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

搜索文档
万达广场,王健林的套现中心
搜狐财经· 2025-05-30 13:36
万达资产出售交易 - 大连万达商管出售48座万达广场100%股权,交易总规模或达500亿元,平均单座售价约10亿元[2][4] - 买方为太盟珠海、高和丰德、腾讯控股、京东潘达、阳光人寿保险组成的合营企业[4] - 被收购项目分布在广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汉等城市,此前由大连万达直接或间接全资持有[5] 万达债务危机背景 - 公司背负两份对赌协议债务:2016年私有化退市时签订的第一份对赌涉及腾讯/苏宁/京东/融创等机构300多亿元,需2018年前完成A股上市[6] - 2021年珠海万达商管港股IPO失败导致第二份对赌触发,欠太盟投资/腾讯等机构380亿元[7] - 截至2024年三季度,大连万达商管负债总额1375.61亿元,账面现金仅115.77亿元[13] 万达广场经营现状 - 2024年前三季度万达商管净利润97.79亿元,同比下滑11.55%[8] - 全国商场数量从2019年1168家降至2023年794家,降幅32%[7] - 部分出售项目售价较峰值缩水40%,但投资机构认为当前是抄底良机[9] 战略转型与资产处置 - 公司提出从重资产转向轻资产模式,目标成为商业运营服务商而非开发商[15] - 过去两年累计出售超40座万达广场,2025年已售7座[6] - 截至2024年底仍管理513座万达广场,其中自持物业约180座[17] 剩余资产与品牌价值 - 公司保留万达文旅、万达体育、宝贝王乐园和IP业务等资产[17] - 持有珠海万达商管40%股权,后者为万达广场管理方[17] - 王健林家族财富从2015年2200亿元峰值缩水至2024年约300亿元[17]
为何爆红的新商业,大多都具有显著的“公共设施”特征?
36氪· 2025-05-30 10:08
商业模式转型 - 购物中心功能定位从商品交易场所转向具备公共性特征的复合空间,增加绿地、公共场馆和公益活动等元素 [1] - 商业空间不再单纯依赖商品交易吸引消费者,而是通过公共功能和社交关系构建价值 [1] - 行业竞争从显性业态比拼转向隐性文化价值深挖与消费粘性锻造 [2] 业态创新瓶颈 - 国际前沿业态创新已基本完成国内市场渗透,难以持续产出颠覆性新业态 [2] - 沉浸式艺术展、虚拟现实体验等创新业态初期流量峰值与后续运营断崖式下跌,暴露价值沉淀能力缺陷 [2] - 消费者对创新业态出现审美疲劳,难以复现过往爆发式增长 [2] 场景化运营挑战 - 商业空间场景化热潮中,70%的场景在一年内进入流量衰退期,客流量持续性较差 [3] - 过度依赖短期场景刺激导致客流疲劳,难以建立长期情感联系 [3] - 购物中心探索转变为社交平台和公共空间以提升客户体验持久性 [3] 消费价值观变迁 - Z世代消费行为从产品性能转向精神共鸣诉求,将消费视为自我价值外化载体 [4] - 商业空间需突破物理交易场所定位,构建具备价值传导功能的"社会意义容器" [4] - 低碳环保、文化包容、动物友好等议题重构消费者对商业空间的评价体系 [5] 社交功能升级 - 商场从经济场域转向承载社交、文化与公共价值的复合空间,成为城市生活连接节点 [6] - 商业体设计开放式广场、主题社群空间等设施,构建线下社交仪式场域 [6] - 购物中心嵌入非商业模块如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展览空间,承担传统公共机构角色 [6] 行业本质重构 - 商业核心价值从内容丰富与业态迭代转向提供"意义体验",承载陪伴、参与感等无形价值 [7] - 购物中心脱离"消费场"原型,转化为城市共同体的"情感锚点" [7]
“王健林卖万达广场”话题连续4天霸榜热搜!
