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饮料
icon
搜索文档
扛不住了?欧盟被曝正为接受10%关税做准备
金十数据· 2025-06-19 23:05
美欧贸易谈判进展 - 欧洲官员倾向于接受10%的对等关税作为美欧贸易协议基线[1] - 美国商务部长排除将基准税率降至10%以下的可能性[1] - 欧盟谈判代表仍在争取更低税率但难度加大[1] - 美国财政部长表示特朗普的关税翻倍决定增强了欧洲谈判意愿[2] - 欧盟曾公开拒绝两位数基准税率但5月与英国达成维持10%关税的有限协议[2] 关税现状与影响 - 特朗普已对欧洲钢铁铝征收50%关税对汽车征收25%关税[2] - 欧盟2024年对美国贸易顺差达2360亿美元[2] - 美国4月份预算盈余2580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关税收入同比翻倍[3] - 欧洲汽车制造商受重创梅赛德斯撤回盈利指引斯泰兰蒂斯暂停指引沃尔沃撤回未来两年预测[4] - 高端汽车制造商可承受10%关税但大众市场生产商面临更大困难[4] 行业反应与谈判策略 - 欧盟试图在7月9日前达成协议避免多数商品关税从10%升至50%[2] - 制药行业面临潜在关税欧盟委员会试图抵制行业性关税[5] - 饮料行业倾向于接受10%协议以避免旷日持久的谈判[5] - 铝业公司表示0%或10%双向关税均可管理不会扼杀生意[5] - 欧盟官员认为10%基准税率不会大规模侵蚀竞争地位特别是其他国家同等待遇时[5] 潜在扩展关税领域 - 美国正考虑对药品半导体木材卡车等加征关税[5] - 特朗普表示药品关税"很快就会到来"[5] - 美国试图将数字服务税企业可持续性报告规则等非关税壁垒纳入谈判[3]
苹果产业链传来重要消息——道达投资手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19:22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当地时间6月18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高级官员正在为未来几天对伊朗发动 袭击的可能性做准备,但情况仍在演变,可能会发生变化。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称,袭击可能 会在本周末进行。 当地时间6月18日,伊朗媒体发布"手摸核弹"视频,配文"MAYBE"(有可能),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释放了偏"鹰派"的政策信号。鲍威尔表示,不急着进行政策调 整,需要确信通胀正在下降才能开始降息。 受到上述消息的影响,欧洲市场、亚洲市场多数股指今天普遍调整。 A股市场也受到情绪的扰动,三大指数集体回调。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下跌0.79%,深证成指、创业板 指数分别下跌1.21%、1.36%。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2506亿元,较昨日放量596亿元。个股跌多涨少,上涨个股仅700余只,个股涨跌 幅的中位数为下跌1.89%。中位数的跌幅达到1.89%,这在近期是首次。 上证指数的调整,虽然目前来看算是良性调整,但小微盘股的调整却有点让人担忧。微盘股指数已经连 续调整了三天,并跌破了5日、10日、20日均线,且今日的跌幅达到了2.27%。 无论是从个股涨跌幅中位数的跌幅,还是从微盘 ...
高盛:继续看好饮料板块 竞争加剧但产品周期稳健且盈利具可预见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6-19 18:01
饮料行业前景 - 高盛继续看好饮料板块 认为该行业将在长期内保持销量增长 并为2025年利润增长前景提供支撑 [1] - 高盛将食品饮料企业的净利润预测至多上调9% 并将目标价调整为7%至+25% [1] - 高盛重申对东鹏饮料 康师傅控股 华润饮料和农夫山泉的买入评级 [1] - 年初以来中国饮料企业股价上涨19% 跑赢同期MSCI中国必选消费品指数8%的涨幅 [1] 行业竞争格局 - 外卖补贴力度加大提振现制饮品销量 5月份补贴旺季奶茶/咖啡价格接近即饮饮料 [2] - 现制饮品门店数量约51万家 远低于软饮料销售点数量约600万个 [2] - 情景分析显示 即饮饮料和现制饮品消费之间存在约50%的相互蚕食影响 [3] - 旺季补贴对现制饮品门店销售量保持25%~45% 全年影响有限 [3] 产品创新趋势 - 无糖饮料 新口味和运动/能量饮料仍处于产品周期上升阶段 [4] - 东鹏饮料"补水啦"和"果之茶" 农夫山泉"东方树叶"等产品快速增长 [4] - 统一无糖"春拂绿茶"2025年销售额预计为4亿元 能量饮料"焕神"预计为3亿元 [4] - 重磅产品/新产品将贡献2025年饮料销售额的20%~20%以上 [4] 成本与利润率 - 单位成本降幅预测修正为2 3%~6 3% 此前预测为0 6%~4 0% [5] - 方便面业务成本上升 但预计2025年下半年比较基数下降将缓解 [5] - 使用现货价格全年成本将下降1 2%~5 3% 可抵消产品均价下降1 0%~3 2% [5] - 东鹏饮料/农夫山泉降低经典SKU促销力度 康师傅大包装饮料和方便面产品均价仍在提升 [5]
