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
搜索文档
时雷鸣:“十五五”时期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提升的主要目标
中国电力报· 2025-11-11 17:15
“十四五”期间水电站大坝安全工作成果 - 监管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明确各方责任,并补充《水电站大坝工程隐患治理监督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构建覆盖大坝全生命周期的监管法规体系 [3] - 监管覆盖更加全面,系统排查装机5万千瓦以上水电站,“十四五”期间注册大坝数量增加93座至总数704座,总库容超全国水库总库容52%,总装机容量超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75% [3] - 安全水平整体向好,甲级注册大坝占比从93%提高至97%以上,注册大坝在线监控系统实现应建尽建,主要发电集团均成立大坝安全专业化管理机构 [3] - 完成大坝安全第5轮定期检查,发现工程和管理问题数千条,整改完成率超过90%,并建立大坝度汛安全风险分级预警机制 [4] - 科技创新多点并进,卫星遥感、无人机、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深入应用,基本建立“空-天-地-水-工”全覆盖的大坝安全数据感知体系 [4] “十五五”期间水电站大坝安全面临的挑战 - 运行环境差异明显,大坝分布从台风暴雨频繁的东南沿海到高寒高海拔的西部地区,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和超标准洪水多发频发 [6] - 技术挑战日益增多,300米级超高坝投运带来高边坡、高应力、高流速等运行管理技术装备亟需突破,数智化技术应用成为新挑战 [6] - 行业需求变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更高,抽水蓄能电站大规模开发导致运行大坝数量快速增长,但历史洪水资料欠缺,频繁蓄放水模式影响大坝结构长期性态 [6] - 大坝性态问题显现,运行时间增长导致材料老化和结构性能退化,部分新高坝大库尚未经过严酷工况考验 [7] - 责任主体管理难点,“小、散、民、远”大坝成为安全管理新难点,民营经济在水电行业不断壮大 [7] “十五五”期间水电站大坝安全提升原则与目标 - 坚持党对水电站大坝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各级党组织把方向、谋大局、保落实的作用,为大坝安全提升提供根本保证 [8] - 坚持人民至上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发挥体制优势使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相互配合,确保“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里” [8] - 坚持高水平科技赋能,推动水电站大坝数智化改造,加强新质生产力成果应用,以丰沛应用场景推动技术迭代升级 [8] - 管理机制和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以《能源法》为统领的法规体系,加速制定行业亟需的标准规范性文件 [9] - 技术装备和数智化水平创新升级,推广北斗、卫星遥感、无人设备等国产技术应用,构建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和决策能力,推动大坝数智化改造 [9] -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应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大坝安全维护策略”,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兼具数智化能力和工程经验的复合型专家队伍 [10] - 应对极端情况能力大幅增强,加强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推进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标准建设,在险情获取、应急处置、救援技术等方面引领升级 [10]
工业和信息化部:我国将加速推动多个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培育
央视新闻· 2025-11-11 09:03
5G+应用场景培育 - 面向大中小企业深化重点行业领域5G工厂建设 [1] - 推广一体化、集约化解决方案 [1] - 开发推广机器视觉质检、远程设备操控、柔性生产制造等重点应用场景 [1]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 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意见 [3] - 推动人工智能向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管理决策、运维服务等各环节延伸 [3] - 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以释放"倍增"效应 [3] 机器人+应用场景培育 - 推动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进工厂并在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等细分场景落地应用 [5] - 聚焦采矿、民爆、应急等领域复杂恶劣生产环境推广机器人产品 [5] - 提升危险、恶劣环境下智能作业水平 [5] 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 - 研究出台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融合赋能行动方案 [7] - 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 [7] - 实施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链网协同"工程 [9] - 面向钢铁、电力、船舶、航空等重点行业在设计、排产、调度、仓储等场景普及推广 [9] 北斗+应用场景培育 - 研究出台推动时空信息产业发展政策 [11] - 深化北斗规模应用城市试点 [11] - 加快北斗与移动通信等技术融合创新 [11] - 促进北斗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新场景深度融合应用 [11]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将分批次推出应用场景项目清单
