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
icon
搜索文档
金陵体育因“苏超”暴涨156%,江苏各地文旅加码引流
华夏时报· 2025-06-09 20:39
苏超概念股表现 - 金陵体育股价在5月29日至6月9日7个交易日内上涨156 25% [2][3] - 共创草坪实现6连板 康力源涨幅超40% [3] - 金陵体育仅为苏超赛事器材供应商 业务规模小 对业绩影响有限 [2][3] 体育产业链实际受益情况 - 苏超主办方更需天然草坪 而共创草坪主营人造草坪且休闲草占比高 [4] - 赛事器材需求固定 比赛场次未增加导致体育器材商实际受益微弱 [3] - 共创草坪公告明确国内足球赛事对经营无重大影响 [4] 文旅消费拉动效应 - 常州端午期间接待扬州游客15万人次 景区对扬州免票 [6] - 美团数据显示南通崇川区酒店预订热度月环比增20% [6] - 江苏省景区预订量同比增305% 河南山东浙江安徽为主要客源地 [6] 餐饮消费短期激增 - 南京盐水鸭搜索量周环比增74% 订单量增58% [7] - 南通早茶搜索量激增367% 徐州烧烤搜索量增197% [7] - 端午期间6个主场城市异地文旅消费额同比增12 94% 常州徐州涨幅超20% [7] 城市营销创新 - 盐城宿迁通过改编情歌互动 苏州连云港对唱增加城市辨识度 [8] - 各地推出"门票+餐饮"等文旅套餐 形成文体旅融合消费 [6] - 官微下场玩梗冲淡火药味 持续吸引流量 [8]
当科技遇上大运河文化传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9 12:19
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传承 - 科技发展为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开辟新路径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将科技赋能融入建馆理念 在文物研究/保护/展示三环节广泛应用科技手段 [1] - 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强调科技融合需覆盖文物保护/展陈/开放服务/宣教全链条 而非仅追求视觉特效 [1] AI与文旅融合创新 - AI技术正加速与文旅产业融合 在导览服务/历史人物IP互动/线上线下剧本游等场景激活消费 [2] - AR+AI技术突破时空限制 使大运河文化以沉浸式/交互式形态重新定义遗产现代价值 [2] - 数字技术与运河文化加速融合 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与文化繁荣的新动力 [2] 博物馆数字化转型 - 首都博物馆采用多学科研究成果与应用场景 实现"内容为核+科技为翼+传播为径"的平衡 [1] - "博物馆热"现象促进运河故事传播 科技手段成为文化遗产现代传播的必要支撑 [1][2]
狂揽30亿的Labubu火爆全球,文旅行业的IP却在积灰?
搜狐财经· 2025-06-09 11:11
从上海泡泡玛特旗舰店外蜿蜒的长队到成为进驻巴黎卢浮宫的中国首个潮玩店,再到意大利米兰泡泡玛特店的抢购队伍排出了近两条街道。这只长着尖 牙、眼神狡黠的毛绒小怪兽——Labubu,正以"文化通货"的姿态席卷全球。 Labubu的吸金能力可谓"一骑绝尘",先看下Labubu创造的实绩。 2024年,泡泡玛特首个LABUBU IP主题店在曼谷MEGA BANGNA商场开业,首日营业额便突破1000万元人民币。 Labubu 所在的 THE MONSTERS 系列销售额从2023年3.68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30亿元,摩根大通预计到2027年该系列销售额有望飙升至140亿元人民币。 从2024年到2025年,Labubu爆红拉动泡泡玛特股价一年暴涨9倍多,市值曾一度突破3000亿港元。 据泡泡玛特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Labubu 新品"前方高能"系列全球发售,推动泡泡玛特在美国 App Store登顶购物榜,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75% - 480%。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许多研发出来的文旅IP正面临着"积灰"的尴尬处境,在市场的角落里无人问津。 文旅行业为何难造"Labubu现象" 虽然文旅行业近些年来 ...
