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XD凯赛生: 独立董事提名人声明与承诺(吴向阳)
证券之星· 2025-08-02 00:35
独立董事提名 -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提名吴向阳女士为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 [1] - 被提名人已书面同意出任独立董事候选人并具备独立董事任职资格 [1] - 被提名人与公司之间不存在任何影响其独立性的关系 [1] 被提名人资格 - 被提名人具备上市公司运作基本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有五年以上法律、经济、会计、财务、管理等工作经验 [1] - 被提名人已参加培训并取得证券交易所认可的培训证明材料 [1] - 被提名人任职资格符合《公司法》《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规定 [1] 独立性要求 - 被提名人不属于在上市公司或其附属企业任职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 [2] - 被提名人不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或为公司前十名股东中的自然人股东及其直系亲属 [2] - 被提名人不属于在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单位或前五名股东单位任职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 [2] - 被提名人与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无重大业务往来或关联关系 [2] 不良记录排除 - 被提名人最近36个月内未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司法机关刑事处罚 [3][4] - 被提名人未因涉嫌证券期货违法犯罪被立案调查或侦查 [3][4] - 被提名人最近36个月内未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或3次以上通报批评 [4] 其他任职限制 - 被提名人兼任独立董事的境内上市公司数量未超过三家 [4] - 被提名人在公司连续任职未超过六年 [4] - 被提名人不存在影响独立董事诚信或其他影响任职资格的情况 [4] 提名程序合规 - 提名已通过公司第三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资格审查 [4] - 提名人与被提名人不存在利害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独立履职的情形 [4] - 提名声明真实、完整、准确,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自律监管要求 [5]
Bio-Rad Laboratories Analysts Raise Their Forecasts After Better-Than-Expected Q2 Earnings
Benzinga· 2025-08-01 23:30
财务业绩 - 第二季度每股收益2 61美元 超出分析师共识预期1 76美元 [1] - 季度销售额6 516亿美元 超出分析师共识预期6 1511亿美元 [1] - 2025财年销售额指引从25 41-26 06亿美元收窄至25 67-25 93亿美元 [1] 管理层评论 - 在动态环境中通过专注执行和费用管理实现稳健的营收和运营利润率 [2] - 完成对Stilla Technologies的收购 扩充Droplet Digital PCR产品线 包括QX Continuum系统和QX700系列仪器 [2] 股价表现 - 财报公布后股价单日上涨19 5%至289 03美元 [2] 分析师调整 - Wells Fargo维持Equal-Weight评级 目标价从245美元上调至265美元 [8] - RBC Capital维持Outperform评级 目标价从387美元上调至409美元 [8]
云顶新耀宣布增持I-Mab并成为第一大股东
证券日报· 2025-08-01 22:09
投资交易 - 云顶新耀宣布向I-Mab公司投资3090万美元(折合港币约2.426亿港元)[2]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合计持有I-Mab约16.1%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2] - 此次投资基于I-Mab的新一代肿瘤免疫产品管线及其在美国的临床开发能力和优势[3] 公司背景 - I-Mab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全球性生物技术公司,于纳斯达克上市[2] - I-Mab专注开发用于癌症治疗的精准肿瘤免疫药物[2] - 公司拥有三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管线产品,包括两款双特异性抗体和一款CD73抗体[2] 产品管线 - I-Mab的双特异性抗体联合免疫治疗用于一线胃癌治疗的1b期剂量递增研究显示客观缓解率达83%[2] - I-Mab差异化的4-1BB平台及其双特异性抗体管线与云顶新耀战略方向高度契合[3] - 双方合作可构成新一代肿瘤免疫治疗产品矩阵[3] 战略协同 - 投资将云顶新耀在亚洲市场的布局与I-Mab在美国的优势形成互补[3] - 合作将推动核心自研管线产品在中美市场的研发及价值提升[3] - 为云顶新耀的AI+mRNA平台及自体生成CAR-T平台的全球化开发注入动力[3] 未来发展 - 双方将协同开展临床开发和商务拓展[3] - 合作有望为中国及全球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突破性治疗选择[3]
渤健上调2025年财务指引,阿尔茨海默病药物销量持续增长
