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

搜索文档
中东面面观丨文化圈粉 免签加持 中国正成海湾游客旅行“新宠”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0 09:42
政策落地 - 中国宣布对沙特阿拉伯、阿曼、科威特和巴林四国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停留时间不超过30天,有效期自2025年6月9日至2026年6月8日 [1] - 加上此前已实现互免签证的阿联酋和卡塔尔,中国完成对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所有成员国的免签全覆盖 [1] - 免签政策适用于商务、旅游、探亲、交流访问及过境等多种目的 [1] 政策影响 - 政策公布首日,海合会国家赴华航班搜索量环比增长90%,沙特游客搜索热度最高 [7] - 2024年入境中国游客中75%通过免签入境,一季度口岸入境外国人达900万人次,同比增长40% [10] - 2024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查验出入境人员6.1亿人次,同比上升43.9%,免签入境外国人2011.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 [12] 市场反应 - 海南航空新开海口至沙特吉达直飞航线,阿联酋航空自7月起运营迪拜至深圳每日直飞航班 [7] - 海湾最大旅游集团卡努旅行社同步上线4条全新"中国行"线路,面向阿联酋、巴林、沙特等国推广定制行程 [7] - 中国驻巴林使馆联合阿联酋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你好!中国"旅游推介会,吸引大批民众参与 [7] 经贸基础 - 2024年中国与海合会国家双边贸易额达2880.9亿美元,中国为海湾国家最大贸易伙伴及石油进口国 [8] - 2024年前四个月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8000余家,同比增长12.1% [10] 文化吸引力 - 中国免签政策推动"中国游"成为海外社交媒体热门话题,阿联酋网络达人团访华内容获3000多万次点击量 [10] - 中国驻沙特大使呼吁沙特民众体验中国自然风光、美食文化及现代发展成果 [12] 战略意义 - 免签政策与"一带一路"倡议协同,促进能源、基建、技术等领域合作 [12] - 政策降低海湾企业赴华商务门槛,推动金融科技、物流、房地产等关键领域合作深化 [12] - 为教育合作与文化理解开辟新途径,强化双边长期关系 [12]
假期旅游怕被坑?文旅部打出整治组合拳
券商中国· 2025-07-09 23:20
暑期旅游市场整治行动 - 文旅部联合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为期一年的强迫购物专项整治,聚焦重点区域和环节,采取"零容忍"态度[2][3] - 截至6月30日全国认定文化和旅游市场严重失信主体667个、轻微失信主体98个,相关信息已公示并与信用系统共享[4] - 首批公布12家旅行社和3名导游的典型失信行为,后续将陆续发布典型案例以警示行业[4][5] 旅游安全防护措施 - 文旅部发布《旅游避"坑"指南》重点防范六类套路:虚假宣传、无资质经营、合同不规范、低价揽客、非法金融风险、诱导冲动消费[7] - 《旅游安全实务手册》提供四类避险指导:自然灾害防范、客流密集事故应对、新型业态安全要求、社会治安自救技能[8] 景区质量提升行动 - 2024年全国229家A级景区被降级或取消等级,包括77家4A级和1家5A级景区,另有4家5A级景区被通报整改[9] - 对70家暑期热门景区实施提级指导,强化预约管理与客流疏导,推动非遗进景区和沉浸式体验场景打造[9] 旅游市场数据 - 暑期旅游旺季来临,群众出游需求旺盛,市场呈现明显复苏态势[1]
文化和旅游等部门专项整治强迫购物
新华社· 2025-07-09 22:20
旅游市场秩序整治 - 文化和旅游部将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重点打击强迫购物、诱导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 [1] - 专项整治将聚焦旅游购物活动集中的重点区域,紧盯旅行社、旅游购物店等重点环节,采取"零容忍"态度,对违法违规行为露头就打 [1] - 文化和旅游部将采取明查暗访、全流程溯源查处、重大案件督查督办、发布典型案例等措施加强治理 [1] 旅游景区开放管理 - 文化和旅游部正推动70家热门旅游景区在暑期旅游高峰期实施预约管理,完善预约平台和流程,加强客流疏导和服务保障 [2] - 针对暑期旅游高峰,文化和旅游部督促指导热门旅游景区加强开放管理,发布预约信息并优化现场服务 [2]
文化和旅游部:重拳整治强迫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
证券日报网· 2025-07-09 20:28
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 - 文旅部将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重点整治强迫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1] - 专项整治工作为期一年,围绕旅游购物活动集中区域,以旅行社、旅游购物店、导游、在线旅游经营者等为重点[2] - 整治措施包括重拳整治强迫购物、加大失信主体曝光、优化景区服务、开展旅游宣传引导[1] 监管措施与成效 - 文旅部加强旅游市场执法办案,深入开展明察暗访,发布强制消费问题典型案例[1] - 市场监管总局强化节假日等重点时段旅游价格监管,规范旅游在线平台价格收费行为[3] - 2024年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公示文旅领域行政处罚信息2.6万条[3] - 2024年以来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了一批涉旅游广告相关违法案件[3] 部门协同与长效机制 - 文旅部将实施全链条监管,统筹推进客源地与目的地同步治理,线上线下同步整顿[2] - 文旅部强调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守护游客旅途平安与美好体验[2] - 市场监管总局持续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2]
