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电路板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丨平安证券:维持深南电路“推荐”评级 长期受益半导体载板国产化
格隆汇APP· 2025-08-28 17: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60亿元 同比增长37.75% [1] - PCB业务订单同比显著增长 成为业绩增长核心驱动力 [1] 业务运营 - PCB业务总体产能利用率处于相对高位 [1] - 通过提升原材料利用率 前置引导客户设计 优化能源管理 瓶颈工序技术提效等方式保障高效产出 [1] - 积极推进泰国工厂和南通四期项目基础工程建设 为后续业务拓展提供支撑 [1] 行业驱动因素 - AI带动下游需求增加 [1] -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 [1] - AI加速卡等产品需求释放 [1] - 长期受益半导体载板国产化趋势 [1]
中英科技涨3.08%,成交额1.21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28 15:57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高频通信材料及其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为移动通信设备提供电气连接平台 产品已获国内外多家知名PCB制造商认可与采用 [2] - 高频覆铜板是无人驾驶毫米波雷达原材料之一 ZYF-6000系列目前已实现小批量生产 [2] - 高频通信材料主要应用于5G和4G基站天线领域 [3] - 产品通过华为认证 可用于相关产品制造 [4] - 公司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专注于细分市场且创新能力强 [4]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通信材料68.11% 引线框架18.50% 其他13.40% [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107.87万元 同比减少28.19% [8]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4.32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98.20% [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016.00万元 [9] 市场交易与估值 - 8月28日股价涨3.08% 成交额1.21亿元 换手率6.05% 总市值32.25亿元 [1] - 主力资金连续3日减仓 当日主力净流出175.60万元 近20日累计净流出4831.42万元 [5][6] - 主力持仓未控盘 筹码分布分散 主力成交额2507.56万元 占总成交额2.56% [6]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41.83元 股价波动区间介于压力位45.76元与支撑位41.37元之间 [7] 公司背景与股东结构 - 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28日 于2021年1月26日上市 注册地址为江苏省常州市 [8]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专精特新、PCB、卫星导航及5G [8] - 截至8月10日股东户数1.29万户 较上期减少2.79% 人均流通股3681股 较上期增加2.87% [8]
科翔股份:高阶HDI领域 公司已掌握16层任意层互联技术
格隆汇APP· 2025-08-28 15:56
技术能力 - 公司已掌握16层任意层互联技术 [1] - 公司实现激光盲孔直径75±10μm、X孔75-100μm [1] - 公司实现线宽线距50/50μm [1] - 公司盲孔电镀纵横比达0.8:1 [1] - 公司盲孔对准度达50μm [1] - 公司掌握30-45μm超薄PP压合技术 [1] 研发投入 - 公司将持续加大HDI产品研发投入 [1] - 公司致力于提升制造能力 [1] - 公司计划匹配最新技术发展对PCB产品的需求 [1]
四会富仕(300852.SZ):光模块用PCB已经量产,但目前营收占比较低
格隆汇· 2025-08-28 15:34
公司业务进展 - 光模块用PCB产品已实现量产 [1] - 该产品目前营收占比较低 [1]
东山精密涨2.00%,成交额6.4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3.1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15:2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上涨2.00%至56.51元/股,总市值1035.04亿元,成交金额6.41亿元,换手率0.83%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3.11万元,特大单买入占比26.96%(1.73亿元)且卖出占比32.18%(2.06亿元),大单买入占比26.43%(1.69亿元)且卖出占比21.34%(1.37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93.99%,近5日涨9.81%,近20日跌3.39%,近60日涨81.70% [1] - 年内4次登上龙虎榜,最近7月17日净买入1.65亿元,买入总额9.37亿元(占总成交24.33%),卖出总额7.71亿元(占总成交20.03%)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精密钣金件/铸件制造、精密电子制造、柔性电路板设计生产销售,收入构成电子电路产品65.23%、触控面板及液晶显示模组17.98%、精密组件产品13.93%、LED显示器件1.69%、其他1.1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概念板块包括PCB概念、MLED、出海概念、柔性电子、光通信等 [2] - 公司成立于1998年10月28日,2010年4月9日上市,注册地址为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东路99号 [2] 财务与股东结构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69.55亿元(同比增长1.96%),归母净利润7.58亿元(同比增长35.21%) [2] - 股东户数10.08万户(较上期增加22.26%),人均流通股13759股(较上期减少18.2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4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7.31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6346.31万股,较上期增加1409.25万股),摩根新兴动力混合A类(377240)新进为第六大股东(持股1246.84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与兴全商业模式混合(LOF)A(163415)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中京电子上涨8.09%,报14.3元/股
