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

搜索文档
1000亿+!港股,行业龙头持续发力
证券时报· 2025-07-22 20:36
港股回购概况 - 截至7月21日,年内共有209家港股公司实施股份回购,合计金额达1034.28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496.08亿港元减少30.9% [3] - 2024年港股市场低点时,279家公司回购金额达2655.13亿港元,显示市场低迷期回购力度显著增强 [3] - 库存股新规自2023年6月生效后,允许公司将回购股份保留为库存股而非强制注销,提升回购灵活性和效率 [4] 龙头企业回购动态 - 腾讯控股以400.43亿港元回购金额居首,并宣布2025年计划至少回购800亿港元 [6] - 汇丰控股、友邦保险分别以201.43亿港元、176.93亿港元位列回购金额第二、三名 [6] - 中远海控、快手、药明生物等公司年内回购金额均超10亿港元,反映行业龙头现金流充裕 [7] 行业分布与市场影响 - 医疗保健、非必需性消费、资讯科技为回购主力行业 [8] - 大规模回购传递股价低估信号,产业资本主动挖掘价值洼地,优化港股市场生态 [1][3] - 中金预计下半年港股回购金额或维持1000亿港元水平,中长期估值吸引力仍存 [4][8] 政策与市场展望 - 库存股改革提升企业回购积极性,银河证券指出港股绝对估值处于全球低位,配置价值较高 [4] - 东吴证券认为港股震荡向上趋势中,红利股和科技互联网权重股成为资金增配焦点 [8]
多家银行热推红利策略产品,有的近1月年化收益率超17%!值得买吗?
新浪财经· 2025-07-22 19:42
低利率时代,红利策略理财再度升温,投资者配置需求也逐渐上升。 近期,多家银行App、公众号正在热推红利策略产品,包括农行、中行、华夏银行等多家银 行。 公开资料显示,红利策略(又称高股息策略)是一种以股息率为核心选股指标的价值投资策 略。据了解,红利策略产品通常以固定收益类资产打底,并配置红利资产增厚收益。 以农行App推出的"农银理财农银匠心·灵动360天理财产品(红利优选)"为例,该产品主要 以80%以上精选固定收益类资产打底,20%以内优选红利类资产提高收益弹性。 经查询发现,农行、中行、华夏银行等正通过App、公众号热推红利策略产品,此类产品通 常以固定收益类资产打底,并配置红利资产增厚收益。以农银理财"农银匠心·灵动360天理 财产品(红利优选)"为例,该产品便是以80%以上固收类资产打底,配置不超20%的红利 资产提高收益弹性。其中,红利资产主要精选高股息率上市公司进行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红利资产配置比例高的产品,风险等级亦会更高。比如,中行售卖的"中银 理财慧富权益类红利策略180天持有期A"包含30%中证红利指数,风险等级达R4,而其近1 个月年化收益率则高达17.92%。 多家银行热推红利 ...
健康保险公司Oscar Health美股盘前一度涨超7%,现回落至3.45%,因其上调本财年收入预测。
快讯· 2025-07-22 18:53
公司动态 - 健康保险公司Oscar Health美股盘前一度涨超7% [1] - 当前涨幅回落至3.45% [1] - 上调本财年收入预测 [1]
股权暗藏隐忧、偿债洪峰将至,林峰临危受命掌舵北部湾保险
华夏时报· 2025-07-22 18:45
高管变动与战略调整 - 林峰正式接任北部湾保险党委书记并拟任董事长,此前担任北部湾金融租赁董事长仅13个月,打破金融机构高管通常三年以上任期惯例 [2] - 股东方对北部湾保险这一核心金融牌照的战略重视,印证了非常规调动 [2] - 新任董事长面临保费增长趋缓、车险占比较高、省外扩张停滞、股权治理隐忧、资本补充压力等多重困境 [2] - 公司表示将继续秉承"风控为先、效益至上、规模并重、均衡发展"的经营哲学,致力于走上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6] 业务发展与财务表现 - 北部湾保险成立于2013年,是首家总部设于广西的全国性法人保险机构,已在广西、广东、贵州、四川及深圳设立五家一级分公司 [3] - 2024年保费规模微增2.9%至38.4亿元,未能突破40亿元门槛 [3] - 车险业务占比从2022年的40.6%攀升至2024年的48.9%,农险占比收缩至30%,其余险种合计贡献仅两成 [3] - 2021年至2022年连续亏损超亿元,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为0.45亿元,2024年净利润为0.61亿元 [5] - 2023年综合成本率从106.17%降至100%左右,车险业务贡献1.87亿元承保盈利 [5] - 