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科技

搜索文档
“超负荷就业”的远程工作者,年入竟然高达百万美元
财富FORTUNE· 2025-08-06 21:04
远程办公与多职现象 - 远程办公盛行导致部分员工同时从事多份全职工作 部分案例显示有人同时任职五家公司 主要依赖人工智能工具提升效率 在正常工作时间即可完成多项任务 [1] - 从事多份工作收入显著提升 三份工作年收入达72 5万美元 五份工作预估年收入超100万美元 [1][3] - 医疗科技行业从业者身兼两职 年收入近25万美元 每周工作控制在40小时内 行业人才紧缺使其无需主动求职 [6] 行业动态与管理挑战 - 硅谷多家初创公司发现员工同时在竞业公司任职 引发企业清查内部欺骗行为 [1] - 摩根大通等500强企业推动返岗办公 但2024年美国居家办公比例仍达33% 仅比2023年下降2个百分点 [8] - 远程办公持续超预期 但管理层正逐步掌握真实工作效率评估方法 社会学教授预测多职现象或为短期尝试 [8][10] 雇佣关系与道德争议 - 部分从业者直言对公司无忠诚度 利用远程办公漏洞获取超额收入 [4] - 猎头公司CEO指出全职员工未经许可从事其他全职工作属不道德行为 可能面临严重职业后果 [7] - 经济学教授提出道德规范与生产效率需跟上新趋势 规章制度尚未完善 [10]
数字基建迎金融利好;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进一步验证高密度发射能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07:20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简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制造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效率 [1] - 政策加强对5G、工业互联网、数据和算力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支持,并运用融资租赁、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 [1] - 政策将刺激上游服务器、光模块等硬件需求,同时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与AI应用落地 [1] 商业航天发射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在5天内完成双工位连续发射,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验证了高密度发射能力 [2] - 高密度发射能力将加速卫星互联网星座组网进程,资本市场或关注火箭复用技术、地面支持系统及卫星制造产业链 [2] - 我国发射效率提升后,有望在低轨卫星竞争中抢占近地轨道资源优势 [2] 人工智能医疗应用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批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临床医学科研方向)",定位为覆盖"研发—测试—验证—应用"全链条的创新支撑平台 [3] - 中试基地旨在破解医疗AI技术的临床验证瓶颈,缩短AI产品落地周期 [3] - 三甲医院牵头下的产学研协同模式可能复制,推动医院从技术应用方升级为标准制定者 [3]
ST凯利:出售洁诺医疗股权并减资退出景正医疗
新浪财经· 2025-08-05 20:32
ST凯利公告,公司于2025年8月4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出售洁诺医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股权并减 资退出上海景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议案。公司将通过上海景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间接持有的洁诺医疗 36.9000%的股权以1.62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上海荟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公司计划通过定向分红和 定向减资的方式退出对景正医疗的投资。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景正医疗与洁诺医疗及其子公 司的股权,这两家公司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
麦迪科技(603990)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492.46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5 19:0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截至2025年8月5日收盘 麦迪科技报收于15 18元 上涨0 2% 换手率4 47% 成交量13 69万手 成交金额2 0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92 46万元 占比成交额7 2%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481 24万元 占成交额2 32% 大单净流出1011 22万元 占成交额4 88% 中单净流出400 24万元 占成交额1 93% 小单净流入1092 21万元 占成交额5 27%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报显示 公司营业总收入6334 00万元 同比减少43 13% 归属净利润2359 59万元 同比增长138 55% 扣非净利润252 66万元 同比增长103 42% [1] - 流动比率2 954 速动比率2 817 资产负债率34 04% [1] 公司基本信息 - 苏州麦迪斯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 位于苏州市 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 注册资本30628 2731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8919 5387万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为翁康 [1] - 公司对外投资9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3030次 拥有商标信息84条 专利信息168条 行政许可17个 [2]
