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投资
搜索文档
金价狂飙,多地预警托管、虚拟投资等骗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6:09
金价市场表现 - 国际金价延续涨势,伦敦现货黄金价格突破4350美元/盎司,年初至今涨幅超过66% [2] - 金价上涨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及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推升避险需求等因素支撑 [2] 黄金投资骗局类型 - 黄金托管骗局:黄金珠宝店以“存金生息”、“保本炒金”为噱头诱导消费者不提取实物黄金,承诺每月给付高额利息或到期返还黄金及赠品,但往往不具备托管资质或本质是借新还旧的骗局 [4] - 租赁返利骗局:诱导消费者购买黄金后不提取实物,与关联租赁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固定租金回报,但无真实黄金交易,属于通过借新还旧维持资金链的庞氏骗局 [4] - 虚拟投资骗局:不法分子设立虚假黄金交易平台或伪造投资产品,利用“高回报、稳赚不赔”话术吸引投资者,通过后台操控数据制造盈利假象,最终卷款跑路 [5] 典型骗局案例 - 山东青岛金某金行贵金属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刘某香及其女儿李某,在无金融业务资质下以经营“黄金延期交付”为名,承诺每月0.5%至1%的高额利息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6] - 该公司非法吸收资金累计超过4亿元,大部分用于支付前期投资者本息以维持骗局,集资参与人实际损失逾2亿元,主犯被判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6] 合法投资渠道与风险提示 - 合法黄金投资渠道包括在正规金店或银行购买实物黄金、在银行购买黄金积存产品、在证券账户或银行购买黄金ETF、以及通过期货公司购买黄金期货合约 [7] -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黄金资产管理业务仅限银行、证券、期货等持牌金融机构开展,且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黄金珠宝店等无权开展此类业务 [5] - 投资者应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核实机构资质,理性看待收益,警惕“保本高息”、“稳赚不赔”等承诺 [7]
世界黄金协会:从战略层面看,黄金的总体持仓依然处于低位
证券时报网· 2025-10-16 16:11
金价表现 - 现货金价在十月接连突破4000美元/盎司与4100美元/盎司大关 [1] - 金价在全球地缘与政治风险高企背景下持续受到投资者青睐 [1] 市场观点与风险 - 投资者担心黄金处于显著的超买状态 [1] - 低位徘徊已久的利率和美元可能出现反弹从而打压金价 [1] 持仓与配置水平 - 从战略层面看,黄金的总体持仓依然处于低位 [1] - 目前散户黄金投资占全球资产的比重在2%以下 [1] - 央行黄金占外汇储备总量的比重在30%以下 [1] - 散户与央行黄金占比均远未触及1980年的历史高位 [1]
黄金「热」了,水贝里淘金的年轻人却「冷」静了
36氪· 2025-10-16 08:10
黄金市场行情与价格表现 - 国际金价于10月14日盘中一度涨至4179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此前已突破4100美元/盎司关口 [3] - 受国际金价影响,国内金店金饰价格突破1200元/克 [3] - 国内金价曾从855元/克一度跌至720元/克 [14] - 年内黄金涨幅超过50% [20] 年轻一代的黄金投资观念与行为 - 年轻人在黄金消费和投资上划出清晰界线:消费为情绪价值买单,投资更看重性价比和回报率 [12] - 黄金ETF和积存金因其交易便捷、手续费低、无储存烦恼和品牌溢价,成为年轻人黄金投资的首选 [10][12] - 部分年轻人采用小额高频的定投方式参与黄金市场,例如每天在支付宝定投10元 [12] - 年轻人热衷将资产分散配置于“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黄金ETF基金”的“新三金”组合中,有近千万90后、00后投资者同时配置了新三金 [21] - 具体案例显示,有投资者将45万存款的25%投入黄金ETF,75%投入稳健的债券基金和余额宝,以分散风险 [23] 传统黄金商家的经营模式与挑战 - 水贝黄金商家的定价策略为“国际金价+工费”,利润主要来自微薄的加工费,依赖快速周转、薄利多销的模式 [16] - 有商家因在840元/克高位购入黄金,后因周转困难不得不以780元/克出手,损失几十万,凸显重仓实物黄金的价格波动风险 [14] - 实物黄金作为库存积压,会占用大量资金,且变现时需寻找渠道、谈判价格,周转效率难以匹配店铺运营的即时需求 [16][17] - 传统商家容易模糊生意和投资的界限,将用于加工销售的金料当作投资品持有 [16] 商家投资策略的转变与新尝试 - 部分商家开始转变策略,不再将所有资金押注于实物黄金,而是进行多元化配置 [17] - 有商家在余额宝预留日常营运资金,并将部分资金投入支付宝的黄金ETF和股市 [17] - 线上黄金投资工具(如黄金ETF)流动性高、变现快,并且可以在支付宝上直接兑换实物黄金,被商家视为“可攻可守”的选择 [17] - 有商家因研究了黄金ETF并进行了配置,在9月中旬水贝市场多家料商集体跑路的事件中躲过一劫 [18] 黄金在资产配置中的角色定位 - 科学的黄金投资被视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而非孤注一掷的押注行为 [25] - 黄金被认为是资产组合中的“避风港”,可以起到避险作用,但不是通往财富自由的“直通票” [2][25] - 审慎的资产配置理念强调为财富预留多条出路,是穿越周期的“淘金之道” [25]
