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

搜索文档
全国首创 江苏推广“专利产业化+认股权”新模式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9:20
江苏省"专利产业化+认股权"工作方案 -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与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印发方案,旨在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1] - 方案重点面向拥有专利成果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鼓励其在运行模式和激励机制上探索突破 [1] 江苏知识产权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江苏省有效发明专利量达634412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4.51件,连续九年全国省区第一 [1]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9.14件,是全国平均数的两倍多 [1] 方案主要任务 - 探索"专利产业化+认股权"工作模式,允许高校院所将专利权部分赋予企业或通过独占许可方式授权企业使用 [2] - 强化管理服务,要求高校制定配套管理办法,并建立省级协调机制推进政策落实 [2] - 完善激励机制,鼓励高校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并为参与方提供补贴或奖励 [2] 后续工作安排 -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工作分析和统筹,调动各方积极性 [3] - 推动破解专利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的市场痛点,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3]
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北京发布55项具体任务
新京报· 2025-05-19 18:18
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发布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指南、探索数据产品"一地上架、地方互认"、 修订或废止限制竞争的地方标准…… 北京市近日印发了《贯彻落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见实施方案2025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 作要点》),安排了6个方面55项具体任务,注重解决群众和市场经营主体反映迫切的痛点堵点,制定 了清理市场准入障碍、破除要素资源交易壁垒等"减法"措施,全面清理规范,破除制度障碍,以清单 化、项目化模式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过去两年,已向社会开放1.8万个公共数据集 北京市发改委数据显示,过去两年中,北京市不断破除制约障碍,以细化实化的举措纵深推进全国统一 大市场建设工作高效开展。如制定加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等相关政策,探 索知识产权行政裁决庭建设,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在要素流动方面,北京市推动京津冀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促进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等平台开放共享。规范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向社会开 放1.8万个高质量公共数据集,推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医疗(002173)设备等70余个典型应用场景。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建成全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数据交易平台, ...
杭州企业占据54席 包揽榜单前五
每日商报· 2025-05-15 07:31
浙江省专利创造力百强企业榜单 - 2024年度浙江省专利创造力百强企业综合专利创造力指数达116.2,较上年提高16.2,创新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1] - 杭州企业占据百强榜单54席,包揽前五名 [1] - 榜单评定依据包括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量、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近三年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及PCT国际专利布局等指标 [1] 专利数量与结构 - 2024年浙江百强企业平均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598.8件,较上年增加103.7件,增幅20.9% [2] - 近三年PCT国际专利布局45.4件,同比增长11.2%,占浙江省总申请量的三分之一 [2] - 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占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比重达49.2% [2] - 杭州上榜企业平均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708.7件,是百强企业平均值的1.18倍 [2] - 杭州上榜企业近三年PCT国际专利布局58.06件,同比增长13.2%,是百强企业平均值的1.27倍 [2] - 杭州上榜企业高价值发明专利占比达56.3%,是百强企业平均值的1.14倍 [2] 专利获权途径 - 78家百强企业通过快保护平台实现专利全球快速布局,较去年增加25家,覆盖百强榜前20强 [2] - 通过快速获权通道申请发明专利3032件,同比增长116.4% [2] - 杭州上榜企业中85%通过快审、优审等途径实现专利快速获权 [2] 国际化程度与数据知识产权保护 - 全省百强企业中有进出口实绩的共85家,平均PCT国际专利布局44.5件,同比增长8.9% [3] - 进出口企业户均有效发明专利数量、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近三年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分别为621件、304件、343件,高于百强榜平均值 [3] - 杭州上榜企业中有进出口实绩的41家,户均有效发明专利数量、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近三年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分别达820件、467件、469件 [3] - 全省19家百强企业成功登记数据知识产权234件,其中杭州10家企业登记173件 [3] - 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企业数、登记量分别较上年度增长111.1%和531%,保护数据权益超2049万条,实现运用金额7500万元 [3]
国务院发布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上海证券报· 2025-05-15 02:52
