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

搜索文档
三只松鼠上半年遇“盈利坎”:线上引擎增长放缓
凤凰网财经· 2025-09-03 21:5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94%至54.78亿元但盈利承压明显归母净利润和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大幅下降52.22%和77.75%主要受坚果原材料成本上涨和线上线下投入成本攀升的双重挤压[1] - 公司通过高端性价比战略在2024年扭转连续四年营收负增长并重回百亿营收规模但利润端仍面临压力核心品类坚果收入负增长传统电商盈利减弱线下分销费用高企若短期无法改善将制约利润修复[1] 产品与成本结构 - 坚果产品收入27.31亿元占比近五成但同比下滑1.03%毛利率下降2.64%至23.91%主要受国际形势导致原料成本上涨影响[2][3] - 烘焙产品收入6.82亿元同比增长11.96%毛利率22.71%提升1.09%综合产品收入13.98亿元大幅增长49.70%毛利率32.01%提升1.53%[3] - 横向对比同行盐津铺子果干果冻品类毛利率下滑1.62%但营收增9.01%洽洽食品坚果类营收降6.98%毛利率降13.95%均受原料涨价影响[3] - OEM采购金额20.2亿元远超原料采购4.55亿元且较上年同期16.76亿元大幅增长代工模式需承担原料与加工双重成本及品控风险[4][5] 渠道与费用分析 - 电商渠道收入占比高但传统平台增速乏力天猫系收入降18.56%京东系微增1.89%抖音系收入14.78亿元占比26.98%增20.75%但增速较上年同期180.73%明显放缓[6][7] - 线上流量费用攀升导致销售费用大增2024年推广费增50.92%2025年上半年增25.11%至7.61亿元[8][9] - 分销业务收入9.38亿元同比增40.21%但为拓展线下渠道持续投入市场费用若单位成本无法摊薄将推高销售费用率加剧增收不增利矛盾[10]
三只松鼠上半年遇“盈利坎”:营收增长下二季度净亏超1亿,线上引擎增长放缓
证券之星· 2025-09-03 15:2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4.78亿元同比增长7.94% 但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下降52.22% 归母扣非净利润5082.81万元同比下降77.75%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01亿元 归母扣非净利润亏损1.12亿元 亏损幅度同比扩大 [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5.11% 其中推广费及平台服务费达7.61亿元较上年同期6.07亿元增长显著 [8][9] 战略转型与产品结构 - 推行"高端性价比"战略 产品定位从"让坚果和好零食普及大众"调整为"让好产品普及大众" 构建全品类矩阵 [2] - 坚果品类收入27.31亿元占比近50% 但收入同比下降1.03% 毛利率23.91%同比下降2.64个百分点 [2][3] - 烘焙品类收入6.82亿元同比增长11.96% 综合品类收入13.98亿元同比增长49.70% [3] 成本与供应链压力 - 坚果原材料成本受国际形势影响上涨 巴旦木等原料采购价格上升对毛利率构成压力 [3][4] - OEM采购金额20.20亿元远超原料采购金额4.55亿元 较上年同期16.76亿元大幅增长 [4][5] - 自有工厂覆盖8座坚果生产工厂 但部分品类仍需依赖代工模式 [4] 渠道表现与流量变化 - 第三方电商平台收入同比增长5.01% 其中抖音系收入14.78亿元占比26.98%同比增长20.75% 但增速较上年同期180.73%明显放缓 [7] - 天猫系收入同比下降18.56% 京东系收入微增1.89% 传统电商渠道盈利能力减弱 [6][7] - 分销业务收入9.38亿元同比增长40.21% 但线下市场费用投入持续增加 [9] 行业对比 - 盐津铺子果干果冻品类毛利率下滑1.62个百分点但营收增长9.01% [3] - 洽洽食品坚果类营收同比下降6.98% 毛利率下降13.95个百分点 [3]
三只松鼠(300783):抖音和分销驱动增长 费投加大导致盈利承压
