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业
icon
搜索文档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一季度广东GDP同比增长4.1%
深圳商报· 2025-04-23 06:39
广东省统计局表示,总的来看,一季度,随着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广东经济延续回升向 好态势。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下阶段,要扎实 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各项宏观政策加力扩围落实落细,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强发 展动力、激发市场活力、扩大有效需求、改善社会预期,持续推动经济运行回升。 服务业增速加快,规模以上服务业较快增长。一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年 全年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 分别增长7.4%、7.1%、6.1%,比全部服务业增速分别高3.1个、2.8个、1.8个百分点。1—2月份,规模以 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5%,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增长10.8%、7.7%、9.9%、13.7%。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加快。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6.2%,降幅比1—2 月份收窄2.2个百分点。"两重"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投资 ...
浙江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 经济结构进一步向新
证券时报网· 2025-04-21 21:38
近期浙江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从数据情况看,浙江新质生产力呈现良好的发展 势头。例如,从新质产品看,一季度,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新质产品产 量爆发式增长,分别增长58.7%、54.1%、33.9%和26.2%。从创新投入看,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3%,增速比营业收入高4.8个百分点。 开年以来,浙江陆续出台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推动更多真金白银政策优惠直达经营主体和消费者。 褚英国表示,品质类消费增势愈发强劲。一季度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 7.2%、9.1%和17.9%,品质类消费持续增长。体育娱乐用品、金银珠宝、可穿戴智能设备等升级类商品 零售分别增长19.9%、27.6%和72.1%,均明显高于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速。 民营经济是浙江的"金名片"。数据显示,一季度,民营企业合计进出口1.05万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比重 提升0.8个百分点至81.1%;进出口同比增长8.4%,高于全省进出口增速1.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 高2.6个百分点。 浙江省新闻发布会4月21日举行,介绍2025年一季度浙江经济运行情况。据统计 ...
港股,重磅消息!陈茂波,刚刚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4-20 22:25
