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
icon
搜索文档
祥源文旅: 关于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4 01:07
云通信业务情况 - 公司与山东美亨、山东荣润近三年开展云通信业务,该业务自2019年起基于子公司翔通动漫与三大运营商的渠道资源逐步开展,2022年后收入占比逐步降低[3] - 2022-2024年云通信业务收入分别为5,555.10万元、7,056.47万元、3,623.52万元,占公司当年营收比重分别为15.42%、9.77%、4.19%,毛利率维持在1.67%-2.88%[3][14][17][19] - 山东美亨系公司主要客户,2024年销售额3,055.96万元;山东荣润系主要供应商,2024年采购额2,882.98万元,两者工商登记电话号码相同[1][4] 业务模式与关联性 - 业务模式为通过短信平台聚合供应商通道资源,根据客户需求智能调度最优通道发送短信,公司承担预付采购、库存管理等风险[5][10] - 公司与山东荣润采购单价0.02元/条,采用预付方式结算;与山东美亨采用后付费方式,次月对账确认收入[7][8] - 山东美亨与山东荣润电话号码相同系因后者员工协助办理工商事务,经核查双方不存在关联关系及利益输送[24][25] 商誉减值情况 - 2024年公司对百龙绿色、碧峰峡、莽山旅开分别计提商誉减值433.9万元、234.9万元、7.3万元,均属非核心商誉减值[28][34][36] - 百龙绿色2024年扣非净利润10,797.91万元,超额完成业绩承诺,计提减值系因非核心商誉随资产折旧摊销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所致[38][39] - 莽山旅开2024年9月收购形成商誉2亿元,当年实际净利润超预测值,减值7.34万元同样源于非核心商誉会计处理[42][43] 收入确认方法 - 云通信业务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因公司承担商品控制权、存货风险及自主定价权,符合企业会计准则[22][23] - 收入确认依据客户结算单,次月对账后确认收入,2024年山东美亨相关收入占云通信业务总收入50.25%-79.71%[14][17][19] 供应商与客户管理 - 供应商选取标准包括运营商核心代理商及头部云通信平台推荐,客户开发通过主动拜访及行业人脉拓展[6][7] - 2022-2024年山东荣润采购额占云通信业务总采购额45.36%-79.71%,山东美亨销售额占比36.06%-50.25%[14][17][19]
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消夏盛宴燃动“滨海会客厅”,打造全天候、全龄段消费生态圈
搜狐财经· 2025-06-23 18:29
青岛欢乐海湾第二届啤酒嘉年华活动概况 - 活动于6月21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开幕,将持续至"十一"假期,通过舞台演绎、啤酒互动、小吃摊位、文创集市吸引数千名居民游客参与 [1] - 活动以1.5公里滨海步道为核心,结合音乐喷泉、星空景观及摇滚演出,打造"山海城"资源融合的消费场景 [1] - 预计吸引超50万人次打卡,活动时长从去年两个月延长至近四个月,每周安排2-3场高频次演出 [3] 消费场景升级策略 - 引入20余家商户组成"平价美食矩阵",包含16家常驻本地特色小吃商户和12家临时网红美食商户,实行"限价公示"制度 [3] - 主会场移至城市阳台景区主广场,新增十亩免费停车场(容量200+车位),提升便利性 [3] - 构建"白+黑""动+静"多元体验:白天举办儿童独舞大赛,傍晚设非遗手作市集,夜间开展摇滚音乐节和网红直播 [3] 文旅资源整合与商业联动 - 形成"南北呼应"商业格局:四海来嗨步行街(夜经济主题)与欢乐海湾(亲子游主题)错位发展,共享客流 [5] - "文旅之夏"系列演出采用"东西联动"布局,东区设于嘉年华·海信广场,西区落户城市阳台景区,整合非遗巡游、海洋艺术展等活动 [6] - 后续将举办四海来嗨电音啤酒节(7月4日)、合美茂啤酒节(7月18日),推出酒王争霸赛等40余款特色美食 [6] 商圈经济与长期规划 - 欢乐海湾作为24.5万平方米的4A级景区核心板块,集聚30+餐饮品牌及"商业+文旅+体验"多元业态,包括12万平方米海景公寓、4万平方米高端酒店和8.5万平方米商业综合体 [9] - 1.5公里滨海步道串联沙滩运动、市集、音乐喷泉等,形成全时段全龄段消费生态圈 [9] - 2025年计划启动灵山湾商业综合体项目,规划2.7万平方米商业中心,预计年销售额2.6亿元,新增就业500人 [9] 区域经济战略定位 - 隐珠街道通过啤酒嘉年华激活309公里黄金岸线核心节点,推动"海岸线消费带"与商圈经济深度融合 [1][10] - 以"商圈+文旅"模式串联文旅资源,形成"多核驱动、全域联动"发展格局,目标将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9][10]
祥源文旅: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23 18:20
股东大会规定 - 现场参会股东需出示股东账户卡、身份证或法人单位证明及授权委托书等证件,经验证后领取会议资料方可出席 [1] - 大会开始后迟到股东人数及股权额不计入表决数,特殊情况需经主席团同意并向签到处申报 [1] - 股东发言需提前向签到处报告并明确主题,每位发言时间不超过3分钟,次序按持股比例排列 [2] - 表决采用股权书面方式,法人股股东需推举首席代表填写表决票 [2][3] - 股东发言不得涉及商业秘密或与审议事项无关的内容,董事会有权拒绝回答无关质询 [2] 表决流程 - 会议设监票人和计票人各一名(含股东代表和监事代表),由股东及监事推举产生 [2] - 每张表决票需明确选择赞成、反对或弃权并签名,未按要求填写的视为无效 [3] - 投票结束后需等待网络投票结果汇总,由监票人宣读最终表决结果 [4] 董事变更议案 - 董事孙东洋因工作调整辞去董事、总裁及专门委员会委员职务,公司对其贡献表示感谢 [4] - 提名方言为第九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其曾任中景信旅游投资开发集团副总经理及祥源控股助理总裁 [5] - 方言持有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学历,现任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副理事长等职,未持有公司股份且无关联关系 [5][6] - 议案已通过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及第九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提交股东大会表决 [5] 会议安排 - 会议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14:30,地点为杭州白马大厦12楼祥源文旅会议室 [6] - 会议由董事长王衡主持,议程包括宣读待审议文件及选举董事议案 [4][6]
