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约车
icon
搜索文档
曹操出行(02643):中泰国际新股报告
中泰国际· 2025-06-18 19: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曹操出行70分,评级为“申购”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出行市场自疫情后强势反弹,共享出行预期增长速度最快,曹操出行作为吉利集团孵化的网约车平台,在市场中位列第二,拥有定制车队、自研决策系统等优势,且已减少对司机补贴的依赖,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估值合理,在当前港股投资氛围热烈的情况下,建议申购 [3][6][7][10][13][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前景 - 中国整体出行市场自疫情后强势反弹,规模从2022年的6.9万亿增长至2024年的8.0万亿元,预计从2025年的8.6万亿增长至2029年的10.6万亿元,CAGR为5.4% [3] - 共享出行在不同出行方式中预期增长速度最快,渗透率将由2024年的4.3%大幅增至2029年的7.6%,市场规模从2025年的4296亿增长至2029年的8042亿,CAGR为17.0% [7] 招股概要 - 公开发售价为HK$41.94,每手股数100股,每手费用约HK$4236.30,公司市值HK$228.2亿 [5] - 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广发证券,主要股东为李书福 [5] - 总发行新股44.2百万股,公开发售4.4百万股,国际发售39.8百万股 [5] - 截止认购日为6月20日,分配结果日为6月24日,正式上市日为6月25日 [5] 公司亮点 - 曹操出行是吉利集团孵化的中国网约车平台,截止2024年在136个城市运营,总GTV为170亿元,同比增长38.8%,市场占有率为5.4%,位列第二 [6] - 公司和吉利集团共同开发定制车,采用创新换电架构及智能座舱功能,2024年进军85个新城市,2025年2月在两个城市试点推出自动驾驶平台及商用Robotaxi服务 [6] - 公司自有决策系统曹操大脑,能高效匹配订单和自动运营补贴制度,促进GTV增长,还可预测出行需求,优化派单 [6] - 公司已减少对司机补贴的依赖,2024年经调整司机收入及补贴占出行服务收入百分比从2022年的84.2%下降至79.0%,司机每小时收入高于其他同业 [6] 公司经营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网约车出行服务,提供惠选服务及专车服务,2024年GTV总额为169.5亿元,同比增长38.8%;总收入为146.6亿元,同比增长37.4% [8] - 2024年定制车GTV为42.5亿元,同比提升73.1%,定制车渗透率从2022年的5.3%大幅提升至25.1% [8] - 车队主要集中在一线和二线城市,2024年GTV分别占比为35.5%和58.1%,聚合平台贡献大部分GTV,2024年来自聚合平台的GTV占比85.4%,向聚合平台支付的佣金占GTV 7.2% [8] - 2024年公司实现毛利率8.1%,从2022年的毛损率4.4%扭亏为盈,净亏损12.5亿元,净亏损率从2022年的25.8%大幅收窄至8.5% [9] - 2024年公司录得经营现金流2.4亿元,比2023年增加约1亿元,2024年底有息负债72.2亿 [9] 估值水平 - 选取港股出行服务企业如祺出行和嘀嗒出行进行对标,曹操出行招股价对应2024年市销率1.4倍,与嘀嗒出行接近,公司估值合理 [10] 保荐人往绩 - 此次联席保荐人是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和广发证券,2025年至今华泰参与保荐或承销7个项目,4个项目首日收盘上涨;农银国际参与10个项目,4个项目首日表现上涨;广发证券保荐或承销7个项目,5个项目首日上涨 [12] 市场氛围 - 在AI热潮以及港股金融政策推动下,年初至今港股投资氛围显著改善,指数冲上近三年新高,主板IPO上市29只新股,首日破发率达27.6%,平均首日上涨11.7%,港股IPO氛围热烈 [13] 申购建议 - 曹操出行此次发行已获得6家基石投资者认购,共认购约9.5亿港元,约占发行总股本约51.3%,给予70分,评级为“申购” [14]