中国证券报· 2025-11-11 08:20
政策部署与实施路径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分批次推出应用场景项目清单,围绕建设综合性重大场景组织实施若干重大项目 [1] - 促进应用场景项目化、清单化,支持建设综合性重大场景、行业领域集成式场景、高价值小切口场景 [2] - 完善场景培育推广机制,发挥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作用,并与首台套装备等创新支持政策协同衔接 [2] - 协同推进准入、场景、要素改革,将“协同改革”纳入场景建设方案,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做法 [3]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科技部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前沿技术突破驱动重大场景培育 [4] - 推动形成“需求牵引—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的快速迭代创新机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4] - 深化场景培育开放,从“硬件建设”和“软件支撑”两方面着力,推动实验室前沿技术转化为产业发展新动能 [4] - 国务院国资委将推动中央企业强化高价值场景供给,拓宽场景开放广度深度,提升场景应用保障能力 [4] 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培育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速推动“5G+”、“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北斗+”等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培育 [5] - “5G+”应用场景方面,实施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深化5G工厂建设,推广机器视觉质检、远程设备操控等重点场景 [6] -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方面,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意见,推动人工智能向制造业各环节延伸 [6] - “机器人+”应用场景方面,深入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推动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进工厂,在焊接、装配等场景落地 [6] - “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方面,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在钢铁、电力等重点行业的设计、排产等场景普及推广 [6] - “北斗+”应用场景方面,深化北斗规模应用城市试点,促进其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等新场景深度融合应用 [7]
将分批次推出应用场景项目清单
中国证券报· 2025-11-11 04:09
政策推进与实施路径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区分批次推出应用场景项目清单并组织实施若干重大项目[1] - 促进应用场景项目化、清单化扩大生产场景、工作场景、生活场景供给[1] - 完善场景培育推广机制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作用并加强各类创新支持政策的协同衔接[2] - 协同推进准入、场景、要素改革引导各地将协同改革纳入场景建设方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制度保障[2] 科技创新驱动与产业应用 - 科技部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前沿技术突破驱动重大场景培育[2]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形成需求牵引—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的快速迭代创新机制[2] - 深化场景培育从硬件建设和软件支撑两方面着力推动实验室前沿技术转化为产业发展新动能[3] - 国务院国资委将推动中央企业强化高价值场景供给拓宽场景开放广度深度提升场景应用保障能力[3] 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培育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速推动5G+、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北斗+等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培育[3] - 5G+应用场景方面实施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深化重点行业领域5G工厂建设推广机器视觉质检、远程设备操控等重点应用场景[3] -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方面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意见推动人工智能向制造业各环节延伸[4] - 机器人+应用场景方面深入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推动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进工厂在焊接、装配等细分场景落地并聚焦恶劣环境提升智能作业水平[4] - 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方面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实施链网协同工程在钢铁、电力等重点行业加快设计、排产等场景普及[5] - 北斗+应用场景方面研究出台推动时空信息产业发展政策深化北斗规模应用城市试点促进其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新场景深度融合应用[5]
场景开放有大动作,多部门权威解读!
