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
搜索文档
风语筑大股东辛浩鹰拟减持不超1784.35万股,占总股本3%
新浪证券· 2025-09-26 19:04
股东减持计划 - 大股东辛浩鹰因自身资金安排需要计划自2023年10月28日至2026年1月27日期间减持公司股份 [1] - 目前持有123,175,831股 占总股本20.71% 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5,947,800股(1%) 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11,895,700股(2%) 合计减持不超过17,843,500股(3%) [1] - 减持价格将根据实施时市场价格确定 若期间发生除权除息事项将相应调整减持数量 [1] 股权结构 - 辛浩鹰与李晖为夫妻关系 二人同为实际控制人 李晖直接持股126,285,000股(21.23%) [2] - 李晖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的上海励构投资持有13,470,630股(2.26%) 三者合计持股262,931,461股(44.20%) [2] - 辛浩鹰所持股份来源为IPO前取得 此次减持符合此前作出的锁定期届满后减持承诺 [2] 减持计划实施 - 具体实施将根据自身情况、市场情况、公司股价等因素决定 减持时间、数量、价格存在不确定性 [2] - 本次减持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不会对公司治理和持续性经营产生影响 [2] - 公司将持续关注减持计划实施情况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二〇二五北京文化论坛亮点纷呈、成果丰硕——共绘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图景
人民日报· 2025-09-25 07:00
论坛概况 - 2025北京文化论坛于9月23日至24日举行 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主题 吸引58个国家和地区800多位嘉宾参与 [1]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 数字技术成为文化遗产保护新手段 三维影像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长城数字化保护与展示 无人机实现常态化监测 [2] - 北京中轴线数字化保护通过"云上中轴"小程序吸引109.5万名公众参与 累计提交8.9万余条巡检记录和近17万张图片 [2] - 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整合首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 非遗记录工程为2290名代表性传承人留存技艺记忆 故宫博物院采集超100万件文物数据 [3] 文化与科技双向融合 - 北京推动5G 大数据和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领域应用 打造8K剧院新型数字视听场景和数字影棚等重点项目 [4] - 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传播方式创新 沉浸式交互和云端共享突破地理时间限制 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4] - 科学技术成为驱动文化创新的核心引擎 深刻影响文艺创作格局 人工智能研究与人文研究形成双向促进关系 [6] 文明交流与国际合作 - 发布《中国关键词:全球文明倡议篇》多语种系列图书 系统介绍全球文明倡议内容及中外文明交流案例 [7] - 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中非文明对话大会等机制 推动国际人文交流 形成机制引领多元融合的发展格局 [7] - 北京持续举办国际性品牌活动 搭建中国故事全球传播平台 加强全球文化交流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 [7]
共探数字经济发展新路径 “数字经济研讨会”成功举办
新华社· 2025-09-01 14:11
会议背景与主题 - 数字经济研讨会于8月31日在北京举行 聚焦"以数实融合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 探讨规则演进、产融结合、版权保护及创新实践等议题 [1] - 会议由中国搜索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浙江文化产权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保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支持 [1] 主办方战略与业务重点 - 中国搜索专注于搜索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 坚持"文化+科技"融合 服务于国家文化宣传、信息化建设及数字经济发展 [4] - 公司以AI战略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强化自主技术团队建设 赋能新闻生产与国际传播 [4] - 