投诉率居首!如祺出行被东莞交通运输局通报
齐鲁晚报· 2025-06-18 17:02
网约车行业投诉情况通报 - 2024年下半年东莞运营的网约车平台共19家 日均订单量1万单以上的平台中如祺出行万单投诉量0.4居首 日均订单量500-1万单的平台中哈啰出行万单投诉量2.13最高 日均订单量500单以下的平台中小拉出行万单投诉量3.47最高 [1][2] - 乘客投诉主要类型为乱收费(预估价不符/取消订单收费/多收路桥费) 拒载 态度差 司机投诉主要类型为平台判责纠纷 收款异常(乘客未付款/无法添加路桥费) 派单机制不合理 [2][3] - 如祺出行 哈啰出行 小拉出行因总投诉率显著高于同业 未落实服务质量要求 在驾驶员管理 投诉处理等方面存在不足 被扣2024年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50分 [1][4] 如祺出行公司概况 - 公司由广汽集团 腾讯等共同投资 2019年6月上线 业务涵盖网约车及Robotaxi服务 人工智能数据解决方案 高清地图技术 车队销售及维修支持 [6] - 2024年7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经历创始轮(估值10亿元) A轮(30.1亿元) B轮(53.6亿元)融资 2021-2023年总收入分别为10.14亿 13.68亿 21.61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46% [7] - 当前出行服务用户超2300万 大湾区用户渗透率超45% 排名第二 公司定位为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先行者 [6][7]
Uber旗下Careem将暂停在巴基斯坦的叫车服务
快讯· 2025-06-18 16:38
公司动态 - Uber旗下Careem联合创始人兼CEO穆达西尔·谢哈宣布将于7月18日暂停在巴基斯坦的叫车服务 [1] - 暂停服务的原因包括"具有挑战性的宏观经济现实、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全球资本分配" [1] 行业环境 - 巴基斯坦网约车市场面临宏观经济挑战和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 [1] - 全球资本分配变化对新兴市场网约车业务产生直接影响 [1]
T3出行就“司机猥亵女生”致歉:三千元补偿未谈妥仍在沟通
南方都市报· 2025-06-18 13:43
针对"女乘客曝光遭T3网约车司机猥亵"一事,6月18日,T3出行有关负责人回应南都记者称,平台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启动安全专项工作组,同时配合警 方核实调查,对司机进行永久封禁处理。"涉事司机已被警方行政拘留5日,平台跟哈尔滨交通部门提了诉求,希望该司机在网约车行业被封号。目前我们 仍在积极与乘客协商补偿金额。"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女乘客发布的涉事车辆图片。 该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6月12日14时18分,T3出行在接到女乘客投诉后,第一时间启动安全专项工作组,并于当日与女乘客建立了沟通渠道,同时配合 警方开展事件的核实与调查。平台当日对司机进行了永久封禁处理,并就司机的行为对女乘客致以深深歉意,对给乘客带来的伤害积极沟通补偿方案。当 晚在双方当面签署谅解协议的现场,女乘客方面再次反悔3000元的诉求,要求提升补偿额度。目前平台仍在与女乘客协商沟通。 此外,上述负责人还表示,"涉事司机已被警方行政拘留5日,平台跟哈尔滨交通部门提了诉求,希望该司机在网约车行业被封号。网络上关于女乘客与司 机同住一个小区的信息,平台暂时无法核实。T3出行基于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司乘联系的号码都是虚拟号且仅24小时内有效。" 南 ...