开立医疗(300633)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19.31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5 17:55
股价及交易表现 - 2025年8月5日收盘价32.69元,单日上涨0.4% [1] - 换手率1.02%,成交量4.42万手,成交金额1.4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19.31万元,占成交额7.09%,其中超大单净流出16.70万元(0.12%)、大单净流出1002.61万元(6.97%) [1] - 中小单资金流向分化:中单净流出138.81万元(0.97%),小单净流入1158.11万元(8.05%)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30亿元,同比减少10.29% [1] - 归属净利润807.4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1.94% [1] - 扣非净利润599.81万元,同比骤降93.49% [1] - 流动比率3.527,速动比率2.514,资产负债率21.81% [1] 公司基本概况 - 成立于2002年,位于深圳市,专注于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1] - 注册资本43271.2405万人民币,实缴资本25161.78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陈志强 [1] - 对外投资企业12家,参与招投标项目2034次 [2] - 知识产权储备丰富:商标信息249条,专利信息1578条,行政许可268个 [2]
即将开学!上海交大医健未来领军人才第十期
思宇MedTech· 2025-08-05 12:18
项目背景与生态布局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拥有13家附属医院和21位院士资源 提供强大临床转化支持[9] - 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供平台[9] - 医健未来校友会成立首支孵化基金 专注医疗科技早期投资布局[9] - 独创"价值引擎方法论" 强调以应用场景牵引 构建企业家战略思维体系[9][13] 课程体系设计 - 6大核心模块覆盖思维跃迁、趋势研判、战略执行等全链条能力培养[16] - 课程融入微咨询实践 包括企业第二曲线探索、战略解码等实战环节[16] - 重点培养医疗产品创新设计思维 设置客户洞察与产品设计工作坊[16] - 投融资模块涵盖丹纳赫并购整合策略等标杆企业方法论[16] 行业趋势聚焦 - 深度解析银发经济产业链 覆盖智慧养老、老年金融等创新模式[17][19] - 消费医疗板块聚焦医美、口腔等细分领域品牌建设策略[17][19] - 医疗科技应用场景包括AI辅助诊断、可穿戴设备及远程医疗[17][19] 产学研资源网络 - 每年组织10+场医院/企业参访 覆盖瑞金医院及迈瑞、联影等头部企业[18][20] - 国际游学涉及美国梅奥诊所、德国MEDICA展等全球顶尖机构[20][22] - 校友会平台推动产学研转化 提供投融资俱乐部等持续发展支持[18] 师资与校友网络 - 汇聚医疗政策专家许树强、冬雷脑科创始人宋冬雷等跨界导师[22][23] - 校友涵盖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汪剑飞等投资界人士[30] - 课程迭代8年积累300位医健行业学员生态[4][5] 教学安排 - 学制1年 采用1.5月/次的集中授课模式 总学费9.9万元/人[25] - 颁发上海交大医学院认证结业证书 纳入官方校友库[25] - 支持单模块学习(1.5万/人)及团体报名优惠(8.8万/人)[25]
我国医疗健康行业未来十大发展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8-04 20:29
行业规模与驱动力 - 医疗健康产业将成为未来中国最大产业之一 受人口老龄化加速、慢病人群规模庞大、全民健康意识提升和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四重动力驱动 [3] -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3亿人 2035年或将突破4亿人 推动养老、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多业态融合发展 [3] - 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和中产阶级消费升级推动健康消费从补救式转向主动式 医疗健康成为国民刚需 [3] 服务模式转型 - 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从重诊断治疗轻预防康复转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系统 [4] - 健康体检、慢病管理、营养干预、心理健康和家庭医生等新型服务快速兴起 产业供给逻辑围绕健康结果重构 [4] - 传统线性服务逻辑正在失效 人-房-药三大要素形成的盈利模式面临持续萎缩 [4] 行业价值重构 - 医疗健康行业回归公益性底层逻辑 即使盈利性机构也需秉持商业向善理念 [6] - 价值医疗理念兴起 从服务数量向服务质量和效果转型 商业价值来源于真实健康收益 [6] - 行业淘汰过度医疗和诱导消费套路 强调客户价值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 [6] 技术赋能与分化 - AI、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推动行业裂变 