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空航天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标准”领跑国际,制造业转型升级情况如何?
齐鲁晚报网· 2025-09-05 14:29
先进制造标准体系建设进展 - "十四五"以来累计发布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行业国家标准4000多项[1][3] - 智能制造领域发布国家标准491项 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布国家标准95项[3] - 团体标准总数近20%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领域[3] 国际标准合作与转化成果 - 提出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力系统、航空航天等领域国际标准提案880项 牵头制定国际标准532项[3] - 4210项先进适用国际标准转化为中国标准 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90%[4] - 通过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等平台加强电动汽车、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领域国际标准交流[4] 智能制造实施成效 - 累计建成基础级智能工厂3万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30余家[7] - 卓越级智能工厂实现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 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7] - 不良品率平均下降50.2% 碳排放平均减少20.4%[7] 未来产业标准布局 - 江苏省前瞻布局"10+X"未来产业 成立合成生物、无人机等未来产业标委会[9] - 加强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标委会建设 促进技术组织、高校、行业协会、企业交流合作[9] 标准更新升级计划 - 2023年发布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国家标准600余项[11] - 下一步将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循环利用、能耗能效、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制修订国家标准4000余项[12]
我国正牵头制定脑机接口相关国际标准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09:45
标准发布与产业支撑 - "十四五"期间市场监管总局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行业发布国家标准4000余项[1] - 智能制造领域发布国家标准491项 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高质量参考[1] - 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布国家标准95项 增强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并提高生产效率[1] - 太阳能光伏领域发布国家标准221项 防范非理性竞争并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1] - 团体标准总数近20%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领域[1] 国际标准化建设成果 - 我国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新承担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秘书处26个[2] - 中国专家新担任国际标准技术机构主席30个及工作组召集人486个[2] - 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力系统、航空航天等领域新提出国际标准提案880项[2] - 牵头制定国际标准532项 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90%[2] - 4210项先进适用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标准[2] 国际标准具体应用领域 - 脑机接口领域牵头制定术语及数据格式国际标准 统一国际认知并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2] - 牵头制定全球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 为设计制造测试认证提供基准参考[3] - 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首次构建关键指标体系 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3] - 光伏领域牵头研制首个碳足迹核算国际标准 为碳排放量化评价提供科学依据[3] 国际标准战略作用 - 国际标准助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关键领域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2] - 国际标准推动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并提供统一技术规范[3] - 国际标准便利光伏、新能源汽车等大宗贸易产品国际贸易衔接[3] - 国际标准通过碳数据溯源和碳足迹核算助力环境可持续发展[3]
“十四五”以来中国围绕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布国家标准4000余项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23:43