金价破4200美元!全球央行和ETF合力扫货,美债资产受冷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19:13
黄金价格表现 - 黄金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在2025年10月15日最高触及4210美元/盎司,年内累计上涨60.13% [1] - 白银价格年内累计上涨72.57%,表现优于标准普尔500指数(12.97%)、纳斯达克指数(16.63%)和比特币(20.82%) [1] - 美元指数同期下跌8.76% [1] 黄金需求驱动因素 - 黄金走强的主要驱动力来自投资需求,而非制造业和珠宝行业的稳定需求 [2] - 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增大、多国央行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政府高负债导致通胀持续,促使投资者重新重视黄金的避险功能 [1] - 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和金融多极化格局正在形成,由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其他货币、黄金及数字货币构成的多极体系加速演进 [2][12] 央行黄金储备变动 - 与2018年末相比,截至2025年8月,中国、波兰、土耳其、印度和俄罗斯央行分别大幅增持黄金449.75吨、386.70吨、385.51吨、279.54吨和213.49吨,合计增持1714.99吨 [4][5] - 日本作为七国集团成员,同期增持黄金80.75吨 [4][5] - 美国黄金持有量保持8133.46吨不变,德国是主要发达国家中唯一减持的央行,减持19.47吨 [3][5] - 中国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2018年末的2.40%提升至2025年8月的6.97% [5] 黄金ETF投资动态 - 全球黄金ETF持有的黄金规模从2018年末的2471.96吨增至2025年8月的3837.65吨,增持1365.69吨 [5] - 黄金ETF的增持规模略低于新兴市场经济体央行的增持总量 [5] 美元资产与外汇储备趋势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2018年第二季度的62.79%降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56.32% [8] - 外国官方机构持有的美国国债占总市值的比例从2018年的42.10%波动下降至2024年的33.4% [8] - 与2018年同期相比,2025年7月中国和巴西分别减持美国国债4403亿美元和980亿美元,而英国增持6276亿美元 [10]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 - 2025年4月全球外汇市场日均净成交量达到9.595万亿美元,远超2022年同期的7.5万亿美元 [11][12] - 人民币外汇交易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从2022年4月的7.01%升至2025年4月的8.52%,接近英镑的交易活跃度 [12]
黄金“热”了,水贝里淘金的年轻人却“冷”静了
凤凰网· 2025-10-14 18:31
黄金市场行情与价格表现 - 国际金价持续上涨,于10月14日盘中一度涨至4179美元/盎司,创下历史新高[2] - 受国际金价影响,国内金店金饰价格突破1200元/克[2] - 今年以来黄金涨幅超过50%[12] 年轻一代的黄金投资新观念 - 年轻投资者在黄金消费和投资上划出清晰界线:消费为情绪价值买单,投资更看重性价比和回报率[4][6] - 黄金ETF和积存金因其交易便捷、手续费低、无储存烦恼和品牌溢价,成为年轻投资者首选[4][6] - 投资方式呈现小额高频特点,例如有投资者每天在支付宝定投10元参与黄金市场[6] - 资产配置理念审慎,倾向于将资金分散在“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黄金ETF基金”的“新三金”组合中[12][15] - 有年轻投资者将45万存款进行配置,其中25%投入黄金ETF,75%投入稳健的债券基金和余额宝[15] 传统黄金商家的经营挑战与转型 - 部分传统商家习惯重仓实物黄金,在价格波动中承受经营压力[7][8] - 国内金价曾从855元/克一度跌至720元/克,有商家在840元/克高位购入的黄金,因周转困难不得不以780元/克出手,损失几十万[7][8] - 水贝黄金定价策略为“国际金价+工费”,利润来自微薄加工费,依赖快速周转、薄利多销的模式[10] - 开始有商家尝试转型,不再将所有资金押注实物黄金,而是将一部分钱投入黄金ETF和股市,以提升流动性和分散风险[10] - 有商家因研究了黄金ETF,在9月中旬水贝市场十多家料商集体跑路事件中躲过一劫[11] 黄金投资观念的整体变迁 - 科学的黄金投资理念被更多人接受,即黄金是资产组合中的“避风港”而非通往财富自由的“直通票”,强调配置而非押注[14][16] - 从都市青年到水贝商家,越来越多人意识到需要通过分散配置为财富预留多条出路,以稳健穿越周期[16]
三年暴涨115%!国庆后金价迎来新高度,老百姓现在买还来得及吗?
