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obotics
icon
搜索文档
Science正刊 用一根软管造就史上最简单的软机器人!
机器人圈· 2025-05-13 18:44
软体机器人创新设计 - 受自然界动物运动机制启发,开发出无需中央处理器控制的软体机器人,通过神经系统、身体结构与环境的协作实现自主运动 [2] - 荷兰研究团队开发的自振荡肢体系统在恒定气流驱动下能以300赫兹频率自主踏步,运动速度比现有机器人快几个数量级 [3] - 该系统通过物理交互展现智能行为,包括自主避障、水陆步态切换和趋光性,为高效能自主机器人开辟新途径 [3] 自振荡肢体技术 - 设计灵感来源于喷水软管振荡和充气跳舞人,使用硅胶软管在3D打印支架中形成自动抖动肢体 [5] - 注入恒定气流后软管每秒摆动100次,呈现"踩地-抬脚"周期性动作,无需控制电路 [5] - 通过追踪折点变化发现四个关键阶段,形成自我维持的振荡机制,可通过调节进气量控制频率 [7] 多肢体协同运动 - 通过改变连接管长度实现两种步态:短管同步运动、长管交替前进 [10] - 四肢软体机器人在28升/分钟气流驱动下速度达每秒1.1米,呈现瞪羚式跳跃步态 [10] - 重新设计的"充气袋"式软肢仅需0.1升/分钟气流,无线机器人总重77克,速度每秒18厘米 [13] 环境适应能力 - 机器人能根据环境自动改变运动模式:陆地同步、水中交替步态 [15] - 遇到障碍物时能自动调整方向逃脱,加装光敏电阻后具备趋光性,可追随光源前进 [15] - 通过与环境的物理交互实现自发同步运动,在不同地面保持节奏一致 [13] 设计理念创新 - 通过身体结构和环境互动模糊传统"驱动-控制-感知"边界,实现运动、决策和反馈一体化 [19] - "高度耦合、结构驱动"的设计理念可能成为软体机器人发展新方向 [19]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机器狗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市场份额、企业优势分析等)
前瞻网· 2025-05-13 14:56
中国机器狗行业竞争派系 - 机器狗是基于仿生学、采用4条步行腿构成的四腿仿生机器人 不同领域产品需求差异大 细分市场竞争者分化明显 [1] - 行业代表性企业多分布于中东部地区 浙江、北京和江苏集中度最高 [3] 中国机器狗行业市场份额 - 2023年销量份额:宇树科技(66.46%)、蔚蓝智能(12.59%) 销售额份额:宇树科技(42.74%)、云深处科技(18.09%)、蔚蓝智能(9.53%) [6] - 市场集中度高 销量CR3达84.7% CR5达92.1% 销售额CR3为70.4% CR5为79.1% [9] 中国机器狗行业企业业务布局 - 建设工业(1997年注册):西南/华东布局 多功能足式机器人应用于军事及巡检场景 2024年珠海航展展出多款产品 [12] - 晶品特装(2009年注册):华东区域聚焦 开发侦查/排爆机器人 产品进入采购目录 同时研发电机驱动/机械臂等上游部件 [12] - 中坚科技(1997年注册):91.98%收入来自海外 2024年推出灵容P1四足机器狗 应用于产业园区管理及特种作业巡检 [12] - 申昊科技(2002年注册):华东区域为主 与警方合作研发具备面部识别/应急救援功能的机器狗产品 [12] - 光格科技(2010年注册):华东/华南布局 AQR100四足智能巡检机器人支持全地形自主巡检 应用于电力/工业场景 [12] - 汉王科技(1998年注册):45.71%海外业务 仿生机器狗预计2025年商业化 已亮相安防博览会 [13] - 景业智能(2015年注册):华北/华东布局 与云深处合作开发"胡狼1号"机器狗 聚焦核应急/防卫等特种场景 [13] 中国机器狗行业竞争格局 - 五力模型分析:技术迭代快+头部集中导致同业竞争激烈 上游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使供应商议价能力强 [13] - 下游需求分散但场景差异化 消费者议价能力中等 产品功能独特性降低替代品威胁 [13] - 政策推动降低准入门槛 新进入者威胁较高 传统机器人厂商可能横向扩张 [13]
2025年上海科技节:人形机器人将首登科学红毯
中国新闻网· 2025-05-13 14:30
上海科技节2025年活动概况 - 2025年上海科技节将于5月17日启动,为期两星期,覆盖上海全市16个区[1] - 本届科技节以"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通过全民共享的科技嘉年华形式,让前沿科技与城市生活深度结合[4] - 活动设置六大专题,包括开幕式、会议、开放活动、赛事、媒体科普和闭幕式[5] 科技节亮点与创新 - 科学红毯首次采用XR无限拓展技术,人形机器人及研发团队将首次登上红毯,实现人机互动[1] - 提供人形机器人礼仪服务、虚拟现实演讲辅助眼镜等新科技体验[1] - 48家科普基地推出特别优惠价,56家重点实验室和大科学设施向公众开放[5] 上海科技发展成果 - 上海科学家近5年在《科学》《自然》《细胞》三大期刊发表文章数量占全国29.2%[6] - 第四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将举办,包含主旨大会和四个专题分会(科技传播理论、科学教育、健康科普、科普产业)[6] 历史与定位 - 上海科技节自1991年创办,是全国首个政府主导、全球第二个以城市命名的科技节[4] - 已成为市民认知科学、体验创新的重要平台,展示上海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进展[4][6]