搜狐财经· 2025-05-30 10:07
万达广场资产出售情况 - 公司在短短两年间累计出售85座万达广场,相当于巅峰时期(2023年年底共498座)的近五分之一 [2] - 最近48家万达广场被太盟投资、腾讯、京东等组成的财团收购,交易金额市场预测达500亿元 [6] - 这是2023年以来第三轮大规模资产处置,此前两年已陆续出售30余座万达广场(其中2024年就卖掉了32座) [6] 万达商业模式的转变 - 公司正在向轻资产运营彻底转向,出售的48座万达广场中包括杭州拱墅、上海金山等一二线城市项目 [8] - 县城市场表现火爆,宜宾万达开业3天客流破40万,忠县万达首日销售额达750万元 [8] - 王健林早在2015年就预见"三四线租金回报率可能更高",但如今面临新城控股和华润万象汇的激烈竞争 [10] 行业竞争与品牌影响 - 新城控股的吾悦广场以每年40座的速度扩张,华润万象汇则通过引入首店提升档次,蚕食万达的优势 [10] - 公司连续出售资产可能影响品牌信誉,下沉市场已成为所有商业地产商的必争之地 [10]
500亿,马化腾刘强东连夜驰援王健林
搜狐财经· 2025-05-30 09:27
被出售的 48 座万达广场,分布在全国各大核心城市,从繁华的北京、广州,到休闲的成都、杭州,再 到九省通衢的武汉、六朝古都南京等。这些万达广场,曾经是万达商业帝国的璀璨明珠,承载着无数消 费者的欢乐时光,如今却因集团的战略调整,被摆上了交易的 "货架"。 交易结构的设计也十分精妙。太盟投资出资 50 亿,承担主要风险的同时,也有望收获超额收益,如同 在商业战场上率先冲锋的勇士;银行贷款 300 亿,为交易注入了强大的资金流,宛如坚实的后盾;剩余 150 亿,则通过保险公司等多元渠道募资而来,各方力量汇聚,共同促成了这笔巨额交易。 在商业世界的宏大棋盘上,每一步落子都可能引发局势的风云变幻。而 2025 年 5 月,一则消息如同平 地惊雷,瞬间震动了整个商界 —— 王健林再度出手,将 48 座万达广场打包出售,交易金额高达 500 亿。这一重磅炸弹,不仅让万达集团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也引发了大众对商业地产未来走向的深度思 考。消息传出当日,"王健林再卖 48 座万达广场" 的话题迅速登顶热搜,无数双眼睛聚焦在这场商业巨 擘的资产腾挪上,人们纷纷猜测: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万达又将何去何从? 此次接盘的买 ...
王健林甩卖48座万达广场!这些富人把钱用哪去了呢?
搜狐财经· 2025-05-30 03:18
万达资产出售 - 万达将48座核心城市黄金地段的万达广场打包出售给由太盟珠海、高和丰德、腾讯控股、京东潘达、阳光人寿保险组成的联合收购团 [1] - 出售资产包括北京、广州、成都等核心城市的商业地标,属于万达最值钱的资产 [1] - 万达广场租金回报率从2015年的8.3%降至2024年的5.1%,反映商业地产市场不景气和电商冲击的影响 [3] 商业地产行业趋势 - 国内商业地产市场面临消费增速放缓和电商冲击的双重压力 [3] - 腾讯通过关联公司收购实体商场,显示互联网巨头对线下人流价值的认可,布局"实体店+互联网"战略 [5] -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5)》强调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高净值人群减少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单一依赖 [5] 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 - 中国高净值人群海外资产配置比例达28%,较前几年提升12个百分点 [9] - 希腊购房移民项目(25万欧元获欧盟永居)和美国EB-5投资移民成为热门选择 [9] - 希腊雅典等地房产年租金回报率4%-5%,高于国内一线城市2.5%的平均水平 [9] 全球化财富管理 - 高净值人群通过投资移民优化税务架构,如希腊永居仅对境内收入纳税,美国EB-5绿卡享受180天居住免税规则 [11] - 2024年中国高净值人群申请投资移民数量同比增长47%,63%为子女教育及家庭安全规划 [13] - 希腊房产投资兼具教育优势(欧盟生身份可享顶尖学府1/3学费优惠)和稳定租金收益 [13] 财富传承模式转变 - 单一资产传承无法满足全球化竞争需求,身份规划成为高净值人群的新关注点 [15] - 万达事件反映中国财富阶层对传统商业版图和传承模式的深刻反思 [15]
首进品牌超30% 非标商业亳都·新象将于今年“十一”开业
北京商报· 2025-05-29 21:48
河南郑州商业市场将迎来新项目。近日,亳都.新象在招商品牌发布会上宣布,项目定于今年"十一"期间开街,将以超 30%的首进品牌、餐饮占比超50%的业态组合丰富消费市场供给。相较于传统商业项目,亳都.新象的开放街区模式将 为消费者带来特色体验。不过,非标商业想要长期保持"人气",还需要运营方不断根据市场反馈优化品牌组合,并通 过多样的互动、体验内容保持消费者的新鲜感。 据介绍,亳都.新象位于文化底蕴丰厚的郑州管城回族区,东边依靠3600年前的商代都城城垣,西边毗邻全国第二古老 的文庙。该项目由郑州城市发展集团着手打造,亳都.新象占地约46亩,地上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 1.7万平方米。 与常规盒子商业不同,亳都.新象以商代都城遗址核心区为基础,融合中原传统建筑风格打造特色文化商业街区。项目 整体呈南北走向,其中包含了1条主街、多条巷道、15所主题院落及北广场、亳丘广场、儒风广场、亳都广场等4个文 化主题广场。 按照规划,亳都.新象将分为四大板块业态,其中包含聚焦餐饮的"食光会客厅";打造咖啡、酒饮的"城垣社交圈";包 含轻餐烘焙、潮品集合的"生活欢乐场";以及汇聚潮流时尚、运动户外品牌的"先锋引 ...
