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品

搜索文档
入境游带火入境消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3 06:14
入境旅游消费趋势 - 免签政策扩容和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推动入境游热度持续提升 [4] - 上半年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超过7200家实现成倍增长 [4] - 享受离境退税人数同比增长186% 退税商品销售额增长94.6% 退税金额增长93.2% [4] 外国游客消费偏好 - 纪念品 潮玩 科技产品成为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热门消费品类 [4] - 外国游客在购物广场 国际商贸城等场所集中进行商品采购 [2][4] - 特色食品品尝和景区纪念品选购构成旅游消费重要组成部分 [2][4] 入境旅游区域分布 - 海南 北京 重庆 湖南 浙江 安徽 陕西等多省市均出现外国游客消费活动 [1][2][3] - 外国游客活动范围覆盖购物中心 旅游景区 国际商贸城等多类型场所 [2][3][4] - 国际机场 步行街 历史文化景区成为外国游客主要聚集区域 [1][3][4]
全球“空箱党”中国扫货:疯狂“反向海淘”背后的文化出口
36氪· 2025-08-21 09:33
离境退税政策成效 - 今年1—6月国内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超过7200家 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4.6% 退税金额同比增长93.2% [1] - 享受离境退税人数同比增长186% [1] - 政策优化包括降低退税最低消费门槛 提高现金退税上限 扩大零售商数量及可退税商品范围 [3] - 允许外国游客在购物场所收银台即时申请增值税退税 无需离境后办理 [3] 入境便利化措施 - 中国已与29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 对46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 对55个国家实行240小时过境免签 [2] - 另有海南入境免签 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免签 邮轮入境免签等区域性政策 [2] - 今年上半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查验出入境人员3.33亿人次(同比+15.8%) 其中外国人3805.3万人次(同比+30.2%) [8] 消费趋势变化 - 外国游客购物清单从传统丝绸茶叶转向高附加值产品如无人机和智能可穿戴设备 [5] - 高价值商品在中国更具性价比 中东和印度顾客享受退税政策带来的价格优势 [5] - 数字支付系统支持外国游客关联海外银行卡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免除一定数额交易费用 [5] 旅游消费带动效应 - 离境退税政策刺激旅游交通住宿等领域发展 推动零售销售增长并带动相关服务需求 [6] - 暑期外国游客机票预订城市达144个(同比+16个) 新增目的地多为自然景观优美的三线及以下城市 [8] - 浙江义乌暑期外国游客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2.6倍 越南和印尼游客增长超3倍 [9] 国际影响力提升 - "中国游"热度持续 国际游客形成"带着空箱子赴华购物"的新潮流 [1][2] - 中国被国际旅行服务商称为"购物天堂" 涵盖传统工艺品至高科技产品的全品类商品 [1] - 游在中国 购在中国 食在中国成为国际游客新时尚 开放包容的中国形象获广泛认同 [2][6]
从“Go中国”到“中国购” 我国入境游消费活力强劲
搜狐财经· 2025-07-23 14:00
入境旅游政策与消费趋势 - 中国单方面免签国家扩大至47个 过境免签国家扩大至55个 推动"中国游"持续升温 [2][5][7][9][11][13][15][17][19][21]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刺激消费 上半年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94.6% [2][5][7][9][11][13][15][17][19][21] 热门消费品类 - 纪念品 潮玩 科技产品成为外国游客消费三大热门品类 [2][5][7][9][11][13][15][17][19][21] - 华为等科技产品商店出现多国游客集中消费现象 [2][5] - 田子坊商圈丝巾 时装 零食等特色商品受欧洲游客青睐 [7][9][13] - 南京路步行街潮玩店吸引韩国 印度 泰国等亚洲游客 [15][17][19] 上海入境消费数据 - 上半年上海海关验核离境退税申请单6.4万票 同比激增1.4倍 [2][5][7][9][11][13][15][17][19][21] - 上海上半年退税单量已达去年全年总量 显示消费活力强劲 [2][5][7][9][11][13][15][17][19][21] - 张园等商圈已设立专门退税商店标识 完善消费配套 [21]