新股速递| 重资产模式的曹操出行能否跑出资本化路径?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6-18 12:17
公司概况 - 曹操出行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苏州,是吉利控股集团布局"新能源汽车共享生态"的核心战略业务,拟募资用于自动驾驶研发(占比最高)、偿还银行借款、市场扩展及车辆业务升级[1] - 截至2025年6月,吉利创始人李书福间接持股83.9%,苏州国资旗下相城相行创投持股7.4%,形成"吉利主导+地方国资协同"的股权架构[1] 招股信息 - 全球发售44,178,600股,其中约90%为国际发售、10%为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41.94港元,市值228.23亿港元[2] - 基石投资者占比51.2%,包括未来资产、无极资本、国轩高科、梅赛德斯奔驰、亿纬亚洲等[2] 财务运营情况 - 2024年GTV达170亿元,同比增长38.8%,市场份额5.4%,位居中国网约车行业第二[5] - 收入结构:2024年出行服务占比92.6%(135.7亿元),车辆销售贡献8.67亿元(同比+657%),租赁业务维稳1.87亿元[6] - 盈利能力:22-24年毛利分别为-3.4亿元、6.2亿元、11.9亿元,毛利率从-4.4%提升至8.1%;净利润亏损收窄(-20.1亿元、-19.8亿元、-12.5亿元)[7] 市场拓展与服务口碑 - 2024年新增85城覆盖136城,2025年Q1扩展至146城,计划年内新开200城[8] - 第三方调查中用户认可度排名第一,一、二线城市市占率分别达7.7%和7.5%[9] 护城河与竞争优势 - 定制车驱动的B2C模式:拥有中国最大网约车定制车队(3.4万辆),TCO较行业平均降低33%-40%(枫叶80V和曹操60分别为0.53元/公里和0.47元/公里)[10] - 吉利生态协同:共享吉利供应链、研发团队和资金支持,品牌信任度稳居行业第一[12] - 数据与资产壁垒:自有车队+车服解决方案构建重资产护城河,3.4万辆定制车数据反哺自动驾驶算法[13]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中国共享出行渗透率4.3%,预计25-29年复合增长率17%,渗透率有望提升至7.6%[18] - 网约车市场一超多强:滴滴占据70.4%份额,曹操出行以5.4%份额位居第二,领先第三名仅0.1%[19] - 自动驾驶竞赛:曹操出行2025年启动Robotaxi苏杭试点,计划2026年推出L4级定制车型,但面临单车改造成本超20万元的资金门槛[20]
中东战局持续发酵,中美关系延续稳态
中信证券· 2025-06-18 10:45
市场环境 - 中美关系或处阶段性稳态,中东局势后续数周伊以冲突有上下限,极端情况可能性低[6] - 6 - 7月中亚、金砖及中欧峰会将陆续举行,关注相关领域事件催化[6] 股票市场 - 周二A股下滑,沪指跌0.04%,深证成指跌0.12%,创业板指跌0.36%,油气、脑机接口等板块表现不一[15] - 港股走弱,恒生指数跌0.34%,国企指数跌0.4%,恒生科技指数跌0.15%,医药、新消费等领跌[11] - 美股三大指数齐跌,道指跌0.7%,标普500跌0.84%,纳指跌0.91%,能源指数逆市上涨[9] - 亚太股市个别发展,台股及越南市场涨0.7%,日本、新加坡等有不同涨幅,马来西亚等下跌[18] 外汇/商品市场 - 中东局势升级,周二国际油价升超4%,纽约期油涨4.28%,布伦特原油期货涨4.4%[4][23] - 金价震荡微跌,美联储决策前夕美元上涨,英镑领跌G - 10货币[4][23] 固定收益市场 - 美国国债上涨,美债收益率收盘下跌,曲线趋平,亚洲债券市场卖盘涌现[5] - 中国投资级债券利差走宽1 - 3个基点,其他市场受中东局势扰动维持谨慎情绪[5][26]
特稿|孙明春:“稳就业”的多维内涵与综合对策
第一财经· 2025-06-18 09:33
