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

搜索文档
母基金研究中心与执中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成功举行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9-01 10:05
此次战略合作具有重要的行业意义。当前,私募股权市场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信息不透明、 数据难以获取等痛点。母基金研究中心作为行业权威智库,已累计发布 2 0余份深度研究报 告;执中则是领先的另类资产信息服务和投资交易基础设施提供商,其执中ZERONE Sa aS已 经服务数百家机构客户,包括各类LP、投资机构、产业资本及政府和监管机构以及银行、保 险、券商等金融机构。双方的合作将充分发挥各自在行业研究和数据领域的优势,通过科技赋 能和生态协同,助力构建更加透明、高效的股权投资生态圈。 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即将盛大启幕 2025第六届中国母基金峰会参会嘉宾公布 2024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 作为峰会的重要环节, 母基金研究中心与金融数据服务商执中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母 基金研究中心战略发展总监刘红旭与执中联合创始人宋绍彦作为双方签约代表,在母基金研究 中心联合创始人王爽与执中联合创始人丁月婷的共同见证下,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 协议内容, 双方将重点在私募股权行业展开深度密切的研究与数据合作。 2 0 2 5年8月3 0 - 3 1日,2 0 2 5第六届中国母基金峰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本届峰会,由 ...
广东证监局:构建并购重组“标的库” 着力提升上市公司并购质效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22:35
监管政策导向 - 广东证监局以严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 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助力广东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重要阵地 [1] 科技企业上市融资支持 - 优化上市服务体系 支持各类科技型企业结合板块定位在沪深北交易所相应板块上市 [1] - 支持企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到港交所等境外市场上市 [1] 直接融资工具拓展 - 引导企业用好用足融资工具 扩大科技创新债券公募REITs知识产权ABS等融资规模 [1] - 交易所债券市场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主体范围不断扩大 [1]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 推动上市公司开展产业并购和转型升级 支持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开展并购 [1] - 并购六条重组新规在创新交易工具提升监管包容度等方面做出配套规定 [1] - 广东企业行业组织成立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联盟 构建并购重组标的库提升并购质效 [1] 耐心资本培育 -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2] - 支持私募股权机构规范发展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 [2] - 深化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转让试点建设 支持发展并购基金和二手份额转让基金(S基金) [2]
传贝恩资本寻求出售加拿大鹅股份 加拿大鹅不予置评
财经网· 2025-08-28 20:45
股权交易动态 - 贝恩资本计划出售持有的加拿大鹅股份 但加拿大鹅公司不予评论 [1] - 贝恩资本于2013年12月以2.5亿美元收购加拿大鹅70%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1] - 通过双层股权结构安排 截至2025年3月底贝恩资本仍持有60.5%多重投票权股份 实际掌控公司55.5%总投票权 [1] 交易进程与潜在买方 - 贝恩资本已聘请高盛担任财务顾问 并收到多项私有化收购要约 [1] - 私募股权公司博裕资本和安宏资本已提出口头报价 [1] - 其他感兴趣买家包括中国羽绒服制造商波司登国际 以及由方源资本与安踏体育组成的财团 [1] 公司澄清声明 - 安踏体育发布公告澄清 其并非加拿大鹅潜在收购的一方 [1]
最新LP梳理系列(七):产业LP钱往何处去了?
