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影
icon
搜索文档
上影节观察|《哪吒2》的遗憾: 出国“闹海”准备不足
中国经营报· 2025-06-24 15:25
票房表现 - 《哪吒2》全球票房达159.06亿元人民币(约21.93亿美元),其中海外票房约6400万美元,预计最终超1亿美元,有望成为国产影片海外票房第三名,仅次于《卧虎藏龙》(2.13亿美元)和《英雄》(1.49亿美元)[1] - 北美市场最高单日票房占比8.1%,上映影院最多达945家,但同期《美国队长4》凭借迪士尼发行优势在北美斩获2亿美元票房,海外票房2.15亿美元[3] 海外发行挑战 - 时间紧迫:东南亚发行因宣发准备不足和盗版资源传播受限,北美发行从签约到上映仅两周,需完成分级、宣发策略等极限操作[2][3] - 文化差异:意大利发行需配音并调整宣传内容以适应当地观众理解,动画电影中特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需额外解释[5] - 发行策略滞后:中国动画电影通常待内地定档后才启动海外版权谈判,而好莱坞电影提前两年布局国际市场[4][6] 行业现状与建议 - 国内电影市场长期依赖本土票房,忽视IP衍生授权和海外市场收入,需摆脱路径依赖[5] - 动画电影因制作周期长且文化壁垒较低,应更早布局国际市场,同步规划翻译、宣推及衍生品[6] - 国际发行专业度不足:当前公司多由1-2人处理全流程,缺乏成熟分工模式,需建立专业发行团队以提升资源投入和效率[7] 对标案例 - 迪士尼成功因素包括提前1-2年定档、分国家定制发行策略,以及衍生品与票房联动营销,中国动画电影目前难以复制[6][7]
“赶场伞”热销,冰箱贴抢手,票难买电影为何?
搜狐财经· 2025-06-24 09:40
上海国际电影节文创产品发展 - 本届上影节文创产品规模创历史新高,涵盖30个品类、60余款新品,其中80%为全新设计,产品形态包括毛绒挂件、建筑冰箱贴、油画风书签等 [1] - 设计团队以90后、95后为主,采用策展思维打造产品,特别融入"向大师致敬"单元,将电影元素转化为文创设计,如大卫·林奇电影符号冰箱贴和导演盲盒手机支架 [3] - 文创产品开发周期长,从2025年初开始筹备,每款设计经过多轮筛选和反复调整 [1] 热门文创产品销售表现 - 大光明影院周边销售额突破20万元创历史新高,其专属冰箱贴首两天各发售400个均迅速售罄,补货供不应求 [5] - "赶场伞"成为爆款,白色款印"赶场ing"、黑色款印上海话"腔调顶牢",补货三次仍断货,磨砂长柄伞因制作周期长供应紧张 [5] - "电影之城"系列冰箱贴覆盖5家展映影院,兼具实用性和纪念意义,成为本地影迷情怀载体和外地观众特色伴手礼 [8] 文创产品设计理念与市场反响 - 产品设计注重影迷情感连接,如"赶场伞"成为身份象征,内含"影迷梗"满足情感认同 [5] - 国际导演尼古拉·冯·莱芬称赞上影节文创品类丰富度超越许多国际电影节,体现行业创新力 [12] - 文创产品延伸电影节体验,从抢票、观影到收藏形成持久情感连接,强化品牌忠诚度 [8] 金爵奖IP开发与未来规划 - 首次推出"爵爵精灵"毛绒玩具系列,瞄准女性年轻影迷市场,计划打造上影节专属IP对标柏林金熊、戛纳金棕榈 [10] - IP开发面临设计挑战,"爵"字多棱角特性延长打样周期,三款角色(胖爵、芝士爵、章鱼爵)通过差异化命名增强辨识度 [11] - 未来计划持续扩展IP系列,包括制作大型人偶用于影院和颁奖典礼,并赋予每个角色独特MBTI性格以强化人设 [14] 行业合作与创新模式 - 天山电影院与上海服装集团合作推出新中式美学宋锦文创特展,非遗面料胸针等限量产品热销 [5] - 大光明影院采用"买贴赠海报+扭蛋机随机抽取"营销模式,增强消费互动性和趣味性 [3] - 文创产品与明星联动效应显著,如傅臻彦与主演文淇同款鸭舌帽带动销售 [6]
新消费浪潮下,谁在抛弃旧秩序?