国际资本加速配置香港和内地市场 -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指出国际资本正加速流入香港和内地市场,近期上市的内地企业外资认购比例较过去两年显著上升[1][4] - 外资机构在香港扩张规模并增调高层人员,反映国际投资者担忧错失投资内地时机,同时美国政策不确定性促使资金分散风险[4] - 东升西降的投资格局逐步凸显,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零关税自由港、普通法制度)吸引全球资本[4] 港股市场表现与配置价值 - 恒生指数上周上涨2.3%,较前一周的-8.5%明显企稳,金融业、综合业、原材料业等板块涨幅领先[2][6] - 平安证券认为港股经历回调后具备较好配置价值,建议关注红利资产、内需消费优质资产及业绩确定性高的企业[6] - 银河证券指出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短期建议配置贸易依赖度低且股息率高的板块(金融、能源、公用事业等)[7] 行业配置策略 - 中泰国际提出聚焦防御主线和政策催化:央国企高股息资产(能源、公用事业)、政策驱动基建链(工程机械)、新质生产力(半导体设备、AI算力基建)[7] - 中长期看好消费板块(政策支持)和科技板块(自主可控),AI产业变革与国产科技自主可控叙事将持续[6][7]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单边关税政策扰乱全球贸易秩序,推升通胀与经济放缓风险,国际商界批评其政策不稳定并倾向选择开放市场[3][4] - 平安证券认为关税谈判拉锯战加剧海外市场波动,需关注谈判进展或通胀可控信号以扭转美股局势[6]
中信证券:关税余波尚存,聚焦核心资产
券商中国· 2025-04-06 17:09
关税政策与市场影响 - 特朗普采用极限施压策略争取更大利益,预计后续各国协商和行业豁免将出现反复,但大方向难逆转 [3] - 中国关税反制将推动高端制造和消费领域国产替代,如光学镜头、医疗设备、航天器、血制品等对美依存度高的品类 [3] - 市场短期风险偏好降低,A股韧性优于港股和美股中概股,全球仍处于衰退预期交易阶段 [4] 美国经济与衰退交易 - 美国软数据(制造业PMI、消费者信心指数)已转弱,关税或累计提振PCE平减指数1.65%,加剧滞胀担忧 [6] - 企业EPS下行是衰退预期转向衰退交易的关键信号,未来两月美股业绩指引调整需重点关注 [6] - 特朗普支持率降至43%,若滞胀压力加大,美国经济刺激与外交缓和政策时点可能提前 [7] 中美周期与配置机会 - 极端静态假设下,美国54%关税或拖累中国出口和GDP增速8.2和0.9个百分点,国内政策对冲时点或提前 [7] - 年中配置性机会窗口可能提前,与外部冲击带来的交易性机会重合,建议左侧布局核心资产 [8] - 中美政策同频后,中国内需刺激或打开宏观弹性空间,更利于核心资产表现 [10] 核心资产与GARP策略 - A股"新核心资产30"和港股"核心资产15"组合ROE、营收增速等指标已现拐点,经营韧性突出 [10] - 公募基金改革推动"长钱长投",持仓风格将倾向绩优成长公司,GARP策略或迎系统性重估 [10] 短期与长期配置方向 - 短期聚焦自主可控(AI芯片、半导体设备、精密光学、核电设备等)、军工、内需(猪肉、乳制品)、红利(电力、运营商) [12][13] - 长期关注全球制造业重建需求(能源、国防、科技、基建)和中国技术出海趋势 [13]
经济第二大省,这次有点慢了
虎嗅APP· 2025-03-23 18:11
文章核心观点 全国13省份公布2024年人口数据,江苏常住人口零增长引发关注,人口流动受经济产业等因素影响,各省份人口变化情况不同,江苏等省份需积极应对人口形势变化 [1][2][3] 分组1:江苏为何零增长 - 2024年江苏常住人口8526万人与2023年末持平,零增长原因是自然人口下降明显和机械人口增幅有限 [4] - 2024年江苏人口自然增长率 -2.5‰低于全国的 -0.99‰,净流入人口21.3万人,与自然人口作用后常住人口零增长 [4][5] - 2024年浙江、福建常住人口分别增量43万、10万,广东预计常住人口规模扩大,江苏人口增长速度相对慢,2014 - 2023年累计增长率仅7.39% [6][7] 分组2:经济结构影响 - 经济产业发展影响人口流向,民营经济强的浙江和广东吸引人口能力更强,江苏传统制造业就业带动有限且面临转型压力,服务业发展稍慢 [9][10] - 江苏自然人口减量较大,原因包括较早执行计划生育、城镇化高成本抑制生育意愿、老龄化程度高和婚育年龄群体占比少 [11][12] - 江苏人口走势影响区域经济,应加强监测预警、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政策环境,当地已推行生育和人才政策应对人口形势 [12][13] 分组3:山东常住人口减少超40万 - 13个公布数据省份中,浙江、福建、海南、安徽和陕西常住人口正增长,经济产业是影响人口迁徙首要因素 [15] - 山东常住人口减量居前,原因是老龄化致自然人口负增长16.8万人,传统重工业占比偏重、人口体量大使流出数量明显 [16] - 陕西因省会西安吸引力实现常住人口增长1万人,安徽因合肥产业发展吸引人口流入实现增量2万人,海南常住人口增长5万人得益于自然增长和自贸港政策 [16][17]
戴康:港股“天亮了”系列合集
