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宿住宿
icon
搜索文档
“我在中国的社交平台上找民宿”(经济新方位·中国游中国购)
人民日报· 2025-07-27 05:52
高铁旅游与民宿行业 - 德国游客玛雅通过高铁50分钟内从上海抵达浙江湖州南浔区体验江南水乡之旅[1] - 游客通过中国社交平台选择民宿 受打卡视频和推荐影响选择江南特色住所[1] - 浙江省5月施行新规推动涉外商旅便利化 要求住宿业规范经营并提升多语种服务[1] 民宿服务升级 - 民宿经营者汤学胜改造设施 增加中英文标识 自制古镇宣传手册 提供插座转换器等便利设施[2] - 招聘英语流利大学生暑期工 培训员工英语交流能力[2] - 推出漆扇制作 民俗剪纸 中国书法体验课等特色活动吸引外国游客[2] 支付与退税便利化 - 南浔古镇丝业会馆等6家离境退税商店提供多语种指引 方便外国游客办理退税[2] - 景区内87家餐馆 民宿 商店支持境外银行卡支付 设置外币兑换点和支付导览图[5] 政策与技术改进 - 南浔区接入"e境通"身份核验系统 累计完成1.2万人次核验 加速境外人员入住办理[5] - 特色小店调整商品种类 增加中国风文创产品以适应外国游客喜好[5] 行业数据表现 - 汤学胜民宿2025年暑期已接待约50名外国游客[5] - 南浔古镇累计接待外国游客6万人次 同比增长107%[5]
海南为游客提供热带雨林游玩多元化体验
海南日报· 2025-07-08 09:31
海南热带雨林旅游发展 -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及周边景区成为游客避暑度假的热门选择,游客体验包括"推窗见绿、枕溪而眠"的清凉惬意 [2][3] - 七仙岭温泉度假区提供温泉和自然风光结合的休闲体验,游客反馈积极 [2] - 学而山房民宿推出暑期研学团,结合自然教育和森林住宿体验,受到学生和家长欢迎 [3] - 百花岭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通过文化宣传吸引游客,游客反馈夜间观星体验独特 [3] - 方诺寨热带雨林景区以黎族文化为特色,提供依山傍水的住宿和丰富文旅服务 [5] - 白沙黎族自治县和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正在开发新的雨林旅游项目,包括共享农庄和赛车风民宿 [5]
“618”电商热浪起 “寻味武隆·云端盛宴”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搜狐财经· 2025-06-14 22:28
电商直播活动 - "618"电商节点燃消费热情 区商务委主办"寻味武隆·云端盛宴"乡村振兴公益直播月同步启幕 [1] - 18位本土主播接力上阵 覆盖乡镇街道 以带货农特产品为切口 串联乡村振兴、旅游、民宿及高铁机遇 [1] - 直播阵容包括全国电商公益大使、村支书、驻村干部、退伍军人、残疾人等 各展所长推介武隆元素 [2] 直播内容与形式 - 农特产品带货是基础 羊角豆干、武隆苕粉等借直播间走出大山 [3] - 乡村旅游与民宿宣传是延伸 主播带镜头逛村落、看民宿 直观展示武隆山水魅力 [3] - 高频提及高铁贯通 "乘高铁游武隆"成为直播关键词 串联交通便利与乡村发展 [3] 政府与企业联动 - 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变身"带货主播" 详解乡镇特色 为产品背书 [2] - 干部站台传递乡镇发展信心与决心 推介生态农产品、乡村旅游、民宿等 [2] - 乡镇联动打出"农旅融合 + 高铁赋能"组合拳 拓宽富民增收路 [3] 活动成效 - 活动持续推动"幸福经济"从概念落地 书写武隆发展新篇 [1] - 乡村振兴既有产品"硬实力" 又有文旅"软实力" 武隆乡村故事在云端续写新章 [3]
广西积极打造全国旅居养老目的地
广西日报· 2025-06-11 10:39