以数据战略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构建产学研用平台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4] - 以品牌战略传播中国数字经济成果 通过"中国好故事"数据库及多语种传播体系提升国际影响力 [4] - 浙江文交所作为省属核心平台 致力于促进文化资产合规流通与数字化转型 通过搭建数字交易场景降低参与门槛 助力文化资源"动态活化" [4] 行业实践与创新案例 - 浙江文交所提出以数字化激活文化资源 以文化赋能实体经济 构建"文化为魂、数字为脉"的产业新生态 [5] - 数字技术赋能文旅、影视等传统产业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5] - 数字艺术与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城市寻宝与文旅产业数字化创新 展现数字科技企业创新活力 [5] - 数字技术使文物从"静态展品"转变为"活的文化载体" 为文博场景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6] 平台发布与成果展示 - 中国搜索提供技术支持的全新文化数字版权交易平台"华藏"正式上线 [6] - 会议同步发布"数字经济研讨会纪念徽章"数字藏品 [6]
长沙南部融城片区16个重点项目签约 总投资192.8亿元
长沙晚报· 2025-08-30 11:27
项目签约概况 - 长沙南部融城片区举行招商推介暨项目集中签约活动 总投资金额达192.8亿元 [1][4] - 现场签约16个重点项目 涵盖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新能源、生物医药及文化科技融合领域 [9] 战略定位与发展背景 - 片区定位为长株潭都市圈建设主阵地 承担全国两型发展引领区、融合发展核心区及创新发展示范区战略重任 [5] - 开发建设因长株潭绿心规划调整和第十六届全运会申办成功进入快车道 [5] 重点签约项目详情 - 智链星河智能云算中心项目总投资52亿元 算力规模达1500P 含A级机房及研发中心 [9] - 创一芯片电感产业基地项目以芯片电感硬核技术为核心建设科创生态总部 [9] - 云储斯蔚普项目专注退役电池高值循环利用 推动电池全生命周期低碳化 [9] - 东超科技中南区域总部将落地无介质成像技术 应用于智慧医疗与智慧城市场景 [9] 产业布局方向 - 片区形成大数据产业、大健康集群及文化科技融合生态协同发展格局 [5] - 标杆项目包括长沙奥体中心和国家医学中心 驱动区域创新发展 [5] 政府支持与推进机制 - 省市级领导及相关部门代表出席签约仪式 体现政策支持力度 [2][6] - 政府承诺以最优服务推动项目快速落地转化 形成投资量与实物量 [9]
风语筑: 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的通知
证券之星· 2025-08-30 00:29
股东会基本信息 - 会议召开时间为2025年9月15日14点30分 地点为上海市江场三路191号公司会议室 [1]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会网络投票系统进行 [1][3] - 网络投票时间为2025年9月15日9:15-15:00 其中交易系统投票平台开放时段为9:15-9:25,9:30-11:30,13:00-15:00 [3] 审议议案内容 - 本次审议三项非累积投票议案 包括《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关于修订<公司股东会议事规则>的议案》《关于修订<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议案》 [2] - 所有议案已经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及第四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 [2] - 无需要回避表决的关联股东 也无公开征集股东投票权安排 [1][2] 投票规则细则 - 融资融券、转融通业务及沪股通投资者投票需按上交所自律监管指引执行 [1][3] - 持有多个股东账户的股东 其表决权数量为全部账户持有同类股票数量总和 [4] - 同一表决权通过不同方式重复表决时 以第一次投票结果为准 [4] 参会资格登记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9月8日 当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A股股东(证券代码603466)有权参会 [4] - 参会登记需在2025年9月14日前完成书面回复 可通过专人送递或传真方式送达 [5] - 现场登记时间为2025年9月15日10:30-14:00 地点为上海市静安区江场三路191号证券事务部 [6] 会议联络信息 - 会议联系部门为证券事务部 联系人林诗静 联系电话021-56206468 [6][7] - 会议预计不超过半个工作日 不发放礼品 与会股东自理交通住宿及餐费 [6][7]
北京发布科技赋能文化"揭榜挂帅"榜单中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6 15:21
