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

搜索文档
A股,回调!这些板块逆市走强
证券时报· 2025-09-02 17:23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股指集体回调 沪指收盘跌0.45%至3858.13点 深证成指跌2.14%至12553.84点 创业板指跌2.85%至2872.22点[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9128亿元 较前一日增加1349亿元[1] - 超4000只个股下跌 半导体与AI产业链股大幅下挫[2] 银行板块表现 - 银行板块逆市上扬 渝农商行涨4.23% 沪农商行涨3.89% 齐鲁银行涨3.79% 招商银行涨3.48%[5][6] - 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营收同比增长1.03%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77%[6] - 二季度单季上市银行营收同比增长3.88%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2%[6] - 城商行业绩增速保持领先 国有行营收修复明显 股份行净利改善幅度较大[6] - 银河证券认为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积累 消费贷和经营贷贴息政策即将落地[7] - 天风证券指出银行股股息率和估值优势显著 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红利持续释放[7] 机器人概念表现 - 机器人概念午后崛起 上纬新材涨14.66% 震裕科技涨14.53% 安培龙涨13.42%[9][10] - 市场传闻特斯拉机器人2026年量产 周产目标1000-10000台(未证实)[10] - 特斯拉Optimus已完成V3版本核心设计 预计自由度增加且成本降低[11] - 国金证券建议重点关注滚珠丝杠和减速机环节 认为产业即将迎来集中催化[11] AI产业链表现 - AI产业链股集体回调 锐捷网络跌11.65% 太辰光跌10.73% 光迅科技和剑桥科技跌停[13][14] - 市场人士认为回调主因板块轮动和获利资金出逃 行业基本面未现明显变化[14] - 中信建投指出AI大模型用户渗透率仍较低 算力投资方兴未艾[15] 其他板块异动 - 工业母机概念拉升 恒进感应30%涨停 华东数控和秦川机床涨停[2] - 港股科技股下挫 中兴通讯跌近8% 华虹半导体和中芯国际跌约5%[3] - 新易盛和中际旭创全日成交均超300亿元 分列A股成交额前两位[2]
传闻突袭!港股这个板块逆势走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17:21
今日(9月2日)A股高位调整,也引发港股市场短线震荡。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报25496.55点,下跌120.87点,跌幅0.47%;恒生科技指数报5728.46点,下 跌70.50点,跌幅1.22%。 尽管大盘疲弱,但港股机器人概念股逆势走强。微创机器人-B涨超12%、德昌电机控股涨超8%,首程控股、优必选、越疆等都有不错涨幅。 而在今日,特斯拉在X平台发布"宏图计划4(Master Plan Part IV)",提出通过电动汽车、能源产品和人形机器人等技术,推动全球向可持续丰裕社会转 型。该公司强调创新和自主技术的重要性,致力于通过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经济增长和人类繁荣,最终实现资源无限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东方证券认为,海外人形机器人即将落地,板块的确定性有望上升。此前,市场看到较多零部件公司纷纷推出人形机器人产品,因此担忧市场格局的不确定 性,随着特斯拉V3机器人的落地,技术路线和供应链有望在Q4收敛,并为板块注入确定性。特斯拉V3机器人有望于Q4落地。此外,特斯拉Q2财报电话会 明确机器人进展节奏,马斯克表示第三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原型将在3个月内完成,并计划在2026年初开始生产,目标未来 ...