广西旅居康养产业概况 - 广西拥有38个"中国长寿之乡",占全国总数的1/3以上,河池、贺州获评"世界长寿市",巴马等4县获评"世界长寿之乡",百岁以上老人6900多人,占常住人口比例达十万分之13.8,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 [1] - 每年赴广西旅居养老一周以上的老年人超过380万人次,民宿需求激增,中老年群体康养旅居需求旺盛 [1] - 北海因环境宜人、医疗完善、配套齐全成为旅居养老热门地,吸引全国"候鸟族",典型案例显示旅居后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1][2] 市场需求与消费趋势 - 旅居养老成为银发经济时代重要消费新场景,老年人消费观念转变推动需求增长 [1] - 北海每年接待旅居者超50万人次,旅游民宿达2000多家,形成四大民宿集聚区 [2] - 典型案例显示退休群体通过自驾旅居追求差异化体验,部分计划长期定居 [1] 政府政策与产业布局 - 广西出台20多项扶持政策,建设300多个宜游宜居场所,培育100多家旅居养老优质基地,打造20条精品路线 [3] - 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举办专场推介会,与21个省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吸引25个行业组织、600多家企业参与 [2] - 近期动作包括接待香港长者首发团、赴北京开展推介活动,强化"全国旅居养老目的地"品牌 [2][3] 经济与社会效益 - 旅居养老为北海等城市注入经济活力,带动民宿产业规模化发展 [2] - 产业推动形成疍家小镇等特色旅居集聚区,促进区域经济多元化 [2] - 政府将发展银发经济视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计划持续优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 [3]
5·19中国旅游日|密云区惠民措施及活动汇总来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2 18:22
旅游惠民措施 - 云龙涧景区凭怀密列车S5或高铁车票可免费领取门票一张 [3] - 邑仕庄园凭车票可兑换价值98元参观券一张 [3] - 蜜蜂大世界凭车票可免费领取门票一张 [3] - 古北水镇凭车票可以100元购买门票(原价未披露) [3] - 张裕爱斐堡凭车票享受门票八折优惠 [4] - 欢乐松鼠谷凭车票享受门票七折优惠 入住"云水之家"民宿同样享七折 [4] - 天门山景区推出春日惠享门票18元 [5] 住宿优惠活动 - 清尚·塞伦斯民宿提供携程当日价8折 并举办手作纸鸢等节气活动 [6] - 云顶野奢度假酒店周一至周四房价6折 连住两日以上享5折 [6] - 印象云溪民宿大床间套餐周中特惠价398元(原价691元) 周末特惠价498元(原价842元) [7] - 望山静心民宿推出1500元/天含新绿茶礼遇 [10] - 大城享筑溪畔院子提供946元起房型 含露营装备及采摘活动 [11] - 山居秋铭民宿整院5折优惠至1980元(原价3980元) [14] - 乡志民宿亲子房三天两晚连住优惠价999元(原价2560元) [19] 文化及公益活动 - 密云区文化馆开设中老年合唱、京剧票房等50余项课程 每周持续五周 [28] - 古御道等6个景区对北京礼遇评选人物免票参观 [30] - 密云大剧院5月18日举办5折优惠相声演出 文化馆图书馆延时开放 [31]
五一消费大揭秘!黑猫数据带你看清投诉真相
搜狐财经· 2025-05-10 16:30
文旅市场表现 -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人次达3.14亿,同比增长6.4% [1] - 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1][3] - 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夜间客流量7595.44万人次,同比增长5.2% [1][3] 零售与餐饮消费 -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 [4] - 汽车补贴带动新车销售88亿元,家电产品带动销售119亿元,数码产品带动销售64亿元 [4] - 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7% [4] 