新浪财经· 2025-09-02 08:50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4.78亿元,同比增长7.94%,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下降52.22%,扣非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下降77.75%[1]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17.54亿元,同比增长22.77%,归母净利润-1.01亿元,亏损同比扩大,扣非归母净利润-1.12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 收入表现 - 线上渠道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2.95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抖音平台收入14.78亿元同比增长20.8%,京东平台收入8.08亿元同比增长1.9%,天猫平台收入8.82亿元同比下降18.6%[2] - 线下分销收入9.38亿元同比增长40.2%,门店收入1.87亿元同比下降18.7%,第二季度分销实现翻倍增长[2] - 产品方面坚果类收入27.31亿元同比下降1.0%,烘焙类收入6.82亿元同比增长12.0%,综合类收入13.98亿元同比增长49.7%[2] 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5.08%,同比下降0.77个百分点,第二季度毛利率21.57%,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2] - 坚果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主要受国际形势影响导致原料成本上涨[2] - 第二季度销售费用率24.16%同比上升3.0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5.16%同比上升1.63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0.33%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3] 战略发展 - 公司推进"D+N"全渠道体系,线下分销端加速全品类适配与全渠道渗透,推出瓜子、火鸡面、AD钙、八宝粥等千万级日销品矩阵[2] - 公司依托弋江零食园区产能投放提升自产比例,供应链效率持续优化,具备快速上新及成本管控的能力[3] - 公司探索自有品牌生活馆,强化品质人群触达,产品往差异化和品质化路线转型[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25.34/147.79/167.39亿元,同比增长18%/18%/13%[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30/5.67/7.20亿元,同比增长-44%/147%/27%[4] - 对应EPS分别为0.57/1.41/1.79元,PE分别为47/19/15倍[4]
三只松鼠: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3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01 12: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78亿元,同比增长7.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2.2%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082.81万元,同比下降77.8%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7亿元,同比由正转负减少4.15亿元 [2][25] 盈利能力指标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79%,同比下降6.17个百分点 [2][23] - 投入资本回报率3.93%,同比下降5.25个百分点 [23] - 基本每股收益0.35元,同比下降52.1% [2] - 毛利率水平维持在行业均值附近,净利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1] 资产与负债结构 - 总资产49.4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6.98% [2] - 