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林业
icon
搜索文档
升达林业: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107万元–1660万元
快讯· 2025-07-14 18:00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7万元至1660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4340.21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011万元至3016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306.05万元,同比增长53.98%至130.92%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47元/股至0.0221元/股,上年同期为亏损0.0577元/股 [1] 财务指标 - 公司净利润区间为1107万元至1660万元,显示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1] -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幅达53.98%至130.92%,反映主营业务增长强劲 [1] - 每股收益由负转正,从-0.0577元/股提升至0.0147元/股至0.0221元/股 [1]
80块钱7个菜,东北为什么能成为「低物价天堂」?
36氪· 2025-07-12 16:44
东北低物价现象 - 东北地区被00后年轻人称为"低物价天堂",月薪3000元即可实现点菜自由,存在"东北币"独立货币系统概念[4][5] - 沈阳餐馆菜品价格显著低于南方城市:炒甘兰9元、柠檬锅包肉26元、爆香肝19元,椰子鸡36元(广州同类需100元)[5][7] - 80元可点7个菜(炒豆芽8元、宫保鸡丁16元等),份量可供5人食用,商家普遍劝阻过量点餐[10][11][12] - 非餐饮类消费同样低廉:雪地靴39元、保暖裤25元/条,洗浴中心价格仅为北京的三分之一[13][14] 经济结构与工资水平 - 2023年哈尔滨个税16亿(人口978万),珠海个税154亿(人口246万),反映东北工资收入显著偏低[18] - 东北三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全国排名:吉林倒数第三(94,937元)、黑龙江倒数第五(95,750元)、辽宁倒数第八(97,330元)[19] - 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辽宁39,844元(全国中位值以上),吉林31,318元(倒数第八)、黑龙江31,269元(倒数第七)[20] - 国有经济占比远超全国:辽宁超30%、吉林超40%、黑龙江超50%,体制内公积金缴存占比达78.28%(黑龙江)、64.54%(吉林)[21][22] 国有企业现状 - 东北存在超大型国企集群:龙江森工(改制前管辖1266个单位、近百万人口)、北大荒农垦、中国一汽、鞍钢集团等[24][25] - 国企经济效益低下:2021年辽宁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利润率仅3.5%(全国平均7%),鞍钢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亏71亿)[31] - 上市国企表现弱势:黑龙江8家(总市值352亿全国倒数第三),吉林18家(1,631亿倒数第11),辽宁19家(1,376亿倒数第9)[33][34] - 薪酬机制存在问题:80%为固定工资,关键岗位薪酬低于民企,缺乏绩效激励,平均主义严重[34] 人口结构与消费特征 - 老龄化程度全国最高:辽宁21.1%(重度)、黑龙江18.8%、吉林18.7%,养老金缺口合计1,892亿(占全国七成)[39][40] - 人口持续外流:2024年东北合计减少82万人(黑龙江-33万、辽宁-27万、吉林-22万),十年累计减少超1,100万[41] - 消费结构偏向医疗养老:老年群体压缩食品等基础消费,"候鸟式迁徙"导致冬季消费需求进一步下降[41][42] - 房地产困境:哈尔滨2020年成为首个鼓励降价销售的省会城市,月均成交额从2019年74亿降至48.33亿[45] 转型机遇与挑战 - 新兴产业布局不足:国企多集中于传统产业,对比上海国企已转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高附加值领域[35][37] - 民营经济薄弱:优质科技企业稀缺,多数停留在低端制造业,产业附加值低[37] - 潜在优势:进出口规模连续4年创新高,老工业基地的研发生产能力或成未来转型基础[47]
上高县上甘山绿泽林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7-11 08:56
公司基本信息 - 上高县上甘山绿泽林业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晏禄荣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上高县村镇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持股比例为100% [1] - 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1] - 公司营业期限自2025年7月10日起为无固定期限 [1] 股权结构与控制 - 公司唯一股东为上高县村镇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1] - 股东持股比例为100% [1] 经营范围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林木种子生产经营和木材采运等许可项目 [1] - 业务包括林产品采集与销售、森林经营管护和改培、人工造林 [1] - 业务包括竹材采运、木材加工与销售、园艺产品种植 [1] - 业务包括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林业机械服务、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1] - 业务包括非食用林产品初加工、水果种植、农业园艺服务、花卉种植 [1] - 业务包括竹种植、草种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农林牧渔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1] - 业务包括规划设计管理、咨询策划服务、信息咨询服务 [1] - 业务包括劳务服务、土地整治服务、灌溉服务、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城市绿化管理 [1] 注册与地址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为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上甘山林场大观大道329号208室 [1] - 公司登记机关为上高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1] - 公司国标行业分类为农、林、牧、渔业下的林业,具体为森林经营、管护和改培 [1]
东北为什么能成为“低物价天堂”?