旅游出行行业投诉 - 旅游出行行业投诉量近5万件,同比增长11.26%,5月1日峰值达2631件 [9][27] - OTA平台投诉占比46.89%,其中酒店投诉1.1万件(45.86%),机票投诉6000件(24.94%) [10][12][16] - 航空公司投诉中退改费用问题占比超55%,机票价格波动投诉占20%,航班延误/取消投诉占6% [19][31] 票务与住宿投诉 - 票务投诉量5400件,环比增长22.88%,演唱会/音乐节相关投诉占比超60% [21][34] - 民宿投诉问题突出,包括房东失联、随意退订、价格暴涨(如每日房价从100元涨至800元) [23][36] 行业问题与建议 - OTA平台需加强商家管理及信息透明度,航空公司需优化退改政策 [28][31] - 票务平台应制定阶梯式退票政策,民宿平台需强化房东准入和监管机制 [35][37] - 消费者应选择正规平台、仔细阅读条款、保留证据维权 [39][40]
五一酒店民宿再现“毁约” 竟因节中毁约成本低
扬子晚报网· 2025-05-09 20:10
行业现象分析 - 五一假期期间酒店民宿行业出现大规模"毁约"现象 商家通过临时取消订单 强制涨价或要求补缴数倍差价等方式牟利 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1][6] - 典型案例显示 有消费者提前两个月预订的酒店在入住当天被无故取消 重新预订价格暴涨数倍 部分区域经济型酒店价格突破500元/晚 且房源极度紧张 [3][7] - 商家常用话术包括"装修""设备故障"等借口 利用假期供需失衡实施投机行为 该现象在节中时段尤为突出 因消费者维权成本高而更具隐蔽性 [7] 平台应对机制 - 主流OTA平台如携程已建立服务保障体系 对确认后毁约的商家采取协调升级房型 预订替代酒店并承担差价等措施 同时对违规商家实施警告和流量降权处罚 [7] - 平台定价机制澄清显示 酒店民宿掌握最终定价权 OTA仅提供信息展示服务 其收益与商家实际成交量直接挂钩 不存在系统性"杀熟"动机 [8] - 价格分层现象主要源于实时供需变化 当低价房型售罄后平台只能展示高价房源 不同代理商的拿房成本差异也会导致同一房型价格分化 [9] 市场供需特征 - 节假日动态定价属于正常市场调节行为 但部分商家将溢价幅度推高至原价3倍以上 远超合理上浮范围 [3][8] - 热门旅游目的地出现结构性供需矛盾 如某消费者反映五一期间300元以下房源完全消失 500元以内仅剩低端宾馆 被迫选择高价公寓仍遭遇退单 [3] - 行业需建立更透明的价格形成机制 消费者应优先选择保障体系完善的平台以规避投机风险 [9]
商家恶意毁约属自毁长城
广州日报· 2025-05-09 05:40
行业现象 - 五一假期全国旅游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但存在酒店民宿商家单方面取消订单现象 取消理由包括"停业装修""系统错误""业务调整"等 随后同一房源在其他平台以数倍高价重新上架 [1] - 商家操作套路包括谎称"停业整顿"强行退单 转头在其他平台价格翻倍揽客 或以装修施工 停水停电为由要求取消预订 实际仍有空房但价格已上涨 [1] - 商家采用前期低价吸引订单保障客流 后期客流爆满时毁约提价的策略 即便需要支付赔偿金 但相对于假期三四倍的涨幅仍有利可图 [1] 行业问题根源 - 目前平台约束和部门监管对酒店民宿毁约问题作用有限 商家存在"违约比守约更划算"的畸形逻辑 这是违约乱象屡禁不止的根源 [1] 行业治理建议 - 需加大打击违约涨价行为力度 平台应制定更严格商家毁约处罚规则 针对恶意毁约商家增加违约金 限制产品发布权限 [2] - 建议建立全国联网"旅游黑名单" 对恶意毁约商家实施跨平台联合惩戒 实现"一处失信 处处受限" [2] - 需畅通维权渠道 简化维权流程 鼓励消费者大胆维权 [2] - 价格浮动应守住契约底线和公平底线 已生效订单不可更改 价格调整需公开透明有章可循 [2] - "早鸟优惠+阶梯定价"模式值得借鉴 既能保障收益又能维护诚信 [2]
旅游消费升温背后的住宿战事:酒店业的短峰高压与长期命题
中国经营报· 2025-05-08 21:15