存货账面价值7.6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63.15%,占净资产26.09% [37][43]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较上年末减少71.48% [40] - 短期借款较上年末增加42.51% [40] - 流动比率1.86,速动比率1.44 [48] 业务构成与运营效率 - 坚果类产品贡献主要收入,2025年上半年坚果收入27.31亿元 [17][18] - 烘焙类收入6.82亿元,肉制品类收入13.98亿元 [17][18] - 总资产周转率0.94次,低于行业均值 [33] - 固定资产周转率13.72次,应收账款周转率47.55次 [34] 股东结构变化 - 新进全国社保基金四一八组合持股1.24% [52][53] - 新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六零三二组合持股0.82% [52][53] - 新进全国社保基金六零二组合持股0.71% [52][5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增加0.48个百分点至0.93% [52][53] 估值水平 - 市盈率(TTM)44.13倍 [2] - 市净率(LF)3.85倍 [2] - 市销率(TTM)1.03倍 [2] 非经常性损益 - 合计非经常性损益8756.88万元 [1]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9544.63万元 [1]
物美集团:“胖改店”再添新成员
证券日报· 2025-08-29 15:08
核心观点 - 物美集团新街口"胖改店"开业 标志着零售模式改革持续深化 基于前期成功经验复制胖东来选品逻辑和服务理念 实现客流量和销售额显著提升 [1] 门店改造成效 - 多家调改门店日均客流量和销售额相比调改前增长50%至300% [1] - 新开门店商品结构重合度接近80% 焕新升级品类占比达70% [1] - 熟食和烘焙区域引入近600支商品 大幅提升现制现售比例 [1] 商品结构升级 - 总计1.1万支在售商品中70%为焕新升级品类 [1] - 深度学习胖东来选品逻辑 现制现售比例提升强化"新鲜看得见"体验 [1] 服务与员工体系优化 - 设置一站式便民服务区 免费提供自助茶饮和应急药箱等实用物品 [1] - 调改后门店员工薪资普遍提升至原1.5倍以上 通过改善待遇激发服务积极性 [1] 战略推进 - 基于首批"胖改店"增长经验持续深化零售模式改革 [1] - 从商品结构、员工福利、服务体验等多维度进行系统性升级 [1]
茶咖日报|曾刷爆朋友圈的网红咖啡,无锡唯一门店本月底闭店
观察者网· 2025-08-20 20:05
%Arabica咖啡中国市场发展 - 无锡首家%Arabica咖啡门店因合同到期将于8月底关闭 该店为2020年开业的无锡首店及唯一门店[1] - 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经营困境 上海丰盛里店(开业半年)、西藏全球最高海拔门店及厦门万象城首店均已关闭[1] - 部分门店单月亏损超50万元 产品定价高达46元/杯 品牌在非一线城市存在感较弱[1] 一鸣食品业绩与战略调整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4.01亿元(同比增长2.12%) 归母净利润3221.72万元(同比增长21.73%)[2] - 门店总数较期初减少104家至1864家 加盟店和直营店营收分别同比下滑3.94%和13.03%[2] - 推出"奕程咖啡"和"厚比披萨"新品牌 计划使厚比披萨达600家门店目标 奕程咖啡进入200家门店并与500家外部终端合作[3] 王老吉国际化战略布局 - 在马来西亚建立罐装生产线(已调试)并计划布局瓶装生产线 与宝钢包装签署全球战略协议推进越南/柬埔寨本土化生产[4] - 发布四款英文标识WALOVI国际罐产品 已在中国六大城市上市 下一步将覆盖东南亚/北美/欧洲/大洋洲[5] - 全球植物饮料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近10% 2023年东南亚市场增速达25%[5] 咖啡行业动态与事件 - 2025海南首届国际咖啡大会将于8月22-23日举办 覆盖13个生产国及中国19个省区全产业链代表[6] - 大会将发布20款创新产品包括精品罗布斯塔单品及智能咖啡设备 并举办生豆大赛品鉴活动[6] - 茶饮品牌PinkShake品可鲜奶所有门店关闭 实际管理人失联 存在员工欠薪及供应商货款未结问题[7]
猎头揭秘:零售业最缺的三类人才
36氪· 2025-08-18 15:04