美国与印尼贸易协议细节来了:新增至少500亿美元美商品市场准入,印尼关键矿产出口“畅通”
华尔街见闻· 2025-07-23 06:48
美印尼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美国将对所有进口的印度尼西亚商品征收19%的关税 而美国对印尼的出口将享受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待遇 [1] - 印尼将向美国提供关键矿产 并购买波音公司的飞机和美国的农产品 [1] - 印尼将对美国工业、科技产品和农产品开放市场 取消99%的关税壁垒 [1] - 印尼降低贸易壁垒将带来的新增市场准入涉及价值至少500亿美元美国商品 [1] 关税与非关税措施调整 - 印尼将取消所有针对美国商品的非关税贸易措施 并放弃对可能打击美国科技公司的对数据流征税举措 [1] - 美国对印尼商品的对等关税税率设定为19% 低于此前威胁的32% [4] - 对于转运货物 即通过中介地点到达最终目的地的商品 将面临美方40%的关税 [5] - 印尼将取消包括关键矿产在内工业产品向美国出口的限制 [2] 行业准入与标准互认 - 印尼同意接受美国政府的"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 允许进口符合该标准生产的美国汽车 [2] - 对于美国出口的食品和农产品 印尼将免除所有进口许可制度 [2] - 印尼认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医疗器械和药品证书以及先前上市许可 [3] - 印尼将免除对美国化妆品、医疗器械和其他制成品未具体规定的其他要求 [3] 商业采购合同 - 印尼承诺购买价值15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 [6] - 印尼承诺购买价值45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 [6] - 印尼将采购50架波音飞机 价值32亿美元 [6][8] - 采购产品包括大豆、豆粕、小麦、棉花、液化石油气(LNG)、原油和汽油 [8] 贸易数据 - 2024年美国向印尼出口约102亿美元商品 同比增长3.7% [5] - 2024年美国从印尼进口约281亿美元商品 同比增长4.8% [5] - 2024年美国对印尼的贸易逆差为179亿美元 同比扩大5.4% [5]
美国总统特朗普:印尼将通过消除99%的关税壁垒,向美国的工业和科技产品以及农产品开放市场。印尼将向美国供应其贵金属关键矿产资源。
快讯· 2025-07-23 03:29
贸易协议 - 印尼将消除99%的关税壁垒向美国开放市场 [1] - 美国工业品、科技产品和农产品将受益于印尼市场准入 [1] - 印尼将向美国供应贵金属关键矿产资源 [1]
“美越协议这一条是想孤立中国,问题是,世界同意美国这么做吗?”
观察者网· 2025-07-04 19:41
美越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美国将对越南商品征收20%关税,低于最初威胁的46%税率 [1][2] - 被认定为"经越南转运"的商品将面临40%的税率 [1][3] - 协议可能下调部分越南商品的关税,涉及科技产品、鞋类、农产品及玩具等消费品 [2] - 对越南本地高附加值产品可能仅征收10%关税 [2] 越南的让步条款 - 越南同意将对美关税降至零 [3] - 越南将解决知识产权侵权等非关税壁垒 [3] - 为美国农产品及特定工业品提供优惠市场准入 [3] - 越南将采购50架波音飞机(价值80亿美元)并签署29亿美元美国农产品进口备忘录 [3] 协议对供应链的影响 - 东南亚国家供应链与中国深度交织,尚未建立本土产业生态 [1][8] - 若"转运"定义过于宽泛,将给整个地区带来重大影响 [8] - 野村证券估算越南1.7%GDP面临风险,泰国0.7%,韩国与马来西亚各0.6% [8] - 区域平均关税可能需从10%升至15.5%以打击"转运"行为 [8] 协议的战略意图 - 美国旨在孤立中国,削弱中国在区域供应链中的作用 [1][6][9] - 试图将中国"挤出"供应链,遏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6] - 可能把与中国经济深度融合的国家推向中国的怀抱 [1][9] 行业反应与潜在影响 - 中企将生产线延伸至越南属于供应链的合法流动 [2] - 美国缺乏具体量化证据证明"转运"问题 [2] - 越南对美贸易顺差从2017年383亿美元飙升至2024年1235亿美元 [4] - 亚洲严重依赖中国中间品进口,尚未建立本土产业生态 [8]
非洲侨商:拓展新兴领域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15:53