立法计划概述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明确2025年度国家立法工作最新动向 [1] - 立法计划要求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加强政府立法审查 [1] - 立法计划强调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提高立法质量 [1] 资本市场相关立法 - 2025年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16件法律案,拟制定、修改30件行政法规 [2] -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提请审议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招标投标法修订草案、注册会计师法修正草案、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草案、金融法草案、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 [2] - 制定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修订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 [2] - 预备提请审议消费税法草案、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商业银行法修订草案、保险法修订草案 [2] - 预备制定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增值税法实施条例、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公司债券管理条例 [2] - 预备修订审计法实施条例、外汇管理条例 [2] 科教与文化领域立法 -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方面,提请审议商标法修订草案 [2] - 预备修订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 [2] - 推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立法工作 [2] 涉外法治建设 -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方面,提请审议对外贸易法修订草案 [3] - 制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商事调解条例 [3] - 推进对外投资立法 [3] 法规清理与审查 - 立法计划提出统筹立改废释,加快清理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符合上位法规定的法规规章 [3] - 贯彻实施《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重点审查地方和部门立法与上位法不一致、影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损害营商环境等问题 [3]
营商环境周报(第164期)|全面开展“信用代证”工作,研究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5:40
时政要闻 -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资金投向早期、小型、长期和硬科技领域[5] - 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涵盖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三类主体,募集资金用于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6] - 优化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管理流程,支持灵活分期发行,创新信用评级体系,建立专项承销评价和做市机制[6][7]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推行"信用代证"工作,用专项信用报告替代多部门出具的违法违规记录证明,涵盖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信息[8] - "信用代证"适用于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鼓励拓展至社会组织和自然人,2025年9月底前全面开展[8][9] - 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进计划提出118项重点任务,包括研究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10] - 计划强调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加强转化运用,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和版权产业,发展知识产权金融[11] 地方行动 - 湖南出台措施支持首发经济,对知名品牌首店给予最高100万元租金装修补助,首发活动费用补助30%[12] - 湖南支持本土新消费品牌孵化,对年度新开10家以上直营门店或营收达标的品牌给予最高100万元奖补[13] - 广州发布22条措施支持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促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深化人才、资本、技术、数据跨境流动[14] - 广州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化,建设南沙数据服务试验区,协同港澳开展数据托管、隐私计算等服务[14] - 广州重点发展金融、会展、数字服务等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推进与服务消费相关的教育、医疗等服务贸易[15] 典型案例 - 北京推行"扫码检查"改革,重复检查阻断成功率88%,"无事不扰"企业占比10.25%,被检查量下降79.1%[16] - 北京电子营业执照下载应用率达80%,新设企业下载率97%,累计调用量2.15亿次居全国首位[16] - 北京非现场检查占比40.9%,实现1682项监管数据跨部门共享,采用"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17] - 北京"无事不扰"企业清单涵盖专精特新、人工智能等重点行业企业,总量达23.1万家[17]
广州出台“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22条” 率先促进与港澳服务贸易规则衔接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09 16:26