核心观点 - 中国零售行业经历2010-2020年人才断层期 导致当前主力为70后从业者 知识结构老化且创新力不足 [2][3] - 行业现阶段最紧缺三类人才:具备加工品类改造经验者、即时零售运营专家、制造型采购人才 [4][5] - 外资与本土企业用人逻辑存在显著差异 外资更注重跨界潜力和体系化培养 本土企业更偏向即战力和同质化经验 [9][10][11] - 候选人心态与市场需求错位是人才流动核心矛盾 需放下平台光环理性评估自身价值 [12][13] - AI技术未对零售核心岗位形成替代 反而凸显行业吸纳年轻人才解决创新力缺失的迫切性 [14][15] 人才断层历史与现状 - 2010-2020年零售行业被房地产、IT等高薪行业虹吸优秀年轻人 导致人才供给与行业扩张严重脱节 [2] - 十年间中国零售总额从15.7万亿增长至39.2万亿 门店数量激增但人才供需比达1:6 [2][3] - 2010年浙江省店长缺口达5万人 北京上海企业中高层流失率35% 采购经理流动率30% [3] - 沃尔玛中国2009-2010年遭遇核心管理层连续流失 直接影响华东扩张计划 [3] - 基层员工缺岗率持续保持10%-20% 防损员、收银员到岗率不足50% [3] 当前紧缺人才类型 - 具备"胖改"经验人才:永辉超市推动加工类别独立运营 需熟悉熟食、烘焙、肉类分割等品类改造流程的专业人员 [4] - 即时零售运营人才:传统企业缺乏美团闪购、京东到家等全渠道运营基因 需补充平台协同和配送管理专家 [4][5] - 制造型采购人才:需具备食品工程背景或商品开发能力 能联合工厂进行配方、工艺、包装全流程设计 如7-Eleven的BP部门模式 [5] 岗位需求结构 - 外资企业营运岗位占比达60%-70% 山姆、奥乐齐、开市客加速在华扩张导致店长、区域经理需求激增 [6] - 采购人才因外资内部培养不足及内资自有品牌战略推进而紧缺 民营企业直接点名寻找采购负责人 [6] - 超六成新零售企业缺乏兼具技术和行业经验的人才 深圳企业以月薪70-90k招募运营副总经理 [7] - 叮咚买菜推出"4K项目"引进3年以上经验者 经4-6个月培训填补区域管理岗 [7] 企业用人逻辑差异 - 外资企业薪酬指数1.15 高于本土民企1.0和国企1.05 员工平均在职周期3-5年 高层10年以上老将比例远超本土企业 [10] - 外资敢跨界挖角星巴克、麦当劳或咨询公司人才 如山姆中国区总裁朱晓静原为麦肯锡战略顾问 [9] - 本土企业如华润5年未引进外部高管 依赖管培生接班 招聘要求必须具同行同岗位经验 [9][10] - 外资注重年轻高学历潜力股投入体系化培养 本土中小民企倾向"招之即用"成熟人才且培养机制依赖师徒传承 [10][11] 人才流动与心态问题 - 被优化高管要求跳槽薪资上涨20%-30% 但企业仅愿为在职者提供平移薪资 超半年空窗需接受九折待遇 [12] - 创业失败重返职场者最多保留原薪资80% 跨业态跳槽阵亡率超50% 35岁以上者因家庭压力试错成本极高 [12][13] - 候选人常误将平台能力视为个人能力 忽视新公司需重新验证能力 [13] 技术影响与人才前景 - 当前数字化更多停留在嫁接抖音、自有APP等工具 未深度渗透核心业务岗位 [14] - AI大模型未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 关键岗位仍依赖行业经验沉淀 [14] - 数字化催生电商运营、自有品牌管理等新岗位 但职能仍基于传统商品管理逻辑 [14] - 行业需加速吸纳年轻人解决创新力缺失问题 AI价值需通过人对技术的理解落地 [15]
新势力不断崛起,济南本土传统商超如何重构“人货场”
齐鲁晚报网· 2025-08-11 23:22
核心观点 - 济南商超行业在2025年迎来深度调整 各大商超巨头通过业态创新和供应链重构进行转型 从传统卖商品转向卖体验的新零售模式 [1] 业态创新与场景化消费 - 永辉超市龙湖济南北宸天街店完成胖东来式调改后销售同比增长超400% 成交客流同比提升150%以上 烘焙和熟食等鲜食类商品增长明显 [2] - 永辉济南龙湖奥体天街店近半数商品被汰换 调整后商品结构接近胖东来商品结构的80% [2] - 盒马鲜生通过设置海鲜加工区和用餐区实现购物+餐饮场景深度融合 印象济南店开业首日一小时售出4条三文鱼 金枕榴莲销量破万元 [3][4] - 盒马鲜生提升鲜食比例并强化季节性选品 夏季主推精酿啤酒和冰镇水果切盒 冬季力推火锅食材套餐 [4] - 家家悦济南中海环宇城店增设家悦烘焙面包房和开放式厨房体验区 增强消费体验 [5] 门店调改与数字化运营 - 家家悦在济南调改四家门店 通过分析114万张购物小票数据撤换40%同质化商品并引进2000余种新品 调改后门店平均销售收入保持20%-30%增长 [5] - 家家悦建立会员数据库分析周边3公里客群画像 自有品牌产品占比达13.63% [6] - 大润发唐冶店以线上店形式运营 