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电力钟声系列4:储能中长期需求怎么看?
五矿证券· 2025-07-11 11: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气设备行业评级为看好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对储能预期可更乐观,产业指数级增长刚起步,2024年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同比大增,2025年1 - 6月累计并网/招标同比增长显著 [1][13] - 储能需求愈发迫切且经济性已迈过拐点,光伏消纳问题凸显及部分省份独立储能项目初步具备经济性是依据 [1] - 全球储能仍有8.6倍成长空间,预计全球光伏/风电年新增装机峰值在2030 - 2035年,对应全球新型储能年新增装机峰值可观 [2] - 产业周期位置比短期增速重要,中国储能渗透率低,产业处于“1 - 10”阶段,未来新型储能将成系统灵活调节资源主体 [2] - 挑选储能行业“好公司”应关注技术引领、全球拿单和全球产能扩张能力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前言:增长才刚刚开始,短期数据持续验证 - 重申电力钟声系列2观点,认为储能经济性拐点将到,产业规模有望复刻光伏增长历程 [12] - 2024年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同比大增,虽部分市场观点认为2025年增速或下滑,但实际2025年1 - 6月累计并网/招标同比增长,产业指数级增长刚开始 [13] - 除短期数据验证,对储能乐观预期更多源于对中长期需求峰值及产业生命周期位置的判断,天花板对成长行业估值重要 [15][16] 1 储能需求产生的前提条件 - 储能需求产生有两大前提,一是光伏消纳出现问题,二是储能度电成本可负担 [17] - 光伏消纳问题方面,储能要解决光伏日内消纳,中国部分省份光伏渗透率高,且当前光伏消纳问题或比表面数据严重,现货市场电价更能反映情况,凸显储能需求迫切 [18][19][22] - 储能度电成本方面,目前4H独立储能电站度电成本在一定区间,部分省份独立储能项目初步具备经济性,未来市场将主导储能建设 [26] 2 储能中长期需求测算 - 推导逻辑为能源转型→双碳目标→风光中长期需求→储能中长期需求 [27] - 能源转型是应对气候危机,推动降低碳排放 [28] - 双碳目标方面,各国通过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推动能源转型,中国目标不断升级,预计宣布2035年目标 [29] - 风光中长期需求上,中国和全球在“双碳”目标下对风光发电量占比有要求,预计全球光伏/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峰值在2030 - 2035年 [31][32] - 储能中长期需求方面,预计全球电池储能新增装机功率峰值在2030 - 2035年,年新增装机容量有望超1.5TWh,距离2024年数据有8.6倍成长空间 [2][35][36] 3 产业周期位置比短期增速重要 - 产业规模化发展初期,短期需求预测准确性低,光伏产业成长路径可佐证,储能短期预测易陷线性外推陷阱 [40] - 产业所处生命周期位置更重要,提出“储能渗透率”概念,2024年中国储能渗透率仅4.9%,产业处于成长初期 [2][43] 4 投资建议 - 挑选储能行业“好公司”应关注技术引领能力,即关注在“电化学、电力电子、电网支撑”三大技术能力领先的企业 [2] - 关注全球拿单能力,建议关注有海外品牌影响力的企业,海外市场对综合能力要求高 [2] - 关注全球产能扩张能力,建议关注能持续全球产能布局的企业,以对冲地缘风险和增强供应链韧性 [2]
2025H1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TOP10
鑫椤储能· 2025-07-11 10:40
公司背景 - 鑫椤资讯成立于2010年 主要服务于炭素 锂电 电炉钢3大行业 是中国专业产业研究和顾问公司 [3] - 鑫椤资讯以研究为中心 提供数据库 产业前瞻预测 战略咨询和媒体宣传等服务 [3] 内容来源声明 - 文章来源于鑫椤锂电 转载内容以信息传播为目的 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2] - 转载内容版权归原出处所有 未注明出处的来源于网络搜集 [2]
海博思创AI赋能储能秘籍,招招有效!
