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设备制造
搜索文档
厚积薄发 新北洋二次创业进行时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03:34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提出“一体两翼、八大业务”战略,核心是围绕“无人化、少人化”主航道,为企业产品和技术寻找增量市场及创造新应用场景 [3][5] - 业务布局通过三个战略成长曲线展开:第一曲线(专用打印扫描、智能自助终端、智慧金融机具、智能物流装备)上半年营收9.0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曲线(新零售综合运营、物流自动化分拣运营、设备综合运维服务)上半年营收1.9亿元,同比增长13%;第三曲线(关键基础零部件)上半年营收1.3亿元,规模稳定 [6][7] - 公司目标是将各项业务做到行业数一数二,并全力拓展第二、第三战略成长曲线以打造未来可持续增长的新动能 [8] 业绩拐点与经营改善 - 公司自2015年启动二次创业,经历9年探索转型后,于2023年扭亏为盈,业绩迎来拐点 [9] - 自2024年半年度报告以来,公司连续6个报告期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 [9] - 公司已解决此前“增收不增利”的问题,原因包括前期大规模投入阶段结束,未来相关费用投入占比将保持在合理水平,盈利能力预计明显改善 [10] 客户结构与市场拓展 - 公司已基本摆脱对特定大客户的严重依赖,相关智能自助终端产品收入从高峰期的年约10亿元降至目前的约2亿元,整体业务规模保持稳健 [11] - 海外市场成为重要增长极,上半年海外市场实现收入5.33亿元,占公司整体收入比重达42% [12] - 公司通过收购荷兰东方、设立泰国工厂提升全球化供应能力,海外产品形成“打印扫描+智能终端+金融机具”多元矩阵,以技术定制化和高附加值解决方案拓展市场 [12] 市场竞争策略与运营成果 - 公司市场竞争策略包括:想尽千方百计先进入市场(“先上桌”);有策略地竞争,不参与低价无序竞争,而是提升能力;坚持主航道,掌握核心竞争力以在激烈市场中“剩者为王” [13][14][16][17] - 在新零售领域,公司自运营的零售智能柜数量已超过1万台,通过硬件、软件、服务支持进行精细化管理,形成竞争优势,该业务已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15]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重视市值管理,上市后坚持现金分红,已累计现金分红16.83亿元 [18]
达华智能(002512.SZ)发布前三季度业绩,归母净亏损1.03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29 01:54
公司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 同比下降8.6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1.03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亏损1.2亿元 [1]
从指尖创意到超级工厂!海外媒体解锁长沙智造“黑科技”
长沙晚报· 2025-10-28 20:20
肆玖科技 - 公司智能刻字机“LOKLiK乐立克”融合中国剪纸非遗技艺与智能算法,支持数字化编程精准复刻传统纹样及自定义创作 [2] - 设备可完成从设计创作、边角精修到高温烫印的全流程,仅用几分钟即可制作出个性化DIY产品 [2] - 产品凭借技术优势已销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智慧眼科技 - 公司AI云中医系统无需真人面诊,通过数字化“望闻问切”可在3分钟内生成个性化健康干预报告 [4] - 报告内容包含体质辨识、饮食建议和运动方案 [4] 幻音科技 - 公司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研发的电吉他效果器能精准复刻不同时代和风格的经典音色 [4] - 音色还原度达到99%以上 [4] 中联重科 - 公司智慧产业城的智能重工生产线实现“分钟级”生产节奏:平均每6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每7.5分钟生产一台高空作业机械、每18分钟制造一辆汽车起重机 [4] - 生产线标志着公司在重工领域实现了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全流程升级 [4] - 公司挖掘机已针对东南亚气候进行防腐、防滑优化,并参与了印尼、文莱、越南等国的重点工程 [4] 行业影响 - “长沙智造”通过智能创作设备、AI医疗系统、智能重工生产线等技术,展示了从制造向智造的跨越 [2][4] - 相关技术为全球手工创作者、医疗行业、音乐产业及工程建设领域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2][4] - 长沙正以此为纽带搭建连接创意与生活、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6]
达华智能连收4个涨停板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0:1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公司股价于盘中涨停,报收5.40元,已连续收获4个涨停板 [2] - 连续涨停期间,公司股价累计上涨46.74%,最新A股总市值达60.07亿元 [2] - 当日换手率为13.46%,成交量为1.47亿股,成交金额为7.75亿元,涨停板封单金额为1.12亿元 [2] 资金流向与融资盘变动 - 最新两融余额为1.14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14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减少641.73万元,环比下降5.34% [2] - 近4日融资余额累计增加1068.04万元,环比增长10.36% [2] - 根据近日表现数据,主力资金在连续涨停的三个交易日中呈现大额净流入,例如10月24日净流入20738.75万元,10月23日净流入8724.87万元 [2] 龙虎榜交易异动 - 公司股票因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而上榜龙虎榜1次 [2] - 龙虎榜数据显示,买卖居前营业部中,机构净买入346.82万元,深股通累计净卖出481.75万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1.61亿元 [2]
