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urities

搜索文档
长城国瑞证券员工违规炒股两年亏了4.8万元!还要被罚4万块!
新浪证券· 2025-07-25 12:1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厦门证监局近日公布的一纸行政处罚决定书,将长城国瑞证券员工郑瀚违规炒股的行为公之于众。 处罚书显示,郑瀚在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任职期间,于2022年2月7日至2024年2月1日使用"李某叶"长 城国瑞证券账户买卖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总成交金额高达576.67万元。然而,长达两年的违规操作 并未带来收益,其交易累计亏损达48,555.17元。 《证券法》第四十条的明确规定,证券从业人员在任职期间或法定期限内,严格禁止直接或以化名、借 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或其他具有股权性质的证券。郑瀚在任职期间长期借用他人证券账户进行股票 及可转债交易,最终不仅亏损4.8万余元,更被处以4万元罚款,甚至影响个人声誉和公司声誉,为违规 行为付出了沉重代价。 | 赏 引 号 | bm56000001/2025-00008854 | 分 类 | 行刻处罚关于对执法 | | --- | --- | --- | --- |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日期 | 2025年07月23日 | | 名 | 中国正学监督管理员会副门总副局行政处罚央记书 [2025] 4号 ...
构建一体化科创金融服务 锻造东吴证券黄金赛道
证券时报· 2025-07-25 06:19
公司战略与定位 -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资本市场是连接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的关键枢纽,公司通过"投资—投行—研究"服务模式变革、"股债"联动等产品创新和AI赋能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1] - 公司摒弃传统单点式金融服务模式,构建集投资银行、行业研究、股权投资、并购重组在内的一体化综合性科创金融服务生态,为科技企业提供从种子期到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护航 [2] - 公司深度融入区域经济发展,聚焦苏州着力打造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创新集群,组建"百人团"和战略客户服务小组提供"一企一策"定制化金融解决方案 [2] 投研与市场服务 - 公司研究所持续加强对新兴产业覆盖与研究,在创新药、高端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形成市场影响力,通过"金鸡湖经济论坛"等高端产业活动提升科创企业市场可见度与价值认同感 [2] - 公司发挥区域协同优势,与苏州各县市(区)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常熟、太仓等地落地科创基金培育拟上市科创企业,参与设立苏州市并购母基金推动四大产业创新集群发展 [3] 金融产品创新 - 公司作为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先行者,2025年5月成功发行12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自2016年以来累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含创新创业债)超过200亿元 [4] - 2024年成功发行全国首单民营创投企业科技创新债券"24金雨K1",通过路演和实地调研打消投资人疑虑 [4] - 创新设计"债券+IPO上市"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旭杰科技、龙腾光电等企业发行创新创业可转债和创新创业债并保荐其登陆北交所、科创板,2022-2024年北交所上市项目数量连续三年位居行业前三 [5] 并购重组与产业整合 - 2024年操刀华亚智能并购案(深交所主板当年度首单过会并购重组项目)和佳合科技并购案(北交所历史上首单境外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体现公司在产业整合、价值重塑方面的综合能力 [6] 数字化转型与科技赋能 - 公司实施"业务引领、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战略,2023年11月发布行业首个全面自主创新核心交易系统,采用国产软硬件技术栈保障业务稳定高效 [7] - 2024年4月自研大模型"东吴秀财GPT"完成算法备案,成为国内证券行业首个自研并通过备案的大模型,通过投行智能报告处理海量信息、生成研究摘要提升投研效率 [7] - 私财AI投顾"东吴之声"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个性化资产配置建议,提升金融服务智能化、普惠性和专业性 [7]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继续扎根苏州科创热土,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化"投行+研究+投资"一体化服务模式,以智能、高效、精准的综合金融服务与科技创新企业共同发展 [8]
Nasdaq (NDAQ) Q2 Earnings and Revenues Surpass Estimates
ZACKS· 2025-07-24 21:11
Nasdaq (NDAQ) came out with quarterly earnings of $0.85 per share, beating the Zacks Consensus Estimate of $0.8 per share. This compares to earnings of $0.69 per share a year ago. These figures are adjusted for non- recurring items.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stock's immediate price movement based on the recently-released numbers and future earnings expectations will mostly depend on management's commentary on the earnings call. Ahead of this earnings release, the estimate revisions trend for Nasdaq was favo ...