海博思创· 2025-07-11 10:21
由于提供的文档内容仅为"T"和"l",没有实质性内容,无法进行关键要点总结
破晓新启——电新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
2025-07-11 09: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新行业、电信行业、光伏行业、风电领域、储能行业、电气设备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机器人和 AI 行业、ARDC 产业 - **公司**:宁德时代、大金、新强联、天顺、海力、海丰、三花、科达利、富宁、新阳、石头高科、周恒、科华、科士达、盛宏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电新行业 2025 年度中期投资策略** - **锂电池**:国内乘用车市场预计增速 40%,欧洲动力市场增速约 20%,储能市场海外持续爆发,总体需求增速近 30%,整体增长格局良好,宁德时代表现突出[1][4] - **风电**:国内海上风电项目开工量达 10GW 左右,储备项目超 30GW,海外市场每年稳定在 4 - 5GW 左右,预计 2026 年达 10GW 级别,国内外市场需求持续增加[1][4][5] - **储能**:2025 年下半年预期良好,新技术进展和政策支持有望解决供需过剩问题,1 - 5 月电表数据显示 32GWh,上半年总量或达四五十 GWh,招标增速翻倍,项目建设经济性信心较高[1][4][8][9][10] - **电气设备**:2025 年上半年表现平稳,特斯拉交单节奏走弱影响预期,下半年加速推进剩余直流和交流招标,数字化增量较大,AI 政策配套及建议交易需求推动增长[1][11] 2. **电信行业 2025 年中期策略** - 主题延续、底部反转和寻找新方向,下半年关注锂电、风电储能和电力设备等领域量增长,风电和储能领域预计有显著增长空间,新技术突破和政策变化推动光伏和锂电材料领域发展,机器人和 AI 带来重要投资机会[2] 3. **电信行业各子板块发展情况** - **光伏**:基本面和筹码结构显示见底迹象,连续亏损七个季度,新技术如 BC 电池和铜浆投资机会突出,政策支持集中在硅料环节[3][14][16] - **AI 与机器人**:对电信赋能显著,新能源汽车相关标的业务表现突出,新能源车标志及消费类标志仍值得跟踪[3] 4. **风电领域具体发展数据** - **锂电池**:国内乘用车市场预计增速 40%,欧洲动力市场增速约 20%,储能市场海外持续爆发,总体需求增速接近 30%[4] - **风电**:国内海上风电开工量 10GW 左右,储备项目超 30GW,海外市场每年 4 - 5GW 左右,2026 年或达 10GW 级别[4][5] - **储能**:2025 年下半年预期最大赛道之一,新技术和政策有望解决供需过剩问题[4] 5. **业绩兑现公司情况** - 大金、新强联等业绩兑现公司受关注,天顺、海力困境反转或底部反转预期交易表现良好,陆风盈利改善逻辑值得期待,海丰业绩强劲,推荐权重较高[1][7] 6. **储能行业预期差和市场变化** - 预期差来自国内大型企业和海外工商企业,2025 年规模大概率增长,1 - 5 月电表数据 32GWh,上半年总量或达四五十 GWh,下半年更好,招标增速翻倍或两倍,项目建设经济性信心较高[8][9][10] - 具有显著周期性,并网季节性明显,下半年大概率表现更好,国内需求韧性强,项目 IR 来源包括分时价差、容量电价和调风调频等辅助措施,河北、内蒙和浙江推出容量电价,预计下半年或 2026 年有较好兑现[10] 7. **电气设备行业表现** - 2025 年上半年整体表现平稳,特斯拉交单节奏走弱影响市场预期,下半年加速推进剩余直流和交流招标,对行情有催化作用,数字化增量大,AI 政策配套及建议交易需求推动增长[1][11] 8. **锂电池、光伏及储能领域进展** - 锂电池产能利用率低但资金层面良好,关注龙头公司涨幅;光伏供需压力大需换思路;储能天花板空间高备受关注,关注景气延续思路及边际基本面变化环节[12] 9. **市场季节性变化对股价影响** - 旺季市场有边际变化,股价较难把握,EPS 有所修复但预期不高,新技术催化如固态电池技术值得重视,年终项目阶段性审核促使大量项目落地,2026 年将持续推进[13] 10. **光伏行业未来发展看法** - 分为景气延续、底部反转和成长新方向,锂电池、储能、风电、电力设备属景气延续,ARDC 及机器人板块拉动成长新方向,新赛道及细分标的需进一步探讨[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光伏行业解决困境方法包括政策支持和新技术突破,通过工业环节补充债务方式关注小企业,通过价格拉升实现市场化出清[14][15] - ARDC 产业 2025 年第一轮由海外及国内 Kappa 网上提带动,美股映射、新场景应用以及大厂财报预期恢复可能带来进一步推动,周恒、科华、科士达、盛宏等公司表现值得关注[18]