中非经贸博览会核心成果 -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推动中非合作从"贸易互通"迈向"共同现代化"[1] - 博览会成为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催化剂,促进中非多层次、多领域合作[1] - 非洲侨商通过博览会展示优质项目、开放政策和发展愿景,推动能源、农业、基础设施、矿业、数字科技、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1] 中非贸易结构转型 - 中非贸易品类实现多元化转型,非洲农产品、手工艺品进入中国,中国科技产品、新能源汽车和绿色产业链加速落地非洲[2] - 多元化转型优化贸易结构,形成新增长点,助力非洲现代化进程[2] - 尼日利亚作为主宾国,重点加强跨境贸易、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推动智能家电、工程机械领域联合研发[2] 新兴领域合作潜力 - 智慧物流体系建设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成为中非经贸提质升级的新方向[2] - 非洲电商市场增长迅猛,智能化"中非海外仓"需求迫切,计划在坦桑尼亚建设综合枢纽以提升物流效率[3] - 中非产业链对接将形成"非中制造+全球销售"新模式,发挥资源与产业结构互补优势[3] 市场与政策环境 - 尼日利亚作为非洲人口最多国家,市场潜力显著,政府持续优化贸易投资环境并出台外资优惠政策[2] - 中国企业可依托技术、资金和管理优势,深度参与尼日利亚工业化进程[2] - 非洲大陆自贸区与中国产业链对接,创造新的合作模式[3]
入境游火爆是开放中国的生动注脚 “中国游”吸引力还在提升
央视网· 2025-05-06 17:13
入境游市场表现 - 中国入境游市场持续火爆 外国游客将中国视为"C位目的地" [1] - "五一"期间入境游订单持续飙升 北上广深杭稳居入境游前五 苏州 湖州 佛山等城市排名靠前 [3] - 外国游客青睐"中国购"和农耕文化 探索乡村深度游趋势明显 [3] 政策与服务优化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推广 上海试点587家退税商店中284家实现该服务 [4] - 通关 通信 住宿 餐饮 支付等全链条服务环境优化 提升外国游客在华旅游体验 [3] - 政策组合拳便利境外游客 为国货出海搭建新通道 实现国内外市场联通 [5] 消费与购物趋势 - 上海田子坊的花茶 瓷器 剪纸等中国特色商品受外国游客追捧 [4] - 国货潮品和老字号店铺成为退税商店 展现中国文化独特魅力 [4] - 外国游客购物清单包括手机 衣服 包包 科技产品等 认可中国制造高质量与高性价比 [5] 旅游吸引力提升 - 中国便捷的出行方式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全球游客提供更多选择 [6] - 外国游客从"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向购物 娱乐深度融合的沉浸式体验游转变 [6] - 更优质的产品供给 更多元的消费场景和更便利的服务持续提升吸引力 [6][7]
“川普1.0”经济高官:关税影响将于下月底在全美显现,最苦的是穷人
华尔街见闻· 2025-04-28 19:48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的全面影响预计在5月底显现 基于货物运输和分发所需时间 [1][3][6] - 关税具有高度"累退性" 低收入人群将100%薪水用于购买商品 而富人存储更高比例收入 [4][7][8] - 低收入家庭首当其冲 商品价格上涨直接削弱其购买力 影响远超富裕阶层 [8] 消费行为变化 - 消费者出现"预加载"或"前端购买"行为 抢购汽车 消费品 洗衣机和科技产品 推动汽车销售创历史新高 [5] - 消费者信心指数等"软数据"显示疲软迹象 未来支出先行指标亮红灯 [5] - 消费品公司一季度财报尚可 但对二季度展望普遍悲观 包括Chipotle 百事可乐 航空公司及LVMH等 [5] 经济数据与预期 - 短期"硬数据"表现稳固 但仅为表面现象 因提前购买行为掩盖后续疲软 [5] - 消费者正撤退市场 仅购买必需品或认为"今天不买明天会更贵"的商品 [5] 美联储政策预期 - 美联储降息可能性不大 因美国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通胀率约2.4%接近目标 [9][10] - 关税带来通胀压力 即使一次性价格上涨 成本上升将传导至整个经济系统 [10]
“川普1.0”经济高官:关税影响将于下月底在全美显现,最苦的是穷人
华尔街见闻· 2025-04-28 10:18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分析 - 美国关税政策的全面影响预计将在5月底显现 基于货物运输和分发所需时间 4月2日生效的关税实际效果将在5月最后几周被市场感受到 [1][3] - 关税具有高度"累退性" 低收入人群将100%薪水用于购买商品 而富人存储更高比例收入 低收入群体受冲击更大 [1][3] 消费市场动态 - 消费者出现"预加载"或"前端购买"行为 抢购汽车推动销售创历史新高 同时大量购入消费品 洗衣机和科技产品 短期内经济"硬数据"表现稳固 [2] - 消费者信心指数等"软数据"显示疲软迹象 消费品公司一季度财报尚可但对二季度展望悲观 包括快餐连锁Chipotle 零食巨头百事可乐 航空公司和奢侈品牌LVMH均警告销售放缓 [2] 美联储政策预期 - 美联储降息可能性不大 美国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通胀率约2.4%接近目标 美联储没有理由采取行动降低利率 [4] - 关税将带来通胀压力 即使是一次性价格上涨 成本上升将传导至整个经济系统 美联储更无理由放松货币政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