打破壁垒 创新兴旅
经济日报· 2025-06-23 06:08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 推行"1+N"管理模式,整合文旅融合、资源保护、综合执法职能,构建"一局统管、一支队伍、一套体系",行政与事业机构精简超半数 [1] - 建立"景区+属地+部门"联动机制,通过"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机制提升管理精准度 [1] - 赋予属地治理权限,整合市、区、景区服务事项,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高频事务"一站式"办理 [1] - 打破行政壁垒,联动景区单位与党组织成立联合党委,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旅游治理新格局 [1] 旅游经营管理机制创新 - 推进旅游资源、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三大整合",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资产优化运营、经营规模升级 [2] - 战略重组景区资产,成立文旅控股集团,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划分业务板块,集团资产规模显著增长 [2] - 构建"党组织引领、市场化运作"的人才引进与考核体系,形成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现代化企业治理架构 [2] - 制定系统改革方案,完成景区国有企业整合与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全面激活存量资源活力 [2] 旅游发展动力与活力提升 - 聚焦周边客源与青年群体,推出定向优惠政策,围绕四季特色打造主题游产品,融合艺术、文化等元素开发个性化体验项目 [2] - 坚持"策划—建设—运营"一体化,谋划文旅新业态项目,重点打造沉浸式演艺、特色民宿等标杆项目 [2] - 布局研学、康养等"小而精"业态,丰富产品供给 [2] - 融合国家标准与景区特色,深化服务模式创新,推进智慧景区建设,运用大数据实现精准服务 [2]
江苏金融机构抢抓“苏超”流量 全力支持文旅产业
证券日报· 2025-06-22 23:10
金融机构支持"苏超"赛事 - 江苏银行作为"苏超"总冠名商,在手机银行App开设"苏超专区",整合门票运营、赛事服务和金融嫁接三大功能,提供购票优惠、消费满赠、免费门票抢领等权益 [1] - 江苏银行推出"苏超联名卡",带动餐饮、文旅类消费快速增长,实现金融服务与文旅消费无缝对接 [1] - 紫金财产保险为赛事提供保险服务,保障参赛球员和工作人员人身安全,降低赛事组织方风险 [1] - 江苏银行为赛事相关企业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包括流动资金贷款、供应链金融等,助力企业把握发展机遇 [1] 金融机构赋能文旅产业链 -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与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大对景区建设、民宿餐饮、休闲度假等项目的信贷投放,截至5月末文旅行业信贷余额155.29亿元 [2] -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6月3日至8日江苏省内景区预订同比增长305%,形成"观赛—旅游—消费"良性闭环 [2] 未来金融机构发展方向 - 针对文旅产业不同主体量身定制专属金融产品,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体系,设立文旅产业发展基金为重大项目提供资金保障 [3] - 为文旅产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推出专属金融产品,利用金融科技提供线上金融服务平台 [3] - 为体育器材制造、场馆建设等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面向体育用品零售、餐饮住宿等业态推出普惠型信贷产品 [3]
业界期待更多政策工具提振消费,提升居民收入应提高“三个比重”
第一财经· 2025-06-22 22:49
宏观经济形势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累计增速预计达到5.2%左右 [1]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创2024年初以来最高水平,增速较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 [5] - 5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3.0%、33.0%、30.5%、25.6% [5] 消费政策与工具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已下达两批共计1620亿元中央资金,后续还将有1380亿元在三、四季度分批下达 [6] - 建议优化假期安排,包括增加下半年假期、优化调休规则、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以助力服务消费恢复 [2][6] - 需提高三个比重:财政支出用于公共服务和民生的比重、居民消费占总需求的比重、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2][10] 