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搜索文档
暑假档或迎“欢喜时刻”,《酱园弄·悬案》与《戏台》票房势能强劲
格隆汇· 2025-06-11 08:40
暑期档市场概况 - 2025年暑期档开启,占据全年约30%票房,是电影市场活力的风向标[1] - 优质内容成为激活市场的关键,今年暑期档已有超60部中外影片定档,重磅影片供给丰富[1] - 端午档表现亮眼,票房和观影人数同比显著增长,为暑期档预热[2] - 2024年暑期档因缺乏爆款票房基数较低,今年增长弹性更大[3] 《酱园弄·悬案》市场表现 - 定档一周内灯塔、猫眼"想看人数"突破70万,领先同档期影片[7] - 微博单日新增话题阅读量1.56亿(排名第二),抖音和小红书新增播放量均排名第一[7] - 首映日预售数据霸榜第一,市场期待值高[8] - 名导陈可辛+全明星阵容(章子怡、雷佳音等),制作耗时8年[10][12] - 改编自民国奇案,悬疑犯罪题材结合女性视角,影评反馈独特[11] - 市场预测票房30-50亿,有望显著提升出品方业绩[14] 《戏台》市场潜力 - 定档7月17日,承接《酱园弄·悬案》热度,形成档期接力[15][22] - 陈佩斯编剧/导演并主演,黄渤、姜武加盟,民国荒诞喜剧题材[15] - 改编自豆瓣9分+同名话剧,全国巡演超百场,口碑基础扎实[19] - 猫眼/灯塔"想看人数"超4万,同档期中上游[21] - 契合暑期家庭观影需求,喜剧类型过往在暑期档表现突出[20] 欢喜传媒内容战略 - 暑期档两部重磅影片形成内容矩阵,覆盖悬疑与喜剧多元题材[22][24] - 后续储备包括《满江红2》(目标60亿+票房)、《独自·上场》、《人鱼》等,张艺谋、陈可辛等名导参与[25] - 通过多题材布局构建内容护城河,强化持续打造爆款的能力[26] - 若影片表现超预期,公司或迎来价值重估[24]
任仲伦:焕新城市必先焕新人,文化产业迭代的核心是唤醒人的精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19:46
文化产业与城市焕新的关系 - 文化产业迭代与城市焕新交织共生,电影作为工业文明产物为上海发展注入诸多变化[1][3] - 城市焕新包含双重维度:物理空间改造升级和精神空间品质提升,根本目标是让居民获得归属感与满足感[3] - 电影院建设催生城市地标建筑,如上海大光明影院、兰心大戏院等,并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4] 电影产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电影产业为上海市民提供新生活内容,例如鲁迅9年内观看140部电影[4] - 电影产业作为全球文化集散地,对洛杉矶等世界城市发展产生深远影响[4] - 上海早期拥抱工业文明,电影虽起源于北京却在上海发祥,成为城市文化标志[1][3] 新技术对文化产业和城市焕新的推动 - 数字技术成为文化产业迭代最大驱动力,降低创作门槛并丰富城市文化生态[8] - 新技术赋能城市从功能需求上升到美学追求,要求创作者探索新美学可能性[8] - 科技与人文辩证统一,技术革新催生新艺术形式(如电影、电视),终极目标是提升城市人性化体验[8] 城市焕新的核心价值 - 城市焕新根本意义在于唤醒居民新思想、新精神和新生活方式[9] - 城市为人而建、为人而新,物质与精神双重提升是发展根本[3][9]
上海即将切换“电影节模式”:银幕亮起来、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
财联社· 2025-06-10 16:15
根据官方日程, 本届电影节活动依旧丰富。 其中,产业活动板块业界精英齐聚,在金爵电影 论坛、电影学堂、国际影视市场传递行业新风潮。此外,"一带一路"电影周、科幻电影周、未 来影院、传媒关注单元等活动,将聚焦行业具体领域,以期助力业界拓宽视野、扩展交流空 间。 此次科幻电影周进入了第三届,将聚焦"科技创制",以科技赋能内容创制,以沉浸体验推动产 业升级。依托上海科技影都在全球影视创制以及AI最新技术方面的成果和产业落地,融合影 视、科技、文旅、教育等多维力量,展现中国科幻电影与高新技术交汇的产业图景。 已举办六届的"一带一路"电影周,今年将继续通过电影促进跨文化交流。包括举办圆桌论坛、 产业论坛、生活市集、魅力浦东电影之夜等活动;展映继续走进长三角,南京、苏州、杭州、 宁波、合肥连同上海一起展映来自"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成员机构推荐的精选影片。 据悉,本届电影节金爵奖5个单元共收到来自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00余部影片报名,创历史 新高。其中,报名参赛作品超过2800部,美洲与非洲地区的报名影片数量显著增长,短片单 元报名数量相较去年增长18%。此外,本届报名参赛作品中1820余部为世界首映,520余部 为国 ...
