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市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四个河南男人,掏空中产钱包
创业家· 2025-05-21 18:03
核心观点 - 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胖东来三家河南企业凭借精准把握消费情绪和商业模式创新成为消费赛道炙手可热的玩家 [3][5][6][7] - 三家企业的成功路径体现了"普通人的胜利",创始人草根出身但具备极强的人格魅力和商业敏锐度 [11][12][13][14] - 豫商群体展现出"慢但稳"的经营特质,通过深耕民生领域和极致成本控制实现长期增长 [17][18][19][20] - 三家企业采取差异化扩张策略:蜜雪冰城全球化布局、泡泡玛特抢占高端市场、胖东来专注商品输出 [22][23][24][25] 风口浪尖的四个河南男人 - 蜜雪冰城港股上市首日大涨30%,两个月内股价从202.5港元涨至456港元,创始人张红超兄弟身家超1300亿 [5][6] - 泡泡玛特2020年上市后经历股价波动,2024年因IP Labubu全球热销股价反弹至近200港元 [6] -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因"员工福利乌托邦"走红,但近期因舆论争议删除抖音内容 [7] - 三家创始人分别把握不同消费情绪:蜜雪冰城平价策略(客单价6-8元)、胖东来"美好生活"理念、泡泡玛特情感消费 [7][8] 普通人的胜利 - 泡泡玛特早期被头部基金弃投,因线下模式不被看好,最终靠天使投资人麦刚50万美元救命钱存活 [11] - 创始人群体学历背景普通:王宁(郑州西亚斯学院)、张红超(河南财院成人教育)、于东来(初中辍学) [13] - 创业团队多由同乡或早期追随者组成,如蜜雪冰城高管时朋14岁辍学加入 [14] - 与安徽"造车精英帮"(李斌/余承东等)形成鲜明对比,体现草根创业特质 [12][13] 河南人怎么做生意 - 豫商传统聚焦民生领域(食品/零售),双汇/三全/白象等企业均采用"小商品大市场"策略 [17] - 泡泡玛特创业7年才盈利,蜜雪冰城第二个门店耗时10年,体现"慢生意"特性 [17] - 极致成本控制:泡泡玛特精确计算板材利用率,蜜雪冰城将汉堡成本拆解到包装纸 [19] - 拒绝盲目高端化:蜜雪冰城关闭My Share/M+实验店,坚持平价定位 [20] 走出去的,留下来的 - 蜜雪冰城海外扩张迅猛,越南/印尼门店超550家,建立27个仓库+5大生产基地支撑4.5万家门店 [22][23] - 河南本土出现"蜜乐雪""冰淳茶饮"等模仿者,以更低价格争夺下沉市场 [23] - 泡泡玛特全球化聚焦地标商圈:纽约世贸中心/巴黎卢浮宫等,放弃财务保守策略 [24] - 胖东来自有品牌销售额预计从2024年20亿增至2025年60亿,对外输出占比达50% [25]
山姆扩张、卖场调改——沃尔玛“变革”进行时
华尔街见闻· 2025-05-21 10:50
沃尔玛全球业绩 - 公司最新财季全球净销售额1656亿美元,同比增长2.5% [1] - 营业利润71.4亿美元,同比增长4.3% [1]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一季度净销售额67亿美元,同比增长22.5% [1] - 线下门店可比销售增长率16.8%,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 [1] - 山姆会员店支撑业绩,推算2024年销售额或达1000亿元,占中国业绩七成 [3] - 山姆会员收入一季度增幅超40% [5] 山姆会员店扩张 - 保持每年5-6家开店速度,向经济发达县市下沉 [3] - 2025年全年开店数或超7家 [6] - 前置仓数量超500个,日均订单超千单,客单价超200元 [7][8][9] - 前置仓覆盖2-3公里商圈,超八成订单1小时内送达 [7] - 线上销售占比超50%,2025年目标8家门店年销超5亿美元 [11] 大卖场转型 - 中国卖场数量较五年前萎缩近三成至280家 [2] - 新一代门店聚焦商品转型三大方向:一日三餐解决方案、大牌低价专享、宝藏商品 [12] - 云南新店采用场景化陈列,主打"自有商品+大牌精选特供"模式 [13] - 深圳试点500平社区小店,与盒马NB和奥乐齐模式接近 [14] 全渠道战略 - 与美团合作推进仓店模式,全国门店接入美团配送 [15] - 升级配送服务:鲜食29元免运费,极速达最快30分钟,准时达覆盖5-15公里 [16] - 美国电商销售额连续12季度两位数增长,山姆电商销售占比提升至17% [18] - Walmart+会员和广告业务分别实现两位数增长和31%增长 [19] 北美市场挑战 - 关税政策或导致部分商品价格两位数上涨,6月将"大幅提价" [20] - 公司预计第二财季净销售额增长3.5%-4.5%,未提供利润预期 [21]
永辉超市: 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0 23:10