“成立几个月,首轮估值就喊到上亿”
投中网· 2025-05-13 14:29
灵巧手行业投资热度 - 2024年至今灵巧手领域融资额已超30亿元 [3][5] - 市场现存灵巧手项目超20家,其中十余家正在融资,新成立公司首轮估值达2-3亿元,商业化公司估值超5亿元 [5] - 头部项目估值涨幅显著,某明星公司种子轮估值4亿元,新一轮直接翻倍至8亿元,机构普遍接受10亿元以内估值 [6]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2023年底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要求2027年前突破灵巧手技术,推动行业信心提升 [9] - 人形机器人发展带动核心零部件需求,灵巧手占整机成本20%-30%,被称为机器人"最后一厘米" [15] - 2024年全球灵巧手市场规模预计达76万只(17亿美元),2030年将增至141万只(30亿美元) [16] 技术进展与竞争格局 - 国产灵巧手自由度从个位数提升至20+,灵心巧手产品工业版达25-30自由度,科研版高达42自由度 [16][17] - 技术路线分化:连杆传动(高刚性)、腱绳传动(高自由度)、齿轮传动(高精度)及混合模式并存 [18] - 具身智能本体公司(如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上市公司(兆威机电、捷昌驱动)及政府基金加速布局 [13] 资本态度与行业分歧 - 头部机构集中押注头部项目,但多数企业融资仍困难,机构整体趋谨慎 [20] - 支持方认为灵巧手具备跨场景应用潜力(协作机械臂、医疗设备等),安全垫高于本体企业 [21] - 质疑方指出技术路径未收敛、上下游挤压第三方生存空间,且部分场景夹爪即可替代 [22][23]
优必选(09880):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助力人形机器人加速实现场景落地应用
东吴证券· 2025-05-13 13: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为与优必选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围绕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展开深度合作,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家庭等场景商业化应用 [2] - 优必选群体智能技术是工业场景下人形机器人规模化落地关键,已在协同分拣、搬运和精密装配三大典型场景取得突破 [3] - 优必选在视觉导航、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领域持续突破,提升了人形机器人环境适应性和作业精准度,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 [4] - 优必选与华为合作有望发挥全栈式技术优势,加速人形机器人在现实应用场景落地,维持2025 - 2027年收入预测,当前市值对应PS为18/13/10倍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056|1,305|2,016|2,823|3,705| |同比(%)|4.70|23.65|54.40|40.08|31.2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34.05)|(1,123.59)|(1,025.65)|(749.64)|(244.58)| |同比(%)|(26.59)|8.95|8.72|26.91|67.37| |EPS - 最新摊薄(元/股)|(2.79)|(2.54)|(2.32)|(1.70)|(0.55)| |P/E(现价&最新摊薄)|(28.72)|(31.54)|(34.55)|(47.28)|(144.91)|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港元):87.20 - 一年最低/最高价:40.80/191.90 - 市净率(倍):16.51 - 港股流通市值(百万港元):29,979.19 [8]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元):4.89 - 资产负债率(%):56.22 - 总股本(百万股):441.78 - 流通股本(百万股):371.11 [9] 