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疗

搜索文档
华厦眼科(301267) - 301267华厦眼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09:36
经营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0.27 亿元,同比增长 0.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29 亿元,同比下降 35.63%;总资产 79.24 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57.94 亿元 [2]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93 亿元,同比增长 11.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0 亿元,同比下滑 4.00% [3] - 2024 年白内障业务营收 8.73 亿元,同比下滑 11.56%;眼后段业务营收 5.36 亿元,同比增长 0.19%;屈光业务营收 12.96 亿元,同比增长 7.44%;眼视光综合业务营收 10.69 亿元,同比增长 5.15% [3] 问答交流 医保影响与应对 - 2024 年 5 月起医保付费方式转变,公司眼病和白内障收入趋于平稳,将关注医保数据,提升机构等级,发挥专家优势,做好病种测算,开拓非医保项目 [3] 业务增速 - 2025 年第一季度屈光、眼视光综合、眼后段业务同比增长,白内障业务营收同比仍有小幅下滑,集采政策落地后有望企稳回升 [4][5] 眼视光业务发展 - 2024 年启动“365 近视防控模式”提供业务增量,2025 年将加快视光中心和区域眼科中心建设,通过 AI 赋能等措施提升门诊量,发力成人配镜业务 [5] 医保指南影响 - 《眼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有利于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助力眼视光学科发展、利好疑难眼病诊疗技术优势 [5] 屈光新术式 - 全飞秒 4.0 客单价提升,首批装机医院占全飞比超 50%;蔡司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 VISUMAX 800 预计 5 月装机;已开展多例国产龙晶 PR 晶体手术 [6] 成都爱迪赋能 - 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信息化管理、品牌管理、供应链等方面为成都爱迪深度赋能 [7] 细分业务市场空间 - 老龄化推动老年性眼病诊疗需求增长,如 60 岁以上老年人白内障发病率达 80%,预计 2050 年患者增至 2.41 亿;老花眼 52 岁后发病率接近 100% [8] - 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 2022 年为 51.9%,近视防控政策推动屈光不正相关医疗服务市场发展 [9] - 我国干眼症患者超 2 亿,糖尿病患者接近 1.5 亿,眼表、眼底病诊疗需求增长 [9] 并购及自建规划 - “1236”战略明确管理 200 家医院布局规划,将在 24 个重点投资省份通过自建或并购扩张,执行节奏会综合调整 [10] 海外扩张计划 - 开启海外布局,近期重点考虑欧洲、亚洲并购标的,包括眼科医疗服务机构、上游设备和耗材生产商,正在招聘海外投资并购总监 [11]
普瑞眼科(301239):25Q1业绩亮眼,盈利能力改善显著
国金证券· 2025-04-29 09:2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屈光术式迭代有望驱动增长,强刚需项目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改善显著,成本控制成效初显,扩张步伐稳健,新院逐步产生贡献,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1.61/2.02亿元,同比NA/+24%/+26% [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简评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26.78亿元(同比 - 1.46%),归母净利润 - 1.0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 0.85亿元;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2亿元(同比 + 9.82%),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 + 61.18%),扣非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 + 48.37%) [2] 经营分析 - 屈光项目2024年收入12.27亿元(同比下降5.31%),毛利率47.02%(同比下降4.56pct),公司持续引进新技术有望巩固竞争优势;白内障项目收入5.76亿元(同比下降3.04%),受人工晶体国采及支付改革影响呈“量增价减”态势,24年毛利率38.93%(同比下降4.44pct),公司通过引进专家等应对集采影响;视光项目收入3.86亿元,同比下降2.60%;综合眼病项目收入4.70亿元,同比增长12.81%,因业务有较强医疗刚需属性 [3] - 2025Q1公司毛利率约为39.34%,相对稳健;管理费用率为12.44%(同比下降2.61pct),销售费用率为16.52%,同比基本持平;成本管控措施显效,新院对利润拖累或减轻,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3] 扩张步伐 - 公司坚持“全国连锁化 + 同城一体化”战略,聚焦中心城市并同城加密布局,新院成熟后有望为增长提供动力并改善盈利能力 [4]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30/1.61/2.02亿元,同比NA/+24%/+26%;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87/1.07/1.35元,对应PE分别为47/38/30倍;给予“增持”评级 [5] 公司基本情况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27.18亿、26.78亿、30.22亿、33.66亿、36.8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7.50%、 - 