界面·财经号优质稿件TOP20|2025年5月榜
新浪财经· 2025-06-10 16:13
卫生巾行业 - 朵薇品牌以"透明工厂"概念突袭市场,首场直播销售额破4000万,定价不足传统品牌单片价格的60% [2] - 低价底气源于医护级资质规避医用级长周期审批,直击行业暴利软肋——恒安国际毛利率常年维持在63% [2] 美妆行业 - 珀莱雅以107.78亿年营收超越了霸榜23年的上海家化,登顶国货之首 [2] - 行业前十门槛攀升至25.69亿,研发投入激增——上美股份、巨子生物研发费用增速均超40% [2] 邮轮行业 - 经历2024年暑期价格崩盘(部分航线跌价60%)后,皇家加勒比、爱达邮轮转向文化跨界求生 [2] - 推出"哪吒闹海""乐高大师课"等主题航次,五一上海港创下单日3万人次出入境新高 [2] 影视IP行业 - 光线传媒凭《哪吒之魔童闹海》150亿票房横扫春节档,一季度净利润暴涨374.79%至20.16亿 [3] - 董事长王长田在市值腰斩之际减持套现5.38亿,折射出电影业对单IP的深度焦虑 [3] IP商业化 - 良品铺子、洽洽年联名超50次,IP合作创收71亿 [3] - 故宫餐饮人均500元的"进宫吃饭"热潮,印证了文化IP溢价对消费理性的压倒性胜利 [3] 网红经济 - papi酱的MCN机构papitube年营收曾达45.2亿 [3] - 霸王茶姬借"成功学"人设打造品牌叙事,Labubu潮玩依托明星营销引爆社交声量 [3] AI行业 - 文科友好、月薪3万的AI训练师岗位成为热门 [4] - 《滕王阁序》被AI检测系统误判为100%生成文本,催生"降AI率"灰色产业,单篇论文检测费高达3000元 [4] 其他行业动态 - 滴滴的小弟们不想再给聚合型平台打工 [5] - 茅台找张艺兴代言试图变"年轻" [6] - 吉利匆忙私有化极氪可能与雷军有关 [6] - 万达广场成为王健林的套现中心 [6]
端午档电影市场研究报告
拓普数据· 2025-06-10 09: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端午档内地电影市场表现良好,票房、观影人次同比增长,特效厅份额创新高,影片市场集中度提升,地域市场下沉增长放缓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端午档电影市场概况 - 大盘概况:票房4.6亿,与21年持平,同比增长19.94%;日均票房1.5亿,同比增长19.9%;首日票房1.5亿,儿童节达2亿后回落;放映场次130.98万,同比下降4.18%;观影人次1176.16万,同比增长22.15%;平均票价36.4元,同比下降0.72元 [4][7][8][9][10][14] - 终端场次:在映影院数1.2万,同比增长2.3%,在映银幕数7.3万,同比增长2.6%;新片平均片长增加致场次同比下滑 [18] - 人次票价:观影人次1176.2万,同比增长22.2%,日均392.1万;平均票价39.1元,为近三年最低,场均人次9人 [27] - 影院收益:场均收益325.7元,同比增长25.2%,单影院日均收益1.3万元,同比增长17.2%,与21年相当 [28] 端午档影片分析 - 市场供片:上映11部新片,与去年持平,新片票房贡献80.5%,为近年新高 [33] - 重点影片:《碟中谍8》和《哆啦A梦》贡献档期票房56.2%,市场集中度近年仅弱于23年 [38] - 映前热度:整体热度偏低,映前一周增长乏力 [41] - 映前预售:大盘首日预售较弱,仅好于2022年,《碟中谍8》预售居首 [46] - 排片供需:新片排片一强多弱,儿童节动画片供需提升 [48] - 票房走势:《碟中谍8》领跑,映后日票房稳中有跌,儿童节动画片有小幅增长 [52] - 受众画像:《碟中谍8》偏向年长男性,《私家侦探》偏向年长女性,动画片受众偏向年轻人和女性 [56] - 优势区域:《私家侦探》在华南区优势明显,各影片票仓差异不大 [61][65] 端午档地域终端放映情况 - 票仓区域:整体稳定,下沉市场增长放缓,一线城市票房9749万,同比增长29.9%,二线2.1亿,同比增长21.5%,三线及以下1.5亿,同比增长12.9% [67][68] - 