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
icon
搜索文档
2024年我国以北斗为核心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758亿元 同比增长7.39%
快讯· 2025-05-18 09:05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 - 2024年我国以北斗为核心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758亿元人民币 [1] - 产业总体产值同比增长7 39% [1]
甘肃张掖“太空信使”划破苍穹
环球网资讯· 2025-05-17 20:45
发射任务与技术特点 - "神启号02星"搭载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是甘肃张掖星座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发射的第2颗商业SAR卫星 [1] - 该卫星为轻小型、低成本、高性能C波段SAR卫星,搭载天仪新一代合成孔径雷达载荷,关键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能力 [3] - 卫星具备业务化干涉测量技术合成孔径雷达能力,可实现对地表毫米级形变监测,干涉测量周期最短压缩至4天 [3] 应用领域与商业价值 - 卫星在自然资源管理、水利、电力、基础设施监测、海洋与海岸监测、灾害应急管理等民生关键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3] - 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常态化、高品质、自主可控的商业SAR图像数据服务 [3] - 与天仪研究院在轨卫星联合拓展干涉成像服务可将干涉成像测量周期进一步缩短至3天 [3] 行业地位与战略布局 - "神启号02星"入列使张掖SAR星座成为中国首个商业化运营C波段干涉测量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星座 [3] - 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企业已具备国际一流的星座运营能力和数据服务能力 [3] - 公司计划加快构建高时空分辨率全球减灾防灾干涉测量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星座,加速推动数据国产化 [5] 未来发展目标 - 公司旨在打破国外数据垄断枷锁,扭转行业对进口数据依赖局面 [5] - 未来将为地质灾害监测、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安全监测等重要领域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5] - 致力于赋能空间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生态建设,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5]
刚刚!美国关税,突传新消息!日本,大动作!
券商中国· 2025-05-17 20:44
日本对特斯拉充电站的潜在补贴计划 - 日本政府考虑在与美国的关税谈判中为特斯拉电动汽车建造充电站提供补贴,目前仅对日本本土充电标准"CHAdeMO"提供补贴 [1][2]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日本不补贴特斯拉"超级充电站"表示担忧并要求改进 [2] - 日本寻求下周举行第三轮美日贸易谈判,首席谈判代表赤泽亮正可能赴华盛顿 [3] 美日关税谈判进展 - 日本愿意讨论降低美国对日本汽车及零部件25%的关税和其他商品24%的关税,而非推动完全取消 [3] - 日本首相石破茂强调在关税谈判中不能接受仅就非汽车领域先达成协议 [3] - 日本首要目标是争取美国对汽车及零部件关税豁免,这是其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关键部门 [3] 特斯拉股价表现 - 特斯拉股价连续四周上涨,累计涨幅达45%,总市值重回1.13万亿美元 [1][4] - 5月16日收盘价349.98美元/股,使年内跌幅收窄至13%,此前曾暴跌逾40% [4] -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展示股价走势并与明尼苏达州州长沃尔兹发生公开争执 [4] Robotaxi服务进展 - 特斯拉暗示Robotaxi服务可能于6月1日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使用Model Y车型 [4][5] - 公司与奥斯汀市政府沟通数月以确保服务顺利推出,初期将通过远程操作员监督FSD功能 [5] - 马斯克在中东访问时表示希望将Robotaxi引入沙特,特斯拉于4月刚进入沙特市场 [6][7] 其他商业动态 - SpaceX旗下星链项目获沙特批准海事及航空应用许可 [7] - 马斯克在沙特推广其隧道挖掘公司The Boring Company和人工智能公司xAI [7]
天仪研究院完成第20次太空任务 累计将37颗卫星送上太空
环球网资讯· 2025-05-17 19:40