整治强迫购物、诱导消费等行为,文旅部规范暑期旅游市场秩序
北京商报· 2025-07-09 19:32
暑期旅游市场整治行动 - 文旅部将严打强迫购物、价格欺诈等行为,重点整治旅行社、旅游购物店、导游、在线旅游经营者等市场主体 [1] - 整治工作为期一年,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整顿,行政处罚、刑事处罚、失信惩戒多手段衔接 [3][6] - 首批公布15个旅游市场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涉及新疆花雨石旅游、湖北零零捌国际旅行社等企业 [6][7] 重点整治领域及措施 - 旅行社领域:打击未经许可经营业务、低价诱骗游客购物获取回扣等行为 [3] - 旅游购物店领域:整治推销高价低质商品、虚假优惠折价等价格欺诈行为 [3] - 导游领域:查处无证从业、强迫消费、私自承揽业务等违规行为 [5] - 在线旅游平台领域:治理发布低于成本价产品、诱导线下交易等乱象 [5] 典型案例分析 - 新疆花雨石旅游因擅自变更行程导致游客滞留,涉及金额未披露 [7] - 海南优盟国际旅行社以50元/人低价组团并安排无证导游带团 [7] - 昆明普成国际旅行社在监管期间仍违规转包旅游合同 [7] - 某旅行社以理财为名吸收公众存款29亿元,造成投资人损失10亿元 [7] 监管协同机制 - 文旅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总局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 [9] - 重点监测亲子游、研学游等包价旅游产品价格行为 [9] - 加强热门景区明查暗访,筛查无证经营、违规转团等行为 [9]
文化和旅游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对强迫购物“零容忍”
快讯· 2025-07-09 17:40
旅游市场整治 - 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整治强迫购物促进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决定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工作 [1] - 专项整治工作将对旅游市场中存在的强迫购物问题开展全链条治理 [1] - 相关部门将保持"零容忍"态度,聚焦旅游购物活动集中的重点区域 [1] 重点监管对象 - 专项整治将紧盯旅行社、旅游购物店等重点环节 [1] - 对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坚持"露头就打,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1] - 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力震慑,切实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1]
整治旅游市场强迫购物,文旅、公安、市监三部门将联合行动
南方都市报· 2025-07-09 17:22
旅游市场强迫购物整治工作 - 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将联合开展为期一年的旅游市场强迫购物整治工作 [1] - 整治工作将紧盯旅游购物活动集中区域,以旅行社、旅游购物店、导游、在线旅游经营者等为重点 [3] - 整治工作按照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统筹推进客源地与目的地同步治理,线上线下同步整顿 [3] 旅行社整治重点 - 重点整治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 [3] - 重点整治以低于旅游成本的价格诱骗游客并通过安排购物获取回扣等违法违规行为 [3] 旅游购物店整治重点 - 重点整治误导游客消费,推销高价低质商品 [3] - 重点整治利用虚假优惠折价进行价格欺诈 [3] - 重点整治将旅游购物店包装成旅游景点列入旅游行程安排等违法违规行为 [3] 导游整治重点 - 重点整治诱导、强迫游客消费 [3] - 重点整治未取得导游证从事导游活动 [3] - 重点整治未接受旅行社委派私自承揽导游和领队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 [3] 在线旅游经营者整治重点 - 重点整治通过互联网发布低于旅游成本价格的旅游产品 [3] - 重点整治诱导游客平台外交易、违规收取定金 [3] - 重点整治无证人员通过互联网违规承揽导游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 [3] 整治工作措施 - 加强智慧监管应用,发挥信用监管作用,推动监管关口前移 [3] - 加大对旅游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的信用管理,对失信主体依法实行禁业等惩戒措施 [3] - 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重点查处未经许可经营旅游社业务、无证从事导游服务等违法违规行为 [4] - 严厉打击涉及虚假广告、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强迫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4]
不惧关税扰动!MSCI全球指数创新高,印度缘何表现惨淡?