FOFWEEKLY· 2025-08-28 18:30
产业型LP出资结构变化 - 出资结构呈现头部化与国资主导趋势 长尾型零散化出资减少 单笔规模超亿元的大型出资占比持续攀升[5][7] - 政策型资金与产业资本通过抱团组建大型基金 加强对新兴产业和关键领域投资布局 构建区域集群和链式发展新格局[7][8] - 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出资金额较去年同期下降近三分之二 其中国有企业投资收缩幅度尤为突出[9] 产业型LP分类策略 - 上市公司主体以企业战略发展为核心 强化产业协同并延伸主营业务[11] - 上市公司子公司或出资平台以独立投资决策为主 实现风险隔离并平衡财务收益与战略投资[11] - 非上市公司或出资平台以财务回报为主 重点提升资产收益率[11] 产业资本配置逻辑 - 采用攻守兼备战略框架 防守端聚焦主业升级与价值链深化 进攻端布局前沿科技与新兴领域[12] - 私募股权基金通过孵化与并购双重模式 降低创新不确定性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12] - 产业与金融结合形成良性循环 既强化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又促进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变[12] 赛道投资偏好 - 最活跃产业型LP对信息技术领域投资偏好占比超六成 生产制造与电子信息产业并列第二 偏好占比超五成[19] - 投资布局与硬科技导向及国资主导的一级市场投资规律高度一致[19] CVC模式优势 - 作为GP主导基金时为LP提供订单合作 技术协同与供应链支持 实现资本与产业双线增值[21] - 依托母公司产业公信力增强基金信用外溢效应 助力LP提升创新生态话语权[21] - 作为LP投资基金时为GP提供行业洞察与技术判断 并通过母公司并购等渠道为被投企业提供多路径退出[22] 独角兽驱动模式 - 新兴独角兽转向融资加投资的双轮驱动模式 凭借现金储备构建产业投资平台[25] - 通过CVC积极布局生态链 实现战略卡位与协同创新 强化产业链整合能力并提升企业估值[25] 活跃产业型LP分布 - 医疗保健领域活跃LP包括白云山 百诚医药 百花医药等23家企业 覆盖广东 浙江 新疆等地区[26][27] - 信息技术领域活跃LP包括奥飞数据 北京君正 冰川网络等38家企业 集中分布于北京 广东 江苏等地[27][28] - 其他领域涵盖日常消费 能源 金融等 包括贝泰妮 伊泰B股 建设银行等17家企业[27][28]
从“秃鹫”到“护航者”!日本企业主动拥抱私募股权 私有化交易迈向创纪录一年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20:59
日本私有化交易趋势 - 日本2024年私有化交易总额预计创历史新高 可能超过2023年的403亿美元[1] - 截至8月20日 日本私募股权交易总额达276亿美元 是2023年同期95亿美元的三倍[1] - 黑石以35亿美元收购TechnoPro 殷拓以27亿美元竞购富士达[1] 私募股权基金活动 - 凯雷日本在三大核心领域追踪超过300个潜在项目 其中约30个有望在未来12-18个月内完成交割[2] - 私募股权基金与企业的洽谈中约有半数由企业主动发起[7] - 私募股权基金认为日本稳健的资本市场为企业重新上市提供支持[8] 市场改革与公司治理 - 东京证券交易所出台更严格公司治理标准 迫使企业探索包括退市在内的多种发展选项[2] - 改革推动企业掀起股份回购 资产出售及管理层收购热潮[2] - 日本市场存在数量异常庞大的估值偏低股票[2] 激进投资者影响 - 激进投资行为推高目标企业股价预期 被视为私有化交易前兆[6] - 富士达从被激进基金Oasis列为目标到收购要约的三年间股价涨幅超一倍[7] - 美国银行指出激进投资者介入后可能将股价推高至无人能提出合理收购报价的水平[6] 企业战略转变 - 私有化成为企业一种自然的战略选择 管理层在激进投资者成为股东前就开始考虑私有化[7] - 私有化提供远离公开市场目光 推进重组的机会[8] - 私募股权基金通常至少会给现有管理层推动重组的机会[8] 行业资本动态 - 私募股权从业者表示投资者对日本市场机遇关注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1] - 殷拓集团预计将出现更多基金间项目接转交易[8] - 行业内有大量资本亟待配置 使私募股权公司作为潜在收购方的地位不断增强[8]
产业型LP活跃度重回第一,并购潮起
FOFWEEKLY· 2025-08-27 18:13
文章核心观点 - 7月机构LP出资活跃度回调但市场结构正经历深刻调整 产业型LP活跃度重回首位 政策型LP加速布局并购 金融机构工具创新 区域布局呈现跨省投资趋势 市场孕育新机遇[4][5][7][9][31] LP类型结构变化 - 产业型LP出资占比42.01% 创年内新高 出资规模环比上升21% 其中非上市公司出资占比超九成 行业整合成为核心驱动力[9][12] - 政策型LP出资占比36.57% 活跃度下降11% 出资规模下降8% 投资策略转向精准聚焦 政府引导基金进入深度调整阶段[9][16][17] - 财务型LP出资占比16.80% 出资额环比下降29% 金融机构出资占比4.38% 活跃度环比下降37%[9][19] - 公共型LP出资占比0.24%[9] 产业资本动态 - 央企创投母基金进入实质运作阶段 诚通科创投资基金总规模300亿元 首期100亿元 由中国诚通联合中国石化 中国航油及海淀区政府共同设立[12] - 上市公司出资活跃度环比上升11% 广东地区出资规模最大且超10亿元 制药 