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平台
搜索文档
 国家税务总局:已有超过6500家平台企业报送相关涉税信息
 新华网· 2025-10-27 12:05
按照国务院发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有关要求,今年10月1日起,平台企业首次向 税务部门正式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 该负责人表示,平台内经营者如收到合规申报提醒,应当及时核对其在各平台及线下取得的收入,确认 是否存在少申报情况。如属申报错误,需及时依法更正申报,以避免产生滞纳金。(记者刘开雄) "平台内超过九成的经营者都是中小微企业,在现行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下,其所需缴纳的税款较 少或者基本不用缴纳。"国家税务总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本次税务部门发送服务提醒的对象,主要 是今年第三季度自行申报收入与平台报送收入差额达到一定金额以上的少数平台内经营者,对平台内中 小微企业基本没有影响。 记者10月27日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6500多家平台企业报送了相关涉税信息,超过应报 送平台企业总数的95%,互联网平台企业及相关主体整体遵从度较高。 为帮助平台内经营者防范化解涉税风险,对于少数自行申报收入明显低于平台报送收入的平台内经营 者,税务部门近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合规申报服务提醒,提示其核实申报金额,及时更正错误申报,以 避免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
 平台经营者收到收入申报错误提醒,税务部门回应
 第一财经· 2025-10-27 11:18
2025.10. 27 本文字数:857,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陈益刊 近期一些互联网平台企业经营者或从业人员收到地方税务部门短信提醒,主要内容是其申报的今年第 三季度增值税销售收入少于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的收入金额,若有申报错误应及时更正, 避免后续产生滞纳金。 今年10月1日起,按照相关法规互联网平台企业需要首次向税务部门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 身份信息和收入信息。第一财经记者从税务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6500多家平台报送了相关涉 税信息,超过应报送平台总数的95%,互联网平台企业及相关主体整体遵从度较高。 据了解,平台内超过九成的经营者都是中小微企业,在现行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下,其所需缴纳 的税款较少或者基本不用缴纳。本次税务部门发送服务提醒的对象,主要是今年第三季度自行申报收 入与平台报送收入差额达到一定金额以上的少数平台内经营者,对平台内中小微企业基本没有影响。 税务部门表示,平台内经营者如收到合规申报提醒,应当及时核对其在各平台及线下取得的收入,确 认是否存在少申报情况。如属申报错误,需及时依法更正申报,以避免产生滞纳金。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 ...
 4100家境内外平台报送了相关涉税信息
 经济观察网· 2025-10-25 18:47
互联网平台遵从度较高 记者从税务部门了解到,截至10月15日,已有6654家境内外平台报送了平台自身的基本信息,报送平台 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的平台数量已达4100多家,超过应报送平台总数的六成,拼多多、饿了 么、滴滴出行等多家头部平台,从10月初即启动了涉税信息报送工作。 国家税务总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目前报送的涉税信息来看,各平台总体能按照《规 定》要求报送,特别是部分境内外头部平台积极主动提高报送数据的准确率和规范性,较好发挥了引领 带动作用。 据上述相关负责人介绍,所有平台企业需要在10月31日前完成上述涉税信息首次报送工作,对目前尚未 报送的平台企业,税务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培训辅导和提示提醒力度,为报送涉税信息提供安全可靠的通 道和便捷高效的服务,并严格落实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建立的涉税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切实保障数据 安全。 今年10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发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下称《规定》)有关要 求,平台企业将首次向税务部门正式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 记者从税务部门获悉,在平台内广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支持配合下,各平台落实《规定》总体 ...