通过App实现线上线下价格同步 最快30分钟送达 降低运营成本 [6] - 银座超市七里山店通过优化购物动线和扩大鲜食加工区 调改后两个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13% 新开门店客流量提升10倍以上 [6] - 银座依托自有供应链打造InZone等自有品牌 实现品质成本可控和商品性价比提升 [6] 市场扩张与竞争格局 - 山姆会员商店济南首店预计2026年12月底前开业 [7] - 盒马鲜生7月在济南新增三家门店 从核心城区向东部新兴居住区延伸 预计年内全部开业 [7] - 济南华联超市2024年销售额28.1042亿元 同比下滑5.0% 门店总数21个 同比下滑4.5% [7] - 沃尔玛和家乐福等国际商超巨头曾进入济南市场但相继退出 [7] 行业转型方向 - 传统商超受电商和社区团购冲击面临客流下滑 需通过体验升级、服务创新、数字化融合及文化赋能实现转型 [8] - 具体措施包括场景化改造延长购物时间、完善供应链管理体系、推进人工智能+消费场景落地以及深度融合地域文化特色 [8]
探寻物美“胖改店”的变与不变
北京商报· 2025-08-11 00:34
门店改造核心策略 - 物美华贸天地店SKU精简30%至7000个,其中80%为新品,仅保留原大卖场商品的20% [1][2] - 70%-80%的商品进行汰换,生鲜品类占比高达50%,SKU近3000个 [1][3] - 生鲜、现制熟食和烘焙调整至入口核心位置,入口通道改造成环岛式陈列 [1][2] - 取消强制动线设计,撤掉主通道、拓宽过道并降低货架高度 [3] 客流与经营效果 - 改造后开业当天进店客流达9900人次,远超改造前日均1000人的水平 [1][3] - 开业2小时内客流突破2600人 [3] - 员工数量从49人增至220人(含131名自有员工和89名厂商驻场人员)以提升服务质量 [3] 商品结构调整 - 引入胖东来网红商品如椒麻鸡、猪蹄、小甜肠等,同时新增物美自研新品如肉蛋堡、烤鸭、榴莲千层和可颂蛋挞 [2] - 淘汰不热销商品,新增年轻人喜欢的潮玩、餐具和进口酒 [3] - 胖东来商品约70种,包括洗衣凝珠、果汁、洗脸巾等,均经过二次筛选 [3] 社区商业定位 - 升级改造基于周边居民对物美的品牌信任及区域家庭客群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 [1][4] - 社区商业核心是稳定与信任,避免品牌和业态的剧烈变动 [4] - 华贸天地周边聚集大量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群体,对商品品质要求较高且消费能力较强 [5] 未来规划 - 华贸天地将对眉州东坡、保利影院等主力店进行调改升级,结合家庭客群新需求打造特色服务 [5] - 通过"周周活动"和商户调改升级提升商街品质感和服务力,增加家庭消费者停留时长 [5]
物美“胖改店”怎么改? 汰换80%商品、新增现制熟食烘焙
北京商报· 2025-08-09 10:27
门店改造核心策略 - 物美华贸天地店SKU从1万缩减至7000,精简30%,其中80%为新品,仅保留原大卖场商品的20% [4][6] - 生鲜品类占比高达50%,SKU近3000个,成为吸引客流的关键品类 [1][11] - 70%-80%的商品进行汰换,聚焦优质商品但不砍掉品类,新增年轻人喜欢的潮玩、餐具和进口酒 [6][11] 门店布局与陈列优化 - 生鲜、现制熟食和烘焙被调整至入口核心位置,新增现制面包和熟食专区 [11] - 入口通道改造成环岛式陈列,引入胖东来网红商品如椒麻鸡、猪蹄等,以及物美自研新品 [11] - 取消强制动线设计,撤掉主通道,拓宽所有过道并降低货架高度以提升购物舒适度 [11] 客流与服务提升措施 - 员工数量从49人增至220人(含131名自有员工和89名厂商驻场人员)以确保服务质量 [11] - 开业当天协调100多位安保人员疏导客流,减少拥堵 [3] - 改造后客流显著提升,开业当天进店9900人次,远超改造前日均1000人水平 [1][12] 社区商业定位与调改理念 - 调改基于周边居民对物美的品牌信任,契合区域家庭客群对高品质商品需求 [1][13] - 强调社区商业需要稳定性而非话题性改动,通过持续稳定服务获取居民信任 [13][18] - 不盲目照搬胖东来模式,胖东来商品经过二次筛选,当前店内约70种 [6][11] 区域消费特征与未来规划 - 华贸天地周边聚集大量家庭消费群体,客群年龄分布广且消费能力较强 [19] - 未来将通过"周周活动"和协助商户调改升级提升商街品质感和服务力 [18] - 眉州东坡、保利影院等主力店也将陆续调改,结合家庭客群新需求打造特色服务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