“市”力圈粉引客来 玩出消费新花样
消费日报网· 2025-06-09 10:33
主题市集与消费新业态 - 北京近期推出"牛奶文化节"、"碳水嘉年华"、"巨C汉堡节"等特色消费活动,通过"美食+文化+打卡"组合吸引上班族和年轻消费者 [1][2] - 端午节期间北京重点商圈实现销售额41.8亿元(同比+1.6%),客流量达2328.4万人次(同比+2.1%) [2] - 华熙LIVE·五棵松年均举办80+场大型活动,年接待客流超2000万人次,成为商文旅体展融合标杆 [5] 政策支持与融合发展 - 北京年初提出"商文旅体展"融合发展机制,统筹推出14项重点活动打造"京"彩四季消费图景 [1][5] - 政策引导下企业采用首店首发、票根经济、元宇宙等新模式,推动消费场景多元融合 [5] - 商家通过社交媒体互动引流,部分摊位更注重品牌曝光而非即时盈利 [5] 消费行为特征 - 冲动型消费占比较高,消费者多因社交分享或就近便利参与活动 [6] - 年轻群体偏好集章兑奖、网红打卡等互动形式,120+种汉堡口味等差异化内容受追捧 [2][6] - 部分消费者反映存在排队时间长、价格偏高、内容同质化等问题 [6] 行业发展趋势 - 北京正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探索"流量变留量"的可持续运营模式 [5][7] - 专家建议通过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降低小商户成本,提升供给侧活力 [6] - 未来需深化商文旅体展融合,创新多元化场景以持续释放消费潜能 [7]
若羽臣股东朗姿股份欲高位套现;亚朵酒店就“枕套事件”再道歉丨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07:12
若羽臣股东减持 - 朗姿股份计划减持不超过476.8万股若羽臣股份 占总股本3% 按最新股价71.69元/股计算 最大减持市值达3.42亿元 [1] - 若羽臣股价年初至今上涨156.95% 当前总市值117.59亿元 股东选择高位减持可能反映对当前估值的认可 [1] - 股东减持行为可能影响短期市场信心 但长期投资价值仍需关注公司基本面和行业趋势 [1] 亚朵酒店枕套事件 - 亚朵酒店因"枕套事件"再次道歉 涉事门店停业整改 更换4440件布草 终止与涉事洗涤供应商合作并将其列入黑名单 [2] - 公司设立100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用户补偿 并成立长效保障机制 包括增设独立督查组和招募"用户体验官" [2] - 事件暴露供应链管理漏洞 补救措施可能增加短期运营成本 但对稳定品牌声誉具有积极作用 [2] 太仓冰雪旅游项目 - 江苏太仓与复星旅文合作投资50亿元建设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二期 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预计2029年6月运营 [3] - 项目规划包括室内滑雪场 两家国际化主题酒店和六个超级娱乐项目 定位长三角一站式冰雪主题度假目的地 [3] - 项目有望推动长三角文旅消费升级 发挥复星旅文在冰雪度假和文旅综合体开发方面的优势 [3] 李佳琦直播间新品首发 - 李佳琦直播间成为"618"新品首发核心窗口 近30款新品表现亮眼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产品半小时售出近3000张门票 [4] - 美妆新品预售表现突出 完美日记素颜霜和FANBEAUTY面膜等产品创下数万件级销量 [4] - 直播电商展示强大新品推广能力 成为品牌触达消费者的高效渠道 对旅游和美妆行业带动效应显著 [4]
许维鸿:东北振兴“连锁效应”渐显
搜狐财经· 2025-06-09 06:37
不仅如此,作为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文旅消费也在东北地区上演火热场景。随着工 业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等高新科技应用更加广泛,人们在物质生活更 加丰富之余,开始需要更多也更新颖的精神食粮和文化享受,相关的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因此迎来发展机 遇。比如最近几年,哈尔滨冰雪节以及东北其他多地冰雪项目持续火爆,南方"小土豆"们涌向东北以体 验不一样的快乐。当前的一个普遍趋势是,中国文化产业需要更多优秀产品供给,东北地区城镇化历史 较长,加上"黑土地"和冰雪季这样的独特地域特征,地方特色文化也已具备一定程度的产业化基础,不 仅能够给游客带来独特体验,还能创造丰厚的经济价值。 东北地区"人气儿"越来越旺的同时,新质生产力发展也越来越有奔头。事实上,东北本就具有相当深厚 的产学研基础,比如哈尔滨的军民融合产业、长春的光学和汽车产业、沈阳的火车和机器人等。过去十 多年来,国内不少重大发明成果都是出自东北地区的高校或科研院所,只是由于东北经济热度不如东南 沿海,一些成果转化被放到了其他地区进行。现在,随着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不断推进,对东北地区予以持续稳定的关注和投入等 ...