阳光电源20250710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光储行业、储能系统集成行业 - 公司:阳光电源、宁德时代、比亚迪、海辰科技、阿特斯、南瑞集团、华为、SMA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阳光电源投资价值高**:阳光电源在光储板块表现突出,是行业周期中最坚挺的公司,投资逻辑改善,资金面和基本面向上,2025 年半年度及全年业绩预期良好,预计 2025 - 2027 年分别盈利 144 亿、172 亿和 207 亿元,同比增速 30%、20%和 20%,当前对应 2025 年市盈率约 19 倍,维持重点推荐评级[2][3][18][19] -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原因**:今年以来阳光电源估值约 10 倍 PE 处于历史低位,并非业绩不佳,而是市场对美国储能政策、关税及全球储能系统集成格局存在担忧,2024 年中东开标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低价报价引发对海外盈利怀疑[2][4] -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可控**:2025 年 4 - 5 月美国关税增加致市场真空期公司暂停发货,后关税降至 40%左右,新增成本 30%,与客户重新谈判后大部分新增成本由客户承担,公司对美 8GWh 出货目标基本完成,美国市场风险可忽略[5][6] - **美国大而美法案影响缓和**:大而美法案最终版本补贴逐步退坡,23 - 33 年保持 30%补贴,34 年开始退坡,中国企业产品被禁外国实体名单要求根据成本占比逐年提高,中国企业仍有机会向美国销售产品[7] - **国内政策利好**:国内 136 号文提升储能质量要求,反内卷政策有望改善国内竞争格局,使国内储能从政策推动转向市场推动,企业利润回归正常水平,阳光电源前景看好[2][8][17] - **储能系统集成行业现状**:储能系统集成非简单组装业务,系统集成环节故障占比超 60%,集成商需具备系统设计、交流侧集成和现场交付调试等软实力[10] - **国内企业海外市场表现**:国内多数储能公司海外签直流柜或电芯订单,具备交流侧交付能力的企业稀缺,除阳光电源外仅华为有较强竞争力,源于过去重电芯轻 PCS 技术[11] - **构网型储能重要性凸显**:构网型储能依赖 PCS 技术,阳光电源等具备 PCS 优势的企业引领技术和规范制定,新能源渗透率提升使构网型储能重要性增加,对交流侧交付能力公司需求将上升[13] - **企业盈利差异原因**:企业盈利差异源于交流侧交付能力,具备交流侧交付能力的企业可通过溢价获更高利润,阳光电源盈利远好于其他国内公司,还布局上游生态体系增强竞争力[14] - **电芯兼容性优势影响**:阳光电源电芯兼容性出色,确保行业定价权和交付效率,降低未来成本[15] - **二季度业绩预期**:一季度储能业务发货量 12 吉瓦时,收入约 100 亿元,预计二季度业绩同比大幅增长、环比小幅增长[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开工项目定义宽松,阳光电源等企业可接收更多未来并网新订单,2025 年底前开工可锁定 ITC 补贴,不受外国实体政策影响,实际政策更利于企业[9]
IPO前夕遭“追杀”!宁德时代再诉旧部吴祖钰:无关技术,只有恩仇?| 能见派
新浪财经· 2025-07-11 09:04
诉讼背景与案件细节 - 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纠纷"起诉海辰储能及董事长吴祖钰,案件由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定于2025年8月12日开庭 [2][5] - 被告方包括海辰储能、吴祖钰及5家关联企业(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珠海海辰新能源等) [6] - 2023年吴祖钰曾因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向宁德时代支付100万元违约金,此次诉讼被业内视为第三代电芯知识产权争夺的延续 [7][8] 核心争议与技术路线差异 - 诉讼焦点被解读为第三代电芯技术路线定义权之争,宁德时代(587Ah电芯能量密度434Wh/L)采用"高成本高性能"路线,海辰储能(415Wh/L)选择"低成本长寿命"策略 [11][12] - 双方产品参数差异:尺寸(宁德时代73.05x274.6x218.1mm vs 海辰73.5x286.0x216.3mm)、循环次数(宁德时代8000次 vs 海辰10000次) [12] - 海辰储能否认技术重叠,指出能量密度偏差4.4%的说法缺乏行业标准依据,强调储能电池需综合评估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多维指标 [12][13] 行业竞争与市场影响 - 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预计从2024年314.7GWh增长至2030年1,451.3GWh,年复合增长率29% [14] - 