2025年12月将进入2.5亿元资本补充债赎回窗口,若行使赎回权将导致偿付能力充足率骤降37个百分点 [10] 行业挑战与竞争环境 - 行业整体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粗放式增长空间收缩,中小险企在品牌影响力、渠道掌控力、技术投入能力方面相对受限 [4] - 监管趋严、资本约束与偿付能力压力使得产品创新节奏放缓,差异化发展难度加大 [4] - 车险市场趋于饱和,非车险特别是农险、责任险、政策性业务仍有待持续培育 [5] - 大型保险集团凭借品牌、资金和渠道优势不断挤压市场,地方中小险企发展压力巨大 [5] 数字化转型与差异化战略 - 公司战略重点锁定在数字化转型、业务模式创新以及区域经济服务等方面 [6] - 专家建议走"专精特新"道路,立足广西、面向东盟,构建差异化优势 [6] - 数字化投入应聚焦三个关键领域:提升客户触达效率和服务体验、农险技术应用、探索跨境保险产品 [6] - 利用数字化工具强化本地市场服务能力,通过数据分析进行精准营销,开发符合本地市场需求的新险种 [7] - 加强与当地农业合作社、东盟商会等机构合作,提供定制化险种,建立快速响应本地客户需求的线下服务网络 [7] 股权治理与资本补充 - 并列第一大股东广东鸿发投资集团所持20%股权和第五大股东广西平铝集团所持6%股权处于质押状态 [8] - 广西长江天成被司法拍卖的9.73%股权由广西国经资产接手,买家股东资格尚待监管批准 [8] - 股权质押和司法拍卖问题可能影响公司治理稳定性和战略执行连贯性 [8] - 需要强化董事会治理机制,建立与监管机构、主要股东间的信息沟通机制 [9] - 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业务转型计划,减少对特定股东的业务依赖 [9] - 资本补充上多元化筹资渠道,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探索与地方国资合作、申请再保险支持等 [9] - 2023年SARMRA评估中战略风险管理仅得5.75分,凸显风控体系短板 [10]
12家上榜!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国寿、平安、人保、太保、泰康,位列TOP100,友邦、新华等险企排名上升!
13个精算师· 2025-07-22 18:27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保险公司榜单分析 - 12家保险公司上榜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包括中国人寿(第12名)、中国平安(第13名)、中国人保(第39名)、中国太保(第65名)、泰康保险(第83名)、友邦保险(第101名)、新华保险(第129名)、国泰金融(第131名)、富邦金融(第133名)、中国再保险(第189名)、阳光保险(第214名)、众安在线(第410名) [7] - 所有上榜保险公司排名均较上年有所提升,其中中国人寿上升6位至第12名,中国平安上升1位至第13名,中国太保上升19位至第65名,泰康保险上升14位至第83名,友邦保险上升20位至第101名,新华保险上升133位至第129名 [10][11][12] - 4家保险公司入围最赚钱40家公司榜单:中国平安以176亿美元利润位列第10,友邦保险以68亿美元利润位列第22,中国太保以63亿美元利润位列第24,中国人保以59亿美元利润位列第26 [18][19] 保险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73家人身险公司合计盈利3180亿元,创近年最佳记录并首次突破3000亿大关,同比增长133% [19] - 泰康保险2024年营业收入达455亿美元,同比增长115.3%,增速居首;中国太保营收562亿美元同比增长22.7%,中国人保营收865亿美元同比增长10.6% [10][22] - 头部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显著提升,泰康人寿、友邦人寿、新华保险、太保寿险等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 [14][15] - 净资产收益率表现突出:中国人保15.9%、中国太保15.7%、友邦保险16.9%、富邦金融16.2% [22] 潜在入围保险公司 - 非上市公司申报机制下,中信保诚(408亿元)、中邮人寿(318亿元)、中美联泰(301亿元)等营收超260亿元门槛的险企具备入围潜力 [30] - 未披露年报的瑞众人寿(总保费2368亿元)、大家保险集团(原保费1377亿元)、富德生命(1092亿元)等按往年营收应可入围500强 [33][34] - 泰康保险作为非上市公司已连续三年上榜且排名持续上升,2025年排名第83位 [30] 行业发展趋势 - 寿险公司负债端新业务价值提升和资产端投资收益增长共同推动净利润大幅增长 [19] - 2024年泰康人寿、友邦人寿等公司保费增速超过10% [13] - 保险行业综合投资收益率达7.2%,头部公司抓住资本市场机遇实现投资收益总额上升 [14][36]