政策核心内容 - 广州市政府出台《广州市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22条"),旨在优化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企业结构、提升效益和增强实力 [1] - 政策聚焦扩大制度型开放,包括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提升服务贸易标准化水平等措施 [1] - 突出湾区特色,率先促进与港澳服务贸易规则衔接,强化与港澳服务对接,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和业务增量 [1] 服务贸易标准化建设 - 鼓励服务贸易标准化建设,支持相关行业转化运用国外先进标准,研制湾区标准、国际标准 [1] - 在跨境养老、互联网仲裁等特色领域打造服务标准"广州样本" [1] 数字贸易发展重点 - 数字贸易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球贸易的重要驱动力 [2] - 政策强调提升服务贸易"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加强数字贸易的制度软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硬环境 [2] - 促进金融、会展、人力资源等新兴服务贸易发展,做强数字、文化、中医药、知识产权等国家级和省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 [2] 企业支持措施 - 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提供涉外法律服务保障,配套资金支持、税费服务、出口信保、统计监测等保障措施 [2] - 安排3亿元资金对竞争力强、成长性高、具有创新引领性的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和服务外包企业,每年以综合评价方式分档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2] 广州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 广州作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在服务贸易规则对接、业态创新、平台建设、要素流动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制度成果 [2] - 形成了创办港澳子弟学校、首创互联网仲裁推荐标准、创新开展专利代理对外开放试点等多项全国最佳实践案例 [2] - 2024年广州服务贸易进出口超750亿美元,其中可数字化的服务贸易占比40% [2] 未来发展目标 - 广州市商务局表示将支持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企业创新发展,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中国服务"国家品牌的广州标杆 [3]
广东发布“28条”促专利转化运用 力争今年全省高校院所产业化率提升20%以上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4-29 15:43
高校院所专利产业化 - 广东省推出28项举措推动专利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转化[1] - 推进高校院所专利盘点,扩充专利转化资源库[1] - 开展专利评价提升精准度和专业性,对产业化率低的院校重点核查[1] - 优化高校内部专利管理制度,调整项目、人才职称等专利指标相关制度[1] - 2025年目标全省高校院所专利产业化率提升20%以上[1] 专利转化运用效能 - 健全技术需求发布机制,引导高校以"揭榜挂帅"解决技术问题[2] - 组织服务机构为高校专利"诊断"价值,建立分级分类管理机制[2] - 开展月度/季度专利路演、推介、拍卖等供需对接活动[2] - 鼓励龙头企业在本行业或产业链内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转让、作价入股[2] - 2025年目标全省专利转让次数达17万件,许可次数达5.5万件[2] 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 - 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工作,扩大企业知晓度[2] - 组织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在国家平台备案专利产品[2] - 2025年目标企业专利产品备案数达1.5万件以上[2]
北京高院:去年适用惩罚性赔偿知产案件量大幅增长,提高侵权代价
新京报· 2025-04-23 13:54
围绕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024年,北京法院共审结涉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新兴产业 的专利案件3514件,专利一审案件审判效率位居世界前列。同时,加大行政司法协同保护力度,与国家 知识产权局完善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应中止尽中止""撤回重裁""绿色通道"机制作用,从源头上减 少诉讼增量5900余件,推动商标申请驳回复审行政纠纷一审收案月均下降12.5%。 "北京法院始终坚持严格保护理念,用足用好惩罚性赔偿制度。"任雪峰介绍,2024年共有46件知识产权 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同比增长76.9%,判赔数额最高达7056万元,显著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 为切实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北京高院于2022年4月发布《关于侵害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 审理指南》,明确了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原则、侵权故意和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赔偿基数和倍数的确定 方法。近年来,适用惩罚性赔偿的侵权案件数量增幅明显,多起案件判赔数额超过3000万元。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4月23日上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北京法院2024年度知 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北京高院副院长任雪峰介绍,2024年,北京法院新收各类知识 ...
深圳发布2024年度知识产权白皮书 专利授权量商标注册量全国居首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4-21 15:58
在优化知识产权高水平服务方面,2024年,深圳聚焦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出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 程实施方案,建成覆盖市、区、街道的"立体化"服务网络;新增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 筹建机构2家,专利预审备案企业数量突破1万家,实现专利代办业务连续115个月"零差错";深圳市知 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线检索量超104万件。 在加强知识产权高效能保护方面,深圳司法保护、行政保护效能不断提升。"构建立体化海外维权工作 格局护航企业'扬帆出海'"作为知识产权领域唯一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典型经验。2024 年,两级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案件19055件,适用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判赔金额1.78亿元;检察机关受理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259件;公安机关受理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案件518件,严厉打击侵 犯知识产权犯罪;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查办知识产权案件1803宗;深圳海关查获涉嫌侵权货物2883.49万 件、案值1.01亿元,居全国海关第一。 过去一年,深圳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五大突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总干事邓鸿森首次访 问深圳,在德国设立深圳首个实体化运作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