新世界发展与上海黄浦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新闻网· 2025-05-29 16:46
项目发布与战略合作 - K11 ELYSEA项目于上海淮海路核心地段正式发布,总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融合历史底蕴与当代艺术奢华 [1][5] - 公司与黄浦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淮海路商圈能级提升展开深度合作,系统提升区域产业生态能级 [3] - 黄浦区委书记高度评价公司在艺术、人文、自然融合商办综合体及商业运营能力方面的优势,期待其打造上海商业新地标 [3] 项目定位与设计理念 - 项目选址淮海路,延续1930年代"东方香榭丽舍"时尚基因,通过对1940年代历史建筑"萝邨"移址重建,融合包豪斯及西方古典风格 [5] - 保留并整合历史建筑、法式红砖建筑及里弄住宅、石库门等海派文化元素,形成新旧建筑有机对话 [5] - 设计细节融合法式装饰艺术轴线对称与中式装饰图腾,打造中西融汇的建筑语言 [5] - 项目获得LEED铂金级与WELL金级双预认证,成为绿色建筑典范 [11] 区位优势与商业布局 - 项目连接淮海路与新天地两大核心商圈,20分钟抵达上海站,30分钟抵达虹桥枢纽,坐拥1号线和14号线双地铁上盖 [7] - 与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形成"双子星"联动效应,拓展文化商业版图 [7] - 改造后的淮海公园占地2.5万平方米,将结合文化历史元素与当代艺术装置,容纳国际艺术展等大型活动 [13] 艺术与商业融合 - 项目以"艺术、人文、自然"三条轴线重构商业空间价值,保留包豪斯风格建筑神韵并引入非遗工艺 [9] - 通过"KCG基金会"展开跨时空对话,连通淮海公园打造城市绿洲,焕新城市界面 [9] - 爱马仕大中华区总裁与新加坡立杰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主任已表达合作意向 [13] 未来规划 - 项目将持续引入全球顶尖资源,为上海打造"文化客厅" [15] - 公司计划以艺术为媒,推动"文化赋能商业"理念,引领全国消费升级浪潮 [8]
王健林,大消息!再卖48座万达广场,腾讯、阳光人寿等“熟人团”接盘
搜狐财经· 2025-05-29 15:07
资产处置 - 太盟投资、腾讯、阳光人寿等设立合营企业收购大连万达商管旗下48家公司全部股权,涉及北京、广州、杭州等一二线城市的万达广场项目 [3] - 2025年以来第五次大规模资产处置,目的是应对400亿短期债务 [3] - 2023年至今已有超50座万达广场易主,最新交易中万达保留20年运营权,通过收取管理费维持盈利 [7] 债务危机 - 2018年与腾讯、苏宁等签下340亿对赌协议,要求万达商管2023年前完成港股上市,但四次IPO失败导致债务滚至近400亿 [4] - 永辉、苏宁、融创等追讨180亿债务,万达商管估值从6000亿缩水至不足千亿 [4] - 截至2024年三季度账面现金仅140亿,债券利率飙升至15%,中东资本撤离,总部大厦挂牌抵押 [9] 轻资产转型 - 通过资产处置已回笼200多亿现金流,物业维护成本下降37% [7] - 轻资产模式下管理费收入仅为原租金收入的45%,需将400多个广场运营效率提升20%才能填补缺口 [7] - 转型方向包括将400多座广场改造为"城市微度假综合体",契合证监会"不动产私募基金试点"与住建部"商业消费场景升级"政策 [10] 行业趋势 - 商业地产黄金时代终结,行业必须从高杠杆快周转转向精细化运营 [4][9] - 银保监会鼓励险资接盘不动产的政策为万达转型提供支持 [7] - 商户汰换率超30%的存量市场环境下,提升坪效难度大 [9]
王健林又卖了48座万达广场
投中网· 2025-05-29 14:56
万达资产出售交易 - 万达商业管理集团出售48家目标公司100%股权给由太盟、腾讯、京东等组成的合营企业,交易金额达500亿元[4] - 交易结构为太盟注资50亿元认购基金次级份额,国有大行提供300亿元贷款,剩余150亿元通过夹层融资募集[4][5] - 万达将继续负责48座广场的运营并收取管理费,实现轻资产化转型[5][13] 万达财务状况 - 万达集团总负债突破6000亿元,其中万达商管2025年内到期债务约400亿元[7] - 王健林累计被冻结股权达4.9亿元,涉及万达商管等核心企业[7] - 2023-2024年已出售超过30座万达广场,2024年4月还以24.9亿元出售万达酒店管理公司[8][9] 收购方背景 - 太盟投资集团管理550亿美元资产,曾出资600亿元帮助万达解决对赌危机[11][12] - 腾讯2018年曾参与万达战略投资,2023年以22.62亿元收购万达投资49%股权[12] - 京东布局实体商业,阳光人寿已购入至少6家万达广场追求稳健收益[12][13] 万达发展历程 - 2001年启动首个商业地产项目,2010年后加速扩张至2022年达400多座万达广场[7] - 当前正从高杠杆扩张模式转向轻资产运营,发挥品牌和运营优势[13] - 交易标的涉及北京、广州等一二线城市,平均估值10亿元/座,低于去年15亿元水平[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