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销售
搜索文档
墨尔本这个地区,一半的卖房人都亏钱了!
搜狐财经· 2025-09-24 16:38
澳洲房地产市场整体盈利概况 - 2024年6月季度,澳洲卖房盈利的业主中位利润为31.5万澳元,高于前一季度的30.5万澳元,也远高于过去十年经通胀调整后的平均值25万澳元 [2] - 约94.8%的房产卖家实现了盈利,略低于3月季度的95% [3] 亏损交易的特征与集中区域 - 亏本出售的案例主要集中在公寓房,其中三分之一集中在五个地方政府辖区:Parramatta、Sydney、Melbourne、Stonnington和Port Phillip [4] - 墨尔本City区有高达47%的房产转手是亏本的,中位亏损额为64,750澳元,平均持有期为10.7年 [6][9] - Stonnington区亏损比例为35.5%,中位亏损47,500澳元 [6][10] - 悉尼Parramatta区亏本销售比例为26.4%,中位亏损51,000澳元,平均持有期8.7年;Ryde区为23.6%,中位亏损50,000澳元 [6][12] - 悉尼City区亏本比例虽为12%,但由于成交量大,在亏损交易中占比显著,中位亏损58,556澳元 [6][12] - 布里斯班、阿德莱德和珀斯等中等规模城市的公寓市场表现亮眼,亏本出售比例低于5%,例如布里斯班仅为0.3% [6][17][18] 高密度公寓市场亏损的原因分析 - 亏损集中现象与2010年代“期房热潮”中建造的大批投资型公寓有关,这些公寓未充分考虑长期宜居性 [7] - 2017年宏观审慎政策收紧后,对高密度区域的投资需求急剧下滑,投资者自此远离且未真正回归 [8] - 供应量激增是导致投资型公寓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源于上个十年的公寓开发热潮 [13][14] - 疫情期间公寓市场被冷落,目前虽有回温(因价格相对可负担),但整体未完全恢复 [15] - 部分高层公寓因存在包层和渗水等建筑质量问题而被频繁转售 [11] 高盈利区域表现 - 全澳利润最丰厚的房产转售区域包括:新州南海岸Kiama(中位利润75.8万澳元)、Byron Shire(71.8万澳元)、悉尼The Hills(68.5万澳元) [21] - 维州Surf Coast中位利润为62.9万澳元,悉尼Waverley(62.4万澳元)、Northern Beaches(59.9万澳元)和Woollahra(57.5万澳元)均有亮眼表现 [21] - 沿海地区的高资本增值主要受近年来“生活方式型”置业潮推动 [18]
美联:香港9月首22日一手住宅成交录1455宗 连续8个月破千宗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17:15
市场整体表现 - 香港9月首22日一手住宅成交量录得1455宗,已是连续8个月单月成交突破千宗,创自2019年3月至11月后的最长纪录(以2013年4月一手销售条例生效后计)[1] - 截至9月22日,年内一手成交量高达14840宗,涉及金额达1421亿港元,分别较去年首9个月上升约36%及近7% [1] - 年内成交量宗数创6年同期新高,金额达4年同期高位,但由于年内有不少细价盘登场,因此一手金额升幅未及宗数 [1] 地区表现分析 - 年内一手成交量最多的地区是十四乡,录得1536宗,紧随其后的屯门录得1533宗,将军澳以1452宗排第三位 [2] - 一手吸金力最强的地区是香港仔及鸭脷洲区(包括黄竹坑),涉及金额约209亿港元,其次分别是启德(约190亿港元)和将军澳区(约96亿港元) [2] 市场前景展望 - 减息叠加《施政报告》的效应为楼市带来正面支持,预计一手成交量单月逾千宗的走势可进一步延续,或将挑战2019年3月至11月连续9个月的最长纪录 [1]
房企销售员疯狂打电话
经济观察报· 2025-09-19 20:30
行业营销策略转变 - 由于成交困难,部分房地产项目已不再考核成交量,转而考核拓客量和带看量 [1][3] - 部分项目对销售人员的考核要求极为严苛,甚至要求每天拨打上百个电话 [1][3] - 完不成电话和带看考核的营销人员可能面临被裁员的风险 [3] 销售人员工作状态 - 销售人员每日工作流程高度标准化,从早上9点开始,分多个时段进行电话约访、微信联系老客户及带看 [5][6] - 行情好时,上下午各打一小时电话即可约到不少客户;当前拨打十个电话仅一两个愿意互动,多数直接挂断 [7] - 销售人员晚上8点后仍在打电话是普遍现象,部分甚至工作到晚上10点,但效果甚微,约到的看房客户越来越少 [2][8][13] 营销渠道效果与挑战 - 电话约访属于体验营销,曾是新房成交最大来源之一,但目前投入产出比逐渐下降,越来越“鸡肋” [15] - 渠道分销提点基数约为3%,部分去化慢项目提点高达10%,但近年来因项目利润走低,房企开始减少对分销渠道的依赖 [16] - 项目与渠道的合作模式转变为“对赌”,根据去化时间和去化率等指标确定渠道费用,例如一个月去化率达50%可获3个点,不到10%则可能低于1个点 [16] 行业内部反思与变革方向 - 营销核心应是成交,但当前考核被异化为“打电话”的形式,很难推动实质成交,是一种在下游环节过度消耗销售人员的无价值“内卷” [12][13] - 部分房企开始在投拓、客研等环节加码综合能力建设,并加大数字化投入,通过大数据对客户进行精准分类和定向营销,以取代人海战术 [13][16] - 营销成效取决于房企综合能力,包括“拿对地”、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以及提供到位的物业服务,这些环节到位后营销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17]
人,为什么总在纠结“买房”?