项目背景与目标 - 北京市六部门联合发布2025年度科技赋能文化"揭榜挂帅"项目榜单 以《北京市科技赋能文化领域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为引领 充分发挥先进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战略支撑作用 [1] - 项目围绕"博物馆之城""演艺之都""书香京城"和"北京大视听"四大方向凝练形成6项需求榜单 立足北京特色与文化底蕴 链接北京市科技与文化资源 [1] 需求特点与参与机构 - 以重点文化载体真实科技需求为导向 由国家大剧院 国家图书馆 央视网 首都博物馆 北京艺术博物馆 首钢园等文化场景方提出具体需求 [2] - 针对导览交互模式固化 缺乏沉浸式体验等问题 通过人工智能 互联网3.0 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打造解决方案 [2] 技术应用与场景建设 - 前沿技术深度赋能文化领域 打造智能伴游 AI互动剧场 数字博物馆 AI辅助智拍 图档沉浸式交互 空间视频生成等系统 [2] - 提升游览个性化和沉浸感 推动文化领域数字化 沉浸化 智能化升级 形成科技赋能文化的"北京模式" [2] - 围绕四大重点方向打造引领性 示范性 标杆性应用场景 并在全市及全国文化领域推广应用 [2]
本市拟开发样式雷交互体验系统
北京青年报· 2025-08-11 02:19
科技赋能文化"揭榜挂帅"项目榜单 - 北京市发布全国首个科技赋能文化"揭榜挂帅"项目榜单 围绕博物馆之城 演艺之都 书香京城 北京大视听四大方向形成六项需求榜单 [1] - 榜单由国家大剧院 国家图书馆 央视网 首都博物馆等文化场景方作为"出题人"提出真实需求 科技企业及高校作为"答题人"开展技术攻关 [1] - 项目征集以重点文化载体真实科技需求为导向 推动新技术 新产品 新模式和新解决方案在文化领域的应用 [1] 项目技术方向与应用场景 - 强调前沿技术深度赋能 打造智能伴游 AI互动剧场 数字博物馆 AI辅助智拍 图档沉浸式交互 空间视频生成等系统 [2] - 推动文化领域数字化 沉浸化 智能化升级 打造科技赋能文化的"北京模式"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2] - "博物馆之城"方向包含三个项目:基于国产AI大模型的智能伴游导览系统 博物馆AI互动剧场体验系统 首钢园工业遗产人工智能数字博物馆 [3] - "演艺之都"方向为音乐类节目总谱解析与AI辅助智拍系统 "书香京城"方向为"样式雷"图档沉浸式交互体验系统 "北京大视听"方向为AI+光场的超高清沉浸式空间视频生成平台 [3] 重点项目案例 - "样式雷"图档沉浸式交互体验系统针对现存规模最大 体系最完整的古代建筑图像资源 开发VR大空间体验产品 [3][4] - 项目解决传统展陈缺乏沉浸感的问题 为建筑文化遗产现代转译树立新范式 贡献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经验 [4]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上半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收入12429.5亿元 同比增长13.2% [5] - 文化新业态企业营收8808.8亿元 同比增长15.9% 占全市文化企业营收72.1% [5] 项目申报要求 - 申报单位需为北京市注册企业或事业单位 拥有专业研究团队 近3年无不良信用记录 [5] - 申报需对榜单任务全覆盖 具有明确研究内容 建设方案 技术路径及可量化考核指标 截止日期8月21日 [5]
山东政商要情(6.30—7.6)
经济观察报· 2025-07-06 16:13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7月9日至10日在曲阜举办,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 [1] - 论坛下设6个分议题,涵盖文明起源、儒家文化、人工智能、齐鲁文化等领域 [1] - 国际嘉宾约300人出席,来自70多个国家,包括12位副部级以上外国政要、35位驻华使领馆代表和220余位国外专家学者 [1] - 论坛已成为全球文明对话和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影响力持续提升 [1] 山东文化科技融合政策 - 山东出台《山东省支持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政策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文化强省建设 [2] - 政策措施聚焦5个方面23条措施,行动计划涉及5方面重点任务,旨在建设全国文化和科技融合新高地 [2] - 2024年数据显示,全省规模以上科技型文化企业达1135家,占全部规上文化企业的29.1%,实现营业收入4586.5亿元,占比59.9% [2] - 政策推动文化产业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型 [2] 山东消费环境优化 - 山东出台44项举措优化消费环境,实施五大行动打造"放心消费在山东"升级版 [3] - 目标到2027年打造400个"山东制造·齐鲁精品"、300个"好品山东"品牌、3万家放心消费单元 [3] - 计划培育80项全国质量标杆、600项全省质量标杆,建成60条以上省级高品质步行街和特色商业街 [3] 山东医保服务创新 - 山东16市均推出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并上线一体化结算平台 [5] - 截至2024年6月底,全省通过"一站式结算"报销3466.69万笔医疗费用,累计报销20.62亿元,惠及626.50万人 [5] - 2024年度已报销1098.47万笔、5.79亿元,惠及215.50万人 [5] - 计划2025年底前全面实现商保省内异地和跨省异地免申直赔 [5] 济南名泉保护规划 - 济南发布《济南市名泉保护总体规划(2025—2035年)》,新增莱芜区、钢城区水文地质单元 [7] - 泉群数量由10个增至12个,新增吕祖泉泉群和舜泉泉群 [7] - 规划范围扩大至5789.62平方千米,涵盖9个水文地质单元 [7] 烟台葡萄酒产业 - 2025葡萄酒旅游大会在烟台开幕,主题为"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烟台" [8] - 大会发布中国首个葡萄酒产业综合评价体系《新华·中国(烟台)葡萄酒产业发展指数》 [8] - 烟台获得"国际负责任葡萄酒旅游目的地认证证书",在生态保护、服务标准化等方面达到全球领先 [8] - 烟台拥有200多家葡萄酒生产企业、60余座酒庄,形成三大重点子产区 [9] - 烟台葡萄酒产量占全国40%、销售额占60%,品牌价值达862.31亿元,畅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9]
