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轨道交通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葡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研修班结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6-18 09:53
中国—葡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研修班 - 由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主办的研修班在澳门旅游塔举行结业典礼暨证书颁发仪式 [1][3] - 研修班为期两周,吸引了来自安哥拉、巴西、佛得角等8个葡语国家及中国澳门的16名相关领域官员、技术员和机构高管参加 [3] - 学员们考察了澳门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澳门轻轨股份有限公司、澳门土木工程实验室等机构 [3] - 研修内容涵盖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合作平台的作用、中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及成功因素、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资等专题 [3] 中葡论坛合作进展 - 中葡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通过《经贸合作行动纲领(2024-2027)》,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方面达成四项重要共识 [3] - 中葡论坛将继续举办更多活动促进对葡语国家全方位互利合作 [3] 研修成果与意义 - 研修班以深化中国与葡语国家互联互通为目标,为学员提供专业发展新动能 [3] - 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的纽带,推动多边协同发展,研修班成为知识传递与友谊建立的桥梁 [3] - 学员表示对中国内地和澳门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发展有了更深刻认识,这些收获能应用到未来工作上 [4]
打破全球记录!我国磁悬浮技术迎来新突破,市场超千亿
选股宝· 2025-06-18 07:18
磁悬浮技术突破 - 湖北东湖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一公里高速磁悬浮测试线"首次公开演示 试验车重达1030公斤 成功跑出每小时650公里的"极速" 打破同类型平台全球纪录 [1] - 磁悬浮列车利用电磁体"同性相斥"原理 使车体完全脱离轨道 悬浮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腾空行驶 [1]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包括永磁材料、铜线、超导材料、传感器芯片和驱动控制芯片等高性能原材料 以及特种合金、钢材、铝合金等金属材料 [1] - 车辆制造是关键环节 包括车身、转向架、牵引系统等部件的制造和组装 以及车辆、供电、通信等子系统的集成 [1] - 下游为终端应用及售后服务环节 包括车辆运营调度、旅客运输、观光旅游、列车维修等 [1] 市场前景 - 2024年全球磁悬浮市场规模达1200亿元 中国占比超过40% [2] - 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将突破55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8% [2] 相关公司动态 - 博科测试技术已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得到验证 例如高速磁悬浮列车振动模拟试验 [2] - 新筑股份持续在旅游轨道领域开展磁浮项目市场拓展 内嵌式中低速磁浮交通适合旅游轨道交通应用场景 [2]
倾听中国科创“新”声
上海证券报· 2025-06-18 03:32
科创板公司发展成果 - 天岳先进成为全球率先实现2英寸至8英寸碳化硅衬底产业化的公司,并于2024年11月推出全球首枚12英寸碳化硅衬底 [1] - 百利天恒上市后第一年双抗ADC新药刷新国产创新药对外授权纪录,2024年市值首次突破千亿元,成为A股第三家千亿元市值创新药公司 [1] - 普源精电完成对耐数电子的并购,成为"科创板八条"实施后首单并购重组成功案例,提升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并推动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全球化 [2][18] 科创板政策支持 - "科创板八条"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优化股债融资渠道,中国通号发行科创债从受理到注册仅35个工作日 [2][3] - "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助力迪哲医药完成17.96亿元再融资,芯原股份推进再融资项目加速Chiplet技术布局 [10][16] - 第五套上市标准帮助百利天恒和艾力斯在未盈利阶段上市,聚焦肿瘤治疗和创新药物研发 [1][11] 公司战略与行业影响 - 中国通号聚焦"轨道交通+低空经济"主赛道,发展智能轨交、智能低空等业务,打造智能控制领域"大国重器" [8] - 中微公司专注高端微观加工设备研发,"科创板八条"提升其市场认可度,期待并购非上市公司和股权激励政策优化 [7] - 凯赛生物利用并购重组获取战略资源,完善股权激励制度稳固核心团队,推动生物制造行业创新 [15] 未来期待与建议 - 中控技术期待科创板交易更活跃、制度更"懂"科创、生态更协同推动产学研合作 [3][14] - 天岳先进希望提升对"硬科技"企业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的制度包容性,吸引更多耐心资本 [17] - 普源精电建议完善"硬科技"企业并购重组与融资支持机制,强化整合全球创新资源能力 [18]