券商中国· 2025-11-10 23:22
政策核心与定义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这是我国首次系统性部署场景培育开放工作 [1] - 场景被定义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创新性应用的具体情境,旨在打通科技创新到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3] - 政策释放“以场景促创新、以开放激活力”的强烈信号,强调利用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产业体系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 [2][3] 重点产业应用场景方向 - 明确场景培育开放的五大主要领域: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新赛道、制造与交通等产业转型升级、矿山与应急等行业、社会治理服务、民生领域 [4] - 加速推动“5G+”应用场景,实施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深化重点行业5G工厂建设,推广机器视觉质检、远程设备操控等场景 [4] - 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推动AI向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各环节延伸 [4] - 深入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推动工业及人形机器人在焊接、装配等工厂场景,以及采矿、民爆等恶劣环境下的应用 [5] - 打造“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实施与重点产业链“链网协同”工程,在钢铁、电力等行业的设计、排产等场景普及推广 [6] - 深化“北斗+”应用场景,推动北斗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等新场景的深度融合应用 [6] 企业角色与资源投入 - 科技部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形成“需求牵引—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的快速迭代创新机制 [7] - 引导科技领军企业加大应用场景建设和开放力度,并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7] -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被要求主动开放场景,中央企业要率先打开主业场景资源 [7] - 中央企业已累计布局800多个AI应用场景,并发布首批40项高价值场景,其190个中试验证平台已面向社会提供超400项服务 [7] 地方实践与目标 - 广东省构建“四个一”机制,建立全省场景创新工作体系,并计划在全空间无人体系、深海资源开发、智能制造等领域拓展重大应用场景 [9] - 安徽省在全国率先成立城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推动量子信息“千家场景”计划,预计2027年落地1000个应用场景 [9] - 安徽省将聚焦低空经济、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领域组建场景实验室,提升合肥骆岗全空间无人体系能级,打造引领性“超级场景” [9]
事关场景培育开放!多部门权威解读,这场发布会,信息量满满
证券时报· 2025-11-10 19:53
政策核心与定义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这是我国首次系统性部署场景培育开放工作 [1] - 场景被定义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创新性应用的具体情境,旨在打通科技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 [2] - 政策释放了“以场景促创新、以开放激活力”的强烈信号 [1] 重点产业应用场景方向 - 政策明确了场景培育和开放的五个主要领域,包括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赛道、制造交通等产业转型升级、矿山应急等行业领域、社会治理服务及民生领域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速推动五个重点领域应用场景的培育 [3] - 实施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面向大中小企业深化重点行业领域5G工厂建设,推广机器视觉质检、远程设备操控等场景 [3] - 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意见,推动人工智能向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管理决策等环节延伸 [3] - 深入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推动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进工厂,优先在焊接、装配等细分场景落地,并聚焦采矿、民爆等复杂恶劣环境 [4] - 研究出台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融合赋能行动方案,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在钢铁、电力、船舶等重点行业加快应用 [4] - 研究出台推动时空信息产业发展政策,深化北斗规模应用城市试点,促进其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新场景融合应用 [4] 企业角色与资源支持 - 科技部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形成“需求牵引—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的创新机制 [5] - 加快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将企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作为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重要方向 [6] - 政策要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主动开放场景,中央企业要率先打开主业场景资源 [6] - 中央企业已累计布局800多个AI应用场景,并发布首批40项高价值场景 [6] - 中央企业190个中试验证平台已面向社会提供超400项服务,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6] 地方实践与规划 - 广东省构建“四个一”机制,建立全省场景创新“一盘棋”工作体系,重点在全空间无人体系、深海资源开发、智能制造等领域拓展重大应用场景 [7] - 安徽省在全国率先成立城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推动量子信息“千家场景”计划,预计2027年落地1000个应用场景 [7] - 安徽省将聚焦低空经济、量子信息、人工智能、聚变能源等领域组建场景实验室,提升合肥骆岗全空间无人体系能级,打造“超级场景” [7]
多部门发声!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
中国证券报· 2025-11-10 19:18