债市专题研究:固收视角看“反内卷交易”行情
浙商证券· 2025-07-24 18: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政策力度几何或构成最大预期差 短期债市行情或仍将呈现偏弱状态,三季度债市做多窗口或有所推迟 长期来看,反内卷或有助于缩短通胀温和回升所需时间,经济基本面或已逐渐开始出现深层变化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固收视角看"反内卷交易"行情 - 近期国内金融市场权益与商品上涨,债市情绪受压制 2024 年 7 月政治局会议提出反内卷,2025 年 7 月 1 日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使市场确信反内卷并开启商品市场“反内卷交易”行情 [10] - 反内卷与供给侧改革存在显著差异 供需矛盾更复杂,面临供给持续走强和需求相对偏弱问题,成效或依赖需求端政策配合;宏观环境更严峻,2023 年以来 PPI 负增长,2025 年 2 - 5 月 CPI 同比增速为负;所涉行业更广阔,新兴赛道如新能源汽车也面临产能去化压力 [10][11][14] - 反内卷力度构成最大预期差 7 月 23 日多晶硅、焦煤较 6 月低点涨幅分别达 76.95%、60.16%,部分投资者认为反内卷效果或不及预期,但不宜低估政策决心,当前处于政策落地初期,后续力度或超预期 应辩证看待需求侧问题,政策可能是组合形式,不排除需求侧政策跟进,且权益市场上涨或改善需求 [18][19] - 短期债券市场或随权益/商品市场被动变化 权益市场已形成牛市氛围,中美瑞典谈判或助力行情,短期风险来自技术压力;商品市场或已趋势性反转,“反内卷交易”类似 2024 年“924 行情” 短期债市行情偏弱,10 年国债收益率突破 1.75%可能性低,三季度做多窗口推迟 [22][23] - 长期来看,反内卷对通胀提振效果待观测 虽上游提价传导有变数,但或缩短通胀温和回升时间,经济基本面或有深层变化 [24]
科创债ETF受捧 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4 17:48
科创债ETF市场热度 - 科创债ETF发行带动市场关注度升温 国内债券基金"被动化"空间较大且费率有下调空间 市场规模有望继续增长 [1]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上市后交投活跃 基金规模增至765亿元 成交额超800亿元 换手率均值达106% [2] - 科创债ETF前十大持仓占比普遍在60%以上 最高达90% 持仓机构类型包括券商、银行、信托等 相比做市信用债ETF更为分散多元 [3] 信用债市场表现 - 理财净买入非金融信用债规模达132亿元 环比回升39亿元 基金净买入340亿元 保险公司净买入91亿元 其他资管类机构净买入94亿元 [2] - 信用债ETF规模合计增长708亿元 其中做市公司债ETF和科创债ETF分别增长11亿元和669亿元 [2] - 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下行2BP至4BP 交投情绪相对较好 [2] 科创债发行规模 - 2022年科创债发行83只 金额1028亿元 2023年增至334只(3660亿元) 2024年进一步增至539只(6137亿元) [4] - 2025年5月7日配套政策出台后至7月3日 已公告发行科创债424只 金额6327亿元 [4] - 银行科创债发行金额占比达36% 建筑装饰、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石油石化占比分别为11%、8%、7%和5% [4] 债券基金市场现状 - 国内债券型基金规模达10.58万亿元 被动指数型产品规模1.55万亿元 债券ETF规模4811亿元 [6] - 被动型产品和ETF占比分别为15%和5% 相比发达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6] - 国内被动型产品费率相比海外发达市场存在下调空间 [6] 科创债市场展望 - 科创债ETF成分券中超额利差在5BP以上的债券共25只 债券余额合计262亿元 其中非永续债154亿元 产业债219亿元 央国企债210亿元 [7] - 7月科创债发行规模环比增长12% 6月曾环比下降36% [7] - 科创债市场结构性"资产荒"仍会延续 短期ETF成分券的压缩行情将继续演绎 [7]
集体拉升,多股涨停!超4300股上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15:31