焕新“千年商都” 重塑消费活力
广州日报· 2025-06-09 03:02
消费的战略地位 - 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提振社会信心的强心剂,在当前外需市场收缩压力加剧的背景下,消费作为内需核心引擎的战略地位空前提升 [1] - 激活消费市场既能对冲外部风险,又能为中小企业注入流动性,形成需求拉动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1] - 广州需抓住消费升级的突破口,深度融合千年商贸基因和地方特色资源,提速消费这驾马车 [1] 特色经济的发展 - 哈尔滨、淄博、天水、西安等城市通过打造经济IP,将地域符号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消费场景,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变 [2] - 这些经济IP以文化为魂、体验为核、产业为链,借助社交媒体实现爆点营销,从单一景点向"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拓展 [2] - 广州拥有"花城""食在广州""广交会"等城市名片,但2025年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不够明显,亟需激活千年商都基因 [2] 空间规划的创新 - 广州可重塑珠江"黄金水岸带",实现空间规划的"三段联动":珠江西段聚焦历史文脉,开发"城市级水岸剧本游";珠江中段建设"数字水岸"和"智慧水街";珠江东段发展"生态科创水岸" [3] - 具体措施包括在沙面、太古仓等码头设计"穿越式"沉浸剧情,联动广交会建设全球首个"无人船配送商业区",串联黄埔军校、长洲岛都市农业公园推出"江海联游"低碳航线 [3] 花城经济的转型 - 广州需实现从"卖花"到"卖情怀"的路径转型,借助早茶文化IP推出花卉主题限定套餐,实现"花卉+早茶"的跨界融合 [4] - 开发"花城漫游数字日志"小程序,整合游客消费轨迹生成专属纪录片,并通过区块链技术生成限量版数字藏品 [4] - 联动广东省博物馆和相关企业开发文创盲盒,将文化符号植入消费品 [4] 多级消费网络的构建 - 在国际层面,依托南沙自贸区政策优势打造"南沙国际消费枢纽",引入免税购物、跨境医疗等高端业态,联动海南自由贸易港探索"保税展示+跨境电商"模式 [5] - 在区域层面,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协同机制,以"广佛肇消费走廊"为载体串联长隆文旅综合体、佛山祖庙文化街区、肇庆生态康养基地 [5] - 在社区层面,激活"银发经济+小店经济"双引擎,打造"5分钟便民消费圈",整合社区团购自提点、老年助餐食堂、家政服务站等设施 [5]
从“青岛啤酒交易所”爆红看文旅产业创新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09 01:11
文旅产业创新模式 - 通过动态定价机制将啤酒消费转化为即时博弈体验,热门品类单日涨幅可达20%,有效平衡供需矛盾 [2] - 采用股市交易规则重构消费场景,30款啤酒价格每10分钟根据销量波动,单日销量达120万毫升 [1][2] - 以"青岛啤酒交易所"装置为核心吸引日均超万人次客流,成为城市文旅创新标杆 [1] 品牌年轻化与IP运营 - 青岛啤酒通过创新形式将百年IP转化为潮流符号,赢得Z世代青睐 [2] - 所有啤酒由青岛啤酒经销商直供,确保销量暴增时口感稳定,形成口碑裂变基础 [2] - 结合趣味接酒等沉浸式体验,赋予消费者情绪价值,端午假期带动周边业态营业额激增 [2][3] 城市更新与商业生态 - 台东步行街通过技术赋能激活文化IP,形成"消费生态雨林",实现老街区数字化突围 [3] - 政府定位为"全国示范步行街",企业技术赋能催生跨界融合业态如脱口秀剧场与国潮品牌 [3] - 端午假期客流量达224 5万人次,印证体验经济对商业逻辑的重构效应 [2][3] 行业趋势洞察 - 文旅产业竞争焦点从景观转向体验深度,Z世代消费需求推动业态创新 [3] - 动态定价与数字技术应用成为传统商业空间焕新的关键工具 [2][3] - 历史文化街区转型为数字技术试验场,产生传统与现代的化学反应 [3]