股东大会召开情况 - 股东大会于2025年5月20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闽江大道202号三迪华美达广场酒店A1楼福州厅召开 [1] - 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及恢复表决权的优先股股东持股比例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53.4304% [1]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由董事长张轩松主持,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议案审议结果 - 所有非累积投票议案均获通过,包括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关联交易执行情况及2025年计划、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等 [1][2] - 利润分配议案获A股股东99.9132%同意票,反对票占比仅0.0528% [1] - 关联交易议案获A股股东99.9099%同意票,反对票占比0.0584% [1] - 董事监事薪酬议案获A股股东99.8948%同意票,反对票占比0.0714% [1] - 2025年关联交易计划议案获A股股东97.7812%同意票,反对票占比1.3761% [1] 重大事项表决细节 - 修改《公司章程》议案获得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2/3以上通过 [3] - 关联股东张轩松及其一致行动人、张轩宁、广东骏才国际商贸有限公司在关联交易议案中回避表决 [3] - 林芝腾讯科技有限公司未出席本次股东大会 [3] 律师见证 - 通力律师事务所律师翁晓健、赵婧芸认为会议表决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表决结果合法有效 [3]
高鑫零售2025财年扭亏为盈,线上B2C业务增长6%
快讯· 2025-05-20 22:56
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营收715.52亿元,净利润3.86亿元,同比上财年扭亏为盈 [1] - 同店销售持续增长,从上半财年0.3%增幅提升至全年增长0.6% [1] - 线上B2C业务表现强劲,带动线上营收增长6% [1] 业务发展 - 自有APP"大润发优鲜"占比提升,新增即时零售渠道 [1] - 报告期内门店数量达到505家,覆盖207个城市 [1]
三江购物: 关于三江购物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5-20 21:37
股东大会召集与召开 - 本次股东大会由公司董事会决议召集并于2025年5月15日召开,会议通知于2025年4月26日刊登在《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和《上海证券报》[2] - 会议召开程序符合《公司法》第115条、《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第4条、第15条及《公司章程》第54条规定[2] - 现场会议在宁波市海曙区环城西路南段826号公司总部会议室召开,与通知一致,由董事长陈念慈主持[3] 参会人员情况 - 出席现场会议股东及代理人243名,其中网络投票股东239名[4] - 参会股东及代理人合计持有股份382,786,210股,占公司总股本547,678,400股的69.8925%[4]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均按规定出席或列席会议[3] 议案表决结果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议案获99.9391%同意通过,中小股东同意率94.4980%[5]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议案获99.9750%同意通过,中小股东同意率97.7493%[7] - 《2025年度预计日常关联交易》议案在扣除关联股东后获99.8873%同意通过[8] - 《修订公司章程》特别议案获99.1968%同意通过,但中小股东同意率仅27.6253%[9] - 所有议案表决程序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5][6][7][8][9] 法律意见结论 - 律师事务所认为股东大会召集召开程序、参会人员资格及表决程序均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9] - 会议表决结果合法有效,法律意见书将作为公告材料随其他信息一并披露[2][9]
“短视频碰瓷”何时休
新京报· 2025-05-20 19:23