从解渴到健康,冰茶市场迈入减糖新阶段
中国新闻网· 2025-06-19 13:55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3年全球冰红茶市场规模达到533亿美元,预计未来将以6.7%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33年突破千亿规模[1] - 元气森林冰茶2024年销量预计突破10亿,对比2023年2亿左右的销量同比增长500%[6] 消费者偏好 - 71.4%的消费者将"减糖/无糖"标签作为选购冰红茶的主要依据,82.9%的用户明确偏好减糖配方[2] - 消费者从追求便宜转向注重真材实料和好口感,健康化成为核心需求[4] 产品创新与技术 - 元气森林推出"真茶真果汁+减糖"冰茶,每瓶减少8块方糖,采用液氮冷冻工艺保留水果新鲜风味[6] - 团队连续否决上百个配方,最终推出减糖版和0糖版冰茶,2025年新增冰红茶可乐和冰红茶汽水[9] - 元气森林冰茶家族包括白桃茉莉、绿茶、葡萄柚绿茶及冰爆柠檬茶四种口味,900毫升大包装上市5个月销售额近2亿元[9] 市场竞争格局 - 农夫山泉推出0山梨酸钾、0茶粉的碳酸茶饮料"冰茶",定位气泡茶细分市场[10] - 东鹏推出柠檬红茶味"果之茶",好望水推出添加电解质的"冰爽茶",娃哈哈升级经典冰红茶配方和包装[10] - 康师傅新品减糖一半并添加膳食纤维,老牌玩家加速布局健康化冰茶市场[10] 行业发展趋势 - 冰茶行业从单纯解渴转向关注健康本质,成分优先成为消费趋势[10] - 行业历经30年发展,健康化新品百花齐放,产品创新和优质原料成为破局核心[11]
中国人又喝出一个IPO?这家泰国企业赴港上市仅2个月通过聆讯
搜狐财经· 2025-06-19 12:56
行业背景 - 中国椰子水市场规模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60.8% 远高于其他地区[4] - 健康经济盛行下 100%天然椰子水作为泰国原装进口饮料的卖点可能撬动更大增长[5] - 行业头部企业受益于二三线品牌助推市场规模扩张[5] 公司市场地位 - 中国内地椰子水饮料市场连续五年蝉联榜首 2024年市占率34% 超第二名七倍[4] - 香港椰子水饮料市场连续九年第一 2024年市占率60% 超第二名七倍[4] - 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贡献97%收入 其他20个国家地区仅占3%且未突破500万美元[9] 商业模式 - 采用轻资产模式 员工仅46人 生产/物流/分销均外包[8] - 2023-2024年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达92.3%-96.9% 主要为代工厂商[9] - 前身为泰国General Beverage分拆的国际业务 2023年完成独立[8] - 核心业务依托母公司生产体系 专注品牌运营与出海[8] 产品结构 - 椰子水饮料营收占比超95% if品牌独扛营收大旗[9] - 实行if与Innococo双品牌战略 但椰子水单一品类主导[9] 发展历程 - 2017年进入中国市场 2019年品类爆发时抓住先发优势[4] - 2023年1月完成业务独立 2024年2月在新加坡注册重组国际业务[8] - 2024年4月提交招股书 仅用2个月通过港交所聆讯[2]
可口可乐的百年体育营销,正迎来生死存亡时刻
36氪· 2025-06-18 10:04