当天, 碳酸锂板块期股联袂大涨。 在期货市场上,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日内触及涨停,报 77240元/吨,涨幅8%。 锂矿股集体拉升,西藏矿业、永杉锂业直线涨停, 天齐锂业A股也罕 见涨停,这是该股今年以来的首次涨停。 消息面上,据证券时报e公司,此前,宜春市自然资 源局下发通知,要求当地几家涉锂矿山企业编制储量核实报告,并在9月30日前完成报告编 制。有业内人士认为,宜春打响了锂行业"反内卷"的第一枪。 此外,生物疫苗概念股午后拉升,智飞生物20cm涨停,沃森生物涨超14%,康泰生物、三生 国健等个股跟涨。 7月24日,市场全天震荡走高, 三大指数均再创年内新高,沪指收盘站上3600点 。截至收 盘,沪指涨0.65%,深成指涨1.21%,创业板指涨1.5%。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84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99亿。 全市场超4300只个股上涨。 从板块来看,海南自贸区概念股集体爆发,海南机场等20余股涨停。稀土永磁概念股再度大 涨,广晟有色涨停。超级水电概念股探底回升,中国电建等多股涨停。 | | 稀有金属精选 | | 海航系 | 稀土 | | | --- | --- | --- | --- | --- | ...
KB Financial Group(KB)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7-24 15:00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集团净利润为3,435.7亿韩元,同比增长23.8%[12] - 2025年上半年每股收益(EPS)为11,134韩元,同比增长28.6%[67] - 2025年上半年净营业利润为4,426.0亿韩元,同比下降4.8%[78] - 2025年上半年毛营业收入为1,058.1亿韩元,同比增长8.0%[88]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息收入为6,368.7亿韩元,同比下降0.4%[24] - 2025年上半年净非利息收入为2,723.3亿韩元,同比增长10.9%[29] - 2025年上半年总股东回报为1.15万亿韩元[8] 用户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贷款总额为11,572.3亿韩元,同比下降4.0%[24] - 2025年上半年卡交易量为88.8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4%[96] - 2025年上半年现金及应收款项为997.2亿韩元,同比增长32.3%[99] 未来展望 - 2025年6月不良贷款(NPL)比率为0.72%,较2025年3月下降0.04个百分点[48] - 2025年6月不良贷款覆盖率为138.5%,较2025年3月上升5.4个百分点[48] - 2025年6月核心一级资本(CET-1)比率为13.74%,较2025年3月上升0.04个百分点[5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5年上半年证券相关及衍生品收入为1,349.2亿韩元,同比增长77.8%[29]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入为262.4亿韩元,同比增长163.5%[9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KB国民银行2025年上半年利润为2,187.6亿韩元,同比增长45.3%[84] - KB证券2025年上半年利润为338.9亿韩元,ROE为10.10%[87] - KB保险的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58.1亿韩元,ROE为20.51%[90] 负面信息 - 2025年上半年信贷损失准备金为1,320.6亿韩元,同比增长33.8%[41] - 2025年上半年保险收入为501.0亿韩元,同比下降28.0%[91] - 2025年上半年KB信用卡的利润为181.3亿韩元,同比下降29.1%[94] 其他新策略和有价值的信息 - 2025年上半年股东回报率(ROE)为13.03%,同比上升2.23个百分点[14] - 2025年上半年一般管理费用为3,355.3亿韩元,同比增长4.1%[35] - 2025年上半年现金股息为300亿韩元[11]
固收专题:质押券解冻后