核心观点 - "稳就业"需兼顾就业总量与结构、数量与质量,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1][2] - 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稳就业"列为"四稳"之首,反映其重要性[1] -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1] 就业总量与结构 - 2025年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低于政府目标5.5%和历史均值5.2%[3] - 16~24岁人群失业率15.8%,25~29岁人群失业率7.1%,显示年轻人就业压力显著[5] - 需关注年龄、地区、行业、性别等结构性差异,针对性施策[5] 就业数量与质量 - 失业率无法反映就业不足、降级工作、超负荷工作等质量问题[7] - 网约车行业人均订单数从2020年12月至2024年10月下降51%,车均订单数下降55%,导致司机收入减半[8] - 企业就业人员平均周工时从2017年6月45.7小时增至2025年4月48.3小时,超法定44小时[9] 就业感受与预期 - 消费者信心指数中的就业分项未恢复至2022年前水平,显示就业预期疲软[11] - 就业预期影响消费信心,稳定就业预期是消费复苏关键[13] 政策建议 - 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稳定就业基本盘[15] - 加强青年就业支持,扩大服务业需求及实习机会[16][17] - 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19][20] - 倡导ESG理念,保护劳动者权益[21] - 完善就业统计体系,增加就业质量指标[22]
众泰汽车整车业务未能复工复产,面临退市风险;京东宣布进军酒旅行业,否认进入网约车行业传闻;演员吐槽小红书审核机制:越来越离谱
雷峰网· 2025-06-18 08:39
京东进军酒旅行业 - 京东宣布正式进入酒旅行业 计划通过新通路部门为酒店餐饮创造价值 [4] - 近期在京东App上线"特惠机酒"通道 并以3倍薪资从飞猪 同程 携程等平台挖人 [4] - 京东招聘官网近期上线多个酒旅相关岗位 包括机票大客户销售和酒店大客户经理等职位 [4] - 京东早在2011年就曾进入旅游赛道 2014年上线京东旅行频道 但当时未将其作为核心业务 [5] 小红书审核机制争议 - 演员邵逸凡公开吐槽小红书审核机制 称其规则模糊且耗时过长 [7] - 小红书审核存在内容过审但实际不可见的情况 客服不透露具体原因 [7] - 用户被迫自我审查 导致平台内容质量下降 长期可能影响生态 [8] - 该问题引发网友广泛共鸣 认为审核机制存在明显缺陷 [8] AI与机器人领域动态 - 朱啸虎投资小鹏机器人前成员创立的AI潮玩公司Robopoet 首款产品定价399元 [8][9] - 百度推出"慧播星"计划 投入1亿元打造10万数字人主播 罗永浩数字人首亮相 [26][27] - OpenAI获得美国国防部14亿元AI大单 将开发国家安全相关AI技术 [30][31] - 原子重塑首款3D打印产品进入试产阶段 计划年底上市 定位消费级市场 [23][24] 新能源汽车行业动向 - 众泰汽车因资金问题未能复工复产 一季度亏损1.03亿元 面临退市风险 [15] - 极星汽车获李书福2亿美元注资 但中国市场表现不佳 1-4月仅售225辆 [18][19] - 理想汽车一季度营收259.3亿元 环比下滑41.4% 王兴四天减持套现6亿港元 [12] - 曹操出行开启招股 估值228亿港元 获奔驰等6家基石投资者认购9.5亿港元 [16][17] 科技公司人事变动 - 前百度滴滴算法专家李先刚加入阿里 担任通义语音实验室负责人 [18] - OpenAI新任招聘主管称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增长压力 急需顶尖人才 [37] - 刘强东证实曾请王兴吃饭讨论进军外卖业务 双方关系出现微妙变化 [10] 智能硬件与安全 - 追觅扫地机通过百度专家级安全认证 获多项国际网络安全认证 [11] - 罗马仕召回49万台充电宝 因存在燃烧风险 多所高校已禁用该品牌 [14][15] - 影石Insta360新款运动相机曝光 画质对标ace和action系列 [20] 国际科技动态 - 特朗普第三次延长TikTok出售期限 给予90天宽限期 [29] - 特斯拉自动驾驶又出事故 车辆开上火车道被撞 [32] - 谷歌云服务宕机7小时 因新功能未经过真实场景测试 [35] - OpenAI考虑指控微软存在反竞争行为 双方关系紧张 [36]
曹操出行赴港上市“定档”,超一成募资投向Robotaxi
北京商报· 2025-06-17 19:43