海辰储能计划2024年下半年量产587Ah电芯,通过改造既有生产线降低成本,宁德时代已在济宁基地新建产能量产 [14] - 接近海辰储能人士称诉讼不影响IPO进程,败诉赔偿金不会对经营构成实质性影响,参考宁德时代既往类似诉讼多以和解或小额赔偿(如蜂巢能源500万元)收场 [15] 管理层关联与法律争议 - 海辰储能核心团队多名高管(吴祖钰、庞文杰、易梓琦)有宁德时代任职经历,吴祖钰在宁德时代期间曾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67项专利 [8] - 法律专家认为此次诉讼不构成重复起诉,因2023年案件属劳动争议,本次为侵权纠纷,且被告范围扩大 [9]
实探中国智慧能源大会 金时科技、中自科技等A股公司亮相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09:04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 - 大会聚焦风、光、储、氢等能源装备,展示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成果 [1] - 金时科技、中自科技、通威股份、海能达等A股公司参展 [1] 金时科技储能业务 - 公司展示混合储能架构与全场景方案,采用能量型锂离子电池加功率型超级电容系统的组合 [1] - 混合储能系统可用于源端、网端、用户端,提升经济效益并改善电网调频、电能质量 [1] - 超级电容与锂电池协同工作,超级电容负责瞬态高功率调频,锂电池保障长时能量输出 [1] - 2021年设立金时新能开展超级电容器业务,构建全产业链模式,相关产品已通过第三方检测 [2] - 公司以烟标业务起家,通过自有培育和股权收购转型储能,储能设备制造和储能安全解决方案为核心业务 [2] - 2024年储能设备收入2.58亿元,占比68.70%;储能安全解决方案收入1.14亿元,占比30.24% [2] - 截至5月下旬,储能系统业务在手订单约3.32亿元,意向订单约3.08亿元 [2] 中自科技储能业务 - 公司展示"源网荷储"综合能源管理系统,涵盖新能源并网、电力调频调峰、智能微电网等解决方案 [3] - 主营汽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近年拓展储能和储能+业务,2023年收入不到2000万元,2024年超8000万元 [3] - 储能与储能+系列产品通过EN、IEC、UN等测试,获得欧盟CE认证、CB认证及CNAS证书 [3] 中国储能行业发展 -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投运109.8GWh,累计装机184.2GWh,规模首超抽水蓄能 [3] - 海外去库渐近尾声,新兴市场需求爆发,终端储能系统价格震荡抬升,指数反弹迹象显现 [3] - 消纳、盈利及用电可靠性为储能装机核心驱动因素,独立储能、工商储等细分市场潜力被看好 [3]
IPO前夕遭“追杀”! 宁德时代再诉旧部吴祖钰:无关技术,只有恩仇? | 能见派
新浪科技· 2025-07-11 08:18
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案件分析 - 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纠纷"为由起诉海辰储能及董事长吴祖钰,案件已由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将于8月12日开庭审理 [1] - 被告方包括海辰储能、吴祖钰、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等6家机构和企业 [4] - 这是宁德时代第二次起诉吴祖钰,2023年吴祖钰曾因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向宁德时代支付100万元违约金 [5][6] 案件背景与争议焦点 - 行业普遍认为案件本质是第三代电芯知识产权之争,涉及587Ah电芯技术路线定义权 [8] - 宁德时代(587Ah电芯能量密度434Wh/L)与海辰储能(415Wh/L)的技术路线差异体现为"高成本高性能"vs"低成本长寿命" [8] - 海辰储能否认技术参数重叠说法,指出双方产品在尺寸(73.05x274.6x218.1mm vs 73.5x286.0x216.3mm)、循环次数(8000次vs10000次)等核心参数存在本质差异 [9] 双方历史渊源 - 吴祖钰2011-2019年先后在宁德新能源和宁德时代任职,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67项专利 [7] - 海辰储能高管团队中多人有宁德时代工作经历 [7] - 2023年案件显示,宁德时代指控吴祖钰挖角核心技术人才,两年内迅速抢占储能市场 [5] 对海辰储能IPO影响 - 接近海辰储能人士表示诉讼不会对IPO产生重大影响,即使败诉赔偿金也不会构成实质性经营影响 [1][12] - 