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
搜索文档
中国与上合成员国货物贸易上半年“成绩单”出炉 区域经济合作取得新进展
央视网· 2025-08-20 15:21
贸易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货物贸易额达2477亿美元,同比增长0.8% [1][3] - 近5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额接连突破3000亿、4000亿、5000亿美元,2024年达到512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7% [6][8] 贸易结构 - 中国对其他成员国主要出口机电产品、汽车及零配件、服装、化学品等 [6] - 中国自其他成员国主要进口油气、农产品、煤炭、矿砂等 [6] 投资合作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对其他成员国全行业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00亿美元 [10] - 投资项目从能源矿产、冶金化工、基建等传统领域向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拓展 [10] - 中国企业在地区实施风光水储等清洁能源项目,加快5G、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合作 [10]
苏州外贸前7月同比增5.3%
苏州日报· 2025-08-20 08:17
外贸总体表现 - 前7个月苏州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53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占全国外贸总值5.9% 占全省46.1% [1] - 出口额9589.9亿元 同比增长7% 进口额5668.1亿元 增长2.5% [1] - 7月单月进出口2299.7亿元 增长3.2% 其中进口896.8亿元 增长2.8% 创去年10月以来最高增速 [1] 贸易方式结构 - 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6694亿元 增长7.3% 占比43.9% [1] - 加工贸易进出口6259.1亿元 增长3% 占比41% [1] - 保税物流增长5.1% [1] 区域贸易关系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6802亿元 增长14.3% 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5.9个百分点 [1] - 对东盟进出口2912.5亿元 大幅增长26.2% [1] - 对欧盟进出口2048.5亿元 微增0.9% [1] - 对"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至44.6% [1] 出口商品结构 - 机电产品出口7455亿元 增长6.2% 占出口总值77.7% [2] - 电工器材出口527.9亿元 增长19.3% [2] - 音视频设备零件出口135.6亿元 大幅增长86.4% [2] 进口商品结构 - 高新技术产品进口3294.6亿元 增长8.8% [2] - 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占比提升3.3个百分点至58.1% [2]
前7月长三角进出口规模创新高,多元发展显韧性
国际金融报· 2025-08-19 18:52
长三角外贸总体表现 - 前7个月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值9.59万亿元,同比增长5.4%,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7.3%,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 [1] - 长三角作为全国外贸"压舱石",在区域一体化战略下韧性与活力凸显 [1] 出口结构优化 - 机电产品出口3.64万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电动汽车、高端装备、集成电路同比分别增长43.9%、10.2%、20.1% [2] - 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1.52万亿元(增长10.7%),占全省出口69%,电工器材、船舶出口分别增长21.3%、32.1% [2] - 安徽省机电产品出口2601.5亿元(增长16.2%),占全省出口71.3%,汽车出口增长18.9%保持全国第1 [2] - 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7%,占全省出口46.8%,宁波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4.3%,工业机器人出口激增204.5% [3] - 上海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25.2%,液化天然气船出口增长42%,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3.9倍 [3] - 上海"新三样"连续2个月增速超40%,6月电动汽车出口增长55.5%(23个月最高),锂电池增长28.9% [3] 市场多元化拓展 - 对东盟进出口1.51万亿元(增长17.5%),成为最大贸易伙伴 [4]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77万亿元(增长10.3%),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3.02万亿元(增长8.9%),对非洲增长15.2% [4] - 浙江省对欧盟、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9.4%、15.6%,对新兴市场出口占比提升 [4] - 安徽省对东盟进出口增长35.7%(占13.5%),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达53.9% [5] - 江苏省对"一带一路"进出口占比近5成(增长10.2%),对东盟增长21.2% [5] - 上海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41.3%(增长11.8%),对金砖国家增长16.5% [5] 民营企业主导作用 - 长三角民企进出口5.35万亿元(增长9.5%),占比55.8%提升2.1个百分点 [6] - 宁波民企进出口占比77.5%(提升1.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5.4个百分点 [6] - 安徽省民企进出口增长16.7%(占比51.7%),外资增长18.1% [6] - 江苏省民企进出口占比44.5%(增长3%),外资占比46.9%(增长5.4%) [6]
西安前七个月进出口总值逾两千亿元 对东盟进出口同比增29%
中国新闻网· 2025-08-19 09:27