世俱杯与可口可乐争议事件 - 世俱杯票务销售惨淡且缺乏出圈话题 导致国际足联面临尴尬局面 [1] - 公益组织KBSO发起运动 要求国际足联终止与可口可乐数十年合作 指责其通过体育营销洗白高糖饮料形象 [2] - 该运动获得95个组织支持 包括柳叶刀等权威医学机构 在巴黎奥运会期间收集25万人签名支持 [5] 碳酸饮料健康危害数据 - 2021年高甜度饮料导致360万伤残调整生命年损失 造成75750人死亡 [5] - 营养学教授波普金指出 碳酸饮料危害不仅在于产品本身 更在于企业对危害的系统性隐瞒 [10] - 研究显示78%奥运期间可口可乐报道为正面宣传 仅12%质疑赞助关系 [12] 体育营销策略演变 - 可口可乐奥运广告策略发生明显转变 从运动员直接饮用产品转向品牌符号与情感联结 [17][19] - 企业减少产品实物展示 更多采用Logo与夺冠瞬间结合的方式 降低健康争议风险 [19] - C罗移开可乐动作导致公司市值单日蒸发40亿美元 显示体育明星对品牌影响力的巨大作用 [4] 行业历史对比分析 - 烟草行业曾用60年时间完成从体育营销到被抵制的转变 显示公众认知存在滞后性 [23] - 当前对碳酸饮料的抵制更多源于文化潮流推动 而非单纯健康数据影响 [25] - 相比烟草 碳酸饮料仍保留成分表披露 但抽象营销手段对消费者影响更为隐蔽 [22][27] 媒体传播特征研究 - 可口可乐85篇高影响力文章创造941万美元广告价值 覆盖10.2亿读者 [12] - 7%的高流量文章贡献86%受众覆盖 显示品牌高度依赖头部传播渠道 [12] - 奥运报道中可口可乐发言人被高频引用 而独立健康专家声音占比不足 [13]
收购爱零食告吹,三只松鼠线下拼图少了一块
经济观察报· 2025-06-17 19:31
三只松鼠收购爱零食告吹 - 三只松鼠终止对湖南爱零食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原因是"双方就部分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3] - 该收购是公司2024年发起的三起收购中金额最大的一笔,拟斥资不超过2亿元[7][8] - 收购谈判历时八个月,此前公司创始人曾表示"10天就把事情敲定了"[12][13] 线下扩张战略受挫 - 爱零食是一家拥有2000多家门店的量贩零食连锁品牌,此次合作告吹对公司线下扩张计划造成影响[5][15] - 公司原计划通过收购爱零食、爱折扣和致养食品,将线上与线下营收占比从7:3调整为5:5[15] - 2024年公司已出资1.14亿元取得与爱折扣合资公司60%股权,出资1295.66万元取得与致养食品合资公司20%股权[11] 公司业绩与战略转型 - 三只松鼠2019年营收达101.73亿元历史高点,2020-2023年遭遇四连跌,2024年营收106.22亿元同比增长49.30%[16] - 公司长期依赖线上渠道,2020-2024年第三方电商平台营收占比约七成[16] - 战略定位从"让坚果和好零食普及大众"转变为"让好产品普及大众",2024年进军饮料赛道并推出60款硬折扣单品[20][21] - 2024年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22] 行业竞争格局 - 量贩零食赛道已形成"三分天下"格局,鸣鸣很忙和万辰集团门店数量分别突破1.6万家和1.5万家[10] - 爱零食2023年控股多个区域品牌,2024年门店数量从1800多家增至2000多家[10] - 公司认为量贩零食业态精准切中"多快好省"的消费需求,将承接传统卖场商超的流量转移[17]
中国人又喝出一个IPO
投资界· 2025-06-17 16:10
公司背景与创始人 - 创始人彭萨克来自泰国纺织巨头苏旺集团家族,拥有工商管理学士及硕士学位,曾负责家族企业农业板块业务[1][3] - 2011年创立General Beverage提供饮料代工服务,2013年投资1.6亿美元建立泰国首条高速无菌灌装线推出if椰子水品牌[5] - 通过业务重组将国际业务分拆至IFBH公司,IPO前彭萨克合计持股77.64%[6] 市场表现与财务数据 - if品牌在中国香港椰子水市场连续9年市占率第一(2024年60%),中国内地连续5年第一(2024年34%)[5] - 2023年营收0.87亿美元,2024年达1.58亿美元(同比增长80.3%),毛利从0.30亿增至0.58亿美元(+90.7%)[11][12]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占比从2023年91.4%提升至2024年92.4%,达1.457亿美元(约10.7亿元人民币)[13][15] 商业模式与运营特点 - 采用轻资产模式:46名员工中43人在泰国,中国市场完全依赖分销商[15][16] - 产品组合包括天然椰子水饮料、其他饮料和植物基零食三大类[12] - 通过明星代言(赵露思、肖战)和运动健康定位打开年轻消费者市场[8] 行业趋势与竞争环境 - 瑞幸"生椰拿铁"年销12亿杯带动椰子水品类爆发[9] - 港股消费板块活跃,泡泡玛特市值超3500亿港元,蜜雪冰城等公司形成"港股三姐妹"效应[18][19] - 中国本土品牌加入椰子水赛道引发价格战,泰国原料涨价加剧竞争压力[16] 市场前景与战略方向 - 灼识咨询预测大中华区将成为全球椰子水饮料增速最快市场[13] - 公司持续强化中国市场份额,2024年内地收入占比已达92.4%[15] - 行业呈现"得年轻人得天下"趋势,情绪消费推动估值重构[19]