流量时代的"碰瓷经济学" - 胖东来以"中国零售业天花板"形象出圈,因极致服务和员工福利成为流量"磁石",频繁遭遇网络"碰瓷" [2] - 网红"柴怼怼"公开指责胖东来玉石暴利,经市场监管部门介入后真相揭示,但舆论纷扰持续 [2] - 短视频平台"流量分成+电商佣金"商业模式促使部分创作者走向极端,"碰瓷"成为流量变现捷径 [2][3] - 平台算法偏好争议性内容,形成"爆料-发酵-回应-反转"传播链条,造谣成本低而维权成本高 [3] 传播策略启示 - 胖东来采用主动回应与透明化策略,用数据与事实对抗情绪化辩解,形成标准化舆情应对流程 [4] - 针对"两个小段"事件发布53页调查报告,涵盖检测结果、内部处罚及补偿政策,分解为"调查-检测-公示-追责"流程 [4] - 对"柴怼怼"玉石指控公布销售数据并邀请监管部门调查,结合法律起诉形成多维度回应 [4] - 对比"啄木鸟"放弃公关的被动策略,胖东来主动出击展现法治化经营决心 [4] 舆论生态反思 - 社交媒体平台在商业诽谤内容管理上存在短板,审核依赖"用户举报-人工核查"被动模式 [7][8] - 平台处理"柴怼怼"事件耗时近一个月,初期未及时审核不实内容导致事件扩大 [7] - 抖音集团副总裁建议企业通过诉讼维权,目前为最有效但耗时的解决方案 [8] 平台优化方向 - 事前建立"企业白名单"制度和商业测评账号信用分级,提高审核优先级 [9] - 事中运用AI标记争议内容并插入权威信源链接,降低未核实内容曝光度 [9] - 事后开放企业自助投诉通道缩短响应时间,配合政策监管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9] - 中央网信办2025年"清朗"行动将整治涉企网络"黑嘴"和虚假测评问题 [9]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2025年第2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20 17:11
食品抽检结果 - 象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188批次食品 其中合格175批次 不合格13批次 不合格率6.91% [1] - 不合格产品涉及水果、蔬菜、餐具等类别 主要问题为农药残留超标和卫生指标不合格 [2] 不合格产品详情 水果类 - 象山阿雷水果店销售的小台芒戊唑醇超标0.12mg/kg(标准≤0.05mg/kg) [3] - 象山西周荣鑫超市销售的小台芒同时检出吡唑醚菌酯0.30mg/kg(标准≤0.05mg/kg)和噻虫胺0.16mg/kg(标准≤0.04mg/kg) [3] - 两家商户销售的龙眼二氧化硫残留量分别达0.196g/kg和0.170g/kg(标准≤0.05g/kg) [3] 蔬菜类 - 铁棍山药在3家商户检出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超标 最高达3.32mg/kg(标准≤0.3mg/kg) [3] - 小葱在两家商户检出戊唑醇超标 最高达1.61mg/kg(标准≤0.5mg/kg) [3] - 尖椒、生姜等分别检出啶虫脒、吡虫啉等农药残留超标 [3] 餐饮具类 - 象山小菜一碟快餐店的塑料大碗、小碗均检出大肠菌群(标准不得检出) [3] 合格产品情况 - 175批次合格产品包括糕点、豆制品、熟食等 主要来自本地小作坊和商超 [4][5][6][7][8][9] - 三江购物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象山西周分公司等连锁商超产品全部合格 [6] - 学校食堂餐具如象山县实验中学的不锈钢餐盘等卫生指标达标 [9] 监管措施 - 市场监管部门已对不合格产品生产经营者启动依法查处程序 [2]
好市多(COST.US)“利润引擎”持续发力:自有品牌科克兰收入超过劳氏、宝洁
智通财经网· 2025-05-20 15:02
科克兰品牌发展历程 - 科克兰品牌于1995年推出 旨在整合公司此前约30个分散的自有品牌名称 实现消费者一致性和快速识别 [1] - 品牌灵感来源于公司位于华盛顿州科克兰的原始总部 最初从洗发水和维生素起步 后扩展至杂货和服装等广泛品类 [1] 科克兰品牌财务表现 - 科克兰年销售额达860亿美元 约占公司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营收规模与劳氏和宝洁相当 [1] - 品牌通过高质量产品(通常由知名供应商生产)和低于国内品牌的价格策略 强化公司价值声誉 [1] 科克兰品牌战略价值 - 品牌增强公司在供应商谈判中的议价能力 有助于维持低价格和健康利润率 [1] - 产品显著提升客户忠诚度和门店流量 支撑行业领先的会员续订率 [1] 科克兰最新产品动态 - 第一季度新增KS炸薯条 KS伏特加和苏打水等产品线 [2] - 未来战略重点包括开发适合国际市场的标准化产品 [2] 科克兰长期发展策略 - 持续投资价格领先和产品创新 保持自有品牌增长前沿地位 [2] - 品牌将作为差异化核心和利润驱动因素 强化公司在美国及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
永辉超市(601933):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点评:坚持品质零售战略,聚焦供应链提质升级