上市计划 - 公司于6月17日启动招股,计划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及广发融资(香港)[2] - 全球发售4417.86万股,其中香港发售441.79万股、国际发售3976.07万股,每股定价41.94港元[2] - 引入六位基石投资者(包括梅赛德斯-奔驰、国轩高科等),合计认购2264.24万股[3] - 预计募集资金净额17.18亿港元(未行使超额配股权)至19.89亿港元(全额行使超额配股权)[3]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6.31亿元、107亿元、147亿元,出行服务收入占比从97.9%降至92.5%[2] - 同期订单量从3.83亿笔增至5.98亿笔[2] - 2022-2024年亏损逐年收窄,分别为20.07亿元、19.81亿元、12.46亿元,改善归因于定制车投资、用户忠诚度及聚合平台合作[3] 募资用途 - 18%资金用于定制车开发,计划2025-2027年每年采购8000辆,部分将出售或租赁给合作伙伴[4] - 17%资金投入技术及自动驾驶,其中12%专用于自动驾驶:1%用于改装车辆软硬件、5%开发L4级Robotaxi车型、6%采购Robotaxi[4] 行业竞争与Robotaxi布局 - 按GTV计算,公司自2021年起稳居国内网约车平台前三,2023年升至第二位[2] - 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5400万美元爆发式增长至2035年470亿美元(757倍)[5] - 公司2022年与吉利启动Robotaxi合作,2024年2月上线自动驾驶平台曹操智行,已在苏杭试点Robotaxi服务[5] - 行业竞争者如享道出行Robotaxi上线100天获数万次体验,80%用户复购[5] 战略方向 - 定制车替代老旧车型与Robotaxi商业化是提升盈利能力的两大核心路径[4][6] - L4级自动驾驶技术初步成熟推动Robotaxi商业化提速,预计将显著提升单车利用率并降低网约车运营成本[6]
曹操出行港股IPO定档:估值超200亿,奔驰、国轩高科等认购
经济观察网· 2025-06-17 18:41
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于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及广发证券(香港)为联席保荐人 [2] - 全球发售4417.86万股股份,香港发售441.79万股,国际发售3976.07万股,每股发售价41.94港元,预计募资18.5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7亿元) [2] - 按每股发售价计算,公司估值约228.2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08亿元) [2] - 引入6名基石投资者,包括梅赛德斯-奔驰、未来资产证券(香港)等,合计认购2264.24万股,约9.52亿港元 [2] 业务规模与增长 - 公司自2021年起连续位列国内网约车平台规模前三,2024年提升至行业第二 [2] - 截至2024年底,业务扩展至136个城市,较2023年新增85城 [3] - 2024年营收147亿元,同比增幅37.4%,毛利率从2023年的5.8%提升至8.1% [3] 差异化优势 - 定制车模式为核心优势,截至2024年底在31个城市拥有超过3.4万辆定制车队 [3] - 借助吉利资源推出专为共享出行设计的车型,其中枫叶80V的TCO较普通电动车降低33% [3] 业务挑战 - 过度依赖聚合平台,2022至2024年聚合平台订单占比从51.4%提升至85.7% [3] - 2022至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20.07亿元、19.81亿元和12.46亿元,近三年总亏损超50亿元 [3] 未来战略 - 押注Robotaxi领域,2024年2月上线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在苏州、杭州启动示范运营 [4] - 募资用途包括改进车服解决方案、提升定制车、投资自动驾驶及扩大地理覆盖范围 [5] 行业前景 - 高盛预测中国Robotaxi市场将从2025年的5400万美元增长至2035年的470亿美元,十年涨幅达757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