公司计划将IPO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提升储能电池产能、拓展海外市场等 [11] - 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预计从2024年314.7GWh增至2030年1,451.3GWh,年复合增长率29% [11] 行业竞争态势 - 587电芯市场竞争激烈,宁德时代已在济宁基地量产,海辰储能计划2024年下半年量产 [10] - 储能电池行业需综合评估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成本等多维指标 [9] - 行业不存在"10%技术代差"的权威量化标准,技术差异需基于复杂体系综合判定 [10]
中金2025下半年展望 | 储能:出海新方向,市场新规重运营
中金点睛· 2025-07-11 07:31
全球储能市场展望 - 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出货量达390GWh,同比增长16%,其中中国/美国/欧洲/澳洲/日本/其他地区分别为133/90/63/7/3/83GWh,美国市场因关税问题从143.5GWh下调至90GWh [2][7] - 表前侧储能预计2025年出货超300GWh,同比+13%,欧洲新能源发展带动需求,美国短期抢装中期平价,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改善竞争格局 [2] - 表后侧储能预计2025年出货超70GWh,同比+28%,欧洲工商储经济性提升,澳大利亚新增30%补贴,中东地区光储替代柴发潜力大 [3] 区域市场分析 - 欧洲:欧盟《平价能源行动计划》推动新能源发展,2023年光伏装机62.5GW(同比+53%),电网阻塞导致12TWh可再生能源电力削减,配储需求迫切 [15][16][20] - 美国:2026年"301关税"上调至82.4%或引发2H25抢装,ITC补贴法案修改放宽外国实体限制,电力需求旺盛支撑长期增长 [21][22][24] - 中国:"136号文"叫停强制配储,推动现货市场价差扩大,优质电力节点资源成为竞争焦点 [27] - 澳大利亚:极端天气致电价上涨9.7%,户储补贴使回本周期从7-8年缩短至5-6年,光伏配储率仅10%提升空间大 [28][65][66] - 新兴市场:巴基斯坦电价0.86元/kWh推动3-5年回本,缅甸/尼日利亚因电力危机中国逆变器出口同比+190%,中东地区每日停电7-19小时催生替代需求 [56][83][72] 细分领域动态 - 欧洲工商储:2024年装机仅2.2GWh(配储率<5%),多国推出补贴政策(意大利9600万欧元/希腊1.53亿欧元),预计2029年达20GWh(CAGR 55%) [35][42][55] - 动态电价:德国强制推广使峰谷套利空间扩大,智能电表普及率不足(50%家庭不了解)制约发展 [46][50] - 户用光储:美国2024年新增装机3GWh(+64%),日本因自然灾害1618MWh(+21%),越南工商业峰谷价差0.96-1.49元/kWh [60][70][78] 政策与技术驱动 - 电力市场化: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已建立成熟批发市场,菲律宾/巴西等新兴市场处于早期阶段 [14] - 技术迭代:德国允许储能两充两放提升经济性,锂电池成本下降加速替代铅酸电池 [45][57] - 补贴退坡:德国暂停负电价时段光伏补贴,法国取消9kW以下光伏FIT,倒逼自发自用 [45]
重点园区多项首创性项目集群落地
北京青年报· 2025-07-11 01:56
北京市"两区"建设成果 - 西城区累计纳入市"两区"项目数945个,项目总金额7682.29亿,其中金融项目数208个占比22.01%,金额6209.63亿元占比80.83% [1] - 西城区首创"双管家""四创"服务机制,发布"金开十条""金科十条""金服十条"政策,形成金融改革开放政策"金三角" [1] - 丽泽金融商务区入驻企业从572家增至1300余家,金融+科技企业占比70%,形成13座亿元楼宇,税收年均增速达两位数 [1] 重点园区发展规划 - 丽泽金融商务区将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领域加大企业招引力度 [1] - 石景山区通过《支持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措施》打造数字经济"政策试验田",首钢园将聚焦科幻、元宇宙、人工智能三大赛道 [2] - 延庆区将开放无人机测试空域和应用场景,建设低空航路、电子围栏设施,探索建立京津冀及西北部无人机常态化航线 [2] 绿色能源产业布局 - 房山区已形成以新型储能、氢能为主导的绿色能源产业格局,重点发展氢能装备制造、储运、材料及技术研发全产业链 [3] - 房山区计划构建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集群,助力北京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