前三季度规上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8.7%
人民日报· 2025-10-28 08:52
机械工业整体运行情况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 [1] - 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增加值2.5个百分点 [1] - 重点监测产品中68%的产品累计产量同比增长 [1] 重点产品产量表现 - 汽车 太阳能电池 挖掘机等产品产量增速均超过10% [1] -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9.8% [1] - 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9.5万套 超过上年全年产量总和 [1] 产业转型升级进展 - 制造业智能化 融合化转型步伐持续加快 [1] - 智能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 [1] - 数控机床 工控系统 3D打印设备 工业机器人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
【看新股】协创数据港股IPO:智慧存储设备龙头布局A+H 上半年偿债压力剧增
新浪财经· 2025-10-28 07:40
公司上市计划与概况 - 协创数据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联席保荐人为天风国际、交银国际和光银国际 [1] - 公司曾于2020年7月在创业板上市,目前A股总市值超过500亿元 [1][9] - 2020年至2024年,公司累计分红金额达1.39亿元,股利支付率在9%-12%区间 [1][9] 业务构成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数据存储设备、物联网智能终端、服务器及周边再制造、智能算力产品及服务 [1][3] - 数据存储设备是公司收入主要来源,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8.35亿元,占总收入的37.1%,但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 [3] - 按SSD收入计,公司是2024年全球市场第二大国内智慧存储设备制造商;按出货量计,是全球市场第二大国内消费级智能摄像机制造商,市场份额为6.6% [3] - 智能算力产品及服务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突破式增长,收入达12.21亿元,占营收的24.7%,而2024年该业务收入占比仅约2% [3] - 服务器及周边再制造板块2025年上半年营收占比达16.9%,物联网智能终端及云服务解决方案板块收入占比逐年下滑至17.7% [3] - 公司主攻内地及香港市场,2023年至今销往海外的收入占比不足4%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为74.10亿元,同比增长59.13%,期内利润6.87亿元,同比增幅超140%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49.43亿元,同比增长38.14%,期内利润4.22亿元,同比增长18.12% [4] - 公司毛利率保持增长态势,2025年上半年为16.3%,较2024年的16.6%微降0.3个百分点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波动较大,2023年净流出9666.5万元,2024年净流入9899.6万元,2025年上半年净流出15.6万元 [6]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5.34亿元 [6] 资本结构与融资 - 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达256.4%,较2024年末增加超180个百分点,主要因增加银行借款以支持智能算力业务扩张 [1][6] - 截至2025年8月末,公司借款总额达128.11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超过100亿元,贷款年利率介于2.22%至6.9% [6][7] - 在借款总额中,1年内到期的借款总额达62.92亿元 [6][7] 股权结构与关联交易 - 公司单一最大股东为耿康铭,通过控制协创智慧持有公司20.3%股权 [7] - PCL持股公司16.66%股权,其母公司为台湾上市公司正崴精密 [8] - 协创香港与正崴精密订立销售协议,公司向正崴精密出售AIoT智能终端产品,协议有效期至2028年12月31日 [8] 港股IPO募集资金用途 - 本次港股IPO募集资金拟用于建设AI算力基础设施,包括采购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及存储服务器的硬件及软件 [9] - 资金还将用于购买及搭建互联网专线和网络设备等网络及光通讯基础设施,以及招聘技术人员 [9] - 部分资金将用于提升研发能力、进行战略性及行业相关的投资及收购,并用作额外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9]
工业机器人产量超上年全年
人民日报· 2025-10-28 06:38