1.46%、12.85%、11.38%、9.3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8亿、 - 1.02亿、1.30亿、1.61亿、2.0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202.56%、 - 、N/A、23.64%、25.56%等 [9] 附录: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 涵盖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预测数据,如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毛利、各项费用、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在2022 - 2027E的情况及相关比率分析 [10]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 - 不同时间内“买入”“增持”等评级数量及评分情况,如一周内“买入”“增持”均为0,评分为0.00;一月内“买入”1个,“增持”1个,评分为1.50等 [12]
普瑞眼科:2025一季报净利润0.27亿 同比增长58.82%
同花顺财报· 2025-04-28 23:51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 1871.87万股,累计占流通股比: 26.44%,较上期变化: -321.16万股。 | 名称 | 持有数量(万股) | 占总股本 | 增减情况 | | --- | --- | --- | --- | | | | 比例(%) | (万股) | | 国寿成达(上海)健康产业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 360.38 | 5.09 | 不变 | | 深圳永谦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永谦洲水2号私募证券投 资基金 | 291.61 | 4.12 | 不变 | | 融通健康产业灵活配置混合A/B | 190.01 | 2.68 | 新进 | | 深圳市领信基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 | | | | | 领誉基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167.70 | 2.37 | 不变 | | 王飞雪 | 153.28 | 2.17 | 不变 | | 百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保险产品 | 150.00 | 2.12 | 不变 | | 马鞍山幸福基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马鞍山基石智能制造产业 | | | | | 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146.98 | 2.08 ...
何氏眼科利用AI数智化手术新变革构建区域屈光精准诊疗网络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09:45
公司动态 - 何氏眼科在第二届EVO ICL高峰论坛上宣布正式开启"EVO ICL眼内镜专科门诊",标志着屈光服务精细化管理升级 [1] - 公司与STAAR Surgical合作,在沈阳、大连成立"EVO ICL项目示范中心",鞍山成立"EVO ICL临床合作中心",构建辽宁地区"EVO ICL精准诊疗网络" [1] - 公司开展屈光服务近30年,拥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并持续升级手术术式,包括AI智+个性化飞秒手术、微创全飞秒精准4.0-VISULYZE等 [2] 行业趋势 - 中国作为全球近视人口最多的国家,屈光手术需求巨大,市场规模预计从2015年59亿元增长至2025年725亿元,复合增速达28.51% [1] - ICL晶体植入术凭借可逆性、矫正范围广、敏锐夜视等优势,成为近视矫正领域的重大突破,个性化和定制化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2] 技术创新 - AI智+个性化飞秒手术通过AI技术精准获取角膜像差数据,构建可视化个性模型,结合阿玛仕1050RS准分子激光机实现个性化需求 [2] - 公司基于Foresight系统直观展示不同像差优化方案及光区设计效果,开启AI数智化手术新变革 [2]
窥一眼 知全身 解析“伏羲慧眼”如何破译眼底密码
河南日报· 2025-04-28 07:32
技术突破 - "伏羲慧眼"是国内首个临床眼科大模型,仅需一张眼底照片即可诊断眼部疾病并预测全身健康指标如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3][6] - 模型敏感性和特异性远超传统技术,具备筛查、诊断眼科疾病及预测疾病发展趋势的功能[6] - 通过440万张来自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模态图像构建"数字眼底宇宙",数据覆盖66万个体[7] - 诊断与血液生化指标一致性达75%,目标提升至90%[11] - 2.0版本研发已启动,将扩展至高血压、脑卒中等慢病预警领域[10] 功能升级 - 新增诊断结果解释功能,提升模型可解释性和信服度[7] - 实现从单一眼科诊断到全身健康预警的突破,可预测38项血液生化指标[9] - 能识别微血管痉挛、视神经杯盘比变化等人类肉眼难以察觉的早期病变[14] - 计划通过智能手机镜头完成初步筛查,开发患者端智能体应用[15][17] 应用场景 - 首批将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三甲医院开展临床应用[13] - 未来将下沉至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辅助中低年资医生[14] - 目标成为终身"健康守夜人",构建个体化健康图谱[17] - 系统可将顶尖眼科诊断能力下沉,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15] 研发背景 - 由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王宁利团队主导开发[6] - 名称融合河南地域特色与眼科专业领域,象征科技赋予的洞察力[7] - 整合30余家顶尖机构资源,左眼为临床数据库,右眼为深度学习模型[15] - 半年内新增学习百万张图像数据,进化速度超预期[7][16]
扣非首现负增长,“利润奶牛”屈光业务纠纷不断,爱尔眼科增长逻辑消失?