有一种胜利叫撤退 | 谈股论金
水皮More· 2025-09-02 17:2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 沪指跌0.45%收报3858.13点 深证成指跌2.14%收报12553.84点 创业板指跌2.85%收报2872.22点[2]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8750亿元 较昨日放量1250亿元 呈现放量大跌态势[2][3] - 个股表现惨淡 盘中最多时约4500家下跌 收盘时4048家下跌 跌幅中位数约1.5%[3] 权重股护盘作用 - 上证50指数逆势上涨0.38% 四大行、三桶油、三大电信运营商及贵州茅台等权重指标股集体护盘[3][4] - 工商银行大涨2.57% 招商银行上涨3.48% 带动银行板块整体上涨1.69%[3] - 中国石油上涨4.25% 中国石化上涨1.93% 中国海油上涨1.70% 贵州茅台上涨1.03%[4] - 权重股上涨有效对冲个股杀跌对指数的负面影响 使指数跌幅远小于个股跌幅[3][4] 科技板块资金出逃 - TMT领域成为重灾区 通讯板块跌幅达5% 半导体板块跌4.47% 电源设备跌4.20% 电子元器件跌4.11%[5] - 科技板块连续3天资金流出 总流出量达979亿元 其中通讯设备板块单日流出192亿元[5] - 两市主力资金合计流出1721亿元 北向资金大单流出1531亿元 均创天量水平[5] - "易中天"概念股普遍跌幅约9% 寒武纪冲高回落仅涨2% 工业富联与海光信息跌幅均约3.3%[4] 市场估值与风险 - 微盘股、中证2000、创业板和科创板平均市盈率均处于历史高位水平[8] - 8月深成指上涨15% 创业板指上涨24% 科创板指数上涨28% 涨幅不可持续[5][6] - 行情主要由流动性驱动 与基本面关联不大 热钱难以转化为长期资本[7] - 两融余额创2.3万亿元新高 融资盘及杠杆资金存在反手做空风险[5] 政策影响 - 财政部与税务总局发布划转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免税政策 但利好力度相对有限[7]
和林微纳筹划H股上市,有新进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9-02 17:08
H股上市筹划 - 公司H股上市事项目前处于筹划阶段 主要出于国际化战略考虑 对公司实际影响尚不好判断 [2] - 第三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议案 [2] - 拟聘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作为H股发行及上市的审计机构 [2] 募集资金用途 - H股发行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研发新技术及新产品 拓展产品应用领域 拓展海外市场 加速全球化布局 海内外战略性投资和收购 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2] - 具体募集资金用途及投向计划以招股说明书的披露为准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亿元 同比增长91.53% [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068.58万元 同比扭亏 [3]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69.74万元 较上年同期增加5457.09万元 主要因销售回款增加 [3]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69亿元 同比增长99.13% [4]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70.81万元 较上年同期减少亏损1223.1万元 [4] 业务概况 - 公司长期深耕半导体芯片测试及MEMS精微零组件领域 [3] - 主要产品包括MEMS精微电子零部件系列产品 半导体芯片测试探针系列产品以及微型传动系统系列产品 [3] 股东回报 - 2024年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元(含税) 尽管当年出现亏损 [4] 市场反应 - 9月2日公司股价下跌6.99% [2]
外资巨头,重仓这些基金
中国证券报· 2025-09-02 17:04
外资机构持仓动向 - 巴克莱银行成为31只ETF第一大持有人 持仓方向包括黄金股 港股科技 港股创新药等 [1][2] - 瑞银集团出现在超100只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 覆盖创新药 黄金 建材 中药 绿电 粮食 养老 农牧等多元主题 [1][4] 热门赛道布局与收益表现 - 平安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ETF获巴克莱银行重仓131.34万份 今年以来收益率超60% [2] - 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获巴克莱银行和瑞银集团重仓 今年以来收益率超100% [2] - 国联安科创芯片设计ETF获巴克莱银行持仓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获瑞银集团加仓 两只产品今年以来收益率分别超60%和50% [3] 细分领域投资扩展 - 外资机构加仓港股细分板块ETF 包括汽车 消费 金融 互联网等 [4] - 摩根大通加仓广发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ETF 瑞银集团加仓华泰柏瑞中证香港300金融服务ETF和华夏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ETF [4] 外资机构观点与配置逻辑 - 外资视中国市场为独立资产类别 市场上涨由全球资产配置与居民资产转移共同推动 [5] - 美联储降息预期与国内积极政策共振 预计为A股与港股市场注入动力 [5] - "双碳"目标推动绿色能源改革 人工智能与算力创新引领科技浪潮 共同驱动全球经济转型并催生上游资源品需求 [5]