戴康的策略世界· 2025-03-16 14:58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围绕港股投资展开,探讨了港股行业景气与估值情况、汇率对港股影响以及港股牛市回调视角等内容,为投资者提供港股投资分析与参考[4][11][17] 港股行业景气与估值 - 处于“景气弱势”且潜在困境反转空间大的行业集中在“三支箭”方向,如旅游及休闲设施、软件服务、药品及生物科技、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地产等[4] - 当前港股多数行业估值基于“景气弱势”基本面,“估值弱势”不亚于“景气弱势”,涉及资讯科技、必选消费、地产建筑、金融、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4] 汇率对港股影响 - 汇率变化通过基于资产比价的国际资本流动影响港股,升值预期强阶段,港股涨幅TOP行业为医疗保健、资讯科技、原材料、地产、可选消费、金融,这些行业EPS变动与人民币汇率对应关系弱,与国际资本流动偏好关系强[11] - 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适中、较弱区间,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当周平均涨幅,且升值预期强烈阶段港股领涨行业普遍是国际中介重仓板块[12][13] - 海外主流指数对港股“新经济”+金融地产配置权重较高,MSCI EM指数前十大权重股港股占5席,港股权重股集中在资讯科技业[14][15] 港股牛市回调视角 - 对比过去10年历次“牛回头”有4大视角,包括统计归因(历次牛回头恒指平均 -11.7%,时长平均2 - 3月)、估值位置(历次牛回头起点往往是修复至恒指远期PE均值附近受阻,而后驱动转盈利)、短期全球风险溢价(全球股市短期高斜率上涨之后对港股的影响)、情绪位置(当下恒生波指\恒指RSI位于历次牛回头波动区间中枢)[17][18] - 过去10年走牛行情中回调超10%的区间有不同触发回调原因,如国内经济预期转弱、美债利率&美元快速飙升、美股急跌、港股盈利预期转弱等[19]
非农偏稳,衰退担忧缓解——2月美国非农数据点评
一瑜中的· 2025-03-10 23:55
文章核心观点 2月美国非农数据小幅低于预期但整体稳健,失业率小幅上行,时薪环比符合预期;衰退担忧缓解,但美股风险偏好修复仍待时机;劳动参与率下降值得关注,或非短期因素,长期来看美国劳动参与率难回疫情前水平,可能拖累经济潜在增速 [2][4][5] 分组1: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可能并非短期因素 - 本月劳动参与率为62.4%,低于前值和预期;16 - 24岁、55岁以上群体及白人、本土出生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与移民收紧政策和削减联邦雇员关系不大 [5][7] - 2023年11月以来美国劳动参与率波动下降,疫情前2015 - 19年平均为62.86%;长期人口结构和中期移民政策收紧使劳动参与率难回疫情前水平,或进一步下行 [5][8] - 婴儿潮一代退休浪潮未结束,其劳动参与率高于年轻群体;特朗普收紧移民政策或使劳动参与率走低;劳工部预计2033年降至61.2%;劳动力参与率与潜在GDP增长率大致一比一对应 [6][8][9] 分组2:2月非农数据述评 新增非农就业小幅不及预期 - 2月新增非农就业15.1万不及预期,但三个月平均约20万,就业扩散指数维持高位,受天气、罢工等因素扰动,整体稳健;联邦政府新增就业净减少1万,为2022年6月以来最差 [2][9] - 新增就业集中在教育保健服务、金融、建筑、交运仓储行业;政府部门新增就业减少,制造业新增就业转正,休闲酒店业新增就业为负 [11] 失业率小幅回升,劳动参与率下降 - 失业率从4.011%升至4.139%,各年龄群体失业率均上行;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企业裁员、结束临时工作人数增加拉动失业率上行,临时下岗人数下降使失业率下行 [12][14] - 失业率3个月移动平均值较过去12个月低点高出0.27个百分点,低于萨姆法则预警阈值 [15] 时薪环比增速符合预期 - 时薪环比0.3%符合预期,同比增速4.0%;周工时维持在34.1小时的2015年以来最低水平 [3][16] 衰退担忧缓解,美债利率上行,美股收涨 - 2月中旬以来经济指标走弱和关税政策不确定使衰退担忧升温,压制美股;偏稳非农报告和鲍威尔表态减弱衰退担忧,利好美股修复,但关税不确定性仍压制风险偏好 [4][18][19] - 后续美股风险偏好修复取决于关税落地、减税政策刺激和二次通胀风险证伪,时间点约在2季度;非农报告发布后市场定价美联储降息次数和首次降息时点与发布前一致,政策利率路径小幅上移 [4][19] - 美债利率小幅上行,美元指数收跌,美股三大股指收红;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1.89个BP至4.295%,美元指数下跌0.3%至103.897,标普500、纳斯达克、道琼斯工业指数分别上涨0.55%、0.7%、0.52%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