居民收入与消费动力 - 工资性收入占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55%~57%,财产性收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9] - 建议降低个人所得税税负,包括提高起征点和降低税率 [9] - 2025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达到60%以上 [9] 服务消费潜力 - 一季度服务零售额增长5.0%,商务部等九部门提出48条举措挖掘服务消费潜力 [11] - 服务消费属于人力密集型行业,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并直接带动收入增长 [11] - 建议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型服务消费 [1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从27%提升至31%,是GDP增长极和独角兽主要板块 [12] - 生产性服务业包括技术开发、物流配套、金融服务等十大类 [12] - 建议培育中小生产性服务业企业、50强/500强企业、链头企业及产业互联网 [13] 国际机构观点 - 高盛、摩根大通等上调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分别上调0.6和0.7个百分点 [13] - 中国科技与消费领域成为吸引全球资本的新磁场 [13]
为什么要做文旅?为什么不能一直做文旅?
创业邦· 2025-06-22 11:01
留坝县文旅发展模式 - 陕西省留坝县位于秦岭深处,森林覆盖率92 03%,常住人口仅3 45万人,是典型的生态功能县[5] - 2021年起人口流出停止,2023-2024年吸引"四乡人才"2142人,包括大学生176人、企业家48人等[8] - 通过精品民宿集群开发实现旅游升级,引入"隐居乡里"品牌打造2000元/晚的高端民宿,带动村民收入提升[10] - 2024年GDP达26 79亿元,人均GDP7 77万元跃居汉中市第一[21] 产业运营策略 - 采用"产业文旅化"而非"文旅产业化"路径,政府投入近千万元为村民提供免费民宿设计,开发"民宿贷"金融产品[18] - "四个一百"工程实施一年带动200户农民自建民宿,户均投入50-150万元,全县民宿年收入超1亿元[19] - 旺季日均客流达5万人(超本地人口),人均消费逾800元,形成"大秦岭的小日子"度假品牌[13] 流量经济价值 - 文旅作为"新基建"打通人流-物流-信息流,实现生态产品在地变现,典型案例包括菌菇酱、猕猴桃汽水等加工品[25][26] - 形成"三一二产融合"生态:文旅引流(三产)→场景体验→中药材种植(一产)→食品加工(二产)[35][36] - 电商物流配套使山珍产品实现"产地仓"直发,减少工业处理环节,保留原生态价值[42] 城乡发展范式创新 - 突破传统工业化聚集逻辑,通过数字经济+生态经济实现人口回流,某村庄3年回流100余人中70%为35岁以下青年[39] - 建立生产与生活平衡的新模式,如民宿管家收入超外出打工,在地加工减少物流损耗30%以上[42] - 交通/网络/文旅基础设施协同,使偏远县域能直接对接城市消费市场,形成闭环经济生态[43]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经济日报· 2025-06-22 05:57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 2024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达287350亿元,同比增长5.2%,占全国GDP比重提升至21.3%[1][2]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4年GDP达8.7万亿元,占西部地区比重约30.3%[2] - 形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关中平原城市群、兰西城市群等多元化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2]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川渝两地共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万亿元级产业集群,汽车产量和电子信息产值占全国10%以上,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1/3[3] - 西部地区新能源装机总规模超4亿千瓦,占全国40%,成为重要绿色能源基地[3] - 重庆大足区布局黑山羊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10亿元[4] 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 - 西部地区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5] - 四川吸引长江沿线省份企业入川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5] - 第二十届西博会展示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型显示、低空经济等领域成果[3] 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 西部地区实施秦岭北麓生态修复工程,累计完成生态修复3.5万公顷[8] - 宁夏贺兰山废弃矿坑发展文旅产业,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9] - 甘肃古浪县2024年完成造林绿化10.53万亩,经济林果年产值超9000万元[9] 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15] - 西部陆海新通道2024年开行超万列,重庆经该通道运输货物货值467亿元[15] - 云南自贸试验区形成393项制度创新成果,广西自贸试验区创新"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13] 民生改善与社会发展 - 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9年2.4万元增至2023年3.1万元[17] - 2024年西藏、新疆、甘肃居民收入增速分别达8.2%、6.7%、6.4%[17] - 重庆人均预期寿命79.72岁,新疆每10万人中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达16536人[18]