 4100家境内外平台报送了相关涉税信息
 经济观察报· 2025-10-25 18:35
 互联网平台涉税信息报送新规实施情况 - 自10月1日起平台企业需首次向税务部门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及收入信息[2] - 截至10月15日已有6654家境内外平台报送自身基本信息 4100多家平台报送涉税信息 超过应报送平台总数的60%[4] - 拼多多、饿了么、滴滴出行等头部平台从10月初即启动报送工作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4]   平台合规要求与执行进展 - 所有平台企业需在10月31日前完成首次涉税信息报送 税务部门将为未报送平台提供培训和数据安全通道[4] - 税务部门强调平台需真实、准确、完整报送信息 防止因迟报、漏报、错报被处理[4] - 国家税务总局明确未按规定报送或存在漏报、瞒报、谎报行为将按违法行为次数认定 责令限期未整改记为一次违法[5]   违规行为类型及监管措施 - 部分平台通过为从业人员批量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 将个人劳务报酬转化为经营所得 套用核定征收少缴个税[7][9] - 个别灵活用工平台通过虚开发票转引税源骗取地方财政返还 或协助分拆收入违规享受税收优惠[8] - 税务部门将追缴分拆收入者的税款、滞纳金并处罚款 策划协助分拆收入的平台可能被责令停业整顿[7]   新规对税收征管体系的影响 - 新规完善了征管体系 平衡征纳关系 并为平台信息管理责任设定边界[2] - 通过获取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 有利于及时发现违规转换收入性质等行为[8] - 优化劳务报酬所得个税预扣预缴方式 减轻从业人员办税负担的同时防范收入性质转换[8]
 上美团报名领取“乐享湖南”消费券 迎年终消费热潮
 搜狐财经· 2025-10-24 13:50
 消费券发放计划 - 湖南省启动总金额1亿元的“乐享湖南·湘当有惠”消费券发放活动以扩大消费 [1] - 消费券重点覆盖餐饮、加油、家政服务、美容美发四大民生消费领域 [1] - 消费券通过消费者线上报名、公证摇号中签的方式确保公平发放 [1]   消费券具体实施方案 - 美团App为指定合作平台 已上线主题专区活动 消费者可搜索“乐享湖南”报名 [1] - 活动时间从即日起至10月25日21时 首轮中签消费者可在10月28日至11月3日核销使用 [1] - 餐饮消费券设五档面额 从15元至268元 对应满减门槛为50元至1000元 [3] - 美容美发消费券设四档面额 从8元至80元 对应满减门槛为30元至300元 [3] - 消费券可与商户原有优惠叠加使用 通过折上折模式放大乘数效应刺激消费 [3]   活动预期效果与行业影响 - 餐饮业是促消费重点领域 在稳增长惠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3] - 美容美发行业拥有广大小微商户 消费券有助于增强市场预期并获取新增量 [3] - 行业专家认为消费券能激发大型品牌和小微商户的积极性 在年终消费热潮中受益 [3]   相关消费场景与平台举措 - “湘超”赛事带动消费 长沙贺龙体育场揭幕战期间机票火车票预订量同比增长35% 五星级酒店预订人次同比增长62% [4] - 赛事活动有效撬动当地消费 推动周边餐饮、交通、住宿等业态快速增长 [4] - 美团在赛事期间每月投入数百万消费红包 搭建“湘超”专区 提供最高120元专属优惠券包 [4] - 平台将发挥数字化能力 通过多品类消费券发放为消费潜力释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4]
 上海社零增速持续提升,消费强劲复苏有这些支撑
 第一财经· 2025-10-22 17:28
 上海消费市场整体复苏态势 - 上海市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3%,较上半年增速提升2.6个百分点 [1] - 7月、8月、9月社零总额单月增速分别达到7.8%、13%和9.2%,推动总量提升 [1] - 上海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5%,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 [1]   政策驱动与具体品类表现 - “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效应显著,限额以上单位中体育娱乐用品类、家具类、家用电器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7.7%、22.1%、28.2% [1] - 发放两轮10亿元“乐·上海”服务消费券及增发文化、观赛消费券,撬动旅游业和住宿餐饮业 [1] - 上海住宿业增速前三季度较上半年提升2.6个百分点 [1]   新消费模式与平台经济 - 小红书、拼多多等平台型经济带来创新消费场景,持续激发内需潜力 [2] - 小红书通过“线上内容种草 - 线下场景引爆 - 全域用户破圈”模式实现用户增长 [2] - “沪九条”政策强化了“内容吸引用户、商业反哺内容”的循环 [2]   制造业与汽车产业联动 - 上汽集团1-9月累计批售319.3万辆,同比增长20.5%,终端零售达337.8万辆 [3] - 上汽集团9月销售整车44万辆,同比增长40.4%,环比增长21% [3] - 自主品牌、新能源、海外市场成为上汽集团主要增长动力 [3]   文旅消费与国际客流恢复 - 前三季度上海旅游入境人数达636.6万人次,同比增长37% [3] - 截至10月11日,上海口岸入境外籍旅客数量超去年全年总量,其中免签入境占比超五成 [4] - 浦东机场10月14日单日入境外籍旅客量突破2.25万人次,创今年新高 [4]   交通枢纽与物流规模 - 上海机场前9个月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货邮吞吐量好于去年同期 [4]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上海机场日均保障进出港旅客40.6万人次,同比增长9.3% [4]
 “压实‘两个责任’ 共享食品安全” 主题论坛举办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22 11:15
转自:中国质量报 在主题分享环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副市长于大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徐艳玲,北京 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总监、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处处长张海京,山东省高密市委常委、副市长马明分别 介绍了地方落实属地责任与企业主体责任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体现出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深入压 实"两个责任"工作中的创新探索与务实成效,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压实'两个责任' 共享食品安全" 主题论坛举办 □ 本报记者 孙 圆 10月20日,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市场监管总局重点活动——"压实'两个责任' 共享食品安全"主题 论坛在京举办。活动由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中国质量新闻网、报刊社影视制作中心、《中国质量万里 行》杂志社承办。 论坛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深入开展和"两个责任"工作机制"三年见成效"之际举办,既是对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系列重要论述的再学习、再深化,也是市场监管系统推进"两个责任"工作机制取得 成效的集中体现,为凝聚共识推动食品安全协调治理迈向新阶段提供了重要契机。 论坛重点围绕持续推动"两个责任"落实,确保完成"三年见成效"目标任务等热点话题,通过权威解读 ...