我国磁悬浮技术又有新突破 磁悬浮试验车7秒冲刺时速650公里
快讯· 2025-06-17 19:49
磁悬浮技术突破 - 科研人员在湖北东湖实验室通过悬浮支撑和电磁推进方式实现技术突破 [1] - 试验车在1000米距离内加速至650公里/小时 [1] - 试验车重量为1.1吨 [1] - 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到1秒 [1] - 7秒内完成0-650公里/小时加速 [1]
我国磁悬浮技术获新突破
快讯· 2025-06-17 15:29
高速磁悬浮技术突破 - 科研人员在湖北东湖实验室成功实现1 1吨重试验车在1000米距离内加速至650公里/小时[1] - 极速达到650公里/小时且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到1秒[1] - 技术依托于悬浮支撑和电磁推进系统[1] 测试线技术特点 - 测试线长度仅为1000米但具备200米内制动至零的精准控制能力[1] - 电磁助推与测速定位技术实现"贴地飞行"级稳定性[1] 行业应用前景 - 该测试线成为高速列车研发与试验的核心支撑平台[1]
交控科技郜春海:通过场景驱动、AI赋能共筑低空经济新生态
中国经营报· 2025-06-16 23:06
低空经济核心观点 - 低空经济需整合各环节形成完整价值链,才能构建坚实繁荣的新生态 [1] - AI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催生新生产要素与经济形态,中国凭借后发优势与智能化路径有望开辟独特发展道路 [1] - 全球低空经济规模预计2040年达1.5万亿美元(约10.8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目标2035年达3.5万亿元人民币 [3] 低空经济定义与发展路径 - 低空经济指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可延伸至3000米)空域,以民用航空器活动为牵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核心是释放低空空域作为新型生产要素 [2] - 相比地面交通,低空空域无需大量物理基建,仅需"空中划一条线",显著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 [2] - 美国遵循"自下而上"传统通用航空模式,中国呈现"自上而下"特征,起步即瞄准垂起化、自动化与无人化 [2] AI与低空经济融合 - AI发展呈现通用大模型与垂直大模型双轨并行,中国企业深耕垂直大模型是实现AI价值高效落地的务实选择 [3] - AI赋能低空经济的具体路径包括:数据决策转化(处理无人机采集数据生成可执行决策)、自主路径规划(动态优化航线避开风险区)、多模态垂直大模型开发(如农业无人机识别病虫害匹配喷洒方案) [3] - AI应用需深入业务核心逻辑,仅停留在表层应用是资源浪费 [3] 低空经济产业生态 - 低空经济由四大板块构成:飞行器制造(如eVTOL、无人机)、数字化基础设施(起降场、通导监系统)、空域调度管理(十万架级飞行器自动化调度)、场景化运营服务(物流、巡检、载人) [4] - 当前低空经济"热乱并存":2024年各地规划建设上千个起降点,但运营规则和安全标准尚未统一,导致"敢造飞机不敢飞"困局 [5] - 产业需打通从用户需求、任务智能分配到执行反馈的闭环,形成完整价值链 [5] 低空经济场景演进 - 近期(1~3年):赋能型场景主导,如农林植保(AI精准施药减少30%化学污染)、电力巡检(替代人工高危作业)、隧道检测(无人机深入有毒环境) [5] - 中期(3~5年):物流场景规模化,如城市即时配送(医疗急救物资)、跨境重型运输(深圳试点海鲜15分钟送达,损耗率从12%降至3%) [5] - 远期(8~10年):载人交通革命,从文旅体验起步(如景区短途接驳),逐步扩展至通勤,终极目标飞行汽车进入家庭 [6] 低空经济核心挑战 - 法规细则仍需完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推进多年,但配套法规细则落地仍需过程 [7] - 安全问题:通信、导航、监视技术及防冲突机制需绝对可靠,是大规模商用前提 [8] - 人才缺口:行业亟须高校培养与吸引顶尖人才支撑技术攻坚与产业创新 [8]
神州高铁踩雷诉讼16亿投资四年未追回 近五年累亏45亿背债38亿财务承压
长江商报· 2025-06-16 08:51