北京商报· 2025-04-27 19:31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9.83亿元,同比增长3.02%,增速远低于2023年的26.4% [1][2] - 扣非净利润30.99亿元,同比下降11.82%,为2009年上市以来首次负增长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8.82亿元,同比下降16.86%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89%,较2023年下降0.99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15.97%和16.71%,呈现复苏迹象 [5] 业务板块分析 - 屈光项目2024年营收增速仅2.31%,毛利率55.11%较2023年下降2.28个百分点,该业务长期占营收超30% [3] - 视光项目营收增速骤降至6.42%(2023年约30%),毛利率下降2.56个百分点 [3] - 白内障项目毛利率下降3.25个百分点 [3] 财务结构 - 2024年末商誉84.48亿元,占净资产207.15亿元的40.78%,较2023年末增长29.31% [5] - 收购子公司产生的商誉初始金额达101.69亿元,占资产总额30.58% [5] 行业竞争与风险 - 屈光手术作为消费医疗属性产品,面临消费者支出谨慎导致的增速放缓 [4] - 民营眼科机构并购扩张导致区域竞争加剧,单店收入下降 [4] - 公司及子公司涉及353条裁判文书(医疗纠纷为主)和107条行政处罚(广告违规等) [4] 市场表现 - 公司市值从高峰近4000亿元跌至不足1300亿元,蒸发约2700亿元 [2]
光正眼科:2025一季报净利润0.01亿 同比增长105.26%
同花顺财报· 2025-04-27 16:07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展示公司2025年一季报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及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1][2][3]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5年一季报基本每股收益0.0000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 - 0.0400元增100%,2023年一季报为 - 0.0200元 [1] - 2025年一季报每股净资产0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0.52元降100%,2023年一季报为0.52元 [1] - 2025年一季报每股公积金0.14元,与2024年一季报持平,2023年一季报为0.18元 [1] - 2025年一季报每股未分配利润 - 0.91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 - 0.61元降49.18%,2023年一季报为 - 0.61元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2.08亿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2亿元增4%,2023年一季报为2.16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0.01亿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 - 0.19亿元增105.26%,2023年一季报为 - 0.08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净资产收益率0.50%,较2024年一季报的 - 6.84%增107.31%,2023年一季报为 - 2.96%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15177.04万股,累计占流通股比29.87%,较上期变化9.92万股 [1] - 光正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2916.87万股,占总股本比例25.41%,持股不变 [2] - KING JOIN GROUP LIMITED持有508.52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00%,持股不变 [2] - 乌鲁木齐绿保能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持有313.89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62%,持股不变 [2] - 宋益群持有232.33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46%,持股不变 [2] - 林炎德持有227.33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45%,为新进股东 [2] - 郝才明持有222.8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44%,为新进股东 [2] - 郝呈祥持有222.67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44%,为新进股东 [2] - 贾君华持有212.0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42%,较上期减56.00万股 [2] - 刘静芳持有160.7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32%,持股不变 [2] - 李明持有159.8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31%,持股不变 [2] - 寻艳红、邱琬书、罗文华退出前十大股东,退出前分别持股300.00万股、155.22万股、151.66万股,占总股本比例分别为0.59%、0.31%、0.30%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公司本次不分配不转赠 [3]
