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宿
icon
搜索文档
2.5天弹性休假探索,周末文旅经济进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1 16:00
2.5天弹性休假政策 - 四川省绵阳市近期提出试行4.5天弹性工作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的2.5天休假模式 [1][3] - 国内已有十几个地方出台过类似政策,包括江西省上饶市、吉安市和河北省等 [1][4][5] - 2.5天弹性休假政策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但落实并不持续 [3][4] 政策目的与影响 - 2.5天弹性休假旨在促进"微度假"消费,带动文旅行业收入增长 [2][7] - 民宿行业预计将受益于周五下午增加的客流,每周末可增加一餐一宿的收入 [2] - 露营经济等新业态显著受益,预计2030年国内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4879.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7% [7][8] 市场需求与劳动者意愿 - 49%职场人希望全面推行2.5天休假模式,30%倾向于自愿选择 [11] - "微度假"模式客源层更宽、时间更短、花费更少,与传统度假相比优势明显 [7] - 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3小时,同比减少0.2小时 [8][10] 政策执行难点 - 2.5天休假需通过调休实现,通常计入带薪年休假或通过加班补休调剂 [12][13] - 政策主要面向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难以覆盖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 [12] - 基层公务员和劳动者普遍面临工作繁重问题,带薪年休假未充分保障 [14] 行业联动效应 - "微度假"推动"农业+旅游""农业+文创"等新业态发展,吸引资本和人才进入乡村 [7] - 弹性休假拉动交通、购物、餐饮、娱乐等消费,无需政府直接财政投入 [8] - 周边游和短途游需求增长,为城市居民提供接近自然的互补场景 [7]
广西积极打造全国旅居养老目的地
广西日报· 2025-06-11 10:39
广西旅居康养产业概况 - 广西拥有38个"中国长寿之乡",占全国总数的1/3以上,河池、贺州获评"世界长寿市",巴马等4县获评"世界长寿之乡",百岁以上老人6900多人,占常住人口比例达十万分之13.8,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 [1] - 每年赴广西旅居养老一周以上的老年人超过380万人次,民宿需求激增,中老年群体康养旅居需求旺盛 [1] - 北海因环境宜人、医疗完善、配套齐全成为旅居养老热门地,吸引全国"候鸟族",典型案例显示旅居后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1][2] 市场需求与消费趋势 - 旅居养老成为银发经济时代重要消费新场景,老年人消费观念转变推动需求增长 [1] - 北海每年接待旅居者超50万人次,旅游民宿达2000多家,形成四大民宿集聚区 [2] - 典型案例显示退休群体通过自驾旅居追求差异化体验,部分计划长期定居 [1] 政府政策与产业布局 - 广西出台20多项扶持政策,建设300多个宜游宜居场所,培育100多家旅居养老优质基地,打造20条精品路线 [3] - 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举办专场推介会,与21个省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吸引25个行业组织、600多家企业参与 [2] - 近期动作包括接待香港长者首发团、赴北京开展推介活动,强化"全国旅居养老目的地"品牌 [2][3] 经济与社会效益 - 旅居养老为北海等城市注入经济活力,带动民宿产业规模化发展 [2] - 产业推动形成疍家小镇等特色旅居集聚区,促进区域经济多元化 [2] - 政府将发展银发经济视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计划持续优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 [3]
(乡村行·看振兴)陕西留坝:“满山绿”如何变“口袋金”?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23:47
林下中药材产业 - 留坝县通过市场化运作将4357处生态资源建档立卡并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推动林下产业发展[1] - 十二元沟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累计发放劳务工资60余万元,带动16户27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户均增收3万余元[2] - 村民王春亮通过流转50亩林地及基地务工管理药材,2023年天麻种植收入超10万元[1] 民宿产业发展模式 - 小留坝村2018年起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收购闲置院落,引进专业公司改造运营民宿,形成"政府+企业+村民"利益共同体[2] - 两山生态资源资产经营公司为小留坝村提供1000万元贷款授信,2024年完成13个民宿院子建设[3] - 2024年楼房沟精品民宿带动村集体流水分成达86.5万元,旅游旺季出现"一房难求"现象[3] 生态资源转化机制 - 留坝县成立两山生态资源资产经营公司搭建数据库,系统性整合4357处资源进行市场化开发[1][3] - 通过林地流转、闲置农房改造等模式,实现生态资源向资产转化,村民获得劳务工资与分红双重收益[1][2][3]
平台赋能与品牌实践双向奔赴 —— 京瑞居携手美团公会共拓民宿品质化赛道