金融界· 2025-08-28 14:21
股价表现 - 8月28日盘中上涨8.09%至14.3元/股 成交额10.19亿元 换手率13.11% 总市值87.6亿元 [1] 股东结构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6.92万户 人均流通股8402股 [2] 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43亿元 同比增长12.19% [2]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净利润676.06万元 同比增长113.93% [2] 公司业务 - 主营一站式PCB解决方案 产品包括刚性多层电路板/高密度电路板/柔性电路板 [1] - 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健康等领域 [1] - 公司位于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 [1] 发展战略 -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创新管理 [1] - 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PCB电子信息产品与服务供应商 [1] - 推动智能制造与工业信息化进程 [1]
华正新材涨2.02%,成交额1.3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61.7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11:0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上涨2.02%至41.34元/股 成交额1.32亿元 换手率2.28% 总市值58.7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61.71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32%和3.46%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1.43%和24.03%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71.6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5.06%/23.59%/57.07% 年内累计1次登上龙虎榜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95亿元 同比增长7.88% [2] - 归母净利润4266.90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327.8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03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136.09万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2.37万户 较上期增加16.84% [2] - 人均流通股5981股 较上期减少14.41% [2] - 招商量化精选等三只基金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量介于53.54-93.32万股 易方达等三只基金退出十大股东 [3] 主营业务构成 - 覆铜板业务占比77.57% 交通物流用复合材料占7.75% 导热材料占7.09% [1] - 公司主营覆铜板/绝缘材料/热塑性蜂窝板等复合材料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 概念板块涵盖PCB/5G/铝塑膜/汽车电子/IDC等 [2]
弘信电子跌2.03%,成交额5.4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429.8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11:0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下跌2.03%至34.18元/股 成交额5.49亿元 换手率3.39% 总市值164.9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429.84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6.53%和12.86%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2.18%和27.57%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0.84%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2.18%/15.43%/29.03%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7.26万户 较上期减少13.85% 人均流通股6292股 较上期增加16.07% [2] - 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68.44万股至360.93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24.01万股至318.15万股 [3] - 华夏中证1000ETF增持50.58万股至212.72万股 广发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171.63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4.94亿元 同比增长15.01% [2] - 归母净利润5399.31万元 同比增长9.85% [2]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印制电路板48.49% 算力及相关业务42.41% 背光模组8.01% 其他1.09%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 概念板块涵盖液冷、汽车电子、小米、华为、阿里等 [1] 分红历史与上市信息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6亿元 近三年未实施分红 [3] - 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8日 2017年5月23日上市 注册地址位于福建省厦门火炬高新区 [1]