三大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2,906.19|2,898.96|3,135.67|3,727.7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223.72|714.49|648.65|1,722.43| |应收账款及票据|950.32|1,287.68|1,568.54|1,543.64| |存货|460.50|579.46|621.14|446.63| |其他流动资产|271.66|317.33|297.34|15.01| |非流动资产|2,227.33|2,507.33|2,777.33|3,047.33| |固定资产|1,447.81|1,647.81|1,847.81|2,047.81| |商誉及无形资产|515.86|615.86|715.86|815.86| |长期投资|73.15|103.15|123.15|143.15| |其他长期投资|0.00|0.00|0.00|0.00| |其他非流动资产|190.51|140.51|90.51|40.51| |资产总计|5,133.53|5,406.30|5,913.00|6,775.04| |流动负债|2,092.55|3,122.69|4,118.49|5,240.72| |短期借款|793.37|1,043.37|1,243.37|1,443.37| |应付账款及票据|547.81|849.87|1,294.04|1,722.70| |其他|751.37|1,229.46|1,581.08|2,074.65| |非流动负债|793.45|1,093.45|1,393.45|1,393.45| |长期借款|708.63|1,008.63|1,308.63|1,308.63| |其他|84.82|84.82|84.82|84.82| |负债合计|2,885.99|4,216.14|5,511.94|6,634.17| |股本|431.62|431.62|431.62|431.62| |少数股东权益|135.93|104.21|64.75|49.14|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2,111.61|1,085.95|336.31|91.73| |负债和股东权益|5,133.53|5,406.30|5,913.00|6,775.04| [12]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1,305.36|2,015.50|2,823.37|3,704.74| |营业成本|931.35|1,390.70|1,863.42|2,296.94| |销售费用|523.93|705.43|705.84|555.71| |管理费用|370.01|503.88|564.67|555.71| |研发费用|478.11|604.65|705.84|740.95| |其他费用|9.89|0.00|0.00|0.00| |经营利润|(1,007.93)|(1,189.15)|(1,016.41)|(444.57)| |利息收入|15.95|61.19|35.72|32.43| |利息支出|9.96|22.06|28.81|33.06| |其他收益|(147.32)|103.12|228.21|187.58| |利润总额|(1,149.26)|(1,046.90)|(781.29)|(257.62)| |所得税|10.67|10.47|7.81|2.58| |净利润|(1,159.92)|(1,057.37)|(789.10)|(260.19)| |少数股东损益|(36.33)|(31.72)|(39.45)|(15.6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23.59)|(1,025.65)|(749.64)|(244.58)| |EBIT|(1,155.24)|(1,086.03)|(788.20)|(256.99)| |EBITDA|(1,155.24)|(1,086.03)|(788.20)|(256.99)| [12]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1,223.72|(860.28)|(495.25)|989.26| |投资活动现金流|0.00|(176.88)|(41.79)|(82.42)| |筹资活动现金流|0.00|527.94|471.19|166.94| |现金净增加额|0.00|(509.22)|(65.85)|1,073.78| |折旧和摊销|0.00|0.00|0.00|0.00| |资本开支|0.00|(300.00)|(300.00)|(300.00)| |营运资本变动|0.00|278.15|493.25|1,403.98| [12]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收益(元)|(2.54)|(2.32)|(1.70)|(0.55)| |每股净资产(元)|4.89|2.46|0.76|0.21| |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441.78|441.78|441.78|441.78| |ROIC(%)|(32.10)|(31.38)|(25.70)|(8.88)| |ROE(%)|(53.21)|(94.45)|(222.90)|(266.64)| |毛利率(%)|28.65|31.00|34.00|38.00| |销售净利率(%)|(86.08)|(50.89)|(26.55)|(6.60)| |资产负债率(%)|56.22|77.99|93.22|97.92| |收入增长率(%)|23.65|54.40|40.08|31.22| |净利润增长率(%)|8.95|8.72|26.91|67.37| |P/E|(31.54)|(34.55)|(47.28)|(144.91)| |P/B|16.40|32.64|105.38|386.37| |EV/EBITDA|(19.13)|(33.87)|(47.38)|(141.92)| [12]