半导体板块9月2日跌3.13%,乐鑫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62.0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2 16:55
半导体板块整体表现 - 半导体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3.13% [1] - 上证指数下跌0.45%至3858.13点 深证成指下跌2.14%至12553.84点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62.08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57.9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04.18亿元 [2] 领涨个股及资金流向 - 成都华微上涨7.54%至49.49元 成交额17.02亿元 [1] - 天岳先进上涨6.21%至67.35元 成交额17.23亿元 主力净流入1.31亿元占比7.62% [1][3] - 沪硅产业上涨2.62%至21.90元 成交额19.84亿元 主力净流入1.11亿元占比5.61% [1][3] - 寒武纪上涨2.18%至1480.00元 成交额257.31亿元 主力净流入1.50亿元占比0.58% [1][3] 领跌个股及资金表现 - 乐鑫科技领跌12.39%至191.15元 成交额20.01亿元 [2] - 华虹公司下跌10.40%至76.80元 成交额48.73亿元 [2] - 瑞芯微下跌8.97%至212.99元 成交额54.27亿元 [2] - 盛科通信下跌11.82%至111.00元 成交额11.86亿元 [2] 资金流向特征 - 赛微电子主力净流入7073.48万元占比2.32% 游资净流出7657.76万元 [3] - 德明利游资净流入7960.26万元占比5.03% 散户净流出1.16亿元 [3] - 南芯科技游资净流出4213.71万元占比10.03% 散户净流入2838.24万元 [3] - 联动科技主力净流入1617.30万元占比6.22% 散户净流出2242.21万元 [3]
帝奥微:已在近日推出eUSB repeater产品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16:44
产品技术突破 - 公司自主研发的eUSB repeater(eUSB2中继器)产品近日推出[1] - 该产品在技术层面实现突破并填补国内空白[1] - 芯片能有效解决客户高制程主芯片接口相互转换的问题[1] 市场战略影响 - 产品推进国产替代进程[1] - 为公司稳步进入USB4.0超高速retimer市场奠定坚实基础[1] - 对公司未来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的市场拓展和业绩成长性产生积极影响[1]
汇顶科技融资净买入1573.21万元,此前一高管涉嫌内幕交易或面临索赔
搜狐财经· 2025-09-02 16:37
融资交易情况 - 9月1日公司融资买入8368.64万元 融资偿还6795.42万元 融资净买入1573.21万元[2] 高管涉嫌内幕交易 - 公司总裁柳玉平于2025年8月22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涉嫌内幕交易[3] - 立案编号为证监立案字0392025010号 依据证券法和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3] - 受损投资者可在公司上市后至2025年8月25日收盘期间买入且当日收盘仍持有股票可依法索赔[3] 股票期权注销情况 - 2025年8月1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注销56.33万份股票期权[4] - 注销原因包括33名离职激励对象丧失资格注销56.01万份 2名考核为C级激励对象注销3280份[4] - 2025年8月5日完成56.33万份期权注销手续 注销不会对公司股本造成影响[4][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2年 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6]
帝奥微(688381.SH):近日已推出 eUSB2 中继器产品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16:32
产品研发进展 - 公司自主研发的eUSB repeater(eUSB2中继器)产品近日推出 [1]
美、日联手卡脖子?中国反手打出“稀有金属牌”,镓价暴涨200%
搜狐财经· 2025-09-02 16:32
地缘政治与半导体行业博弈 - 美国自2018年起持续打压中国科技行业 并于2023年联合日本实施对华芯片制造设备出口管制[1] - 日本2023年修改出口规则 对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实施出口许可制 覆盖清洗 沉积 光刻等关键环节[2] - 中国2023年对镓 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反制 2024年12月进一步扩大至锑 三种材料均为半导体及军工领域关键原材料[5][9] 产业影响与市场数据 - 日本半导体设备对华出口在政策实施半年后骤降20% 2024年跌至历史最低水平[3][12] - 中国半导体行业逆势增长 2023年销售额达12276亿元 设计业增长6.1% 设备国产化率从30%提升至40%[11] - 中国镓产量占全球98% 锗占60% 出口管制导致欧洲镓价暴涨200% 锗价上涨超30%[7] 企业动态与技术发展 - 中芯国际扩大28纳米以上成熟制程产能 华为推进麒麟芯片自研[11] - 日本投入万亿日元补贴本土2纳米芯片项目Rapidus 并追加4项包括量子计算设备的出口管制[8] - 北方华创 上海微电子等本土设备商快速崛起[11] 全球供应链重构 - 美国芯片法案遭遇执行挑战 台积电 三星在美建厂进度缓慢且成本高昂[14] - 日本企业如信越化学 三菱材料及美国英特尔 英伟达均高度依赖中国关键材料供应[7] - 全球半导体秩序进入重构期 供应链分裂导致企业收入波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