金融股基金仓位回升,银行增配明显
华泰证券· 2025-07-22 18: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增持(维持)[6] - 证券增持(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2金融股主动权益基金仓位环比提升 银行、券商、保险板块仓位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建议关注优质金融股投资机会[1][5] 分组1:银行 偏股型基金持仓 - 25Q2银行股仓位环比提升 占偏股型基金仓位为4.87% 较25Q1提升1.12pct 突破2010年以来均值 大行被减持 城商行、股份行获增持[2][14] - 25Q2机构前五大重仓股为招行、江苏、宁波、杭州、成都 40只重仓股中25家获增持 杭州、南京、民生增持较多 中行、工行、建行被减持较多[14] - 25Q2银行股中前三大重仓股占银行股仓位的集中度为44.0% 较25Q1 -4.5pct[14] 北向/南向资金持仓 - 25Q2北向持仓银行2542亿元 较25Q1增加266亿元 南向持续流入银行 北向/南向资金银行股仓位分别为11.1%/19.8% 超配比例分别为3.3pct/1.7pct[38] - 25Q2北向资金持仓前三为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 南向资金持仓前三为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汇丰控股[38] - 25Q2银行股南北向资金持仓集中度均下行 北向/南向前三大重仓股市值占比分别为39.2%/61.3%[38] 持仓个股解析 - 25Q2偏股型基金持仓个股自由流通市值占比前三为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 北向资金持仓个股自由流通市值占比前三为招商银行、建设银行、成都银行[53] 银行估值 - 截至7月21日 银行板块A/H股PB(LF)估值分别为0.73x/0.59x 2010年以来估值分位数分别为30.5%/34.5%[67] - 截至7月21日 A/H股银行板块近12个月股息率达3.95%/5.22% 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1.67% 银行股息率优势显著[69] 分组2:非银 证券仓位 - 25Q2末券商板块主动权益基金仓位环比提升0.28pct至0.64% 约80%的券商股较Q1环比获增持 以头部券商为主[3] - 25Q2末北向、南向资金券商持股市值环比均明显提升 北向为944亿元 环比+17.1% 南向为1052亿港元 环比+25.4%[74] - 25Q2偏股型基金持仓券商个股占流通股比前三为华泰证券、东吴证券、中信证券 北向资金持仓个股自由流通市值占比前三为方正证券、华泰证券、国元证券 南向资金持仓个股港股总市值占比前三为东方证券、中州证券、HTSC[78] 证券估值 - 7月21日A股券商指数PB(LF)为1.52x 处于2014年以来的34.7%分位数 H股中资券商指数PB(LF)为0.88x 处于2016年以来的71.5%分位数[3][86] - 当前市场交投活跃 券商业绩预告亮眼 关注交投活跃+业绩高增+虚拟资产概念演绎下的板块修复行情[86] 保险仓位 - 25Q2末保险板块基金仓位环比提升0.52pct至1.10% 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受增持 中国人寿受减持[4] - 25Q2北向、南向保险持股市值分别为535亿元、1837亿港币 持股市值分别占比为2.34%、3.58% 环比分别+0.06pct、+0.38pct[92] - 25Q2偏股型基金持仓保险个股流通市值占比前三为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平安 北向资金持仓个股自由流通市值占比前三为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中国太保 南向资金持仓个股港股总市值占比前三为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财险[96] 保险估值 - 截至7月21日 保险指数PB(LF)估值1.50倍 处于2014年以来35.6%估值分位数 看好未来估值修复机遇[103] 分组3:关注优质金融股投资机会 证券 - 券商中报预告业绩高增 市场交投延续高景气度 关注市场和业绩共振下的券商修复行情 个股关注银河、国泰海通、中金、东方AH、中信[5] 银行 - 预计Q2银行业绩有望筑底回稳 优质区域行持续领先 A/H银行板块近12个月股息率3.95%/5.22% 银行股息率优势显著 把握结构机会 如南京、杭州、重庆H、渝农H、兴业、招行、工行H[5]