政策方向与实施框架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分批次推出应用场景项目清单,围绕建设综合性重大场景组织实施若干重大项目[1] - 政策坚持创新引领、改革推动、因地制宜、安全有序、系统推进和融合发展六大原则[2][3] - 建立场景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推动场景机会平等获取和资源优化配置,让各类主体公平高效参与[2] 科技创新与产业驱动 - 科技部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前沿技术突破及成果转化引领驱动重大场景培育和开放[4] - 推动形成“需求牵引—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的快速迭代创新机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4] - 从“硬件建设”和“软件支撑”两方面着力,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产业动能[4] 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培育 - 实施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深化重点行业5G工厂建设,推广机器视觉质检、远程设备操控等场景[6] - 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意见,推动AI向制造业各环节延伸[6] - 深入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推动工业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进工厂,在焊接、装配等场景落地[6] 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 - 研究出台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融合赋能行动方案,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实施“链网协同”工程[6] - 研究出台推动时空信息产业发展政策,深化北斗规模应用城市试点,促进其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场景融合应用[7] - 国务院国资委将强化高价值场景供给,拓宽场景开放广度深度,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8] 市场主体参与与合作 - 欢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科研院所等各类经营主体与中央企业在技术、产业、人才等环节深化合作[8] - 鼓励各类主体共同承担重大项目,开展科技攻关,使场景资源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沃土[8]
盘后利好!人工智能领域将出新政
证券日报网· 2025-11-10 18:16
5G+应用场景 - 实施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深化重点行业领域5G工厂建设[1] - 推广一体化、集约化解决方案,开发机器视觉质检、远程设备操控、柔性生产制造等重点应用场景[1]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 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意见,推动人工智能向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管理决策、运维服务等环节延伸[1] - 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释放人工智能的"倍增"效应[1] 机器人+应用场景 - 深入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拓展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在工厂的应用深度和广度[2] - 优先在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等细分场景实现落地应用[2] - 在采矿、民爆、应急等复杂恶劣生产环境推广机器人产品,提升危险、恶劣环境下智能作业水平[2] 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 - 研究出台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融合赋能行动方案,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2] - 实施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链网协同"工程[2] - 面向钢铁、电力、船舶、航空等重点行业,加快在设计、排产、调度、仓储等应用场景普及推广[2] 北斗+应用场景 - 研究出台推动时空信息产业发展政策,深化北斗规模应用城市试点[2] - 加快北斗与移动通信、惯性导航、高精度视觉等技术融合创新[2] - 促进北斗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海洋、精准农业等新场景深度融合应用[2]
丁薛祥在湖南调研
央广网· 2025-09-26 15:23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1] - 指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 强国之基 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推动产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 [2] - 做好企业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 以颠覆性创新支撑“换道超车” [2] 新型研发机构与文化科技融合 - 新型研发机构需总结经验 着力探索新型体制机制 实现市场化运行 [1] - 推动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 智能化转型 以新技术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1] 北斗产业与重点技术融合 - 集中力量攻克北斗关键技术难题 推动北斗与卫星互联网协同发展 [1] - 加快北斗成果转化运用 促进北斗与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等深度融合 推进规模应用 [1] 调研企业与具体实践 - 调研湖南先进技术研究院 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 了解新型研发机构运行 文化与科技融合情况 [1] - 调研湖南中电星河电子有限公司 了解北斗产业发展和规模应用情况 [1] - 在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实地察看智能制造生产线和重型机械展示 [2]
2025中国无线电大会|专家:频谱资源的创新协同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素
环球网· 2025-09-26 12:17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26日消息,以"创新·生态·无线·安全"为主题的2025中国无线电大会于近日召开。大会主论坛特邀权威专家作主旨报告,从战略 前瞻、科技突破与产业实践等多维度,分享对无线电技术与未来发展的前沿洞察。同期举行9场专题分论坛,涵盖商业航天频轨资源、无线电低空应用、地 面业务行业管理、星闪短距通信创新等热点领域。大会聚焦频谱赋能、低空应用、商业航天三大方向搭建供需对接活动。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赵春江以"无线电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大会期间,"推动频谱高效利用 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围绕行业无线电政策与产业升级、交通领域无线技术创新、重点行业频谱赋能、频谱资源高效 利用等前沿方向展开深度研讨。 聚焦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频谱资源高效利用与行业高质量发展相融合的热点,对于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与会专家围绕无线电 频谱资源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展开交流:一是本次大会为无线电应用和管理的主管部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行业用户提供了信息共享与交流平台; 二是与会各专家深刻认识频谱资源的基础性、战略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