重点省份:TOP4省份不变,四川、湖北、安徽提升1位,除山东外票房同比均增长,上海最高 [72][73] - 重点城市:头部排名稳定,仅南京提升1位,上海和南京票房同比增长明显 [76][79] - 影院表现:各票房体量影院数据稳定,票房10万以上影院占9%,同比增3个百分点,TOP10影院一线占8席 [80][84] - 重点院线:万达稳居首位,中影上升7位,浙江时代上升2位 [85] - 重点影投:香港百老汇提升2位,万象影城和博纳影院各提升1位 [89] 端午档特效厅市场表现 - 特效厅概况:在映特效厅9443个,占比12.7%,与去年持平;票房1.2亿,同比增长66%,贡献大盘25.2%,创新高 [93] - 分属性特效厅:《碟中谍8》上映使各属性特效厅均增长,巨厅、音效厅、LED厅明显 [96] - 分品牌特效厅:各品牌特效厅均增长,IMAX票房3507万,同比增188.8%,居首,IMAX、杜比影院、CINITY增长超100个百分点 [98][100] - 特效厅影片表现:《碟中谍8》特效厅票房1.4亿,贡献83%,对巨幕厅和音效厅贡献达九成 [101]
2025年端午档电影市场研究报告
拓普· 2025-06-09 15: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端午档内地电影市场整体向好,票房、观影人次增长,影片供给充足,头部影片集中度提升,特效厅份额创新高,但映前热度和预售表现一般,下沉市场增长放缓 [4][9][33] 各部分总结 端午档电影市场概况 - 大盘票房4.6亿,同比增长19.94%,日均票房1.5亿,同比增长19.9%,开局稳定,儿童节拉动市场 [4][9][10] - 放映影院数1.2万,同比增长2.3%,银幕数7.3万,同比增长2.6%,但新片平均片长增加致场次同比下滑4.2% [18] - 观影人次1176.2万,同比增长22.2%,平均票价39.1元,为近三年最低,场均人次9人 [27] - 影院场均收益325.7元,同比增长25.2%,单影院日均收益1.3万元,同比增长17.2%,与2021年相当 [28] 端午档影片分析 - 上映新片11部,与去年持平,新片票房贡献80.5%,为近年新高 [33] - 头部影片集中度提升,《碟中谍8》和《哆啦A梦》贡献档期票房56.2%,仅弱于2023年 [38] - 映前大盘热度低,增长乏力,与去年同期相当 [41] - 预售首日大盘偏弱,新片累计首日预售4419.8万,仅为去年的39.1% [4] - 排片呈一强多弱格局,儿童节当日动画片供需提升 [48] - 《碟中谍8》领跑,日票房稳中有跌,儿童节动画片有小幅增长 [52] - 《碟中谍8》受众偏年长男性,《私家侦探》偏年长女性,动画片受众偏年轻女性 [56] - 仅《时间之子》在下沉市场有优势,《私家侦探》在华南地区优势明显 [65] 端午档地域终端放映情况 - 下沉市场增长放缓,一线票房9749万,同比增长29.9%,二线2.1亿,同比增长21.5%,三线及以下1.5亿,同比增长12.9% [68] - 头部省份排名有变动,除山东外票房同比均增长,上海最高 [73] - 头部城市排名稳定,仅南京提升1位,上海和南京票房同比增长明显 [79] - 各票房体量影院数据稳定,票房10万以上影院数量占9%,同比增3个百分点 [84] - 头部院线排名变动明显,万达居首,中影上升7位,浙江时代上升2位 [85] - 头部影投票房排名小幅变动,香港百老汇提升2位,万象影城和博纳影院各提升1位 [89] 端午档特效厅市场表现 - 特效厅份额创新高,在映9443个,占比12.7%,票房1.2亿,同比增长66%,贡献大盘25.2% [93] - 各属性特效厅均增长,巨幕厅、音效厅、LED厅明显 [96] - 各品牌特效厅均增长,IMAX居首,票房3507万,同比增长188.8%,贡献三成 [100] - 《碟中谍8》贡献特效厅总票房83%,对巨幕厅和音效厅贡献达九成 [101]
基本面高频数据跟踪:乘用车零售回升