又添一例!中邮保险出手,年内险资举牌次数超去年全年
国际金融报· 2025-07-22 17:45
又有险资盯上绿色动力环保H股。 7月22日,中邮保险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港股通二级市场买入72.6万股绿色动力环保H股股票,持 股比例增至5.0722%。根据香港市场规则,触及举牌线。 至此,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年内已有17家上市公司被险资举牌,合计举牌次数达21次,超 过去年全年。 在分析人士看来,险资举牌热潮有望延续。一方面,在分红险销售占比预计提高的背景下,负债端 资金风险偏好有望提升;另一方面,长端利率下行,倒逼权益资产进一步发挥增厚投资收益的功能。 本次交易前,中邮保险直接持有绿色动力环保H股股票1978.4万股,占其H股股本比例为4.8927%; 本次交易后,中邮保险直接持有绿色动力环保H股股票2051万股,持股比例增至5.0722%。 以交易日绿色动力环保港股收盘价和同日港元兑人民币汇率为基准,中邮保险持有绿色动力环保股 票的账面余额为0.941亿元,占中邮保险2025年二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0.014%,符合监管要求。 根据相关规定,中邮保险将本次投资纳入权益类投资管理。受托管理人中邮保险资管将密切关注企 业的经营状况及市场后续反应,不排除在后期继续追加投资的可能。 绿色动力环保成立于2 ...
迎战“韦帕”,阳光农险广东分公司快速赔付筑牢保障防线
南方农村报· 2025-07-22 16:31
迎战"韦帕",阳 光农险广东分公 司快速赔付筑牢 保障防线_南方 +_南方plus 7月20日,今年 第6号台风"韦 帕"先后在广东 江门台山市、阳 江市海陵岛登 陆。面对台 风"韦帕"强势来 袭,阳光农险广 东分公司迅速启 动全省应急响应 机制,统筹湛 江、江门、中 山、清远等地的 分支机构,为农 户筑起坚实保障 网。截至7月21 日10时,阳光农 险广东分公司养 殖险台风暴雨相 关报案3件,估 损金额4.87万 7月19日至20 日,阳光农险清 远中心支公司与 台风"韦帕"竞 速,启动应急预 案,借助短信等 多元渠道,向投 保农户精准推送 预警信息,提醒 农户提前做好防 范准备。在台风 登陆前的关键窗 口期,公司组织 专业服务团队, 分组深入连州、 连南实地查看水 稻生长状况,依 据不同地块地 元,已支付保险 赔款 4.87万元; 种植险累计接到 台风暴雨相关报 案30件,报损面 积4270亩,估损 金额181.97万 元。 7月20日,台 风"韦帕"登陆江 门市,由江门中 心支公司承保的 广东省地方财政 补贴性水产养殖 保险触发理赔条 件后自动报案进 入理赔流程,理 赔人员通过线上 远程查勘与线下 实地 ...
前海财险股权拍卖临阵中止,核心高管已缩减至“1+3”
南方都市报· 2025-07-22 16:20
今年1月,深圳金融监管局批复了霍建梅的董事长任职资格。1961年3月生的霍建梅是保险圈"老将",也 是前海财险的"空降兵"。曾长期就职于中国平安,担任平安集团部门负责人、集团下属专业公司及上市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平安产险等多家专业公司的机构负责人,工作经历涉及保险、投资、科技等多领 域,被业内评价为"能力很强、资源很广"。 不过,今年6月,与霍建梅"搭班子"的总经理李功霓因个人原因辞任而"闪电离职"。李功霓也是保险老 人,曾在太平财险、鼎和保险、国任财险等公司任职,2024年初才出任前海财险总经理。 今年7月中旬,最新信息显示,继李功霓离职仅约一个月后,公司唯一副总经理李玮玮也已悄然退出高 管名单。李玮玮,1976年生,曾先后担任中国保监会湖南监管局办公室主任助理、保险中介监管处副处 长。2020年一季度,李玮玮空降至前海财险高管团队,出任总经理助理一职。同年10月,她升任副总经 理。 前海财险股权拍卖悬念再起。7月21日,原计划于当天在司法平台拍卖钜盛华所持股权临阵中止。记者 看到,阿里司法拍卖平台的最新信息显示,因"案外人对法院的执行行为提起了执行异议",本场拍卖已 中止。 | | 心脏养护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