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行业出资最多 其次为材料行业[12] - 光伏产业并购基金设立规模达700亿元 协鑫 通威牵头推动产业链垂直整合[13] 政策导向与并购布局 - 国家发改委发布《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 要求基金聚焦产业技术创新与关键技术攻关 避免投资结构性矛盾产业 鼓励降低返投比例[16] - 《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建立定量与定性结合评价机制 强化政策目标达成监督[17] - 苏州太盟一号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备案 LP包括横琴粤澳合作区产业基金等江苏国资 太盟中国总部落地苏州形成战略协同[18] 金融机构创新实践 - 银行AIC采用"债转股+股权投资"模式介入光伏 煤炭等行业整合 工银投资7月最大单笔出资8.99亿元投入广州工融智造产业基金 持股比例24%-30%[19][28] - 险资增加权益配置 银行系机构通过AIC参与引导基金探索灵活投资模式[19][31] 区域投资特征 - 江苏省为最活跃出资地区 56.8%出资投向省内 重点布局苏州 南京 无锡的先进制造 数字经济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21][24] - 江苏LP跨省投资浙江 安徽 广东等地 聚焦数字经济与新能源领域 例如华泰紫金通过安徽基金布局滁州半导体材料企业[24][25] 活跃LP案例 - 工银资产(金融机构)与中金资本(政策型)以5次出资并列活跃度首位 路遥鞋业(产业型) 五矿信托(财务型)等机构紧随其后[27] - 中金资本在管湖北 广东 四川等多只引导基金出资 服务地区发展战略与产业升级[29]
224.3亿元!腾讯联手险企,设立私募股权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8-25 23:46
新成立私募股权基金 - 苏州宽遇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成立 注册资本2243亿元 经营范围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和资产管理 [1] - 腾讯关联公司深圳市小薯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出资占比3947% 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出资占比493% [1] - 阳光人寿出资占比1986% 中英人寿出资占比223% [1] 保险资金参与模式 - 私募股权基金是保险资金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 [1] - 保险公司联合社会资本持续加码私募股权投资市场 基金模式不断创新 [1] - 双GP模式和直投加母基金形式被采用 资金投向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 [2] 行业近期动态 - 2024年5月北京保实诚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成立 出资额13001亿元 由人保资本等机构共同出资 [1] - 2023年多家保险公司设立百亿级基金:新华保险与中金资本设立100亿元基金 中国人寿设立100亿元银发经济产业基金 [2] - 人保资本设立100亿元现代化产业基金 国寿投资设立10004亿元长江壹号项目 平安人寿设立100亿元重大项目投资基金 [2] - 太平保险集团与深圳市引导基金公司合作设立不超过10002亿元股权投资基金 [2]
224.3亿元!腾讯联手险企 设立私募股权基金
上海证券报· 2025-08-25 23:40
天眼查信息显示,苏州宽遇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苏州宽遇股权基金")近期成立,注册资本约224.3亿元,经营范围为以私募基金 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 | 宽邊 | 苏州宽遇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在业 | | | --- | --- | --- | --- | | 股权 | | |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505MAET2UDM4D | 电话: - | | 国标行业:其他资 | | 执行事务合伙人:高和丰德(北京)企业管理服务有限 | 邮箱:一 | | 企业规模:- | | 公司 | 网址:- | | | | (委派代表:李慧忠) 更多1 | | 地址:苏州高新区华佗路99号金融谷商务中心11幢 附近企业 | | | 注册资本:2,242,939.3274万人民币 | | | | 根据天眼查股权穿透信息,苏州宽遇股权基金由腾讯关联公司深圳市小薯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多家保险公司及其他企业共同 出资设立。其中,深圳市小薯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出资占比39.47%,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出资占比4.93%,阳光人寿出资占比19.86%, ...
