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设备制造

搜索文档
辰奕智能9月11日获融资买入404.96万元,融资余额4923.5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10:22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1日公司股价上涨1.61% 成交额达4509.72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404.96万元 融资偿还407.81万元 融资净流出2.85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4923.51万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5.62% 处于近一年20%分位低位水平 [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4923.51万元 较近一年分位水平处于低位 [1] - 融券余量0股 融券余额0元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 融券卖出与偿还量均为0股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8月8日股东户数9812户 较上期增加2.26% [2] - 人均流通股2361股 较上期减少2.21% [2] - 南方高端装备混合A(202027)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4.18亿元 同比增长3.84%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2365.34万元 同比增长0.2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120万元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台工业园区 成立于2009年5月6日 [1] - 2023年12月28日上市 主营智能遥控器及智能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 [1] - 收入构成:家电智能遥控器74.35% 智能产品24.43% 其他业务1.21% [1]
格力博:年产3万台新能源无人驾驶割草车和5万台割草机器人制造项目累计投入占投资总额42.47%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09:21
项目进展 - 年产3万台新能源无人驾驶割草车和5万台割草机器人制造项目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投入占投资总额的42.47% [1] - 2025年8月新增格腾汽车、维卡塑业、博康电子和美国MFG作为该募投项目的新增实施主体 [1] - 公司根据项目建设需要加快推进募投项目进程以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1]
追觅官宣进军天文领域,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生态
经济网· 2025-09-11 15:50
战略布局 - 公司正式成立天文BU 标志着全域智慧探索生态战略完成关键闭环 将商业生态从生活场景延伸至宇宙尺度[1] - 生态战略布局遵循从近场到远场 从地面到太空的内在逻辑 实现从场景智能迈向宇宙智能的转型[3][4] - 航天领域拓展是精密制造 动态控制 AI算法等核心技术的自然延伸 非跟风行为[4] 技术体系 - 采用预研-产品-平台三级研发体系 天文BU可高效调用集团底层技术[4] - 智能工厂经柔性改造 可同时生产扫地机器人与天文设备元器件 具备消费制造赋能航天的稀缺能力[4] - 攻克大口径光学镜片量产难题 首款智能天文望远镜采用超大口径设计 实现一键观星体验[6] - AI算法可自动补偿大气抖动 智能识别追踪深空天体 解决传统设备调校复杂易受干扰痛点[6] 产品与服务 - 聚焦智能天文光学系统 为人类打造天眼系统[6] - 联合商业航天公司开发高分辨率对地观测载荷 将光学技术推向太空应用场景[6] - 打造追觅宇宙平台 支持设备控制 影像分享 AI星空图谱生成 观测指南及深空数据库访问[6] - 构建硬件+软件+社区闭环生态[6] 社会责任 - 与院士及天体物理学专家合作推出《一起看星星》公益直播课 作为长期CSR项目[7] - 通过系统化天文科普内容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助力国家科普事业 特别关注青少年群体[8] - 使命是赋能每个人探索宇宙 让普通人了解宇宙热爱科学[8]
深圳市鑫辉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1 15:16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深圳市鑫辉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艳艳,注册资本5万人 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经营项目是:机械设备销售;机械设备研发;制冷、空调设备销售;制冷、空调 设备制造;轨道交通专用设备、关键系统及部件销售;金属制品销售;金属结构销售;金属制日用品制 造;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销售;喷涂加工;金属切削加工服务;金属成形机床制造;互联网销售(除销 售需要许可的商品);国内贸易代理;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 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是:无。 ...
追觅天文正式官宣,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生态
央广网· 2025-09-10 19:34
战略布局 - 公司正式成立天文BU 完成"全域智慧探索"生态战略关键闭环 将商业生态从生活场景延伸至宇宙尺度 [1] - 生态战略遵循从近场到远场、从地面到太空的内在逻辑 实现从场景智能到宇宙智能的转型 [3] - 通过预研-产品-平台三级研发体系 使天文BU可高效调用集团底层技术 [3] 技术能力 - 智能工厂经柔性改造 可同时生产扫地机器人与天文设备元器件 实现消费制造赋能航天 [3] - 技术能力覆盖从毫米级电机精度到数万公里级星间通信 [5] - 正在攻克大口径光学镜片量产难题 首款智能天文望远镜采用超大口径设计 [7] 产品体系 - 智能天文光学系统内置AI算法 可自动补偿大气抖动并智能识别追踪深空天体 [7] - 与商业航天公司联合开发高分辨率对地观测载荷 推进光学技术太空应用 [7] - 打造"追觅宇宙"平台 提供设备控制、影像分享、AI星空图谱及深空数据库服务 [7] 社会价值 - 与院士及天体物理专家合作推出《一起看星星》公益直播课 作为长期CSR项目 [8] - 通过系统化天文科普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重点关注青少年群体 [8] - 采用技术+公益模式实现技术创新与社会价值相互促进 [8] 行业意义 - 标志中国科技企业从应用创新转向基础创新 从商业模式驱动转向技术使命驱动 [9] - 在太空经济爆发前夜 证明中国科技企业具备攻克硬核技术能力 [10] - 重新定义中国科技边界 参与人类最前沿探索事业 [9][10]