搜狐财经· 2025-10-12 07:02
黄金市场表现 - 黄金年内涨幅突破50%,自2023年至今连涨三年,累计涨幅高达115% [5] - 黄金收益表现超越全球大部分股市、债市及房地产,仅纳斯达克能勉强跟上 [5] - 黄金定价逻辑发生转变,从传统的“防守型”避险工具转变为能带来超额收益的“进攻型主力”资产 [5] 黄金价格上涨的驱动因素 - 全球央行持续购金,2022年购金1136吨,2023年1037吨,2024年1045吨,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印度连续十几个月买入 [7] - 截至今年9月,黄金在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超过美债,创下1996年以来新高 [8]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降至57.4%,为30年来最低,反映全球货币储备体系正在重构 [10] - 美国国债规模从2000年的5.67万亿美元飙升至37万亿美元,美债占GDP比例达120%,美元信用下降推动黄金作为硬通货的需求 [10] - 地缘政治动荡持续,如俄乌冲突、中东局势紧张以及美国两党债务争议,加剧市场不确定性,推动资金流入黄金 [12] 机构预测与未来展望 - 花旗预测金价年底达4000美元/盎司,高盛看4000到5000美元,摩根大通预测明年达4150美元,2029年可能冲至6000美元 [12] - 黄金上涨的核心逻辑在于央行购金趋势未停、美联储可能启动降息以及地缘动荡持续 [12] - 黄金牛市被视为全球货币体系变革的必然结果,多极化趋势下黄金正重新成为全球货币的锚 [18]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不要进行短线操作或加杠杆,黄金是长期资产而非炒短线的工具 [14][16] - 投资渠道建议考虑黄金ETF、黄金基金等,比实物黄金更便捷,可避免加工费和储存风险 [16] - 建议投资者理解趋势并做好资产配置,而非试图预测具体价格高点 [14][18]
高杠杆、假收益、多人爆仓,三四天亏损上万元!水贝黄金预定价交易是个危险赌局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0 14:04
黄金预定价交易模式 - 交易模式允许投资者进行“买涨”或“买跌”的双向操作,参与者仅需支付相当于金价2%至3%的定金即可参与交易 [6] - 当金价波动剧烈导致定金不足以弥补延期交易期间的货物差价时,平台会要求投资者补充定金 [6] - 表面是黄金交易,实质与期货交易高度相似,通过杠杆放大资金效应,锁定未来某一时点的黄金价格 [6] 交易平台与规则 - 深圳水贝黄金市场存在多个由黄金料商运营的、面向散客的黄金预定价交易平台 [7] - 以“杰XX”平台为例,购买1克黄金板料实时金价为837元/克,但实际仅需支付20元定金即可下单“锁价”1克黄金,交付方式为“账户存金” [7] - 平台同时支持“约价回收”功能,客户可支付部分定金约定未来某一日期以固定价格由商家回购黄金,根据回收级别不同,每克约价金额在20元至30元不等 [9] - 部分平台交易杠杆极高,有平台支持80倍杠杆,交易200克黄金仅需缴纳2000元定金 [10] - 作为对比,正规黄金期货交易中,购买100克黄金(按890元/克计算)需缴纳保证金在1.34万元以上 [12] 投资者参与方式与平台营销策略 - 散客通过社交平台上分析金价、展示盈利的“专业”内容被引导加入交流群,群内常有“网友”晒盈利截图并@“老师”表达感谢,最终被引导注册平台账号 [13] - 平台业务员拉客户交易满一公斤黄金可获得300元提成,在高额佣金驱动下,业务员甚至会自设账号扮演“托儿”,在群里营造“交易活跃、人人赚钱”的幻象 [14] - 