国内并购市场火热,上半年交易额同比大增45%,超大型并购成增长主力
第一财经· 2025-08-25 19:11
交易总额与增长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披露交易总额超过1700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5% [1] - 超大型并购成为交易额增长主引擎 单笔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达29宗 其中20宗为境内战略投资 近半数由国有企业主导推动 [1] - 预计全年并购交易额将实现明显增长 或在2024年基础上实现较高的两位数增长 [1][4] 交易结构分析 - 境内战略投资交易量同比增长17% 风险投资基金交易量微增2% [3] - 私募股权基金交易量下降3% 境外战略投资者并购数量维持约30宗低位 [3] - 中国内地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量为133宗 同比下降6% [3] 重点行业领域 - 并购活动高度集中于高科技 大健康和工业领域 [1] -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新兴科技领域成为风险投资吸金高地 推动VC交易规模维持在历史高位 [4] 私募股权退出动态 - 私募股权通过并购实现资本退出的交易量显著增长 并购已成为最主流退出路径 [3] - 香港联交所IPO市场恢复为私募股权提供多元退出选择 [3] 市场驱动因素 - 国企改革深化 科技革命催化 私募股权集中退出形成多重因素共振 [1] - DeepSeek AI等颠覆性技术落地激活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为并购市场注入新动能 [3] - 经济复苏预期升温及市场情绪回暖 并购需求与拟退出项目储备出现明显积压 [3][4]
谁在“半价”扫货中国核心资产?
36氪· 2025-08-25 15:28
中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爆发式增长 - 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基金S市场交易额达773亿元 同比增长89% [1] - 市场由"延续基金"模式主导 即GP将旧基金资产卖给自身新设基金 [1][7] - 优质资产交易价格较账面净值(NAV)折价40-50% [1][8] 传统退出渠道全面受阻 - 2024年A股IPO仅100家企业上市 募资673.53亿元同比暴跌81% [2] - IPO终止企业达426家 为过会企业的八倍 [2] - 沪深主板净利润门槛提升至1亿元 创业板新增6000万元要求 [2] - 2018-2020年投资项目普遍延期两到三次 陷入退出无门窘境 [2] 全球私募市场面临系统性压力 - 全球未退出资产超3万亿美元 为十年前四倍 [3] - 2022-2024年LP分配仅占NAV的13% 创历史新低 [3] - 美元基金大规模撤离中国 2023年聚焦中国市场的美元募资额同比下跌44% [3] 美元基金撤退的结构性原因 - 中概股赴美上市停滞 香港IPO市场未完全恢复 A股限制VIE架构 [4] - 互联网与新经济领域成熟 战略性制造业领域与国企形成竞争 [4] - 美元加息周期使资金募集雪上加霜 [4] 人民币基金成为市场主导力量 - 2023年国内GP在交易额中占比42% 较2022年增长21个百分点 [5] - 2024年人民币融资事件数量占比超90% [5] - 资金组合为"央企+地方政府+社会化配资" 重点投资半导体及新能源汽车 [5] 字节跳动估值案例 - 2025年3月内部回购价对应3150亿美元估值 早期估值达5000亿美元 [5] - 2024年净利润约330亿美元 按30倍市盈率计算潜在市值近万亿美元 [5] - A股和港股缺乏足够流动性承接如此体量巨头 [5] 延续基金运作机制与规模 - 2024年全球GP主导二级交易从450亿美元暴涨至840亿美元 [7] - Vista筹集56亿美元延续基金持有Cloud Software Group [7] - IDG将13个项目装入5亿美元工具 鼎晖采取类似操作 [7] 折价交易的驱动因素 - 中国资产折价率(40-50%)远高于欧美市场(10-20%) [8] - Shein伦敦上市估值下调至500亿美元 较2023年融资估值低近四分之一 [8] - 卖方因基金到期/LP催款/募资困难而急于套现 [8] 资产质量与估值重构 - 折价资产多来自2018-2020年"新经济"狂热期投资(社区团购/在线教育/新消费) [9] - 部分赛道被监管叫停或模式证伪 折价反映价值回归理性 [9] - 在硬科技主导的一级市场中 半价甩卖可能仍然偏贵 [9] 监管与治理挑战 - 中国缺乏类似美国SEC要求的独立公允意见规定 [10] - 中基协自律规则对延续基金语焉不详 [10] - 政府引导基金要求产业落地/税收贡献/就业指标 使定价涉及政治考量 [10] 估值体系与操作复杂性 - 美元LP按纳斯达克估值 人民币LP看科创板对标 [11] - GP操作包括carry滚入新基金/重置管理费/调整业绩基准/设置优先分配权 [11] - 隐性成本(税务重组/外汇安排/监管公关)占交易额5-10% [11] 市场前景与转型 - 2021年后单一项目退出达10亿美元的案例几乎绝迹 [12] - 2023年超10亿美元交易数量降至39笔 为近十年最低水平 [12] - 若建立透明规则 延续基金可能成为盘活3万亿存量资产的关键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