搜狐财经· 2025-09-15 20:42
书籍内容与风格 - 书籍《房产销售员日记》的核心精髓在于描绘人与房子的纠缠与牵绊,展现人生百态,而非着重介绍销售技巧的成功学 [11] - 作者以房产销售员身份近距离见证并记录了顾客的人生节点与悲欢离合,同时袒露自身的失败经历 [11] - 作品虽浸透辛酸血泪,但通过冷幽默的笔触使人物形象鲜活立体,读起来并不沉重压抑 [11] - 整部作品为真人真事的非虚构纪实,其中《时间静止的房间》等章节深刻体现了房子作为“家”的载体所存储的生活气息与情感 [12] 行业与社会议题 - 作品通过房产销售视角折射出诸多日本社会问题,包括泡沫经济余波、贫困与老龄化、灾害影响、就业求职、职场霸凌、过劳死及老后贫困等 [14] - 该纪实作品被认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学意义,因其“接地气”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14] -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福岛地区房地产因灾难出现繁荣,但物资人力紧张导致家园重建缓慢,许多高龄者在临时安置房中未能等到重建便离世 [13] 市场反应与作品定位 - 该书及其所属的“三五馆日记系列”在日本亚马逊上获得好评如潮 [13] - 作品特别之处在于其创作背景,即作者作为福岛房产销售员亲身经历了3·11大地震,揭示了灾难对个体日常的旷日持久的影响 [13]
4楼、13楼、14楼、18楼真的不能买?错了,其实不能买的是这3个楼
搜狐财经· 2025-09-07 08:53
数字迷信楼层的市场表现 - 4楼、13楼、14楼、18楼等所谓"不吉利"楼层售价与相邻楼层平均价差不超过2% [2] - 此类楼层未出现明显房价折扣 部分因视野或采光优势反而受购房者青睐 [2] - 2025年市场数据显示传统忌讳楼层成交速度已与普通楼层持平 [12] 低楼层的居住缺陷 - 主干道旁小区一楼日间噪音达78分贝 夜间65分贝 超出世卫组织标准(白天55分贝/夜间45分贝) [5] - 一至三楼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十层以上高出约30% [5] - 低楼层面临汽车尾气 餐饮油烟和垃圾集中点异味等污染问题 [5] 夹层楼的结构性问题 - 结构转换层售价普遍比周边楼层低5% [6] - 转售难度明显增加 平均挂牌时间比其他楼层长30%以上 [6] - 存在采光受限 管道集中 噪音传导及层高降低50厘米等设计缺陷 [6] 顶层的物理缺陷 - 顶层夏季室内温度比中间楼层高2-5℃ 冬季低1-3℃ [7] - 年均空调电费比中间楼层住户高出约20% [7] - 高层建筑顶层水压比中间楼层低约15% 且存在漏水风险 [7][8] 理性购房决策要素 - 需根据老人居住需求选择低楼层或优质电梯房 根据宁静需求选择中高层但避开问题楼层 [11] - 建议在不同时段实地考察噪音 光线及温度变化 特别推荐雨天验房以发现潜在问题 [11] - 年轻购房者更关注居住舒适度和房屋保值潜力而非数字心理暗示 [12]
如今这二手房,要挨多少“刀”,才能卖出去?