23条举措答好文化与科技“融合题”
大众日报· 2025-07-05 08:22
政策支持 - 山东省推出23条政策措施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 涵盖项目建设 市场主体 人才培育 金融服务 优化生态等方面 [2] - 政策明确8个重点方向布局重大项目 包括文化科技研发 文化智能装备 文化应用场景 文化传播创新等 [2] - 对符合条件的文化科技企业给予研发费用后补助 对原创性文化技术类 应用类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2] - 对文化元宇宙"名品""名景"给予资金奖励 对达到规定条件的网络剧 网络电影 网络动画片给予资金奖励 [2] 市场主体 - 支持文化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 布局建设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平台 推动文化数据资源交易应用等5项措施 [3] - 对符合条件的文化制造业企业进行奖补 对新升级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平台给予经费支持 [3] - 对打造国家级数字化转型标杆的文化科技平台和企业给予奖补 [3] 人才培育 - 加快引育文化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团队 强化省属文化企业和事业单位人才政策激励 [3] - 支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 对文化科技人才提供医疗保健 交通出行等绿色通道服务保障 [3] - 支持文化科技人才申报省政府非教育系统公派出国留学项目 [3] 金融服务 - 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力度 增加金融机构对文化科技企业的信贷投放 [4] - 对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按时还本付息的中小文化科技企业给予贴息支持 [4] - 支持文化科技企业上市融资 [4] 行动计划 - 到2027年 山东将突破20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关键技术 打造10个以上标杆应用场景 [4] - 培育20家左右具有山东特色的文化和科技融合重点企业 努力建成全国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高地 [4] - 行动计划确定5个重点任务 包括突破新技术 研发新装备 打造新载体 拓展新场景 发展新业态 [5]
山东:用好齐鲁文化大模型等现有平台,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文化大模型产品
齐鲁晚报网· 2025-07-04 11:26
文化科技平台建设 - 发挥青岛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沉浸式体验内容生成技术创新中心的引领示范效应,通过技术共享、产学研合作激发创新活力 [3] - 重点支持先进光场显示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及15家省级文旅重点实验室建设,完善科研设施与人才培养体系 [3] - 加大"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两大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培育力度,提升专业研究能力 [3] 文旅数据平台开发 - 利用齐鲁文化大模型、山东公共文化云、山东省数字文化大平台等现有平台提升数据服务能力 [3] - 整合版本资源、文献资源和算力资源,高标准建设文旅领域人工智能数据平台,打造文化大模型产品 [3] - 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集成成果评估、技术对接、资本整合等功能,加速文化科技成果推广 [3] 人才与资金保障 - 加强山东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旅游职业学院学科建设,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 [4] - 围绕"互联网+"、智慧旅游、舞台科技等领域强化复合型创新人才引育 [4] - 成立金融与文旅产业双向赋能工作专班,推动金融机构提供文旅项目投融资服务 [4] - 鼓励文化科技企业开发资产证券化产品,开展"担保双百亿行动"提供资金保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