 公募观澜·把脉机遇 | 取势 重质 向未来 绩优基金经理详解投资“心法”
 搜狐财经· 2025-10-21 08:03
 投资策略与框架 - 投资方法专注于精选高质量企业,风格偏向价值成长,高质量公司的定性标准包括良好的商业模式和优秀的管理层,定量维度包括护城河、回报率与成长性 [14] - 资产配置基于周期、成长、主题、市场风格四个维度,从宏观和中观层面寻找景气度向上的行业,通过PB、PS等估值指标筛选低估值标的 [14][15] - 关注宏观因素对资产配置的影响,以PPI等指标判断企业盈利趋势,中观层面验证行业景气度,微观层面聚焦企业竞争格局与治理结构,偏好合理估值区间内具备稳健增长潜力的企业 [14][15]   市场展望与主导因素 - 对A股市场后续走势持积极态度,认为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合理水平,中国资产重估进程刚刚开始,经济稳步复苏及企业创新突破是坚实逻辑 [18] - 市场估值水平尚未充分反映产业全球竞争力,随着风险偏好提升,成长空间定价会更乐观 [18] - 支撑市场上涨的逻辑清晰连贯,宏观政策有力支持经济发展的预期延续,关键看实体经济动能与企业盈利能否稳定回升 [19]   看好的投资领域 - 消费板块中,“旧”消费如白酒、乳业估值已回落,行业竞争格局改善,龙头企业自由现金流健康且股息率可观,部分企业已培育出第二增长曲线 [22] - 港股互联网平台公司具备高回报、强现金流的商业模式和全球竞争力,估值处于全球较低水平,AI浪潮延伸至软件与应用创新可能成为其价值重估的关键催化剂 [23] - 看好半导体芯片方向,逻辑是“周期拐点+自主可控”,AI赋能打开空间,中国企业在模拟芯片、晶圆代工等领域技术突破加速,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4] - 看好大飞机产业链,国产化加速推进,随着交付量增加,产业链上下游进入业绩释放期 [24] - 创新药板块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海外药企频繁购买中国新药权益 [25] - 宏观政策驱动下,优势企业有望保持稳健盈利,中国制造出海值得长期关注,金融等行业经历估值调整后也具备配置价值 [25][26]
 取势 重质 向未来 绩优基金经理详解投资“心法”
 上海证券报· 2025-10-21 02:10
 投资框架与资产配置 - 投资方法专注于精选高质量企业,风格偏向价值成长,高质量公司的定性标准包括良好的商业模式和优秀的管理层,定量维度包括护城河、回报率与成长性 [1] - 资产配置基于周期、成长、主题、市场风格四个维度,从宏观和中观层面寻找景气行业,通过PB、PS等估值指标筛选标的,再结合市场主题与风格精选个股 [2] - 资产配置关注宏观因素如PPI以判断企业盈利趋势,中观层面以行业景气度验证宏观判断,微观层面聚焦企业竞争格局与治理结构,个股选择偏好合理估值内的稳健增长企业 [3]   长期与短期投资平衡 - 投资组合进行标的替换,将未达预期的企业替换为展现出优秀特质的企业 [3] - 投资策略受周期思维影响,偏好于行业周期底部挖掘价值低估品种,逆向布局时平衡时间成本与收益空间,并根据市场环境动态调整周期底部板块与成长主题板块的权重 [4] - 投资组合保持相对均衡,基于宏观策略判断会给予成长方向更多关注,但通过控制持仓估值水平及单一赛道集中度来管理风险 [5]   市场走势与估值展望 - 持续看多A股市场,认为上涨逻辑坚实,经济稳步复苏及企业突破推动中国资产重估进程,当前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合理水平,策略上保持行业多样性和风格均衡性 [6] - 认为越来越多产业全球竞争力增强,但股票估值尚未充分反映此竞争力,随着风险偏好提升,市场中长期的成长空间定价会更乐观 [6] - 