虎嗅APP· 2025-06-23 18:16
新消费产业趋势核心观点 - 新消费产业趋势已酝酿数年,Z世代经济话语权提升推动消费行为变革,体现为旧秩序坍塌与新纪元破晓[3][4] - 社会结构转型引发深刻思潮变迁,消费范式转向理性主义,生产者、渠道商、消费者均被裹挟其中[4] - 新消费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通过五大线索可厘清行业变革方向[5] 线索1:对洋品牌集体祛魅 - 运动服饰行业:耐克阿迪依赖商标溢价但创新不足,滔博财报显示其收入利润四连降,耐克阿迪占收入近9成[7] - 化妆品行业:抖音等兴趣电商打破信息壁垒,2023年国货市场份额首次超越外资达50%[7] - 汽车行业:新能源车三电技术领先带动自主品牌份额突破60%,30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涌现理想、华为系等品牌[9] - 摩托车行业:自主品牌在250cc以上排量段市占率超80%,纯进口份额从40%降至10%以下[10] 线索2:国产品牌K型分化 - 黄金珠宝行业:老铺黄金通过美学设计创新实现单店营收3亿元,市值1370亿元反超周大福,2025年利润预期增长117%[15][16] - 电动两轮车行业:九号公司以高均价产品实现10%市场份额,智能化功能与时尚设计契合年轻人需求[18] - 传统行业变革:空调行业小米线上发力挑战格力,小鹏汽车重生挤压长城市场份额[19] 线索3:渠道效率革命 - 零食量贩模式:4年内颠覆传统渠道,通过压减供应链层级将加价率从60%降至30%,客单价30-40元[23][26] - 渠道创新特征:SKU达2000且月迭代100+新品,1.5km覆盖半径,25%定制化产品,200人选品团队[26] - 传统零售困境:百城商铺租金连续8年下降,ROE持续为负[27] 线索4:悦己消费崛起 - 旅游行业景气:携程2024年收入533亿元创历史新高,增速20%超2018-2019年水平[30] - 消费行为特征:注重精神满足拒绝物质炫耀,表现为穷且精致、自费社交、小众品类兴起[28][29] - 第四消费时代特征:去物质化重体验,主体意识觉醒重构社交模式[32] 线索5:单身经济与宅经济 - 市场规模预测:2025年单身人口突破3亿,即时零售规模将超万亿元,2030年达2万亿元[34][36] - 消费特征表现:倾向一人份产品、情感补偿消费、效率优先服务,腾讯音乐付费率超20%[34][35] - 即时零售发展:美团数据显示21-35岁用户占比70%,30分钟配送成确定性需求[35]
艺苑论剑|电影《私家侦探》:影像迷宫
齐鲁晚报· 2025-06-23 16:40
影片核心内容 - 电影《私家侦探》以古天乐饰演的私家侦探欧阳伟业为核心,探讨婚姻、信任与人性的悬疑故事 [1] - 影片试图融合港式犯罪片、黑色电影与喜剧元素,但在类型融合上存在问题 [1] - 影片被诟病为"剧情塌房",但暗含对现代社会情感异化的深刻剖析 [3] 剧情与角色分析 - 欧阳伟业既是窥视行为的执行者,又是被窥视的客体,职业伦理与私人道德形成对立 [5] - 影片通过"破案工具即犯罪工具"的设定深化矛盾,侦探资料暴露自身隐私 [5] - 连环凶杀案构建情感异化的病理学图谱,凶手陈康民被赋予悲剧性而非单纯变态 [5] - 欧阳伟业与陈康民代表情感失控的现实与极端回应,暴力源于情感异化 [7] 影片风格与创新 - 影片减少传统枪战追车场面,将冲突内化为道德抉择,视觉冲击力强 [7] - 延续银河映像的宿命感叙事,转向亲密关系批判,现代科技道具凸显窥视隐喻 [7] - 影片在婚姻废墟中完成对信任危机的寓言书写,展现真实精神图景 [8] 类型融合问题 - 黑色电影与喜剧元素生硬叠加,情绪跳跃破坏类型统一性 [10] - 喜剧桥段在关键转折点突兀,消解紧张氛围,背叛类型契约 [10] - 类型选择游移失衡,未能深挖黑色电影深度或发挥港式喜剧优势 [10] 角色塑造与叙事缺陷 - 欧阳伟业形象扁平化,沦为叙事工具,推理过程被弱化 [12] - 关键反转依赖反派自我爆料,侦探主体性崩塌 [12] - 配角符号化,情感联结缺乏铺陈,难以引发共情 [12] 社会批判局限性 - 香港地标影像仅作为视觉奇观,缺乏社会隐喻深度 [13] - 反派恶行归咎个人贪欲,社会批判模糊失焦 [13] - 类型混搭未产生化学反应,人物沦为叙事提线木偶 [13]
