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

搜索文档
松山湖崛起科学城
经济日报· 2025-06-29 05:56
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概况 - 松山湖科学城已成长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拥有经营主体超1.7万户,聚集7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77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4家上市及后备企业 [1] - 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孵化140余家硬科技企业,团队存活率超80%,2024年帮助近70家企业出货超18万台产品 [2] - 政府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华为与东莞共建开发者村,提供核心技术底座并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痛点 [2] 广东科技创新与产业优势 - 广东制造业基础雄厚,拥有全国40个大类工业行业中的40个,14个国家级创新型企业集群中9个规模超万亿元 [3] - 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25%,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手机产量占比超40%,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占全国30%以上,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 [4] - 2024年广东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营收突破900亿元,区域创新能力全国"八连冠","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全球创新指数五年稳居第二 [4] 创新生态与跨区域合作 - 松山湖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形成"环巍峨山"创新走廊,构建"科研攻关—技术转化—产业升级"全链条生态 [3] - 企业依托华为盘古大模型等技术底座,为东莞企业破解发展难题,例如海之晨人工智能已服务多家本地企业 [3] - 广东形成"科技强→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创新路径,高新区以1%土地贡献全省20%GDP [4]
采购商与参展商现场谈合作!记者实探美好生活博览会:“扶持+减免”助力中小商家破圈
华夏时报· 2025-06-28 19:50
博览会概况 - 2025首届美好生活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吸引超400家企业参展,设置500个多元化展位 [1][2] - 参展企业覆盖特色农产品、消费电子、美妆个护、食品饮料、宠物生活、户外出行、二次元潮玩等多个领域 [2] - 展会融合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宇树科技、强脑科技等高科技公司展出最新产品 [2] 参展企业亮点 - 特色农产品展区聚集全国农户,展示内蒙古牛肉干、山东蜜桃、山西老陈醋、云南木瓜、四川冰糖橙、重庆腊肉、中国台湾凤梨等 [2]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成为焦点,具备自主避障、语音对话等功能,标志智能服务机器人在日常场景应用的突破 [2] - 强脑科技智能仿生手支持23种日常手势,00后截肢者周键现场演奏《大鱼》展示技术应用 [3] - 麻六记等品牌提供免费试吃体验,专属优享好价吸引消费者现场下单 [3] 中小企业扶持措施 - 展会推出"优质中小企业展位扶持计划",展位费直降50% [6] - 超300家采购商参与对接,涵盖线下零售、电商分销、社交团购等领域,阿里巴巴、京东、抖音电商等提供对接服务 [5] - 线上采购预约系统实现展商信息与现场联动,支持全球采购商线上预约洽谈,提升对接效率 [6] - 线上联合电商平台推出"商家成长服务包",涵盖平台入驻补贴、流量支持及运营工具等扶持措施 [6] 中小企业经营现状 - 中小企业面临恶性市场竞争和经营成本压力,行业同质化导致价格战,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波动带来不确定性 [4] - 拼多多等平台针对小卖家、农户推出扶持政策,指导开店运营,某水果大户在拼多多上的销售占整体销售额60% [6] 展会价值与成果 - 展会为中小企业提供品牌曝光和渠道拓展机会,解决"有产品无渠道"问题,实现立体化销售网络 [7] - 物美、鲁商生活等采购商现场宣讲政策并达成合作意向,银饰厂商与北京大型商超采购人员洽谈合作 [6][7] - 展会通过整合宣传资源、行业媒体聚焦及采购商对接会,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声机会 [7]
好博会开幕即爆款!小米YU7、宇树机器人都来了,一展解码中国消费新密码
新浪财经· 2025-06-28 08:49
展会概况 - 2025首届美好生活博览会(好博会)展区面积达1.5万平方米,设置六大展馆及多种互动板块,吸引超400家企业参展 [2] - 由新浪财经主办,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抖音电商联合主办,微博、美团为战略合作伙伴,多家行业协会支持 [2] - 展会推动全民消费升级,助力中国制造向全球化品牌战略跃升 [2][6] 参展企业亮点 麻六记 - 品牌创始人汪小菲分享创业经历,强调"小而美、小而精"模式,麻六记以200平米店面、40道精选菜品为核心竞争力 [10] - 酸辣粉销量近2亿桶,通过将传统小吃"主食化"创新成为爆品,并拓展重庆小面、绵阳米粉等产品线 [11] - 海外布局以"插旗"为主,重点挖掘本土市场潜力,如河南1亿人口规模 [13] 传统工艺与科技企业 - 唐山精恒骨质瓷负责人刘芳馨强调守护传统工艺,呼吁"不要同情要信任,不要救济要订单" [16][18] - 美柯森科技CEO王洋中转型从代工走向自主创新,研发智能取色笔可捕捉1600万种颜色 [19][20] - 蒙自果润商贸李庚旭推动AI技术进入农村,服务9亿农民群体 [22] 展区特色 - 二次元展区涵盖哔哩哔哩IP周边、任天堂Switch 2试玩、《王者荣耀》新英雄互动等 [24][26] - 高科技展区展示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具备自主避障、语音对话功能)、强脑科技智能仿生手(支持23种手势) [28][30][31] - 残疾人文创公益展台展示鱼皮画、手工艺品等,超300家采购商参与对接 [35] 消费体验创新 - 提供免费试吃(麻六记金丝牛肉饼、酸辣粉等)、健康检测(鹰瞳眼底筛查55种指标、华大智造基因检测)等互动 [33] - 覆盖特色农产品、消费电子、美妆个护、宠物生活等多元领域,设置500个展位 [24][31]