快讯|越疆科技与腾讯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华为与优必选科技达成全面合作,传化集团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达成战略合作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13 12:52
外骨骼机器人C端市场发展 - 外骨骼机器人在"五一"假期旅游市场表现亮眼,黄山、泰山等景区租赁需求旺盛,价格亲民(如泰山80元/3小时)且供不应求 [1] - 技术迭代与量产规模扩大推动成本显著下降,消费级产品价格已低至数千元,多家企业加速布局C端市场 [1] - 资本市场关注度提升,融资活动频繁,但技术适配性与安全规范仍是普及的主要挑战 [1] 科技巨头人形机器人布局 - 越疆科技与腾讯云合作聚焦"云-边-端"协同及具身智能应用,其协作机器人全球出货量超8万台,客户包括比亚迪、微软等80余家企业 [5] - 华为与优必选科技达成全面合作,整合昇腾、鲲鹏等技术开发工业及家庭场景人形机器人,并计划建设创新中心 [10] - 百度智能云联合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提供算力、模型及仿真解决方案,科技大厂正通过多元角色推动技术落地 [5] 产业链协同与材料创新 - 传化集团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合作推进材料研发与产业应用,新安股份共建实验室突破功能性硅橡胶材料并实现产业化 [7] -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整机系统研发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合作将加速性能提升与成本优化 [7] 脑机接口与机器人技术融资 - 傲意科技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康复外骨骼机器人上市及仿生手产品优化,其智能仿生手OHand™已获FDA/CE认证并抢占进口市场份额 [12] - 公司拥有超80件专利,正推进全球化布局 [12] 行业企业动态列表 - 工业机器人领域涵盖埃斯顿自动化、越疆机器人等12家企业 [17]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包括亿嘉和、普渡机器人等7家企业 [17] - 医疗机器人领域涉及元化智能、精锋医疗等12家企业 [17] - 人形机器人企业包括优必选科技、宇树科技等20家 [17] - 核心零部件企业如绿的谐波、BrainCo强脑科技等23家 [19]
活动回顾:PNP机器人和Franka机器人具身智能线上活动总结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13 12:52
活动背景与主题 - 2024年4月10日举办的线上研讨会聚焦具身智能领域,由Franka Robotics联合创始人Dmitrij Forssilow博士和PNP Robotics创始人包文涛主讲,吸引上千名专业人士参与 [1] - 具身智能是AI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前沿领域,强调机器人通过物理交互学习环境,Franka Robotics是该领域的先行者 [2] - PNP Robotics作为Franka机器人的中国合作伙伴,致力于推动技术本地化应用,搭建了学术、工业与投资界的协同创新平台 [2] 技术亮点与创新成果 Franka Robotics核心技术 - 关节级力控技术(Joint-level Force Control)通过高精度六轴力/力矩传感器和动态反馈算法实现实时力控制,操作精度达小于0.1N,控制带宽1kHz [8][22] - 七自由度(7-DoF)冗余设计提升复杂环境中的轨迹规划与碰撞规避能力,兼容ROS2、Isaac Sim等主流中间件加速研发迭代 [12] - 全球应用案例包括丰田研究所的模仿学习项目、Google DeepMind的Gemini Robotics模型训练及斯坦福大学DROID系统开发 [15] PNP Robotics本地化创新 - 遥操作方案融合力反馈与位置反馈技术,应用于远程医疗手术(精度提升)、工业装配(复杂零部件操作)及危险环境作业 [17] - 空间位置捕捉的运动学映射解决方案降低开发门槛,通过动作捕捉设备实现自然人机交互 [18] - 双臂机器人数据采集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适应狭小空间(如飞机发动机检修)和模块化装配任务 [18] - 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整合视觉/触觉/力感知数据,服务于智能制造质量检测与AI模型训练 [19] 未来发展方向 - Franka Robotics将优化ROS2中间件的实时性,开发移动具身平台拓展仓储物流、工业巡检等动态场景应用 [20] - 关节级力控技术持续提升非结构化环境适应性(如家庭、建筑工地),标准化API接口支持AI模型迁移学习 [22][24] - 双臂协同操作算法结合模型预测控制(MPC)提升装配效率,如PRINLAB团队的力觉反馈技术 [24] 行业展望与公司定位 - Franka Robotics确立具身智能学术研究标杆地位,PNP Robotics推动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场景化落地,双方合作覆盖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 [25] - PNP Robotics团队来自ABB、优傲机器人等企业,学术背景涵盖哈工大、多伦多大学等,提供硬件到软件的全方位支持 [26] - 具身智能技术将成为机器人产业升级核心,吸引科研、企业与资本资源投入 [25][29]
未知机构:【财联社早知道】华为与优必选签署协议共推人形机器人落地,机构称产业发展将明显提速,这家公司的人形机器人零部件样品已经-通过华为测试并成-20250513
未知机构· 2025-05-13 11: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军工、机器人、银行、汽车零部件、化工、纺织、电商、食品饮料、美容护理、医疗器械、光伏、风电、半导体、太阳能光伏、医疗、新能源汽车 - **公司**:华为、优必选科技、亿嘉和、柯力传感、鼎阳科技、胜利精密、成飞集成、中超控股、*ST宇顺、莱泰激光、国科车工、航天南湖、纳容雷达、优机股低、十万曾工、星辰科技、乐创技术、豪能股份、雷迪克、杰克股份、成都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浦发银行、恒勃股份、正强股份、同益中、百龙创园、太湖雪、泰鹏智能、安德利、锦波生物、阳光诺和、朗研生命、朝宇药业、碳云智肽、怡和嘉业、翰宇药业、翰宇健康、长光华心、川环科技、宏景科技、深圳数字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大金重工、东尼电子、富士康、歌尔股份、立讯精密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人形机器人行业**:5月12日华为与优必选达成全面合作协议,将在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多方面展开合作,推动其走向实际场景 。山西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后续应用场景想象空间大,国内政策支持力度提升,产业基金加速落地,参与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将明显提速,2025年进入量产元年,随着数据积累等因素,有望大规模走向工业及家用场景 [1]。 - **消费电子行业**:3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276.5万部,同比增长6.5%,其中5G手机1942.4万部,同比增长9.5%,占比85.3%;2025年1 - 3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6967万部,同比增长3.3%,5G手机6104.3万部,同比增长8.2%,占比87.6% 。华源证券表示高端国产化浪潮起,消费电子性价比凸显,产业链处于历史估值中下部区间,经营节奏有望稳健向上,应从“业绩”和“估值”两个维度筛选底部品种布局 [3]。 - **市场表现**:5月12日市场相较于上个交易日放量1164亿元,两市成交10亿以上个股增加41家至225家,机器人、华为、芯片概念个股分别有78、76、73只,分别增加19、19、14只,市场全天高开高走,创业板指领涨,热点集中在军工、机器人等方向,个股涨多跌少,超4100只个股上涨,军工股爆发,机器人、消费电子相对活跃 [8]。 - **一年新高个股情况**:5月12日创一年新高个股较上个交易日增加3家至109家,军工、汽车、机器人概念分别有30、18、16家个股创一年新高,当日共51股涨停,连板股总数8只,24股封板未遂,封板率为68%(不含ST股、退市股) [14]。 - **大金重工**:公司是风电塔桩出海龙头,24年出口海工产品收入占比提升,盈利能力逐季增强,推动该业务板块毛利率增长至26.9%,较去年增加了5.7%,当前出口海工产线排产紧张、发货情况良好,各项目将按计划陆续执行交付任务 [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亿嘉和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已开发多种形态机器人,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 [2]。 - 柯力传感向人形、协作、工业机器人客户供应力矩、六维力传感器,六维力传感器样品已通过华为测试并成功交付 [2]。 - 鼎阳科技是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领域领军企业,产品涵盖多领域,客户包括苹果、华为等 [3]。 - 胜利精密为消费电子厂商提供精密结构模组,客户包括苹果、华为、小米等 [3]。 - 东尼电子专注于新材料应用研发等,产品应用于多个行业,无线充电磁性材料优势明显,无线充电产品通过供货富士康等间接供应苹果,专用于苹果Watch无线充电模块,5月12日获多家资金买入 [16]。