发射任务概述 - 北京时间5月17日12时12分,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的6颗商业卫星搭载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 [1][3] - 此次是天仪研究院首次一箭6星任务,也是该公司第20次太空任务,至此已成功完成37颗卫星的体系化部署 [5] 卫星类型及技术特点 - 6颗卫星包括1颗商业SAR遥感卫星"天仪42星",2颗光学遥感卫星"天仪29星""天仪35星",以及3颗空间科学实验卫星"天仪34星""天仪45星""天仪46星" [3] - "天仪42星"是一颗轻小型、低成本、高性能C波段SAR卫星,搭载新一代合成孔径雷达载荷,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能力,可实现地表毫米级形变监测 [3] - "天仪29星"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牵头研制的高光谱地质遥感智能小卫星,攻克了高可靠性一体化光机系统设计等多项关键技术 [4] - "天仪35星"搭载的多光谱相机采用先进的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在水体环境遥感应用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4] - "天仪45星"与"天仪46星"搭载太空服务器、星算计算机等先进设备,将开展6G智能语义通信传输等多项空天信息技术前沿成果在轨验证 [4] 公司发展里程碑 - 此次发射标志着公司实现了从"单星验证"到"批量化生产"的跨越式发展 [5] - 公司已构建起全球首批C波段商业SAR卫星从"卫星设计-星座运维-数据服务"的全产业生态链 [5]
空间探测两大突破!南方科技大学“南科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南方都市报· 2025-05-17 16:16
航天领域新成果 - 南方科技大学"南科一号"卫星由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 [1] - 该卫星是深圳高校深度参与研发的首颗卫星,搭载自主研发的空间电场测量和极光相机科学载荷 [1] - 卫星搭载12米超长空间电场天线系统,打破全球微小卫星电场天线长度纪录 [1] - 国内首次利用微小卫星进行极光光学观测,实现"低成本、高性能"创新设计 [1] 卫星技术突破 - 空间电场测量载荷携带三对电场天线,最长天线总长达12米,采用双层卷尺结构和3D打印技术,总质量压缩至1.7千克,体积仅1.6U [7] - 极光相机载荷通过精密轨道设计,单次飞越极光带可连续观测9分钟,动态记录极光形态演变 [7] - 卫星每月约14次飞越深圳上空,开展城市地貌定点拍摄,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数据源 [7] - 还搭载天格载荷、辐照载荷、CXPD2载荷、IP可视化载荷和热电载荷,增强科研实验能力 [7] 科研与教学融合 - 项目自2020年启动以来,2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全程参与设计、研制、测试等工作 [9] - 卫星平台和探测数据面向校内所有课程教学和科研共享,相关成果将发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 [9] - 项目培养了学生在空间探测方面的技术能力,为我国深空探测计划积累关键核心技术储备 [9] 国家战略与行业意义 - "南科一号"响应国家深空探测战略需求,数据将服务于空间物理基础研究及北斗卫星、空间站等重大工程环境监测 [5] - 项目彰显高校服务国家航天事业的担当,为后续开展更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奠定基础 [9] - 研究团队将依托该项目参与国家未来空间探测计划,助力深圳市空天技术产业发展 [9]
刚刚,武汉这所高校成功发射卫星,可探测地质矿藏
长江日报· 2025-05-17 15:24
卫星发射与技术突破 - "地质一号"卫星于5月17日12时12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是我国第一颗服务地质行业的高光谱遥感小卫星 [1] - 该卫星在地质勘查和监测卫星的"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 - 卫星采用地质行业高光谱谱段集中精细化设计,解决了传统高光谱载荷系统体积大、重量大、能效利用低等问题 [3] - 全球能够捕捉1000纳米以上的在轨高光谱遥感卫星不超过10个,"地质一号"在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 研发团队与合作单位 -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牵头,联合天仪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浙江省地质院等单位共同研制 [2]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力哲教授担任工程总师 [2] - 载荷主任设计师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谌一夫副教授 [3] 技术特点与应用领域 - 在可见-近红外波长范围内针对水、土、矿、植被等进行探测 [2] - 短波红外区间可精确识别特定矿物和蚀变带,优化找矿模型 [2] - 将极大提升我国在资源勘查、矿产监测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等领域的服务能力 [1] - 可大幅降低勘探成本,提高找矿成功率 [2] 研发历程与未来规划 - 卫星历经近三年研发,2025年年初研制成功 [3] - 研究团队将推进"地质二号"卫星的研发工作 [3] - 计划加速构建高光谱地质环境资源星座 [3]
“海口号”随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成功发射
海南日报· 2025-05-17 09:48