《哪吒》踏浪越重洋 东方神话与世界表达同频共振
上海证券报· 2025-06-23 01:20
电影票房与市场表现 - 《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位居全球影史票房榜第5,打破好莱坞对动画电影榜单和全球电影票房TOP10的垄断 [3] - 《哪吒2》北美影院排片从《哪吒1》的135家跃升至超1000家,澳新地区从54家增至162家,排片量和票房均创造近20年华语电影新纪录 [4] - 《哪吒2》在海外和港澳台地区的票房已超过6300万美元 [6] 海外市场拓展与发行策略 - 《哪吒2》成为首部在欧美主流院线大规模上映的国产动画,覆盖五大洲,采用阶梯式上映策略 [4] - 华人影业作为主要国际发行方,采用"原声触达、英语破圈、流媒体深耕"的"三步走"战略,推动《哪吒2》海外发行 [6] - 《哪吒2》中文版在海外非华语观众占比达到30%,此前最高为20% [5] - 英语版《哪吒2》即将推出,注重保留原片精神与文化特点,台词翻译本土化、口语化,目标为非华语观众圈层 [7] 文化影响力与IP拓展 - 《哪吒2》带动中文学习热潮,相关中文学习App用户激增37%,"哪吒""乾坤圈"等词汇搜索量暴涨20倍 [7] - 在东京秋叶原,带有拼音注释的台词本成为爆款周边,YouTube上"学中文"标签的《哪吒2》视频播放量突破8亿次 [7] - 《哪吒2》提升外国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的兴趣,成为文化现象,影响国际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8] 行业技术与创新 - 电影行业在电影科技上持续探索,虚拟现实电影如《长安三万里》《地心游记》将登陆暑期档,或成为电影产业新增长极 [8] - 5G、AI等技术协同发展,虚拟现实电影可能重塑电影市场竞争格局 [8] - 华语电影在国际市场上从特殊性、特例性走向主流和常态化发行,中国文化站在世界前沿 [8]
电影业消费新趋势:虚拟现实与情感经济崛起
上海证券报· 2025-06-23 01:19
虚拟现实电影发展 - 国家电影局发布虚拟现实电影发展计划,已有10部虚拟现实电影立项,探索创新之路 [1] - 《长安三万里》《地心游记》等7部VR电影宣布2025年暑期档上映,虚拟现实电影有望开拓万亿级蓝海 [2] - 未来影院单元云集13个国家16部虚拟现实视听作品,250个放映场次、2000张门票一抢而空 [2] - 虚拟现实电影或拓展观影人群,推动票房增长,为VR影片制作方、发行方及影院带来收入增量 [2] 票根经济与城市经济联动 - 上影节带动交通、住宿、餐饮、旅游和零售等行业经济效益达49.97亿元 [3] - 餐饮消费约12.13亿元,住宿消费约2.99亿元,交通出行消费约0.75亿元,购物消费约27.40亿元 [3] - 影院周边商圈餐饮、购物消费环比日常增长4.11%,29.2%观众专程赴沪观影,人均停留6天,贡献旅游收入约17.74亿元 [3] - 电影联动消费场景如逛展、市集、打卡拍摄地,带动衍生品销售和沉浸式体验 [4] 潮玩IP与新生代消费趋势 - 《哪吒之魔童闹海》系列衍生品可能实现几百亿元正版销售额 [4] - 乐华娱乐旗下潮玩品牌WAKUKU通过"明星IP+稀缺设计+粉丝经济"备受追捧,股价创年内新高 [4] - 新生代"移情消费"将情感、价值观投射到产品或IP上,满足情感需求成为主流特征 [5] - 情绪消费与传统逻辑不同,潮玩IP等新消费趋势将诞生一批代表性公司 [5]
GPT-5或于今夏面世,5月国内游戏市场同比增长近10%