环球网· 2025-08-01 15:10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美国生物技术公司渤健(Biogen)最新发布的业绩报告释放出积极信号,上调 了2025年全年财务指引,得益于其阿尔茨海默病药物销量的持续增长,帮助公司营收超出华尔街预期。 当前,市场正寄望于包括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Leqembi在内的新药带动渤健未来增长。报告显示,今 年第二季度,Leqembi全球营收达1.25亿美元,高于华尔街预期。回顾前两个季度,该药物销售额分别 为9600万美元和8700万美元。 此外,渤健第二季度总营收达26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23亿美元。其中,罕见病弗里德里希共济失 调(Friedreich's ataxia)治疗药物Skyclarys实现约1.3亿美元的销售额,与预期一致。 自2022年底上任以来,首席执行官魏巴赫(Chris Viehbacher)一直致力于通过提升Leqembi销售、削减 成本并降低对高风险神经类药物的依赖来转型渤健。(南木) 渤健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将达到15.50-16.00美元,较此前预测的14.50-15.50美元有所上调。公司还预 计今年总营收将与2024年基本持平,此前预期为同比下降中个位数百分比。 ...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今重磅上市!三重引擎驱动创新药黄金周期,掘金千亿老龄化需求+技术出海红利
新浪财经· 2025-08-01 11:00
市场表现 -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收跌 中概指数涨0 66% 港股三大指数小幅低开 恒指跌0 12% 国指跌0 14% 恒生科技指数跌0 09% [1] - 创新药概念股部分下跌 百济神州 诺诚健华 三生制药 药明康德均有跌幅 脑机概念股南京熊猫电子跌近5% [1] -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盘中上涨近1 5% 成交额近5000万 换手率近15% 成分股中多数上涨 乐普生物-B涨超5% 亚盛医药-B涨超4% 石药集团 丽珠医药 康方生物涨超3% [1] 行业驱动力 - 中国创新药产业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战略跃迁 人口结构变革 政策红利释放 技术突破共振三重驱动下行业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周期 [1] - 2024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规模突破2 2亿 占总人口比例达15 6% 肿瘤年新增病例超过450万例 心脑血管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持续攀升 催生出未被满足的千亿级临床需求 [1] -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制定创新药目录"纳入国家战略 国家医保局通过动态调整机制使创新药谈判成功率稳定在90%以上 2025年即将落地的丙类目录创新支付制度聚焦临床价值显著但暂未纳入医保的突破性疗法 [2] - 地方层面 广州 上海 北京等核心城市密集出台《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 形成覆盖研发 审批 准入 支付的全生命周期政策网络 [2] 产业突破 - 2024年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首付款总额达到57亿美元 占全球生物医药授权交易首付款比例的20% [4] - 三生制药将PD-1/VEGF双抗SSGJ-707海外权益授权辉瑞 获得12 5亿美元首付款 创下中国双抗药物出海纪录 联邦制药将GLP-1创新药UBT251授权诺和诺德 首付款达2亿美元 和铂医药与阿斯利康达成技术平台合作 首付款及短期里程碑金额达1 75亿美元 [4] - 2025年上半年国产1类新药获批数量创历史新高 TROP2 ADC GLP-1受体激动剂 IL-4R抑制剂等重磅靶点药物集中上市 [4] 指数编制机制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锚定港股通标的与恒生综合指数(A+H)的双重资格门槛 行业分类上精准锁定"281020生物技术"子行业 [6] - 引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量化企业的创新关联度 系统性剔除排名后5%的"伪创新"企业 实施研发投入增长率末位淘汰机制 将年度研发开支同比增长排名最低的5%企业排除 [7] - 流动性层面设置日均成交额不低于1000万港元的硬性标准 并对成交额排名后20%的成分股施加50%市值折价系数 最终通过市值排名筛选50强企业 [7] 权重配置逻辑 - 采用流通市值加权的核心理念 个股15%的权重上限防止单一个股风险过度暴露 前五大成分股合计权重不超过60% [7] - 指数每季度的权重再平衡机制及时捕捉市值变迁 半年度成分检讨采用"40/60缓冲区"规则 历史回溯显示该机制使指数在2024年生物科技板块剧烈震荡中减少约2 3%的换手损耗 [8] 指数成分股 - 前十大持仓包括百济神州(15 76% 总市值2810 74亿元) 信达生物(12 96% 总市值1682 94亿元) 药明生物(10 96% 总市值1359 09亿元) 康万生物(9 13% 总市值1371 52亿元) 石药集团(7 24% 总市值1163 72亿元) [10] 投资价值 - 2025年上半年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实现58 95%的累计收益 显著跑赢恒生指数(+18 2%)和沪深300指数(+12 7%) 相较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获取11个百分点的超额收益 [10] - 截至2025年6月末 指数市净率(PB)为3 09倍 较2023年历史低点2 1倍有所回升 但仍低于5年均值3 8倍 市销率(PS)2 88倍 处于近十年30%分位水平 [11] - 2025年第二季度南向资金在港股医疗保健板块净买入额前十名的企业均为该指数成分股 其中创新药企业占比达80% [12] 配置策略 - 长期配置型资金建议考虑通过港股创新药精选ETF(交易代码:520690)建立基础仓位 结合季度财报披露周期实施网格策略 [15] - 趋势交易型资金可关注指数与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的联动效应 产业投资者可利用指数成分股调整规律在调整日前布局可能新入围的中小型创新药企 [15]
禾丰股份等成立生物科技新公司
企查查· 2025-08-01 08:15
