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募股权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2025 40U40优秀青年投资人榜单揭晓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4-28 10:03
百余年来,五四精神鼓舞、激励着无数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之崛起与复兴而奋斗不息。 以爱国主义为魂,以科学与民主为手足,以进步为梯,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之中,促进中华民族的不断繁荣昌盛,其中必然少不了私募股权投资人的身影和脚步。 业内普遍认为,投资行业人才结构是年龄越大、越高阶的金字塔结构。但随着数字化时代来 临,在深科技、硬科技等专业性较强的赛道上,许多优秀的中国青年投资人,凭借自身完备的 专业知识与精准的眼光,发掘了真正具有价值的投资标的。青年投资人,正在与青年创业者一 起改变世界。 值此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 母基金研究中心(www.china- fof.com,下同)根据已有的数据 支撑与研究分析,正式发布2025 40U40优秀青年投资人榜单 ,以鼓励所有兢兢业业、为私募 股权投资事业默默奉献的青年从业者。 奖项包括: 2025 40U40 优秀青年投资人 首 E A F 1986年 杨浦创投 副总经理 母基金研究中心提醒:榜单力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公正,且仅作为参考,并不构成投资者的投资 依据;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应该谨慎判断和识别风险。 2025 40U40优秀青年投资人榜单闪亮如下 ...
PE机构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关注要点
搜狐财经· 2025-04-28 09:57
夏斌斌 | 作者 目录 监管规则概览 | 显无关的除外)、刑事处罚、涉及与经济纠纷有关的重大民事诉讼或者仲裁的, | | --- | | 应当披露处罚机关或者受理机构的名称、处罚种类、诉讼或者仲裁结果、日 | | 期、原因和执行情况; | | (七)交易对方及其主要管理人员最近五年的诚信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交 | | 易对方及其主要管理人员未按期偿还大额债务、未履行承诺、被中国证监会 | | 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或受到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的情况等。 | | | 1-6"锁定期安排" | | --- | --- | | | 独立财务顾问应对以下事项进行核查,并在《独立财务顾问报告》中发表明 | | | 确核查意见:(1)核查特定对象以资产认购取得上市公司股份的锁定期是否 | | | 符合《重组办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 | | | 2-8"交易对方 -- 标的资产股东人数" | | | 独立财务顾问应对以下事项进行核查,并在《独立财务顾问报告》中发表明 | | | 确核查意见:(1)发行对象数量超过200人的,核查标的资产是否符合《非 | | | 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及《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指引第4号 -- 股 ...
一家知名VC被卖了
投资界· 2025-04-25 15:03
收购交易概述 - 马来西亚私募股权二级投资机构Be e Alternatives Limited(BAL)控股公司BAM将收购老牌VC集富亚洲(JAFCO Asia)100%股权 [3] - 交易预计2025年完成,BAM将直接或间接持有集富亚洲GP及管理人股份 [6] - 收购是BAM扩大亚洲平台和投资能力的战略举措,区别于母公司BAL单纯聚焦S策略 [6] 买方背景 - Be e Alternatives成立于2021年3月,专注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投资,管理ACP第五期、第六期S基金 [5] - 创始团队来自日本蚂蚁资本(Ant Capital Partners),该机构资产规模约3亿美元 [5] - 策略聚焦LP份额收购和GP主导的重组交易 [5] 卖方背景 - 集富亚洲母公司JAFCO成立于1973年,资产管理规模超4600亿日元(约230亿元人民币) [6] - 集富亚洲累计可投资规模19亿美元(约130亿元人民币),投资组合超500家 [6] - 专注科技、消费、医疗等领域,覆盖中国、韩国、东南亚市场 [6] 中国市场布局 - 集富亚洲2002年进入中国,中国区投资占比约70%,上海落地两期QFLP基金 [8][9] - 中国区主管潘瑞婷认为中国市场具备广阔市场、充足人才和强大供应链三大优势 [9] - 代表性投资包括SHEIN(2013年A轮)、优酷土豆、达内科技等 [8] 行业整合趋势 - 海外GP并购案例增多,如EQT收购霸菱亚洲、贝莱德收购GIP等 [11] - 全球PE/VC管理规模20年内增长15倍至6万亿美元,机构数量达4000家,并购整合是大势所趋 [11] - 中国私募机构数量超2万家,但投资额仅为美国10%,行业洗牌加速 [12]