华西证券· 2025-06-22 17: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GPT - 5或今夏发布,将整合GPT - 4o与o3优势,推动行业前沿模型性能跃升,带动应用侧情绪改善 [2][24] - 2025年5月中国游戏市场规模达280.51亿元,同比增长9.86%,行业持续健康增长,供给侧优化成效显著,出海市场韧性凸显 [2][24] - 在全球宏观波动加剧背景下,AI是确定性投资方向之一,科技创新与自主可控是中长期关键方向,建议关注港股互联网龙头、游戏行业、电影及文旅产业投资机会 [3][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本周市场行情 - 2025年第24周(2025.6.16 - 2025.6.20),上证指数下跌0.51%,沪深300指数下跌0.45%,创业板指数下跌1.66%,恒生指数下跌2.25%,恒生互联网指数下跌1.52%,行业领先恒生指数0.73pct,SW传媒指数下跌1.81%,落后创业板指数0.15pct,在申万一级31个行业涨跌幅排名中位列第15位 [1][12] - 子行业中互联网服务、体育和广告营销位列前三位,分别上涨1.48%、下跌1.31%和下跌1.97% [1][12] - 本周传媒行业个股涨幅前5为三六五网、芒果超媒、昂立教育、*ST文投和星辉娱乐;跌幅前5为*ST美吉、思美传媒、国联股份、天娱数科和惠程科技 [17] - 港股传媒互联网企业中,心动公司上涨8.09%,阿里巴巴下跌0.27%,腾讯下跌0.88%,网易下跌1.45%,快手下跌2.67%,百度下跌2.76%,京东下跌3.24%,美团下跌6.95% [18] 核心观点&投资建议 - GPT - 5将整合GPT - 4o与o3优势,推动AGI目标实现,发布后将带动行业前沿模型性能跃升和应用侧情绪改善 [2][24] - 2025年5月中国游戏市场规模同比增长9.86%,移动游戏同比增长11.96%,自研游戏出海收入同比+8.3%,行业稳健增长印证供给侧优化成效,出海市场韧性凸显 [2][24] - 建议关注港股互联网龙头、游戏行业、电影及文旅产业投资机会,受益标的包括腾讯、三七互娱等 [3][6][25] 子行业数据 电影行业 - 本周票房排名前三的电影为《酱园弄·悬案》《新·驯龙高手》《分手清单》,票房分别为7666.9万元、4801.6万元、2571.4万元,票房占比分别为34.2%、21.4%、11.5% [7][27] 游戏行业 - iOS游戏畅销榜排名前三为《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原神》;安卓游戏热玩榜排名前三为《心动小镇》《仗剑传说》《原神》 [7][30] 影视剧集行业 - 综合播映指数,《临江仙》《七根心简》《长安的荔枝》位列前三,艺恩播映指数分别为82.1、76.6和81 [7][33] 综艺及动漫 - 综艺排名前三为《无限超越班第三季》《麻花特开心第二季》《哈哈哈哈哈第五季》 [7] - 动漫排名前三为《沧元图》及同系列七部、《仙逆》《斗破苍穹年番》 [7]
《东极岛》等暑期片亮相上影节,今年还有多部大片待映
第一财经· 2025-06-22 16:10
华语大片集中亮相 - 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25华语巨制巡礼"上,《东极岛》《长安的荔枝》《蛮荒禁地》等九部华语大片释出最新消息,涵盖战争、历史、奇幻、犯罪、爱情等多种类型 [1] - 九部影片基本为历时数年打造、高成本投入的商业大片,汇集大麦娱乐、万达影业、猫眼电影等头部电影公司 [1] - 这些影片的集中亮相为暑期档乃至下半年的电影市场带来更多信心 [1] 暑期档特效大片《东极岛》 - 《东极岛》由管虎和费振翔联合执导,朱一龙、吴磊、倪妮主演,将于8月8日全国上映 [3] - 该片取材自中国渔民营救英军战俘的真实事件,有大量水下场面,水下场景皆为实拍,累计水下拍摄超两个月 [3] - 美术团队研究沉船原型,按原貌拆分搭建船体四大部分,仅船侧舷置景占地2万平米,可承受12级风浪模拟 [3] 喜剧电影《长安的荔枝》 - 《长安的荔枝》由大鹏编剧、导演、领衔主演,将于7月25日上映,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 [7] - 影片通过主人公李善德的逆袭之路,探讨亲情、友情、爱情等多维度话题,有望引发观众共鸣 [7] - 