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场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听说大量商场正在倒闭?
投中网· 2025-08-21 14:48
商场行业变革趋势 - 传统商场面临普遍困境 大量运营10年以上的商场关闭 2024年全国至少38家商场宣布闭店 其中76%运营超过10年[5][11] - 一线城市消费降级明显 2024年上海社消增速同比下降3.1% 北京下降2.7% 深圳增速仅1.1% 广州0.03%[12] - 高端商场受冲击显著 北京SKP 2024年销量同比下降17%[13] 商场衰落原因分析 - 即时零售崛起形成冲击 预计2030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14] - 商场同质化严重吸引力不足 国内购物中心总数超6000座 总建筑面积达5.6亿平方米[16] - 房企抛售商业资产加剧危机 万达2017-2025年累计出售超150座商业广场 万科2024年七折出售上海七宝万科广场50%股权获23.84亿元[17][18][19] 行业分化现象 - 创新业态购物中心实现逆势增长 2024年73%购物中心销售总额同比增长 78%客流同比增长[22] - 体验式消费成为新趋势 64%消费者更看重精神消费 北京朝阳合生汇通过二次元活动7天吸引85万人次实现销售额近2亿元[23][24] - 便利店等替代业态增长显著 2024年便利店零售额增长4.7% 专业店增4.2% 超市增2.7%[24] 县域商业发展 - 县域商业体快速扩张 2024年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比重提升至38.8% 乡村消费增速比城镇快0.9个百分点[28] - 县域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2025年春节县域电煮锅销量增超10倍 三明治机增8.6倍 县城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40%[29] - 品牌加速下沉布局 美宜佳2024年新增超4000家县域门店 瑞幸开放157个三四线城市加盟[29]
大量倒闭,商场正在死去?
创业邦· 2025-08-20 11:09
商场行业整体衰退趋势 - 全国商场普遍面临闭店潮 2024年至少38家商场宣布闭店 其中76%为运营10年以上项目[7][13] - 一线城市消费明显萎缩 2024年上海社消增速同比下降3.1% 北京下降2.7% 深圳增速仅1.1% 广州仅0.03%[14] - 高端商场受冲击显著 北京SKP 2024年销售额同比下降17%[16][17] 商场衰退核心原因 - 消费降级直接影响 城市中产收入减少及资产缩水导致消费能力降低[14] - 即时零售崛起冲击 预计2030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2万亿元 覆盖生鲜、医药、3C数码等商场核心品类[18] - 严重同质化问题 全国购物中心总数超6000座 总建筑面积达5.6亿平方米[20] - 房企抛售商业资产 万达2017年起累计出售77个酒店、13个文旅项目及超85座万达广场 万科2024年七折出售上海七宝万科广场50%股权获23.84亿元[22][23][24] 行业分化与转型 - 成功项目逆势增长 73%购物中心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 78%客流增长[28] - 体验式消费成为新趋势 64%消费者更看重精神消费 北京朝阳合生汇通过二次元活动7天吸引85万人次 销售额近2亿元[30][31] - 便利店业态快速增长 2024年便利店零售额增长4.7% 门店数量达19.6万家 其中90.4%开展鲜食销售[33] 县域商业体发展 - 县域消费快速增长 2024年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比提升至38.8% 乡村消费增速比城镇快0.9个百分点[36] - 县域消费升级明显 2025年春节县域电煮锅销量增超10倍 三明治机增8.6倍 高星级酒店预订量翻番[38] - 品牌加速下沉布局 美宜佳2024年新增超4000家县域门店 瑞幸开放157个三四线城市加盟[39] 行业转型方向 - 服务体验成为核心竞争力 胖东来凭借极致服务实现近百亿销售额[30] - 业态创新持续深化 通过策展型商业、主题街区等满足情感价值需求[30] - 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成为标配 成功项目均通过创新营销和业态调整吸引客群[28]
带火餐厅和商场 上海新一轮3.5亿消费券在路上