公司动态 - 国星宇航成功发射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12颗卫星,其中包括"海口号"(星时代-30) [1][2] - 公司于2025年1月7日在海口注册成立海口国星空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卫星整星、终端设备及数据贸易业务 [3] - 国星宇航将依托海口江东新区打造商业航天科技创新高地,重点布局海外卫星业务 [3] 技术突破 - 太空计算星座通过星间高速激光通信实现数据实时处理,解决单颗卫星算力有限问题 [2] - 本次发射是"星算"计划首次任务,采用算力集中部署模式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2] 区域布局 - 海口江东新区重点推进航天器研发、卫星数据服务、航天新材料等细分领域 [3] - 新区与文昌航天城形成"研发-制造-发射"产业链互补,协同临空经济与低空经济 [3] - 已落地卫星研发、算力硬件开发项目,构建卫星研制至星地协同应用的配套体系 [3] 政企合作 - 海口市政府及江东新区管理局对国星宇航提供大力支持,促成"海口号"卫星冠名 [3] - 美兰区、江东新区与产投集团联动引入国星宇航,成为投资促进典型案例 [3]
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通知
上海证券报· 2025-05-17 06:24
股东大会基本情况 - 股东大会类型为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由董事会召集[2] - 表决方式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结合,现场会议于2025年6月9日14:30在北京海淀区中国卫星通信大厦A座召开[2] -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进行,交易系统投票时间为当日9:15-11:30及13:00-15:00,互联网投票平台开放时间为9:15-15:00[3] 投票程序与规则 - 融资融券、转融通等特殊账户投票需遵守上交所自律监管指引规定[4] - 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的议案包括议案1至议案4,关联股东需对议案2和议案4回避表决,涉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三家关联方[7][8] - 股东可通过任一股东账户参与网络投票,重复表决以第一次结果为准[8][9][10] 会议审议事项 - 议案已通过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详情见2025年4月2日《上海证券报》等披露文件[7] - 会议资料将在股东大会前发布于上交所网站[7] 参会登记与安排 - 股权登记日为会议前收市后登记在册的股东,可委托非股东代理人出席[12] - 登记时间为2025年6月4日至6日9:00-16:00,地点为北京海淀区公司总部合规管理部,支持信函、传真或邮件方式登记[15][16][17] - 会议费用自理,联系方式包括电话(010)62585605及邮箱chinasatcom@chinasatcom.com[18] 授权委托说明 - 授权委托书需明确普通股/优先股数量、账户号及表决意向(同意/反对/弃权),未明确指示的受托人可自主表决[20][21][22]
索罗斯一季度清仓台积电等科技股 看好AI与新兴科技基础设施
快讯· 2025-05-16 16:42
索罗斯基金一季度持仓调整 - 大幅增持英伟达、太空卫星通讯公司AST SpaceMobile、摩根大通与比特币矿商Cipher Mining [1] - 清仓超微电脑、阿里巴巴和台积电 [1] - 大幅减持谷歌和京东的持股比例 [1] 行业投资方向变化 - 押注AI、太空通讯与比特币挖矿产业 [1] - 撤出多档科技权值股 [1] - 显示对AI与新兴科技基础建设的长线看好 [1] 市场策略分析 - 审慎调整对高基期科技股的曝险比例 [1] - 反映宏观投资人在产业轮动阶段的策略性资产重组 [1] 对比操作案例 - 知名宏观投资人朱肯米勒掌管的Duquesne Family Office反向加码台积电 [1]
索罗斯基金一季度持仓大调整:重仓防御板块 清仓科技股释放避险信号
环球网· 2025-05-16 16:20
投资组合转向 - 索罗斯基金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组合发生重大转向,增持大盘指数、加码公用事业和金融板块,同时大规模抛售科技股及中概股 [1] - 前三大新增持仓均指向防御性领域:斥资9600万美元买入美国电力公司(AEP),占投资组合1.9%;投入9360万美元布局能源企业Entergy Corp;增持摩根大通股票价值5666万美元 [3] - 大幅增持标普500指数ETF,清仓罗素2000小盘股指数ETF,形成"抛小盘、买大盘"的鲜明对比 [3] 科技股操作 - 清仓年内涨幅超100%的超微电脑和全球芯片龙头台积电 [3] - 新建仓人工智能算力巨头英伟达 [3] - 涉足卫星通信赛道,新开仓SpaceX竞争对手AST SpaceMobile,并布局比特币矿商Cipher Mining [3] 重大抛售 - 清仓78只个股,减持45只股票,科技与中概板块成重灾区 [4] - 完全退出阿里巴巴、台积电和波音 [4] - 对谷歌母公司Alphabet减持62.64%,京东仓位猛砍93.6% [4] - 半导体设备商应用材料、云计算公司Snowflake等科技股遭大幅减持 [4] 结构性增持 - 亚马逊持股增加30%,物流巨头联邦快递仓位暴增270% [5] - 光伏企业第一太阳能(First Solar)持仓激增近9倍 [5] - 联合健康集团持仓翻倍至1.12% [5] 机构解读 - 通过标普500指数ETF和公用事业股构建安全垫,对冲潜在衰退风险 [6] - 在科技领域收缩战线,聚焦人工智能等确定性赛道 [6] - 降低新兴市场敞口,特别是地缘敏感地区资产 [6] - 公用事业板块年内已上涨12%,跑赢标普500指数6%的涨幅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