搜狐财经· 2025-09-06 11:14
市场概况 - 广州二手房市场呈现买方市场特征 买家拥有更多自主选择权[16] - 二手房供应量充足 贝壳数据显示在售房源达14.7万套[16] - 去化速度远低于新增挂牌 月均成交9133套 去化周期约16个月[17] 价格折扣分析 - 2023年1-7月广州二手房挂牌均价30559元/㎡ 成交均价26750元/㎡ 平均折扣率12% 较去年同期扩大2%[4] - 月度折扣率在10%-14%区间波动 其中6月折扣率最高达14%[4] - 折扣绝对值在2900元/㎡-4300元/㎡之间[7] - 以100㎡房屋计算 业主平均需让利29万-43万才能成交[7] 区域折扣差异 - 各区平均折扣率在10%-15%之间 相比去年多数区域有所上升[10] - 黄埔区折扣率最低为10% 与去年持平[13] - 番禺区平均折扣率11%[13] - 天河 白云 荔湾三区折扣率均为12%[13] 典型项目成交情况 - 保利心语项目71.34㎡户型从620万降至500万 折扣率20%[14] - 科城山庄239.19㎡户型从1100万降至919万 折扣率16%[14] - 万科金域曦府109.71㎡户型从500万降至442万 折扣率11.6%[14] - 热门网红盘普遍需要降价5%-15%才能成交[14] 市场影响因素 - 新房市场分流需求 五一期间新品涌现导致二手需求减少[4] - 炒房客离场使价格回归居住属性 部分虚高挂牌价逐步回调[21] - 市场供过于求现象明显 二手房成交量呈现逐月下降趋势[17]
【环球财经】伦敦股市9月4日上涨
新华财经· 2025-09-05 01:02
英国伦敦股市表现 - 金融时报100指数报收9216.87点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8.88点 涨幅0.42% [1] - 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法国巴黎CAC40指数报收7698.92点下跌20.79点跌幅0.27% 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报收23770.33点上涨175.53点涨幅0.74% [1] 行业个股涨幅表现 - 房地产行业英国房地产销售网络公司正确举动股价上涨2.88%位列涨幅榜首 [1] - 电信行业非洲电信公司股价上涨2.51% 与英杰华保险集团并列涨幅第二位 [1] - 出版行业里德爱思唯尔集团股价上涨2.43% 汽车行业交易商集团股价上涨2.40%分列第四五位 [1] 行业个股跌幅表现 - 航空行业易捷航空股价下跌4.21%居跌幅首位 [1] - 矿业行业安托法加斯塔公司股价下跌2.28% 奋进矿业公司股价下跌1.74%分列第二和第五位 [1] - 金融保险行业车险企业埃德米拉尔股价下跌2.27% 娱乐博彩行业恩坦公司股价下跌1.88%分列第三四位 [1]
ST广物:累计回购约1477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22:37
公司股份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8月31日通过集中竞价累计回购股份约1477万股,占总股本11.93亿股的1.24%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4.62元/股至10.96元/股,已支付总金额约8499万元 [1] - 当前公司市值为105亿元,收盘价为8.8元 [1] 营业收入结构 - 2025年1至6月能源物流服务占比79.11%,为主要收入来源 [1] - 商品房销售占比16.89%,物流园经营占比3.7%,保理业务占比0.3% [1]
香港楼市炸了!内地人买房像买菜,十年新高背后藏着啥猫腻?
搜狐财经· 2025-09-01 13:51
香港房地产市场内地买家交易活跃度 - 内地买家在香港购房交易量达十年新高 截至7月内地买家购房超7500套 占香港整体住宅交易量24% [1] - 上半年内地买家购房金额达559亿港元 平均每套房产价值近1000万港元 [1] - 93%内地买家选择2000万港元以下房产 主要聚焦刚需型住宅产品 [1] 政策环境与市场反应 - 香港2023年楼市政策松绑 取消额外印花税(撤辣)直接刺激内地买家需求激增 [2] - 中介服务模式出现变化 跨境按揭咨询成为核心需求 银行经理需驻场售楼处办理业务 [2] - 本地居民出现两极反应 部分认为推高房价加剧本地人购房压力 部分认为激活冷清市场 [2] 买家行为特征与市场现象 - 内地买家决策速度显著加快 出现当日过关当日签约的案例 支付方式以银行卡一次性支付为主 [1] - 看房行为衍生跨境消费现象 部分买家结合房产考察与香港商品采购 [2] - 购房动机呈现多元化 包括教育资源 医疗资源及跨境通勤便利性等核心因素 [2]
ST广物: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30 02:36
公司治理 - 公司第十一届2025年第六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以现场和通讯相结合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关于聘任公司财务总监的议案等文件 [1] 财务表现 - 2025年1至6月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能源物流服务占比79.11% [1] - 商品房销售业务收入占比16.89% [1] - 物流园经营收入占比3.7% [1] - 保理业务收入占比0.3% [1] 行业动态 - 近120个品牌和1600辆车参与下半年国内首个A级车展 [1] - 新能源领域出现"第三极"可能改写车市格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