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开采

搜索文档
中国海油(600938):增量降本成效显著 油价波动期业绩韧性凸显
新浪财经· 2025-04-30 14:26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5年一季报显示业绩有一定波动但韧性凸显,增储上产、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未来维持高额资本开支支持产量增长,虽下调盈利预测但仍维持“买入”评级 [1][2][6] 业绩表现 - 2025Q1营业总收入1069亿元,同比降4.14%,环比增13.09%;归母净利润366亿元,同比降7.95%,环比增71.84% [1] - 2025Q1经营活动现金流573亿元,同比降4.5%;年化ROE为19.1%,同比降4.0pct;截至25年3月底资产负债率为28.7%,同比降4.2pct [2] 油气产量与价格 - 2025Q1油气当量净产量188.8百万桶,同比增4.8%,其中原油产量同比增3.4%,天然气产量同比增10.2%;中国净产量130.8百万桶,同比增6.2%,海外净产量58百万桶,同比增1.9% [3] - 2025Q1平均实现油价72.65美元/桶,同比降7.7%,平均实现天然气价格7.78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增1.2% [3] 勘探与项目进展 - 2025Q1获2个新发现,成功评价14个含油气构造,如惠州19 - 6油田、涠洲10 - 5油气田、绥中36 - 1南等 [4] - 番禺10/11等多个新项目已投产,其他新项目顺利推进 [4] 成本控制 - 2025Q1桶油主要成本27.03美元/桶油当量,同比降2.0%,其中桶油作业费用同比降3.2%,桶油DD&A同比增1.0%,桶油除所得税外其他税金同比降7.2% [4] 资本开支与产量目标 - 2025年资本开支预算1250 - 1350亿元,勘探、开发、生产资本支出占比分别为16%、61%、20%,国内、海外占比分别为68%、32% [5] - 2025 - 2027年产量目标分别为760 - 780、780 - 800、810 - 830百万桶油当量,目标中枢同比分别增长5.9%、2.6%、3.8% [5] 盈利预测与评级 - 下调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354(下调10%)/1398(下调11%)/1443(下调11%)亿元,折合EPS分别为2.85/2.94/3.04元/股 [6]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6]
中国海油(600938):增量降本成效显著,油价波动期业绩韧性凸显
光大证券· 2025-04-30 10: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海油增储上产叠加提质增效,2025Q1业绩韧性凸显,虽油价下行但归母净利润降幅低于油价降幅,现金流和资产创效能力维持高位,财务政策审慎 [6] - 公司油气当量产量维持高增,成本控制能力优异,2025年将维持高额资本开支支持产量稳定增长,业绩有望穿越油价周期实现长期增长 [7][9][10][11] 相关目录总结 市场数据 - 总股本475.30亿股,总市值11934.77亿元,一年最低/最高股价为23.11/34.17元,近3月换手率为5.00% [1] 收益表现 - 1M、3M、1Y相对收益分别为-0.42%、-6.61%、-14.76%,绝对收益分别为-3.31%、-7.14%、-10.59% [4] 2025年一季报情况 - 实现营业总收入1069亿元,同比-4.14%,环比+13.09%;实现归母净利润366亿元,同比-7.95%,环比+71.84% [5] 业绩点评 - 2025Q1油价高位震荡,布油均价74.98美元/桶,同比-8.3%,环比+1.3%,境内天然气需求同比增长0.8% [6] - 公司现金流维持高位,25Q1经营活动现金流为573亿元,同比-4.5%;资产创效能力维持高位,25Q1年化ROE为19.1%,同比-4.0pct;截至25年3月底资产负债率为28.7%,同比-4.2pct [6] 产量情况 - 25Q1实现净产量188.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4.8%,其中原油产量同比+3.4%,天然气产量同比+10.2%;中国净产量130.