追觅宣布进军天文领域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生态
环球网· 2025-09-10 16:56
战略升级 - 公司于9月10日正式成立天文BU 完善"全域智慧探索"生态战略 实现技术愿景从地面到太空、商业生态从生活场景到宇宙尺度的延伸[1] - 天文BU的成立标志着生态战略形成闭环 推动企业从"场景智能"向"宇宙智能"跨越 从"生活科技品牌"向"人类探索伙伴"转型[4] - 太空探索是公司精密制造、动态控制、AI算法等核心技术的自然延伸 依托"预研-产品-平台"三级研发体系[4] 技术能力 - 公司用八年时间搭建技术阶梯 实现从毫米级的电机精度到数万公里级的星间通信[6] - 智能工厂经过柔性改造 已能同时生产扫地机器人与天文设备元器件 具备"消费制造赋能航天"的独特行业能力[4] - 天文BU可高效调用集团底层技术[4] 产品布局 - 聚焦智能天文光学系统 推进大口径光学镜片的量产研究[6] - 首款智能天文望远镜采用超大口径设计 实现"一键观星"便捷体验[6] - 产品内置AI算法可自动补偿大气抖动并智能识别追踪深空天体 解决传统设备"调校复杂、易受干扰"痛点[6] 业务拓展 - 与国内商业航天公司联合开发高分辨率对地观测载荷 将光学技术应用于太空场景[7] - 计划打造"追觅宇宙"平台 连接全球天文爱好者 提供设备控制、影像分享、AI星空图谱、观测指南及深空数据库访问功能[7] - 构建"硬件+软件+社区"的生态闭环[7] 社会责任 - 与多名院士及天体物理学专家合作推出《一起看星星》系列公益直播课 作为长期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推进[8] - 聚焦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助力国家科普事业 让更多普通人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宇宙[8] - 采用"技术+公益"模式 体现企业社会担当[8] 行业意义 - 标志中国科技企业进入从应用创新到基础创新、从商业模式驱动到技术使命驱动、从地面生态到空间生态的新发展阶段[9] - 证明中国科技企业不仅能做好商业模式创新 更有能力攻克硬核技术并参与人类前沿探索事业[9] - 在太空经济加速发展背景下持续拓展中国科技边界[9]
追觅宣布成立天文BU,将打造“追觅宇宙”平台
新浪科技· 2025-09-10 16:10
公司战略布局 - 追觅科技宣布成立天文BU 将技术愿景从地面延伸至太空 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清晰看见并理解宇宙的奥秘[1] - 公司将打造连接全球天文爱好者的"追觅宇宙"平台 构建"硬件+软件+社区"的闭环生态[1] 产品技术突破 - 公司正在攻克大口径光学镜片的量产难题 首款智能天文望远镜产品或将采用超大口径设计[1] - 产品内置AI算法能够自动补偿大气抖动 智能识别并追踪深空天体 实现"一键观星"的极致体验[1] - 通过AI技术解决传统设备"调校复杂、易受干扰"的痛点 让业余爱好者也能拍摄出科研级的天文影像[1] 业务拓展方向 - 天文BU正与国内商业航天公司联合开发高分辨率对地观测载荷 将光学技术推向太空应用场景[1] - "追觅宇宙"平台将提供设备控制、影像分享、AI星空图谱生成、观测指南及独家深空数据库访问功能[1]
佛山市麒昌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07 05:31
公司基本信息 - 佛山市麒昌智能设备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注册资本为50万人民币 [1] - 经营范围涵盖机械设备销售、研发及货物进出口等一般项目 [1] 业务范围 - 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与销售 [1] - 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与销售 [1] - 印刷专用设备制造 [1] - 软件开发与销售 [1] - 人工智能硬件销售 [1] - 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1] - 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 [1] 产品销售领域 - 建筑装饰材料销售 [1] - 家用电器销售 [1] - 电子产品销售 [1] - 通讯设备销售 [1] - 智能仪器仪表销售 [1] - 制冷、空调设备销售 [1] - 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 [1] - 安防设备销售 [1] - 音响设备销售 [1] - 电线、电缆经营 [1]
科大智能:2024年度公司海外整体销售收入合计为2897.16万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19:12
海外业务规模 - 2024年度公司海外整体销售收入为2897.16万元 [1] - 海外收入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比例较小 [1]
奥美森IPO:报告期内下调实控人持股比例,董秘欧阳国曾任商务局科长,信披违规屡遭监管警示
搜狐财经· 2025-09-05 13:00
| 代码 | 873044 | 简称 | 奥美森 | | --- | --- | --- | --- | | 公司全称 | 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受理日期 | 2024-06-21 | | 审核状态 | 注册 | 更新日期 | 2025-08-01 | | 保荐机构 |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保存代表人 | 张龙,赵轶 | | 会计师事务所 |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 签字会计师 | 连伟,钦佩佩 | | 律师事务所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 签字律师 | 卢剑,郑建江,覃国隧 | | 评估机构 | | 签字评估师 | | 历经创业板折戟,奥美森终于在2025年7月31日拿到北交所IPO核准注册批文,距离上市仅一步之遥。 这家由龙氏家族掌控的智能设备企业,此前因业绩真实性与稳定性层面、募投项目的合理性、内控有效性等饱受争议。除此之外,公司控制权的高度集 中、实控人持股比例的突击调整,以及公司拥有公务员"下海"背景的董事会秘书欧阳国,其职业履历与岗位适配性也颇为引人瞩目。 1、龙氏兄弟两夫妻掌控制权,报告期内修改持股比例 奥美森成立于2003年,由机电工程师龙晓斌、龙晓明兄弟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