公司成立信息 - 山东铭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30日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实缴资本未披露 [1][2] - 公司由禾丰股份(603609)等共同持股,禾丰股份持股比例为35%,认缴出资额350万元 [1][3]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刘永春,登记状态为存续,营业期限为无固定期限 [2] 股东结构 - 公司三大股东分别为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35%)、雅坊新格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5%)、浦坊合广源动物保健有限公司(30%) [3] - 各股东认缴出资额分别为350万元、350万元和300万元,认缴日期均为2025年7月30日 [3]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生物质能技术服务、农林牧渔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细胞技术研发和应用等 [1][2] - 具体经营项目涵盖畜牧饲料销售、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生物饲料研发、饲料添加剂销售等 [2] - 许可项目包括兽药经营与生产、种畜禽经营与生产、动物诊疗等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类型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 [2] - 所属行业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英文名称为Shandong Mingxi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2] - 组织机构代码为MAEQ6QML-1,工商注册号为370785200355171 [2]
Moderna to slash 10% of workforce as biotech cuts costs, Covid shot sales slow
CNBC· 2025-07-31 19:15
公司运营调整 - 计划在年底前削减约10%的全球员工 预计员工数降至5000人以下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18个国家拥有约5800名全职员工[1] - 目标到2027年将年度运营费用削减约15亿美元 该目标是在先前宣布的削减基础上新增的[3] - 通过缩减研发规模 重新谈判供应商协议和降低制造成本来实现削减目标 特别是在完成呼吸道产品试验后[3] 财务表现与市场压力 - 今年股价下跌超过20% 第一季度疫苗销售额未达到华尔街预期[2] - 新冠疫苗销售持续萎缩 公司面临疫苗市场的不确定性[1] - 面临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的政策障碍 包括疫苗指南变更可能威胁疫苗获取[2] 产品管线与发展前景 - 目前拥有三个获批产品 未来三年可能新增多达八个产品[4] - 5月获得FDA批准第三代新冠疫苗 这是公司第三个获批产品[4] - 公司强调需要保持财务纪律 同时继续投资科学研发以实现2027年目标[4] 管理层表态 - 首席执行官表示此决策经过慎重考虑 但为调整运营结构和成本结构所必需[4] - 承认裁员影响致力于公司使命的员工 并代表执行委员会和患者表示感谢[5] - 强调公司未来前景光明 但仍需适应当前业务现实[4]
天津万古基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一项技术入选 “百项亚健康中医调理技术”
江南时报· 2025-07-31 19:02
近日,2024年度第三批"百项亚健康中医调理技术" 名单相关信息公布,天津万古基缘生物技术有限公 司申报的姚清生先生研制的万古基缘植物复合浓缩液的 "营养免疫生物强化亚健康中医调理技术" 在 列。该技术通过了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百项亚健康中医调理技术评审专家委员会的评审。 中和学[2024]131 号 公开信息显示,天津万古基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和销售超级药食同源产品的国际集 团。2009 年其创始人姚清生(王玉山)先生在加拿大独资筹建工厂,2011年12月建成现代化工厂,该 工厂年生产能力可达十几亿美元。天津万古基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金 1 亿元。 据了解,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是国家批准的唯一从事亚健康研究、服务、管 理,构建亚健康服务体系及培养亚健康专业人才的机构。 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 此次技术入选后,相关授权信息同步明确:天津万古基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被授权为天津中和亚健康服 务中心,姚清生先生担任主任。该中心及负责人将承担两项职责,一是在天津的 "亚健康专业调理机 构" 的建设与运营指导和亚健康相关技能培训;二是万古基缘公司在全国的 "亚健康专业调理机构" 的 建 ...
20cm速递|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涨超1.1%,政策优化或促行业估值修复
搜狐财经· 2025-07-31 10:52
医保政策支持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 - 医保局座谈会明确支持医疗器械行业"反内卷"、开放出海、差异化创新等原则 [1] - 集采价格有望进一步温和 促进企业盈利企稳提升 [1] - 政策激发医疗器械企业创新研发积极性 新产品推出有望打开成长空间并加速国产替代 [1]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主线 - 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 研发进展催化较多且不受贸易战影响 将持续作为投资主线 [1] - 出海领域在新兴市场布局的企业发展潜力大 [1] - 不同医药领域集采持续推进 部分细分赛道影响已出清 未来有望迎来新成长 [1] 创业板医药ETF产品特征 - 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跟踪创医药指数(399275) 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指数从创业板市场选取涉及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成分股覆盖创新药研发、生物技术及医疗服务等行业 反映创业板医疗健康相关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