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6.2%,海外净产量5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1.9% [7] - 25Q1平均实现油价72.65美元/桶,同比-7.7%,平均实现天然气价格为7.78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1.2%;2025Q1资本支出277亿元 [7] 勘探与项目进展 - 25Q1共获得2个新发现,并成功评价14个含油气构造,如惠州19 - 6油田、涠洲10 - 5油气田、绥中36 - 1南等 [8] - 番禺10/11区块联合开发等多个新项目已成功投产,其他新项目正在顺利推进 [8] 成本情况 - 25Q1桶油主要成本27.03美元/桶油当量,同比-2.0%,其中桶油作业费用同比-3.2%,桶油DD&A同比+1.0%,桶油除所得税外的其他税金同比-7.2% [9] 资本开支与产量目标 - 2025年资本开支预算为1250 - 1350亿元,勘探、开发、生产资本支出占比分别为16%、61%、20%,国内、海外资本支出占比分别为68%、32% [10] - 25年产量目标为760 - 780百万桶油当量,目标中枢同比增长5.9%,26年产量目标为780 - 800百万桶油当量,目标中枢同比增长2.6%,27年产量目标为810 - 830百万桶油当量,目标中枢同比增长3.8% [1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4(下调10%)/1398(下调11%)/1443(下调11%)亿元,折合EPS分别为2.85/2.94/3.04元/股 [11] 财务报表预测 - 给出2023 - 2027E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各项数据预测 [13][14] 主要指标预测 - 给出2023 - 2027E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费用率、每股指标、估值指标等数据预测 [15][16]
套利”还是“逃离”?ST新潮即将上演24小时“生死时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21:05
一项竞争性要约收购计划,正在以更加戏剧性发展,演绎整个A股历史上前所未见的生死时速戏码! 4月28日晚间,油气开采运营企业ST新潮(600777)(600777.SH)发布了一则"关于预计无法按期披露定 期报告的风险提示性公告"。 该公告称,原定于2025年4月30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因定期报告涉及的部分 财务信息需要进一步补充提供,公司预计无法在法定期限内(即4月30日前)披露年报。 按照交易所上市规则,若ST新潮在4月30日前确系无法披露定期报告,那么公司将从5月6日,即劳动节 假期后首个交易日起停牌。若依然持续无法披露年报,那么公司股票将在7月7日被标注退市风险警示, 若此后依然不披露,则将在9月8日被交易所采取强制退市举措,股票届时将进入退市整理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ST新潮正面临浙江金帝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帝石油")和B股上市公 司伊泰B(900948.SH)——两方势力对公司竞争性要约收购的关键时刻。而这一突如其来的退市风险,给 本已胜券在握的伊泰B要约收购方案,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考虑4月30日将是ST新潮可能长期停牌的最后一个交易日,ST新潮的所 ...
财报解读|中国海油一季度净利润跌近8%:高层称不要悲观、要坚守成本优势
第一财经· 2025-04-29 19:58
此外,阎洪涛还表示,公司始终坚持全球配置油气资产的原则,如若国际油价继续下跌,对于中国海油这种有大 量现金流、桶油成本较低且利润率较高的公司而言,或是较好的并购机会。公司将根据彼时的市场情况、国际形 势,以及公司的技术专长和管理能力,具体分析并决策,按照市场运行原则,寻求调整和优化公司油气资产组合 的机会。 "基于对全球石油供需长期情况的预判,我们并不悲观。低油价不会影响中国海油的长期发展战略,公司2025年的 投资计划和产量目标指引也不会调整。"阎洪涛指出,当前低油价是受特朗普政府相关关税政策影响,市场预期未 来全球经济下行将影响石油需求,"低油价是结果,而非原因。"基于此,他认为,低油价不会造成石油行业在全 球所有行业中地位变弱,也不代表石油公司的经济性、地位在全球范围内下降,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全球的影响 是"一贯且连续的"。 面对国际油价低位震荡现状,阎洪涛表示,中国海油将继续坚持低成本策略,始终在全球主要石油公司中保持桶 油成本优势。"在高油价时不盲目乐观,不大手笔花钱、增加桶油成本;低油价时也不悲观,要坚守成本优势。" 不过,油气销量上升,以及公司对桶油成本的控制一定程度抵消了油价下跌影响。今年一季度 ...