生益科技涨2.01%,成交额4.9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298.4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10:3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49.30元/股,成交额4.91亿元,换手率0.43%,总市值1197.6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298.48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4.52%和7.44%,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1.77%和25.57%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10.23%,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0.91%/14.86%/73.71% [1] -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3月19日净卖出5.48亿元,买卖总额占比分别为15.76%和37.51%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85年6月27日,1998年10月28日上市,注册地址为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园区工业西路5号 [2] - 主营业务覆盖覆铜板、粘结片(收入占比65.96%)、印制线路板(28.63%)、废弃资源综合利用(3.37%)及其他业务(2.04%) [2] - 属于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行业,概念板块包括液态金属、覆铜板、纳米概念、柔性电子和毫米波雷达 [2] 财务与股东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6.80亿元,同比增长31.68%,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同比增长52.98% [2] - 股东户数7.51万户,较上期减少14.25%,人均流通股31,561股,较上期增加16.6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9.3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5.75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67亿股,较上期减少1640.04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2177.00万股(增加186.03万股),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1542.83万股(增加149.05万股) [3] - 华夏沪深300ETF持股1131.32万股(增加188.69万股),嘉实沪深300ETF持股975.07万股(新进股东) [3]
再论出海定价“十大关键”:还是靠出海赚钱
国投证券· 2025-08-28 10:34
基于您提供的策略研报内容,以下是经过梳理的关键要点总结: 核心观点 - 中国企业出海是2025年A股市场获取超额收益的核心驱动力,其定价逻辑基于产业全球竞争力,并成为大盘成长投资的新胜负手[1][3][11] - 出海的核心矛盾并非逆全球化,而是康波萧条末期追赶国实现对引领国超越的必然路径,必须依靠科技与出海双轮驱动[2][33] - 2024年是制造业出海大潮定价元年,2025年则是科技与文化/服务出海大潮的元年[3][31] 市场表现与基金配置 - 2025年1-7月中国出口增速(以人民币计)达7.30%,展现出较强韧性[1][12] - 2024年中国制造业500强海外员工增长14.26%,2025年上半年对“一带一路”沿线非金融类OFDI延续高增20.70%[1] - 2025年初至今收益排名前25%的主动权益基金,其对出海标的配置比例较全部主动基金高出5.47个百分点[1][12] - 高收益基金显著超配科技出海(如胜宏科技、新易盛)、创新药BD(如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及新消费出海(如泡泡玛特)等板块[15][16] 出海定价的核心逻辑 - **短期驱动**:海内外通胀分化,海外业务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增加海外敞口可直接提升ROE[3][23][29] - **中期驱动**:国内龙头企业在容量足够大的全球产业中通过出海成为全球龙头,从而享受估值溢价[3][23] - **长期叙事**:处于康波周期萧条末期,追赶国实现对引领国的超越必须依靠“科技+出海”,这是历史性规律[2][33] 出海中长期支撑:全球南方工业化 - 以全球南方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进入工业化进程,其制造业PMI景气度(如亚洲50.5%、非洲51.1%)显著优于发达国家(欧洲49.1%、美洲48.0%)[48][53]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中间品出口国,2023年占全球中间品出口约13.39%,中间品占中国总出口比重达47.29%[25][44] - 80-90年代日本出海成功的关键在于美国最终品需求和中国工业化对中间品的需求,当前中国正扮演类似角色[39][40] 产业筛选与微观定价 - **优选标准**:大盘成长+出海五要素(高产业全球竞争力、能顺利走出去、全球普遍需求、结束价格战、全矩阵产品)[26] - **微观定价四阶段**:1)海外订单增长驱动股价;2)战略调整期超额收益不显著;3)ROE中枢上移带来估值重塑;4)市值上移估值稳定(参考丰田案例)[27] - **估值提升空间**:科技出海(如创新药、PCB)和文化服务出海(如游戏、IP)的EPS提升空间大;优势制造业(如船舶、白电、叉车)的PE提升空间大,当前估值仅为海外龙头的0.40-0.78倍[29] 出海韧性品种筛选思路 - **类型一**:非美市场核心需求,如客车(对美敞口0.34%)、土方机械(对美敞口5.52%)、无人机(对美敞口8.92%)[30] - **类型二**:强全球产能优势与议价权,关税成本由海外承担,如稀土、锰、镁、天然石墨等材料[30] - **类型三**:具备全球产业链布局以应对关税冲击,如创新药[30] 2025年出海新趋势:科技与文化服务 - 2025年上半年我国个人文娱类服务出口同比增速高达51.50%[31] - 2025年1-7月自研游戏海外市场收入达111.94亿美元,同比增长10.39%[31] - 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增长7.8%,其中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增长14.6%,受益于5G、云计算、AI等技术驱动的解决方案出海[31] 出海50指数 - 国投证券与同花顺联合推出的出海50指数,2025Q1营收增速及归母净增速分别达11.70%和15.95%,ROE达16.45%,显著高于全A水平[32] - 当前占机构仓位约19%,与内需茅指数峰值时占机构仓位30%、总市值20%相比,仍有增仓空间[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