平台设置复杂回扣规则,按投资者下单黄金克重以每克几毛钱标准发放“奖励”,推荐交易量大的客户,推荐人也可从客户交易单中获得回扣 [15] 交易风险与平台运营黑箱 - 在黄金价格快速单边波动时,高杠杆模式极易引发投资者大规模爆仓 [6] - 部分预定价交易平台为追求更高利润,并未进行充分风险对冲,使交易实质上沦为散客与平台之间的“对赌” [17] - 平台风险对冲操作处于“黑箱”,料商从客户手中收到的定金不足以通过正常渠道在上交所进行交易和风险对冲,其具体对冲方式不明且缺乏监管 [18] - 平台是否按照约定购置或回收实物黄金亦不透明,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不涉及实物黄金交割,无法监控平台操作 [18] 行业动态与法律风险 - 近期黄金价格不断走高,伦敦金现报3985美元/盎司,年内涨幅超50% [3] - 近一个月来,深圳水贝黄金市场实时金价从782元/克涨至910元/克,每克上涨128元 [6] - 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发布倡议书,提示个别商家假借实物黄金交易之名违规开展类期货性质的“黄金投资”业务,潜藏高杠杆对赌、资金链断裂等重大风险 [3][19] - 此类模式可能被认定为变相期货交易,涉嫌非法经营罪;若商家无实际履约意愿非法占有资金,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 [20] - 类似“类期货”交易导致平台跑路事件已有发生,例如“深圳市粤宝鑫贵金属有限公司”法人失联、门店关闭,导致商户货款与黄金原料无法提取 [19]
高杠杆、假收益、“托儿”全上场,水贝黄金预定价交易是这样的危险赌局
第一财经· 2025-10-10 14:00
黄金预定价交易模式 - 交易模式允许投资者进行买涨或买跌的双向操作,参与者仅需支付相当于金价2%至3%的定金即可参与交易[4] - 以“杰XX”平台为例,购买1克黄金板料实时金价为837元/克,但实际仅需支付20元定金即可下单锁价1克黄金,交付方式默认为账户存金[6] - 该平台也支持约价回收功能,客户可支付部分定金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以固定价格由商家回购黄金,根据回收级别不同,每克约价金额在20元至30元不等[9] 交易杠杆与风险 - 部分平台提供极高杠杆,王华所在平台支持交易200克黄金仅需缴纳2000元定金,相当于杠杆率可达80倍[11] - 作为对比,在正规黄金期货交易中,购买100克黄金(按890元/克计算)需要缴纳的保证金在1.34万元以上,杠杆远低于预定价交易平台[12] - 当黄金价格波动剧烈,定金不足以弥补延期交易期间的货物差价时,平台会要求补仓,在金价快速单边波动时极易引发投资者大规模爆仓[4] 平台运营与客户获取 - 深圳水贝黄金市场存在多个面向散客的黄金预定价交易平台,多数由黄金料商运营,部分平台同时兼营黄金饰品销售业务[5] - 平台通过标准化流程吸引散客,包括在社交平台分析金价展示盈利内容、引导加入交流群、群内安插“托”晒盈利截图营造火热氛围[14] - 业务员拉客户交易满一公斤黄金便可获得300元提成,在高额佣金驱动下广泛猎取客户甚至自设账号扮演“托儿”制造交易活跃假象[15] 平台风控与潜在问题 - 部分预定价交易平台未进行充分风险对冲,使交易实质上沦为散客与平台之间的对赌,一旦金价出现长期单边行情平台可能因无法兑付而跑路[17] - 平台风控操作处于黑箱中,包括风险对冲方式不透明以及是否按约定购置或回收实物黄金无法监控[18] - 类似类期货交易导致平台跑路事件已有发生,如深圳市粤宝鑫贵金属有限公司在深夜突然通知法人失联门店关闭[19] 市场环境与价格表现 - 截至发稿伦敦金现报3985美元/盎司,年内涨幅超50%,国际金价持续走高带动国内终端市场金价上扬[2][4] - 近一个月来深圳水贝黄金价格同步迅速拉升,实时金价从782元/克涨至910元/克,每克上涨128元[4]