第一财经· 2025-07-09 15:04
全球股市表现 - MSCI全球指数截至7月4日上涨约10%,创历史高位 [2][4] - 欧洲股市成为2025年"意外之星",希腊、波兰、捷克共和国、匈牙利股指涨幅居全球前四,意大利涨幅达37.71% [6] - 美股上半年涨幅仅为7.36%,表现逊于欧洲 [6] 欧洲市场分析 - 希腊股指涨幅近60%,得益于经济复苏、银行业改革和强劲旅游业 [7] - 波兰和捷克共和国股指分别上涨56%和52% [7] - 欧洲中型股、金融板块、工业、国防和电气化被视为关键长期投资主题 [9] - 欧洲央行大幅降息,美欧利差保持在约2% [9] 亚太市场表现 - 韩国股指在亚太中排名第一,全球第八,涨幅逾30% [10] - 泰国和印度尼西亚股指全球垫底,跌幅分别为13.56%和4.74% [10] - 中国和日本股指分别上涨17.72%和11.24% [10] - 亚洲股市估值具吸引力,看好AI、创新、数码基建及当地消费领域 [11][12] 印度及新兴市场 - 印度股市年内涨幅仅5.75%,位列全球倒数第八 [14] - 泰国股市跌逾13%,受政治动荡、经济困境及美国汽车关税拖累 [14] - 土耳其股市上半年跌幅7.59%,通胀失控加剧资本外逃 [14] 投资策略 - 欧洲国防股可能继续提供可观回报 [8] - 看好中国、印度、日本及韩国市场,尤其关注电动车和机器人领域 [12] - 韩国市场估值偏低,改革措施和股票回购增加吸引重新定价 [12]
不惧关税扰动!MSCI全球指数创新高,印度缘何表现惨淡?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09 14:05
全球股市表现 - MSCI全球指数上涨约10%创历史高位 衡量全球2500多只股票表现 [1] - 欧洲股市成为"意外之星" 希腊波兰捷克匈牙利涨幅居全球前四 希腊股指涨近60% 波兰涨56% 捷克涨52% [3] - 美股上半年涨幅仅7.36% 受全球投资者对美元资产信心动摇影响 [3] 欧洲市场分析 - 欧洲股指在前十位中占据八位 排名最后的意大利涨幅也达37.71% [3] - "卖出美国"运动、欧洲经济改善和估值低估推动欧洲市场表现突出 [3] - 希腊经济复苏、银行业改革和强劲旅游业提振投资者信心 下半年可能进一步飙升 [3] - 欧洲国防股可能继续提供可观回报 德国增加投资和国防开支改变游戏规则 [4] - 欧洲央行比美联储有更多降息余地支持经济增长 欧元升值令进口商品更便宜 [4] - 欧洲中型股有望受益于资本支出 金融板块可能跑赢大盘 工业国防电气化是长期主题 [5] 亚太市场表现 - 韩国股指涨逾30% 全球排名第八 新总统选出提振投资者情绪 [5][6] - 泰国股指跌13.56%全球垫底 受政治动荡和汽车关税拖累 [5][8] - 印尼股指跌4.74% 中国涨17.72% 日本涨11.24% [5] - 亚洲股市估值具吸引力 中国大陆和韩国股市有望受惠AI行业扩张 [7] - MSCI亚太区指数预测市盈率14.2倍 看好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市场 [7] 其他市场情况 - 印度股市涨幅仅5.75%位列倒数第八 但未来两财年盈利有望复苏 [9] - 土耳其股市跌7.59% 通胀失控和货币贬值加剧资本外逃 [9] - 菲律宾股市涨7.19% 将受益于盈利改善和货币多元化 [9]
向海图强:十万亿海洋经济赛道创投新机
来觅研究院· 2025-07-09 13:10
政策导向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等一系列部署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框架[3] -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描绘蓝图[9] 海洋经济概况 - 全球现代海洋产业总产值约5万亿美元,超全球GDP的4%且比重上升[7]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5.9%,占GDP比重7.8%[7] 产业发展 - 2024年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1370亿元,同比增长14.9%,多项国际市场份额首破50%[12] - 2024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032亿元,同比增长9.1%,国际市场份额连续7年全球第一[12] 区域发展 - 2024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1.801万亿元,占全国17.1%,七大产业增加值居全国首位[14] - 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破2万亿元,占全国五分之一,连续30年全国第一[14] 投融资情况 - 2020年以来全国海洋经济相关领域约600余起融资事件,约占总体1%[16] - 2025年以来海洋经济相关融资加总52.32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