驻华外交官走进首钢园,感受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独特魅力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7 22:19
首钢园转型与国际化合作 - 首钢园通过更新改造将三高炉转变为京西热门文旅会展场所,并保留工业特色融入未来科技元素,如全息影像和未来餐厅 [1] - 储料仓库改造为RE睿·国际创忆馆,采用数字化手段展示历史文化,获得外交官对"数字技术+文化遗产"创新理念的高度评价 [1] - 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详细介绍园区规划、工业遗存利用及招商政策,吸引高精尖产业集聚 [2] 企业创新产品展示 - 睿尔曼智能科技展示超轻量仿人机械臂产品 [2] - 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介绍北京市对科幻产业的扶持政策及产业链发展情况 [2] - 北京超思电子技术推介心血管、睡眠监测等智能医疗产品及其海外销售布局 [2] - 北京燕京八绝文化发展展示传统非遗技艺保护成果 [2] 国际反响与合作意向 - 巴拿马驻华大使称赞首钢园保留工业特色同时融入现代生活功能的转型模式 [3] - 巴基斯坦驻华使馆科技参赞肯定首钢对工业设施绿色低碳改造的实践价值 [3] - 斯洛文尼亚驻华使馆经贸随员认为首钢园为工业区再利用提供了优秀解决方案 [3]
数智科技国能信控自研创新成果亮相第9届南博会
经济网· 2025-06-27 17:23
新能源集控系统与虚拟电厂解决方案 - 新能源区域集控系统以"无人值班、少人值守"为目标,通过区域集中监控、场站智能调度和联储联备管理,显著提升运维效率,推动新能源电站从分散运维向集约化运营转型 [1] - 虚拟电厂智能管控平台提供"资源建模-智能调控-市场交易"全链路解决方案,可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及工商业负荷等资源,助力用户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与电网辅助服务 [1] -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需求,公司提供集中式、分布式及长时储能的多元化方案,适用于火电调频、煤矿削峰填谷、新能源配储等场景,故障诊断准确率超95% [1] 智能机器人及安全解决方案 - 采用"机器人即服务(RaaS)"模式,自主研发复合作业、应急巡检等智能机器人产品,集成红外热像仪与气体传感器,具备瓦斯监测与轨道巡检功能 [2] - 智能机器人可替代人工在高温、高噪音环境下完成设备检测,使巡检工作效率提升50%,高危岗位风险降低80%以上 [2] - 推出智能化密闭空间气体检测解决方案,通过多参数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及物联网联动管理,实现作业全流程安全管控 [2] 展会概况与行业趋势 - 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云南昆明开幕,设置16个展馆,吸引近120家行业龙头企业参与 [2] - 大会聚焦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服务贸易,展示新质生产力成果,旨在深化经贸合作,引领消费新趋势 [2]
扎根“第二根据地” 以产业投行思维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6-27 17:21
武汉投资促进大会 - 大会以"投资武汉 共赢未来"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文化旅游三大重点产业及"楚材聚汉"主题,开展4场专题对接 [1] 武汉市创新驱动发展 - 武汉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 [3] - 2024年武汉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8家,涵盖国产数据库、智能汽车AI芯片、电竞游戏、交互式AI等新兴产业,诞生四个"全国第一股" [3] - 政策扶持、营商环境优化、产业链生态完善及资本支持是推动武汉科技企业创新的关键因素 [3] 声通科技上市案例 - 声通科技引入GFA模式,武汉光谷纯国资平台设立专项基金并提供2亿元基石投资,成为其港股IPO最大基石投资人 [5] - 江享科技集团采用本土化KKR Capstone模式,整合政府资源、产业资本和创新企业需求,构建多方协同价值创造机制 [5] 产业招商引资策略 - 湖北省强调产业集群招商和产业生态招商,核心抓手包括锚定行业龙头"链主"企业、加强科技型企业要素资源支持、聚焦城市形象重塑 [7] - 江享科技集团作为市场化产业投行,围绕"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精准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 [7] 江享科技集团产业布局 - 2023年以来,江享科技集团在湖北推进6个产业集群项目,包括新能源工程机械、交互式AI、氢能清洁能源、新一代网络通信、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 [8]
港仔机器人(00370.HK)就若干新闻报导涉及集团智能机器人相关业务发展发布澄清
格隆汇· 2025-06-26 17:33