进出口总体表现 - 2025年前7个月西安市进出口总值2721.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4% [1] - 对东盟进出口总值443.5亿元人民币 增长29% 占全市进出口总值16.3% [1] - 全市新增外贸市场主体588家 [1] 企业类型进出口结构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662.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7.8% [1] - 民营企业进出口907.1亿元人民币 增长3.5% [1] - 国有企业进出口143.6亿元人民币 增长74.7% [1] 重点出口商品表现 - 机电产品出口总值1676.2亿元人民币 占全市出口总值88.5% [2] - 汽车(包括底盘)出口343.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0.2% [2] 政策支持与贸易便利化 - 海关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9744份 同比增长12% [1] - 通过原产地证书帮助企业享受外方关税减免约2.5亿元人民币 [1] - 推动RCEP等自贸协定高质量实施以降低贸易成本 [1]
前7个月河南外贸进出口增长22.3% 创历史同期新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9 08:01
外贸总体表现 - 前7个月河南省外贸进出口4833.8亿元,同比增长22.3%,高于全国增速18.8个百分点,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出口3243.1亿元,增长32.8%,进口1590.7亿元,增长5.4% [1] 外贸主体结构 - 民营企业进出口3560.6亿元,增长17.7%,占全省外贸总值73.7% [1]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963.6亿元,增速达64.4% [1]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1.22万家,同比增加1200家,其中进出口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636家,贡献全省外贸88.1% [1] 出口市场分布 - 对欧盟进出口657.6亿元,增长28.7%,对东盟648亿元,增长8.4%,对韩国318.6亿元,增长16.6%,对日本316.5亿元,增长133.4% [2] - 对拉美、中东、非洲分别进出口547.7亿、316亿、202.6亿元,增速分别为15.6%、26%、24.2% [2]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364.4亿元,增长16.1%,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1445.4亿元,增长26% [2] 出口产品结构 - 高技术产品出口1144亿元,增长33.4%,贡献整体出口增长35.8%,其中计算机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生物医药、高端机床分别增长37.5%、19.4%、16.7%、55.1% [2] - 绿色低碳产品(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出口160.9亿元,增速达158.1% [2] - 农产品出口98.4亿元,增长28.9%,白银出口77.8亿元,增长20.7% [2] 进口产品特征 - 机电产品进口877.1亿元,增长10.2%,其中集成电路342.4亿元,增长8.8%,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46.9亿元,增长642.5% [3] - 农产品进口95.3亿元,增长28.4%,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57.6亿元,增长81% [3]
2025年美国牵头,6国被提议加征200%关税,中国底气何在?
搜狐财经· 2025-08-18 20:08
美国关税提议背景 - 美国在七国集团峰会上提议对中国加征200%次级关税 但未获其他六国响应[1] - 该举措表面针对中国 实则旨在削弱俄罗斯能源经济并破坏中俄能源合作[3] -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迫使中国放弃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 从而打击俄罗斯军事和民生投入能力[3] 美国战略意图 - 通过关税孤立俄罗斯 促使其他国家重新审视与俄贸易关系[3] - 利用关税削弱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 中国对美出口机电和电子设备产品规模达千亿美元级别[5] - 美国希望将资源转移至印太地区 并通过美俄能源合作提升其国际能源市场话语权[7] 中国应对基础 - 中国拥有14亿人口规模的国内市场 可消化出口受阻导致的过剩产能[9] - 中国具备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体系和完备工业体系 在关键技术领域持续突破[9] - 中国通过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持续扩大国际经贸合作朋友圈 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释放[11] 政治动因 - 特朗普政府需兑现结束俄乌冲突的竞选承诺 以巩固党内支持和中期选举优势[5][7] - 共和党内部支持度因未解决俄乌问题及系列争议事件出现下降[5]
前7月长三角外贸创新高,这些增长尤为迅猛
第一财经· 2025-08-15 19:22
长三角外贸规模创新高 - 前7个月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值达9.59万亿元,同比增长5.4%,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7.3%,比重提升0.7个百分点 [3] - 机电产品为出口主力,出口额3.64万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电动汽车、高端装备、集成电路出口分别增长43.9%、10.2%、20.1% [5] 各省市机电出口表现 - 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1.52万亿元,增长10.7%,占全省出口69%,电工器材、船舶出口分别增长21.3%、32.1% [6] - 安徽省机电产品出口2601.5亿元,增长16.2%,占全省出口71.3%,汽车(含底盘)出口量全国第1,增长18.9% [6] - 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7%,占全省出口46.8%,宁波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4.3%,工业机器人出口激增204.5% [6][7] - 上海市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25.2%,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出口增长42%,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3.9倍 [7] 民营企业主导外贸增长 - 长三角民企进出口5.35万亿元,增长9.5%,占比55.8%,提升2.1个百分点 [9] - 宁波民企进出口占比达77.5%,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5.4个百分点 [9] - 安徽省民企进出口增长16.7%,占比51.7%;江苏省民企进出口增长3%,占比44.5% [9] 新兴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 长三角对东盟进出口增长17.5%,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增长10.3%,对非洲国家增长15.2% [10] - 浙江省对东盟、中东、拉美、非洲出口分别增长16.1%、12.5%、12.7%、12.3% [10] - 安徽省对东盟进出口增长35.7%,占全省外贸13.5%;江苏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近5成,增长10.2% [11] - 上海市对非美市场出口增长16.1%,增量1170.2亿元,有效对冲对美出口下降 [11]
下半年支撑出口增长动能何在?国家统计局解答
搜狐财经· 2025-08-15 12:12
外贸表现 - 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 7%,比上月加快1 5个百分点 [1] - 7月份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长8%,增速比上月加快0 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 [1] - 7月份货物进口额同比增长4 8%,比上月加快2 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 [3] 出口增长有利条件 - 外贸多元化成效显现:1-7月份对东盟、欧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分别增长14 8%、8 2%和11 7% [4] - 出口商品竞争力增强:1-7月份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 3%,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1 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7 2% [4] - 外贸企业活力较强:1-7月份民营企业出口同比增长8 7%,快于全部货物出口增速 [4] 行业展望 - 产业体系完整优势明显,外贸企业积极应变,稳外贸政策持续显效,将继续支撑外贸稳健发展 [5]
兆威机电: 关于2024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12:09
股权激励计划进展 - 2024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除限售期条件已成就 董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 [1][4] - 本次可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62.785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0.2614% [1][9] - 符合解除限售条件的激励对象共计119人 其中1名激励对象因离职不符合条件 其7000股限制性股票已回购注销 [6][9] 激励计划实施流程 - 激励计划于2024年8月28日正式授予 分两次解除限售 第一个限售期于2025年8月27日届满 [5] - 公司已完成授予登记、内部公示、股东大会审批等必要程序 [2][3] - 法律意见书和独立财务顾问报告确认程序符合《公司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 [4][12] 业绩考核达成情况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达到15.25亿元 满足第一个解除限售期业绩考核目标 [6] - 119名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考核结果均在B(达标)及以上等级 满足解除限售条件 [7][8] - 考核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值(A) 根据完成情况核算公司层面解除限售比例(X) [6] 高管解除限售详情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共5人可解除限售 包括总经理叶曙兵、副总经理李平等 [9] - 高管团队合计可解除限售11.82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0492% [9] - 其他114名激励对象可解除限售62.785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2614% [9]
为企业提供“碳陪跑”支持
经济日报· 2025-08-14 06:05
全球绿色经贸规则发展 - 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零碳目标 加速形成新型绿色经贸规则体系[1] - 欧盟已建立完整可持续法规体系 涵盖行业战略指引 供应链全生命周期法令和净零工业技术部署[1] - 中国作为欧盟第二大贸易国面临重大挑战[1] 中国外贸企业绿色转型 - 外贸企业践行双碳目标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1] - 加速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和生产方式成为行业共识[1] - 长三角地区率先探索区域绿色转型 通过可持续发展提升制造业绿色竞争力[1] 企业碳管理实践挑战 - 企业需提供具体产品碳足迹核算数据 例如要求9月底前完成近20款产品核算报送[2] - 碳关税政策下企业面临显性税费成本和供应链韧性考验[2] - 客户将碳排放表现纳入供应商筛选标准[2] 数据核算技术难点 - 数据不稳定性 标准差异性和计算不可追溯性导致供应商难提供真实碳排放数据[2] - 企业缺乏自主碳核算能力 需逐项拆分识别产品BOM表进行计算[3] 政府机构支持措施 - 多机构组建绿色低碳工作组 开展碳里程陪跑服务试点[2] - 提供三位一体服务:碳足迹核算 CBAM填报和法规咨询[3] - 帮助企业创建自主填报模板 建立碳数据管理能力[3] 欧盟监管机制特点 - 欧盟海关系统比对碳数据 进出口数据和第三方核查报告以确认真实性[3] - 碳账册概念实现碳数据核查制度化和标准化[3] - 建立透明可追溯的绿色通关数据体系[3] 行业转型发展路径 - 试点体现政府 专业机构和律所多方协同的创新实践[4] - 通过集中培训帮助企业掌握商品归类技巧[4] - 碳陪跑服务模式可复制 推动绿色竞争力成为外贸发展新引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