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文娱
icon
搜索文档
报告:南京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搜狐财经· 2025-07-31 14:21
中国独角兽企业概况 - 2024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372家 江苏占比13%共49家 [1] - 南京拥有8家独角兽企业 数量位列全国城市第七 [1] - 独角兽企业定义为成立不超过10年 估值超10亿美元且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未上市公司 [1] 江苏独角兽企业分布与估值 - 江苏49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达1025亿美元 占全国总估值近10% [2] - 南京8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147亿美元 按估值排序为T3出行 中汽创智 蓬勃生物等 [2] - 主要赛道覆盖集成电路 动力电池 创新药 智能装备 自动驾驶等领域 [2] 南京独角兽企业产业特征 - 南京独角兽企业涉及智慧出行 智能网联 创新药 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等"4266"现代化产业体系方向 [4] - 展芯半导体专注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掌握超小型化封装集成技术 产品应用于海陆空天装备 [4] - 众能联合搭建工程设备租赁数字化平台 入驻商户超2万家 运营设备15万台 服务客户15万家 [4] 南京政策支持措施 - 南京构建梯次培育体系 出台专项政策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产学研融合 [5] - 发布《加快培育独角兽企业 瞪羚企业若干政策措施》 从创新激励 金融供给 人才服务等多维度赋能企业 [5]
二〇二五年“全球独角兽”和“中国独角兽”等榜单陆续发布,我市多家企业上榜
南京日报· 2025-07-24 10:46
独角兽企业概况 - 2024年中国独角兽企业达372家,总估值突破1.2万亿美元 [2] - 南京有8家企业入选2024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达147亿美元 [2] - 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1523家,中国以343家位居第二,占比22.52% [2] - 南京有9家企业上榜2025全球独角兽榜,数量居全国第七 [2] 南京独角兽企业分布 - 2024年南京独角兽企业按估值排序为:T3出行、中汽创智、蓬勃生物、华控创为、展芯半导体、芯华章、连尚文学、众能联合 [2] - 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南京企业按估值排序为:T3出行、新康众、芯驰科技、开沃汽车、蓬勃生物、世和基因、福佑卡车、鼎泰集团、芯华章 [3] - 赛道分布广泛,涉及智慧出行、智能网联、创新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数字文娱、产业互联网等领域 [2] - 生物科技行业有3家企业上榜,其余分布在共享经济、电子商务、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物流等行业 [3] 行业聚焦 - 集成电路连续4年是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的赛道和新晋独角兽企业主阵地 [4] - 展芯半导体专注于高性能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主力产品为电源管理芯片及电源类微模块 [4] - 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拥有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集聚了一批产业链优质企业 [4] - 南京生物医药产业在获批临床、临床试验、申请上市、批准上市的药品数量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五 [4] - 南京是江苏唯一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 [5] 培育政策与生态 - 南京建立瞪羚企业、培育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出台《南京市关于加快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若干政策措施》 [6] - 政策从创新激励、金融供给、人才服务、场景应用、宣传推广等方面赋能企业 [6] - 2025年上半年南京独角兽企业发展良好,药捷安康登陆港交所,南京司凯奇汽车科技在纳斯达克上市,汉桑科技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7]
罗曼股份孙凯君:始于光而不止于光 以科技赋能文化
上海证券报· 2025-07-12 02:02