标准供给与产业升级 - "十四五"期间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行业发布国家标准4000余项 [1] - 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布国家标准95项 增强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并提高生产效率 [1] - 太阳能光伏领域发布国家标准221项 防范非理性竞争并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团体标准与技术创新 - 团体标准总数近20%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领域 为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提供支撑 [1] 国际标准合作与竞争力 - "十四五"期间在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力系统、航空航天等领域新提出国际标准提案880项 [2] - 牵头制定国际标准532项 包括智能制造、纳米制造、智能电网、新型储能系统等先进制造领域 [2] - 4210项先进适用国际标准转化为中国标准 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90% [2] 国际市场准入与优势 - 标准国际化成果逐步消除技术壁垒 为中国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大型成套设备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合规路径和质量背书 [2] - 国际标准提升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可比性与竞争力 [2]
航宇科技: 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2 年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回购注销相关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9-04 00:19
本次回购注销的批准和授权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27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2022年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回购价格及回购数量的议案以及关于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 [13] - 公司股东大会已授权董事会办理2022年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相关事项 [6][7] - 独立董事对相关议案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 [11][12] 本次回购注销的具体情况 - 回购注销原因为公司业绩考核未能达到首次授予第三个解除限售期和预留授予第二个解除限售期的触发值 [14][15] - 本次回购涉及133名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和24名预留授予激励对象 [15] - 首次授予部分回购价格为26.38元/股,回购数量为1,102,686股 [15] - 预留授予部分回购价格为26.38元/股,回购数量为177,450股 [15] - 回购资金总额为3,377.00万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 [15] - 公司已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开立回购专用证券账户 [15] 本次回购注销的后续安排 - 预计限制性股票于2025年9月8日完成注销 [15] - 回购注销完成后公司股份总数将由191,906,054股减至190,625,918股 [15] - 公司注册资本将由191,906,054元减至190,625,918元 [15] - 公司将依法办理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15] 法律意见结论 - 本次回购注销已经履行现阶段必要的批准与授权程序 [14] - 回购注销事项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管理办法》以及《激励计划(草案修订稿)》的相关规定 [14][16] - 公司尚需就本次回购注销导致的公司注册资本减少和股份注销登记事宜履行相应的法定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14]
广联航空:聚焦“海-陆-空-天”全空间装备体系布局,海域业务是公司重点拓展的新兴方向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19:28
公司业务布局 - 参与国家多个大型飞机研制项目 包括C919零部件和成型工装供应商 C929货舱门等零部件及中机身壁板组件装配生产线供应商[1] - 设计制造AG600水陆两栖飞机总装配生产线 并为多种军用飞机 航空发动机 航天器及无人机提供配套产品[1] - 构建覆盖哈尔滨 沈阳 西安 成都等航空产业重点省份的全国性生产基地网络 通过属地化运营对接主机厂需求[1] - 以航空工装和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业务为双轮驱动 同时向海洋领域和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拓展[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7亿元 同比增长26.64%[1] - 归母净利润5584万元 同比增长36.97%[1] - 研发投入3359万元 持续加码技术创新[1] 技术研发方向 - 聚焦商业航天产业链关键环节 在运载火箭结构部件和航天器配套组件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2] - 已构建覆盖设计 生产 检测的一体化商业航天服务体系[2] - 通过跨领域技术迁移将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技术和精密制造工艺创新性应用于海洋装备领域[3] - 与船舶领域权威院校共建联合创新中心 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3] 新兴业务拓展 - 海域业务作为2025年重点拓展方向 聚焦无人船和无人潜航器等前沿领域[3] - 已形成水面与水下舰艇结构件的研发制造能力 突破轻量化 高耐蚀 抗极端海洋环境的材料工艺瓶颈[3] - 构建"工艺设计-工装研发-零件试制-整体装配-检测验证"的全链条交付能力[3] - 通过复合材料创新应用解决传统金属船体耐蚀性差和能耗高的痛点[3]