腾讯华为双双宣布下场,巨头正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按下加速键|智能涌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1:30
腾讯云与越疆科技合作 - 腾讯云与越疆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具身智能及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研发、多场景应用与产业体系创新 [2] - 腾讯云将在基础设施方面发力,包括全链路自研多模态大模型、全栈云原生安全体系等技术 [2] - 越疆科技将在机器人终端和丰富场景应用的结合上提供支撑 [2] - 越疆科技累计全球出货量超八万台协作机器人,位列行业中国第一,关键零部件自研率超90%、国产替代率可达100% [2] - 越疆推出全球首款"灵巧操作+直膝行走"全尺寸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Atom,实现上下肢协同的高水平运动控制和工业级双臂协同操作能力 [2] - 越疆科技在工业领域积累超200个应用场景,覆盖工业制造、商业零售、医疗手术、健康理疗、科研教育等领域 [2] 华为与优必选科技合作 - 华为与优必选科技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围绕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开展产品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及产业体系创新 [3] - 华为提供昇腾、鲲鹏、华为云及大模型等技术,优必选主攻全栈式人形机器人技术 [3] - 双方将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创新向工业、家庭等场景的效率提升和落地复制 [3] 行业趋势 - 巨头提供AI基建,人形机器人公司提供"硬件+垂直场景"解决方案,形成"王炸"组合 [3] - 大厂在资源和渠道上的积累有助于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加速进入千行百业 [3] - 大厂触角由去年AI大模型偏"软"的应用层,开始全面向更硬核的机器人领域延伸 [3] - 腾讯CEO马化腾表示腾讯希望成为所有机器人厂商的合作伙伴,而非取而代之做硬件 [4] 历史背景 - 腾讯2018年成立Robotics X实验室并推出四足、双足机器人,但未出现爆款产品 [4]
机器人行业周报:“外骨骼机器人”助力登顶泰山 市场反馈积极有望加速放量
新浪财经· 2025-05-13 10:43
外骨骼机器人商业化应用 - 泰山景区推出"外骨骼机器人"辅助登山服务,游客支付80元可体验3小时,该设备重1.2公斤,采用碳纤维机身与仿生学关节设计,可承受200公斤瞬时拉力,内置AI系统能自动调节助力强度,节省30%至50%体力,续航达8小时 [3] - 泰山文旅集团计划在暑期前投放1000台外骨骼机器人,目前500台已投入运营且满负荷运转 [3] - 外骨骼机器人具备辅助行走、实时监测身体状况、紧急呼救、景点讲解等功能 [3]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展 - 优必选签署全球首个小批量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涉及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与商用版Walker C,将用于汽车工厂生产制造和商用接待 [3] - 优必选Walker S1已进入多家知名车厂实训,数十台设备应用"群体智能"技术完成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协同实训 [3] - Walker C将作为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导览大使,提供智能导览接待服务 [3] 机器人产业链投资机会 - 执行器和电机领域推荐兆威机电、鸣志电器、捷昌驱动、曼恩斯特 [2] - 驱控类受益标的为拓斯达,减速器受益标的为瑞迪智驱 [2] - 丝杠类推荐恒立液压、贝斯特、长盛轴承,受益标的包括丰立智能、震裕科技、北特科技 [2] - 丝杠设备类受益标的为华辰装备、日发精机、秦川机床、浙海德曼 [2] - 传感器推荐东华测试、柯力传感,受益标的为安培龙、汉威科技 [2] 科技公司机器人研发动态 - 苹果重组机器人团队,将团队转移至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John Ternus麾下,以促进软硬件协同研发 [4] - 机器人作为硬件与软件高度融合体,研发需要硬件、机械、软件、算法等多方面协同合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