合作框架协议 - 公司已订立或正在订立共4份合作框架协议,涉及政府及上市公司,但尚未达成任何最终协议 [1] - 框架协议项下的交易需进一步磋商并订立最终协议,目前各方未签署具有约束力的文件 [1] 上海生产中心 - 公司目前未拥有任何生产中心,但可能通过与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满足客户需求 [1] - 达闼在上海的生产中心年产量超过20,000台机器人,公司也可能寻求与其他中国供应商合作 [1] - 公司未来可能探讨设立自有生产中心的可行性,但尚未制定具体计划 [1] 专利及软件权利 - 达闼拥有1,800多项注册专利及软件权利,公司正就转让及许可这些权利的条款与达闼进行磋商 [1] 目标售价 - 约20,000美元的目标售价是基于机器人产品普及及规模经济假设的未来市场售价,不代表当前售价 [2] - 公司目前仅订立了推广、开发及应用智能机器人的框架协议,未与任何客户达成正式销售协议 [2] 目标产量 - 公司计划未来三年生产逾1,000台物业管理机器人,但尚未与任何客户订立正式协议或具体订单 [2] - 该目标产量基于框架协议下的初步讨论,机器人可定制化提供安全巡逻、客户服务、清洁、配送等服务 [2]
创业者凭纸盒模型获200万元投资
南方都市报· 2025-06-26 14:36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邓龙生凭借纸盒概念模型和PPT演示获得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200万元种子轮投资[2][3] - 公司从纸盒模型发展为开发首款老人智能看护机产品 产品功能包括跌倒检测和心率异常自动呼叫[3] - 公司成立以来专注于居家养老科技创新 目标用户为65岁以上空巢独居老人[3] - 种子轮融资总额达450万元 其中广智院旗下基金领投200万元[4] 产品与技术 - 智能看护机采用免布线设计 可灵活放置于居家场景 通过紧急呼叫功能实现老人健康监测[3] - 产品研发得益于东莞模具制造产业链 相同模具成本比外省降低60%以上(20万元vs60-70万元)[6] 行业生态支持 - 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提供工程化应用环境 协助团队搭建 公司架构设计和融资支持[5] - 地方政府通过"卓越工程师计划"和高校资源对接支持企业人才需求[5][6] - 东莞产业集群优势显著 在成本效率方面为初创企业提供关键支撑[6] 投资逻辑 - 广智院投资标准包括:项目方向契合 团队具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或企业技术创新背景[5] - 研究院偏好支持从大型企业脱离的技术创业团队 如邓龙生案例[5]
宇树科技王兴兴:近距离人机交互场景中安全性问题更具挑战
南方都市报· 2025-06-26 11:03
南都讯记者刘嫚杨文君发自天津6月26日,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解读中国AI发展路径分论坛"现场, 宇树科技首席执行官王兴兴表示,当前人形机器人大批量商业应用场景的时间还未到。谈及未来人形机 器人的应用场景是否会包括家庭智能应用,王兴兴认为,人形机器人家用领域,安全性是尤为需要关注 的一个问题,对于近距离与人交互的场景,安全性挑战更大。 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是否会包括家庭智能应用?王兴兴认为,当前目标还是希望机器人去干一 些辛苦的、人不愿意去做的活儿,家庭也是很大一部分,但确实有挑战,需要一步步推进,反而工业或 者农业可能更快一些,因为这两个行业对安全性问题不需要太多考虑。 宇树科技首席执行官王兴兴。 王兴兴认为,公司近年来发展迅速,得益于市场本身对具身智能行业的关注。机器人领域已经变成全球 除AI以外最瞩目的行业。他还提到,宇树科技公司所在的城市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浙江有比较开放 的营商环境,可以为公司招揽更优秀的人才加入公司,行业早期人才相对紧缺。公司的经营能力也更强 了,产品种类和性能有所提升,目前公司年度营收达十来亿元。 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智能机器人行业竞争加剧。王兴兴表示,长远来看,行业的 ...
从“世界工厂”到科创之城 东莞涌现智能制造热潮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20:02
东莞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 东莞从"世界工厂"转型为科创之城 涌现智能制造热潮 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超7000家 数量全国第三[1][7] - 2024年东莞市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 29万台(套) 同比增长21 7%[7] - 人工智能企业超500家 相关领域营业收入超1200亿元 形成松山湖、滨海湾双核心布局[8] 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广智院)的核心作用 - 广智院为东莞两大机器人产业核心创新平台之一 累计创办/投资/孵化企业150余家 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1][7] - 构建全链条孵化机制 设立10亿元长劲石智能制造专项基金和天使基金 已为机械/电子/汽车/3C等行业提供技术服务[3][5] - 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与产业融合 支持创业者快速技术转化 典型案例包括华松创新科技(获数百万元天使投资)[3][7] 典型企业案例与技术应用 - 小豚智能技术开发多款无人船 蓝潜海洋技术依托广智院整合跨学科专家解决水下机器人技术难题[3][5] - 华松创新科技研发应急救援无人机 覆盖公安/消防等领域 依托松山湖30公里半径供应链实现高效生产[7] - 龙头企业华为/OPPO/vivo加快布局AI终端产品 包括AI手机/可穿戴设备/服务器等[8] 政府政策与未来规划 - 东莞2025年"一号文"以"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为主题 未来3年将投入超30亿元财政资金[8] - 设立规模不少于50亿元的人工智能子基金群 目标打造10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场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