贝恩公司:2024年中国私募股权控股型投资额占比达29%,基金看向基本面稳固类资产
IPO早知道· 2025-04-24 13:51
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趋势 - 2024年投资交易总额达470亿美元,较上年小幅回升7%,主要受超大额投资交易(单笔超10亿美元)数量增长推动 [2] - 控股型投资表现坚挺,平均交易额大幅增长,占投资交易总额比重达29%,创历史新高 [2] - 私募基金战略转向控股型投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增长放缓、持有公司数量增多、创始人更注重专业管理和业务规模 [2] 基金投资策略分化 - 美元基金更倾向医疗、服务、零售等传统赛道,人民币基金在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国家战略产业活跃 [3] - 政府背景投资机构(主权财富基金)2024年投资活跃度较过去五年均值翻倍,全球基金活跃度大幅下降至6%(过去五年均值24%) [3] - 国内基金占比略有下滑,主因美元基金投资减少,但人民币配置保持稳定 [3] 募资与退出市场动态 - 受IPO市场低迷影响,退出交易进一步下滑,退出难度显著增加 [3] - 私募基金募资额向头部聚集,前十大基金公司募资占比从2020年30%跃升至2024年70% [3] - 下一轮大规模募资或延续至2026-2029年,募资形势严峻 [4] 投资风格与行业偏好 - 基金转向青睐现金流稳定、基本面稳固的资产,消费与零售领域因估值合理且现金流稳定成为大额交易活跃区 [4] - 企业估值普遍下滑后,基金关注焦点转向2亿至4亿美元以上的较大规模控股型交易,投后增值手段成为挑战 [4] - 私募基金探索跨境和平台型投资,需构建新能力体系支持战略转型 [4]
LP梳理:国家级引导基金全名录
FOFWEEKLY· 2025-04-23 18:06
国家级引导基金核心优势 - 国家级引导基金成为GP优先级最高的募资对象,具备政策背书、资源优势及长期稳定性,能为GP及投资项目带来多维战略价值[4][5] - 资金规模与稳定性:国家级基金由政府财政或国资平台主导,体量庞大(累计注册资本2.17万亿),提供长期充足资金支持[6][9] - 政策导向与产业协同:聚焦国家战略领域(如AI、半导体、军民融合),精准对接政策红利,降低投资方向偏离风险[6] - 信用背书与募资杠杆:国家级基金参与象征政府认可,显著提升GP市场信誉,吸引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等跟投[7] 市场概况与分布 - 截至2025年4月,国内国家级引导基金总计40支,累计注册资本2.17万亿[9] - 成立年份分布:2015-2019年为设立高峰,近两年设立规模回升,预计中美对抗背景下更多科创属性大基金将设立[10] - 地区分布:北京为核心(24支),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次之;近5年新设基金集中于上海和北京[12][14] - 赛道偏好:近五年新设基金明显倾向科技与制造领域,高端制造和材料占比最高,AI、半导体等尖端科技为近年重点[15] 合作GP与基金名录 - 近三年与国家级引导基金多次合作的GP包括红杉中国、深创投、IDG资本、中芯聚源等20家机构[18] - 2020年后新设基金示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注册资本3440亿)、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600.6亿)、国家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二期(596亿)[21] - 活跃出资基金投资策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聚焦污染治理与清洁能源,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覆盖半导体全产业链[22] 重点基金详情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3440亿):面向半导体全产业链,引导社会资本多渠道融资[23] - 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1472亿):覆盖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力装备等先导性领域[24] - 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1020亿):支持央企技术创新,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化[24] -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357.5亿):重点解决创新型中小企业中长期股权融资问题[26]