中国海油一季度实现收入1068.54亿元 多个新项目已成功投产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9:50
一季度,公司资本支出约277.1亿元,同比下降4.5%,主要由于勘探工作及调整井工作量同比有所减 少。 基于对中国海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资本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4月8日,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 海油集团宣布拟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公司A股及港股股份,增持金额累计为20亿元至40亿元。 中国海油总裁阎洪涛表示:"一季度,中国海油以实干实绩实现'开门红'。我们将深化精益管理,锤炼 公司业绩韧性,奋力实现全年生产经营目标。" 4月29日晚间,中国海油(600938)发布一季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8.54亿 元,同比下降4.1%;归母净利润365.63亿元,同比下降7.9%;扣非净利润370.27亿元,同比下降6.2%。 2025年第一季度,国际油价冲高回落,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为74.98美元/桶,同比下降8.3%。公司坚持 增储上产、降本增效,油气净产量稳步增长,成本竞争优势得到巩固。 期内,中国海油实现净产量188.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4.8%。其中,中国净产量130.8百万桶油当 量,同比上升6.2%,主要来源于渤中19-6等油气田的产量贡献;海外净产量58.0百万桶油当量,同 ...
伊泰抢购ST新潮:“问题壳”诱惑,煤炭巨头危险豪赌 |深度
钛媒体APP· 2025-04-29 09:41
文章核心观点 ST新潮是一家有29年历史的企业,上市后历经多次资本运作,陷入治理乱象,2024年被ST且面临退市风险 ;尽管如此,因其海外优质油气资产,引来汇能集团、金帝石油、伊泰集团等资本竞购 ;伊泰集团收购有产业逻辑和想象空间,但ST新潮内控缺陷、海外资产控制复杂等问题,使收购面临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 [1][4][29] 公司发展历程 上市前及初期 - 1985年成立烟台牟平县毛纺厂,80年代末股改后多元经营 [5] - 1996年11月挂牌A股,最初由新牟国际集团控股,上市首十年盈利,2007年巨亏 [6] 控制权变更与资本运作 - 2008年东润投资3587万元间接控制市值超5亿的新潮实业,2013年9.2亿元转让股权获利超25倍 [6] - 2013年金志昌顺7.10亿元接手14.42%股份,开启资产重组,更名新潮能源,掏空公司并转移资产控制权 [7] - 2018年公司无实控人,中小股东反制,开启控制权争夺战 [7] - 十余年约15次重大股权转让和资产腾挪,涉及金额超150亿元 [9] 近年状况 - 2024年被ST,4月29日公告2024年财报无法如期披露且有退市风险 [1] 资本竞购情况 汇能集团 - 2023年4月汇能集团成立汇能海投,年末持股ST新潮4.99% [12][14] - 2024年8月宣布97亿元收购46%股权,因“蒙面”增持败露终止并受处罚 [14] 金帝石油与伊泰集团 - 2025年1月金帝石油启动要约收购 [15] - 2025年4月下旬伊泰集团118亿元参与竞购51%控制权,与金帝石油同台对垒,可能致ST新潮退市 [4] 伊泰集团收购动机 - 业务单一依赖煤炭,煤矿储量接近末期,可持续发展压力大 [20][21] - 收购可获取海外油气资产,完善产业链,减少对煤炭依赖,拓宽融资渠道,提升估值 [23] ST新潮问题与风险 内控缺陷 - 2024年因内控审计报告否定意见被实施风险警示,境外资产控制链条复杂脆弱 [24] - 关键环节变更至境外实体,未履行审批程序,内控整改无实质进展 [25][26] 审计难题 - 审计机构“一年三换”,2024年年报无法按时披露 [1][27][29] 海外资产风险 - 海外资产真实性存疑,资金汇回面临税务、诉讼等障碍,控制链条重建难度大 [24][29][30] 监管与治理困境 - 跨境监管难,信息不对称,公司治理机制失效,董事会功能打折 [32]
港股收评:恒生指数跌0.04% 恒生科技指数涨0.12%