刘宁到许昌禹州市调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河南日报· 2025-06-08 18:39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调研 - 省委书记刘宁强调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确保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 [1] 调研地点及行动推进 - 在花石镇河东张庄村、河南华夏药材有限公司、颍川街道恒达社区,刘宁详细了解"学查改,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强省建设"、"学查改,服务保障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学查改,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推动加强社会治理"专项行动推进情况 [2] - 刘宁指出中央八项规定是党中央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下功夫 [2] 钧瓷文化产业发展 - 刘宁调研神垕老街钧瓷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科学有序开发文旅资源,注重传统技艺传承创新,推出独具特色的业态场景、文创产品 [2] 学习教育推进要求 - 刘宁强调要在深化学习研讨上下功夫,对标对表跟进学,用好载体深入学,分类施策务实学 [3] - 要在深入查摆问题上动真格,把党员干部个人查摆整改与组织查摆整改紧密结合起来,聚焦突出问题查,拓宽方式渠道查,紧盯薄弱环节查 [3] - 要在集中整改整治上见真章,区别情况分类施策,动真碰硬真改真治,标本兼治常态长效,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3] - 要在整治违规吃喝上出重拳,落实"十严禁"规定,做到全链条"管"、无死角"查"、从源头"防",对违规吃喝露头就打、反复敲打、人人喊打 [3] - 要在推进专项行动上求实效,坚持以"学查改"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服务保障实体经济、推动加强社会治理和推动作风建设一严到底 [3] - 要在加强领导指导上尽好责,把开展学习教育作为大事要事来抓,有力有序有效推动各项工作 [3]
2025广东高考作文,陆河“交卷”!
南方农村报· 2025-06-08 18:32
法治建设 - 陆河通过"周三夜访"将《民法典》普及到128个村(社区),用客家方言普法解决南万镇四十年茶园纠纷 [25][26] - "法暖万家党员专项服务队"一周内解决剑门村低保户夜间出行难题,安装路灯将法律条文转化为民生服务 [27][28] - 全县配备村居法律顾问,开展200余场"订单式普法",帮助返乡青年用《电商法》规范直播,果农用《商标法》保护青梅品牌 [29][30] - 2024年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5.6%,平安建设连续三年获评优秀,获得省平安办"平安鼎" [30][31][32][33] 文化发展 - 陆河用千架无人机在天幕展示"擂茶"非遗图腾,将"河田高景"千年记忆与"罗洞木偶戏"全息投影结合 [38][39] - "五一"假期十大主题公园中,深圳技术大学师生将客家山歌与电子乐融合,吸引47万人次游客,旅游收入突破1.5亿元 [40][41][44] - 承接2025广东乡村歌手大赛湾区东海岸赛区与半决赛,形成"文化展演—文旅消费—品牌传播"的成熟生态 [42][43][44] 产业发展 - 近三年培育超1300家富民兴村工厂,其中800余家服装企业年产值突破25亿元,日均超30万件T恤通过希音等平台远销海外 [48][49] - 河田镇高砂村创新"1个中心工厂+N个卫星工厂+X个农户家庭作坊"模式,留守妇女月均收入达4500元 [50][51] - 全县盘活700处闲置农房、66个500平方米以上场地,建成多个镇村富民兴村产业园,"服装贷"向县服装协会整会授信2亿元,解决37家企业1200多万元融资难题 [52][53][54] - 带动128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0万元,2024年村集体总收入达4134万元,同比增长21% [54][55] - 特色农业表现亮眼:青梅酒、油柑饮料通过"圳品"认证,油柑获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单丛茶获"茶王"称号,6家生态茶园入选广东生态茶园名单 [56][57][58] - 202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5.7%,超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