创业邦· 2025-07-10 11:22
东北低物价现象分析 - 东北地区物价显著低于南方城市,沈阳餐馆炒甘兰9元、柠檬锅包肉26元、椰子鸡仅36元(广州同类需100元)[5][6] - 早餐自助10元含四五十种菜式,80元可点7个菜足够5人食用,防寒衣物价格低于电商平台(雪地靴39元/双)[8][9][11] - 同等服务洗浴中心价格仅为北京的三分之一,形成"东北币"消费体系[12] 经济结构与工资水平 - 东北三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全国倒数(黑龙江95750元、吉林94937元),私营单位更低(黑龙江47281元)[15][17] - 国有经济占比超高(黑龙江超50%、吉林超40%),体制内公积金缴存比例达78.28%(黑龙江)[19][20] - 国企薪酬机制僵化,80%为固定工资,关键岗位薪酬低于民企同等水平[31] 国有企业经营状况 - 辽宁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利润率仅3.5%(全国平均7%),鞍钢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亏71亿)[27][28] - 东北无千亿市值国企,上市国企数量少(黑龙江8家总市值352亿)、市值规模全国垫底[28][30] - 国企转型缓慢,多停留在传统产业(如龙江森工改制前拥有完整行政体系)[23][32] 人口结构与消费影响 - 老龄化严重(辽宁21.1%老年人口),养老金缺口合计1892亿占全国七成[34][35] - 十年人口减少1100万(2024年三省合计减80万),年轻劳动力外流至长三角/珠三角[36][37] - "候鸟式迁徙"现象显著,东北人在海南占比达10%(三亚76万人口中20多万东北人)[37] 区域经济转型挑战 - 消费需求萎缩导致物价下行,哈尔滨2020年成首个鼓励开发商降价省会[38] - 新兴产业成长不足,民营企业多集中在低附加值领域[32] - 进出口连续4年创新高,显示老工业基地生产研发优势仍存[40]
壮美广西·全面深化改革调研行 | 扎实推进林票碳票改革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广西日报· 2025-07-10 09:4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河池市实施"广西国家储备林林票"制度改革试点,通过赋予林票交易、质押、兑现等权能,建立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与村集体、林农深度合作机制,解决集体林经营"融资难、流转难、变现难"问题 [1] - 截至2025年6月底,河池市累计实现林票合作经营林地7.36万亩,发行林票总额9450万元,惠及林农3.523万人 [1] - 林票制度改革提升了林地规模经营集群效益,实现国有林场、村集体经济、林农多方共赢 [1] 林业碳汇开发交易 - 河池市探索地方性林业碳汇试点工作,2024年8月广西首批林业碳票在环江发行和交易 [1][2] - 截至2025年7月1日,河池市林业碳票累计完成交易26笔,累计交易量10137吨,累计交易额58万元 [2] - 林业碳票改革让闲置森林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推动绿色生态优先发展理念 [2]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 宜州区北牙瑶族乡平里村牛怀屯6600平方米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通过广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挂牌出让,宜州区振威液化气有限责任公司以119万元竞得土地使用权 [2] - 平里村委会通过农地入市出让取得土地收益83万元,用于村公益事业建设 [2] - 该地块从方案设计到合同签订仅用83天,振威液化气计划年底建成厂房提供液化气服务 [2]
“十五五”自然资源如何保护利用?这个座谈会传出诸多信息
第一财经· 2025-07-09 10:55
"十五五"自然资源规划编制 - 自然资源部正紧锣密鼓开展"十五五"自然资源各领域规划编制 聚焦调查监测、耕地保护、矿产资源保障、海洋科技、测绘地理信息、生态保护修复、自然灾害防治等重点领域 [1] - 规划将作为重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的契机 统筹推动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矿产资源、海洋经济、基础测绘、林草、地质调查等专项规划编制 [1] - 专家建议加快自然资源各领域深度融合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创新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2] 矿产资源规划方向 - "十五五"矿产资源规划基期为2025年 规划目标2030年 展望2035年 将加强与"三区三线"空间衔接 强化陆海统筹 [2] - 规划重点包括优化资源配置和矿业权投放 推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2] - 将完善战略性矿产勘探产供储销统筹体系 推动矿产资源快速增储上产和矿业绿色低碳转型 [2] 海洋资源开发 - 海洋被视为支撑未来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战略空间 需持续加强海洋科技创新 [5] - 重点突破安全保障、国家权益、防灾减灾、深海资源、大洋环流、气候变化等关键核心技术 [5] - 需构建自主可控的海洋观测、探测和实验体系 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5] 深地资源勘探 - 向地球深部进军是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 重点探查深部矿产资源 [5] - 需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提供深部解决方案 [5] - 2040年对关键矿物需求可能增长400%-600% 电动汽车关键矿产投入是传统汽车6倍 [6] 数字技术应用 - 时空信息赋能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方向 需统筹自然环境、建成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数字化发展 [6] - 将时空信息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 支撑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 [6] 土地利用优化 - 增量用地将全面实施节约集约用地制度 优化国土空间利用结构 [6] - 探索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常住人口规模、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挂钩机制 [6] 林业碳汇发展 - 实现"双碳"目标需用好森林资源 人工增绿既要选种适宜也要提升质量 [6] - 提升森林质量是提高森林碳汇能力的关键 [6] 国家公园建设 - 国家正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7] - 需推动国家公园高质量生态游憩、环境教育和自然体验 [7]