该片将是一部富有幽默感、打动人心的喜剧 [7] 动画电影《聊斋:兰若寺》 - 《聊斋:兰若寺》作为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作品,将于7月12日上映,改编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9] - 影片以一条主线串联起《崂山道士》《莲花公主》《聂小倩》等篇章,还原短篇小说的精湛魅力 [9] - 六位导演分别执导六个篇章,为影片注入多元的美学风格 [9] 爱情奇幻电影《有朵云像你》 - 《有朵云像你》由姚婷婷执导,屈楚萧、王子文主演,将于8月29日上映 [10] - 影片讲述了一个跨越生死的爱情故事,探讨爱的本质和对抗无常命运的主题 [10] 其他年度大片 - 《刺杀小说家2》由路阳执导,董子健、雷佳音主演,以虚实交织的双世界叙事展开,奇幻与冒险并存 [11] - 《蛮荒禁地》由曹保平执导,构建人兽共生的蛮荒丛林世界观,黄渤、张译、段奕宏等主演 [11] - 《我们生活在南京》由路阳执导,改编自同名科幻小说,以末日美学和视觉表现为亮点 [12] - 《抓特务》由冯小刚执导,雷佳音和胡歌主演,展现新中国几十年的社会巨变和时代记忆 [14] 行业动态 - 上海国际电影节推出品牌活动"华语巨制巡礼",探索类型突破与工业升级,为电影人搭建与观众对话的平台 [14]
“电影+旅游”“电影+文创”点亮消费新场景 文旅市场亮点纷呈
央视网· 2025-06-22 15:51
电影节概况 - 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为期十天 于6月22日闭幕 金爵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大剧院举行 [1] - 金爵奖评选分为主竞赛 亚洲新人 纪录片 动画片和短片5个单元 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49部影片入围 [1] - 吉尔吉斯斯坦影片《黑 红 黄》获最佳影片 中国导演曹保平凭《脱缰者也》获最佳导演 波兰影片《失衡的梦想》获最佳编剧 中法合拍片《比如父子》获艺术贡献奖 [1] 展映与经济效益 - 在上海43家影院放映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部影片 共1500场 [3] - 截至6月20日晚8时 观影人次达48 4万 其中近30%为外地影迷 [3] - 初步估计电影节带动交通 住宿 餐饮 旅游和零售等行业经济效益达49 97亿元 [3] 文创产品 - 官方文创产品涵盖30多个品类 60余款新品 包括毛绒挂件 建筑冰箱贴 油画风书签等 单价从12元到228元不等 80%为新款式 [5] - 上海大光明电影院推出复刻影院冰箱贴和可替换电影海报磁吸冰箱贴 成为热门产品 [7] - "向大师致敬"单元推出大卫·林奇电影图案冰箱贴 首次推出以金爵奖为IP的"爵爵精灵"文创产品 [8]
100万份免费观影券告罄,万达电影超级娱乐权益日将人群带回电影院
北京晚报· 2025-06-22 11:52
活动效果 - 公司推出"超级娱乐权益日"免费观影活动,发放100万份超级娱乐大礼包,吸引超过40万用户线下观影,平均上座率超过49%,人次增量30% [1] - 活动带动线下商场客流提升80万+人,拉动线下商场消费增长超过8000万 [3] - 活动话题总曝光量超过2.5亿,在社交媒体引发广泛讨论 [3] 战略规划 - 公司在上海举办2025「超级娱乐空间」战略发布会,提出"娱乐体验世界观"和"生活搭载系统"概念 [3] - 公司拥有中国第一大院线和澳洲第二大院线,将影院定位为高频、高流量、高转化的线下终端 [3] - 公司计划将"超级娱乐权益日"打造为电影行业年度盛事,长线规划该活动 [5] 市场影响 - 活动打响了2025年暑期档第一枪,带动市场热度 [1] - 活动为影院带来三个月以来人次最高周末 [1] - 业内人士期待此类活动能为暑期档带来超预期市场表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