快讯· 2025-04-28 16:2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微跌0 04% 恒生科技指数微涨0 12% 市场走势分化 [1] - 大市成交额达1690 31亿港元 显示较高流动性 [1] 行业板块表现 - 油气开采 银行 AI算力芯片 电力板块涨幅居前 [1] - 房地产 酒店餐饮 盲盒 小家电板块跌幅居前 [1] 个股表现 - 耀才证券金融(01428 HK)单日暴涨近82% 表现最为突出 [1] - 泡泡玛特(09992 HK)上涨超12% 国药控股(01099 HK)涨近5% [1] - 京东(09618 HK) 商汤(00020 HK)均涨超2% [1] - 比亚迪电子(00285 HK)大跌超8% 中国神华(01088 HK)跌超4% 比亚迪股份(01211 HK)跌近4% [1]
2024年全球探明石油储量微增
中国化工报· 2025-04-28 11:14
亚太地区表现亮眼。报告显示,2024年,亚太地区探明石油总储量增加至465.7亿桶,增长了 1.4%;天然气储量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1%。各个国家中,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 年4月,印度石油储量增加到6.695亿吨,天然气储量为40.32万亿立方英尺,均高于前一年。印度尼西亚 的最新探明石油储量总计24.1亿桶,天然气储量为35.3万亿立方英尺。巴基斯坦油气储量也得到了大幅 提振,截至2024年6月,其石油总储量达到2.43亿桶,天然气储量也增至18.5万亿立方英尺。 西欧地区普遍下降。西欧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均低于上一年度的调查,主要是由于挪威和荷兰报告 的储量较低。挪威石油局(NPD)最新年度资源报告显示,挪威已探明的石油储量降至69.1亿桶,天然 气储量降至48.24万亿立方英尺。根据北海过渡管理局的最新估计,英国探明石油储量仍为15亿桶,已 探明的天然气储量降至7亿桶石油当量。丹麦能源署报告称,截至2024年1月,丹麦石油储量略有增加, 增至5800万立方米;天然气储量增加至11300亿立方英尺。 633.5万亿立方英尺。根据加拿大能源监管局(CER)评估,加拿大常规重油和轻质油储量为 ...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PDH装置存在降负预期,丙烯盈利存在较好支撑-2025042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27 21: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PDH装置因中美关税问题存在降负预期,丙烯盈利获较好支撑,国内丙烯或现供需缺口,利好部分企业;油价中枢回落,炼化企业成本有改善预期,各板块企业有不同投资机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观点及推荐 本周思考 - 中美关税或使PDH装置降负,丙烷供应依赖进口,超50%进口丙烷来自美国,华东与华北企业对美丙烷依赖大,若关税影响持续,PDH开工率或降至40%,带动丙烯供需收紧 [4][5] - 新增PDH装置可能推迟,油头、煤头装置新增产能短期弥补有限,若PDH降负20%,丙烯供应下滑480万吨,2025年新增油头、煤头装置产能合计507万吨,实际供应拉动预计小于200万吨 [4][11] - 丙烯进口有提升可能但增量有限,国内丙烯进口量近年震荡下行,日韩进口占比达7成,加大从日韩进口年化增量最多100万吨,难补PDH缺口,2025年丙烯供需或收紧,利好部分企业 [4][14][15] 投资观点 - 建议关注大炼化优质公司【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看好【卫星化学】估值修复;推荐【中国石油】【中国海油】;推荐海上油服公司【中海油服】【海油工程】;头部企业【桐昆股份】【万凯新材】估值有修复空间 [4][17] 上游板块 Brent原油价格上涨 - 至4月25日收盘,Brent原油期货收于66.87美元/桶,环比降1.60%;WTI期货收于63.02美元/桶,环比降2.57%;周均价分别为67.08和63.04美元/桶,涨跌幅分别为1.88%和0.86%,美元指数收于99.58,较上周末涨0.36个百分点 [22] - 4月18日,美国商业原油库存4.43亿桶,较前一周增24.4万桶,比过去五年同期低5%;汽油库存2.30亿桶,较前一周降447.6万桶,比过去五年同期低3%;馏分油库存1.07亿桶,较前一周降235.3万桶,比过去五年同期低13%;丙烷/丙烯库存增226万桶;石油战略储备3.97亿桶,环比增46.8万桶;商业石油库存总量降73.6万桶 [25] - 至4月18日当周,炼油厂开工率88.11%,较前一周涨1.81%;美国原油及成品油净进口量降211万桶/天,较前一周涨256万桶/天,较去年同期涨142万桶/天 [27][29] - 4月25日,北美天然气价格期末收于2.96美元/百万英热,较上周跌8.87%;布伦特原油与天然气价格比约为22.59(百万英热/桶),历史平均为24.38(百万英热/桶) [33] 美国原油钻机数环比增加 - 4月18日,美国原油产量为1346万桶/天,环比持平,同比增36万桶/天 [34] - 4月25日,美国钻机数587台,环比增2台,同比减26台;加拿大钻机数128台,环比减6台,同比增10台;美国采油钻机483台,环比增2台,同比减23台 [34] - 2025年3月全球钻机数共1685台,较上月环比减108台,较去年同比减56台;其中美国钻机数592台,环比增3台,同比减33台;加拿大钻机数194台,环比减53台,同比减3台 [38] 全球油服日费 - 截至4月24日,自升式平台250 -、400 +英尺水深日费分别为74423.78、151000美元,环比持平,半潜式平台3001 - 5000英尺水深日费为325000美元,环比持平;自升式平台250 -英尺水深使用率为73.61%,环比持平,半潜式平台3001 - 5000水深使用率为66.67%,环比跌8.33% [41] 权威机构对全球原油市场的判断 - IEA(2025年4月15日):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平均增长73万桶/天(较上次预测下调30万桶/天),至1.036亿桶/天;2026年进一步放缓至69万桶/天;25Q1增速达120万桶/天。3月全球石油供应量增59万桶/天,至1.036亿桶/天,同比增幅91万桶/天,非OPEC +产油国贡献主要增长;OPEC +将5月目标产量提高41.1万桶/天,实际增幅可能不及;因美委产量下降,下调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速预测26万桶/天,至120万桶/天,2026年预计增加96万桶/天,海上石油项目贡献主要增量。2月全球石油库存增2190万桶至76.47亿桶,仍处近五年低位;3月初步数据显示将进一步增加 [43][46] - OPEC(2025年4月14日):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0%(较上月预测下降0.1%),2026年为3.1%(较上月预测下降0.1%);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130万桶/天(较上月预测下降15万桶/天),至10505万桶/天,2026年增长128万桶/天(较上月预测下降15万桶/天),至10633万桶/天;2025年非DoC石油供应量增长91万桶/天(较上月预测下降10万桶/天),至5410万桶/天,2026年增长90万桶/天(较上月预测下降10万桶/天),至5500万桶/天;2025年2月OECD石油总商业库存环比减1610万桶至27.46亿桶,原油库存环比升1110万桶,成品油库存环比降2730万桶,按天数计环比降0.3天至60.9天;预计2025年对DoC原油需求量为4260万桶/天(较上月预测持平),同比提升约30万桶/天,2026年为4280万桶/天(较上月预测下降10万桶/天),同比提升约30万桶/天 [47][48] - EIA(2025年4月10日):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和其他液体燃料消费量增加90万桶/天(较上月预测下调37万桶/天)至1.036亿桶/天,2026年增加104万桶/天(较上月预测下调13万桶/天)至1.047亿桶/天;2025年全球产量增加135万桶/天(较上月预测下调4万桶/天)至1.041亿桶/天,2026年增加125万桶/天(较上月预测下调36万桶/天)至1.054亿桶/天;2025年OPEC原油产量维持在2674万桶/天(较上月预测上调12万桶/天),2026年增加9万桶/天至2683万桶/天(较上月预测下调5万桶/天);2025年美国原油产量达平均1351万桶/天(较上次预测下调10万桶/天),同比增长30万桶/天,2026年增至1356万桶/天(较上次预测下调20万桶/天),同比增长5万桶/天;2025年原油均价为68美元/桶(较上月预测下调6美元/桶),2026年为61美元/桶(较上月预测下调7美元/桶);2025年美国天然气均价为4.30美元/百万英热(较上月上调0.1美元/百万英热),2026年为4.60美元/百万英热(较上月上调0.1美元/百万英热) [49][51][52] 