爱尔眼科2024年营收净利增速放缓,63岁副总唐仕波薪酬189万元高于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04-27 10:3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09.83亿元,同比增长3.02%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35.56亿元,同比增长5.87% [1]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为近五年最低,2020-2023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9.24%、25.93%、7.39%、26.43%,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5.01%、34.78%、8.65%、33.07% [1] 高管薪酬 - 2024年公司董监高实际报酬总额为1251.51万元 [4] - 副总经理唐仕波薪酬最高,为189.19万元 [4] - 董事长陈邦和总经理李力薪酬均为114.9万元 [4] - 其他高管薪酬:韩忠87.53万元、吴士君101.93万元、刘多元78.13万元、李爱明74.8万元、杨智宽122.57万元、王丽华72.49万元、冯珺69.18万元、张艳80.78万元、张咏梅86.11万元 [5] 高管背景 - 唐仕波为教育部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德国洪堡基金获得者 [5] - 唐仕波1992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德国Regensburg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6] - 唐仕波1999-2012年任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眼科医院副院长 [6] - 唐仕波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会长等多项社会职务 [6]
爱尔眼科(300015):2025Q1业绩超预期 数智化转型+高端术式升级驱动全年增长动能强劲
新浪财经· 2025-04-27 08:4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09.83亿元(YoY+3.02%),归母净利润35.56亿元(YoY+5.87%),扣非归母净利润30.99亿元(YoY-11.82%)[1]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60.26亿元(YoY+15.97%),归母净利润10.50亿元(YoY+16.71%),扣非归母净利润10.60亿元(YoY+25.78%)[1] - 2024年毛利率48.12%(YoY-2.67pct),净利率17.81%(YoY-0.14pct)[2] - 2025Q1毛利率48.02%(YoY-0.27pct),净利率19.36%(YoY+0.65pct)[3] 业务分析 - 屈光业务2024年营收76.03亿元(YoY+2.31%),增速放缓但新术式推出对冲价格压力[2] - 视光业务2024年营收52.79亿元(YoY+6.42%),受益于青少年近视防控政策推动[2] - 白内障手术2024年营收34.89亿元(YoY+4.87%),需关注集采扩面风险[2] - 眼后段手术2024年营收14.99亿元(YoY+8.22%)[2] - 2025Q1屈光手术量价齐升,视光业务受开学季催化需求释放[3] 费用结构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25%/14.25%/1.53%/1.02%,同比+0.6/+1.14/-0.11/+0.66pct[2] - 20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9.03%/12.63%/1.31%/0.70%,同比-0.32/-0.82/-0.13/-0.50pct[3] 技术创新与全球化 - 公司推出眼科垂直大模型AierGPT和数字人"爱科(Eyecho)"[4]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全球网络扩展至163家眼科中心[4] - 2024年港澳台及海外地区营收26.25亿元(YoY+13.53%)[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36.23、268.36、305.6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58%、13.60%、13.91%[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45、48.46、56.5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55%、16.92%、16.78%[4]
浅谈牧原股份、恒瑞医药、爱尔眼科2025年一季度业绩
雪球· 2025-04-26 11:38
牧原股份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60.61亿元,同比增长37.26%,净利润46.19亿元,同比增长287.87%,归母净利润44.9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3.79亿元 [2] - 成本优势显著,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从去年初的15.8元/公斤下降到2025年3月的12.5元/公斤,行业领先 [3] - 产业链一体化模式覆盖饲料加工、种猪选育、商品猪饲养、屠宰肉食等环节,有效控制质量和成本 [3] - 技术创新包括基因组选育技术和智能环控系统,提升生产效率 [3] - 短期弹性最大,受益于猪周期上行和成本优势 [10][17] 恒瑞医药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20.14%,归母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长36.90%,扣非净利润18.63亿元,同比增长29.35% [5] - 研发投入强度大,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15.33亿元,同比增长25.66%,占营收21.3% [6] - 创新药管线丰富,国内获批19款新分子实体药物,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在临床开发,400项临床试验进行中 [6] - 国际化战略加速,新增默沙东和德国默克两笔海外授权合作,潜在交易总额超39亿美元 [6] - 长期壁垒高,创新药研发和国际化BD打开增长空间 [13][16] 爱尔眼科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0.26亿元,同比增长15.97%,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6.71%,扣非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25.78% [7] - 品牌与规模优势显著,医疗网络遍及中国、欧洲、东南亚等地 [8] - 分级连锁模式成熟,通过中心医院、区域医院、社区医院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9] - 专业技术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注重患者就医体验 [9] - 需求稳健但商誉风险压制估值,需观察自建医院盈利拐点 [12][18] 投资价值对比 - 短期弹性排序:牧原股份 > 恒瑞医药 > 爱尔眼科 [10][11][12] - 长期壁垒排序:恒瑞医药 > 牧原股份 > 爱尔眼科 [13][14][15] - "王者归来"潜力排序:恒瑞医药 > 牧原股份 > 爱尔眼科 [1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