高杠杆、假收益、多人爆仓,三四天亏损上万元!水贝黄金预定价交易是个危险赌局
第一财经· 2025-10-10 13:58
黄金预定价交易模式 - 交易模式允许投资者进行“买涨”或“买跌”的双向操作,参与者仅需支付相当于金价2%至3%的定金即可参与交易[5] - 当黄金价格波动剧烈,定金不足以弥补延期交易期间的货物差价时,平台会要求投资者补缴定金以维持仓位[5] - 该模式实质上与期货交易高度相似,通过杠杆放大资金效应,锁定未来某一时点的黄金价格[5] 交易杠杆与成本 - 部分平台支持高达80倍的交易杠杆,例如交易200克黄金仅需缴纳2000元定金[11] - 作为对比,在上海黄金交易所进行正规黄金期货交易,购买100克黄金(按890元/克计算)需要缴纳的保证金在1.34万元以上[11] - 预定价交易平台“杰XX”的规则显示,购买1克黄金板料实时金价为837元/克,但实际仅需支付20元定金即可下单锁价[8] 市场参与者和营销策略 - 平台通过社交平台引流,在群内安插“托”晒盈利截图营造火热氛围,以吸引风险认知不足的散客[3][14] - 业务员拉客户交易满一公斤黄金可获得300元提成,在高额佣金驱动下广泛猎取客户甚至自设账号扮演“托儿”[15] - 平台设置复杂回扣规则,按投资者下单的黄金克重以每克几毛钱标准发放“奖励”,推荐交易量大的客户也可获得回扣[16] 平台运营风险与潜在问题 - 部分预定价交易平台为追求更高利润,并未进行充分的风险对冲,使交易实质上沦为散客与平台之间的“对赌”[18] - 平台的风险对冲操作和是否按照约定购置实物黄金均处于“黑箱”之中,缺乏有效监管[19] - 存在平台因无法兑付而跑路的风险,例如“深圳市粤宝鑫贵金属有限公司”在深夜通知法人失联、门店关闭[20] 金价波动与投资者案例 - 截至发稿,伦敦金现报3985美元/盎司,年内涨幅超50%[3][5] - 国际金价持续走高带动国内终端市场金价上扬,近一个月来深圳水贝黄金价格从782元/克涨至910元/克,每克上涨128元[5] - 投资者王华在国庆节期间用40倍杠杆看空黄金,因金价暴涨导致账户被强制平仓,资金损失殆尽[2][4] - 投资者胡荣从2万元起步看空黄金,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因反复亏损和补仓最终负债5万元[4]
独家|多人爆仓!高杠杆、假收益、“托儿”全上场,水贝黄金预定价交易是这样的危险赌局
第一财经· 2025-10-10 13:42
黄金预定价交易"局中局" "几分钟,八千多块就没了,账户里只剩下一百多块……"回想起不久前的爆仓经历,深圳投资者王华感觉有些恍惚。 今年国庆节期间,王华通过深圳水贝黄金市场的交易平台,参与了一种预定价交易的黄金投资。用40倍的杠杆"看空"黄金,原以为能大赚一 笔,不料却迎面撞上了始料未及的金价暴涨。 王华的经历,并非个案。那一夜,她所在的多个黄金期货交流群里,不断有"看空"的投资者发出亏损截图,有人沉默退群,有人不甘地追 问"还会不会回调"。 他们的爆仓经历,掀开了黄金预定价交易"局中局"的隐秘角落。第一财经调查发现,当前,市场上存在多个面向散客的预定价交易平台,以 低至1克起订、仅付20元定金即可撬动近千元黄金的高杠杆模式,吸引散客进行黄金投资。 为了吸引客户,一些平台的业务人员,利用社交平台引流、群内安插好的"托",来晒单营造火热氛围,甚至以交易提成与回扣激励的层层推 动下,大量风险认知不足的散客被卷入其中。然而,看似低成本、高回报、交易便捷的模式,实则是参与者与平台对赌,而这种赌局又隐藏 着巨大风险:一方面,投资者在缺乏有效风控的情况下,极易因金价波动而瞬间巨亏;另一方面,部分未做充分风险对冲的平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