香港,正上演现象级IPO狂欢
搜狐财经· 2025-06-17 14:36
港股IPO热潮 - 2025年香港IPO市场迎来热潮,港交所时隔六年重新登顶全球IPO募资额第一,宁德时代募资353亿港元刷新纪录,恒瑞医药、蜜雪集团、东鹏饮料等龙头企业相继上市 [2] - 截至5月底已有26家内地企业在港交所完成IPO,累计融资740亿港元,超过过去三年总和(8家),超150家企业排队中,包括募资超10亿美元的大型项目 [3] - 上市公司覆盖新能源、医药、消费、科技等核心行业,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标志性企业通过"二次上市"或"A+H模式"重塑港股产业版图 [3] 打新市场表现 - 新股涨幅显著,7只新股涨幅超100%,布鲁可涨幅达200.4%,蜜雪集团以328亿港元市值成为新茶饮第一股 [3] - 截至6月10日31家新公司登陆港股,近60%首日股价上涨,映恩生物单签收益超1.1万港元,蜜雪集团、布鲁可等热门股带来高收益 [4] - 上市结构从零星分布转向以A+H双重上市、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全面提速,港股市场逐步回归全球资本市场主舞台 [4][5] 企业选择港股的原因 - A股主板要求连续三年盈利,科创板审核流程复杂(平均180天以上),港股审核更快(如宁德时代仅用128天),成为资金需求紧迫企业的首选 [6] -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允许保密递表、压缩散户配售比例(宁德时代散户配售仅7.5%)、提升审核效率,改革后国际资本认购踊跃(宁德时代基石订单超30倍认购) [7] - 港股遵循国际规则,为企业全球化提供支持,宁德时代90%募资用于匈牙利超级工厂,美的集团用于全球研发,中概股二次上市获取国际信用背书 [7] 行业与公司动态 - 新能源行业龙头宁德时代港股上市成为"爆款",吸引科威特投资局、阿布扎比投资局、高瓴资本等21家国际机构 [7] - 消费行业蜜雪集团市值328亿港元,布鲁可涨幅200.4%,反映新茶饮和玩具赛道热度 [3][4] - 医药行业恒瑞医药、映恩生物表现亮眼,后者单签收益超1.1万港元 [3][4] 市场结构与趋势 - 港股从边缘化海外窗口转向全球主舞台,A+H模式成为主流,国际资本参与度提升 [4][5][7] - 科技股估值尚未完全修复,ATM等平台型企业处于盈利转型期,外资对地缘政治保持谨慎 [8] - 兴业证券预测港股指数"震荡向上",但部分热门股面临短期回调压力,需警惕盲目跟风上市风险 [8][9]
IF椰子水母公司通过上市聆讯,原料、产品单一、代工等问题待解
第一财经· 2025-06-17 11:40
公司概况 - IFBH Pte Ltd是一家专注于椰子水产品的轻资产饮料企业,采用全代工模式,仅有46名员工 [1] - 公司2024年收入达1.6亿美元,同比增长80.3%,净利润3331.6万美元,同比增长99% [1] - 中国内地市场贡献公司92.4%的收入,在中国椰子水市场占有34%份额 [1] 商业模式 - 采用全代工生产模式,依赖第三方完成制造、物流和销售环节 [1] - 公司认为轻资产模式是竞争优势,但外界担忧其对生产环节缺乏控制力 [1] - 上市融资计划未提及投资建厂,显示将继续维持代工模式 [1] 供应链情况 - 椰子水原料100%来自泰国,由控股股东Pongsakorn Pongsak控制的General Beverage独家供应 [2] - 计划2025年底将General Beverage供应比例降至70%以下,2027年进一步降至50% [2] - 原料来源单一且依赖关联方,存在供应风险和独立性隐患 [2] 产品结构 - 椰子水及相关产品占2024年收入的97.5%,达1.5亿美元 [3] - 2024年推出12款其他饮料产品,但仅贡献2.2%收入 [3] - 产品多元化尝试效果不佳,业绩高度依赖单一品类 [3] 行业竞争 - 疫情后健康饮品需求推动椰子水品类增长,但行业热点已转向无糖茶和中式养生水 [3] - 娃哈哈、菲诺、春光等头部品牌及7-11、盒马等渠道商纷纷进入椰子水市场 [3] -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战,250ml装最低至2.5-3元,1L装8-10元,IF产品定价相对较高 [3] 发展前景 - 饮料市场竞争激烈,复制椰子水成功模式难度大,需寻找新增长点 [4] - 公司提示未来业绩可能放缓,价格战等因素可能影响收益 [4] - 行业专家认为产品多元化是必经之路,但需要时间寻找有效切入点 [4]