对市场持审慎乐观态度,认为市场仍具备估值安全边际,宏观政策支持经济发展的预期延续,关键看实体经济动能与企业盈利能否稳定回升 [7]   主导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 - 认为股权投资新时代来临,部分行业龙头公司业绩增速下降但经营质量提升,资本开支减少创造更多自由现金流,股东可获得稳定可持续的股息回报 [8] - 中长期更看好科技成长,尤其是AI驱动的产业投资机会,认为最好的投资机会契合时代发展,当前最重要的产业趋势是AI带来的变化 [8] - 认为积极的宏观政策将延续,国内经济结构转型与政策呵护下资本市场机会仍存,中国制造业优势突出成为核心资产重估的重要锚点,海外政策转向预期营造更优外部环境 [8]   看好的投资领域与逻辑 - 消费板块方面,传统消费如白酒、乳业因经济复苏、居民收入回升、估值回落、竞争格局改善及龙头企业稳固地位而吸引力修复,部分企业培育出第二增长曲线 [11] - 港股互联网平台公司因商业模式好、具备高回报强现金流、有一定成长性、护城河深、全球竞争力强且估值全球较低、AI浪潮延伸至软件与应用创新带来业务重构机遇而被看好 [12] - 看好半导体芯片方向,逻辑是周期拐点、自主可控及AI赋能打开空间,中国企业技术突破加速,市场份额提升,市值和估值未充分反映全球竞争力,AI产业爆发及政策支持带来成长空间 [13] - 看好大飞机产业链,因国产化加速推进,业绩释放期临近,国产发动机研发加速,交付量增加使产业链上下游进入业绩释放期 [13] - 看好创新药板块,因海外药企频繁购买中国新药权益,显示中国创新药的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 [14] - 看好宏观政策驱动下优势企业保持稳健盈利与现金流,全球主要经济体宽松政策提供良好外部环境,供给受限、具备全球定价能力的周期行业或迎来机会 [14] - 看好中国制造出海,科技领域如海外算力、创新药及传统制造业在全球市场寻找新增长空间 [14] - 认为经历估值调整后,与经济和资本市场热度相关的金融等行业具备配置价值 [15]
 北京城市更新体验周吸引千万人参与,5位市民打满121个场景
 新京报· 2025-10-20 06:57
新京报讯(记者曹晶瑞)10月19日,第四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暨第三届北京城市更新体验周闭幕。记者 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获悉,活动期间,超1700万人走进城市更新街区,各个场景消费总额超 18亿元。 在线上,美团、大众点评APP联动121个北京城市更新项目打造"好吃好玩更新北京"打卡城市更新场景 赢取消费券活动。大吉巷、王府井喜悦、三里屯通盈中心等8个城市更新商业体作为活动旗舰商场,中 粮大悦城、首开等多家主体打造5条城市更新发现之旅路线,通过小游戏等多种打卡方式鼓励市民广泛 参与,充分释放城市更新场景的消费潜力。在活动期间5位市民打满全部121个场景,14位市民打满5条 城市更新发现路线。整个活动累计发放消费券近70万张,带动消费交易额超5000万元。 第四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暨第三届北京城市更新体验周以"人民城市 有机更新"为主题,包括开闭幕活 动、政策解读与学术交流、论坛最佳实践分享等,还有两个市级论坛、11个区级分论坛以及城市更新体 验周系列活动。其中,城市更新体验周系列活动以线下线上联动方式开展,线下包括国际男篮3对3比 赛、首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国际冰球邀请赛、城市更新体验周主会场科技市集以及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