民生证券· 2025-07-24 14: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18日央行拟取消对债券回购质押券冻结规定,或使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向买断式转换,我国债券回购未来可能以买断式为核心 [1][8][11] - 买断式回购有配套设施和经验支撑,向其切换利于与国际接轨,促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2][12][16] - 短期内对债市影响偏中性,取消冻结规定可增加债券供给、提升质押券流动性、缓解机构负债端压力,还增加融券渠道,若质押式向买断式切换涉及一定规模质押券 [3][18][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如何理解“取消对债券回购的质押券进行冻结” - 2025年7月18日央行官网发布征求意见稿拟取消该规定,当前银行间市场主流是质押式回购,截至6月底质押式逆回购余额24.30万亿元,质押式回购中债券押品所有权不转移且被冻结,降低了质押债券流动性,不利于保障资金融出方权益 [8] - 参考海外经验,取消冻结或使银行间市场向买断式回购转换,我国早在2004年推出买断式逆回购,但制度不成熟,截至6月底买断式回购余额2034亿元,不到质押式的1%,买断式回购中债券押品所有权转移,资金融出方操作灵活度大 [1][11] 买断式回购具有配套设施和经验支撑 - 配套设施完善,期限延长至365天与质押式一致,明确了会计处理方式,推出多只债券报价交易功能 [2][12] - 央行和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积累了经验,2024年10月28日央行推出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截至2025年6月余额4.60万亿元,替换部分MLF [2][12] - 向买断式回购切换利于与国际接轨,促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我国离岸回购业务已开始盘活质押券 [2][16] 后续展望 - 征求意见稿处于意见征求期,短期内对债市影响偏中性,解冻质押券仅为央行提供卖券可能,当前国债买卖暂停,净卖出国债与货币政策基调不匹配 [3][18] - 取消冻结规定可增加债券供给、提升质押券流动性、缓解机构负债端压力,需防范债市杠杆率攀升,还增加了融券渠道,可帮助投资者进行曲线交易策略 [3][18] - 若质押式向买断式回购切换,按央行资产负债表计算涉及质押券规模14.76万亿元,按外汇交易中心数据计算涉及质押券规模8.22万亿元 [3][19]
瑞信证券更名“北京证券”:外资退出,北京国资正式入主
南方都市报· 2025-07-24 13:04
公司股权变动 - 方正证券不再持有瑞信证券股权 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取得新营业执照 [2] - 方正证券董事会同意向北京国资公司出售瑞信证券49%股权 并于7月21日签署补充协议 [2] - 北京国资公司收购瑞信证券85.01%股权 包括从瑞银集团收购36.01%股权(对价9135万美元/6.505亿元人民币)和从方正证券收购49%股权(对价1.24亿美元/8.85亿元人民币) [5] - 证监会2025年3月核准北京国资公司成为瑞信证券主要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对其受让85.01%股权无异议 [6] 品牌历史沿革 - 新"北京证券"前身为瑞信方正证券 2008年成立时方正证券持股66.7% 瑞信持股33.3% [4] - 2020年瑞信增持至51%成为控股股东 2021年更名为瑞信证券 [4] - 2024年瑞银吸收合并瑞信后继承其持有的瑞信证券51%股权 [4] - 原"北京证券"成立于1993年 2006年瑞银重组后品牌消失 演变为瑞银证券 [4] 国资券商布局 - 北京国资控股券商增至五家 包括新北京证券、首创证券、第一创业证券、金融街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 [6] - 北京国资公司表示收购旨在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求 未来将支持瑞信证券经营发展 [6] 行业动态 - 此次更名标志"北京证券"品牌在尘封20年后重新启用 反映国资与外资在中国券商行业的进退轨迹 [2] - 瑞信证券控股权从外资(瑞信/瑞银)转为国资(北京国资公司) 体现国内券商股东结构变化 [4][5][6]
中信证券:美日协议为市场降低不确定性
快讯· 2025-07-24 08:25
美日贸易协议影响 - 协议核心内容为"以增加投资换降低关税" [1] - 该协议显著降低日本车企业绩受冲击幅度 [1] - 协议帮助日本避免贸易信函威胁成为现实 [1] - 协议提高日本外贸前景能见度 [1] 日本市场反应 - 美日协议成为日股上涨催化剂 [1] - 基准情形下日本央行或于今秋加息25bps [1] - 对日本国债维持谨慎观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