炼化板块 炼油产业链 - 2025年3月国内炼油下游主要产品对应原油的价差为1224元/吨,月环比升97元/吨,同比升295元/吨 [53] - 至4月25日当周新加坡炼油主要产品综合价差为10.75美元/桶,较前一周涨1.80美元/桶 [56] - 至4月25日当周美国汽油RBOB与WTI原油价差为25.62美元/桶,较前一周涨2.41美元/桶,历史平均为24.88美元/桶 [61] 烯烃产业链 - 至4月23日,东北亚乙烯CFR东北亚收于790美元/吨,环比上周持平,周内产量98.94吨,环比跌1.99万吨;4月25日当周石脑油裂解乙烯综合价差144.31美元/吨,较前一周跌16.36美元/吨;乙烯与石脑油价差210.12美元/吨,较前一周跌19.71美元/吨,历史平均409美元/吨 [64][67] - 至4月23日,东北亚丙烯CFR中国收于825美元/吨,较上周同期持平,石脑油、丙烷价格上涨,甲醇价格下跌,下游产品价格下跌,环氧丙烷产品价格跌幅最大;4月25日当周丙烯与丙烷价差49.08美元/吨,较前一周跌25.02美元/吨,历史平均价差为263美元/吨;丙烯酸与丙烯价差为1934元/吨,较前一周跌57元/吨,历史平均价差为4073元/吨;环氧丙烷与丙烯价差为1708元/吨,较前一周跌298元/吨,历史平均价差为5100元/吨;丁二烯与石脑油价差为415.12美元/吨,较前一周跌91.38美元/吨,历史平均为743.05美元/吨 [71][74][77][80] 民营大炼化产品价差 - 展示了布伦特油价与恒力石化、浙江石化一期炼化产品价差的相关情况 [85][89] 聚酯产业链 - PX价格转跌为涨,截至4月24日,亚洲PX市场收盘742.25美元/吨,周环比涨1.60%,4月24日中国PX平均开工率77.17%,亚洲平均开工率70.76%,本周期国内PTA周产能利用率80.04%,较上周+3.3%;4月25日当周PX与石脑油价差为163.37美元/吨,较前一周跌5.91美元/吨,价差历史平均为387美元/吨 [86] - 4月25日当周乙二醇价差为233元/吨,较前一周降11元/吨,历史平均为1090元/吨 [90] - PTA价格转跌为涨,至4月24日周内,华东地区PTA现货市场周均价为4328.80元/吨,环比涨0.45%,周内国内PTA产量139.34万吨,较上周涨5.46万吨,下游聚酯周产量157.28万吨,环比涨0.89%,截至4月24日江浙地区化纤织造综合开工率为55.15%,环比上周降0.79%;4月25日当周PTA - 0.66*PX价差为274元/吨,较前一周涨6元/吨,历史平均为788元/吨 [92] - 4月25日当周涤纶长丝POY价差为1064元/吨,较前一周跌202元/吨,历史平均为1402元/吨 [95] - 看好聚酯产业链的上下游一体化企业,未来产业链盈利或向PTA环节转移,拥有完整一体化产业链的企业有竞争优势 [98]
汪东进卸任中海油董事长
第一财经· 2025-04-23 18:56
2025.04. 23 本文字数:1030,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对此,第一财经记者当日下午致信上市公司中国海油公共关系处。对方回复称,相关高级管理人员情 况尚待上市公司官方披露信息。 当晚,中国海油(00883.HK)披露公告,汪东进因任职变化不再担任上市公司非执行董事、董事长 等职,即日起至公司新任董事长委任生效期间,公司副董事长周心怀将主持相关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汪东进在4月9日还曾出席过集团公开活动。据中海油官方公众号消息,当天,汪东 进以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身份赴研究总院工作调研,在听取工作汇报后进行座谈交流并发表讲话。 但在此后公司陆续发布的召开集团生产经营相关工作会议、党组会议中,均不见汪东进身影,而是由 周心怀主持召开会议并作讲话。 据中央组织部和国资委的相关规定,大型央企一把手的退休年龄一般是60周岁,上限可放宽至63周 岁。汪东进出生于1962年7月,即将年满63周岁。 作者 | 第一财 经 郭霁莹 4月23日,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公司高层一栏信息 中,集团董事长汪东进的相关任职信息已被撤下。 2000年,汪东进被调往哈萨克斯坦,兼任中油国际(哈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