普洛斯中国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
证券日报网· 2025-04-22 15:46
业务发展概况 -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发展稳中有进,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产业、经济、环境、社会带来长期价值 [1] - 公司致力于搭建外资投资中国的桥梁,2024年公司及其管理基金对中国市场的新增资本金投入达22.4亿美元 [2] 新能源业务 - 公司新能源资产开发规模持续增长,分布式光伏、集中式光伏、风电以及储能等新能源基础设施累计开发规模超过2吉瓦,2024年新增开发规模近1吉瓦 [1] - 公司与保碧新能源联合发起的洛能资本在2024年完成新能源开发基金一期首轮关账,预计总投资规模达100亿元,对应开发规模约3吉瓦 [1] 投资与资本管理 - 公司通过提供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和高效的基础设施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并秉持对投资人负责任的态度开展资产投资和管理 [1] - 公司吸引多家国际顶尖投资机构参与其在中国的物流不动产基金和研发制造增值基金的投资,中金普洛斯REIT完成第10次分红,累计分红金额超10亿元 [2] - 公司通过旗下隐山资本等私募股权投资平台深度链接智慧供应链与绿色经济,2024年新完成两只人民币基金募集,迄今已累计投资赋能上百家高成长性创新企业 [2]
4月22日电,私募股权投资公司Thoma Bravo接近达成收购波音公司旗下导航部门Jeppesen的协议。
快讯· 2025-04-22 08:57
文章核心观点 私募股权投资公司Thoma Bravo接近达成收购波音公司旗下导航部门Jeppesen的协议 [1] 分组1 - 收购方为私募股权投资公司Thoma Bravo [1] - 被收购方为波音公司旗下导航部门Jeppesen [1] - 事件进展为接近达成收购协议 [1]
VC/PE周报 | 大模型独角兽启动上市辅导;黑石又募了百亿美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1 20:42
全球资本流动新趋势 - 私募巨头KKR宣布扩大中东业务并任命新管理层 由董事总经理Julian Barratt-Due领导专门投资团队 David Petraeus担任中东地区董事长[2] - 黑石旗下欧洲不动产基金BREP Europe VII完成98亿欧元(106亿美元)募资 成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欧洲不动产基金[3] - 中东地区结构性改革和支持投资政策推动经济增长 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经济潜力持续增长[2] 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动态 - 零一创投完成新一期5亿人民币基金首关 LP包含多地国资、市场化母基金和上市公司[6] - 基金聚焦智能制造与跨境出海领域 投资轮次覆盖天使轮到B轮 单笔投资金额500至5000万人民币[6] - 零一创投投资案例包括货拉拉Lalamove、海柔创新、XTransfer等[6] 人工智能与科技企业资本运作 - 智谱AI启动IPO辅导流程 计划2025年10月完成辅导 成为大模型"六小虎"首家冲刺上市公司[7] - 智谱AI近期获得多轮战略融资 包括杭州城投产业基金10亿元、珠海华发集团5亿元、成都高新区3亿元和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2亿元[7] - 公司脱胎于清华大学知识工程实验室 2019年成立[7] 智能硬件与机器人领域融资 - 云鲸智能完成1亿美元融资 由腾讯与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联合领投 科幻基金、明势创投跟投[8] - 公司同步启动Pre-IPO工作 首款家庭具身智能产品预计2年内发布 具备三维双目视觉感知系统和机械臂[8] - 李未可科技获得数千万元战略融资 投资方为合肥包河创投及上市公司米奥兰特[9][10] - 公司AR眼镜支持超100种语言同传翻译和AI会议纪要生成 曾获字节跳动、国中资本投资[10] 地方国资整合与产业投资 - 珠海市推动华发集团与格力集团共同组建珠海科技产业集团 实施国资专业化整合[4] - 华发集团控股7家上市公司和2家新三板企业 核心业务涵盖科技产业、城市运营等领域[4] - 格力集团管理珠海基金三期创投基金等 累计投资项目943个 总投资额超766亿元[4]
突发!巨大抛盘,来袭!