搜狐财经· 2025-07-21 02:40
餐饮消费券发放效果 - 上海上半年发放3.6亿元"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核销率超过九成[1][4] - 参与核销的餐饮企业超过5600家,较去年第一轮增长超30%[4] - 使用消费券的企业线下营业额同比增长25%,增速比未参与企业高约3个百分点[4] 消费券对餐饮行业影响 - 餐厅消费券使用量近期翻番,从每周7-8张增至显著增加[3] - 某餐厅6-7月通过200多张消费券带动20多万元业绩,占总业绩五分之一[6] - 消费者满意度超过70%,显示政策有效性[4] 对商场整体带动作用 - 餐饮消费带动商场客流与销售,上半年销售额和客流同比提升超20%[6] - 餐饮目的性消费影响顾客全天行程规划,产生显著溢出效应[6] 下半年政策延续 - 上海计划下半年再投入3.5亿元财政资金发放餐饮消费券[8] - 券面规则与上半年一致,采用在线报名和摇号中签方式[8] - 企业报名即将启动,新餐厅表现出积极参与意向[8]
四川离境退税商店达454家
新华财经· 2025-07-11 22:06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 四川省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达454家,其中超百余家商店可实现"即买即退"服务 [1] - 国家税务总局等六部门于4月27日发布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和服务系列措施 [1] - 退税起退点由500元下调至200元,同日同店购买退税物品金额达200元即可申请退税 [1] 成都离境退税实施情况 - 成都税务部门制定《2025年成都市离境退税提档升级实施方案》推动政策落地 [1] - 成都SKP上半年办理离境退税1190笔业务,同比增长224% [1] - 成都SKP在新政发布当天同步上线"即买即退"服务,实现现场办理退税 [1] 离境退税商店备案流程 - 企业填写《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商店备案表》报送主管税务机关 [2] - 主管税务机关5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并颁发退税商店标识 [2] - 商店需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退税商店标识 [2] 成都离境退税服务创新 - 成都推动第二个集中退付点在SKP落地运行 [2] - 在佛罗伦萨小镇、成都熊猫基地等重要点位上线单店退付服务 [2] - 形成"点面结合、口岸托底"的立体"多元化"退税模式 [2] 政策实施效果 - 境外游客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1] - "即买即退"服务有效缩短退税流程,提升购物便捷度和满意度 [1] - 新模式有利于促进退税款"二次消费" [2]
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新商场,为什么消费者愿意N刷?
36氪· 2025-07-02 10:40
项目概况 - 项目名称为One Fukuoka Bldg,位于日本福冈天神区,是西日本铁路打造的商业综合体,整合了原福冈大楼、天神CORE和天神ビブレ [2] - 项目占地面积8600㎡,建筑面积14.7万㎡,地上19层,地下4层,与地铁天神站相连,引进超120个品牌 [2] - 日均客流达8万+人次,消费者评价商场艺术氛围浓厚,细节用心 [4] 建筑设计 - 项目从艺术和文化角度深挖内容,打造高质感商场,内外充满前卫艺术元素 [8] - 设有3个外广场,每个广场设置不同标志性打卡点,西南广场的"像素树"由2000个立方体组成,高5.7米,成为超级打卡点 [10][13] - 商场内部摆放120件艺术作品,灯光设计、店铺布局、公共空间均融入艺术细节 [16][17] 品牌布局 - 零售商业区域集中在B2-L5层,规划引进超130家店铺,已开出126家,九州首店及新业态店占比超60% [20] - 引进26个新业态店、34个九州首进品牌、22个福冈县内唯一品牌 [20] - 日本最大香奈儿直营店横跨三层,面积超1160平方米,产品线齐全 [22] 特色品牌 - 茑屋书店引进九州最大SHARE LOUNGE共享休息室,设180个座位 [24] - 中川政七商店开设九州最大旗舰店,提供九州限定商品和体验型工作坊 [25] - 永旺旗下首家有机食品商店b!olala,卖场面积388平方米,涵盖生鲜品、加工食品等 [30] 餐饮业态 - B1层设两大美食空间「iiTo TENJIN美食广场」和「天神招牌老街」,共引进15个餐饮品牌 [31][34] - 5F层「天神福食堂」面积460平,设209个座位,中午时段提供午餐,下午变身酒馆 [34] - 引进法式创意小酒馆LE BISTRO AKi、蛋包饭专门店卵と私等新业态餐厅 [31]