具备技术整合能力的机构将脱颖而出 [7] - 诊断、影像识别、电子病历、智能导诊等AI场景逐步落地 数据资产成为新一轮价值源泉 [7] - 市场化AI应用如AI医生助手和智能随访机器人更具灵活性 通过技术体验价格优势赢得用户 [8] 支付体系变革 - 商业健康保险崛起成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支柱 连接医院、医生、用户、技术和服务等生态角色 [9] - 商业健康险未来产值将超过万亿 成为产业资源配置中心和技术创新枢纽 [9] - 商业保险从补充医保转向整合健康服务资源的重要平台 [9] 机构发展路径 - 民营医疗机构转向专科化、连锁化、标准化、智能化和国际化发展 在基层诊疗、康复护理等领域有更大空间 [10] - 公立医院反腐和控费持续 第三方合作机构需满足更高合规标准并提供真正价值的技术服务 [11] - 民营机构需摒弃价格战思维 构建专业壁垒与品牌信任 [10] 健康消费新趋势 - 公众健康观从病后治疗转向病前预防与自我管理 主动健康成为显性消费趋势 [12] - 健康饮食、运动健身、心理疗愈、营养干预等健康生活方式产业集群成为黄金赛道 [12] - 年轻人群和银发人群推动健康服务产业暴风式增长 [12]
苏州赛区路演选拔名单公布!2025厦大火炬创业成长营暨南强创业营,燃动姑苏
搜狐财经· 2025-08-04 16:34
厦门大学火炬创业成长营暨南强创业营是厦门大学与厦门火炬高新区联合打造的面向高校科研团队、早中期硬科技团队,选拔培育优秀科技型创业公司与 项目,深度链接科技、人才、资本、资源,提供公益创业辅导,聚焦创业实战的创业培训。 2025厦门大学火炬创业成长营暨南强创业营,一直以支持早中期硬科技项目为目标,特别关注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医疗、智能传感半导 体、电子信息等领域。 自5月正式启动项目招募以来,【2025厦大火炬创业成长营】吸引百余个硬科技项目报名,经过专家团队层层筛选,严格把关,最终苏州赛区20个项目入 围。 7月25日,2025年厦大火炬创业成长营暨南强创业营路演选拔第一站在北京圆满完成,引起京津冀地区创业者的热烈反响。路演活动落下帷幕后,参与展 示的企业与到场投资机构趁热打铁,围绕项目潜力、合作模式等内容展开了更深入的洽谈。现场互动频繁,讨论氛围热烈。 ▲北京赛区路演选拔 苏州素有 "江南水乡、智造强市" 的盛誉,集聚了众多顶尖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诞生了大量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和标杆性创业项目。 8月8日,【2025厦门大学火炬创业成长营暨南强创业营】苏州赛区路演选拔,将在苏州日航酒店举办,期 ...
华中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患者实现“心想事成”
长江日报· 2025-08-02 08:21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58岁高位截瘫患者高女士通过侵入式脑机接口手术成功实现意念控制气泵手套完成抓握水杯动作[1] - 手术团队将两个1元硬币大小的电极植入患者左侧脑部硬膜外手部运动和感觉区 不触碰脑组织即可捕捉神经信号[1] - 设备开机第一天解码率达到92% 术后通过脑控训练促进神经再生实现脊髓损伤修复[1] 临床应用进展 - 同济医院完成华中地区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手术 患者术后肌力显著提升 未来有望独立完成吃饭穿衣等精细动作[1] - 自6月5日开设脑机接口咨询评估门诊以来 已接诊评估全国100余名患者[2] - 医院正在并行探索不同技术路线的脑机接口医学研究 缩短从实验室到病床的距离[2] 市场需求规模 - 我国现有脊髓损伤患者约400万人 每年新增9万人 其中85%为中青年[2] - 脑机接口技术让瘫痪患者重新掌控生活 在神经康复领域发挥重要作用[2] - 该技术为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2]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月为子公司担保的进展情况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8-02 07:14
担保情况概述 - 2025年7月公司为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金额16,26393万元,累计担保余额240,06837万元 [1] - 公司董事会及股东大会批准在2025年5月27日至2025年度股东大会期间为子公司提供不超过422,100万元的授信担保 [1] - 控股子公司其他股东需提供对等担保或足额反担保,公司实际承担出资比例对应的担保金额 [1][4]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被担保方包括杭州润达医疗管理有限公司、武汉优科联盛科贸有限公司、青岛益信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 [6] - 杭州润达最近一期资产负债率超过70%,担保旨在支持其经营发展和融资需求 [5] 反担保措施 - 云南康泰少数股东将183673%股权质押给公司 [4] - 合肥润达少数股东将5999%股权质押给公司 [4] - 合肥三立少数股东将35%股权质押给公司 [4] - 武汉优科少数股东将4054%股份质押给公司,公司实际承担51%担保责任 [1][4] 担保必要性及合理性 - 担保用于子公司项目建设和日常经营,符合公司整体发展战略 [5] - 公司能实时监控子公司现金流及财务变化,风险可控 [5][6] 董事会意见 - 被担保方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良好,具备较强偿债能力 [6] - 董事会同意担保事项,授权管理层在额度内办理具体担保业务 [6][7] 累计担保情况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512,100万元,其中为控股子公司担保422,100万元 [7] - 实际担保余额327,06706万元,占公司2024年末净资产的7511%,无逾期担保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