国盛证券· 2025-06-09 15: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6月2日 - 6月6日国盛基本面高频指数平稳 各分项指标有不同表现 生产、基建投资、融资同比增幅扩大 商品房销售同比降幅收窄 出口、库存同比增幅收窄 消费同比增幅不变 物价方面 CPI和PPI月环比预测有相应变化[1][2][9][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总指数 - 本期国盛基本面高频指数为126.0点 前值125.9点 当周同比增加5.0点 同比增幅不变 利率债多空信号为多头 信号因子为5.4% 前值5.8% [1][9] 生产 - 工业生产高频指数为125.5 前值125.4 当周同比增加4.8点 同比增幅扩大 部分开工率有变化 如电炉开工率降至64.7% 聚酯开工率降至88.9%等 [1][9][16] 地产销售 - 新房销售同比持续为负 当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为21.0万平方米 前值31.9万平方米 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溢价率为3.7% 前值10.0% [27] 基建投资 - 石油沥青开工率回升 当周石油装置开工率为31.3% 前值27.7% 基建投资高频指数为118.1 前值117.9 当周同比增加1.6点 同比增幅扩大 [36][38][9] 出口 - 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持续回升 当周CCFI指数为1155点 前值1118点 义乌小商品出口价格指数为104点 前值108点 RJ/CRB指数为297.6点 前值292.3点 出口高频指数为144.3 前值144.4 当周同比增加6.1点 同比增幅收窄 [45][9] 消费 - 乘用车厂家零售和批发回升 当周乘用车厂家零售为95364辆 前值60823辆 乘用车厂家批发为156618辆 前值75923辆 日均电影票房为8257万元 前值3435万元 消费高频指数为119.3 前值119.3 当周同比增加1.4点 同比增幅不变 [57][9] CPI - 猪肉价格继续回落 最新一期猪肉平均批发价为20.6元/公斤 前值20.7元/公斤 CPI月环比预测为 - 0.1% 前值 - 0.1% [66][10] PPI - 螺纹钢价格持续回落 铜价持续回升 秦皇岛港动力煤平仓价为609元/吨 前值611元/吨 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为65美元/桶 前值64美元/桶 LME铜现货结算价为9720美元/吨 前值9650美元/吨 LME铝现货结算价为2455美元/吨 前值2466美元/吨 PPI月环比预测为 - 0.1% 前值 - 0.2% [72][10] 交运 - 客运回落 当周一线城市地铁客运量为3666万人次 前值3901万人次 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0点 前值1050点 交运高频指数为127.8 前值127.6 当周同比增加8.1点 同比增幅增加 [82][2][10] 库存 - 电解铝库存持续回升 当周电解铝库存为16.5万吨 前值13.8万吨 纯碱库存为162.7万吨 前值161.3万吨 库存高频指数为160.2 前值160.1 当周同比增加9.8点 同比增幅收窄 [88][2][10] 融资 - 地方债回落、信用债回升 周内地方债净融资505亿元 前值1374亿元 信用债净融资为1246亿元 前值512亿元 6M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为1.08% 前值1.10% 票据利率 - 存单利率均值为 - 0.73% 前值 - 0.73% 融资高频指数为228.5 前值227.9 当周同比增加29.2点 同比增幅扩大 [99][2][10]
即将进入暑期档,新片水准终于提升了
36氪· 2025-06-09 08:55