券商中国· 2025-04-21 19:33
高校抛售危机 - 耶鲁大学正寻求大规模出售私募股权投资组合 规模高达60亿美元 占其414亿美元捐赠基金的15% 为该校首次在二级市场抛售 [1][2] - 哈佛大学面临免税地位取消风险 可能被迫出售流动性资产如股票 并发行更多债务 其520亿美元捐赠基金中40%配置于私募股权 流动性受限 [2] - 普林斯顿等大学陆续发行债券 显示美国教育捐赠基金体系普遍面临流动性压力 常青藤投资模式正被颠覆 [3] 投资模式变革 - 耶鲁模式将另类资产配置比例推升至70%以上 依赖永久资本 免税待遇和政治中立性三大支柱 特朗普政府的税务威胁直接冲击该模式 [4][5] - 自1950年代哈佛调整资产配置以来 顶尖学府形成以私募股权为核心 高度依赖税收优惠和长期持有的独特模式 当前政治风险迫使机构重新评估 [3][4] 市场连锁反应 - 黑石 阿波罗等私募巨头股价年内下跌超20% 哈佛耶鲁抛售可能引发恶性循环 封闭式基金交易陷入冰封 [7] - 全美大学捐赠基金共持有约5000亿美元私募股权资产 其中40%为低流动性资产 若持续抛售可能冲击市场 [8] - 欧洲私募股权协会警告北美教育基金抛售恐冲击新兴市场资产价格 亚洲主权财富基金加强风险审查 [8] 估值体系重构 - 顶级机构折价出售优质资产将导致估值体系重构 新债王冈拉克警告危机堪比2008年次贷风险 [7] - 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折价加剧可能影响VC/PE融资能力 教育机构支持的科技孵化器和早期基金面临抽资风险 [7] - 美国股指期货全线杀跌 市场担忧特朗普关税政策和美联储独立性 机构投资人可能进入防御模式 [7][8] 全球性影响 - 美元指数暴跌 高盛报告指出美元被高估20% 关税政策破坏强势美元支柱 类似"英国脱欧"式对抗 [1] - 欧元区投资者抛售美国股票 但外国投资者尚未大规模净抛售美国国债 市场波动性加剧 [1][8]
LP催了:赶紧把钱投出去
投资界· 2025-04-21 15:59
投资人苦恼:有钱但投不出去 - 大多数投资机构投资数量相比上一年同期下降约10%,VC机构出手节奏趋缓 [7] - 资金和资源加速向少量项目集聚,高估值与泡沫论此起彼伏,部分投资机构表示"难以下手" [7] - 市场上有限的资金都扎堆在相同的赛道里,平庸的项目看不上,好项目又轮不到,部分项目估值变形直接pass [7] - 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历历在目,加上退出的不确定性,LP投资人信心不足,各方资金都很谨慎 [7] - 地缘政治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投资人的决策,部分面向欧美市场的项目无奈搁置观望 [7] - 眼前最大的挑战是如何瞄准未来进行更大胆的投资,一些投资机构陷入钱在手不投贬值和投出去亏钱的矛盾里 [7] - 很多同行面临有钱没处投的处境,看不到好项目,有账上几个亿买理财的例子 [7] LP考核投资进度 - 政府LP要求GP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关心资金是否能够真正投到创新项目上去 [8] - 90%的政府LP诉求是尽快投资,设下"今年必须投多少"的考核目标 [8] - 资金使用率越高意味着GP把更多的钱投在项目上,多投项目多创造收益 [8] - 资金使用率越低,则可能意味着GP管理费收得越多,但没有尽职免责 [8] - 政府投资基金会要求子基金在三年内全部投完并汇报指标,未完成将发函催促投资 [8] - 若资金仍未使用,可能会触发减资、扣管理费等动作 [8] 管理费压力与创收KPI - 一级市场管理费呈现两个极端,有些GP管理费太低不足以支撑运营成本,有些不太作为的GP却靠着管理费过得有声有色 [8] - 管理费不超过实缴金额的1.5%,有的甚至降到了1% [9] - 投不出、募不动、也退不了,LP持续性出资成为GP普遍头痛的问题 [9] - 有些投资机构的管理费已不够日常开支,有基金账上只剩200万 [9] - 活跃在前端的投资人开始肩负起机构的创收,有的投资经理自掏腰包凑跟投,有的投资机构干起FA的活儿转收中介费 [9] - 纯国资机构直言管理费覆盖不住成本,每个人都背了创收的指标 [9] GP调整策略 - 部分GP放弃做大规模,退回募来的资金 [10] - 运营基金的能力与环境、机遇等都有很大关系,对行业保持敬畏之心决定放弃但不后悔 [10] - 今年仍在募新的基金,但把基金规模缩小 [10] - GP主动缩减基金规模,向LP退回部分或全部资金,被认为是穿越寒冬的一种策略 [10] - 基金规模过大对民营机构存在挑战,需要往中型规模转型 [10] - 必须去面对IPO停滞的前提下仍要出手的现实 [10] 典型案例 - 某国资PE拿了长三角某地政府10亿级别的资金,因基金2年没有投项目,该政府LP决定终止出资 [11] - 北京一家硬科技VC基金向LP call款失败,理由是投资不达标 [11] - 有国资LP约定管理费按实缴或实投规模拨付,未完成投资指标、返投要求等则需将部分管理费退还给LP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