文旅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14亿人次,旅游总消费突破1800亿元,同比增长8% [1] - 住宿行业接待人数和入住率显著提升,华住集团旗下酒店五天共计接待近630万人次,较去年增长30%,整体入住率超过84% [1] - 5月1日至3日高峰期平均入住率达97%,5月2日峰值入住率103%,超9600家门店满房,出租率超九成的门店超1万家 [1][3] 酒店行业表现 - 华住集团旗下酒店在假期期间接待总人数达630万人次,同比2024年增长30%以上,5月2日入住率达103% [3] - 凯悦酒店集团大中华区RevPAR同比增长近10%,三亚、厦门等地酒店入住率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阿丽拉珠海东澳岛RevPAR达当地同类高端酒店的2.5倍,表现突出 [1][7] 民宿市场表现 - 途家民宿数据显示五一成为"近年最火",九成以上目的地旅客数同比增长超30% [2] - "轻旅居""演唱会+民宿"等新玩法成为现象级趋势,大理、青岛、广州等城市民宿预订周期显著拉长,入住时长5天以上订单同比增长超40% [2][6] - 广东省首次成为全国民宿预订第一大省,小众目的地如阳江、清远、钦州、韶关等同比增长翻番 [6] 城市与区域表现 -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入住率维持在80%以上,徐州、长春、佛山、宁波等二线城市入住率普遍达90%以上 [3] - 三四线城市如蚌埠、怀化、辽阳、阳江等整体入住率普遍突破90%,部分超过100% [3] - 入境游展现强劲恢复势头,华住旗下酒店接待外宾达4.3万人次,同比增长75% [3] 消费趋势与行业转型 - 高星级酒店预订热度远超低星级酒店,四星级和五星级增幅分别为54%和28% [2][6] - 行业从"满房即好"向"质价协同"转型,消费习惯转向高端化与个性化 [2][8] - 未来酒店行业需聚焦产品创新、品牌定位和体验深耕,强化服务、文化与场景叠加效应 [8][9] 行业未来方向 - 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推进智能化运营与分销效率 [8] - 围绕"深度旅居"和"康养度假"延伸产品链,满足用户从"住"到"生活方式"的迁移 [8] - 民宿和高星酒店需提供全场景、多元化体验,跨越住宿本身 [9]
新华视点丨酒店、民宿临时毁约涨价,怎么管?
新华社· 2025-04-30 15:32
酒店民宿毁约涨价现象 - 贵阳某便捷酒店在"五一"期间将房价从原价涨至500多元一晚,涨幅达4倍,消费者投诉后平台退还费用并赔偿1109元,提供免费入住 [1] - 南京某宾馆春节前以264元接单,临时要求加价200元被市场监管部门责令整改并处罚 [2] - 珠海某酒店将10间房均价从399元上调至558元,因"五一"涨价被立案调查 [2] - 深圳某民宿以"上错价"为由拒接200元订单,实际涨价至600多元 [2] - 小红书平台"五一"酒店毁约投诉超2000篇,涉及商家威胁"到店无房"等行为 [2] 行业供需与价格波动 - 今年"五一"假期旅行热度或达近3年峰值,热门地区酒店民宿价格呈现"一天一个价"特征 [3] - 节假日酒店涨价属正常市场调节,但部分商家通过虚构"装修、停电"等借口毁约再高价挂牌,涉嫌欺诈 [4] - 民宿行业因进入门槛低、经营主体分散且季节性分化严重,毁约现象更为普遍 [5] 平台与监管措施 - 大型在线旅行平台对违约商家采取降级、限流处罚,并为消费者协调升级房型或补差价 [3] - 当前平台违约金标准为1.5倍,消费者认为威慑力不足且商家可通过多平台接单规避风险 [5] - 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发文要求住宿业明码标价,严禁订单生效后单方面毁约或提价 [6] - 律师建议平台应提高违约金、限制商品发布权限,市场监管部门需加强节假日前置监管 [6] 消费者维权现状 - 法律上消费者有权要求酒店按原价履约或索赔差价损失,但实际维权存在投诉效果有限、诉讼成本高的问题 [5] - 消费者可通过保留订单截图、平台投诉、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或起诉等方式维权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