康欣新材: 康欣新材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乡村振兴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发行结果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7 16:12
债券发行获批 - 公司获准非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5亿元公司债券 额度有效期12个月 可分期发行[1] 第一期债券发行 - 完成第一期债券发行 总额2亿元 起息日2024年12月5日 兑付日2026年12月5日 发行利率2.93%[2] 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 完成2025年乡村振兴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发行 简称康欣VZ01 代码259202.SH[2] - 债券期限3年 起息日2025年7月4日 兑付日2028年7月4日[2] - 计划发行总额3亿元 实际发行总额3亿元 发行利率2.3% 发行价格100元/百元面值[2] - 主承销商为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联方未参与认购[2]
甘肃安定:深化集体林权改革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7 14:34
集体林权改革模式创新 - 通过发展林苗、林药、林蜂产业联盟实现"抱团发展"和"多措融合" 解决分山到户后林地小而散、家庭经营成本高收益低问题 [1] - 创新"林票制"管理机制 通过合作经营、量化权益、自由流转、保底分红等手段打破森林资源流通性差壁垒 挖掘绿色资产金融属性 [1] - 按照"项目带动+村集体管护+农户收益"原则对新建林地进行资产确权 已量化到村图斑1053个 面积48.23万亩 涉及216个村级股份制合作社和4.5万户农户 [1] 林业产业量化成果 - 量化股份达48万股 在巉口镇发行林票19张2.7万股 [1] - 采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方式推动林蜂、林药、林苗三大产业联盟和林果、林禽等特色产业发展 [1] 2025年林业发展规划 - 规划在定西城区南山发展经济林果产业1.1万亩 包括林果园2195亩 林下育苗830亩 林下种植2400亩 [2] - 提升改造刺槐、香花槐生态林5000亩 发展土鸡、家兔、蜜蜂生态养殖 形成种养结合养殖体系 [2] - 建设采摘园、农事体验区、儿童娱乐设施、观赏花海、垂钓池等休闲设施 配套森林步道、瑜伽平台、草药园、康养中心等健康设施 [2]
碳汇交易借绿生金 生态资源变身“绿色银行” 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央视网· 2025-07-06 11:46
生态文明建设与碳汇开发 - 福建宁德市周宁县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包括林地面积约8.2万公顷,林木蓄积量超488万立方米 [1][5] - 当地通过碳汇收储和碳汇交易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探索建立县域林业碳汇审核、备案、交易体系 [1][5] - 林业碳汇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等方式吸收二氧化碳,增加的碳汇量可参与市场交易 [5] 森林资源监测技术 - 当地构建森林资源智慧监测平台,利用林火视频监控、无人机巡航、红外相机、智能生长监测仪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7] - 无人机每天定时巡护4次,覆盖面积达1800多亩,能够实时掌握森林情况 [7] - 借助红外传感与人工智能物种识别技术,平台成功记录豹猫、白鹇、黄腹鼬等珍稀野生动物,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9] 林业碳汇与乡村振兴 - 周宁县将森林碳库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资金库,让百姓从生态保护中受益 [5] - 技术人员通过植被资源调查、胸径测量、叶绿素测定和根茎检查等"体检"工作,为碳汇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3][5]
年产量超2亿吨!我国多地森林食物迎来夏季采收
快讯· 2025-07-02 05:02
森林食物产业发展现状 - 森林食物是我国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类别 [1] - 全国2800多个县中有2400多个县种植经济林 [1] - 各类森林食物年产量超过2亿吨 [1] 地方产业发展案例 - 江西广昌县旴江生态公益林场建设1000多亩食用菌种植基地喷灌系统,产量提升10% [1] - 云南勐腊县勐腊镇在橡胶林下种植20亩竹荪,挖掘林下经济潜力 [1] 森林食物产品结构 - 涵盖木本油料、木本粮食、水果、林禽、林畜、林菌、蜂蜜等多元化产品 [1] - 产品结构包括"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等完整品类 [1] 产业支持措施 - 政府支持合作社建设基础设施提升生产效率 [1] - 多地通过技术创新(如喷灌系统)实现产量增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