航天彩虹跌停,深股通龙虎榜上净卖出394.42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17:0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航天彩虹今日跌停 全天换手率6.38% 成交额14.98亿元 振幅11.60% [2] - 因日跌幅偏离值达-8.58%上榜深交所龙虎榜 [2]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17亿元 其中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87亿元(特大单净流出1.58亿元 大单净流出1.29亿元) [2] 龙虎榜资金流向 - 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2.57亿元 买入1.08亿元 卖出1.49亿元 合计净卖出4094.72万元 [2] - 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1584.47万元 位列买四席位 [2][3] - 深股通专用席位买入3004.86万元 卖出3399.28万元 净卖出394.42万元 同时位列第二大买入和第一大卖出营业部 [2][3] 融资融券变动 - 最新两融余额11.75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11.70亿元 融券余额491.30万元 [3] - 近5日融资余额减少4496.16万元 降幅3.70% [3] - 近5日融券余额增加38.99万元 增幅8.62% [3] 营业部交易明细 - 买一方正证券台州解放路营业部买入3153.42万元 卖出2992.59万元 [3] - 买三财通证券杭州转塘沙秀路营业部买入1694.85万元 卖出1720.36万元 [3] - 卖三招商证券深圳福民路营业部卖出2129.16万元 卖四广发证券深圳福华一路营业部卖出1990.24万元 [3][4]
广联航空(300900) - 300900广联航空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2
2025-09-03 00:2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7亿元,同比增长26.64% [2] - 归母净利润5584万元,同比增长36.97% [2] - 研发投入3359万元 [2] 业务布局 - 聚焦"海-陆-空-天"全空间装备体系 [3] - 航空工装、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无人机业务双轮驱动 [3] - 海域业务重点拓展无人船、无人潜航器等前沿领域 [3] - 商业航天布局运载火箭结构部件、航天器配套组件 [4][5] 技术优势 - 跨领域技术迁移+全链条能力构建 [4] - 复合材料技术应用于船体轻量化设计 [3][4] - 具备"工艺设计-工装研发-零件试制-整体装配-检测验证"全链条能力 [4] - 与船舶领域权威院校共建联合创新中心 [4] 生产制造 - 引入数字化管控系统、自动化生产设备及智能检测技术 [6] - 优化生产工艺、推广节能装备与环保型原材料 [6] - 强化资源循环利用及污染物排放管控 [6] 毛利率分析 - 毛利率下降系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及新业务前期投入增加 [5] - 未来将通过核心技术转化和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优化改善盈利 [5]
航亚科技9月2日现1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298.37万元 溢价率为0.00%
新浪财经· 2025-09-02 18:11
股价表现 - 9月2日收盘价23.68元 单日下跌2.39%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下跌3.54%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85.71万元 [1] 大宗交易 - 发生1笔大宗交易 成交量12.6万股 成交金额298.37万元 [1] - 成交价23.68元与收盘价持平 溢价率为0.00% [1] - 买方为中信证券总部 卖方为机构专用席位 [1] - 近3个月累计发生1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298.37万元 [1]
军工催化效应升温,航空航天ETF(159227)成交额突破2亿元,中航成飞持续拉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4:15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延续上涨态势 国防军工板块小幅回调[1] - 航空航天ETF(159227)跌幅收窄至0.87% 成交额2.07亿元稳居同类第一 换手率18.72%[1] - 持仓股中国博电子涨超6% 长城军工/航宇科技/中航成飞领涨[1] 行业催化因素 - 9月3日阅兵前自主可控和国防军工板块存在脉冲机会 重磅事件对军工股具显著催化作用[1] - 国证航天指数军工属性极强 申万一级军工行业占比97.86% 为全市场军工含量最高指数[1] - 航空航天装备权重占比达66.8% 显著超越中证军工和中证国防指数[1] 投资工具特性 - 航空航天ETF(159227)为跟踪国证航天指数的最大规模ETF[1] - 该ETF提供高效把握核心军工空天机遇的途径[1]
成交额突破2亿元,航空航天ETF(159227)再度放量,华力创通领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22:01
市场表现 - 8月29日A股三大指数再度上涨 国防军工板块小幅回调[1] - 航空航天ETF(159227)盘中放量 截至13:33微涨0.08%[1] - 成交额达2.25亿元 稳居同类第一[1] - 持仓股华力创通、长城军工、北方导航、航天电子、内蒙一机、航宇科技等涨幅居前[1] 产品特征 - 航空航天ETF跟踪国证航天指数 军工属性极强[1] - 申万一级军工行业占比97.86% 为全市场军工含量最高指数[1] - 航空航天装备权重占比高达66.8% 远超中证军工和中证国防指数[1] 业绩表现 - 国证航天指数业绩领跑其他军工类指数[1] - 自2024年8月26日至2025年8月26日收益率达62.45%[1] - 超过中证国防指数(53.81%)、中证军工指数(56.03%)和军工龙头指数(44.26%)[1] 行业前景 - 国防军工基本面正发生质的改变[1] - 区域不稳定性或持续存在 将推动军贸业务增长[1] - 对军工板块维持中长期看好观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