行业趋势 - 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已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出游总花费创新高 [1] - 年轻群体与银发用户需求增速显著,消费者对民宿的期待从基础住宿向个性化体验延伸 [1] - 社交属性、在地文化融合及场景多元化成为行业竞争关键点 [1] 平台举措 - 美团民宿发布《新房东房源分体系》,围绕卫生安全、设施可靠性、体验独特性等维度建立评估模型 [1] - 通过动态审核机制优化房源展示逻辑,助力优质房源精准触达目标客群 [1] - 重点解决非标民宿的信任难题,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1] - 房东公会覆盖全国3000余个县市区旗,累计开展培训及资源对接活动超百场 [2] 头部品牌实践 - 京瑞居推行"标准化+在地化"双轨运营理念,建立标准化管理流程并聚焦城市客群需求 [2] - 结合银发经济发展趋势创新康养旅居生态,打造高品质旅居空间 [2] - 推出风格化套房、短租、微度假套餐等差异化产品,提升房源溢价能力 [2] - 建议通过AI智能回复、共享保洁服务等平台工具优化运营链路 [2] 平台赋能方案 - 美团民宿提供流量扶持政策、多维度数据看板等工具,助力房东实现精细化运营 [2] - 交流成果将通过房东端App同步共享,未来将持续深化工具赋能与区域协作网络建设 [2]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规范旅游市场 为游客守护“舌尖上的美味”
中国食品网· 2025-05-28 13:25
市场监管专项行动 - 乌苏市市场监管局部署全市旅游市场价格监督检查专项守护行动 重点针对3A级及以上景区景点及周边旅游商店 民宿 餐饮等经营户和线上旅游平台等领域 [1] - 重点检查内容包括标价外加价出售商品 未公示收费信息 使用模糊表述 提前或推迟执行政府指导价 自立收费项目 虚假折价减价等行为 [1] - 专项行动结合"来乌苏 走独库 看新疆"活动 对辖区4A级景区开展全覆盖检查 督促明确承诺旅游淡旺季价格标准 优惠措施 服务质量等内容 [1] 消费环境提升措施 - 引导市场主体对照自治区两项地方标准《放心消费承诺工作指南通则》和《旅游景区》 培育一批放心消费承诺单位 [1] - 通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 食品快检 明查暗访等方式全面排查旅游景区食品安全和服务隐患 [2] - 加大市场价格行为监督检查力度 严厉查处哄抬价格 价格欺诈 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 [2] 监管目标 - 营造健康有序旅游市场环境 提升乌苏旅游消费环境安全度 经营者诚信度 消费者满意度 [1] - 为广大游客营造安全 放心的旅游消费环境 [2]
中国人挤爆马来西亚,民宿行业也快被挤死了
虎嗅· 2025-05-26 19:41
出海创业背景 - 公司创始人2017年开始将业务拓展至海外,最初从事金融科技行业,后转向酒店民宿领域[4] - 2023年初公司创始人亲自前往马来西亚开展业务,主要考虑子女教育及生活成本因素[5][7] - 疫情期间准备了150万现金用于业务拓展,实缴资金超过80万[1] 行业转型分析 - 公司从2023年开始关注美业赛道,但因市场教育成本高而暂缓进入[9] - 2024年观察到马来西亚市场出现洗脸猫、洗脸熊等品牌后决定进入美业[10] - 退出民宿行业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饱和及入住率下降(从70%降至40%)[16][18] 商业模式对比 民宿行业 - 马来西亚民宿市场已成熟,市中心房源竞争激烈,周边地区更具成本优势[16] - 疫情期间行业洗牌后出现捡漏机会,但2023年底开始市场明显下滑[15][16] - 行业门槛低导致竞争加剧,新进入者难以获取优质房源[16][21] 美业经营 - 新开设的旗舰店面积280平(两层),月租金1.1万马币[20] - 单店投资规模:20平10-15万马币,30平低于10万马币,50平约15万马币[22] - 人工成本每月4000-6000马币(基本工资2000-3000加提成)[23] - 装修成本较高,因当地施工效率低且部分材料需从中国进口[24] - 目标回本周期为6个月内,超过即视为失败[25] 经营策略 - 选择独立经营模式,避免合伙带来的决策复杂性[26][27] - 计划将退租的60-70套民宿房源转为开设20家美业门店[28] - 重点转向服务本地市场而非游客,开展洗脸和头疗业务[19] 市场前景 - 马来西亚美业市场目前竞争较小,存在发展空间[10][19] - 出海创业被视为未来10-20年的潜在发展机会[30] - 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但不一定能带来巨额回报[29]
庭院民宿引来八方游客(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
人民日报· 2025-05-23 06:02
庭院经济发展模式 - 庭院经济是农民利用自有院落及周围土地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产业的经济模式,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抓手 [2]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引导农民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产业项目 [2]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通过发展民宿产业,实现了村庄环境改善和群众增收致富多赢 [5] 民宿产业发展情况 - 返乡创业青年郭晨慧将自家庭院改造为乌兰察布市首家火山主题民宿"壹蒙壹牧",现有两座院子、14间特色房,被评为国家甲级旅游民宿 [3][4] - 当地政府组织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发放贴息贷款和民宿发展补贴,支持民宿产业发展 [3] - 2024年全旗累计引入社会投资3.5亿元,盘活利用农村牧区闲置房屋200多处,目前共有民宿134家,床位5000多张 [5] 产业带动效应 - 郭晨慧围绕火山与土豆特色,研发了火山泥面膜、火山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开发了土豆蛋挞、土豆咖啡等特色餐饮 [4] - 在郭晨慧带动下,当地越来越多村民改造自家庭院发展民宿,如牛明村村民施金莲的"火山望月"民宿去年7月营业已挣10多万元 [4][5] - 通过村企共建、就业务工、闲置民宅租赁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农牧民变身为股东兼服务员、厨师等 [6] 经济效益数据 - 2025年截至目前全旗民宿共接待游客约22万人次,收入1.6亿元 [6] - 文旅产业带动21个嘎查村集体经济增收200多万元 [6] - 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创业岗位5000多个,3000多户农牧民受益 [6]
建德探索“1+1>2”的乡村“共富样本”
杭州日报· 2025-05-21 10:14
乡村共富实践模式 - 建德市通过"合作共富"联合体推进乡村片区组团发展,形成"互助长宁""浙硒共富""139乡宿共富""十里寿昌江"等多个特色联合体 [6] - "互助长宁"联合党委以长宁村为中心联合周边4个村,围绕"学、吃、游、购"四要素打造旅游线路,半年接待团队75批次、游客1.2万余人次,村集体增收300余万元 [8] - 杭金衢"浙硒共富"联合体由大慈岩镇、兰溪诸葛镇、龙游横山镇三地组成,2024年实现村集体增收650余万元,接待游客105万人次,农户增收超8000万元 [9][10] 产业联动发展 - 航川村构建"六上"立体式产业格局,2024年引入社会资本1.7亿元,落地10个业态,52户农户返乡开办民宿,月均增收3.5万余元 [11] - "139乡宿合作共富联合体"整合2县7镇13村资源,打造民宿产业带和研学精品线路 [12] - 寿昌镇"十里寿昌江"联合体整合5个村农业资源打造丝瓜产业集群,带动村集体增收超百万元,村民就业118名,月均增收4000元 [15] 工坊经济模式 - 建德市建成31个特色工坊,提供就业岗位700余个,低收入农户就业占比超20% [13] - "乡村共富学院"培训孵化200余名技能人才,42名村民获得专项技能证书 [13] - 梅城镇"千鹤红共富产业园"盘活3座厂房和2000多亩荒地,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45万元,带动50余人就业 [14] 运营机制创新 - 采用"运营前置"理念推动资源高效配置,明确片区联合体产业发展定位 [11] - 建立权责明晰的收益分配机制,包括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多种形式 [15] - 形成"联合体统筹资源、企业主攻营销、农户专注种植"的协同发展格局 [15]
又回三建
人民日报· 2025-05-19 06:02
基础设施建设 - 重庆市丰都县三建镇新场镇占地0 5平方公里 包含39栋居民安置房和5栋政府、医院等机关企事业单位房 已投用3年 [1][3] - 新场镇规划大气、宽敞明亮 与过去三建乡的贫困落后形成鲜明对比 [1][3] 产业发展 - 三建镇竹笋产业基地面积达7000多亩 去年务工收入近200万元 [3] - 当地采用糠壳保温保湿技术提前出笋 提高效益 工人日均挖笋500-600斤 按斤计费收入高于外出务工 [3] - 新场镇建有6000立方米冷库 竹笋加工后销往北京、上海等地餐饮店 笋根用于养牛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3] 乡村旅游 - 绿春坝村发展农家乐 周末每家日均接待10多桌游客 主要来自重庆主城区 [4] - 配套建设花卉苗木园、采摘体验园等设施 提升游客体验 [4] - 民宿创业者彭红娟改造闲置老宅 入住需求旺盛 出现一房难求现象 [4]
青岛银行赋能多元产业绽放新枝
中国证券报· 2025-05-16 05:18
青岛银行业绩与战略 - 一季度末公司类贷款余额2795.62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56% [1]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273.02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5.67% [1] - 构建"产业图谱+金融模型"双轮驱动体系 深度融入山东"十强产业"集群建设 [5] - 2025年将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通过精准化金融创新与差异化服务赋能实体经济 [5] 文旅产业金融支持 - 向朴宿酒店提供500万元综合授信 用于江西龙南、浙江新昌乡村振兴项目 [1][2] - 龙南项目带动当地手工艺品订单量增长60% 乡村文旅综合收入提升35% [2] - 创新"景区收益权质押""民宿集群贷"等产品 建立文旅企业专属风控模型 [2] - 将文化IP价值、客群黏性等"软资产"纳入评估体系 破解轻资产融资难题 [2] 畜牧业金融创新 - 向隆铭牛业发放2.88亿元贷款 采用创新活体抵押模式 [2][3] - 通过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登记系统对和牛进行权属登记 配套定制还款周期 [3] - 资金支持助力企业建成全自动化饲喂系统 获"纯血和牛存栏量全国第一"认证 [3] - 定期进行贷后跟踪 并挖掘现金管理、供应链金融等综合服务需求 [3] 制造业金融案例 - 向北琪实业提供2亿元授信 支持其新建生产基地 [4] - 企业一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约10% 国内奶粉罐细分领域市占率达25% [4] - 拥有全球唯一德国KBA十色印刷机 具备全产业链自主生产能力 [4] - 自主研发广色域高保真印刷技术与3D光刻生产工艺 形成技术壁垒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