暑期档市场分析 - 6月传统上被视为暑期档预热阶段 头部大片通常集中在7-8月上映 但今年6月片单质量显著提升 显示出行业对市场回暖的迫切需求 [1][2] - 暑期档对电影行业至关重要 若表现不佳将造成比五一档/端午档更严重的行业冲击 当前市场环境比半年前春节档前夕更加严峻 [2] - 6月片单诚意十足 包含多部IP续作和重磅新片 与3-5月形成鲜明对比 有望为暑期档奠定基础 [2][26] 重点影片数据与预测 头部IP作品 - 《新驯龙高手》猫眼想看18.2万/淘票票16.5万 真人改编版依托经典动画IP 预售表现强劲 预计票房2-3亿 [3][6] - 《名侦探柯南》系列前作票房1.48-2.86亿 本次定档暑期初期瞄准学生群体 预计至少1亿+票房 [3][14] - 《蜡笔小新》去年首登内地获1.27亿 暑期档加持下有望维持1亿+体量 [3][26] 导演新作与续集 - 陈可辛《酱园弄悬案》猫眼想看49.6万/淘票票20.4万 经历回炉重造后分两部上映 超强卡司阵容保障市场下限 [3][12] - 田羽生《分手清单》猫眼2.4万/淘票票4万 热度不及《前任》系列 市场预期相对保守 [3][8] - 宋晓飞《人生会议》猫眼1.5万/淘票票0.4万 导演曾打造爆款《情圣》 或成暑期档黑马 [3][24] 国际制作与经典重映 - 布拉德·皮特主演《F1:狂飙飞车》北美口碑炸裂 目标冲击1亿票房 [3][20] - 皮克斯原创《地球特派员》保持品牌高水准 但需克服"不接地气"的国内市场挑战 [3][17] - 张国荣经典重映《星月童话》猫眼/淘票票各0.8万 主要吸引存量影迷市场 [3][10] 行业趋势观察 - 环球影业效仿迪士尼推进动画IP真人化改编 通过北京环球影城强化IP运营 [6] - 经典影片重映成为院线固定组成部分 但主要维持存量市场而非创造新增量 [10] - 优质项目集中投放反映行业自救态势 6月片单质量提升为7-8月头部大片铺路 [26]
融合场景亮点纷呈 服务消费创新升级添动能
中国证券报· 2025-06-09 06:15
文旅消费 - 夏季文旅订单增多,暑假家政服务预订热度上升,体育赛事成为消费新热点 [1] - 商务部启动"服务消费季"活动,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培育"旅游+"、"体育+"等融合消费场景 [1] - 飞猪"618"购物节数据显示,主题乐园游、邮轮游销量翻倍增长,飞猪官方直播间成交额同比翻三番 [3] - 海昌海洋公园计划引入祥源控股集团,形成"从云端到海底"的全场景消费闭环 [3] - 上海乐高乐园7月5日开园,搜索量大幅增长,IP热度带动"未开先火" [3] - 爱达邮轮联合上影元推出"哪吒闹海"夏日主题航季,开启海上国潮文化之旅 [3] - 电影暑期档超过60部中外影片定档,暑期档票房占比全年30%,有望同比改善 [4] - 云南省发放10亿元消费券,涵盖住宿、餐饮、电影等领域 [4] 家政服务 - 暑期带娃需求咨询量增多,小时工服务受欢迎,3小时服务涵盖接送孩子、买菜做饭等 [5] - 京东"618"开场1小时,家政、家电清洗、洗衣服务成交额同比增长100% [5] - 家政企业采用线上小程序资料筛选、线上面试等形式提升供需对接效率 [5] - 商务部提出扩大优质家政服务供给,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5] - 家政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偏低,需建立更健全的人才培育体系 [7] - 90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需求从传统业态向全生活场景转变,包括亲子关系指导、宠物照料等 [7] 体育消费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带动文旅消费,常州"9.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套餐带动线上销量翻倍,盐城"观鸟+观赛"套餐预订量超2万单 [8] - 每单位体育消费支出可产生7.8倍关联产业收益 [8] - 金陵体育部分场地器材用于"苏超"联赛,共创草坪股票因"苏超"热度连续5日涨停 [8] - 山东省2025年计划举办国家级以上赛事200场,5000人以上马拉松50场,鼓励建设户外运动设施 [9] - 上海推出体育消费资源整合平台,开放赛事资源给商业地产、旅游平台等市场主体 [9] - 中小型赛事应推动办赛多元化、运营市场化,大型赛事需强化科技赋能、跨界合作 [9]