看见乡村新“潮”流丨“汇丰宜居乡村计划——潮州乡村振兴项目”纪录片发布
第一财经· 2025-06-21 06:26
乡村振兴项目背景 -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资助启动"汇丰宜居乡村计划——潮州乡村振兴项目",联合潮州市各级乡村振兴部门及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以东明村、溪西村、李工坑村为试点 [1] - 项目目标为挖掘特色资源、培育本土人才、支持产业发展,采用"陪伴式赋能"模式破解"有资源无转化"困境 [1] - 2022年4月1日启动,通过政企社合作探索乡村振兴综合体系示范村建设模式 [7] 产业转型与创新 - 东明村成立思远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发竹编文创产品(如灯笼、平安扣),联动周边村落规划采茶制茶研学活动,2025年梅花节期间实现月营收2万元 [2][4] - 李工坑村建立制茶中心和茶农合作社,推广"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150多户茶农学习炒茶温控技术,升级茶叶包装与生态种植 [2][4] - 溪西村孵化电商人才,培育带货新农人助力农产品销售 [4] 运营模式与成效 - 采用"赋能不包办"理念:东明村村民自主运营竹编研学基地,李工坑村村民主导特色文旅路线开发 [4] - 合作社将年营收5%设为公益金用于村集体公共事务,形成经济与情感双重纽带 [4] - 项目示范效应扩展至周边地区,联合政府推出"筑梦乡野"创业支持计划吸引返乡人才 [6] 社会效益与生态建设 - 东明村基础设施升级带动年轻人返乡创业,直播带货、研学运营等新业态激活人气 [5] - 李工坑村将畲族文化融入茶叶品牌,实现"生态资源→产业价值"转化 [6] - 形成"产业增收+人才汇聚+文化传承+生态宜居"的综合发展体系 [7]
提振消费政策持续显效(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1 05:21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万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为2024年以来月度最快增速 [1] - 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2万亿元,同比增长5.0%,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增速比1—4月加快0.1个百分点 [1] - 5月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5%,增速比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8.2%,增速加快1.6个百分点 [2]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电、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家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3.0%、33.0%、30.5%和25.6% [2] - 5月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13.3%,升级类商品如体育娱乐用品、金银珠宝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8.3%和21.8% [2] 县域市场与县乡消费 - 1—5月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4%,增速比城区高0.6个百分点,县乡消费市场规模占社零总额比重为38.9%,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 [2] 离境退税与入境消费 - 离境退税优化政策实施首月,离境退税笔数同比增长116%,退税商店销售额增长56%,全国离境退税商店增至5196家,为2024年底的1.4倍 [3] 服务零售市场表现 - 1—5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增速比1—4月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增速0.1个百分点 [4] - 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增势较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5.0%,增速比1—4月加快0.2个百分点 [4] 假日消费与文旅市场 - "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6] - 端午假期国内出游1.19亿人次,同比增长5.7%,游客出游总花费427.30亿元,同比增长5.9%,端午档全国电影票房达4.6亿元,同比增长约20% [6] 线上消费与实体零售 - 1—5月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5%,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3%,占社零总额比重为24.5% [7] - 重点监测平台数字产品、15类以旧换新家电和数码、网络服务消费、即时零售销售额分别增长10.4%、14%、13.3%和12% [7] - 1—5月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铺零售额同比增长4.5%,仓储会员店零售额增速超过30%,超市、购物中心零售额分别增长5.7%、6.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