意 希望得到美国让步 [1][2]
如果特朗普政府让中概股在美国退市
日经中文网· 2025-05-08 11:20
中美金融脱钩风险 - 特朗普政府可能将约300家在美上市中国企业强制退市作为对华谈判施压手段 市场担忧"金融武器化"升级 [1][3] - 美国财长贝森特称"所有选项都摆在桌面上" 但暗示立即实施可能性较低 因特朗普与中国领导人关系良好 [3] - 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已向客户预警中概股退市风险 白宫2月《美国优先投资政策》文件强化对华投资限制 [3] 中概股市场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4月2日因关税消息暴跌 反弹弱于内地及港股 反映投资者计价退市风险 [4] - 截至3月7日 286家在美上市中企总市值达1.1万亿美元 含阿里巴巴、百度等民企巨头 [5] - 2024年中企赴美IPO达34宗 同比增3倍 2025年前四月已录得15宗 显示融资渠道仍活跃 [5] 历史政策与潜在措施 - 特朗普首任期曾签署行政令禁止投资涉军中国企业 纽交所摘牌三大电信运营商 并通过审计监管法案 [5] - TD Cowen预测可能扩大行政令适用范围 加强审计要求 禁止VIE架构上市 以排除中企 [7] - 美国指控中企利用美股融资发展军事科技 考虑限制美资投资相关领域 [6] 市场冲击评估 - 高盛测算极端情境下或触发8000亿美元中概股抛售 引发中国投资者抛售1.3万亿美债及3700亿美股 [8] - 拼多多、极氪等单一上市企业面临最大抛压 双重上市企业也可能被移出投资组合 [8] - 分析师认为实施概率虽低 但若成真将损害美国谈判地位 且缺乏国际社会支持 [8][9] 地缘金融博弈 - 与对俄制裁不同 美国难获盟友配合对华金融制裁 孤立行动可能反噬美元主导权 [9] - 专家警告将股市优势武器化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加剧全球资本撤离美国资产 [9]
特斯拉困境,客户基础瓦解
日经中文网· 2025-04-07 11:36
特斯拉销量下滑与市场抵制 - 1~3月全球销量同比减少13%至33万6681辆 为3年来最低水平 [1] - 欧洲市场1~2月销量同比减少40% 中国减少30% 美国减少10% [3] - 德国销量显著下滑 因CEO支持极右翼政党及纳粹礼争议 [4] 核心客户群体流失 - 环保意识强的自由主义客户正在远离 该群体曾支撑公司50%美国市场份额 [5] - 美国市场3月特斯拉车辆以旧换新量创历史新高 反映早期用户信任崩塌 [6] - 民主党支持者批评CEO政治立场与公司环保理念背离 [6] 竞争格局与财务表现 - 中国比亚迪季度销量已超越特斯拉 形成直接竞争 [7] - 营业利润率从峰值20%降至约10% [7] - 560亿美元CEO薪酬方案获批 但增长停滞可能动摇股东信任 [8] 技术发展受销量拖累 - AI和自动驾驶技术开发依赖电动车销量增长 当前低迷或影响研发进度 [8] - 分析师警告需平衡政治活动与经营管理 [8] 区域市场结构 - 2024年销量地域分布:中国40% 美国30% 欧洲20% [3]
SHEIN村的局限与“大中国”
日经中文网· 2025-03-28 10:57
SHEIN供应链模式与挑战 - SHEIN采用"小批量、快速交货"模式,依托广州番禺区"SHEIN村"的产业生态系统实现超低价格和快速响应,每单仅100件,简单款式由3-4名裁缝数小时完成,单件利润仅0.2-0.3元人民币 [1][2] - 供应链面临人工老龄化问题,从业者多为40-60岁,年轻人不愿进入低利润行业,同时美国可能取消800美元以下免税政策导致订单减少,部分小微企业已停业 [3] - 该模式被视作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末期表现,大工厂向越南转移但小微企业缺乏转移能力 [3] 中国制造业转型趋势 - 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人工成本上涨和老龄化萎缩,叠加特朗普关税政策加速产业外迁,2021-2023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较2010-2012年增长2.6倍,投资重点从房地产转向制造业 [6] - 与日本产业空洞化不同,中国通过政府主导产业升级维持制造业发展,纯电动汽车等尖端科技企业同步进入东盟,形成跨境市场一体化而非简单产业替代 [7] - 冷链物流等新兴行业将东南亚视为"大中国市场"组成部分,中泰/中越通关效率已接近中国省际水平 [8] 中日企业在东南亚的竞争 - 中国EV企业快速占领东南亚市场,泰国已有8家、印尼7家中国车企进驻,连带中国零部件商形成完整产业链 [9] - 日本企业需调整"防御"策略,通过与中国基地合作参与"大中国市场",避免在东盟市场被中国供应链边缘化 [9] - 某日本企业新材料通过中国EV厂商开发出新用途后反向导入日本市场,显示中日产业链创新互动潜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