公司战略转型与业务布局 - 公司提出"一核双翼三板块"战略,以景观照明为核心,科技和创意为两翼,驱动景观照明、数智能源、数字文娱三大板块协同发展 [4] - 从城市照明到数字文娱的拓展基于需求端场景延伸,依托创意设计基因实现从建设向运营端多维发展 [4] - 数智能源板块响应"双碳"目标,实践"绿电点亮城市"模式,通过慧云平台实现能耗精细管理 [5] 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用 - AI研发聚焦情感链接,如AI画展可捕捉观众情绪生成个性化作品,强调技术终点是情感而非炫技 [5] - 数字文娱通过数据闭环机制实现从情境体验到商业转化的全链路优化,满足62%文化体验型游客需求 [4] - 技术实践以情感链接为导向,例如MR技术在大阪环球影城的应用 [7] 国际化扩张与市场突破 - 2024年收购英国霍洛维兹85%股权,切入欧美和中东主题乐园设计市场,客户包括环球影城、奈飞等顶级IP巨头 [6] - 霍洛维兹中标沙特综合娱乐项目,金额达1.04亿沙特里亚尔(约2亿元人民币),传统照明业务成功嵌入中东项目 [6] - 未来三年重点布局中东与东南亚市场,看好人口红利和乐园需求增长 [7] 行业地位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为景观照明行业龙头,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技术,在夜景规划、智慧路灯等领域具先发优势 [4] - 创意与科技融合是核心基因,完成从工程商到科技文化型企业、从供应商到运营商的转型 [7] - 参编超高层建筑夜景照明等国家标准,推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标准"升级 [8] 历史转型与治理升级 - 2010年砍掉灯具厂业务转向设计驱动模式,奠定以创意为核心的竞争力基础 [7] - 完成三次关键转型:工程商→集成商→科技文化型企业→运营商,家族企业→公众公司治理 [7] - 目标在"十五五"期间成为"世界的罗曼",强调长期扎根而非短期爆发 [8]
国家文创实验区十年新增企业3.4万家 成产业创新发展“试验田”
中国新闻网· 2025-06-17 10:38
核心观点 -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十年来文化企业数量从1.6万家增至5万余家 形成机制建设、政策创新、项目扶持、企业孵化等典型经验 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试验田 [1][2][5] 企业规模与增长 - 实验区文化企业数量从2014年1.6万家增至当前5万余家 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517家 占北京市和全国比例分别为24.3%和1.9% [1][5] - 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收入1779.4亿元 较2018年增加608.7亿元 年均增长7.2% [2][5] - 区域内汇聚44家上市(挂牌)企业 包括太合音乐、得到APP、一点资讯等数字文娱独角兽企业 [5] 政策创新与资金支持 - 创新先行先试集成赋能的产业政策链 国家层面文化消费、港澳影视制作及艺术品保税等政策率先落地 [2] - 实验区先后出台"政策15条""政策50条""政策30条" 每年安排1.5亿产业资金 累计支持优质企业(项目)1200余个 支持金额超8亿元 [2] - 北京市专门出台加快实验区高质量发展的18条政策 [2] 金融服务体系 - 建成全国首个文化企业信促会和北京首个文化金融服务中心 成立文化产业基金联盟 [2] - 累计为3072家文化企业信贷融资339.65亿元 [2] 科技与文化融合 - 制定北京市首个《文化创意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南》 累计帮助1800余家文化企业享受高新企业相关税收优惠 [3] - 建设北京市首个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 数智文化新业态成为发展新引擎 [3] 企业培育机制 - 创新实施"领航""领鹰""蜂鸟"企业梯次化培育计划 累计认定"领航"5家、"领鹰"16家、"蜂鸟"企业千余家 [3] - 量身定制一揽子政策和"服务包" [3] 产业空间布局 - 通过老旧工业厂房转型等方式打造102家文化园区 其中北京市级园区超三成 [3] - 建成全国首个"云园区" 培育5家百亿园区 [3] - 打造形成CBD-定福庄文化传媒、望京-大山子文化科技、大环-东坝数字影视制作、潘家园艺术品交易、奥林匹克文体展演等特色产业集群 [3] 政务服务与知识产权保护 - 设立10余个"一站式"政务服务工作站 惠及企业万余家 [4] - 率先设立影视服务中心 试点广播电视政务审批帮办窗口 构建"2+2+6"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 [4] 区域协同发展 - 发起成立全国首个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中心、全国老旧厂房协同发展联盟和国际文化园区发展联盟 [4] - 探索建立"区域协同-全国联动-国际拓展"协同发展机制 郎园、竞园等园区实现在全国品牌输出 [4] 未来发展规划 - "十五五"时期将深入实施创新引领、数智赋能、精品培育、文商旅体融合、文化集群发展、文化活力开放等重点举措 [6] - 推动影视、广告等传统优势行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数字广告、数字视听、游戏电竞、数字出版、数字演艺等新兴文化业态 [6] - 落地数智文化产业平台型功能型项目 培育"链主"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打造数智文旅消费新场景新品牌 [6] - 构建"一廊五区百园"发展新格局 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