雷军回应质疑;姚安娜到车间工厂打工;男子给网店刷好评获利780万;雀巢中国回应巴黎水丑闻报告;父亲去世留下300万巨债儿子拒还
搜狐财经· 2025-05-21 12:08
商场更名事件 - 胖都来商场更名为盈都来 工作人员称改名与集团"盈中控股"有关 [1] - 盈都来股东之一为浙江盈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1] - 此前因与胖东来相似引发争议 胖东来已取证并邮寄律师函 [1] 格力电器直播 - 格力确认董明珠与孟羽童将于5月23日合体直播 [2] - 直播预计在抖音平台 可能带货格力产品 [4] - 格力未回应合体直播原因 [4] 雀巢中国回应 - 雀巢中国回应巴黎水丑闻 称在华销售产品符合中国法规 [5] - 强调产品安全可饮用 矿物质成分如标签所示 [5] - 法国参议院报告指控雀巢存在消费者欺诈行为 [5] 科技行业动态 - 苹果WWDC定档6月9-13日 将展示最新工具和技术 [6] - 英伟达确认正在上海租用新办公空间 [8] - 小米与高通续签多年协议 将首批采用下一代骁龙8系列处理器 [25] 企业人事变动 - 原美的副总裁殷必彤加盟海信 任空气产业总裁 [8] - 理想汽车辅助驾驶负责人夏中谱将离职 [26] 零售行业数据 - 高鑫零售2025财年营收715.52亿元 净利润3.86亿元 [12] - 门店数量达505家 覆盖207个城市 [12] 投融资信息 - 阿里巴巴以2.5亿美元可转债投资美图 年利率1% [15] - 双方将在电商平台、AI技术、云计算等领域合作 [15] 汽车行业动态 - 雷军回应质疑 称小米YU7具有独特魅力 [13] - 长城汽车魏建军表示从未考虑放弃魏牌 [22] - 魏牌2017年上市九个月销量达10万台 [22] 互联网行业 - 苹果AppStore年收入达200亿美元 [17] - 小开发者抽成15% 大开发者30% [17] - Epic Games诉讼促使苹果改变App Store模式 [17] 城镇化数据 - 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 [10] - 9.4亿人生活在城镇 [10]
退税率最高11%!杭州离境退税服务升级 国际游客“血拼”更尽兴
杭州日报· 2025-05-20 16:12
离境退税政策实施效果 - 杭州大厦作为首批"即买即退"试点商场,该服务显著拉动境外游客消费,部分游客在获得现金退税后会进行二次消费[1] - "即买即退"服务要求商品需在试点商店购买且属于可退税范围(服装、化妆品等,不包括食品),退税率分为8%和11%两档[1] - 杭州市2024年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达1.1亿元,同比增长130%,退税额1121.66万元,2024年1-4月销售额5452.82万元,同比增长70.37%[2] 离境退税政策具体要求 - 适用对象为境内连续居住不超过183天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单日单店消费需满200元人民币,商品需在购买后90天内离境[3] - "即买即退"需签订协议并办理信用卡预授权,购物后25日内需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离境,单次退税金额不超过20000元[3] - 杭州是全国唯一支持支付宝账户直接退税的城市,退税环节从机场前移至商场实现即时退税[2][3] 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 离境退税新政有效提升中国品牌国际竞争力,通过退税柜台推动"中国制造"走向国际市场[3] - 政策释放境外游客消费潜力,带动"中国游"吸引力提升,形成"中国购"消费热潮[3]
胖东来模式注定无法扩张,小而美的商业店只能在小范围之内存在
搜狐财经· 2025-05-16 19:54