机械工业总体运行情况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 [1] - 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增加值2.5个百分点 [1] - 重点监测产品中68%的产品累计产量同比增长 [1] 重点产品产量表现 - 汽车、太阳能电池、挖掘机产量增速均超过10% [1] -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9.8% [1] - 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9.5万套,超过上年全年产量总和 [1] 产业转型升级进展 - 制造业智能化、融合化转型步伐持续加快 [1] - 智能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 [1] - 数控机床、工控系统、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
前三季度规上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8.7% 工业机器人产量超上年全年
人民日报· 2025-10-28 06:18
行业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 [1] - 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增加值2.5个百分点 [1] - 重点监测产品中68%的产品累计产量同比增长 [1] 重点产品产量 - 汽车、太阳能电池、挖掘机产量增速均超过10% [1] -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9.8% [1] - 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9.5万套,超过上年全年产量总和 [1] 智能化转型进展 - 前三季度智能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 [1] - 数控机床、工控系统、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
00后团队与他们的“探伤专家”机器人
中国青年报· 2025-10-28 05:41
产品与技术 - 开发出用于水利工程检测的“探伤专家”智能检测机器人,能够自主巡检并适应各种复杂环境 [3][7] - 机器人采用激光SLAM技术,可生成内部地形三维模型并自主规划巡检路径,兼具自主巡航和人工控制模式 [7] - 产品检测效率相比传统人工检测有显著提升,并能进入人工难以到达的狭窄区域,有效减少工伤事故 [7] - 经过3年多研发和近6万次尝试,机器人的检测系统和越障能力经过上百次试验改进 [6][7] 市场应用与成效 - 产品已成功帮助水利工程管理及检测单位解决人工检测精度低和效率低两大问题 [8] - 产品服务于江苏、浙江、广东、安徽等地,已在千岛湖引水工程检修项目等12项工程中得到应用 [8] 行业背景与痛点 - 水运工程检修工作智能化水平低,中小型通航建筑物的检修工作均由人工完成,市场上鲜有自动化智能探伤装备 [4] - 传统人工检测方法存在精度低和效率低两大问题,检测人员需在潮湿阴暗环境中弯腰或爬行作业,面临结构安全风险 [4] 团队与研发历程 - 团队由水利、机械、自动化等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通过自学机械设计、电路原理及赴企业学习焊接与控制编程技术攻克难题 [5] - 团队凭借该产品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7]
科大智能拟3.5亿元建设数字能源产业基地 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136.62%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23:0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7159.00万元,同比增长136.62%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激增514.97% [1]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9.36亿元,同比增长1.13% [1]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93.54万元,同比增长168.4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录得亏损521.5万元,同比减少188.97% [1] 公司业务与战略投资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主要为“数字能源”和“智能机器人应用”两大业务 [1] - 公司拟投资不超过3.5亿元建设数字能源产业基地项目,用于智能断路器、智能环网柜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制造 [1] - 项目实施主体为位于合肥市高新区的全资子公司,建设周期为5年 [1] - 公司聚焦“数字能源”领域,积极布局主动配电网、储能等核心技术研发,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应用场景 [2] 行业前景与公司发展 -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相关产业政策的推动,未来配电网设备将向智能化、灵活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业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 - 公司正筹划赴港IPO,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以满足国际化战略发展及海外业务布局需要 [2] - 公司筹划赴港IPO旨在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