长江证券· 2025-05-20 13: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进入门店优化调改深水区,收入阶段性下滑致利润短期承压,但供应链综合能力显著增强;加强自有产品研发,坚定实施品质零售战略转型;调改单店营收大幅增长推动盈利能力兑现,未来12 - 18个月预计为改革成果集中释放期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676亿元,同比下滑14.1%,归母净亏损14.7亿元,同比扩大1.4亿元,扣非归母净亏损24.1亿元,同比扩大4.3亿元;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75亿元,同比下滑19.3%,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下滑80%,扣非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下滑77% [2][6] 门店调改影响 - 截至2025年4月28日,公司总店数709家,相较2023年底净关291家,导致收入阶段性下滑;调改店虽销售额大幅提升,但调改店主要下半年开店,门店数占比低,对2024年收入整体影响不大 [11] 毛利率情况 - 2024年综合毛利率20.5%,同比减少0.8pct,零售主业毛利率减少0.2pct,高毛利服务业务收入下降23%或为综合毛利率下降主因;一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1.4pct,预计未来商品毛利率将恢复和增长 [11] 费用端情况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3%、2.7%、0.3%、1.7%,分别同比变动 +0.7、+0.3、 -0.1、持平,费用率阶段性被动提升,2024年经营亏损25.6亿元,同比扩大8.4亿元;一季度费用端进一步精简投放,经营利润1.1亿元,同比下滑85% [11] 战略转型举措 - 2024年研发自有品牌商品120款,20款年销售额破5000万,未来拟与供应链共同孵化100个亿元级大单品;引入品牌新品近5万、完成近3万支商品去KA调整;与品质型外贸企业加强合作,2025年4月22日首批外贸类商品领先行业上架 [11] 投资建议相关 - 截至4月28日,已开业调改店62家,2025Q1,41家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店”3月单月利润1470万元、一季度累计利润7472万元;预计至2025年6月底,全国调改店将突破124家,2026年农历春节前目标锁定300家,有望促进2025年显著减亏;预计2025 - 2027年EPS有望实现 -0.06、0.07、0.13元 [11]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包含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及预测,如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等数据变化,以及每股收益、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情况 [16]
关税冲击影响跟踪家居出口链近况交流
2025-05-19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家居行业、保健品行业、服装鞋类行业、电子产品行业、食品行业、日用品行业 - **公司**:Costco、顾家家居、特雷通集团、永强集团、永逸家居、恒林家居、中元家居、安克创新、敏华、山姆会员店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关税政策对Costco的影响 - **经营和采购**:关税政策变化显著影响Costco经营和全球采购,首次加税到10%时让供应商和消费者各承担一半成本遭抵制,关税提至30%、60%甚至70%时订单操作困难,2024年下半年开始加紧备货,美国库存可维持三个月[3] - **供应链调整**:采取多元化采购策略,将保健品转移回美国或加拿大,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东南亚,3月底4月初将部分订单转移至东南亚或韩国,近期迅速下达订单并计划备货至年底[1][5] - **商品类别和替代地区**:杂货、服饰穿戴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影响最大,约占总采购额34%-40%,部分商品转移至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一些家居、建材类商品也在向这些地区部分转移[1][6] - **库存和囤货**:短期内趁关税未增加提前囤货应对成本上升,会带来库存压力,暂时采取此策略确保供应链稳定[7] - **产品售价和毛利率**:23 - 24年家具价格已上涨3% - 5%,预计25年通胀推高价格,成屋销售下降但租房需求带动平价家具需求增长,保持品质尽量保证毛利率不变,关注市场需求变化[1][12] - **未来采购战略**:集中于现有供应商,侧重越南和东南亚中小品牌,与安克创新合作电子产品,与敏华、顾家等头部品牌合作家居产品,维持现有供应链关系,预计家居销售额受关税影响10% - 15%[1][14] 家居行业相关情况 - **品类增长**:智能家居、户外家居、空间节省家具增长迅速,2024年同比分别增长25%、15%和20%,将成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通过卖点升级适应价格上涨趋势[4][18] - **销售影响**:关税变化导致短期销售停滞,但整体影响有限,预计2025年降息后需求可能反弹,库存周期从45 - 50天延长至60天,公司进行补库计划,管控成本提高运营效率[4][24] - **价格上涨原因**:通胀、关税和汇率变化,为保持加价率大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国内和东南亚供应商竞争也影响价格,企业适当承担部分成本,产品在美国线下市场仍有价格竞争力[13] - **差异化策略**:通过提升产品卖点实现差异化,增加功能性和设计感,使产品符合居家办公需求或适应小户型空间,提高销售[19] - **地区战略调整**:将低端家居产品转移到东南亚生产,中国专注高端智能家居产品,中端商品依赖墨西哥等地生产,优化成本和质量[20][21] 供应链相关情况 - **中国供应链转移难度**:转移产能到东南亚存在困难,如人生地不熟、租厂房成本高、人力成本虽低但人效低、前期投资运营成本高、需与当地政府打交道并申请企业资质等,至少需三年实现与国内相当运营成本,短期内难以大规模生产[28] - **不同地区产品比较**:中国生产的家居类产品质量优于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区,加拿大主要生产高端家具,中国和东南亚是主要供应来源,东欧如波兰也有工厂参与生产[29] - **关税对不同区域影响**:每个区域生产不同类型产品,从供应链体系看不可替代,中国可替代越南,但越南替代中国需时间,关税影响总量不大,但供应商利润可能下降[30] - **大型供应商策略**:大型供应商会增加东南亚出货量,如安克创新将接近四成产品放非中国市场生产,顾家和永强精简SKU,将热销款式放美国市场应对滞销风险[31] - **越南工厂情况**:越南工厂可承接部分美国市场生产需求,但未来通过越南中转货物到美国操作可能受限,美国关注商品原材料来源,清关政策更严格,企业需考虑转移产能或在美国设生产线[32] 市场需求和销售策略相关情况 - **美国降息预期影响**:美国降息预期可能对销售产生积极影响,具体拉动效果尚需测算,可借鉴过去类似情况数据进行预测和调整[33] - **毛利空间和采购策略**:家居产品毛利空间预计进一步压缩,采取规模采购策略降低成本,墨西哥和加拿大是主要采购地,规模采购可压低价格5% - 10%,减少SKU数量提高库存周转率,控制库存周期在40 - 45天内[34] - **美国市场需求波动影响**:美国市场需求波动对家居产品销售影响显著,通胀下消费者购买决策谨慎,大量库存有滞销风险,需通过AI技术进行需求测算和采购规划,公司内部对市场表现有悲观预期,但认为情况未必糟糕,中国采购比例降低但仍需快速应对市场变化[35] - **应对关税和成本波动**:企业做好准备应对关税变化和成本波动,关税突然增高时迅速调整订单来源,重新评估采购价格与成本,对毛利高产品适当提价,对毛利低产品降低利润保持竞争力,灵活调整价格策略[36] 中国市场拓展相关情况 - **与山姆会员店对比**:山姆会员店进入中国市场早,门店多,市场拓展顺利,开发本土化口味和创新产品吸引消费者;Costco进入中国市场晚,对市场了解不足,付费会员制接受程度不高,会员费高,本土化工作不足,门店扩展保守,电商业务起步晚,配送服务有问题,对市场反应速度慢,错失先机[37][3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Costco中国采购情况**:在中国开设7家店,负责本土化采购和与中国供应商合作,将产品出口到美国,从中国采购商品占比约30% - 1/3,主要采购日用品和家居用品,食品主要是调味品和特殊食材[2][8][9] - **家居品类全球采购占比变化**:家居品类在全球采购中占比约30% - 40%,疫情前约为40% - 45%,疫情期间调整,减少国内采购比例,挖掘东南亚新供应商[10] - **中国家居品牌合作情况**:与顾家家居、特雷通集团等多个中国家居品牌合作较多,这些品牌也为其他零售商供货,目前无法完全替代,需3 - 5年逐步替代部分供应[1][11] - **节省空间类家具趋势**:节省空间类家具在美国市场前景良好,随着消费者搬入或租住公寓,对节约空间、环保且功能性强的家具需求增加[22] - **智能家居发展情况**:智能家居主要涉及全屋IoT系统,美国市场相对成熟,中国与美国有差距,全面普及面临技术瓶颈和高昂成本挑战,中国和越南供应商合作为美国市场提供智能解决方案,通过门店展示推广[23] - **家具备货销售情况**:关税变化期间公司保持备货未受显著影响,3月底至4月初大部分家具迅速售罄,加税使消费者观望情绪增加,但最终仍会消费,备货策略缓解关税冲击[26] - **消费者购买渠道转移**:消费者可能更多转向线上渠道购买3C产品和家居类产品,线下销售份额可能被亚马逊、沃尔玛等电商平台抢走[27] - **国内潜力家具品牌**:顾家、永艺、恒林、敏华旗下芝华仕等品牌表现出色,在欧美市场声誉良好,向高端化发展,未来有很大发展潜力[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