商业模式分析 - 胖东来属于小而美的商业模式,在小范围内具有极高竞争力甚至无敌,类似家门口经营数十年的老饭馆[1] - 该模式难以规模化扩张,历史案例显示一旦扩张就会失败,因成本优势和管理效率会丧失[1] - 单店模式下管理成本极低(仅需1名老板+1名经理),但扩张后物流、仓储、财务等费用会指数级增长[1] - 山姆会员店为例说明扩张风险,几十年在中国及亚洲门店数量仍有限[1] 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 - 胖东来员工收入在零售行业(全社会工资最低行业)中具有竞争力,小城市高工资产生显著激励效果[2] - 经济落后地区员工(如甘肃、东北)工作积极性远超大都市(北京、上海),因8000元工资即可改变家庭经济地位[2] - 大城市工资吸引力弱(1万元/月在北京上海属低收入),导致分公司管理难度增加[2] 消费者行为与品牌扩张 - 小城市消费者存在情感依赖和地域自豪感,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该特性无法复制至其他地区[3] - 一线城市(深圳、广州)消费者缺乏共情,对高定价接受度低,构成扩张核心障碍[3] - 自媒体过度神化胖东来,其本质仍是区域性商业体,与各地老牌餐饮店类似存在扩张天花板[2][3]
“杭漂”两年,辛选又想念广州了
观察者网· 2025-05-14 15:37
公司战略调整 - 辛选集团将核心团队从杭州转移回广州,旗下主播蛋蛋已搬回广州并参与618大促[1] - 公司租下广州白云湖数字科技城两栋办公楼及人才公寓大部分空间,未来直播业务将回归广州,形成广州-杭州双总部模式[1] - 2023年曾租用杭州滨江区23层大楼,意图借助杭州直播电商产业集聚效应,但2000多名员工随迁引发部分员工绩效扣减及劳动合同纠纷[1] 行业生态与供应链布局 - 杭州直播行业以淘宝、抖音为主,与辛选依赖快手生态的"师徒制"及私域流量模式存在差异[2] - 广州作为公司发源地,拥有成熟服装、美妆、日化产业带资源,回归可能提升供应链优先级[2] - 2020年在广州成立供应链公司专注服装批发及仓储,缩短供应链链路[2] 新业务拓展 - 5月2日成功注册"辛选线上超市"商标,延续零售领域野心[2] - 曾计划投资15亿对标山姆、胖东来,2022年在广州开设线下"辛选超市"(X-Market),涵盖多品类并实现200款商品线上线下联动[2] - 辛巴宣称对超市项目投入20亿,采取邀请制(直播间消费满1万元可入店),并计划在东北地区先行开设两家门店[4] 争议与监管风险 - 超市项目被质疑炒作背景,公司此前因假燕窝事件声誉受损[4] - 上月因虚假宣传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罚款175万,辛巴辩称为"口误"[4]
中国最牛商场 SKP 被博裕资本鲸吞?
搜狐财经· 2025-05-06 20:55
交易概况 - 博裕五期美元基金关联方拟收购北京SKP部分股权,交易后间接取得42%-45%股权 [2] - 交易前股权结构为Radiance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持有60%,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40% [2] - 交易后Radiance公司继续间接持有42%-45%股权并保留控制权,北京SKP运营管理结构不变,博裕关联方与Radiance公司共同控制北京SKP [2] 北京SKP经营业绩 - 北京SKP在2012年至2014年营业额分别为65亿元、72亿元、75亿元,成为中国销售额最高商场 [3] - 2018年销售额达135亿元创中国商业市场新纪录,2019年以152亿元销售额位居单店销售产出全球第二,每平方米销售产出全球第一 [3] - 2023年销售额创下265亿元佳绩,但2024年销售额同比下降17%至220亿元,被南京德基广场赶超 [3] - 公司成功源于精准高端定位,汇聚爱马仕、香奈儿、爱彼等全球顶级奢侈品牌,并持续升级改造打造亚洲最大名品女鞋区等特色区域 [3] 北京华联出售股权动因 - 零售行业竞争激烈,电商冲击与同行竞争使传统零售企业面临压力,北京华联集团部分业务增长乏力 [4] - 旗下上市公司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在连锁百强及零售百强榜单中排名波动下滑 [4] - 出售部分股权可优化资产结构回笼资金,以聚焦更具发展潜力或更核心业务板块 [4][5] - 转让股权后可借助博裕资本资源推动SKP发展,同时将自身资源重新分配至新兴业务或现有业务深耕,实现战略转型 [5] 博裕资本投资逻辑 - 博裕资本管理规模近100亿美元,核心出资方为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控股,李嘉诚基金会也间接出资 [6] - 投资策略聚焦“高增长行业头部企业”,北京SKP作为国内高端商业头部代表符合其标的特征 [6] - 尽管2024年销售额下滑,但北京SKP长期具备强大品牌影响力和稳定高端消费客群,在奢侈品消费持续增长背景下具有极大投资潜力 [6] - 收购后博裕资本可借助自身资源与经验助力北京SKP拓展市场、提升运营效率,挖掘更多商业价值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