投资纠纷与诉讼 - 神州高铁2019年向河南禹亳铁路增资16亿元获得13.25%股权 但2021年起因工程停工导致投资目的无法实现 触发回购条款[3][4] - 公司要求漯周界高速履行16亿元股权回购义务被拒 仲裁胜诉后对方仍拒不执行 近期又提出不予执行申请获法院受理[4][5] - 针对禹亳项目已计提14.26亿元资产减值损失 显示该投资基本无法收回[6] - 子公司国润祁连1.488亿元股权回购款逾期未收回 已计提0.36亿元坏账准备[8]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及子公司涉及36起未结诉讼 显示法律风险高企[7] 经营业绩表现 - 2020-2024年连续五年亏损 合计亏损额超45亿元 其中2024年亏损5.45亿元[11][13] - 五年间资产减值及信用减值损失合计达35.91亿元 是亏损主因[12] - 2024Q1营收2.23亿元同比增23.62% 但净利润仍亏损0.43亿元[13] - 2019年营收32.2亿元 2020-2024年营收均萎缩至20亿元左右[11] 财务状况 - 2024Q1末资产负债率69.31%创历史新高 有息负债达38.91亿元[13] - 2020年起连续五年未派发现金红利 反映现金流紧张[1] 业务发展 - 通过并购实现从酒店服务向轨道交通业务转型 2015年总资产35.89亿元 2020年扩张至128.28亿元[9][10] - 商誉规模2019年达36.63亿元 显示并购溢价较高[10] - 形成轨道交通运营检修装备和维保服务两大板块 在高铁检测系统等细分领域具技术领先优势[10] - 三洋铁路项目是公司首个长里程货运铁路整线运维项目 拥有永久运营权和自主定价权[3]
首届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循环研讨会在天津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23:31
行业发展趋势 - 城市轨道交通进入运营建设并重、以运营为主导的新发展阶段,深化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 轨道交通行业正步入设备更新与退役的关键阶段,为资源循环利用带来重要机遇 [1] - 轨道交通循环利用产业尚处起步阶段,需加强行业协同合作推动平台搭建、标准化建设和技术创新 [1] 行业合作与生态构建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希望凝聚全国行业资源和智慧,共同推进城轨交通循环经济新生态构建 [1]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提出要加快共建良好生态,构建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大循环生态,推动技术、管理、商业模式创新 [1] -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合作组建专班,研究打造"轨道技术+资环平台"工业设备再利用网络 [2] 技术与实践探索 - 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多地地铁公司、科研院所代表围绕资源循环前沿理念、关键技术、产业实践与政策支持展开研讨 [2] -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计划通过数智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从轨道交通逐步向其他行业领域延伸,贡献"天津方案" [2] 会议背景与参与方 - 第一届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循环研讨会以"循环科创赋能、绿色引领变革"为主题,吸引近200名代表参会 [1] - 会议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3]
6月12日电,新一批国家标准发布,涉及新能源汽车、农业机械、轨道交通。
快讯· 2025-06-12 11:28
智通财经6月12日电,新一批国家标准发布,涉及新能源汽车、农业机械、轨道交通。 ...
新一批国家标准发布,涉及新能源汽车、农业机械、轨道交通
快讯· 2025-06-12 11:03
交通运输方面 - 发布公共汽电车场站划分、空铁旅客联运服务等2项标准,提升公众出行便捷性 [1] - 发布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电耗限值标准,较上一版推荐性标准要求显著提升,推动行业节能水平提高 [1] - 发布乘用车制动技术要求标准,回应消费者关切 [1] - 发布摩托车燃油箱、灯光、图形符号等强制性标准,提升安全水平并促进产品更新换代 [1] 农业农村方面 - 发布废旧农业机械回收体系建设规范等13项农业机械国家标准,完善循环利用标准体系,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 [2] - 发布动植物检疫4项国家标准,为种子运输和检疫鉴定提供标准支撑 [2] - 发布肥料、果蔬检验检测、饲料、纤维等6项国家标准,推动相关产业在质量提升、绿色生产、技术创新领域发展 [2] 安全生产方面 - 发布安全色和安全标志、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等7项安全生产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强生产过程安全管理 [3] - 发布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等3项重点消防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升级技术指标,提升消防产品性能和质量 [3] 高新技术方面 - 发布半导体器件、电磁兼容、电子装联技术等30项国家标准,助力产品性能与质量跃升 [4] - 发布轨道交通、遥感卫星等8项国家标准,规范交通管理并保障卫星数据传输效率和质量 [4] - 发布航空电加温玻璃、光刻用掺钛石英玻璃等4项工业玻璃国家标准,推动高附加值玻璃深加工产品应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