传媒互联网行业周报:游戏、电影、潮玩等新产品周期催化仍具弹性-20250608
华源证券· 2025-06-08 22: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暑期大档期临近,重视优质内容产品周期开启,新品强势表现具备较强弹性交易机会,关注新品游戏、暑期档影片、卡牌潮玩新品表现[4] - 把握AI+应用落地及用户反馈,关注商业模式延展,传媒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调整中沿新渠道+新内容方向布局[9][45] 各目录总结 本周传媒行业行情跟踪 传媒行业涨跌幅 - A股2025年6月2日到6日,上证综指涨1.13%,深证成指涨1.42%,沪深300涨0.88%,创业板指涨2.32%,传媒(申万)涨2.59%排第7 [9][13] - 申万传媒细分行业中,游戏/电视广播/影视院线三大子板块涨跌幅居前,出版/数字媒体/广告营销三大子板块涨跌幅靠后 [14] - A股涨跌幅前五名是歌华有线、湖北广电、大晟文化、巨人网络、星辉娱乐;后五名是蓝色光标、时代出版、元隆雅图、广博股份、广西广电 [14][17] - 港股2025年6月2日到6日,涨跌幅前五名是天鸽互动、游莱互动、飞天云动、快手 - W、祖龙娱乐;后五名是博雅互动、赤子城科技、疯狂体育、百奥家庭互动、宝尊电商 - W [18][19] 本周行业新闻 - 2025暑期档电影片单发布,超60部中外影片定档,涵盖多类型,还有系列活动及惠民举措 [19] - 微信小店「跟朋友一起买」功能内测,借助社交关系链为商家带来新流量与订单 [20] - 珞博Robopoet前筑梦岛CTO龚诚加盟任COO,强化商业化落地与用户生态构建能力 [20] - 美团发布国内首个酒店商家AI工具“美团既白”,还预计6月发针对C端的“AI旅行助手” [21] - 赤子城科技全球总部启动仪式在香港举行,标志全球化战略迈入新阶段 [21] - 恺英网络与中国网络作家村、方特动漫达成战略合作,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 [22][23] 本周公司公告 - 量子之歌2025财年Q3总营收5.71亿,净利润4114万,现金储备达11.35亿 [23] - 量子之歌完成对Letsvan 61%股权的控股并购,自有IP达10个,构筑成长新引擎 [24] - 因赛集团披露重组报告书草案,拟收购智者品牌80%股权,交易价64160万元并募集配套资金 [25] - ST华通拟回购注销业绩承诺补偿股份1.27亿股,占总股本1.7%,总价1元回购注销,需股东大会审议 [26] 行业数据跟踪 AI投融资事件 - 本周(6.2 - 6.6)有10项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事件,聚焦人工智能及前沿科技领域,高额融资集中在A轮企业 [27] 游戏 - 中国iOS手游畅销榜,《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稳定在第一梯队,部分游戏排名有变动 [29] - 微信平台小游戏市场前三名被塔防、策略等品类占据,国内App Store畅销游戏排行榜中,塔防、消除、捕鱼类游戏均有上榜,美国Google Play畅销游戏排行榜中,消除类游戏占显著位置 [31][32][33] 影视 - 本周票房(6.2 - 6.8)全国累计总票房3.18亿元,《碟中谍8:最终清算》周票房领先 [36] - 本周剧集市场大盘总播放量17.03亿,优酷《藏海传》播放量和市占率居首 [40] - 本周综艺市场,爱奇艺《哈哈哈哈哈 第五季》正片播放市占率登顶,芒果TV和腾讯视频表现突出 [42][43] 投资分析意见 - 把握AI+应用落地及用户反馈,关注商业模式延展,积极拥抱新技术的公司将受益 [45] - 传媒行业景气度提升,沿新渠道+新内容方向布局,硬件更新迭代利于软件应用创新产品落地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